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容遣送制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璐[1](2019)在《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提出为对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进行管理,我国国务院于1982年5月颁布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行收容遣送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均展现了磅礴的进步之势,伴随着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公民基本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等原因,并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为契机,我国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同时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至今,该制度已实行了十六年之久,作为一项社会临时救助措施,在社会稳定、保障人权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与可观的成果。但是,该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逐步暴露了一些问题,并随着社会发展而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本文意在对我国现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综合我国国情与社会现实,从法律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全文约4万字。第一部分,对我国现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作了基本的介绍与概述。首先对该制度施行的背景进行了剖析,其次界定了该制度是一项临时社会保障制度并具备行政给付的性质,最后辨别了收容遣送与救助管理的不同之处,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夯实基础,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对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进行阐述。论述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与国家辅助性原则理论作为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使得该制度具备理论方面的正当性,并从人权、社会救济以及社会秩序三个角度描述了完善该制度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从规范体系与规范适用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探讨。规范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立法内容不够科学两个方面。规范适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救助范围界定不妥、救助主体权责运行机制的不足以及权利救济途径不完善三个方面。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具备借鉴意义的域外流浪乞讨人员的具体救助制度,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资料。第五部分,分别从规范体系与规范适用的改进两个方面,对照第三部分中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完整的救助制度法律体系、提高立法内容精确性、重新界定救助范围、平衡救助主体的权力与职责、健全权利救济机制等。
王智波,韩希[2](2018)在《废止收容遣送制度的经济影响——基于检验最优城市理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中国2003年废止收容遣送制度视为"自然实验",基于废止收容遣送制度影响城市实际规模,不影响城市最优规模的逻辑,检验城市的实际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缺口是否因之缩小、人均收入是否因之提高,从而,验证最优城市理论能否成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双重差分、干预效应-双重差分等估计方法,发现废止收容遣送与相关城市趋近于最优规模以及城市人均收入提高存在因果关系。这是最优城市理论成立的一个证据。
刘伟伟[3](2015)在《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容遣送制度为何会终结?基于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框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在问题源流方面,收容遣送制度实施过程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孙志刚事件成为焦点事件和触发机制,推动问题窗口的打开;在政策源流方面,政策实施者和研究者构成政策共同体,但基于不同的利益,提出保留和废止的不同政策方案;在政治源流方面,媒体曝光率激增反映了国民情绪,执政党意识形态转变和政府换届成为政治窗口,领导批示推动了问题的加速解决;最终,在法学家、媒体人、代表、委员等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抓住了开启的政策之窗,实现了替代型的政策终结;在终结的策略上,避开是否违宪违法的敏感问题。收容遣送制度的终结对于公民行动、媒体监督、错案纠正等等,都产生了法治意义和示范效应。关于多源流孰轻孰重,特别是利益集团的作用,有待继续研究。
周增则[4](2015)在《社会公正视阈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提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水平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关系和谐。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地域发展不均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社会中仍然存在着流浪乞讨现象。流浪乞讨人员作为高速发展社会中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一方面向世人展现了人类本身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因此,为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们就必须要关注并研究这一个特殊群体,提高对其管理和救助的水平,消除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价值理念的角度出发,解析中国解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制度变迁,厘清从“收容遣送”制度到“救助管理”制度转变包含的积极价值,以及新的“救助管理”制度确立后其实际运行的效果是否可以达成应然性的价值目标,并从中发现既有的问题和原因,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依据这一思路,本文首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进行价值层面的规范分析,使用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的观念,在社会正义的层面说明了城市流浪者救助管理应秉持的理念。