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关世纪文化广场设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邢维曦[1](2021)在《榆林市神木古城遗址广场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以往,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剧增。其中,针对古城遗址的相关改造与设计工作正不断成为全国各个地区彰显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互联网时代下,虽然科技、经济等方面发展迅猛,但是进行高质量的古城改造仍然是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如何让改造后的建筑充分地表现出传统文化气息,以此加强文化保护工作,是目前设计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遗址改造的驱动力主要在于经济因素,缺乏对于文化保护方面的考量。这种改造的本质是商业模式下的现代构建,严重违背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导致古城遗址难以表现出文化气息。综上所述,如何更好地对古城遗址进行改造、设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神木县环城北路遗址北广场的改造设计进行研究。在实地调研之后提取当地古城历史文化景观元素,结合国内成功案例对其进行保护和景观规划设计。基于对文脉主义理论等理论的遵循,本文在设计过程中时刻秉持空间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等理念。出于对历史遗迹保护的考量,本文设计了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城市的遗址广场,从而达到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处理好遗址场地定位的目的。引入生态美学,以有限度的开发、利用为原则,通过一系列景观设计,以空间的起承转合,烘托出神木遗址北广场的形象,以达到以历史文化的角度明确设计主题的目的。研究结论如下:(1)追溯城市发展历史,梳理古城文化脉络,明确遗址广场的城市定位,进而确定遗址广场的设计主题,即:陕北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2)根据广场的空间特征与环境特点,融合文脉与定位,古城遗址广场以古城的历史景观轴线延伸到神木古城遗址广场,确定神木古城遗址广场景观轴线的规划结构。(3)在不同的结构与空间形态中,统筹建筑、植物、小品等景观风格与形式,塑造遗址广场的景观设计与表现。以神木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为核心进行景观设计,能够直接应用或者间接提取景观文化元素符号,注重提取景观符号背后的深层内涵,从而从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为神木遗址北广场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此外,也可以使广场带有明显的历史性地域性特质,使游客和原住民能在广场中感受到不同于其他古城的专属于神木古城的魅力。
李小龙[2](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张梦鸽[3](2020)在《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人口膨胀、用地紧张、功能混乱等困境,城市新区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然而新区建设往往面临着城市文脉断裂、千城一面的质疑和批判,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空间设计与文化意义的传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延安市是陕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域文脉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疏散老城区功能、保护历史革命遗址,延安市于2011年动工建设新区,文化广场位于新区中轴线最南端,是承担市民活动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文以文化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延安市地域文脉特征的深入研析,结合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地域文脉传承的视角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利用满意度和空间使用方式两种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文化广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实施,分析总结评价数据,总结新区广场在文脉传承方面现存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使用者对文化广场空间品质整体满意度较高;其次,游客对延安新区广场的空间评价受到心理学效应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补偿效应、间歇效应、触媒效应;最后,地域文脉传承下的广场空间品质提升策略可总结为以下三点:文脉的延续策略、文脉的重组策略、文脉的再生策略。
沈婷[4](2020)在《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民族精神为内核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承载和依托。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特色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纽带、民族精神流动不息的血脉!新时期,讲述好大运河故事有助于打造好大运河文化金名片,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叙事理论发展至后现代主义,跳出了文学的研究范畴,其叙述材料不在局限于文学作品,转向了更多样化、广泛化的领域发展,其中就包含设计学领域。本文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参考了文学中叙事的手法和手段,重点研究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全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叙事理论及运用领域),简述了叙事理论的概念及发展历程,以及叙事理论在设计学中的运用,并总结了叙事性设计的特征及意义。