一、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蔡忠贤,于聪灵,杨海军,张海祖,袁玉春[2](2020)在《轮古西奥陶系古潜山油藏油水界面的分布规律和控制机理》文中认为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油、水分布特征十分复杂.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轮古西奥陶系古潜山岩溶地表古水系的详细分级刻画,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对古潜山岩溶残丘次级进行了划分,结合单井油水界面判识结果,对残丘级次的控油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运用油气差异聚集原理阐述了其控制机理。研究结果揭示了古潜山油藏部分油井油水界面分布受控于不同次级的残丘,从运移近源低部位向高部位油水界面呈抬升趋势,由一级残丘控制向二级残丘控制变化。这一分布规律本质上是油气差异聚集过程中不断抬升的岩溶沟谷决定的溢出点和相对独立的缝洞单元联合控制的。这一认识可为油藏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曹建文[3](2019)在《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60%左右,由此可见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位和重要性。近几年来,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千米桥等古潜山地区,发现了一大批碳酸盐岩油气田,以古生界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这些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大多数形成于不整合面之下,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长时间的岩溶作用过程,储层规律复杂,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深入开展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掌握古岩溶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古岩溶成因组合分析法”开展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与成因机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岩溶地貌精细刻画、古水系恢复、古岩溶发育特征、古岩溶充填及演化规律等,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古岩溶地貌类型划分指标体系,采用“古地貌成因组合识别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及精细刻画,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二级地貌单元及12个三级地貌单元。(2)利用古地貌恢复技术开展了古地表水系恢复;围绕岩溶缝洞系统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识别,建立了基于地貌、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剖面的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古地下河系统的识别,并系统阐述了研究区前石炭纪古水文地质条件。(3)通过统计分析岩芯、测录井资料、地震剖面、充填物物性特征等基础数据资料,对研究区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1)将研究区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划分为地下河、岩溶洞穴、溶蚀孔洞、溶蚀缝等4种类型,并细分为8个亚类,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地质模式;(2)研究区岩溶缝洞系统在垂向上被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等四个带,并揭示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垂向差异性;(3)查明了充填物类型及来源,在系统分析缝洞系统充填物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潮湿环境下典型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充填模式。(4)通过对缝洞充填物开展稳定同位素、包裹体、孢粉和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测试,结合古气候条件、岩溶作用条件等系统分析了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成因机理和演化特征,研究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主要形成于海西早期,古岩溶缝洞系统经历了34个期次的岩溶作用充填。(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古地貌和古水动力角度来开展岩溶储层发育有利区块预测,系统总结了地层岩性、岩溶地貌特征、水动力条件、岩溶垂向分带等预测依据,对研究区岩溶储层有利区块进行预测,建议对轮南11-轮古7-轮古4井区块(Ⅰ)等四个区块加强重点勘探与开发。
张庆玉[4](2018)在《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文中提出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研究是世界级难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给古岩溶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带来极大困难。全世界迄今已发现的碳酸盐岩油气藏有279个,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储量约占油气资源总量的50%,产量占60%以上。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飞速发展,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处于攻坚阶段,且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已经由石油战略的储备区转变为石油资源开发的接替区。