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食物中毒引起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云薏霏[1](2021)在《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两个研究共八个实验考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有关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且学生对这些信息有怎样的认知加工机制。也尝试分析这些认知加工规律对于高校制定回应策略的启示。研究一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探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以及学生对维度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共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考察在报纸新闻报道中,高校危机事件、高校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连贯性、区别性和一致性)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考察责任归因、惩罚动机(包括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和改正动机)、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实验一发现,⑴三种归因维度信息会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⑵学生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报应、效用动机)可以中介区别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改正动机不能中介归因维度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学生的责任归因和负性情绪不能中介三种归因维度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实验二发现,⑴三种归因维度信息共同影响学生的负性情绪,连贯性信息影响学生对校方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⑵学生的惩罚动机(各维度)和责任归因可以中介连贯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学生的责任归因和负性情绪也可以中介连贯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实验三考察不同调节取向回应策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干预效果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发现,⑴阻止取向回应策略对于气愤组的学生更有效,促进取向回应策略对于恐惧组的学生更有效。⑵促进取向回应策略对于较强情绪体验组的学生更有效。研究二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探讨微博新闻报道、用户评论以及学生在阅读新闻报道后对于危机事件的初始感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评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共包括五个实验。实验四考察微博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考察责任归因、惩罚动机(包括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和改正动机)、负性情绪、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⑴微博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⑵学生的责任归因与惩罚动机(各维度动机)对于评论责任归因与情绪基调对惩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负性情绪与惩罚动机(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对于评论情绪基调对惩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负性情绪与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对于评论责任归因与情绪基调对二次沟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责任归因与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对于评论责任归因对二次沟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五、实验六分别考察微博新闻报道中危机事件、高校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与评论同时呈现时,哪种线索会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两个实验都发现,评论的责任归因仍然影响了学生对校方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实验七考察在学生阅读微博新闻后形成了对危机事件初始感知的前提下,评论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⑴在不同的危机反应变量下,学生可能会被独立呈现的与初始感知不一致的评论线索所影响,但也可能仍会维持初始感知。⑵在不同的危机反应变量下,学生可能会在混合评论线索中选择与初始感知一致的信息,但也可能被与初始感知不一致的信息所影响。实验八考察不同情绪应对策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干预效果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发现,⑴认知性应对策略对于气愤组学生更有效,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恐惧组学生更有效,认知性和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悲伤组学生更有效。⑵认知性和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较强情绪体验组的学生更有效。综合两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⑴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危机事件与公共关系归因维度信息(连贯性、区别性、一致性)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责任归因、惩罚动机、负性情绪间接影响惩罚决策。⑵社交媒体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而且相比于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评论线索的影响更加稳固。评论线索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责任归因、惩罚动机、负性情绪间接影响惩罚决策,以及通过责任归因、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负性情绪间接影响二次沟通决策。⑶不同危机沟通策略的干预效果受到学生所体验到的情绪类型或强度的调节。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谢宇[3](2020)在《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涉及亿万个家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学校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紧抓不放的一项管理任务。