第二部分(叙事理论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性),概述了大运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征,并对叙事理论运用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进行了着重的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依据之前的研究基础,提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重点,并借鉴文学中的叙事手段,从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址、历史街区、公共设施三个方面着手,结合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叙事理论如何作用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系列有感染力、有趣味的故事场景,从而使人们了解、体会到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第四部分(基于了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律及建议),归纳了大运河文化叙事设计的一般规律,即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征决定了叙事的方法、文化遗产本身决定了叙事要素;同时总结了大运河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并对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王思蓝[5](2019)在《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传统风景呈现城郊一体的整体风景体系,这是中国长期传统风景营造的智慧结晶,这一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已经消解。目前,研究者认识到传统风景营造的优点,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研究集中在传统营造方法的总结。尚未形成传统风景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且缺乏其智慧传承在现代风景体系中的应用探究。基于以上现实原因,本文探究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组织构建方式,将传统风景体系营建方法与现代风景营造体系结合,探索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方法,对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营造经验、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现状和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三个问题。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是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对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思想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长治区域风景要素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再次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内在组织层次与结构方式,最后分析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现状研究,首先对传统风景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现状的问题,最后对长治现代风景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长治现状景体系的问题。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研究,是在继承传统风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重构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根据现代风景体系的基本要求,从区域环境组织、城市宜居组织、文脉继承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构建的方法探究。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首先是对长治风景要素的营造,在区域范围内对长治风景要素进行点、线、面三种要素类型的规划。其次,进行现代风景要素的组织网络构建,其分为绿色网络的构架和风景游憩网络的构建。绿色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风景游憩网络是城市风景体系建立的基本结构。再次,建立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其包含组织现代风景要素组织途径的四种方式:区域绿道组织、视线关联组织、轴线关联组织、活动关联组织,这四种组织途径将长治风景体系形成城-郊一体的紧密结构。最后根据居民对不同游憩类型的需要,将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划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为日常游憩圈层、城郊游憩圈层和近郊游憩圈层。最终形成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本文对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秩序的研究,在挖掘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营造经验的有基础上,提出继承的策略,并且对与长治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有助于长治城市区域形成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对唤回长治城市记忆、恢复城市山水环境等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刘兴山[6](2019)在《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上海外滩雕塑的起源出发,分析外滩雕塑产生的缘起与公共属性的根源所在,通过梳理外滩雕塑的演变特征,探索外滩公共雕塑在建立、存在、发展、毁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对公共雕塑出现形成的积淀作用、外滩空间公共文化的注入对公共雕塑出现的孕育过程、外滩空间的独特属性为公共雕塑呈现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出外滩之所以形成公共雕塑的内部根源,夯实外滩公共雕塑研究的学术基础。