而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资源关系十分密切,其溶蚀孔、洞、缝通常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据统计,占沉积岩总量20%的碳酸盐岩所储藏的油气资源占据了世界油气探明储量的50%以上,因此碳酸盐岩古岩溶型储层多学科交叉研究越来越受到岩溶水文地质和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关于油气藏古岩溶储层研究,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油气迁移和储存研究、油气充注期次研究;此外,针对古岩溶储层研究,专家学者同样开展过一定的研究工作,主要从裂缝及溶蚀孔洞的描述、野外及井下岩溶发育的建模、地震反射与成像测井、钻井岩芯与电测井识别古岩溶,以及古岩溶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等一系列工作手段揭示古岩溶特征及古环境条件。然而,针对复杂地质体条件下,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岩溶古地貌和古水系的刻画,岩溶地下暗河的识别,以及不同地貌类型古水动力条件分析,和基于古岩溶作用机制及古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分析条件下的区域岩溶演化地质模式研究相对较少。塔里木盆地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既有地质历史时期地表、近地表环境下的古岩溶作用,又经历了埋藏过程中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造成古岩溶缝洞发育与分布规律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且由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储层埋藏深,如:轮南古潜山埋藏深度约为45005500m,塔河油田主体区埋藏深度约为5000m6000m,哈拉哈塘油田埋藏深度约为50007000m,目前在塔河油田顺北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目的层最深钻井已经达到了8250m。给勘探开发和储层预测带来了极大困难。由于地貌单元的形成受到了水文地质特征的制约,水文地质特征又是古岩溶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古地貌和古水文地质特征制约着岩溶储集空间与储集体的类型。论文在岩溶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手段,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层组进行了划分,厘定了奥陶系内幕沉积间断古岩溶作用。针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复杂地质体条件,通过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对三期沉积间断古岩溶面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古岩溶地貌恢复,并识别了二级地貌、三级地貌和若干微地貌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古水系刻画,包括地表水系和潜山岩溶区、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地下暗河特征。结合地震属性对古地貌、古水系进行了识别验证。深入研究了古岩溶储层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阐明了不同地貌类型古水动力特征及古环境条件,分区带建立了岩溶储层形成模型及不同岩溶期次区域演化地质模式,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论文首先针对哈拉哈塘地区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开展了研究,认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幕存在着3期沉积间断古岩溶作用,既有古潜山风化壳岩溶作用,又有层间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哈拉哈塘地区自南往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依次尖灭。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断裂以北东-南西向及北北西-南南东向走滑断层为主,少量近南北向走滑断层。以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结果为依据,将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层组划分为3类4型6个亚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奥陶系内幕三期岩溶作用复杂地质体结构,提出了“相对残厚与古地层构造趋势面”结合方法、和“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方法”分别恢复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和一间房组岩溶期古地貌,利用常规方法“印模法”恢复前志留纪岩溶期古地貌。依据现代岩溶理论,识别了二级地貌和三级地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期次岩溶古水系进行了刻画,包括地表水系和地下暗河管道系统,并与地震反射地质体古岩溶特征进行了识别验证。深入分析了不同岩溶期次古水动力条件与古岩溶作用关系。由于古水文地质特征制约了古地貌类型的发育,同时又是古岩溶发育的必备条件。但是,古地貌部位不同,古水文特征也不同。本次依据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岩溶古地貌形态及古水动力场特征、岩溶层组特征,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机制,结合明河切割深度及暗河发育特征,及古水动力条件特征,对哈拉哈塘地区进行了4个岩溶区带的划分。对不同的岩溶区带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及古岩溶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对研究区古岩溶作用期次与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方解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PDB)值跨度较大,为2.12‰-4.09‰,平均值:-0.65‰,δ18O(PDB)值普遍存在偏负特征,为-4.14‰-15.71‰,平均值为-9.95‰。