随着我国体制深层次改革的加速和发展模式的转换,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再加上学生这个群体身份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而且中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应急反应能力弱,自我防御能力低,学校又具有人口密度高、安全隐患大的特点,因此,中小学生的安全受到教师、学校、家长、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纵观近几年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这凸显了当前中小学脆弱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本文以上海市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选取近几年的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综合分析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整体治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理论,提出系统而全面地解决和改进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对国内外研究学者关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文献研究综述。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逐一论述,主要详细阐述突发事件、中小学突发事件、中小学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整体治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理论,为论文的后续论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第四章典型案例描述,介绍三种类型的校园突发事件发生背景及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合相关案例,剖析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结出上海市中小学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的借鉴和汲取,结合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结果,从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整合社会力量深化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应急管理能力、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系统解决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切实性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问题,既能提出实质性的对策有效预防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又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突发事件给中小学和社会带来的伤害,使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为构建周密的、系统的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完善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乃至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银赟[4](2020)在《《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阐明《金匮要略》(简称《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篇(简称食忌篇)中有歧义或医理不明的条文。(2)归纳食忌篇食禁原则并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3)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4)梳理食忌篇源流,为考证其作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与步骤: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校勘法、训诂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逐条阐释食禁条文,总结食禁原则,挖掘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从中医医理总结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并讨论有关的药理学机制。最后应用比较法,对宋以前10部与食忌篇流传相关的重要医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与研究,将相关条文进行逐条逐字对比,梳理食忌篇源流情况并探究作者信息。结果:(1)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食忌篇191条原文中的181条。(2)校注了有歧义的字词12处。(3)解释了篇中古今用途有别的9种食品名称。(4)解释了30个医学名词。(5)介绍了“葵菜”、“苋菜”等28种古时常见植物性食物。(6)确定了55种食物的食性。结论:(1)食忌篇食禁原则是“饮食有节”,其构建的理论基础为食性理论。此外,构建食禁的理论基础还与饮食卫生观、“同气相求”、“外象内感”、“物性相克”观念等哲学思维和“取象思维”有关,也受风俗文化和儒、道、佛学说和生活实践的影响。(2)饮食中毒的治疗方法有祛除食毒包括发汗排毒、泻下排毒、利尿排毒、涌吐排毒及苦寒药清热毒和运用“解毒”药解毒,其药理机制与大多数药物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部分药物的保肝、保肾作用有关。(3)食忌篇成书可能参考过某部着作,且在不同时代均有流传。结合马继兴对《神农黄帝食禁》的研究结论,该着作是《神农黄帝食禁》。本文倾向于食忌篇是仲景参考《神农黄帝食禁》所作的结论。具体到条文,今本食忌篇可能有7条是后人所附。有39条是《神农黄帝食禁》的佚文。其中,有11条《外台》王焘注文有“谨按仲景方云”、4条有“仲景同”字样。25篇60条和24篇101条可能是葛洪所着《金匮玉函经》佚文。据梁永宣研究结论,有17条可能也是该书佚文。
丛露滋[5](2020)在《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统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的人数约为20万至40万人次,其中超过70%的食物中毒事件来自食品经营单位。由此看出,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情况不容忽视,而如何预防或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如何加强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且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如何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是政府监督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食品经营单位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角度出发,对目前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的地区现状、法律法规依据、原因分析、事后处置、赔偿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现今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先进发达区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适合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对策。本文研究选取甘井子区食品安全监管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访谈研究对象。通过对3类对象的访谈,探究甘井子区处置食物中毒事件时面临的问题,接受访谈对象和专家的建议,分析处置食物中毒事件的发展方向,研究甘井子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的相关问题及成因,通过与先进国家或区域的比较,构建适合大连市甘井子区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提出适合甘井子区的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对策,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提高区域食品安全作出贡献。