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程“动起来”——发展视角下的音乐基础课程分析

让音乐课程“动起来”——发展视角下的音乐基础课程分析

一、让音乐课程“动”起来——从发展观浅析基础音乐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龚方圆[1](2019)在《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属于两门基础性的乐科,并非单纯的工具课,其主要性质与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人文素质、综合专业能力等。这两门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他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如果不能很好地结合,那么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可以在理论与技能同时授课的情况下,在有效的理论支撑下,探究逻辑与学习的方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哲学、教育学、美学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刘宋强[2](2018)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并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以来,虽然在设备配备、教学应用、机制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了层层验收,学术界对其相关研究也有了较广的覆盖面,但是在教育精准扶贫大方针下,专门针对贫困地区教学点的精准研究却少之又少。贫困地区教学点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是现实问题,可见借助信息化促进贫困地区教学点教育质量提升已经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分析了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信息化状况,确立研究对象为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本文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首先初步调研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况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教学点的关注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农村教学点教育资源现状、制定深入调研问卷;然后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学点师资情况、教学点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情况和教师体验四个维度来获取教学点数字教育应用情况;接着通过访谈的方式对教学点课程开设情况、基础设施与应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分析了贫困地区教学点所存在的问题,得知贫困地区教学点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事实、教育资源缺乏是影响当地教学点的现实问题;最后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重点针对教学点复式班级,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升教学点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总结出教学点课堂上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几种方法,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与方法;并进行教学案例设计,通过教学案例的深度应用与实践探索,提出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的精准策略,总结出具有针对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好”课程的实践指导经验。本研究主要有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与意义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研究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农村教学点现状分析,主要从农村教学点的由来、国家层面对教学点的关注、实地调研教学点现状及对农村教学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与方法,从“资源与补偿”、“资源与互动”、“资源与提升”三个方面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了设计应用;第五部分:数字教育资源深度应用与实践探索,通过三轮案例实施与效果评测分析,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进行了深度分析;第六部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的策略分析;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马洁[3](2018)在《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是一个人的生命精神得以张扬的大舞台,人的灵魂可以在这里达到永久性的栖居。音乐的传承离不开教育,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音乐艺术要素共同作用于人,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唱都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完善,这些都是对现实存在进行关注的过程。进入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正在挑战传统教育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更新成为当务之急,提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成为共鸣。在园丁式艺术教育和灌输式艺术教育之后,出现了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这是艺术教育模式中最为新型的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将艺术创造、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不同学科进行生态组合,就是要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革。生态与课堂密切相关,从本质上看课堂是相对特殊的一个生态场域,由多种复杂元素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特征,中学音乐教学中的生态课堂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生态化音乐教学讲究平衡性、生命性和生成性,能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活知识内化过程;推动教师观念转换,实现多维角色塑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动态平衡。结合调查梳理了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和考察的方式对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成效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能够看到,目前的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无论是教学内容、方法,还是教学环境、评价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总体上使得中学音乐课程呈现非生态化的特点。造成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弊端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积弊、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不足、音乐学科的偏视、教师素养的问题等造成的。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一直存在着这些问题,从而课堂生态系统必然会严重失衡,从而便无法保证教学生命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更不能确保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寻找相应的策略也显得很重要了。结合这些现状提出了把握生态教育原则,推动生态观念渗透;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丰富音乐课堂视野;拓展流行音乐资源,突破传统教育藩篱;丰富课堂内外活动,构建动态生态课堂;追求教学艺术之维,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反思教学方法构建等对策。

蔡倩[4](2018)在《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音乐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的开展也非常活跃。在音乐教育研究中,人们对音乐教育学的学术研究理论视角越来越宽,研究程度也越来越深,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被很多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来使用。文章以生态学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联系理论与调查实际,对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生态构建进行一系列的探究。论文是由“理论综述”、“调查研究”以及“方法建议”等构成,通过理论阐述以及实际调查,探讨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系统的构建。本文主要包括绪论部分、正文部分以及结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为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对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两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阐述,解释了生态学以及教育生态的基本含义,并对普通学校所包含的生态性特征做出阐述,说明两者联系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以日照市为例,以小见大,通过相关的实际调查,分析目前日照市音乐教育生态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第三章,以生态学视角为主要依据,提出对当前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议,通过前文日照市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联系现在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状况,提出生态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建议,为我国音乐教育生态化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第三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叙述做出整体的总结和归纳。

