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井自燃火灾的突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卓辉[1](2021)在《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裂隙漏风及煤自然发火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煤层厚、埋藏浅、间距近,致使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地表及覆岩裂隙发育,漏风严重,为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持续供氧;此外,复合采空区煤自燃耗氧及放热规律不清楚,致使采空区煤自然发火规律不清晰,自燃危险区域难以判定,给矿井火灾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根据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现场开采实际条件,研究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特性及极限参数变化规律、地表裂隙动态发育及漏风规律、覆岩漏风裂隙时空演化及采空区孔隙率变化规律,建立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模型,模拟研究复合采空区气体(CO、O2)浓度、温度及流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防治技术体系。通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开展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研究煤自燃特性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煤样的耗氧速度、气体产生速度及放热强度均呈指数增长。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复合采空区煤样耗氧速度、气体产生速度及放热强度与温度的拟合公式,为采空区煤自燃模拟提供了基础参数。研究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极限参数(上限漏风强度、下限氧浓度、最小浮煤厚度)变化规律;温度相同,浮煤厚度增加,上限漏风强度线性增大,下限氧浓度近似呈指数减小;浮煤厚度相同,温度升高,上限漏风强度先减小而后呈指数增大,下限氧浓度先增大而后急剧减小,极值位于50℃~60℃。从采空区热平衡的角度,阐明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由上限漏风强度和下限氧浓度判定,并分析实例给出了复合采空区不同浮煤厚度时的煤自燃危险区域指标参数。对地表裂隙进行长期观测,依据地表裂隙形态及发育规律对其进行归类,掌握各类裂隙时空分布及尺度特征。工作面两巷上方张开型裂隙在周期来压后破断演化成塌陷型裂隙,而后保持稳定,延伸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工作面后方地堑型裂隙在周期来压时发生突变,伴有大量拉伸型裂隙的发育及闭合,三次突变后裂隙发育稳定。地表各类裂隙中横向裂隙占比2/3,裂隙宽度较小;纵向裂隙占比1/3,裂隙宽度大。检测各类裂隙漏风情况,掌握地表裂隙漏风速度随裂隙到工作面距离的变化规律;建立地表裂隙漏风模型并通过地表漏风量检测及压强监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裂隙漏风影响因素,为减少地表漏风提供了新思路及理论依据。开展二维物理模拟实验和PFC数值模拟,研究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覆岩漏风裂隙动态发育规律;周期来压时,竖向漏风裂隙迅速向上方发育,周期来压之间,以离层漏风裂隙发育为主,发育高度基本不变。下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漏风裂隙二次发育,各岩层竖向漏风裂隙相互贯通,宽度随岩层沉降高度线性增大,漏风量随之增大。揭示了漏风裂隙数量演化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上煤层回采,漏风裂隙数量呈指数增长;下煤层开采,漏风裂隙数量近似呈分段线性函数增长;煤层群开采后,漏风裂隙主要分布于开切眼和停采线初次破断步距之内,采空区中部漏风裂隙被压实闭合。掌握了采空区碎胀系数变化规律及孔隙率分布特征;煤层群开采后,采空区碎胀系数和孔隙率变化形态基本相似,开切眼和停采线侧较大,采空区中部较小;竖直方向上距离煤层越近,孔隙率和碎胀系数越大。下煤层采动影响下,上覆采空区两侧孔隙率和碎胀系数增大约2倍,渗透率增大3.41~4.05倍;采空区中部孔隙率和碎胀系数略微增大,渗透率增大1.19~1.55倍,渗透率的增大表明采空区气体流动阻力更小,更有利于漏风供氧。基于采空区孔隙率和漏风裂隙分布、岩层移动规律,建立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离散裂隙—孔隙模型,并代入工作面煤岩体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模拟提供了物理模型。建立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模型,揭示了复合采空区气体(CO、CO2)浓度、风速及温度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下煤层采空区,从进风侧到回风侧、从工作面到采空区深部,氧气浓度逐渐减小;受上覆采空区漏风影响,下煤层采空区回风侧顶部出现低氧区域;上覆采空区,靠近工作面的裂隙对应位置氧气浓度较高,采空区深部及四周氧气浓度较低。复合采空区流场基本对称分布,距离工作面越远风速越小;距离工作面0~200m范围内,下煤层采空区风速较大;但上覆采空区孔隙率大、阻力小、风速降幅小,距离工作面200m后,上覆采空区风速较大。基于模拟结果,采用下限氧浓度和上限漏风强度确定了复合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范围;下煤层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最大宽度位于进风侧,距离工作面130.61~421.67m;上覆采空区,进风侧层间裂隙对应位置煤自燃危险区域宽度最大,距离工作面0~412.67m。基于前文研究结果,结合现场情况,阐明了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内因和外因,提出了井上下联合控风、覆盖隔氧及惰化降氧技术,构建了煤自燃防治技术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体系可减小地表漏风量、提高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充填采空区空隙、缩减氧气存在空间,覆盖采空区遗煤、并吸热降温;惰化采空区、降低氧气浓度,有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在西部浅埋煤层群开采矿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论文有图111幅,表16个,参考文献220篇。