通过对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发现,主要存在5个问题:一是应急处置缺乏法律法规支撑;二是监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三是食物中毒事件证据收集困难;四是缺乏有效事后赔偿机制。经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食品安全法》缺乏相关细则、机构改革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的影响、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存在滞后性、食物中毒应急知识普及率低。针对存在问题,本文在方案设计中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完善地方性规章及相关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三是规范食品经营单位行为;四是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五是落实到位保障制度。解决食物中毒事件问题需要靠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立法推动、政策保障、建立预警机制、各部门统筹配合、监管人员转变思想提升素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自律、发挥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等,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
许春梅[6](2020)在《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与安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往往是突发性的,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社会影响,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防范工作成为社会发展课题,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体制机制,事前注重预防,事中有效把控,事后抓好总结,预防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此类举措将对人民生活健康起到保障作用。2018年8月25日,在桂林帝禾国际大酒店,前来参加学术会议的500余人在该酒店用过晚宴之后,许多人均出现了高烧、腹泻症状,上百名人出现了食品安全危机端倪。事件发生后,政府和各大部门组织展开调查,对食品安全隐患展开追究,2018年9月1日,初步判断此次食品安全危机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同时,相关监管局和公安部门都对此次事件进行了立案,并严格追查,成立负责小组,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行政拘留。“8·25”桂林食物中毒也进一步说明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危机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需要提高危机意识,远离食物中毒,这是时刻需要谨记的问题。该篇论文以“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案例研究”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说明;然后,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包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对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管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包括概述、问题、原因和典型性;再次,预警机制、控制管理、应对处置三个方面对中毒危机管理事件进行了关键要素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借鉴和启示,即事前注重预防,把握处置主动权、事中迅速协调,确保及时稳妥处置、事后抓好总结,不断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徐冲[7](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文中指出现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也非常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旨在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指标,以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促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借助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首先通过国内外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对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等概念进行界定,在探讨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三种有关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在对某小学四五年级共704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有:课堂上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不多;教师对学生自主运用学习策略的指导较少;学生在自主监督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较低;组织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交互性不足等问题。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所呈现的问题,结合问卷数据和课堂观察,总结了学生缺少足够的学习动机,学生自身意志水平较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负面影响这些主观原因,以及性别、年龄、家庭这些客观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笔者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研读教材,梳理课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二是创设情境,提升感悟,丰富学生自主活动经验;三是拓展课堂,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自主运用策略;四是课前探究,课后自测,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程;五是营造氛围,多元交互,重视学生自主评价效果。