沙蓉[5](2017)在《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教育部于2013年下发的关于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的工作通知要求,笔者将被列为此次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之一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作为调查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笔者对凉州区的十所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凉州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现阶段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已不能只是用单一的因果关系来分析解决,引入生态学理论成为音乐教育研究的趋势。生态学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已成为当今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为出发点,以生态学的观点为依据,对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展开了研究。文章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笔者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思路与方法。在文献综述中归纳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基础音乐教学研究、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目前国内对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以及音乐教育与教育生态学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以生态学的方法论为哲学依据,阐释了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第二部分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对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然现状做了分析,从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育资源、音乐课程、音乐教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非生态现象。第三部分针对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非生态现象,从转变音乐教育理念、激活音乐教育生态资源、构建生态性音乐课程、构建生态型音乐教学来指出了应对路径。

姚三军[6](2015)在《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从21世纪初开始,受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我国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发展迅猛,招生人数成倍增长。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越来越暴露出办学没有特色,音乐人才培养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面对地方院校其它专业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逐渐找准定位并发展壮大,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应该如何服务于地方?如何为地方培养音乐人才?而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步伐逐年加快的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却日益受到破坏,我国丰富的乡土音乐文化在自然的传承中岌岌可危;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以后,虽增加了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内容,但由于乡土音乐中小学师资的缺乏,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无法进行有效的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实施。因此,不管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或是作为大学应有的文化传承之责,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都应该而且必须承担起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之责。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考察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探究我国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传承乡土音乐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乡土音乐文化课程“融入”的课程选组与教学要求,并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条件保障进行必要的探讨。基于以上目标,研究中运用了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并辅以文献法、田野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将研究划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对乡土音乐文化传承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总体论述。按照逻辑顺序分为三节,包括了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乡土音乐文化传承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在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优势。二、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传承乡土音乐文化不力的表现,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学校具体实施层面、教师素质观念层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从文化自卑心理、高校课程霸权、音乐专业教育的技术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三、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课程“融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乡土音乐文化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进行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中,必须考虑中、西音乐文化的平衡,并形成与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相适应的教学要求。四、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条件保障进行了具体可行的探讨,文章认为乡土音乐文化师资是乡土音乐文化课程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人才保障,乡土音乐文化基础建设是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资保障,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其落实是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得以持续进行的政策保障。

刘源远[7](2015)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陆续颁布了义务教育的各项新课程标准。就音乐课程而言,国家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是音乐教育改革中极为重要的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标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为音乐教学的三维目标。《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确立,响应了我国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方针,这对于我国初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对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了综述。本论文重点是通过对人音版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的反复研读,以教材中具有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报告将其中所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进行统计并分类,探讨了音乐课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