反映了4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期次与古环境特征。古岩溶缝洞充填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按盐度高低可分为低盐度包裹体、中盐度包裹体和高盐度包裹体三类;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包裹体主要形成期有4个温度段,反映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经历了古风化壳裸露大气淡水岩溶期、晚海西埋藏岩溶期、印支-燕山埋藏岩溶期和喜马拉雅埋藏岩溶期4次较大规模的古岩溶作用及充填期次,该项研究与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对岩溶古地貌古地形条件下的岩溶地质剖面及古岩溶储层对比剖面深入研究,在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岩溶作用期次、岩溶古地貌特征及古水动力条件分析基础上,结合钻井岩芯岩溶、地震、测井、放空漏失,等古岩溶解译资料,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分别建立了潜山岩溶区、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型,及不同岩溶期次古岩溶作用区域演化地质模式,揭示了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本次研究成果,为碳酸盐岩古岩溶型油气储层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罗枭,刘俊锋,张磊,王娜,程林[5](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解释存在的难点,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采用平面上参考相邻塔河地区的断裂发育规律,纵向上参考多层地震属性,对断裂进行了精细刻画和认识。结果表明: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按形成时间分为中晚加里东期、海西期,按规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同时,断裂对潜山地貌、沟谷水系、岩溶储层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油气的富集成藏;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Ⅰ级及部分Ⅱ级断裂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通道,并通过控制古地貌影响油气的平面优势运移方向,而Ⅲ级及另外部分Ⅱ级断裂通过影响岩溶作用进而控制着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发育和分布。该认识对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淡永[6](2017)在《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自早古生代沉积以来,经历了沉积、暴露、溶蚀破坏及溶蚀充填等漫长的多期次岩溶地质作用,伴随着多期次海平面的升降,致使岩溶形态多种多样、大小多变、组构复杂。论文以现代岩溶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塔中地区构造背景、鹰山组沉积地层、鹰山组暴露特征进行总结,对鹰山组暴露期古岩溶作用条件进行分析,运用“残厚趋势面和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古岩溶地貌和古水动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岩溶形态学、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等研究,开展了塔中鹰山组早成岩岩溶厘定和识别,证实了塔中鹰山组存在早成岩溶作用。随后进一步对早成岩岩溶储层缝洞空间进行识别、统计和储层类型划分与评价,由于塔中鹰山组缝洞充填严重,还对岩溶缝洞充填特征、充填段与优质储层段发育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全面认识了塔中早成岩岩溶缝洞发育与充填特征。论文将塔中早成岩岩溶特征与现代早成岩溶类比,判断出塔中地区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早成岩岩溶类似,由此以现代早成岩岩溶为理论指导,确定了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岩溶期存在三期相对稳定海平面,较大溶洞发育于这三期海平面控制的混合溶蚀带内。古海平面变化、古岩溶作用类型、断裂等因素,控制了缝洞的形成与充填。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受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影响,鹰山组碳酸盐岩抬升发生短时暴露(约7-11Ma),属于沉积不久弱成岩条件下暴露。在暴露期,塔里木盆地位于赤道附近(稍偏南),属于热带高温多雨气候,为塔中北斜坡岩溶提供了大量可溶性淡水。此外,沉积相分析表明鹰山组为一套台地相灰岩、白云质灰岩,将鹰山组碳酸盐岩进行岩溶层组划分为1类2型4个亚型。鹰一上、鹰一下、鹰二上为灰岩连续型亮晶颗粒灰岩亚型,属强岩溶层组;鹰二下为灰岩、连续型灰岩夹白云岩亚型属中-强岩溶层组。总之,强岩溶层组碳酸盐岩的发育、暴露期大量可溶性淡水以及加里东期发育的裂缝是古岩溶发育的有利条件。(2)初次运用“残厚趋势面和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古地貌。恢复发现鹰山组顶面古岩溶地貌整体为南西高北东低的岩溶大缓坡,地形起伏相对较小,坡降一般为1.02.05%,反映古水动力径流条件缓慢、地下水位较浅,岩溶作用主要位于地下水位附近。(3)厘定出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早成岩岩溶可分为四个期次。即:Ⅰ期碳酸盐岩沉积同生岩溶期、Ⅱ期一间房组浅覆盖准同生岩溶期、Ⅲ期碳酸盐岩台地全暴露岩溶期、Ⅳ期良里塔格海水海侵岩溶期。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显微薄片、成像测井、阴极发光及充填物地球化学等对早成岩岩溶进行综合识别,识别发现:(1)早成岩岩溶Ⅰ、Ⅱ阶段:孔洞一般分布均匀,具有组构选择性溶蚀,岩芯观察孔隙呈肺泡状,花边状、花斑状溶蚀形态、显微镜下为铸模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发育纤维状、叶片状、犬牙状等胶结物,胶结物阴极发光见多期环带状发光。