王婕[2](2021)在《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在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自燃火灾问题,严重威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矿用防灭火材料的阻燃灭火性能是制约矿井自燃火灾防治效果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如何提高凝胶防灭火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凝胶防灭火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矿井火灾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凝胶材料具有强大的保水性能、良好的流动性和热稳定性,能有效包裹煤体和填充裂缝,达到覆盖封堵、隔绝氧气的目的。本文基于有机高分子凝胶性能优势以及纳米高分子材料独特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双网络凝胶和纳米材料协同防治煤自燃火灾的复合凝胶。复合凝胶由双网络凝胶和蒙脱土结合而成。其中,双网络凝胶是以聚乙烯醇(PVA)与硼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交联形成的结构为第一网络,以柔性基体聚丙烯酰胺PAM/PVA分子间氢键交联形成的高分子网络为第二网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凝胶配比,分析蒙脱土、PVA、PAM组分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胶凝时间和渗透率测定实验优选出应用于防灭火中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PVA对胶凝时间的影响最大,PAM浓度变化对凝胶渗透率的影响最强,优选出配比为3%蒙脱土+3%PVA+1.5%PAM和4%蒙脱土+2.5%PVA+1.5%PAM的凝胶。以3%蒙脱土+3%PVA+1.5%PAM复合凝胶体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凝胶的粘度、强度、保水性和热稳定性等物理阻燃性能,并研究不同因素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得出:PVA对凝胶粘度的影响较大,当PVA浓度从2.5%增加到3.5%后,凝胶粘度增加了77.6%,硼酸浓度在1-1.5%时,存在临界值,使得凝胶粘度最大;复合凝胶的整体强度和保水性均大于双网络凝胶。复合凝胶120℃之前失重率变化较小,120℃时出现突变,随后失重率则以缓慢速率继续增加,且失重率变化速率低于双网络凝胶;并且随着蒙脱土含量增加,复合凝胶失重率逐渐减少。以长焰煤、褐煤和焦煤为研究对象,采用阻化性能测定、质量和热量变化、活性官能团测定实验,研究复合凝胶的化学阻燃性能。实验结果表明:4%蒙脱土复合凝胶均比3%蒙脱土复合凝胶抑制效果好,交叉点温度明显滞后;200℃时,4%蒙脱土复合凝胶处理XM、SD和GD煤的抑制率分别为41.40%、32.26%和27.21%。此外,4%蒙脱土复合凝胶处理煤样的初始失重阶段的质量下降率减少,吸氧增重阶段煤样增重量降低,各阶段活化能均有所增加;煤样的羟基和羰基含量始终低于原煤,C-H含量始终高于原煤。结合复合凝胶物理和化学阻燃性能,对其阻燃灭火机理进行探讨。复合凝胶阻燃作用是通过PVA、PAM内部存在大量的-OH、-COOH、-COONH2等亲水基团,与水分子形成多种类型氢键作用,以及蒙脱土吸水膨胀作用,从而实现复合凝胶的双重保水作用;由于凝胶具有较强的粘度和流动性,可以持久封堵填充煤体,降低氧气吸附量。同时煤中游离羟基被有机高分子内部大量亲水基团被吸附,并转变为稳定的含羟基类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生成链式反应被打断,起到化学阻化作用。复合凝胶阻燃效果整体表现为前期利用凝胶良好的保水性,延缓水分子释放,增强水分子滞留时间;后期则充分利用蒙脱土的热稳定性,持续隔氧,防止复燃。
郭庆[3](2021)在《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空区煤自燃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还会诱发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伴随深部矿井开采的快速发展,煤自燃灾害治理日趋复杂,而构建高效的预警体系是防治矿井煤自燃的关键。气体和温度是携带煤自燃信息量最丰富的两个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采空区煤自燃状态。然而,目前对于工作面不同区域气体浓度的分布规律掌握不清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气体预警指标的现场应用效果;受限于技术和工程,采空区温度场分布及演化特征研究不充分,阻碍对采空区温度场的认识。为了补充、完善和解决上述问题,满足采空区煤自燃预警的需求,本文开展了基于气体和温度相结合的煤自燃预警及响应机制研究,并研发了煤自燃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分析了工作面不同区域气体的统计学特征。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研究了上隅角袋子墙内、袋子墙外,高抽巷和采空区CO与O2浓度的多时间尺度演化特征,指出CO和O2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有不同的周期性,其能量密度与气体变化率有密切关联。