李小缨[8](2012)在《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大教育观逐步形成,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生全程,必须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教育与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了。其中,社区教育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架起了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三者结合的桥梁,既满足了社区居民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对学校教育能够进行有益的补充,促进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本文认为,音乐既是审美的,也是实践的,音乐教育独特作用的发挥和音乐教育自身的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了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没有音乐课程资源,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音乐课程。社区中蕴藏了丰富的音乐课程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不仅仅是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基于这种思考,本研究力图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选择城市学校所在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结合社区教育理论、实践音乐哲学和课程知识理论,探索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应策略。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包括研究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概念的界定。首先,从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再次,查阅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状况,发现对我国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还非常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社区教育、一般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学校内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在涉及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时候,只是论及了一些关于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对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与特征。主要观点包括: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这三种主要的种类,这些资源往往以生命性载体和非生命性载体呈现,包括个体人员、团体及其活动,文字性载体、实物性载体和信息化载体。社区音乐课程资源既具有课程资源一般性的特征,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第三部分: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通过对当前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策略建构的现实背景。主要观点包括: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社区居民教育观与人生观的的更新,探索了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多种开发模式,赢得了社会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城市社区的物质环境资源开发不足、音乐文化资源开发不足、音乐人才未能形成合力、音乐文化活动与学校存在隔离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未能引起关注。导致以上问题的因素既有社区自身的,也涉及学校教育和政府关注度等方面,具体表现在:社区对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社区开发主体的能力缺失,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社区视野,政府推动社区音乐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第四章: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从建构主义课程知识观、音乐教育哲学和社区教育理论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离不开对于课程知识的认识,建构主义课程知识观对于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产生了诸多影响,如注重开发不确定性知识资源、开发社会活动资源、开发经验背景资源、开发共享的意义资源、开发情境和事件资源,注重学习者的开发角色。音乐教育哲学则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认为音乐是审美,是实践,是文化交流与传播,也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因此,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需适应学习者的特征,需适应学习者的文化处境、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实践,需注重社区归属感的培养。社区教育理论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社区教育的特征、功能和课程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这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具有理论准备的作用,要求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应体现社区特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应符合社区定位,如注重内容资源的非功利性、多样性、实用性和社区特色。第五章: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社区课程资源要得到有效的开发,发挥其服务社区与学校的功能,必须在突破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发展。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基本观点包括:努力开发虚拟社区的音乐课程资源,提高虚拟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效果;着力培育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明确各主体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提升其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完善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操作过程,从而优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技术性工作;强化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使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价值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董云[9](2012)在《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范式孕生时代的音乐教育范式。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在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和认识论的思维路向上所作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相当浓郁的工具论色彩。在迈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也难以摆脱现代性固有的缺陷,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如今,面对生态文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回首工具性音乐教育的无力,生态观以其独有的理论视角为现代音乐教育工业的改进与超越指明了新的路向。本文主要以生态整体论为方法论基础,基于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展开讨论。首先,梳理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困境与危机以及问题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整体论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点,并阐释音乐教育系统诸要素所具有的生态属性,论证了走向生态是生态文明时期音乐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然后,进行音乐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架构,包括音乐教育应以生活世界为根基和归宿,以音乐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将对话原则贯穿始终。最后,以生态整体论为逻辑起点重构迎合当前时代需要的音乐教育教学框架,涉及到音乐课程观的建构及课程的生态式设计,诸如身体感觉、创设音乐学习的生态语境、倡导群体协作等具体的教学操作本文认为,将生态观用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是对当前以西方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音乐教育现代范式的质疑和重建。新的音乐教育范式将摆脱工具理性支配下音乐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彰显出音乐的文化理解及其体验和建构的生活性,真正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和建构音乐的意义,做到“文道统一”;将消除西方音乐文化为圆心的封闭意识,倡导本土化的同时走向多元化;注重音乐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和体验性,强调人文意识和科学意识的对话和生成,让音乐教育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走向综合。这对于促进人的整体生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音乐教育的学科走向,为生态文明时期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寻求一种全球性音乐教育观察的思维框架,实现音乐教育由工具论向生态论的跨越,重新发现包括本土在内的东方传统音乐及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与意义,为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回归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展开提供理论参照。

朱春晖[10](2012)在《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当今被称为“读图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图像艺术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图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都在“汲取”图像带来的各种信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融入了图像教学的内容。那么,这些图像资源被运用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心智还未完善的中学生来讲,它的效果和作用到底如何?音乐教学中是否该用图像?该如何有效运用呢?本论文从当今时代背景和课程改革背景出发,研究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图像运用的有效性,调查学生对于中学音乐课堂中图像教学的认同和需求,以及音乐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对于图像与音乐的认知理念和具体运用情况等;从而研究、分析音乐与图像在时间、空间、表现、再现等方面的兼有因素,两者彼此互通,但却又具有局限性等问题;突出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这类问题是音乐教师和当代中学生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对音乐教育宗旨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教育目标的理解的一种具体表现。调查研究结果旨在为自己及同行在音乐教育课程观的把握和具体操作上寻求突破的方向。

二、让音乐课程“动”起来——从发展观浅析基础音乐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音乐课程“动”起来——从发展观浅析基础音乐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相结合
二、音乐技能训练课中融入乐理教学
三、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及教学设备
四、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