城市流浪乞讨者的救助管理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还关系到对于个人权利的理解和政府治理观念的改善,也说明了政府作为救助主体的应然责任。从新中国建立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变迁的角度看,收容遣送制度关注的主题是稳定和秩序,但是这一制度在现实的运行中却逐渐地异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效果,但却是以对个人权利的伤害为代价的。救助管理制度更多地关注了权利和公正的价值,其对于收容遣送制度的替代是历史的进步,而且在现实的运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如参与制度的各方主体都有了新的越轨行为,以及治理的阶段性、碎片化和表面化等。为了应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难题,就要更新救助管理工作理念,在整体性的治理框架下探索源头式治理,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程波辉[5](2014)在《收容遣送制度变革:动因、障碍与启示——基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的三维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对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和障碍进行经验总结,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主要包括:执政理念更新与社会观念进步、法律冲突与制度异化、公众参与的"倒逼"效应。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障碍主要包括: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观、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执法者的行为失范。变革的启示主要包括:观念变革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前提,制度结构优化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途径,行为改善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诉求。
程波辉[6](2014)在《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理论范式与经验分析》文中指出制度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与核心。探讨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必须首先建构一个可适性的制度范式,而目前对“制度结构”的惯性思维或理解偏差是导致制度创新的研究范式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之一。跳出传统的“制度结构”理论,把非正式制度等观念因素从制度结构中剥离出来,并把制度主体的行为作为一个核心分析要素,形成“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于解构当代中国低制度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问题更具适切性。以此制度范式为分析主线,构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并付诸经验证明,这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推进路径,成为本文的最终目的。
余亚梅,唐贤兴[7](2012)在《政府偏好与政策扭曲:以1990年代的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政策扭曲是政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形,它也属于制度变迁的一个内容。对政策或制度扭曲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政府偏好的因素在制度变迁和政策扭曲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为我们解释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受到政府偏好的影响而被高度扭曲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案例。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有关制度扭曲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即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塑造、分权化下的地方冲动和路径依赖的制约。
余亚梅[8](2011)在《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 ——以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已经成为制度变迁研究的一个丰富“宝藏”。但对在中国实施了几十年的收容遣送制度的研究,依然很不足。这一制度在2003年6月14日为国务院所废止,国家紧接着在8月1日正式执行新的制度——《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代替旧政策废止后的制度空白。然而,新旧制度之间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制度变迁的终结,也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本文不是一个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全面研究,虽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我们涉及到了收容遣送制度产生、演变和最终被废止的过程、动因和结果。这项制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实施时间也很长,因此,全面和系统研究是不现实的。本文欲从政治学的角度,借用其他学科的分析方法,以政府偏好为分析的核心,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进行一些逻辑上的分析。因此,我们试图去解释的是,政府偏好作为理解收容遣送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变量,在所有引起该制度变迁的变量中处于何种地位?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解释,从收容遣送制度的产生到变异和强化,再到该制度被废止,在制度变迁的每一个阶段,政府的偏好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又是如何塑造制度的变迁的?与此问题相关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释,与检视和检讨收容遣送制度背后的问题以及该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政府偏好本身应该如何被塑造才有利于让政府在制度变迁中扮演更为积极和合理的作用。如果说本研究是有益的,这种益处可能体现在它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制度变迁内容的认识,同时,透过对收容遣送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揭示国家和政府在中国制度变迁中的角色。本文不是从时间上而是从逻辑上对收容遣送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基本的线索是遵循“渊源一制度化—变异—废止”这样的环节。