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莹[1](2020)在《三维通信并购巨网科技动因及绩效分析》文中指出资本市场上,企业的并购重组一直较为活跃,大多是基于战略布局、行业整合等目的进行的并购。我国许多企业以自身的现状为基础,与行业形势相结合,参考国家政策,突破常规的行业内企业间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选择混合并购的方式,融合进更具有潜力的新兴业务,实现跨行业的外延式增长。企业通过跨行业并购进行战略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但若企业跨行业并购效果不理想,会导致并购业绩增厚效应下降,甚至产生并购双方发生亏损的情况,为避免产生以上的类似问题,研究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的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通信”)并购江西巨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网科技”)为案例研究对象,将案例分析与已有的并购动因理论和并购绩效评价理论相结合,分析三维通信跨行业并购巨网科技的动因并评价此次并购的绩效。本文首先从行业背景出发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并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并购动因及绩效的研究文献,介绍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相关理论。其次对案例进行介绍,包括并购双方所属行业情况、企业概况及并购历程。再次,结合行业与企业背景,分析其并购动因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可以快速切入互联网行业;短期内增厚公司业绩;实现并购协同效应。然后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三维通信并购的短期绩效,得出结论:短期并购绩效表现不佳,市场效应不积极。用财务指标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企业长期并购绩效,长期并购绩效表现良好,可以说是一起成功的并购案例。最后,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启示,并对此次并购案例进行总结。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为其他正在并购或准备实施并购的企业提供以下启示:注重企业长期产业布局,明确并购动因;充分了解并购标的方及标的方行业情况;加强并购整合以发挥协同效应。
胡宏雁[2](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吴岩[3](2020)在《风险过滤视角下并购基金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暴风集团的案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受到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支持的影响,我国的并购重组市场日益活跃,国内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并购活动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便进行企业的市值管理。在此次并购浪潮中,凭借其特有的优势,由上市公司与PE合作成立的并购基金在资本市场上异军突起。这一模式的并购基金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也受到了资本市场上诸多投资者的青睐。针对这一我国本土特有的“上市公司+PE”模式的并购基金,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类并购基金的独特优势、运行方式和潜在风险,对于并购基金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的研究仅限于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是否能带来财富效应,缺乏有关并购基金影响并购绩效的具体路径的研究。文章首次从风险过滤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影响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作为并购重组市场中的中介机构之一,“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发挥着重要的风险过滤作用。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公司并购中并购基金发挥的作用进行描述与分析,从信息、融资与整合这三个维度试图解析“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在并购交易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风险过滤职能机理,尝试还原并购基金影响并购绩效的理论模型。结合案例分析法,文章通过分析暴风集团设立并购基金并购MPS公司的案例,解读并购基金在上市公司并购交易过程中饰演的角色以及对并购风险的过滤作用,剖析其中的关键环节,并对最初的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本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与PE之间无法达成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以及上市公司缺乏对PE持续的监督会导致“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在实践中无法正常地发挥风险过滤的功能。因此要想使“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在并购交易各阶段凭借其专业的信息搜集与信息解读能力、杠杆融资优势与融资渠道优势、风险隔离作用以及完善的投后管理服务,为上市公司过滤并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定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并购绩效的提升,需要上市公司和PE在基金设立之初便达成战略目标的一致,双方在能力和优势上实现互补,以及上市公司从并购交易规划阶段到并购后整合阶段对PE持续的监督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进行了一定的创新:第一,文章创新性地从风险过滤的视角探讨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在并购交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文章对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影响并购绩效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还原了并购基金在并购中发挥价值创造功能的理论模型,丰富了目前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的理论研究。第三,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上市公司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并购基金的长处,规避可能存在的陷阱,从而促进并购绩效的提高,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提供相关经验教训。文章提出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借鉴意义,有利于促使并购基金的发展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使并购基金更好地为上市公司服务,使金融资本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邓秀媛[4](2020)在《违规处罚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违规事件频繁出现,不仅损害了以投资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权益,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有效约束公司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监管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因各类违规问题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也不断增多,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这些受到违规处罚的企业不仅面临可能的法律制裁和诉讼,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监管机构公开发布的违规公告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会对企业的声誉资本造成严重损失。