(2)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陈述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育均衡
        2.1.2 教育公平
        2.1.3 教学点
        2.1.4 数字教育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均衡理论
        2.2.2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
        2.2.3 教学最优化理论
    2.3 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相关的研究现状
    2.4 以信息化支持教学点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3 农村教学点现状分析
    3.1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现状
    3.2 国家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学点的关注
    3.3 实地调研教学点现状分析
    3.4 农村教学点存在的问题分析
4 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4.1 “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数字资源介绍
        4.1.1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式
        4.1.2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形式
    4.2 “资源与补偿”即时方式运用教学点资源
        4.2.1 借助教学点教育资源开展小学音乐教学
        4.2.2 “资源与补偿”即时方式音乐教学设计
    4.3 “资源与互动”整合方式运用教学点资源
        4.3.1 利用教学点数字资源开展音乐教学的措施
        4.3.2 “资源与互动”整合方式教学设计
    4.4 “资源与提升”优化方式运用教学点资源
        4.4.1 借助教学点教育资源开展二、三年级复式教学
        4.4.2 “资源与提升”优化方式复式教学设计
5 数字教育资源深度应用与实践探索
    5.1 实验教学点概况
    5.2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实践
        5.2.1 第一轮案例实施与评测
        5.2.2 第二轮案例实施与评测
        5.2.3 第三轮案例实施与评测(复式班级)
    5.3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实践总结
6 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学点教育质量的策略分析
    6.1 县、区、校多方联动整合优质数字资源,丰富农村教学点数字资源
    6.2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学点师资队伍建设
    6.3 合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6.3.1 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提升教学点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6.3.2 “结对帮扶”开展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6.4 借助数字教育资源,帮助教学点学生获得学习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内涵
    2.1 生态化教学内涵解析
    2.2 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特征
    2.3 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意义
第三章 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3.1 教学内容的生态化情况
    3.2 教学方式的生态化情况
    3.3 教学环境的生态化情况
    3.4 教学评价的生态化情况
    3.5 教学成效的生态化情况
第四章 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教学内容实现
    4.2 教师素养影响教学方法的革新
    4.3 学科偏视影响教学的环境熏陶
    4.4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评价的实施
第五章 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应对策略
    5.1 把握生态教育原则,推动生态观念渗透
    5.2 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丰富音乐课堂视野
    5.3 拓展流行音乐资源,突破传统教育藩篱
    5.4 丰富课堂内外活动,构建动态生态课堂
    5.5 追求教学艺术之维,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5.6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反思教学方法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的问卷调查
致谢
在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
    第一节 生态学与音乐教育生态
        一、生态学概念释意
        二、生态学基础上的生态世界观
        三、生态式音乐教育内涵
        四、我国教育生态学及音乐教育生态发展研究现状
    第二节 普通学校生态式音乐教育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一、生态学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具有关联性
        二、生态式音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节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构成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物理因素
        二、构成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人文因素
        三、学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理论框架
    小结
第二章 生态学视角下日照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分析
    第一节 日照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问卷设计
        一、调查范围
        二、调查项目
        三、调查问卷具体内容
    第二节 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生态发展状况的调查情况
        一、物理因素发展情况
        二、人文因素发展情况
    第三节 日照市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问题具体分析
        一、音乐课程设置与衔接不科学
        二、学校音乐教学环境不够完善
        三、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失衡
        四、音乐教师培训不到位
        五、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不科学
    小结
第三章 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
    第一节 生态式音乐课程设置
        一、音乐和生活相互联系
        二、音乐与不同学科相互融合
        三、让学生注重过程的学习
        四、主动发现学生音乐才能
    第二节 生态式音乐教学理念的认知与完善
        一、认知生态式教育理念
        二、完善生态式教育理念
    第三节 生态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注重学生身体参与
        二、创设生态学习环境
        三、注重师生对话
    第四节 各阶段音乐教师培训的加强
        一、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培训效率
        二、不断完善机制,避免内容雷同
        三、认清个体差异,提出针对策略
    第五节 生态式教学评价方法的科学运用
        一、认清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二、评价的方式灵活多变
        三、评价的标准丰富多样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中小学生态型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
    (一)生态型音乐教育理念
    (二)生态型音乐课程观
    (三)生态型音乐教学观
二、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然现状与分析
    (一)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情况
    (二)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三、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凉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应对路径
    (一)树立生态型音乐教育理念
    (二)激活音乐教育生态资源
    (三)构建生态型音乐课程
    (四)构建生态型音乐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6)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厘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土音乐文化传承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价值
    第一节 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有利于音乐素养学习中“人”的培养
        二、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有利于大学生音乐能力的整体提高
    第二节 乡土音乐文化传承对于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一、将真正的实现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内涵
        二、将真正的实现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的多元化音乐教育
        三、将有效的在大学音乐专业教育中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与和谐教育
    第三节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在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和乡土音乐文化资源的优势
        二、具有更好的为地方培养能够“落地生根”的音乐人才的优势
        三、具有更直接的将乡土音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极教学的优势
第二章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不力的表现与原因
    第一节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不力的表现
        一、国家教育政策层面:难以逃避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不力的责任
        二、学校具体实施层面:难以满足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需要
        三、教师素质、观念层面:难以承担乡土文化传承的责任
    第二节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不力的原因
        一、文化自卑心理造成对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漠视
        二、高校课程的文化霸权造成乡土音乐文化话语权的丧失
        三、音乐专业教育的技术化造成学校音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隔离
第三章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课程融入
    第一节 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文化理解”的教育目标观
        二、“贴近生活”的课程建构观
        三、“注重体验”的音乐教学观
        四、“开放包容”的音乐价值观
    第二节 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内容选组
        一、乡土音乐文化课程的内容应当考虑中国音乐理论与音乐文化课程的完整与系统性
        二、乡土音乐文化课程的内容应当侧重乡土音乐实践教学与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三、乡土音乐文化课程的内容应当平衡中、西音乐文化课程的比例
    第三节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教学要求
        一、乡土音乐文化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二、乡土音乐文化教学与乡土条件的结合
第四章 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进一步加强乡土音乐文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教师在乡土音乐文化教学中的作用
        二、乡土音乐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三、乡土音乐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第二节 重视并加快乡土音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我国乡土音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二、政府应重视并加快乡土音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各级政府应予以政策支持,并使政策具体化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具体、可行的相关政策,发挥行政的课程支持功能
        二、各级财政部门应给予教育经费的政策保障,确保乡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
        三、地方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应建立与地方院校音乐院系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乡土音乐文化产业
        四、各级宣传部门应大力宣传乡土音乐文化,营造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理辨析
    第一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概念阐释
    第二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音乐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系分析
    第一节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组成分析
    第二节 人音版音乐教材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分类
    第三节 初中音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原则
第三章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现状
    第一节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现状
    第二节 初中音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初中音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策略
    第二节 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建议
    第三节 人音版初中音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介
附录