赵娜娜[8](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蔡泽瑜[9](2019)在《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分析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调查分析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控制建议。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南京市鼓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科历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包括: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验报告等。并采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对南京市鼓楼区2010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时间分布、场所分布、危险食品、致病因子、诱发因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2.对南京市鼓楼区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暴露人群进行个案调查、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以及相关生物样品和环境标本的采集和实验室检验工作,调查本次事件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结合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本起事件有关的危险食品、致病微生物及污染原因,提出控制措施和预防建议。研究结果1.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6起,发病人数534人,无死亡病例。四个季度均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主要以第三季度为主,发生15起,发病225人,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病例数的41.67%和42.13%。发病人员以男性较多,男女性别比为1.66:1;发病年龄284岁,中位数为36岁。发生的场所主要是餐饮饭店,发生23起,占63.89%,餐次以午餐和晚餐较为常见。危险食物以动物类食物中的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品为主,占事件总数的19.44%和16.67%。致病因子以微生物类为主,共发生17起,占事件总数的47.22%,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最为常见,占微生物类致病总起数的35.29%。诱发因素以加工不当为主,储存不当和交叉污染也较为常见,分别占事件总数27.78%、19.44%和13.89%。2.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共有106人参加婚宴,72人发病,罹患率为67.92%,病例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0%)、腹痛(83.33%)为主,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17 h,病例年龄282岁,中位数为32岁;男性36人,罹患率为66.67%(36/54),女性36人,罹患率为69.23%(36/52),不同性别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8,p=0.78)。回顾性队列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富贵大龙虾、海蜇、香干、咸蛋黄时蟹、牛肉、盐焗鸡等菜品为可疑危险食品(p值均<0.05);进一步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富贵大龙虾和海蜇食用情况与本次暴露事件有统计学关联(p<0.01),OR值(95%CI)分别为11.56(2.3756.45)、4.68(1.2217.91);3例病例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研究结论1.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为:第三季度高发,发生场所主要在餐饮饭店,危险食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致病因子大部分为微生物类,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诱发因素以加工与储存不当和交叉污染较为常见。因此,应针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2.根据本起婚宴聚餐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置原则》(WS/T81-1996),可以认定该起事件为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暴露餐次为9月6日晚上该饭店的婚宴聚餐,危险食品为富贵大龙虾和海蜇,可疑致病因子为副溶血性弧菌。建议加强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力度,责成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落实生熟分开和加工工具的清洗消毒,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付齐齐[10](2019)在《七省/直辖市3~12岁儿童及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儿童及其家长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需求,探索影响儿童及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措施,引导儿童和家长养成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行为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结合中国区域划分,在全国选取7个省/直辖市,海南(华南地区)、上海(华东地区)、四川(西南地区)、湖北(华中地区)、河北(华北地区)、甘肃(西北地区)、辽宁(东北地区)。每个地区选择一个城市点,一个农村点,每个点选择3~4所幼儿园和2~3所小学,以班级为调查单位,选择3~12岁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每个年龄段100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三个调查问卷,包括3~8岁儿童家长调查问卷,9~12岁儿童调查问卷,9~12岁儿童家长的调查问卷和学校/幼儿园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留守儿童情况、家长职业和家长的文化程度等)、家庭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知识来源途径及需求。在调查前、调查中、调查后进行质量控制。采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AS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两组独立样本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独立样本之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P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七省/直辖市共调查3~12岁儿童27127名,其中海南、上海、四川、湖北、河北、甘肃、辽宁分别为 4141(15.3%),4326(16.0%),4313(15.9%),2936(10.8%),4195(15.5%),3496(12.9%)和 3720(13.7%)。七省/直辖市 3~12 岁儿童家长共调查27066例,其中海南为4426(16.3%),上海为4401(16.3%),四川为 3996(14.8%),湖北为 2851(10.5%),河北为 4195(15.5%),甘肃为 3476(12.8%),辽宁为 3721(13.8%)。2.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9~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现状: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18.0(15.0~20.0)分(满分29分),及格率为54.2%。儿童知识条目正确率低于50%的条目共8条,包括当感冒、拉肚子时仍坚持做饭可能会污染食物(4.9%),海产品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导致的食物中毒(14.6%),食品的保质期含义(25.5%),熟食在室温下放置时间(27.3%),空心草莓会引起食物中毒(30.6%),野生蜂蜜会引起食物中毒(35.6%),熟食和易腐食物冷藏温度(40.8%),鲜黄花菜会引起食物中毒(45.1%)。儿童知识条目正确率低于70%的共7条,包括苦杏仁会引起食物中毒(53.2%),烧烤烹调方式不可取(53.6%),连体香蕉会引起食物中毒(53.9%),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发生的月份(56.8%),冰箱中生的肉/海鲜/禽类应放在熟食或即食食物的下层(57.0%),冰箱没有杀灭细菌的作用(64.2%),未煮熟的豆浆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65.6%)。