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外滩公共雕塑演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年—1941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一个呈现时期,论述这个时期中空间文化、政治因素、公共内涵与第一个雕塑呈现时期形成的演变关系。第二阶段:1943年—1992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缺失时期,分析这个特殊阶段形成的历史因素、未落成的雕塑、造成的文化流失、对未来城市雕塑发展的借鉴等具体问题,深入阐述外滩公共雕塑缺失时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变迁的演变、文化背景的演变、历史进程的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得雕塑缺失时期形成与延续的内涵。第三阶段:1992年—2008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二个呈现时期,以分析空间建设与格局调整对外滩公共雕塑演变产生的内因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论述外滩空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承载特征对雕塑演变起到的根源作用,提出外滩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出现和造型表现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此外笔者从创作实践角度运用“本体语言研究”方法,对外滩历史中出现的每件公共雕塑进行了详尽的排查,对外滩现存的雕塑实体、遗留残骸、存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和具体测量。对外滩公共雕塑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材料运用、尺寸设计、安装工艺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析。笔者考察发现了外滩《红石纪念碑》遗址所在地,并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具体尺寸分析;对《赫德像》底座造型的残片进行了断代和具体的尺寸测量;对《巴夏礼像》底座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具体尺寸和造型研究;对《汇丰铜狮》的实际存在环境和原作的演变痕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为外滩公共雕塑整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充实上海外滩雕塑研究的学术内容。全文将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融合贯通,组合论证了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机制、建立方式、造型语言、空间因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借鉴意义,提出外滩公共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与昭示意义;阐述论证外滩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对中国早期人物纪念雕塑的启示作用;实证分析外滩纪念碑雕塑表现特征开启了中国近代纪念碑雕塑的序幕;理据再现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一个缩影,为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最后,结合外滩现存公共雕塑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外滩现有空间中缺失现象产生的缘由,提出建设性意见。望将来研究成果能与中国近代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连接,使本研究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林冬娜[7](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王冰玥[8](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何伟[9](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邢涵[10](2018)在《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金石、史志和深入访谈资料,浚县正月古庙会的正式形成,最晚可推至明代中后期,其标志,是16世纪中叶原已有之的正月庙会展演活动,从浮丘山下久已破败的城隍庙,转入新建于浮丘山顶、且不断增饰的碧霞元君祠,自此后的四百余年间,浚县正月古庙会民间艺术保持着这一特定的空间场所、展演路线和民众聚集效应,并因此留下上百块地方政府、各地会社和香客刊立的纪念性碑铭,形成上百个会社,部分会社发展至今,制度和技艺代代相沿,展演热情未曾消减,现今已发展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浚县独特的地缘格局和历史文化条件,得益于浚县城南的历史名山大伾与浮丘,以及自魏晋以来便聚集于两山的坛庙寺观群,和围绕这些寺观及县内其他祠庙而世代传衍的民间祀神、道释宗教礼拜和乡村定期游集活动。尽管,历史上与之相关的动态展演活动现今已无迹可踪,但从静态的寺观、碑铭遗迹中,我们仍然可以窥测明清时期当地民间木瓦将作工艺、石雕石刻工艺、彩塑工艺、道教音乐等发展的基本面貌。无论是基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动因,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是浚县古庙会发展至今的重要动因。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发展也受到地方政府、文化学者和村镇会社的高度重视,当地150多个会社,大多逐渐形成自身的传统,在资金收集、节目打造、服装道具、社员参与等方面,积极谋求发展。不过,集中展演时,因新建空间场所和展演路线已经发生变化,节目内容、组合方式以及人数规模也有相应的调整,往往借助意象化手法,在传统类的高跷、竹马、背阁、花船、盘鼓、秧歌、大平调、说唱、器乐,及彩塑泥咕咕中,融合加工外地民间艺术或当代通俗文化等新元素,从而将地方历史与神话叙事母题意象、地方风俗信仰和巫祝母题,以及源自当代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母题,巧妙结合起来,体现出浓郁的乡土特色,最终,使得庙会民间艺术,在娱神的同时,具备显着的自娱功能,成为宗族文化传衍、群体精神活动构建的重要媒介。空间场所、群体参与、形式美感、意蕴沉淀和价值传承,是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能够持续发展的五个核心要素。随着社会转型,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面临着艺人群体边缘化、民间工艺产业经济主导、新兴工艺和科技的冲击等问题,虽场所、群体、形式、意蕴规模依稀,但民间信仰、民间文化中的一些重要诱因,已经逐渐淡漠,而要将传承与发展问题落到实处,就必须提高基于民间的文化自觉,集合各方力量,使之产生新的文化与价值意义链,同时落实保护政策,关注民间艺术群体和个体,提高自身实力,才能让这一县域民间艺术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二、北关世纪文化广场设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关世纪文化广场设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神木古城遗址广场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遗址景观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遗址与遗址广场 |