(8)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学校音乐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课程资源的研究
        二、音乐课程资源的研究
        三、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
        四、社区课程资源的研究
        五、对发达国家社区建设及社区教育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社区与城市社区
        二、社区音乐课程
        三、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与开发
第二章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类型
        一、社区音乐文化资源
        二、社区音乐人力资源
        三、社区音乐物质环境资源
    第二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载体
        一、生命载体
        二、非生命载体
    第三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特点
        一、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一般特征
        二、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独有特征
第三章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第一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取得的成果
        一、促进了社区居民教育观与人生观的更新
        二、探索了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多种开发模式
        三、赢得了社会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
    第二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的物质环境资源开发不力
        二、城市社区的音乐文化资源开发不力
        三、城市社区的音乐人才未能形成合力
        四、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与学校相隔离
        五、城市社区音乐信息化课程资源未能引起关注
    第三节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社区对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
        二、社区开发主体的资源开发能力低下
        三、学校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社区视野
        四、政府推动社区音乐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
第四章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建构主义知识观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背景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知识
        三、建构主义知识观对课程知识形成的意义
        四、建构主义知识观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第二节 音乐教育实践哲学
        一、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产生背景
        二、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基本观点
        三、音乐教育实践哲学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第三节 社区教育理论
        一、社区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
        二、社区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社区教育理论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第五章 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第一节 大力开发虚拟社区的音乐课程资源
        一、重视虚拟社区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整合虚拟社区中已有的音乐课程资源
        三、有效开发虚拟社区中的音乐课程资源
    第二节 着力培育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主体
        一、明确多元主体的职责角色
        二、明确开发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要求
        三、提升主体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第三节 优化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操作过程
        一、遵循基本原则规范开发行为
        二、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开发质量
        三、运用多种模式提高开发效率
        四、完善操作步骤优化开发过程
    第四节 强化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制订激励机制提高主体的开发积极性
        二、建立社区教育制度推动终身教育发展
        三、扩大开发资金来源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四、加强多方交流整合创造良好开发环境
        五、坚持政策引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结语
    一、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着诸多制约
    二、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培育多元主体
    三、应注重虚拟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四、应完善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技术环节
参考文献
附录1: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后记