9~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态度现状:儿童家庭食品安全态度总得分中位数为5.5(4.0~7.0)分(满分10分),及格率为34.5%。儿童态度条目积极态度持有率低于70%的共3条,包括我认为在烹调海鲜时应达到滚烫温度(63.9%),我认为人的双手可以将微生物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51.5%),我认为粮油店现榨花生油不比超市卖的桶装花生油更安全(38.6%)。3~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现状:儿童家庭食品安全行为总得分中位数为9.5(8.5~10.5)分(满分13分),及格率为21.9%。儿童行为条目正确率低于70%的条目共7条,包括很少吃烧烤(6.9%),用“七步洗手法”洗手(39.2%),孩子在家参与买菜(40.7%),参与择/洗菜(45.7%),参与切菜(8.7%),参与做菜(10.1%),吃到有霉味花生吐掉并漱口(57.6%)。3.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现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总得分中位数为19.0(17.0~21.0)分(满分29分),及格率为65.1%。家长知识条目正确率低于50%共5条,包括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10.9%),海产品容易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导致的食物中毒(17.1%),空心草莓不会引起食物中毒(36.3%),对食品的保质期的正确理解(36.9%),野生蜂蜜会引起食物中毒(39.9%)。家长知识条目正确率低于70%共8条,包括连体香蕉不会引起食物中毒(53.1%),鲜黄花菜会引起食物中毒(54.4%),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的冷藏温度(58.6%),冰箱中生熟食应分层存放(61.4%),感冒时仍坚持做饭会污染食物(62.7%),农药、灭鼠药不能和粮食、蔬果放在一个房间(63.1%),苦杏仁会引起食物中毒(63.7%),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6~10月(68.0%)。家长家庭食品安全态度现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态度总得分中位数为4.5(3.5~6.0)分(满分8分),及格率为42.4%。家长态度条目正确率低于70%有粮油店现榨花生油不比超市卖的桶装花生油更安全(49.5%)。家长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现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行为总得分中位数为13.0(10.5~15.5)分(满分23分),及格率为41.8%。家长行为条目正确率低于50%共4条,包括采用正确方式解冻冷冻食物(2.9%),家中存放的食物有防鼠、防蟑螂、防蝇设施(13.1%),将剩饭放冰箱,再吃彻底加热或从不吃剩饭(27.2%),制备生肉和熟食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案板/刀具/菜盆(30.1%)。家长行为条目正确率低于70%共8条,包括购买预包装食品阅读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51.4%),生吃苹果和黄瓜前进行清洗/削皮(54.2%),采用正确方式烹调四季豆(53.8%),在做饭前用肥皂或洗涤液洗手(60.1%),患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时不做饭(61.3%),厨房有2套及以上案板/砧板(61.5%),要求孩子上厕所后洗手(65.4%),要求孩子吃饭前洗手(66.4%),厨房有2套及以上刀具(69.2%)。4.儿童和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影响因素地区、城乡、年龄、父母是否在外地打工、家长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是否及格、学校食品安全环境综合评分为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是否及格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家庭经济水平、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在校寄宿还是儿童知识得分是否及格的影响因素;性别、儿童的知识和态度得分、家长职业、家长文化程度还是儿童行为得分是否及格的影响因素。地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是否发生过食物中毒、孩子给家长讲过食品安全知识、家长阅读过孩子带回来的食品安全材料、家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环境综合评价是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是否及格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城乡、年龄、性别还是家长态度得分是否及格的影响因素;性别、城乡、年龄、从事食品相关行业、家中负责做饭、家长的知识和态度得分还是家长行为得分是否及格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和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得分低,及格率低。儿童和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积极态度持有率较高,主观上愿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儿童和家长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得分低,及格率低。地区、城乡、年龄、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得分、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环境是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地区、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是否发生过食物中毒、孩子给家长讲过食品安全知识、家长阅读孩子带回来的食品安全材料的频率、家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环境是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
二、一起食物中毒引起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物中毒引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校园危机沟通的相关概念 |
2 文献回顾 |
2.1 校园危机沟通研究 |
2.2 危机信息加工中的归因 |
2.3 归因对行为决策的直接影响 |
2.4 归因对行为决策的间接影响 |
2.5 危机情绪对读者回应策略偏好的影响 |
2.6 基于社交媒体的危机沟通特点 |
2.7 社交媒体线索对读者危机反应的影响 |
3 理论解释 |
3.1 Yum和 Jeong的危机沟通模型 |
3.2 危机情绪影响回应策略偏好的相关理论 |
3.3 社交媒体线索对读者危机反应的影响机制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1 对前人研究的分析 |
2 本研究的问题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假设 |
5 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一 大学生对报纸新闻报道中高校危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 |
实验1 危机事件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2 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3 学生的负性情绪对不同调节取向回应策略偏好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一 讨论 |
研究一 结论 |
研究二 大学生对微博中高校危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 |