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政府偏好是理解收容遣送制度变迁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然,政府偏好不是一个不变的因素,它本身还是不断被塑造和被改变的。经常的情况是,某个特定的制度安排对于政府偏好来说,可能既是自变量义是因变量,反过来也一样。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政府偏好对于收容遣送制度变迁的意义,我们大体上从以国家为中心、偏好伪装、分权化和路径依赖四个方面来说明收容遣送制度的演进过程中的政府偏好。经过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收容遣送政策的产生、实施与终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偏好及其变化。在历史上发展的不同时期,收容遣送制度是变化,还是没有变化,取决于政府偏好对制度变迁的看法与预期。本文的结构安排是这样的。除了第一章的导论和第六章的结束语外,本文由四章主体内容构成。第二章主要是一个文献综述。政府偏好和制度变迁在不同的学科里,都有或系统或零散的论述,本章试图通过文献整理和介绍,来告诉大家,本文的理论基础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是为后两章分析制度变迁提供一个理论上的解释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里,我们从理论上研究了政府偏好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对制度变迁本身又意味着什么。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理解和分析收容遣送制度演变的四个视角,即以国家为中心,偏好伪装,分权化和路径依赖。第四章分析了收容遣送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在这里,我们从历史叙述的角度,分析了收容遣送制度产生的制度渊源,然后从制度规范化的角度,分析了收容遣送制度的正式产生和制度结构的现状。在第五章里,我们重点分析的是,在制度设计之初多少带有救助性质的制度,为什么会变异成为一个只有管制而没有救助的制度。我们要分析的不仅仅是制度变异的过程,而是要分析变异过程中的政府偏好问题。这一章的分析告诉我们,政府偏好是某项制度是维持还是抛弃的一个重要因素。
杨雅华[9](2011)在《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文中研究表明流浪乞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固有意义上的乞讨人员已大大减少,但是以谋利为目的的职业乞讨行为并未得到根本上的遏制。有鉴于此,如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如何规制职业乞讨行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法理学、宪法学、法社会学的角度对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勾勒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流浪乞讨救助制度设计的宪法基础和规范依据,探讨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有机结合的途径,为完善我国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制度提供参考。论文的基本观点是:流浪乞讨是指远离社会主流生活以苦难遭遇的展现、叙述或表演为手段来换取施舍、获得赠与的行为。乞讨行为虽然可能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然而,从法律角度来看,乞讨行为本身不构成一项法定权利,但涉及人身自由权、表达自由权和物质帮助权等多项与乞讨行为相关的权利,这些权利应受法律保护。古今中外应对流浪乞讨问题,大致都是在救助与规制之间权衡。从我国对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时期解决流浪乞讨问题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从“政府管制”到“社会救助”的过程,这一过程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的发展。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确立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立宪主义的人权保障思想以及从警察国家到福利国家的国家职能转变,推进了流浪乞讨社会救助上的国家责任的确立,而宪法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对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具体规定,则为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提供了规范依据。从流浪乞讨的规制上说,我国当下,虽然重视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权保障应是主导的价值取向,但基于乞讨行为的复杂性,必要的社会控制也不可偏废。流浪乞讨问题的解决关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问题,为此,应以利益权衡的原则、规则法定的原则、综合考量的原则为指导,协调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冲突。检视我国现行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制度的实施,成效显着,但职业乞讨问题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实现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的有机结合,是有效解决流浪乞讨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和完善以法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圭臬,集生存救助与发展救助、多层级救助与多样化管理形式于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的有机复合制度应是我们所致力的目标。
高中华[10](2009)在《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经历了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的转变过程。收容遣送制度自建国以来,于社会稳定发挥出较为突出的功能,而救助管理制度更适应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囿于时代转型因素的限制,这一制度的发展尚不完备,面临诸多社会难题。
二、收容遣送制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容遣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概述 |
第一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施行背景 |
一、收容遣送制度显现弊端 |
二、人口流动性增强 |
三、公民权利意识增强 |
四、政府职能转型 |
第二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性质 |
一、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
二、是一项行政给付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差异 |
一、目的与原则不同 |
二、实施措施不同 |
第二章 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
二、行政给付下国家辅助性原则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保障人权 |
二、完善社会救济体系 |