(2)早成岩岩溶Ⅲ、Ⅳ阶段:单个孔洞大小在0.1-3m,常被泥质充填,具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平面上呈准层状分布。成像测井识别显示,垂向上溶蚀呈带状(5-15m厚),由多个小溶洞垂向叠加组成,溶洞边常见海绵状、蜂窝状、瑞士奶酪状溶孔,横向具有洞宽、洞多的特征。通过溶洞充填物岩石学、电子探针、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粘土X衍射、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包裹体等综合测试分析发现,充填物主要由鹰山组基岩溶蚀离解颗粒与碳酸盐岩砂、泥及钙质胶结物混合,充填物中粘土为淡水成因、砾石受大气淡水溶蚀形成,方解石沉淀于海水中,整体属于淡水或海水-淡水岩溶环境。由此综合确定了早成岩溶作用的存在。(4)基于露头、岩芯、测井、地震等手段,对岩溶缝洞空间进行识别研究发现塔中鹰山组溶蚀缝洞普遍比塔北潜山偏小(孔洞高度大多在0.1-3m,局部发育<1cm蜂窝状孔隙),成像测井显示孔洞小,但数量多,且具有较大的宽高比,地震片状反射也呈大面积分布,可以推测这些孔洞为平面上呈网状交织的管状孔洞。根据识别的缝洞,将储层类型划分,分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其中主要储层类型为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根据物性测试结果对储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基质孔隙度极低,但受岩溶作用影响局部发育优质储层(Ⅰ和Ⅱ类)。塔中缝洞常被充填,通过钻井高GR测井曲线、成像测井分析,识别出61段具有溶洞充填成因高GR段。结合储层段(未充填段)统计,发现垂向上高GR充填段在鹰山组顶面以下0-40m极其发育,而63%储层段主要发育在高GR充填段下。横向上,上部高GR充填段(不整合面下20m内)主要分布于岩溶地貌高部位及缓坡,而内部高GR充填段(不整合面下>20m)位于岩溶地貌缓坡位置,同时储层段与充填段发育与Ⅰ号断裂带或古海岸线平行发育。因此,它们发育受古地貌、断裂及岸线控制。(5)根据塔中北斜坡鹰山组缝洞发育特征、充填特征、溶蚀形态特征及地化测试结果,与现代各种类型岩溶对比,判断塔中北斜坡早成岩岩溶与墨西哥尤卡坦早成岩岩溶类似,属于受滨海型海平面控制的混合水岩溶类型,而塔中早成岩岩溶主要受海侵期三期海平面控制。(6)建立由台内砂屑滩相暴露控制的早成岩岩溶Ⅰ期岩溶发育模式及由海侵期三期相对稳定海平面控制的早成岩岩溶Ⅳ期混合水岩溶及充填模式。
王赛,郑宇航[7](2015)在《塔里木盆地轮南区块奥陶纪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及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资料,通过单井分析及连井对比研究,探讨研究区古岩溶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储层的空间发育及岩溶洞穴的充填特征。认为轮古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发育岩溶旋回,纵向上形成了四套与洞穴有关的古岩溶储层,其中第Ⅱ岩溶层主要分布在岩溶斜坡区,洞穴广泛发育,充填程度低且位于构造高部位,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层段。
张廷帅[8](2015)在《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多期构造运动和古岩溶共同作用形成的以岩溶逢洞为主控因素的复杂油气藏,深入总结其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以石油地质学原理为基础,以地球化学分析手段为核心,结合储层发育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取得了如下认识:(1)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是塔里木盆地分布最广泛的烃源岩层系,是塔里木台盆区主力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分布广、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量大,对轮南地区大规模的油气藏聚集贡献很大。(2)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岩石类型以颗粒灰岩为主,泥晶灰岩含量次之,基岩基质孔隙不是很发育,储层的储渗相关性十分差,主要的储集空间为构造缝和次生的溶蚀孔、洞等。(3)通过对比轮古西奥陶系原油和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轮古西奥陶系原油主要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4)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发生在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第二期发生在晚海西期。油气充注方向为由南向北,存在两条优势运移方向。海西晚期是轮古西重质油的主要形成期,燕山晚期~喜山期发生了海西晚期生成的原油的调整充注,形成了现今生物降解油与少量正常油相混合的特点。(5)轮古西奥陶系油藏的成藏主控因素包括1)寒武系烃源岩提供充足的油气资源;2)轮古西位于有利的区域构造位置;3)不整合、断裂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要素;4)缝洞型岩溶储集体的发育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张庆玉,梁彬,曹建文,淡永,郝彦珍,李景瑞[9](2015)在《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模式》文中认为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缝,岩溶储层类型可分为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洞穴型4种,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不同地貌单元岩溶缝洞系统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征,应用薄片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岩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模式。认为:东部轮古7井区区域位置最高,为轮南潜山区域补给区;轮古西地区岩溶台地为该区补给区,大气降水以下渗、径流为主,溶蚀孔洞及溶蚀裂缝发育,泥质、方解石充填;岩溶坡地为地下水径流区,地下水以水平径流为主,岩溶暗河管道系统发育,岩溶角砾岩、泥质充填;岩溶盆地为排泄区,其排泄基准面决定了岩溶发育规模。