拟合了气体小波系数的波动方程,根据相位差和初振幅得出采空区内的气体与煤自燃信息的相关性最高,高抽巷的相关性最小。其次,基于O2的核密度得到了特征O2浓度并对采空区煤自燃“三带”进行细分,将“氧化带”分为“第一氧化带”和“第二氧化带”,体现了采空区的动态性变化。最后构建了小波变换与ARIMA相结合的气体短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率。研究了标志气体与煤温的数学模型,并归纳了88组煤样标志气体特征温度的统计学分布特征。煤低温氧化阶段,标志气体与煤温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其中CO的Logistic拟合参数为A1=23.4,A2=14990,p=12,x0=294;C2H4的拟合参数为A1=0.3,A2=27,p=17,x0=283。初现温度和拐点温度将煤自燃阶段划分为波动阶段、稳定增长阶段和衰减阶段。根据统计学规律可知,CO、C2H4、C2H2的平均初现温度为30℃、120℃和278℃,CO和C2H4的第一拐点温度为158℃和204℃,第二拐点温度为294℃和283℃。拟合参数p值与煤低温氧化气体产物生成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根据CO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煤自燃三个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1.70k J/mol,83.67k J/mol和14.27k J/mol。构建了煤自燃气体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指出了C2H4与CO的初现温度比值与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指数正强相关,用于煤自燃危险性判定的初现温度比的临界值为4.23和5.45。煤自燃释放气体的过程中存在气体状态转变预准备期,且初始氧化阶段的预准备期较长。其次,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温度:CO初现温度、C2H4初现温度、CO第一拐点温度、C2H4第一拐点温度和C2H2初现温度共5个特征温度划分了煤自燃危险状态:安全状态、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状态。绘制了不同状态间的能级跃迁图谱,指出煤自燃跃迁只发生在相邻状态间,其跃迁能级为两端高、中间低。再次,将四组气体浓度比值lg(φCO2/φCO)、1/2.1*φC2H6/φC2H4、1/16.2*φCH4/φC2H6和φC3H8/φC2H6综合为一组复合预警指标:预警指标临界值大于1.6为低风险,1~1.6之间为一般风险,为低预警等级;小于1为其它风险状态,为高预警等级。最后,构建了基于泡沫凝胶防灭火技术的不同危险等级的响应对策。搭建了多孔介质温度场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小型实验台,研究了不同粒径、通风形式和风速条件下温度场的形态变化、热核区迁徙、多热核区演化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与热源不同距离的点的温度曲线具有不同的凹凸性,且与热源距离越大,温度响应时间越长。(2)粒径突变的交界面对热流的传递有显着影响:热流从小粒径流向大粒径系统时,热流在交界面出现收缩,反之,热流从大粒径流向小粒径系统时,热流在交界面处呈放射状。(3)不同风速条件下热核区具有不同的迁徙规律,无风时,热核区在纵向向上迁徙,且大粒径系统内热核区的迁徙位移最大,小粒径和混合Ⅱ系统内的迁徙位移不明显,混合Ⅰ系统内出现了显着的“烟囱效应”,在纵向形成了热束。风速变大时,热核区开始在横向发生迁徙,其中大粒径系统内热核区的横向迁徙位移最大,小粒径内出现了潜在热核区,混合粒径系统内热核区迁徙不明显;在热核区迁徙的过程中会形成新的热核区,且新热核区沿下风侧分布,继而出现多个热核区共存的现象。(4)多个热核区之间传递热量时会出现热流挤压现象,且挤压区附近是形成新热核区的主要区域,通过在采空区灌注防灭火材料,缩短风流携热流程,形成“截流”机制,可有效防止新热核区的形成。研发了煤自燃综合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可直接读取采集的气体和温度数据,并自动生成可视化的图表,然后根据预设的指标对超限气体进行预警和等级划分。系统在胡家河矿402102综放工作面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煤自燃防治的工作效率。本论文有图173幅,表37个,参考文献182篇。
王振兴[4](2020)在《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煤层自燃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开采深度、采煤方式、顶板处理、漏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西北地区,基本为侏罗纪时期成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分的特点,属于优质煤资源,约占各成煤时期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侏罗纪煤自燃发火较为严重,为此开展陕北地区曹家滩煤矿侏罗纪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的研究,提升煤矿开采安全性,对净化环境、保护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榆北曹家滩矿属于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范围,是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其设计生产能力1500万t/a。该矿井田周围无采空区,属保存完整的整装井田,开采的2-2煤层属于容易自燃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危险,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35天。矿井现在开采的煤层为2-2煤层,煤层属于特厚煤层,平均厚度11m,该矿首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大采高分层开采,回采过程造成采空区不同程度遗煤,尤其是顺槽两端头遗煤量较多,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难度较大。