三、维护社会秩序 |
第三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一节 法律规范体系的缺陷 |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
二、立法内容不够科学 |
第二节 法律规范适用的问题 |
一、救助范围界定不妥 |
二、救助主体权责运行机制的不足 |
三、权利救济途径存在缺陷 |
第四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英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 |
一、济贫法阶段 |
二、新济贫法阶段 |
三、综合救助阶段 |
第二节 美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 |
一、乞讨人员的救助法律制度 |
二、流浪人员的救助法律制度 |
第三节 法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域外救助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救助法律制度的多重目标 |
二、实施分类救助 |
三、提升立法位阶 |
四、行政救助联合民间救助 |
第五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法律规范体系的改进对策 |
一、构建完整的救助制度法律体系 |
二、提高立法质量 |
第二节 法律规范适用问题的解决路径 |
一、重新界定救助范围 |
二、调整救助主体的权责关系 |
三、保障救助对象权利救济 |
四、适当实施强制救助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3问题源流:制度异化与权力滥用加剧社会矛盾 |
3.1收容遣送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3.2触发政策终结的孙志刚事件 |
3.2.1第一阶段:事件发生 |
3.2.2第二阶段:媒体曝光 |
3.2.3第三阶段:学者上书 |
3.2.4第四阶段:案件审理 |
4政策源流:倡议与反对终结的不同政策共同体 |
4.1体制内外的政策共同体: |
4.2政策原汤:倡议与反对终结的代表及其方案比较 |
5政治源流:国民情绪与政府换届 |
5.1跨层次、跨地区、跨类型的媒体监督反映国民情绪 |
5.2政府换届与领导批示 |
6多源流耦合:政策企业家抓住政策窗口 |
6.1政策企业家:代表、委员、学者、记者 |
6.2政策之窗的出现:高层换届、两会与社会关注 |
6.3替代型政策终结 |
7结论与展望 |
(4)社会公正视阈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二、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城市流浪乞讨者 |
(一)弱势群体与社会公正 |
(二)弱者的强大力量 |
(三)从生存到权利的诉求 |
三、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变迁 |
(一)古代社会的流民治理 |
(二)以秩序与稳定为中心的收容遣送制度 |
(三)新救助管理制度的社会公正主题 |
(四)救助管理制度运行的现状与问题 |
四、现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的解析 |
(一)救助管理制度下的道德风险 |
(二)衰而未消的运动式治理 |
(三)“九龙治水”式的分散管理 |
(四)头疼医头式的表面化解决 |
五、提升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效能的基本路径 |
(一)探索救助管理工作的理念更新 |
(二)构建整体性的治理框架 |
(三)探索城市流浪乞讨的源头式治理 |
(四)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救助管理的相关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收容遣送制度变革:动因、障碍与启示——基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的三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 |
1. 执政理念更新与社会观念进步 |
2. 法律冲突与制度异化 |
3. 公众参与的“倒逼”效应 |
二、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障碍 |
1. 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观 |
2. 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 |
3. 执法者的行为失范 |
三、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结果及启示 |
1. 观念变革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前提 |
2. 制度结构优化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途径 |
3. 行为改善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诉求 |
(6)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理论范式与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制度创新动因和路径研究的文献梳理及简评 |
(二) 基于研究视角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范围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范围 |
(二)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范式的建构 |
一、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阐释 |
(一) 对社会管理概念新的诠释 |
(二) 制度创新的内涵解析 |
(三) 制度创新的规则和程序 |
(四)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含义及构成 |
(五) 社会管理制度的分类 |
(六) 社会管理制度相关概念辨析 |
二、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价值 |
(一)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根本要求 |
(二) 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
(三) 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核心诉求 |
(四) 保证社会管理持续创新的源动力 |
(五) 规避社会管理制度风险的着力点 |
三、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 |
(一) 理论前提: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二) 理论基石:法治政府理论 |
(三) 理论内核:服务行政理论 |
(四) 理论工具:制度变迁理论 |
四、 观念—结构—行为:一个分析路径 |
(一) 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初始状态 |
(二) 文献中的制度创新研究范式及其不足 |
(三) “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路径的建构 |
第二章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
一、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目标体系:一种规范性的分析 |
(一) 价值目标: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 |
(二) 结构目标:形成科学规范、高效便民的社会管理体制 |