众多利益相关者可能撤回对公司的支持及资源,造成公司价值下降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筹资、投资等各类财务活动的开展。在违规处罚对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中,对于筹资活动的影响已形成大量研究成果,然而现有文献对于违规处罚后企业投资活动的调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以企业最核心的投资活动之一——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违规处罚对于企业并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国市场“新兴+转型”背景下,基于“声誉损失--声誉修复”的理论视角,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于违规处罚与企业并购倾向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然后,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检验了违规企业发起并购的声誉修复机制;最后,本文研究了违规企业的并购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就违规处罚对于企业并购倾向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1)在我国,违规企业会更倾向于发起并购,并且其并购频率更高,并购规模也更大;(2)从企业股权性质来看,相比于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违规处罚后更会具有并购倾向;(3)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违规处罚事件对于企业的声誉修复行为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严重违规以及信息披露违规对于企业并购倾向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另外,违规处罚对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经济转型期的现实情境,致力于分析企业在被违规处罚后积极发起并购活动的声誉修复动机,发掘企业应对监管处罚的中国逻辑。第二,关于违规企业发起的并购通过何种机制修复声誉,研究发现:(1)相对于违规后未并购的企业,违规后发起并购的企业权益融资成本更低,表明在资本市场上,违规企业的并购能够缓和企业与关键的资本提供者——股东的关系;(2)相对于违规后未并购的企业,违规后发起并购的企业来自供应商的商业信用额度更高,以及对客户的销售收入更高,表明在产品市场上,违规企业的并购能够缓和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上,违规企业发起并购在提升企业融资规模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4)在产品市场上,违规造成的声誉损失及后续并购带来的声誉修复在规模较小的供应商和客户方面表现更为明显。本文认为,违规企业的并购活动能够通过缓和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或者说,减弱企业在面临声誉损失时,遭受关键利益相关者惩罚或制裁的程度,进而起到一定的声誉修复作用。第三,违规企业的并购绩效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违规后未并购的企业,违规后实施并购的企业当年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更高,说明违规企业的并购行为能够带来较好的短期绩效;(2)从并购类型来看,横向并购对提升违规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更显着的影响;(3)进一步分析指出,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违规企业并购投资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其他类型的投资活动,尤其是会导致研发投入规模的下降;(4)违规企业并购后三年的绩效出现“反转”,企业的长期绩效相对较差。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受到违规处罚后,会被动地接受到来自各利益相关方的负面评价或消极反应,也有部分公司会采取主动措施,如以调整并购决策的方式进行应对,以挽回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保障公司正常经营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而这样的行为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并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可归纳为如下几点:首先,本文关注到我国企业在受到违规处罚后会更倾向于发起并购的特殊现象,并深入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现实情境、理论解释、作用机制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深化了对企业行为的认识。从违规处罚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来看,大量文献关注到违规后的融资活动,而对投资活动的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少量研究涉及到违规后企业投资的分析,也是以融资作为中介,认为违规造成企业融资受限,投资也因此缩减。现有文献较少直接和系统的以违规处罚与企业投资为对象进行的研究,也忽略了作为决策执行者的企业在面对处罚产生的声誉冲击时,在投资方面的主动调整。本文探讨了违规处罚对于企业核心的并购投资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以往理论文献的分析视角。其次,本文研究了在违规处罚情境下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并购的内在动机,为并购动机理论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经验证据。传统的并购动机研究所提出的如追求协同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等动机从企业及其高管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近期的文献愈加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并购潮、国家体制环境、行业管制、政治晋升机会、各类评选活动等环境因素都会引发企业并购决策的调整。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研究了企业在受到违规处罚背景下的并购决策,从声誉修复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评估并购背后的行为逻辑和决策机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再次,本文的研究提出当企业在面临违规处罚所造成的声誉损失危机时,会采用调整并购行为的方法以应对和补救的新观点,丰富了声誉修复领域的研究内容。企业如何修复受损的声誉是现有声誉研究中重要的未解决问题。相关文献认为,企业会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变更高管、更换审计师、增加慈善捐赠、自愿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以及采取企业更名等内部和外部行动积极反应,以缓解违规处罚所产生的负面声誉冲击。本文的研究指出,发起并购是企业重要的声誉修复方式之一,在违规处罚情境下实施的并购有利于挽回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上关键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减弱声誉损失的负面影响,丰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最后,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贡献。从监管机构角度,本文的结论提示监管机构需要就违规处罚后企业的应对措施合理预期并有针对性地引导与监督。我国证券市场上监管趋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违规处罚案件的数量持续增加;二是违规处罚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后果。然而随之而来的现象是,受到处罚的违规公司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类型,并且这些违规公司会采取措施以应对处罚的负面影响。因此,监管机构在通过增加企业违规成本的方式降低违规概率之外,也应该对企业在受到处罚后的行为决策给与一定关注,以避免监管处罚的治理作用被弱化或扭曲。从企业角度,本文探讨的问题帮助企业理解和选择违规处罚的应对措施。当企业面对违规处罚所造成的声誉损失时,应对措施的重点应当落在内部改进还是外部形象塑造,或是如何协调两种不同方向的行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根源上防止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对于缓解违规处罚的负面效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从投资者角度,本文研究结论也提醒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在违规后的应对策略应有深刻的理解,帮助其甄别企业行为的真实价值。