梁聪[10](2014)在《轮古油田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单元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轮古西地区的地质、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应用了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等分析手段,对轮古西储层缝洞单元的构成、分布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以下认识:(1)由于海西时期的两次大幅的抬升运动,使得轮古西奥陶系上覆的志留系、中上奥陶统逐渐被剥蚀殆尽;而在晚海西至印支时期,在区域挤压应力的作用下,潜山背斜继续隆升抬起,背斜的幅度继续增大,石炭系在大型背斜的背景下层层超覆,并逐渐将潜山埋藏,形成了今天轮古西的地层特征。(2)轮古西奥陶系储集岩以颗粒灰岩为主;其次为泥晶灰岩。储层类型大多为岩溶型储层。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而且储层的渗透率的大小不受孔隙度的大小控制。(3)轮古西储层洞穴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发育质量上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区块。因此,可以推测出轮古西与轮古其他区块相比,拥有更好的储集体,更有利于油气的储集。(4)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主要集中在表层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带。垂直渗流带偶有分布,但没有明显分布特征。(5)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结合生产动态曲线,对井间连通情况进行判别。在缝洞单元划分原则的基础下,对轮古西地区进行了缝洞储集体的划分。其中,两口井以上的缝洞单元有7个,其余缝洞单元都属于单井控制。(6)轮古西井区井间连通分布情况没有特定的规律,但连通层位主要集中在表层岩溶带,水平潜流带偶有分布,但是由于该地区井深一般只在奥陶系顶下100m左右,因此还不能完全确定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水平潜流带是否为储层连通的重要区域。
二、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轮古西奥陶系古潜山油藏油水界面的分布规律和控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地质概况 |
2 单井油水界面的确定 |
3 海西早期岩溶残丘级次划分 |
3.1 岩溶地表古水系刻画及分级 |
3.2 岩溶残丘级次划分 |
4 轮古西油水分布规律 |
4.1 残丘级次与油水界面分布的关系 |
4.2 油水界面分布模式 |
5 结 论 |
(3)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勘探开发简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局 |
2.2.2 断裂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分布特征 |
2.3.1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2.3.2 前石炭纪古风化壳上覆地层特征 |
2.4 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古地貌及古水系识别与恢复 |
3.1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恢复 |
3.1.1 古地貌形态恢复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及恢复过程 |
3.1.3 古岩溶地貌识别及划分结果 |
3.1.4 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特征 |
3.2 古地表水系恢复 |
3.2.1 古地表水系恢复方法 |
3.2.2 古地表水系恢复过程 |
3.2.3 古地表水系恢复结果 |
3.3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 |
3.3.1 古地下河系统恢复方法 |
3.3.2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指标体系 |
3.3.3 古地下河系统识别结果 |
3.4 前石炭古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古岩溶流域概况 |
3.4.2 古岩溶流域岩溶层组特征 |
3.4.3 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 |
第四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规律 |
4.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 |
4.1.1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划分指标 |
4.1.2 古岩溶缝洞系统结构模式建立 |
4.2 古岩溶垂向分带 |
4.2.1 岩溶垂向分带 |
4.2.2 古岩溶垂向分带结果 |
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 |
4.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程度 |
4.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4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规律 |
4.4.1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物类型及来源 |
4.4.2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特征 |
4.4.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模式 |
第五章 古岩溶缝洞系统成因机理 |