实验4 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5 新闻中危机事件归因维度信息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6 新闻中公共关系归因维度信息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7 学生阅读新闻后对危机事件的初始感知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8 学生的负性情绪对不同情绪应对策略偏好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讨论 |
研究二 结论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1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2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影响的认知加工机制 |
3 微博评论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
4 微博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影响的认知加工机制 |
5 报纸与微博平台上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认知加工机制的异同 |
6 本研究对高校危机沟通实践的启示 |
7 本研究的不足 |
8 研究展望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突发事件及其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点 |
一、概念 |
二、特点 |
第三节 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一、概念 |
二、特点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整体治理理论 |
二、危机管理理论 |
三、应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情况 |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逐渐受到各方重视 |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逐步加强 |
第二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一、应急管理工作逐渐引起重视 |
二、应急预案框架初步形成 |
三、突发事件应急教育逐步加强 |
第四章 典型案例描述与分析 |
案例一:上海光明小学踩踏事件(此处为化名) |
案例二:上海中芯国际学校食品安全事件 |
案例三: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砍人事件 |
第一节 上海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 |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
三、家庭、社会缺乏正面监管校园安全的适用方式 |
第二节 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应急管理主体专业素质不够 |
二、应急管理流程存在障碍 |
三、应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五章 解决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
一、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二、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
三、整合社会力量深化部门协同合作 |
第二节 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
一、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
二、加强中小学应急管理能力 |
三、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禁条文归类辑释 |
一、饮食清洁卫生类 |
(一)禁食腐败变质的食物 |
(二)禁食病死、生病的动物及病变内脏 |
(三)禁食被动物触碰或食用的食物 |
二、饮食有节类 |
(一)节制食物寒热偏性 |
1.注意进食形式 |
2.不多食、久食极寒极热的单个食物 |
3.不合食极寒极热的同性食物 |
4.注意进食时间 |
(二)节制食物五味属性 |
1.不合食同味食物 |
2.注意进食时间 |
(三)节制食物偏性 |
(四)慎食毒性食物 |
三、生活实践的食禁 |
四、病后及特殊人群的食禁 |
五、佛、道、儒学说影响的食禁 |
六、风俗文化影响的食禁 |
(一)源自民间信仰的食禁 |
(二)因“禁忌”形成的食禁 |
(三)源自民间故事的食禁 |
(四)嗜酒有关的食禁 |
七、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的食禁 |
(一)外象内感 |
(二)同气相求 |
八、取象思维推演的食禁 |
九、其余条文 |
第二部分 饮食中毒治疗方法探讨 |
一、饮食中毒的症状 |
二、食毒致病特点 |
三、饮食中毒治疗方法 |
(一)祛除食毒 |
(二)寒药清热毒 |
(三)“解毒”药解毒 |
1.甘味药解毒 |
2.灵物药解毒 |
3.巫药残余思维影响使用解毒药 |
4.类比思维指导使用解毒药 |
5.“物性相克”观念使用解毒药 |
第三部分 源流梳理与作者信息探讨 |
一、文献选择 |
二、梳理经过 |
(一)《千金方》“黄帝云”引文与《金匮》食忌篇 |
(二)《肘后方》与《金匮》食忌篇 |
(三)《养生要集》与《金匮》食忌篇 |
(四)陶弘景着作与《金匮》食忌篇 |
1.《本草经集注》与《金匮》食忌篇 |
2.《养性延命录》与《金匮》食忌篇 |
(五)《七卷食经》《食经》和《崔禹锡食经》与《金匮》食忌篇 |
(六)《诸病源候论》与《金匮》食忌篇 |
(七)《千金方·食治》与《金匮》食忌篇 |
(八)《外台秘要》与《金匮》食忌篇 |
三、结论 |
(一)食忌篇作者 |
(二)食忌篇源流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有助科学认识食禁理论 |
(二)全面反映仲景学说 |
(三)为其它学科的文献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二、食禁内容传承创新思考 |
(一)立足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传承食禁原则与内容 |
1.澄清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的条文 |
2.不宜继续宣传的条文 |
3.加强研究的条文 |
4.传承节制食物性味的食禁原则 |
(二)创新食禁理论 |
三、研究结论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食忌篇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食物中毒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食品安全监管属性的研究 |
1.2.2 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研究 |
1.2.3 新体制下食物中毒处置模式和政策性的研究 |
1.2.4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大连市甘井子区应急处置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2.1 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现状描述 |
2.2 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调查 |
2.2.1 访谈目的和方法 |
2.2.2 访谈对象和访谈设计 |
2.2.3 访谈结果 |
2.3 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存在问题 |
2.3.1 应急处置缺乏法律法规支撑 |
2.3.2 监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 |
2.3.3 食物中毒事件证据收集困难 |
2.3.4 缺乏有效事后赔偿机制 |
2.4 问题的成因分析 |
2.4.1 《食品安全法》缺乏相关细则 |
2.4.2 机构改革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的影响 |
2.4.3 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存在滞后性 |
2.4.4 食物中毒应急知识普及率低 |
3 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设计 |
3.1 理论依据 |
3.1.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HACCP) |
3.1.2 危机管理理论 |