李梦玲[5](2020)在《L跨国并购A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受“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向国外寻求合适的标的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数量逐渐增多。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在较短时间之内实现规模扩张,内部资源配置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另一方面,若企业并购失败,将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风险。然而,由于跨国并购风险较大,并购双方所处的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法律制度和市场环境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数量不断增加,但成功比率并不高。归根结底,主要是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识别不够充分、防范不够完善。财务风险具有动态、复杂、叠加的特性,防范不当不仅会使并购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甚至会导致并购失败,危及并购企业的生存。所以对跨国并购相关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防范是企业成功完成跨国并购的关键。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本文涉及的企业跨国并购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为案例介绍,主要是并购背景及并购双方的介绍、L并购动机的分析以及并购的方案和历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L并购A公司过程中一系列的财务风险。第五章针对上述风险阐述了L跨国并购A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在此次并购过程中,L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是融资过程中大量借款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严重失衡以及还本付息的债务偿还风险、单一现金支付方式给企业现金流带来的风险以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形成的整合风险。虽然L对上述风险实施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企业并购完成时间不长,而相应风险的消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判断此次跨国并购是否成功还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本文的财务风险识别从跨国并购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到并购后整合阶段,全面分解风险点,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为企业采取全面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提供参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率。
宋志会[6](2019)在《中国私募基金业绩、投资组织形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创业投资的概念,到2016年我国私募机构总数达到2045家,管理资本总量占GDP的比例达1.11%,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在曲折中前进,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特别是,在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私募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私募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私募基金退出业绩特征的研究显得重要而紧迫。那么,我国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有何特点?特别是,随着联合投资越来越普遍,私募基金之间联合投资这一投资组织形式对投资绩效有何影响?进而,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联合设立“上市公司+PE”模式并购基金的投资组织形式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是否实现了为上市公司并购战略服务的初衷,即是否实现了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溢价以及提高并购绩效的目的?随着私募行业管理资本规模的日益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逐渐增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私募基金投资者、基金经理人和监管部门都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针对发达市场中私募基金业绩特征及联合投资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对新兴市场的相关研究则比较有限。鉴于此,本文以中国这个最大新兴市场中的私募基金为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新兴市场中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和投资组织形式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对我国私募行业基金层面的业绩特征这一基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清科旗下的私募通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收录的私募基金退出事件合并得到当前数据可得条件下最全面的基金退出记录,然后以项目层面的IRR构造了基金层面的IRR,并据此进一步构造了各基金经市场收益调整的内部收益率IRR_SH,从而本文以基金层面的连续业绩指标对我国私募基金业绩以较大样本展开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中连续业绩指标限于项目层面,基金层面仅有离散业绩指标的限制。统计发现,扣除相关费用后,我国私募基金内部收益率平均为99.6%,中位数为12.4%。基金业绩与其规模凹相关,但该关系在统计意义上不显着。基金成立当年私募行业新成立的基金个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基金所面临的竞争水平,回归结果显示市场竞争越激烈,基金的业绩表现越差,但基金成立当年公开市场指数收益率对其业绩影响较小。此外,私募机构设立新基金的能力和新基金的募资能力在管理经验较丰富的机构中主要取决于该机构早期基金的业绩,而在管理经验较少的机构则主要取决于公开市场条件。私募行业“2+20”的收费模式使各机构在可获得的资金水平上倾向于成立规模较大的基金以获取更多的管理费用。尽管投资者会将机构的历史业绩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但本文研究发现同一私募机构的基金业绩之间没有持续性,较好的历史业绩并不意味着该机构后续成立的基金也能取得较高的收益率,私募机构的管理经验对基金的业绩亦没有显着影响。此外,将样本选择问题和基金业绩估计偏差问题纳入考虑时以上结论依然稳健。