本文立足于榆北曹家滩煤矿采空区防灭火,通过对开采的2-2煤层自燃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进行实验室测定,大采高分层开采过程中漏风规律研究,测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确定最小安全推进速度,利用气体良好飘逸特性,提出通过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氧气和一氧化碳变化速率反应采空区遗煤自燃变化程度,建立自燃发火预警机制。在防灭火预警机制上综合建立了注氮、灌浆、堵漏风、喷洒阻化剂等防灭火措施,并对措施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曹家滩煤矿防灭火体系,指导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李江鹏[5](2020)在《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采掘工作面的推进和巷道的开拓延伸,巷道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造成了煤柱煤壁漏风的不良通风状况,使得小纪汗矿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处的隔离煤柱煤壁在2018年的一大里发牛生了自燃冒烟现象,对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因此为了保障小纪汗矿的安全生产,需要对其通风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煤壁自燃特性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气压计逐点测定法对小纪汗矿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和通风阻力分布分析及简单的安全性分析,将测定数据作为矿井通风辅助软件中的基础参数进行设罝,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井自然分风模拟解算,解算结果与实际通风情况基本吻合,且根据模拟解算的风压可计算并得出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两端差压为433.89Pa.其次,将现场采集的2#煤样进行破碎筛选为1#~6#煤样,分别将6种煤样置于程序升温箱中进行煤自燃特性实验,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实验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可知小纪汗矿煤样的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分别为60~70℃、115-125℃,当煤温达到100℃时1000PPM的CO浓度可作为煤自燃的判断标准。再次,利用FLUENT仿真模拟软件对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的煤自燃现象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433.89Pa的煤柱差压和1m2的裂隙通道条件下,CO浓度达到了1000PPM,煤柱煤壁发生了自燃。最后,根据煤自燃条件影响因素(压差、裂隙率0.013和水分11.43%~16.31%)对小纪汗煤矿进行了自燃危险区域预测及预警,得到高危区仅有11212工作面回撤通道隔离煤柱,依据划分的煤自燃阶段对小纪汗矿自燃煤壁进行了自燃阶段判断,并选用喷浆堵漏钻孔灌浆防治技术对其进行防治,实施后的气体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煤壁自燃防治效果显着,不会再出现煤自燃情况。
李杰[6](2020)在《青龙煤矿煤自燃无线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制约煤炭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煤自燃始终是煤炭企业需要时时面对的问题。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传统的井下预测预报方法存在指标参数单一、铺设距离远、束管易堵塞漏气及光纤线路易损坏等缺点。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本文以青龙煤矿11811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GA-BP采空区温度预测模型建立、现场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空区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实现采空区煤自燃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青龙煤矿16#、17#、18#煤层煤样程序升温实验,总结分析各气体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煤自燃监测预警气体及特征温度,划分煤层自然程度预警等级。选取井下监测预警气体指标浓度作为模型的输入层,输出目标为预测煤温。通过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GA-BP采空区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优选最佳的采空区温度预测模型。构建集O2、CO、CH4、压差等传感器于一体的煤自燃无线监测预警装置、基站及系统,并开发了采空区监测预警软件,能够实现在线实时监测、煤自燃预警及历史数据趋势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应用于青龙煤矿11811采空区,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人工色谱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预期设置的各项指标,且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输至地面PC控制端,方便管理人员监测预警,实现了对采空区煤自燃灾害的提前预防预控。