3.1.3 政府规制理论 |
3.2 国内外经验借鉴 |
3.2.1 国内经验借鉴 |
3.2.2 国外经验借鉴 |
3.3 方案设计 |
3.3.1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的目标 |
3.3.2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的原则 |
3.3.3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的总体思路与内容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政策支持分析 |
3.4.2 社会需求分析 |
3.4.3 实施效果预测 |
4 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对策 |
4.1 完善地方性规章及相关政策 |
4.2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 |
4.3 规范食品经营单位行为 |
4.4 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
4.5 落实到位保障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致谢 |
(6)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危机管理的研究 |
1.2.2 关于食品安全的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厘定及理论基础 |
1.3.1 概念厘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 |
1.5.2 本文不足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
2.1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
2.1.1 初步形成了危机管理体制 |
2.1.2 基本完善了危机预案体系 |
2.1.3 基本健全了危机管理法规 |
2.2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2.2.1 危机预警机制有待完善 |
2.2.2 危机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
2.2.3 危机沟通能力有待加强 |
2.2.4 责任追究程度有待明确 |
2.2.5 政府信息公开有待透明 |
第三章 “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管理的案例描述 |
3.1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情况概述 |
3.1.1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背景 |
3.1.2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 |
3.1.3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的责任追究 |
3.2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暴露的问题 |
3.2.1 食品安全问题发生预防准备不足 |
3.2.2 食品监督管理不力 |
3.2.3 应对处置不当 |
3.3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
3.3.1 对食品原材料供应商风险未做评估 |
3.3.2 食品安全知识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
3.3.3 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
3.3.4 对食品各流通环节未做出把控 |
3.4 “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的典型性分析 |
3.4.1 危机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
3.4.2 城市食品安全危机教育需要强化 |
3.4.3 政府和公众在信息沟通上的障碍有待化解 |
3.4.4 城市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
3.4.5 城市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需要加强 |
第四章 “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分析 |
4.1 传统危机管理中的预警机制分析 |
4.1.1 建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
4.1.2 经验型危机管理中预警机制的不足之处 |
4.1.3 现代科学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可借鉴之处 |
4.2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预警机制缺陷 |
4.2.1 预警准备不足 |
4.2.2 预警信息传递不到位 |
4.2.3 预警工作落实不到位 |
4.3 归因分析 |
4.3.1 危机宣传不到位 |
4.3.2 预警机制不完善 |
4.3.3 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不高 |
第五章 “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管理的“控制管理”分析 |
5.1 传统危机管理中的控制管理机制分析 |
5.1.1 建立危机管理控制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
5.1.2 经验型危机管理中控制管理机制的不足之处 |
5.1.3 现代科学型危机管理中控制管理机制的可借鉴之处 |
5.2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中的控制管理缺陷 |
5.2.1 决策指挥不科学 |
5.2.2 社会舆论引导不到位 |
5.2.3 民众危机意识淡薄 |
5.3 归因分析 |
5.3.1 控制管理体制不健全 |
5.3.2 媒体舆情引导不充分 |
5.3.3 民众参与危机管理的主动性不强 |
第六章 “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危机管理的“应对处置”分析 |
6.1 传统危机管理中的应对处置机制分析 |
6.1.1 建立危机管理应对处置机制的必要性 |
6.1.2 经验型危机管理中应对处置机制的不足之处 |
6.1.3 现代科学型危机管理中应对处置机制的可借鉴之处 |
6.2 桂林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应对处置缺陷 |
6.2.1 快速响应机制的不足 |
6.2.2 跟踪反馈不到位 |
6.2.3 信息传递不及时 |
6.3 归因分析 |
6.3.1 后续跟踪工作有待加强 |
6.3.2 危机事后总结工作还需完善 |
6.3.3 监督问责机制须进一步强化 |
第七章 完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借鉴和启示 |
7.1 事前注重预防 |
7.1.1 加强宣传教育 |
7.1.2 完善预警机制 |
7.1.3 加强人员培训 |
7.2 事中迅速协调 |
7.2.1 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 |
7.2.2 充分发挥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
7.2.3 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机制 |
7.3 事后抓好总结 |
7.3.1 扎实做好后续工作 |
7.3.2 认真总结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7.3.3 完善落实督导问责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过程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过程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1.4.3 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主学习 |
2.1.2 自主学习能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元认知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章 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时间和对象 |
3.1.3 调查方法 |