(2)研究了私募基金之间联合投资这一投资组织形式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本文以狭义定义的联合投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影响私募基金在目标企业某一轮融资中联合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联合投资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投资绩效的路径。由于联合投资的目标公司大多处于扩张期和成熟期,融资规模较大,而私募基金的有限合伙协议往往会限定对单个创业企业的投资金额占基金募集规模的最高比例,因此资本约束可能是影响私募基金联合的主要因素,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猜想:在我国,相对资本约束和绝对资本约束对私募基金的联合投资策略都有显着为正的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多样化其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和降低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难度并非我国私募基金联合的主要原因。从对投资绩效的影响来看,无论是以被投资企业的上市概率还是其存活到下一轮融资的概率来衡量投资绩效,联合投资的目标公司业绩表现都显着高于单独投资,而参与联合投资的基金个数与投资绩效凹相关。进一步,本文以基金总部所在地区为工具变量,采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对联合投资影响投资绩效的路径进行研究,发现“标的筛选假说”,即联合投资筛选出了更优质的创业企业,是联合投资绩效高于单独投资的主要原因,而“价值增值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跟投基金在投资后成为“搭便车者”,并没有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增值服务,联合投资时基金之间的协调成本反而会降低投资绩效。(3)研究了我国私募行业特有的联合投资,即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通过联合设立“上市公司+PE”模式的并购基金来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对外并购战略,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这一投资组织形式的经济后果。基于手工搜集的2007至2015年间中国市场并购基金的设立和投资数据,本文研究了并购基金这样一种新型的企业投资组织形式对企业并购结果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与规模较大、投资和退出经验较丰富的私募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相较于上市公司直接收购标的公司的直接并购和上市公司收购经私募基金投资运作的企业的间接并购,并购基金并购能显着降低并购溢价,加快交易速度。具体来说,与直接并购相比,并购基金并购的交易溢价相对其中位数减少73.7%,交易所用时间相对其均值减少69.8%。之于并购绩效,虽然并购基金参与的并购在完成公告前后较短时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相对于其他两种方式没有显着差异,但公告后250个交易日的累计超额收益相对更高。同时,并购基金并购对于缓解一般并购中出现的上市公司长期市场业绩下降也有显着效果。此外,本文数据初步表明至少在并购基金设立之初,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很难区分其成立目的是炒作题材还是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的研究表明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合作时恰当的组织机制设置可以弥补其他并购投资方式的不足,提升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数据构造了更加高质量的样本。在研究私募基金业绩时,由于除公开信息以外,各数据库也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取相关信息,因此不同数据库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我们结合私募通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的基金退出事件,通过逐条对比剔除重复事件以后构造了当前数据可得条件下最完备的私募基金退出记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并购基金的研究中,由于数据库并未提供并购基金设立和投资的批量数据,相关信息都分散在各个具体事件中,而且CSMAR数据库未公布并购交易类型,因此我们手工搜集了并购基金设立和投资数据,并逐个比对确认并购交易类型,然后以这些手工整理的数据,本文首次基于较大样本对私募基金与上市公司联合设立并购基金这一投资组织形式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2)在对私募基金业绩的研究中,通过构造基金层面的连续业绩指标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中连续业绩变量局限于项目层面的限制,是首次基于较大样本对我国私募基金的基金层面业绩表现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基金层面的业绩特征,对认识其他新兴市场的基金业绩有一定的启发。此外,考虑到机构资本流入变量的左侧结尾特征,在研究市场条件和机构历史业绩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时本文采用了Tobit模型。(3)对于私募基金之间的联合投资,现有研究多以广义联合投资为研究对象,本文从狭义联合投资的视角对影响我国私募基金联合投资决策的因素和联合投资对投资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构造工具变量,本文对中国的联合投资影响投资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若“标的筛选假说”成立意味着模型具有内生性问题,因此我们以基金总部所在地区为工具变量,采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将联合投资的标的筛选作用和价值增值作用进行区分,为全面认识私募基金的联合投资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4)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联合以“上市公司+PE”模式设立并购基金来实施公司的并购策略是我国特有的投资组织形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学者对其研究多是定性探讨,对并购基金参与并购的经济后果目前尚未有学者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检验了二者联合对并购交易中较为核心的并购溢价、交易速度和并购绩效三方面的影响,所探讨内容故而将对并购基金的认识从既有的对基金本身的研究拓展到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为研究三类并购方式的长期绩效影响,本文采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既比较了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在交易前后各年与控制组公司长期绩效的均值差异(Dif),又比较了并购交易前后以及各种并购方式之间均值差异的差异(DID),从而对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陈琪[7](2019)在《JJGF并购LFJT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战略调整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国的企业,包括民企也国企在内的各个类型的企业,都开始着手把目光转向海外以为其自身寻求扩张资产和转移风险的机会。就当前统计数据来看,民企的并购数量大于国企,其方式主要为收购高端技术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纵向并购。但在并购金额方面,依旧是国有企业具有更大优势。2015年,我国海外并购前十大案例中,有7家为国企海外并购,其中规模庞大的并购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推动下,我国企业“走出去”虽有了新的变化——海外并购标的的质量、规模、地域、行业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但最新数据显示,从参与跨国并购的行业构成角度来看,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我国当前阶段的跨国并购依然存在的结构性需求。