5.1 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5.1.1 碳、氧同位素 |
5.1.2 包裹体 |
5.1.3 孢粉 |
5.1.4 电子探针与能谱分析 |
5.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机制 |
5.2.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古气候条件 |
5.2.2 水动力对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的影响机制 |
5.3 古岩溶缝洞系统演化特征 |
5.3.1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岩溶作用环境 |
5.3.2 古岩溶缝洞系统形成的主要时期 |
5.3.3 古岩溶缝洞系统充填演变特征 |
第六章 岩溶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
6.1 岩溶储层特征 |
6.2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依据 |
6.2.1 地层岩性 |
6.2.2 岩溶地貌特征 |
6.2.3 岩溶发育的水动力条件 |
6.2.4 古岩溶垂向分带 |
6.3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及初步验证 |
6.3.1 岩溶储层有利区块预测结果 |
6.3.2 初步验证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作用地质背景 |
§2.1 前志留纪岩溶期区域岩溶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岩性 |
2.1.2 地质构造 |
2.1.3 岩石化学性质及岩溶层组 |
§2.2 哈拉哈塘加里东期古岩溶作用期次 |
§2.3 不同期次岩溶作用地质背景分析 |
第三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1 不同期次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 |
3.1.1 印模法恢复前志留纪岩溶古地貌 |
3.1.2 相对残厚与古地层构造趋势面方法恢复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古地貌 |
3.1.3 残厚与残厚趋势面方法恢复一间房组顶面古地貌 |
§3.2 不同期次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1 古岩溶地貌类型划分依据 |
3.2.2 潜山区前志留纪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3 良里塔格组顶面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2.4 一间房组顶面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刻画 |
§3.3 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分析 |
3.3.1 潜山区前志留纪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3.2 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古岩溶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3.3 一间房组岩溶期岩溶古地貌特征与岩溶发育条件 |
§3.4 不同期次古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1 前志留纪岩溶面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2 良里塔格组岩溶面古岩溶流域水动力条件分析 |
3.4.3 不同岩溶期次古水动力条件演变及古岩溶作用 |
第四章 哈拉哈塘地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1 岩溶区带划分 |
§4.2 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2.1 古岩溶垂向分带特征研究 |
4.2.2 古岩溶发育特征 |
4.2.3 岩溶缝洞体发育规律 |
4.2.4 岩溶地下暗河管道刻画与地质模式 |
§4.3 层间岩溶区岩溶储层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 |
4.3.1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上岩溶缓坡地) |
4.3.2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下岩溶缓坡地) |
4.3.3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盆地) |
4.3.4 大型缝洞储集体形成机理分析 |
§4.4 古岩溶缝洞充填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4.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4.2 岩溶储集空间类型 |
4.4.3 储集层物性特征 |
4.4.4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5 碳、氧同位素古环境地质意义 |
4.4.6 包裹体物理、化学特征 |
4.4.7 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 |
第五章 岩溶储层形成地质建模研究 |
§5.1 潜山岩溶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1.1 潜山岩溶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1.2 潜山岩溶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1.3 潜山岩溶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2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2.1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2.2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2.3 层间岩溶-顺层改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3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3.1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3.2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3.3 层间岩溶-台缘叠加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4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4.1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作用地质条件 |