(三) 行为目标:形成多元协同、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机制 |
二、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模式:一种解释性的分析 |
(一) “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之一:治理与善治理念的“引入” |
(二) “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之二:制度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 |
(三) “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参与”之三:公众参与行为的发展逻辑 |
三、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一种系统论的分析 |
(一) 内在动力:现代观念的嵌入 |
(二) 外在动力:制度供求的非均衡 |
(三) 直接动力:利益驱使下的理性选择 |
四、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阻力因素:一种批判性的分析 |
(一) 思想阻力:观念变革的滞后 |
(二) 结构阻力:制度式微及其路径依赖 |
(三) 行为阻力:既得利益者的抵制 |
五、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式选择:一种历时性的分析 |
(一) 激进观念向渐进观念转变 |
(二) 全能体制向治理体制转变 |
(三) 管控行为向服务行为转变 |
第三章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经验分析:以收容遣送制度变革为例 |
一、 收容遣送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 1982 年前的收容遣送工作 |
(二) 1982 年后的收容遣送制度 |
二、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目标 |
(一) 国家权力观走向公民权利观 |
(二) 自利型体制走向服务型体制 |
(三) 单一化管制走向多元化救助 |
三、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主体 |
(一) 弱势群体权益意识的增强推动主体多元化 |
(二) 社会保障制度和谐化内在要求主体多元化 |
(三) 救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使主体多元化 |
四、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 |
(一) 执政理念更新与社会观念进步 |
(二) 法律冲突与制度异化 |
(三) 公众参与的“倒逼”效应 |
五、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障碍 |
(一) 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观 |
(二) 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 |
(三) 执法者的行为失范 |
六、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方式 |
(一) “封闭式”观念向“开放式”观念转变 |
(二) “包揽式”体制向“参与式”体制转变 |
(三) “强制式”行为向“自愿式”行为转变 |
七、 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结果及启示 |
(一) 观念变革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前提 |
(二) 制度结构优化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途径 |
(三) 行为改善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诉求 |
第四章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 强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观念变革 |
(一)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革新 |
二、 优化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体系安排 |
(一) 制度安排的起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构 |
(二) 制度安排的核心: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体系 |
(三) 制度安排的基础:社会管理组织结构重组 |
(四) 制度安排的重点:健全社会管理相关规范 |
(五) 制度安排的关键:加强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
三、 改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主体行为 |
(一) 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党委领导 |
(二) 突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人大监督 |
(三) 促进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政府负责 |
(四) 注重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司法保障 |
(五) 推动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社会协同 |
(六) 增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公众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政府偏好与政策扭曲:以1990年代的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收容遣送政策的制度规范及政府偏好 |
三、制度扭曲的轨迹 |
四、政府偏好与制度扭曲:一个分析框架 |
五、结论 |
(8)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 ——以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观点 |
第四节 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政府偏好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简要的文献回顾 |
一、对政府偏好的经济学解释 |
二、代议制民主下的政府偏好问题:有关的政治理论文献 |
三、制度变迁理论中的政府偏好问题 |
第二节 文献世界里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 |
一、2003年前管理部门的认识 |
二、学术研究:遗忘的角落 |
三、从收容到救助的学术争论:制度的变迁吗? |
第三章 政府偏好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政府偏好:概念、形成和变化 |
一、偏好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政府偏好及其形成 |
三、政府偏好是变化的 |
第二节 政策偏好结构中的政府偏好 |
第三节 收容遣送政策的变迁:基于政府偏好的解释 |
一、以国家为中心 |
二、偏好伪装 |
三、分权化 |
四、路径依赖 |
第四章 收容遣送制度的起源与规范结构 |
第一节 制度渊源与政府偏好 |
一、制度的发端 |
二、政权巩固:改造与救助 |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限制人口流动 |
第二节 收容遣送政策的制度化:规范结构 |
一、制度的规范结构 |
二、制度化中的政府偏好 |
第三节 制度的有效性:观察和评价的困难性 |
第五章 由"扭曲"而"废止":政府偏好的变化 |