2.1.2 类型与特征 |
2.2 遗址文化保护 |
2.2.1 (地域)文化属性 |
2.2.2 (地域文化的)历史价值 |
2.2.3 人文精神 |
2.3 保护规划研究 |
2.3.1 法律法规 |
2.3.2 保护规划体系 |
2.3.3 文化保护与传承 |
2.4 遗址景观设计 |
2.4.1 景观设计理念 |
2.4.2 景观文化植入 |
2.4.3 景观表现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3.1 国外案例分析 |
3.2 国内案例分析 |
3.2.1 南京西安门广场 |
3.2.2 西安永宁门(南门)遗址广场 |
3.2.3 北京钟鼓楼广场 |
3.2.4 洛阳东周王城文化遗址广场 |
3.3 本章小结 |
3.3.1 设计主题 |
3.3.2 景观表现 |
3.3.3 规划结构与空间形态 |
第四章 榆林市神木古城遗址广场改造设计方案 |
4.1 榆林市神木古城基本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历史背景 |
4.1.3 自然环境 |
4.1.4 人文社会 |
4.1.5 周围环境概况 |
4.1.6 场地分析 |
4.2 文脉梳理 |
4.2.1 区域城市概念的宏观历史文脉 |
4.2.2 榆林城市的历史文脉 |
4.2.3 榆林的历史文化特色节点 |
4.3 现状分析 |
4.4 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
4.4.1 设计依据 |
4.4.2 指导思想 |
4.4.3 设计原则 |
4.5 总体布局 |
4.5.1 总体设计 |
4.5.2 功能分区 |
4.5.3 交通流线 |
4.5.4 广场视点分析 |
4.5.5 灯光平面布置 |
4.6 主要节点设计 |
4.7 小品与设施 |
4.7.1 铺装设计 |
4.7.2 公共设施设计 |
4.8 广场鸟瞰图 |
4.9 植物配置 |
4.9.1 种植原则 |
4.9.2 分区配置 |
4.9.3 主要植物名录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文脉主义相关理论 |
2.1.2 广场设计理论研究 |
2.2 城市广场实践探索 |
2.2.1 西方广场建设发展 |
2.2.2 中国广场建设发展 |
2.3 现有研究的未尽之处 |
3 延安市特色地域文脉研析 |
3.1 延安城市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人文特色概况 |
3.2 延安城市建设发展 |
3.2.1 城市沿革 |
3.2.2 建筑特点 |
3.2.3 公共空间 |
3.3 显性文脉要素 |
3.3.1 道路 |
3.3.2 边界 |
3.3.3 区域 |
3.3.4 节点 |
3.3.5 标志 |
3.4 隐性文脉要素 |
3.4.1 社会与文化层面 |
3.4.2 心理与行为层面 |
3.5 本章小结 |
4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 |
4.1 延安新区广场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场址概况 |
4.1.3 广场现状 |
4.2 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文脉构成要素的评价框架建立 |
4.2.3 评价流程的设计 |
4.2.4 评价旨趣 |
4.3 本章小结 |
5 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实施及结果分析 |
5.1 满意度评价 |
5.1.1 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5.1.2 满意度评价测量方法 |
5.1.3 满意度评价分析 |
5.2 广场使用方式及空间活力评价 |
5.2.1 行为地图分析 |
5.2.2 行为日志观察分析 |
5.2.3 广场空间活力评价 |
5.3 评价结果总结及反思 |
5.3.1 问题总结 |
5.3.2 影响空间品质的心理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地域文脉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
6.1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原则 |
6.1.1 原真性原则 |
6.1.2 场所性原则 |
6.1.3 人本性原则 |
6.1.4 多元性原则 |
6.2 基于地域文脉的广场设计策略 |
6.2.1 “形似”——文脉的延续策略 |
6.2.2 “神似”——文脉的重组策略 |
6.2.3 “再生”——文脉的更新策略 |
6.3 新区广场现有文脉传承策略及提升建议 |
6.3.1 现有策略 |
6.3.2 提升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成果与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1.4 结论四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行为地图记录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1.访谈记录一 |
2.访谈记录二 |
3.访谈记录三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1.前期调查问卷 |
2.标准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不同使用人群满意度平均值统计表 |
致谢 |
(4)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运河申遗成功开启新篇章 |
1.1.2 关于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遗产运河的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叙事性设计的相关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叙事理论及运用领域 |
2.1 叙事及叙事学概述 |
2.1.1 叙事的定义 |
2.1.2 叙事学的发展概述 |
2.2 叙事理论在设计领域的发展 |
2.2.1 叙事理论与设计学 |
2.2.2 叙事设计的特征 |
2.2.3 叙事设计的意义 |
2.3 叙事理论与其相关理论 |
2.3.1 符号学与叙事理论 |
2.3.2 场所理论与叙事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与叙事理论 |