5.4.2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作用古水动力条件 |
5.4.3 层间岩溶-断裂控储区岩溶储层形成地质模式 |
§5.5 哈拉哈塘地区古岩溶作用区域演化地质模式 |
5.5.1 一间房组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5.5.2 良里塔格组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5.5.3 前志留纪岩溶期区域岩溶作用地质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与构造背景 |
2 断裂特征 |
2.1 断裂解释方法 |
2.2 断裂解释成果 |
3 断裂的控制作用 |
3.1 控制岩溶古地貌 |
3.2 控制沟谷水系特征 |
3.3 控制岩溶储层发育 |
4 断裂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
5 结论 |
(6)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早成岩岩溶(滨海、海岛岩溶)研究现状 |
1.2.2 现代早成岩岩溶在油气古岩溶应用现状 |
1.2.3 塔中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古岩溶作用地质背景 |
2.1 塔中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断裂构造特征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岩性特征 |
2.3.2 鹰山组沉积背景及沉积相类型 |
2.4 鹰山组顶暴露不整合面特征 |
2.5 古岩溶作用条件分析 |
2.5.1 古地理与古气候条件 |
2.5.2 鹰山组碳酸盐岩岩石成分及可溶性分析 |
2.5.3 鹰山组碳酸盐岩溶层组类型划分与溶蚀强度分析 |
2.5.4 古地貌与古水动力条件恢复 |
2.5.4.1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暴露期古岩溶地貌恢复现状及难点 |
2.5.4.2 残厚趋势面与印模残差组合法—恢复鹰山组顶面古地貌 |
2.5.4.3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顶面岩溶古地貌与古水动力特征 |
第3章 早成岩岩溶作用厘定与识别 |
3.1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古岩溶过程厘定 |
3.2 早成岩岩溶作用识别标志及证据 |
3.2.1 岩石学与古岩溶形态学标志 |
3.2.1.1 野外露头识别 |
3.2.1.2 钻井岩芯识别 |
3.2.1.3 成像测井识别 |
3.2.1.4 显微薄片识别 |
3.2.1.5 显微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识别 |
3.2.2 岩溶作用产物(充填物)地球化学识别 |
3.2.2.1 塔中鹰山组岩溶产物类型 |
3.2.2.2 溶洞泥质充填物岩石学特征与常量元素组成 |
3.2.2.3 溶洞泥质充填物微量元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4 溶洞泥质充填物稀土元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5 溶洞泥质充填物粘土矿物类型与古环境指示 |
3.2.2.6 缝洞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2.7 缝洞方解石包裹体特征与古环境指示 |
3.2.3 早成岩溶作用综合识别 |
第4章 古岩溶储层发育与充填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 古岩溶缝洞空间识别 |
4.2.1 岩芯中缝洞识别 |
4.2.2 显微镜下微观缝洞识别 |
4.2.3 钻录井缝洞识别 |
4.2.4 成像测井中缝洞识别 |
4.2.5 古岩溶缝洞地震响应特征 |
4.2.6 古岩溶储层缝洞空间识别结果 |
4.3 储层类型划分与评价 |
4.4 缝洞充填特征与优质储层发育规律研究 |
4.4.1 缝洞充填段与高GR段测井关系研究 |
4.4.2 储层段与充填段发育关系及纵横向展布规律研究 |
4.4.2.1 储层段与充填段垂向分布特征 |
4.4.2.2 储层段与充填段展布规律研究 |
4.4.2.3 优质储层与充填段地震预测 |
第5章 塔中早成岩岩溶与现代岩溶类比研究 |
5.1 塔中早成岩岩溶特点与现代岩溶类型对比 |
5.2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早成岩岩溶主要特点 |
5.3 塔中早成岩岩溶类型判断及古海平面位置确定 |
第6章 古岩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古岩溶缝洞发育控制因素及形成机理 |
6.1.1 岩溶层组 |
6.1.2 不同期次的岩溶作用 |
6.1.2.1 早成岩岩溶Ⅰ和Ⅱ期 |
6.1.2.2 早成岩岩溶Ⅲ和Ⅳ期 |
6.1.2.3 埋藏岩溶期 |
6.1.3 古断裂 |
6.2 古岩溶缝洞充填控制因素及机理 |
6.2.1 古海平面变化 |
6.2.2 埋藏成岩作用 |
6.3 古岩溶储层形成与充填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塔里木盆地轮南区块奥陶纪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 |
2 地层发育特征 |
3 轮南地区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
3.1 古岩溶储层概念模式 |
3.2 岩溶发育的主要特征 |
3.3 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4 结语 |
(8)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稠油成因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1.1 构造演化 |
2.1.2 断裂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勘探开发简况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