在数量日益增长的海外并购案例中,成功并购案例却仍无法占据主导,因此值得探讨的是,跨国并购这一方式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价值创造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并使其发挥价值。本文论述了 JJ集团海外并购LF酒店的案例。近几年来,JJ集团的并购是诸多并购案例中规模相对巨大、结果相对乐观的案例。本文将从绩效评估的角度分析本次JJ集团与LF酒店集团的并购案例,从中获取案例得以顺利进行的经验和启示。在介绍案例的部分,本文介绍了整个案例所涉及到的企业双方产业背景、企业情况、并购动因及并购过程。对于JJ集团并购案绩效评价部分主要基于因子分析法,对集团在四年间绩效的情况变化进行分析。近年来因子分析法成为绩效评价方法中受到广泛好评的方法,经过前人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该方法已经能够客观并全面地对企业并购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在全篇论述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JJ集团经过此次海外并购后,集团长期绩效有所提升,说明集团的并购决策达到预期效果,为集团后续发展经营提供了动力。(2)并购后短期绩效提升不显着,对并购企业来说,后期的整合活动对并购尤其是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非常重大,企业并购的协同作用应当予以相当的重视。针对结论,分析总结了 JJ集团此次跨国并购的案例,结合其成功之处从几个方面提出跨国并购成功案例的启示与建议。本文挑选了我国酒店行业龙头企业的一起十分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为该企业后续在国外继续扩大市场提供思考和总结,另一方面也对我国酒店及其他行业企业未来有效开展更多跨国并购活动、良好实现企业扩张、提升企业规模、经营绩效和国际竞争力带来一定借鉴。
罗潇[8](2019)在《海航集团过度并购了吗?》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扩张企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以期增强企业实力,使自身在激流中站稳脚跟。并购事件虽日益增多,然而并购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还有待考究。此外,并购扩张是否存在其规模极限,超出这一规模极限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此类问题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基于我国制度与经济环境背景,以目前并购活动频繁发生的企业——海航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并购扩张动因,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以及事件研究法,考察海航集团并购活动发生后对其并购绩效的影响情况。利用修正后的Z-Score风险评估模型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利用DEA模型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测算,将其财务状况与投资效率趋势分别结合企业资产规模进行比对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海航集团的持续快速扩张已突破企业规模极限,导致企业投资效率持续下降、陷入财务困境,并诱发企业融资规模失控以及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本文的主要预期贡献在于根据我国国情,通过分析研究对象——海航集团的并购环境及并购动因,测算其并购绩效,更加清晰、深入地展现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具体情况。同时通过将其面临的财务风险预警值以及投资效率测算值的变化趋势与对应时点的资产规模进行匹配分析,论证海航集团存在过度并购问题,进一步研究得出其并购扩张的规模极限。以上内容不仅为企业并购的案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其他类似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张杨[9](2019)在《联建光电公司快速扩张的并购风险及防范研究》文中指出并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为,它是企业实现外延扩张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整合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内生式增长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并购成为企业谋求扩张、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然而,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统计数据表明,并购失败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超过60%。研究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风险,挖掘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防范并购风险的对策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所在。本文将联建光电公司并购分时传媒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该起并购案例具有高溢价、高估值的特点;并购完成后,由于分时传媒公司多次未实现业绩承诺、发生财务造假、引发商誉减值吞噬利润等事件,导致此次并购交易失败,给联建光电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联建光电并购分时传媒交易所具有高估值、高溢价的特点以及业绩承诺失败、财务造假行为、商誉减值风险等现象在我国企业并购市场中非常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使文章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然后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并购及并购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和总结。针对于具体的研究过程,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并购、并购动因和并购风险相关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然后对并购案例的发生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接着,介绍了并购交易所引发的财务效应和市场反应,分析了并购标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财务造假事件情况和商誉减值吞噬利润的情况,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事件的发生对联建光电公司股票价格和收益率的影响。其次,从体现并购不如预期的事件着手,分析得出引起事件发生的并购策略风险、并购定价过高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以及整合失败等主要的并购风险,进而从并购战略高度、并购操作技术层面、以及管理者个人因素等方面,挖掘了并购风险的形成原因。最后根据并购风险的深层原因,提出防范并购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凌芷逸[10](2019)在《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经济市场化也不断加强,企业收购、合并以及股权转换等交易活动的发生量大幅增加,交易活动中企业价值的评估需求体量也随之增大。在当前经济背景下,资产重组成了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的重要环节。为交易双方提供科学且公正的价值衡量尺度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客观而准确地评估企业价值十分重要。