王栋[7](2020)在《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自燃早期的监测、识别与预警对防治煤自燃火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矿井煤自燃的监测预警手段主要是采用束管监测系统,它通过分析指标气体的组分及浓度变化对煤自燃程度进行推测判断,但传统的束管监测系统采用负压抽采气体的方式,存在着气体的组分和浓度易失真、传输滞后时间长等问题。为克服负压型束管存在的问题,正压型束管应运而生,但正压型束管的井下分布式泵难以远程控制且气体正压输送规律、气体传输滞后时间等关键问题仍鲜有研究。针对目前束管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输气与控制共用管线的正压束管监测系统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本文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煤低温氧化过程中指标气体的变化规律及与煤温的对应关系,根据指标气体选择原则,优选了东林矿6#、4#煤层煤自燃的指标气体,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选型了系统的关键器件,并从原理上对比分析了正压与负压型束管的优缺点;针对气体的正压传输问题,组建了气体正压输送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管径、压力及负压吸气管长度对气体传输时间和流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正压输气管的管径、正压泵的选型及负压吸气管长度的合理范围;基于连续性方程、气体状态方程和能量方程推导了可压缩气体等温稳定流动的流量方程,给出了气体传输滞后时间计算公式;通过判别气体的流动状态,理论计算了气体输送过程中的沿程阻力损失,并对局部阻力损失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利用正压输气管本身远程启停井下分布式正压泵的控制方案,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远程控制原理,设计了远程控制装置;结合东林矿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测点布置、正压泵安装等关键问题,完成了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测试了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气体传输滞后时间及气体失真性,并依据监测数据分析了系统的应用效果。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不仅解决了气体的组分和浓度失真问题,而且实现了远程控制正压泵和小流量、高正压输送气体,缩短了气体传输滞后时间,提高了监测的实时性,为矿井煤自燃火灾监测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刘健[8](2020)在《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矿井火灾事故是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之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煤矿受到火灾事故的威胁。矿井火灾事故每年都会烧掉大量的煤炭,造成资源损毁和财产破坏,此外煤自燃产生的有毒气体还会危害井下工人的安全。当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上下采空区受到开采的扰动会产生较多的漏风通道。同时有大量遗煤留存在采空区,加大了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本文以川南矿区新维煤矿的7号、8号煤层为对象展开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等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根据现场资料评估了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的自然发火风险;通过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试验判断出7号、8号煤层均为Ⅱ类自燃煤层,含硫量较高。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平台模拟了煤自燃氧化过程,筛选出了CO和C2H6的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的指标性气体。得到了最小遗煤厚度,下限氧气浓度,上限漏风强度的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利用Fluent软件建立采空区的物理模型,做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出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参数以及气体组分的运移规律,判定了自燃三带分布。当工作面供风量为920m3/min时,氧化自燃带处于距工作面25m-85m的区域。设计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测定方案,实测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区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进一步确定采空区容易发生自燃火灾的区域。根据新维煤矿的开采情况和现有的技术条件设计了上覆煤层注浆和采空区压注二氧化碳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根据自然发火的危险区域确定了注二氧化碳量为1550m3/h并成功消除火源。该论文有图30幅,表19个,参考文献64篇。