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2.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3.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 |
3.3.2 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现状 |
第4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存在问题 |
4.1.1 课堂上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不多 |
4.1.2 教师对学生自主运用学习策略的指导较少 |
4.1.3 学生在自主监督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力较低 |
4.1.4 组织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交互性不足 |
4.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学生缺少足够的学习动机 |
4.2.2 学生自身的意志水平相对较低 |
4.2.3 传统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
4.2.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其它客观因素的作用 |
第5章 道德与法治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改进建议 |
5.1 研读教材,梳理课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
5.2 创设情境,提升感悟,丰富学生自主活动经验 |
5.3 拓展课堂,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自主运用策略 |
5.4 课前探究,课后自测,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程 |
5.5 营造氛围,多元交互,重视学生自主评价效果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 |
6.1.2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改进建议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B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访谈内容 |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访谈内容 |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访谈内容 |
致谢 |
附件 |
(8)“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总体情况 |
1.2.2 时间分布 |
1.2.3 性别分布 |
1.2.4 年龄分布 |
1.2.5 场所分布 |
1.2.6 餐次分布 |
1.2.7 危险食品种类分布 |
1.2.8 致病因子分布 |
1.2.9 诱发因素分布 |
1.2.10 危险食品类别与时间分布 |
1.2.11 致病因子与时间分布 |
1.2.12 致病因子与中毒场所分布 |
1.2.13 诱发因素与中毒场所分布 |
1.2.14 致病因子与危险食品分布 |
1.2.15 诱发因素与危险食品分布 |
1.2.16 诱发因素与致病因子分布 |
1.3 讨论 |
1.4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 |
2.1.3 样品采集和检测 |
2.1.4 食品卫生学调查 |
2.1.5 数据处理和卫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基本情况 |
2.2.2 病例分布 |
2.2.3 发病时间分布 |
2.2.4 危险因素分析 |
2.2.5 卫生学调查 |
2.2.6 实验室检测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七省/直辖市3~12岁儿童及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调查方法 |
1.2.2 调查内容 |
1.2.3 评分方法 |
1.2.4 统计分析方法 |
1.2.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3~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1.1 3~12岁儿童基本情况 |
2.1.2 9~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1.3 9~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1.4 3~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1.5 9~12岁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来源途径及需求 |
2.2 3~12岁儿童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2.1 3~12岁儿童家长基本情况 |
2.2.2 3~12岁儿童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2.3 3~12岁儿童家长家庭食品安全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2.4 3~12岁儿童家长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2.2.5 3~12岁儿童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来源途径及需求 |
3 讨论 |
3.1 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影响因素及需求 |
3.1.1 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 |
3.1.2 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影响因素 |
3.1.3 儿童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来源途径及需求 |
3.2 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影响因素及需求 |
3.2.1 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 |
3.2.2 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影响因素 |
3.2.3 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识来源途径及需求 |
4 结论 |
政策建议 |
创新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学生和成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现状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一起食物中毒引起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D]. 云薏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近几年发生的三起事件为例[D]. 谢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金匮要略》食忌篇食禁辑释及研究[D]. 银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大连市甘井子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 丛露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8·25”桂林食物中毒事件案例研究[D]. 许春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D]. 徐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D]. 蔡泽瑜. 东南大学, 2019(01)
- [10]七省/直辖市3~12岁儿童及其家长家庭食品安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付齐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