如何选取评估方法及模型,如何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怎样最大可能使评估结果反映企业真实价值成为了资产评估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K公司并购交易作为案例,针对其进行并购时运用二阶段增长模型评估企业价值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在综合考虑K公司企业自身实力以及所处经济环境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K公司在并购价值评估过程中关于评估阶段划分和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缺陷及不足,在以上问题导向下,利用医药行业以及K公司的数据及资料分析计算K公司实际应划分的评估阶段以及真实发展趋势,据此预测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并使用三阶段增长模型得出更为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评估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全文从评估过程的角度,将影响企业并购价值确定的各个因素考虑在内,科学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采用更为贴近K公司实际的方法和模型对企业并购价值进行评估,在各个评估流程的优化下得出的评估结果对并购交易行为更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将经济学理论与评估理论相结合,丰富了三阶段模型的相关理论,实现了对企业价值评估流程的优化,对目前资本市场并购过程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通信并购巨网科技动因及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并购的界定 |
2.1.2 并购的类型 |
2.2 并购动因理论 |
2.2.1 市场力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2.3.1 短期绩效评价方法 |
2.3.2 长期绩效评价方法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并购双方所属行业概况 |
3.1.1 三维通信行业概况 |
3.1.2 巨网科技行业概况 |
3.2 三维通信企业概况 |
3.2.1 企业概况 |
3.2.2 企业主要业务概况 |
3.3 巨网科技企业概况 |
3.3.1 企业概况 |
3.3.2 企业主要业务概况 |
3.4 并购历程 |
3.4.1 并购前期对巨网科技的价值评估 |
3.4.2 并购中期的实施过程及并购方案 |
3.4.3 并购后期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并购动因分析 |
4.1.1 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 |
4.1.2 可快速切入互联网行业 |
4.1.3 短期内增厚公司业绩 |
4.1.4 实现并购协同效应 |
4.2 并购绩效分析 |
4.2.1 事件研究法评价短期绩效 |
4.2.2 财务指标法评价长期绩效 |
4.2.3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长期绩效 |
第五章 启示与借鉴 |
5.1 企业并购要基于长期产业布局 |
5.2 充分了解并购标的方及其行业情况 |
5.3 加强并购后的整合以发挥协同效应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三维通信并购巨网科技的动因 |
6.2 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 |
6.3 并购绩效表现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风险过滤视角下并购基金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暴风集团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安排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的风险过滤机理分析 |
第3章 暴风集团并购过程介绍 |
3.1 并购双方公司概况 |
3.2 暴风集团并购过程介绍 |
第4章 并购基金在暴风集团并购过程中的风险过滤作用分析 |
4.1 信息风险的过滤 |
4.2 融资风险的过滤 |
4.3 整合风险的过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暴风集团并购绩效分析 |
5.1 盈利能力分析 |
5.2 偿债能力分析 |
5.3 股东获利能力分析 |
5.4 EVA指标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违规处罚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1.4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
2.1.5 信号传递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违规处罚及声誉损失的相关研究 |
2.2.2 声誉修复的相关研究 |
2.2.3 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上市公司监管制度背景与违规处罚现状分析 |
3.1 上市公司监管制度背景 |
3.2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现状分析 |
4.违规处罚与企业并购倾向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企业违规处罚的负面后果及其应对措施 |
4.2.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多元回归分析 |
4.4.3 基于股权性质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 进一步分析 |
4.5.1 违规处罚严重程度的分析 |
4.5.2 违规处罚原因类型的分析 |
4.5.3 违规处罚对企业并购影响的长期效应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变量替换 |
4.6.2 内生性问题 |
4.6.3 样本选择问题 |
4.6.4 控制高管特征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5.违规处罚、企业并购与声誉修复——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机制检验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资本市场的声誉修复 |
5.2.2 产品市场的声誉修复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多元回归分析 |
5.5 进一步分析 |
5.5.1 融资额度的分析 |
5.5.2 供应商和客户规模的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变量替换 |
5.6.2 内生性问题 |
5.6.3 样本选择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6.违规处罚与企业并购绩效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企业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 |
6.2.2 企业声誉与并购绩效 |
6.2.3 研究假设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多元回归分析 |
6.4.3 基于并购类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 进一步分析 |
6.5.1 并购市场绩效分析 |
6.5.2 母公司绩效分析 |
6.5.3 企业投资方向分析 |
6.5.4 并购长期绩效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变量替换 |
6.6.2 内生性问题 |
6.6.3 样本选择问题 |
6.7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不足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目录成果 |
(5)L跨国并购A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跨国并购动因 |
1.2.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
1.2.3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资本结构理论 |
2.2.3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
2.2.4 风险识别理论 |
2.2.5 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L 跨国并购 A 企业的案例介绍 |
3.1 并购背景 |
3.1.1 中国食品消费升级,进口海鲜市场潜力巨大 |
3.1.2 三文鱼需求快速增长,受产地及配额限制,上游资源稀缺 |
3.1.3 “一带一路”促进中智两国农产品贸易蓬勃发展 |
3.2 并购双方简介 |
3.2.1 L公司简介 |
3.2.2 A公司简介 |
3.3 L公司并购动机 |
3.3.1 增加资产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