张振乾[9](2020)在《矿用防灭火活化粉煤灰胶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资源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开发,逐渐暴露出来许多严峻的问题,尤其是煤自燃火灾。日益频发的煤自燃火灾对煤矿井下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煤自燃火灾的现象,目前,煤矿井下采用了许多方法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现象进行治理,但是由于材料成本较高,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导致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治理效果较差。粉煤灰是煤燃烧后产生的细小颗粒,含有大量的硅,铝,铁钙,钠等元素的氧化物,通过对粉煤灰的元素组成以及粉煤灰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活性的研究发现,粉煤灰中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空间交织网状结构存在,不易与酸发生反应,因此利用氢氧化钠对粉煤灰活性进行激发,激发后的粉煤灰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进而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粉煤灰活化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活化粉煤灰胶体,并通过螯合剂,H+缓释剂对活化粉煤灰胶体成胶时间进行控制。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5mol/L时,粉煤灰活化物质溶出率为15.29%,能够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稳定的胶体状态,因此选用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粉煤灰进行活性激发。最后考察不同配比条件下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胶凝特性、阻化特性、灭火特性。活化粉煤灰胶体的胶凝特性包括成胶时间、粘度,渗透性以及保水性,不同配比条件下活化粉煤灰胶体体系的成胶时间最短为22min,且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活化粉煤灰胶体的粘度影响最大,因此3%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活化粉煤灰胶体易于停留在煤体之中且其渗透率仅为30.37%。活化粉煤灰胶体的主要成分是水,通过保水性实验发现当温度达到180℃时,2%,2.5%,3%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体系的受热失重率分别为51.34%,45.75%,38.87%。其中3%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体系的受热失重率最小,说明3%羧甲基纤维素钠活化粉煤灰体系的胶凝特性较好,因此选用3%羧甲基纤维素钠活化粉煤灰胶体对防灭火特性进行研究。阻化特性研究包括活化粉煤灰胶体在低温条件下对煤自燃标志性气体,交叉点温度,质量和热量变化的影响,发现褐煤和焦煤在经过3%羧甲基纤维素钠活化粉煤灰凝胶处理过后的阻化率最高,其阻化效果要优于CaCl2和2.5%羧甲基纤维素钠活化粉煤灰凝胶。褐煤的燃烧阶段滞后了20℃左右,放热峰值点滞后40℃左右。说明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对煤自燃过程具有阻化作用。灭火特性研究通过水与活化粉煤灰胶体注入自燃煤体后发现水注入自燃煤体之中时,煤体出现复燃,而当活化粉煤灰胶体注入煤体时没有出现复燃现象,并且胶体能有效停留在炉体之内,覆盖煤体,减少煤体与氧气的接触。最后通过微观阻化实验结合活化粉煤灰胶体的防灭火特性研究了活化粉煤灰胶体的防灭火机理,胶体的加入会使煤样的比表面积减少,抑制了煤与氧的接触能力,同时抑制了煤中脂肪族C-H组分以及C=O等含氧官能团的反应速率,使煤体不易自燃。
王潞欧,谢雄刚,赵先伟,李维翔[10](2019)在《基于灰色关联熵-突变级数法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煤层自燃引发火灾的情况,提出了灰色关联熵和突变级数法结合的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三级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例,将该评价方法对贵州某矿进行了内因火灾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矿总突变隶属值为0.6325,危险等级为Ⅲ级(中等),而该矿影响煤自燃的客观条件较发育,控制较困难,可通过加强管理来预防煤层自燃的发生,评价结果符合该矿实际状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实用性。
二、矿井自燃火灾的突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井自燃火灾的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裂隙漏风及煤自然发火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技术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特性及极限参数研究 |
2.1 程序升温实验装置及过程 |
2.2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特性参数研究 |
2.3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极限参数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裂隙漏风规律研究 |
3.1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裂隙发育规律 |
3.2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裂隙漏风规律 |
3.3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地表漏风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覆岩漏风裂隙演化及孔隙率变化规律研究 |