(9)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子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音乐教育的世纪回眸
        (一) 20世纪上半叶:初创与演进
        (二) 20世纪下半叶:徘徊与发展
    二、 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特征
        (一) 技术理性的音乐教育观
        (二)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三、我国音乐教育的危机与困境
        (一) 音乐教育中人的失落
        (二) 音乐教育人文性的遮蔽
        (三) 音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隔离
        (四) 音乐文化生态的失衡
    四、 我国音乐教育困境的根源探寻
        (一) 哲学根源:现代机械论世界观
        (二) 社会动因:工业化社会的驱动
        (三) 教育观念:落后的灌输式教育
第二章 走向生态:生态文明时期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
    一、 生态观的思想脉络
        (一) 西方生态观的形成轨迹
        (二) 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二、 音乐教育的生态属性
        (一) 人的生态本质
        (二) 音乐是一种生命形式
        (三) 音乐教育的生态属性
    三、 走向生态:生态文明时期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
第三章 生态观视野下音乐教育的基本架构
    一、 音乐教育的根基与归宿:生活世界
        (一) 生活世界的内涵
        (二) 生活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根基与归宿
    二、 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音乐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一) 音乐教育目标的历史演进
        (二) 音乐教育目标的定位:音乐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三、 贯穿音乐教育的主旋律:对话原则
        (一) 对话原则的内涵
        (二) 音乐教育中的对话原则
第四章 生态视域下音乐课程的建构
    一、 我国近现代音乐科学课程观的特征
        (一) 音乐课程研究追求科学化
        (二) 音乐课程内容崇尚知识化
    二、 生态视域下音乐课程观的重构
        (一) 回归整体性
        (二) 追求生命意义
        (三) 立足本土化
        (四) 倡导多元化
    三、 音乐课程的生态式设计
        (一) 音乐课程生态式设计的特征
        (二) 主题化设计
第五章 走向生态的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一、 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向:从认知到生态
        (一) 音乐教学认知模式的现状
        (二) 音乐教学生态模式的特征
    二、 走向生态的音乐教学实施策略
        (一) 注重身体参与
        (二) 创设音乐学习的生态语境
        (三) 倡导群体协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读图时代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形态
        二、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图像运用的现状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关于音乐多媒体课件的研究成果
        二、 关于音乐与图像的研究成果
        三、 关于中学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教师素养的研究成果
        四、 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关键词解释
第二章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图像运用的研究过程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 研究对象概述
        二、 数据统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检索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访谈法
        四、 个案研究法
        五、 实验对比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综述与分析
        一、 问卷数据归纳
        二、 问卷结论详述
    第二节 访谈结果综述与分析
    第三节 个案研究结果综述与分析
    第四节 实验对比研究结果综述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问题讨论
        一、 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绕开图像运用的误区
    第二节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使用图像的若干策略和建议
        一、 正确把握音乐、图像、音乐教学相互的关系
        二、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图像的原则
        三、 量化图像有效利用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论文类
附录
    一、 学生问卷调查
    二、 教师调查问卷
    三、 《兄弟民族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四、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五、 《五光十色的音乐画笔》教学设计
致谢

四、让音乐课程“动”起来——从发展观浅析基础音乐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J]. 龚方圆. 戏剧之家, 2019(35)
  • [2]数字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学点教学质量策略研究[D]. 刘宋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中学音乐课程生态化教学研究[D]. 马洁.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D]. 蔡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5]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例[D]. 沙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D]. 姚三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7]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例[D]. 刘源远. 宁夏大学, 2015(01)
  • [8]城市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李小缨.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6)
  • [9]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D]. 董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10]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 朱春晖.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让音乐课程“动起来”——发展视角下的音乐基础课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