3.叙事理论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性 |
3.1 中国大运河保护概况 |
3.1.1 大运河发展简述 |
3.1.2 大运河保护概述 |
3.1.3 大运河保护的当代释义 |
3.2 大运河文化遗产类型及其特征 |
3.2.1 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
3.2.2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
3.2.3 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征 |
3.3 叙事理论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关联性 |
3.3.1 叙事理论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 |
3.3.2 叙事理论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
4.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研究 |
4.1 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点与思路 |
4.1.1 对文化的传承与挖掘 |
4.1.2 运河聚落的保护与提升 |
4.1.3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
4.1.4 融合创新文化业态 |
4.2 大运河文化遗址的叙事性设计策略 |
4.2.1 场地叙事 |
4.2.2 图案文字叙事 |
4.2.3 建筑叙事 |
4.2.4 相关案例解读 |
4.3 历史街区的叙事性设计策略 |
4.3.1 时空关系梳理 |
4.3.2 叙事框架搭建 |
4.3.3 叙事结构 |
4.3.4 相关案例解读 |
4.4 公共设施的叙事性设计策略 |
4.4.1 叙事的修辞手法 |
4.4.2 运用自然的要素 |
4.4.3 营造空间悬念 |
4.4.4 相关案例解读 |
5.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的规律及建议 |
5.1 叙事规律 |
5.1.1 文化遗产的特征决定了叙事方法 |
5.1.2 文化遗产本身决定了叙事的要素 |
5.2 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原则 |
5.2.1 参与性与体验性 |
5.2.2 发展性和继承性 |
5.2.3 多样性与多元性 |
5.3 叙事建议 |
5.3.1 自然与空间的对话 |
5.3.2 空间故事的有趣性 |
5.3.3 与主体互动的开放式结局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中的问题 |
1.1.2 问题提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风景的研究综述 |
1.5.2 晋东南盆地、长治地区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风景的含义 |
2.1.2 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
2.1.3 城市风景体系 |
2.2 传统风景与现代风景的划分 |
2.3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理论 |
2.3.1 传统风景营造的理论 |
2.3.2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
2.4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理论 |
2.4.1 现代城市风景的发展历程 |
2.4.2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研究理论 |
2.4.3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长治区域风景秩序背景分析 |
3.1 晋东南区域风景自然环境背景分析 |
3.1.1 晋东南区域自然环境背景 |
3.1.2 晋东南区域地理特征 |
3.1.3 晋东南区域水系分布 |
3.2 晋东南区域社会环境背景 |
3.2.1 军事地位 |
3.2.2 文化地位 |
3.3 长治古城发展背景分析 |
3.3.1 长治城市发展沿革 |
3.3.2 长治各阶段城市发展特征 |
3.3.3 长治古城历史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 |
4.1 传统风景营造的思想基础 |
4.2 长治区域尺度风景要素研究 |
4.2.1 区域风景营造背景 |
4.2.2 传统礼制风景要素的营造 |
4.2.3 区域八景要素的营造 |
4.2.4 传统休闲风景要素的营造 |
4.3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研究 |
4.3.1 传统风景体系的山水形胜发掘 |
4.3.2 传统风景要素的关照组织 |
4.3.3 风景要素的行为组织 |
4.3.4 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途径 |
4.4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 |
4.4.1 传统风景体系的特征 |
4.4.2 传统风景体系的组织 |
4.4.3 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现状 |
5.1 长治城市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
5.1.1 传统风景要素现状 |
5.1.2 传统风景要素组织现状 |
5.1.3 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
5.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的风景创造 |
5.2.1 城市区域环境现状 |
5.2.2 城市宜居性现状 |
5.2.3 文脉传承现状 |
5.2.4 长治城市风景现状的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
6.1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营造策略 |
6.1.1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演变途径 |
6.1.2 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 |
6.1.3 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构建策略 |
6.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要素营造 |
6.2.1 风景要素的类型 |
6.2.2 点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
6.2.3 线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
6.2.4 面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