4.1 物理模拟实验分析 |
4.2 数值模拟分析 |
4.3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离散裂隙—孔隙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然发火模拟研究 |
5.1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煤自燃数学模型 |
5.2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5.3 复合采空区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
6.1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影响因素 |
6.2 井上下联合控风技术 |
6.3 采空区覆盖隔氧技术 |
6.4 采空区惰化降氧技术 |
6.5 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燃防治技术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 |
1.2.2 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 |
1.2.3 防灭火凝胶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2.4 提出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配比优化 |
2.1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原料及其性质 |
2.1.1 双网络凝胶基料 |
2.1.2 双网络凝胶交联方式 |
2.1.3 蒙脱土材料 |
2.2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过程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制备过程 |
2.3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配比及优化实验 |
2.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2.3.2 正交表极差计算方法 |
2.3.3 胶凝时间测定实验 |
2.3.4 凝胶渗透率测定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特性评价 |
3.1 凝胶粘度测试 |
3.1.1 凝胶粘度测定方法 |
3.1.2 原材料浓度对凝胶粘度的影响 |
3.1.3 硼酸浓度对凝胶粘度的影响 |
3.2 凝胶强度测试 |
3.2.1 凝胶强度测试方法 |
3.2.2 凝胶强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 凝胶保水性能测试 |
3.3.1 凝胶保水性测试方法 |
3.3.2 凝胶保水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凝胶热稳定性 |
3.4.1 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
3.4.2 热稳定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3 蒙脱土用量对凝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防灭火性能研究 |
4.1 实验煤样选择和制备 |
4.1.1 实验煤样的选取 |
4.1.2 煤样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4.1.3 复合凝胶处理煤样的制备 |
4.2 阻化性能测定实验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标志性气体释放规律 |
4.2.4 煤自燃过程中凝胶抑制率趋势分析 |
4.2.5 交叉点温度变化特性 |
4.3 煤自燃过程质量和热量变化测定实验(TG-DSC) |
4.3.1 实验仪器 |
4.3.2 实验过程 |
4.3.3 质量和热量变化特性分析 |
4.3.4 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
4.4 活性官能团测定实验(FTIR) |
4.4.1 实验仪器 |
4.4.2 实验过程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防灭火机理探讨 |
5.1 复合凝胶的阻化机制探讨 |
5.1.1 实验过程 |
5.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3 复合凝胶阻化机理 |
5.2 双网络凝胶和复合凝胶灭火对比实验 |
5.2.1 实验过程及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凝胶灭火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工作面气体浓度统计学特征分析 |
2.1 工作面气体多时间尺度演化特征 |
2.2 基于核密度的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 |
2.3 基于小波变换与ARIMA模型气体浓度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标志气体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研究 |
3.1 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测试 |
3.2 变质程度对标志气体的影响 |
3.3 标志气体浓度与煤温的数学模型 |
3.4 气体特征温度及拟合参数的统计学规律 |
3.5 煤氧反应热动力学参数阶段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其响应对策 |
4.1 单一指标气体预警体系 |
4.2 复合指标气体预警体系 |
4.3 不同危险等级的响应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孔介质温度演化特征实验研究 |
5.1 多孔介质非稳态传热模型 |