3.3.2 掌控上游资源 |
3.3.3 加快实现企业战略布局 |
3.4 并购具体方案及历程 |
第4章 L跨国并购A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
4.1 并购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
4.1.1 战略目标选择风险 |
4.1.2 估值风险 |
4.1.3 跨国并购审批程序复杂 |
4.2 并购实施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
4.2.1 融资风险 |
4.2.2 现金支付导致流动性风险 |
4.2.3 支付汇率风险 |
4.3 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
4.3.1 企业文化的整合风险 |
4.3.2 财务制度及财务人员的整合风险 |
4.3.3 经营业务的整合风险 |
第5章 L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1 并购准备阶段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1.1 立足企业发展战略合理选择并购目标 |
5.1.2 做好尽职调查,选择恰当的估值方法 |
5.1.3 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 |
5.2 并购实施过程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
5.2.1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融资方式 |
5.2.2 综合选择支付方式,降低现金流风险 |
5.2.3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汇率风险 |
5.3 并购后整合风险防范建议 |
5.3.1 注重企业文化整合 |
5.3.2 整合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人员优化配置 |
5.3.3 实现双方业务的协同效应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私募基金业绩、投资组织形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私募基金业绩的相关研究 |
2.1.1 研究数据的获取途径 |
2.1.2 私募基金业绩与市场指数收益的比较 |
2.1.3 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及业绩持续性 |
2.1.4 国内相关研究 |
2.1.5 简要述评 |
2.2 私募基金之间联合投资的相关研究 |
2.2.1 私募基金联合投资动机 |
2.2.2 联合投资与投资绩效 |
2.2.3 简要述评 |
2.3 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联合投资的相关研究 |
2.3.1 公司风险投资(CVC)模式 |
2.3.2 “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模式 |
2.3.3 简要述评 |
2.4 企业并购效率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2.4.1 并购交易速度 |
2.4.2 并购交易定价 |
2.4.3 并购交易绩效 |
2.4.4 简要述评 |
3.中国私募行业发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中国私募行业发展历史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概念界定 |
3.2.2 委托代理理论 |
3.2.3 市场摩擦理论 |
4.中国私募基金业绩特征 |
4.1 引言 |
4.2 样本数据与描述统计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描述性统计 |
4.3 基金特征与基金业绩 |
4.4 行业竞争与基金业绩 |
4.5 市场条件、基金业绩与私募机构后续基金 |
4.5.1 市场条件、基金业绩与私募机构设立后续基金 |
4.5.2 市场条件、基金业绩与资本流入 |
4.6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 |
4.7 稳健性检验 |
4.7.1 稳健性检验一:对基金规模和业绩持续性的再讨论 |
4.7.2 稳健性检验二:加入业绩缺失的观测值 |
4.7.3 稳健性检验三:剔除2014和2015 年成立的基金 |
4.7.4 稳健性检验四:剔除2013 年后有投资的样本 |
4.8 本章小结 |
5.私募基金之间联合投资组织形式与投资绩效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5.2.3 模型设定 |
5.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私募基金联合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联合投资对标的公司上市概率的影响 |
5.3.3 联合投资对标的公司存活状态的影响 |
5.3.4 联合投资影响投资绩效的路径研究 |
5.4 稳健性检验:重新认定领投基金 |
5.5 本章小结 |
6.私募机构与上市公司联合投资组织形式的经济后果 |
6.1 引言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度量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的影响因素 |
6.3.2 并购方式与交易速度 |
6.3.3 并购方式与交易定价 |
6.3.4 并购方式与短期财富效应 |
6.3.5 并购方式与长期并购绩效 |
6.3.6 并购基金异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JJGF并购LFJT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之处 |
2 企业并购理论 |
2.1 |
2.1.1 并购含义 |
2.1.2 并购动因的理论研究 |
2.2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1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2.2 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 |
3 案例背景介绍 |
3.1 并购双方情况介绍 |
3.1.1 JJ集团情况介绍 |
3.1.2 并购交易对方情况介绍 |
3.2 JJ集团并购动因 |
3.2.1 JJ集团并购优势 |
3.2.2 JJ集团并购劣势 |
3.2.3 JJGF并购机遇 |
3.2.4 JJGF并购面临挑战 |
3.3 JJGF并购发展历程 |
3.3.1 交易事项相关流程 |
3.3.2 竞购过程 |
3.3.3 交易结果 |
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并购绩效分析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财务指标选取 |
4.3 模型数据处理 |
4.3.1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
4.3.2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
4.3.3 操作步骤 |
4.4 因子分析过程 |
4.4.1 确定主成分因子个数 |
4.4.2 因子命名 |
4.5 基于因子分析结果的并购绩效分析 |
4.5.1 核心评价指标分析 |
4.5.2 非财务指标定性分析 |
4.5.3 小结 |
4.6 案例成功经验启示 |
4.6.1 并购目标选择 |
4.6.2 抓住并购机遇 |
4.6.3 资金的灵活筹集 |
5 JJGF跨国并购的建议 |
5.1 清晰制定并购战略目标 |
5.2 把握并购时机 |
5.3 理性选取并购标的 |
5.4 并购后整合及内部协同 |
5.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海航集团过度并购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企业并购 |
2.1.2 企业规模 |
2.1.3 过度投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协同效应理论 |
2.3 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1 财务指标研究法 |
2.3.2 事件研究法 |
2.4 企业规模的测算 |
2.5 财务风险预警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3 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案例分析 |
3.1 海航集团案例背景 |
3.1.1 海航集团基本情况 |
3.1.2 海航系发展扩张情况 |
3.1.3 航空运输业的行业情况 |
3.2 海航集团并购环境与并购动因分析 |
3.2.1 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环境分析 |