6.3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
6.3.1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网络 |
6.3.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 |
6.3.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圈层 |
6.4 现代风景体系结构研究 |
6.4.1 现代风景体系的特征 |
6.4.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方式 |
6.4.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致谢 |
附录-Ⅱ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Ⅲ 图录 |
附录-Ⅳ 表录 |
附录-Ⅴ 附表 |
附表01 长治区域古代祠庙一览表 |
附表02 长治城市区域具有游览价值的祠庙一览表 |
附表03 长治城市区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
附表04 长治区域古代山系一览表 |
附表05 长治区域古代水系一览表 |
(6)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来源、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外滩空间的形成及外滩雕塑的呈现 |
1.1 外滩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文化孕育 |
1.1.1 江浦合流工程造就了外滩的形成 |
1.1.2 开埠拉开了外滩雏形的序幕 |
1.1.3 初期的殖民文化与东方文化共同铸就了外滩空间 |
1.2 空间形态铸就了外滩雕塑呈现的基础 |
1.2.1 弯月形空间特征提升了雕塑造型的视觉展示效果 |
1.2.2 丰富的空间层次构成了外滩的立体画面 |
1.2.3 建筑形态对雕塑造型的烘托 |
1.3 外滩雕塑呈现时期形成与整体面貌展现 |
1.3.1 初期公共属性的整体面貌与第一个呈现时期的展现 |
1.3.2 城市发展促成了外滩雕塑的第二个呈现时期 |
1.3.3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引发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思考 |
第二章 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的历程 |
2.1 外滩公共雕塑第一阶段的演变历程 |
2.1.1 独特的空间文化铸就了第一个阶段雕塑的兴起 |
2.1.2 外滩空间的政治变革导致了第一阶段雕塑走向衰落 |
2.1.3 雕塑造型的公共性内涵导致了第一个阶段演变 |
2.2 外滩公共雕塑第二阶段的演变历程 |
2.2.1 空间建设引发了第二次雕塑的呈现与兴起 |
2.2.2 外滩2008 年的改造导致了外滩公共雕塑的流转 |
2.3 外滩空间与公共雕塑演变的原因分析 |
2.3.1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外滩空间的重要性 |
2.3.2 历史的传承感促成了外滩雕塑的演变 |
2.3.3 外滩空间格局的不断变化造成了雕塑的演变与流失 |
第三章 外滩雕塑的缺失时期研究 |
3.1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与根源分析 |
3.1.1 外滩雕塑的承载性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出现 |
3.1.2 政局动荡、历史变迁、经济波动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 |
3.1.3 空间文化主导因素形成了雕塑缺失时期延续的内因 |
3.2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未能落成的雕塑探究 |
3.2.1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始末 |
3.2.2 空间未落成雕塑的背后 |
3.2.3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演变思考 |
3.3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对空间及城市文化带来的影响 |
3.3.1 雕塑缺失时期造成空间结构的散落 |
3.3.2 雕塑缺失时期导致城市文化记忆的缺失 |
3.3.3 雕塑缺失时期引发的思考 |
第四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独特性及意义体现 |
4.1 外滩的“人物纪念雕塑”分析 |
4.1.1 《卜罗德像》 |
4.1.2 《巴夏礼铜像》 |
4.1.3 《赫德铜像》 |
4.1.4 《陈毅像》 |
4.2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特点与演变 |
4.2.1 《欧战纪念碑》的建立与演变解读 |
4.2.2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
4.2.3 《红石纪念碑》 |
4.2.4 《马嘉礼纪念碑》 |
4.2.5 《常胜军纪念碑》 |
4.2.6 《伊尔底斯纪念碑》 |
4.3 外滩纪念碑之比较 |
4.3.1 形式语言之差别 |
4.3.2 建立背景与表现主题之比较 |
4.3.3 外滩纪念碑的意义体现及社会影响 |
4.4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研究 |
4.4.1 外滩建筑雕塑的造型研究 |
4.4.2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 |
第五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启示 |
5.1 外滩雕塑的演变为中国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开辟了先河 |
5.1.1 工部局的建立为外滩雕塑注入了公共属性的基本因素 |
5.1.2 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方式与公共内涵注入的分析 |
5.1.3 外滩雕塑的陈列方式与公共雕塑属性的体现 |
5.2 外滩雕塑的演变昭示了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 |
5.2.1 外滩雕塑的演变体现了与城市背景的紧密结合 |
5.2.2 外滩雕塑的演变丰富了中国近代城市雕塑发展历程 |
5.2.3 外滩雕塑的演变经历给予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的借鉴 |
5.3 外滩雕塑纪念性特征对中国早期纪念雕塑的启发 |
5.3.1 外滩雕塑纪念性意义的体现 |
5.3.2 外滩人物纪念像为中国人物纪念雕塑起到了先行作用 |
5.3.3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多样性为中国城市雕塑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
5.4 外滩公共雕塑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展望 |