3.1 寒武系烃源岩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热演化特征 |
3.2 下奥陶统烃源岩 |
第4章 潜山储层基本特征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物性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 |
4.3.1 宏观储集空间类型 |
4.3.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 |
4.4 储集层类型 |
4.4.1 裂缝型储集层 |
4.4.2 洞穴型储层 |
4.4.3 孔洞型储层 |
4.4.4 裂缝孔洞型储层 |
4.5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 |
5.1 油水分布特征 |
5.2 油源分析 |
5.2.1 源岩地化特征 |
5.2.2 油源对比 |
5.3 油气成藏时期 |
5.3.1 圈闭形成世间法 |
5.3.2 储层沥青法 |
5.3.3 流体包裹体 |
5.4 油气运移方向 |
5.4.1 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地化特征变化 |
5.4.2 地球化学参数的选取 |
5.4.3 油气运移特征 |
5.5 重质油的形成机制 |
5.5.1 重质油的成因 |
5.5.2 轮古西重油的成因类型 |
5.5.3 生物降解程度定性分析 |
5.5.4 氧化降解原油的形成条件 |
5.5.5 轮古西重油的形成机理 |
5.6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6.1 寒武系烃源岩提供充足的油气资源 |
5.6.2 有利的区域构造位置 |
5.6.3 不整合、断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
5.6.4 逢洞岩溶型储集体的发育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重要条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 |
2 岩溶储集空间类型 |
3 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 |
3.1 垂向分带特征 |
3.2 岩溶垂向发育与古地貌 |
4 古岩溶作用机理 |
4.1 生物潜穴及成岩收缩缝 |
4.2 胶结作用 |
4.3 压实和压溶作用 |
4.4 白云化作用 |
4.5 交代作用 |
4.6 重结晶作用 |
4.7 破裂作用 |
5 岩溶发育模式研究 |
5.1 表层岩溶带 |
5.2 垂向渗滤溶蚀带 |
5.3 径流溶蚀带 |
5.4 潜流溶蚀带 |
6 结论 |
(10)轮古油田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工区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断裂特征 |
2.3 地层基本特征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3 储集空间类型 |
3.3.1 宏观储集空间类型 |
3.3.2 微观储集空间类型 |
3.4 储集层类型 |
3.4.1 裂缝型储集层 |
3.4.2 洞穴型储层 |
3.4.3 孔洞型储层 |
3.4.4 裂缝孔洞型储层 |
3.5 储集空间发育主控因素 |
第四章 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1 缝洞储集体的识别 |
4.1.1 缝洞岩溶储集体地质特征 |
4.1.2 缝洞岩溶储集体的测井响应特征 |
4.1.3 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 |
4.2 岩溶带类型划分及其分布特征 |
4.2.1 岩溶带类型划分 |
4.2.2 岩溶带的判别与分布特征 |
4.3 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3.1 纵向上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4.3.2 平面上缝洞系统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缝洞单元研究 |
5.1 井间连通性分析 |
5.1.1 油藏压力资料分析方法 |
5.1.2 生产动态曲线研究方法 |
5.1.3 气相色谱指纹分析技术分析方法 |
5.2 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分布 |
5.2.1 缝洞单元类型 |
5.2.2 缝洞单元划分原则 |
5.2.3 缝洞单元分布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轮古西奥陶系古潜山油藏油水界面的分布规律和控制机理[J]. 蔡忠贤,于聪灵,杨海军,张海祖,袁玉春.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1)
- [3]轮南古潜山东部地区古岩溶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D]. 曹建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机理[D]. 张庆玉.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5]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 罗枭,刘俊锋,张磊,王娜,程林. 特种油气藏, 2018(02)
- [6]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早成岩岩溶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D]. 淡永. 成都理工大学, 2017
- [7]塔里木盆地轮南区块奥陶纪缝洞型储层发育特征浅析[J]. 王赛,郑宇航. 地下水, 2015(05)
- [8]轮古油田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D]. 张廷帅.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8)
- [9]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潜山岩溶作用机理与发育模式[J]. 张庆玉,梁彬,曹建文,淡永,郝彦珍,李景瑞. 石油实验地质, 2015(01)
- [10]轮古油田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单元研究[D]. 梁聪.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