第一节 扭曲的轨迹 |
一、制度功能的转换 |
二、收容经济与组织内部的量化管理 |
三、警察权的失控 |
第二节 扭曲的必然性:政府偏好的原因 |
一、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塑造 |
二、分权化过程中的地方冲动 |
三、路径依赖的制约 |
四、无效的制度何以持续?:基于执法者个人偏好的分析 |
第三节 "孙志刚事件":中国制度变迁中的政策议程设置 |
一、"孙志刚事件" |
二、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公众议程的建构 |
三、公众议程与领导的决心 |
四、政府偏好与制度转型 |
五、本节小结 |
第六章 后收容遣送时代的政府偏好:代结束语 |
第一节 新制度的错位 |
第二节 后收容遣送时代:政府偏好的相对稳定性 |
第三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与创新 |
第一章 乞讨:法学上的检视 |
第一节 乞讨行为概述 |
一、乞讨的词源及释义 |
二、流浪、乞讨、流浪乞讨相关概念之辨析 |
三、乞讨的方式及乞讨行为的分类 |
四、当代乞讨现象的生成原因 |
第二节 乞讨的法律性质:"自由"与"权利"之辩 |
一、关于"自由"与"权利"的关系 |
二、乞讨权利说与乞讨自由说的不同见解 |
三、乞讨权的理论证伪 |
四、乞讨行为自由说之分析 |
本章小结:与乞讨行为相关的乞讨者权利 |
第二章 思想探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宪法基础 |
第一节 立宪主义思想对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意义 |
一、立宪主义思想与制度的基本理念 |
二、立宪主义思想对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宪政国家思想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影响 |
一、近代以来国家责任观之历史流变 |
二、国家责任观的变化在流浪乞讨救助主体变迁中的体现 |
三、流浪乞讨救助中的国家责任 |
第三节 宪政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人格尊严保障 |
一、人格尊严释义 |
二、人格尊严之宪法保障 |
三、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格尊严保障 |
第四节 我国宪法中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规范依据 |
一、宪法基本国策的相关规定 |
二、宪法关于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具体规定 |
三、获得物质帮助权宪法保障的现实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救助与管制之间:我国应对流浪乞讨的制度 |
第一节 流浪乞讨救助与管理制度之沿革 |
一、先秦至清末时期流浪乞讨的救助与管理 |
二、民国时期的贫乞救助与管理 |
三、新中国时期的乞丐救助与管理 |
第二节 现行流浪乞讨救助制度变迁之价值分析 |
一、从"收容遣送制度"到"救助管理制度":以孙志刚案为拐点 |
二、从"政府管制"到"社会救助"变化的价值意蕴 |
三、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相平衡的维度 |
第三节 流浪乞讨规制制度的相关设计及运行之规范分析 |
一、有关禁讨区设立的争议 |
二、限制乞讨的理由与正当性 |
三、地方政府限制乞讨行为的边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关于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关于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制度 |
一、英国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二、美国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关于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一、印度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二、巴西救助与规制流浪乞讨的制度 |
第三节 国外关于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制度的比较 |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制度的异同点 |
二、国外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改良的构想:流浪乞讨救助与规制的有机复合机制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运行绩效评价 |
一、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制度实施的社会成效 |
二、救助管理制度实施的法律绩效 |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合理定位 |
一、流浪乞讨救助制度基本内涵的定位 |
二、流浪乞讨救助对象的定位 |
三、流浪乞讨救助形式的定位 |
四、流浪乞讨救助责任的定位 |
第三节 非固有意义乞讨行为的规制 |
一、非固有意义乞讨行为的界定标准 |
二、国外对乞讨行为的规制措施 |
三、非固有意义乞讨行为管理的立法构想 |
四、乞讨行为分型管理之举措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收容工作以稳定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属于行政管理性质 |
(二)第二阶段(1957~1966年),自然灾害造成外流人员增加,城市遣返任务加重,收容工作开始向社会救济性质转变 |
(三)第三阶段(1966~1977年),收容遣送行政管理的色彩更为突出 |
二 |
(一)第一阶段(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 |
(二)第二阶段(1991年至2003年7月31日) |
四、收容遣送制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D]. 赵璐.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2]废止收容遣送制度的经济影响——基于检验最优城市理论的实证研究[J]. 王智波,韩希. 经济学(季刊), 2018(03)
- [3]政策终结的多源流分析——基于收容遣送制度的经验研究[J]. 刘伟伟. 公共管理学报, 2015(04)
- [4]社会公正视阈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D]. 周增则.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5]收容遣送制度变革:动因、障碍与启示——基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的三维分析[J]. 程波辉. 北京社会科学, 2014(09)
- [6]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理论范式与经验分析[D]. 程波辉. 吉林大学, 2014(09)
- [7]政府偏好与政策扭曲:以1990年代的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J]. 余亚梅,唐贤兴.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4)
- [8]政府偏好与制度变迁 ——以收容遣送制度为案例的研究[D]. 余亚梅. 复旦大学, 2011(08)
- [9]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D]. 杨雅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变迁[J]. 高中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