5.4.1 外滩空间的现状分析 |
5.4.2 外滩雕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之比较 |
5.4.3 未来设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外滩雕塑统计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研究成果 |
致谢 |
(7)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空白 |
1.1.2 范例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现状 |
1.2.2 研究契机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文献研究 |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
2.1.1 “公共”+“空间” |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
2.5.1 “视觉艺术”方向 |
2.5.2 “使用体验”方向 |
2.5.3 “场所塑造”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
3.1.1 潮汕文化区 |
3.1.2 潮汕的区划 |
3.1.3 潮汕的地理 |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
3.4.1 政治成因 |
3.4.2 文化成因 |
3.4.3 经济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
6.2.1 触媒植入 |
6.2.2 以点带面 |
6.2.3 智慧进化 |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村 |
1.4.2 文明生态村 |
1.4.3 美丽乡村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
2.4.2.1 地理区位 |
2.4.2.2 产业结构 |
2.4.2.3 分类情况 |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5.1 研究对象选取 |
2.5.2 研究对象现状 |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4 小结 |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4 小结 |
3.2 村域空间布局 |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
3.2.1.1 居住空间 |
3.2.1.2 生产空间 |
3.2.1.3 服务空间 |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
3.2.3.1 农业生态村 |
3.2.3.2 工业生态村 |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
4.1 生态建设误区 |
4.1.1 生态环境恶化 |
4.1.2 乡土景观消融 |
4.1.3 地域特色遗失 |
4.2 原乡生态维育 |
4.2.1 自然景观维育 |
4.2.1.1 基质 |
4.2.1.2 廊道 |
4.2.1.3 斑块 |
4.2.2 生产景观维育 |
4.2.2.1 果林 |
4.2.2.2 农田 |
4.2.3 文化景观维育 |
4.2.3.1 传统元素 |
4.2.3.2 传统建筑 |
4.2.3.3 传统习俗 |
4.3 生态技术应用 |
4.3.1 资源利用 |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
4.3.1.2 水资源利用 |
4.3.1.3 污水处理 |
4.3.2 被动节能 |
4.3.2.1 聚落规划 |
4.3.2.2 微气候调节 |
4.3.2.3 建造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
5.1 发展现存问题 |
5.1.1 空间布局方面 |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
5.1.2 生态建设方面 |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
5.1.3 经济发展方面 |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
5.2 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
5.3 空间布局策略 |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
5.4 生态建设策略 |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
5.5 发展模式构想 |
5.5.1 旅游发展模式 |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
5.5.2 养老发展模式 |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
5.5.3 康养发展模式 |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辨析 |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
1.4.3. 风景营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形势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
3.1. 地域文化基础 |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
3.2.1. 先秦 |
3.2.2. 秦汉六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两宋 |
3.2.5. 元明 |
3.2.6. 清 |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
3.3.1. 总体发展 |
3.3.2. 凿河建塘 |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
3.5. 小结 |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
4.1. 释山 |
4.1.1. 天目山脉 |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
4.2. 叙水 |
4.2.1. 太湖 |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
4.2.3. 苕溪水系 |
4.2.4. 长兴水系 |
4.3. 水网农田 |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
4.4. 城池市镇 |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
4.5. 小结 |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