3.2.2 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动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海航集团并购绩效分析 |
4.1 应用财务指标研究法分析海航集团并购绩效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偿债能力分析 |
4.1.3 营运能力分析 |
4.1.4 创现能力分析 |
4.2 应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海航集团并购绩效 |
4.2.1 应用CAR法分析海航集团短期并购绩效 |
4.2.2 应用BHAR法分析海航集团长期并购绩效 |
4.3 本章小结 |
5 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规模控制 |
5.1 海航集团应用Z-Score模型的财务预警研究 |
5.1.1 Z-Score模型的研究方法 |
5.1.2 Z-Score模型的修正与应用分析 |
5.2 海航集团应用DEA模型的投资效率研究 |
5.2.1 DEA模型的研究方法 |
5.2.2 DEA模型的应用分析 |
5.3 海航集团并购扩张的资产规模极限 |
5.4 本章小结 |
6 海航集团过度并购的原因及建议 |
6.1 海航集团过度并购的原因 |
6.2 对海航集团后续并购的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A1:修正的 Z-Score 模型的样本选择 |
表A2:样本企业 X1-X5 财务指标计算结果 |
表A3:标准化处理后 2016-2017 年各季度及 2018 年前三季度航空公司投资效率评价指标值 |
表A4:2016-2017 年各季度及 2018 年前三季度航空公司投资效率计算结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联建光电公司快速扩张的并购风险及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 并购风险的文献综述 |
1.3.1 并购风险含义的文献综述 |
1.3.2 并购风险表现及成因的文献综述 |
1.3.3 并购风险防范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贡献和不足 |
2 并购及并购风险相关理论 |
2.1 并购及并购动因相关理论 |
2.1.1 并购含义及主要类型 |
2.1.2 并购动因相关理论 |
2.2 并购风险相关理论 |
2.2.1 并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
2.2.2 并购风险成因的理论 |
3 联建光电并购分时传媒的案例介绍 |
3.1 并购双方介绍 |
3.1.1 并购方——深圳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3.1.2 被并方——四川分时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3.2 并购背景和动因介绍 |
3.2.1 并购背景介绍 |
3.2.2 并购动因介绍 |
3.3 并购方案、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介绍 |
3.3.1 并购方案简介 |
3.3.2 并购交易实施过程 |
3.3.3 并购交易实施结果 |
4 联建光电并购分时传媒的案例分析 |
4.1 并购预期及业绩实现情况分析 |
4.1.1 并购的财务效应和市场反应 |
4.1.2 业绩承诺实现情况分析 |
4.1.3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 |
4.1.4 商誉减值问题分析 |
4.2 主要并购风险及成因分析 |
4.2.1 并购策略风险及成因分析 |
4.2.2 定价过高风险及成因分析 |
4.2.3 商誉减值风险及成因分析 |
4.2.4 整合风险及成因分析 |
5 并购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 |
5.1 合理确定发展战略,谨慎选择并购对象 |
5.2 加强公司治理,防止自利动机与盲目乐观 |
5.3 加强信息调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
5.4 监控商誉等重要财务指标,提前把控风险 |
5.5 重视并购整合,加强对被并公司的管理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 |
1.2.2 现金流折现模型研究 |
1.2.3 折现模型参数设定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分析 |
2.1 企业并购及估值 |
2.1.1 企业并购理论 |
2.1.2 并购估值方法及模型 |
2.2 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折现模型 |
2.2.1 两阶段增长模型 |
2.2.2 三阶段增长模型 |
2.2.3 现金流折现模型对比分析 |
2.3 三阶段增长模型在医药企业评估中的优势分析 |
2.3.1 匹配评估阶段与企业生命周期 |
2.3.2 合理适配行业企业发展趋势 |
2.3.3 参数设定适应行业特征 |
第3章 二阶段增长模型下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
3.1 公司现状介绍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行业发展现状 |
3.1.3 公司发展潜力 |
3.2 K公司并购价值估值过程分析 |
3.2.1 评估目的分析 |
3.2.2 评估方法及模型的选择 |
3.2.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流程 |
3.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分析 |
3.3.1 二阶段模型长度划分与K公司成长期长度不匹配 |
3.3.2 二阶段增速骤降与K公司中长期规模经济效应不符 |
3.3.3 永续增长率参数设定与医药行业发展冲突 |
3.4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原因分析 |
3.4.1 K公司成长期长度的判定过于主观 |
3.4.2 忽视规模经济效应与公司发展能力 |
3.4.3 未考虑宏观经济发展规律 |
第4章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方案 |
4.1 三阶段增长模型评估K公司并购价值适用性分析 |
4.1.1 三阶段划分适应K公司所处成长期特征 |
4.1.2 三阶段增速放缓趋势顺应K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 |
4.1.3 永续增长率设定反映K公司未来发展潜力 |
4.2 三阶段周期长度的划分 |
4.2.1 样本数据处理方法依据 |
4.2.2 医药企业样本选择与财务数据处理 |
4.2.3 医药行业基准周期长度的确定 |
4.2.4 K公司三阶段模型周期长度的确定 |
4.3 阶段增长率的预测 |
4.3.1 选取线性递减函数预测第二阶段增长率 |
4.3.2 线性递减函数参数的确定 |
4.3.3 永续增长期阶段增长率的预测 |
第5章 K公司并购价值确定及评估结果分析 |
5.1 自由现金流量预测 |
5.2 K公司并购价值的确定 |
5.3 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医药企业周期长度数据表 |
附录B 现金流量预测表 |
致谢 |
四、关于我国企业并购中规模扩张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通信并购巨网科技动因及绩效分析[D]. 李梦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3]风险过滤视角下并购基金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暴风集团的案例[D]. 吴岩. 山东大学, 2020(10)
- [4]违规处罚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D]. 邓秀媛.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L跨国并购A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D]. 李梦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中国私募基金业绩、投资组织形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 宋志会.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7]JJGF并购LFJT案例分析[D]. 陈琪.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8]海航集团过度并购了吗?[D]. 罗潇. 重庆大学, 2019(01)
- [9]联建光电公司快速扩张的并购风险及防范研究[D]. 张杨. 重庆大学, 2019(01)
- [10]K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改进研究[D]. 凌芷逸.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