5.1. 圈地营城 |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
5.2. 园林成境 |
5.2.1. 皇家园林 |
5.2.2. 私家园林 |
5.2.3. 寺庙园林 |
5.2.4. 书院园林 |
5.3. 规画治野 |
5.3.1. 经营山水 |
5.3.2. 优化交通 |
5.3.3. 择优选种 |
5.4. 人文赋意 |
5.4.1. 山水为序 |
5.4.2. 八景立意 |
5.4.3. 风俗附会 |
5.5. 小结 |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
6.1.1. 水 |
6.1.2. 田 |
6.1.3. 城 |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
6.5.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 |
二、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问题 |
四、文献综述与现状述评 |
五、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空间场所与庙会起源: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历史概况 |
第一节 浚县古庙会发生发展的地缘文化诸因素 |
一、浚县的位置与古庙会发展的地缘之便 |
二、浚县的历史风物与人文艺术的萃聚之便 |
第二节 古代浚县的坛庙寺观与庙会起源 |
一、大伾、浮丘寺观群与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前绪 |
二、坛庙寺观与庙会起源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发展 |
一、主要史料与遗迹 |
二、明清时期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钩沉 |
三、古代会社: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组织的机制与惯例 |
第二章 形式传衍与形态发展: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当前形态 |
第一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展演空间场所的新近变化 |
一、新建广场与舞台 |
二、展演路线的更改 |
三、空间场所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 |
一、民间杂艺表演 |
二、人物妆饰和动作 |
三、方言说唱和器乐 |
四、器物造型与纹样、色彩 |
第三节 当前浚县古庙会民间艺人与群体组织 |
一、传承与发展中的会社 |
二、以社区和村落为单位的表演群体 |
三、以行业为主的手工艺家族和传人 |
第三章 精神意蕴与观念传达: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母题与意象 |
第一节 历史和神话叙事的母题意象 |
一、历史记忆的意象追述 |
二、神话与传说的原型表现 |
三、历史与神话意象的交融 |
第二节 民间风俗、信仰和巫祝类母题 |
一、风俗信仰的母题意象 |
二、巫祝遗风与母题意象 |
第三节 当代生活与现实映像 |
一、动漫类母题 |
二、当代大众文化和艺术母题 |
第四节 地方风俗与信仰观念的传达 |
一、民间艺术中的生命观念 |
二、民间艺术中的生活观念 |
第四章 价值传承与表现手法: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性质与特征 |
第一节 通过民间艺术传衍族群文化 |
一、全民参与的浚县古庙会 |
二、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与族群文化传衍 |
第二节 借助民间艺术构建群体精神活动 |
一、庙会民间艺术与民众的精神自足 |
二、艺术展演与公共价值的形塑 |
第三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地域特征 |
一、乡土艺术形式的互通与调适 |
二、活态参与和稳定守成 |
三、庄谐感和神圣感 |
第四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手法的熔铸 |
一、形式的常变与繁简再造 |
二、艺术形式的意象化手法 |
三、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体验 |
第五章 群体参与和生态构建: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传承 |
第一节 明清时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参与群体的政治文化动因 |
一、庙观修筑:政府与官僚的政治名利逻辑 |
二、道、释儒化:乡绅文士与地方文化的重构 |
三、经济促动:寺观与乡民的利益诉求 |
四、习俗传衍:香会与会首的信仰传达 |
第二节 当代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发展的内外因 |
一、地方文化建设与研究的促动 |
二、地方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驱使 |
三、地方民众的自发性 |
四、中国文化基底的连续性 |
五、庙会民间艺术的自律性 |
第三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社会转型进程中民间艺术的边缘化 |
二、产业开发对民间艺术的冲击 |
三、新兴技术对民间艺术的渗透 |
第四节 浚县古庙会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
一、基于民间的文化自觉 |
二、民间艺术新意义链的生成 |
三、民间艺人和团体的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表一:浚县史载与遗留的坛庙寺观简表 |
附表二:浮丘、大伾二山历代建庙与会社类碑刻简表 |
附表三:2013-2017 年浚县民间社火普查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北关世纪文化广场设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神木古城遗址广场改造设计研究[D]. 邢维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3]地域文脉传承下延安新区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张梦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叙事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构建[D]. 沈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D]. 王思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D]. 刘兴山. 上海大学, 2019(02)
- [7]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民间艺术研究[D]. 邢涵. 东南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