5.2 实验设备、方法及过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热源位置判断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煤自燃综合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6.1 功能架构及运行环境 |
6.2 软件界面及操作 |
6.3 现场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自燃机理过程 |
1.2.2 煤的自燃影响因素 |
1.3 煤的自燃防治技术 |
1.3.1 预测预报技术 |
1.3.2 防灭火技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榆北曹家滩煤矿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井田地质情况 |
2.1.2 曹家滩井田构造与断层 |
2.2 井田水文地质 |
2.2.1 地表水文特征 |
2.2.2 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2.3 曹家滩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
2.3 曹家滩矿煤层及煤质 |
2.4 开拓开采及通风 |
2.5 曹家滩矿井采空区情况 |
2.5.1 采空区遗煤情况 |
2.5.2 采空区漏风情况 |
2.6 本章小结 |
3 曹家滩2-2 煤层自燃特性及指标气体 |
3.1 煤层自燃倾向性 |
3.2 曹家滩2-2 煤层自燃标志气体及临界值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3.2.3 实验条件 |
3.3 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分析 |
3.3.1 标志气体 |
3.3.2 气体产生情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耗氧速度分析 |
3.4.2 气体产生率 |
3.4.3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
3.5 指标气体及临界值 |
3.6 本章小结 |
4 曹家滩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及漏风规律研究 |
4.1 采空区不同气体浓度及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
4.1.1 采空区不同气体浓度分布 |
4.1.2 工作面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
4.2 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 |
4.2.1 自燃三带划分 |
4.2.2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步骤 |
4.2.3 曹家滩矿122106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
4.3 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曹家滩煤矿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 |
5.1 煤层自燃指标性气体研究分析 |
5.2 采空区自燃预警体系 |
5.2.1 预报系统 |
5.2.2 预警系统 |
5.3 采空区自燃防治体系 |
5.3.1 喷洒阻化剂 |
5.3.2 灌浆防灭火 |
5.3.3 预防性注氮 |
5.3.4 堵漏风防灭火 |
5.4 本章小结 |
6 曹家滩矿井122106 工作面防灭火应用 |
6.1 122106 工作面概况 |
6.2 工作面防灭火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通风阻力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矿井通风软件研究现状 |
1.2.3 煤自燃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4 煤炭自燃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与自然分风模拟 |
2.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内容及方法 |
2.1.1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内容 |
2.1.2 巷道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
2.1.3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参数的计算 |
2.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及结果检验 |
2.2.1 测定参数及其计算结果 |
2.2.2 测定精度检验 |
2.2.3 通风阻力分布合理性 |
2.3 矿井通风系统自然分风模拟 |
2.3.1 矿井通风网络模型 |
2.3.2 通风网络基本参数 |
2.3.3 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参数 |
2.3.4 解算结果 |
2.3.5 矿井通风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小纪汗矿2~#煤自燃特性实验 |
3.1 实验原理及装置 |
3.1.1 实验原理 |
3.1.2 实验装置 |
3.2 小纪汗矿煤样实验条件 |
3.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实验结果 |
3.3.2 CO、CH_4、C_2H_6和C_2H_4气体的规律分析 |
3.3.3 耗氧速度及气体产生率分析 |
3.3.4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
3.4 不同粒径煤样自燃规律 |
3.4.1 CO浓度规律分析 |
3.4.2 CH_4浓度的律分析 |
3.4.3 耗氧速度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隔离煤柱两端差压与煤自燃仿真模拟 |
4.1 煤柱自燃概述 |
4.1.1 煤柱自燃条件 |
4.1.2 煤柱自燃机理 |
4.1.3 煤柱自燃原因 |
4.2 煤柱自燃煤柱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的构建及网格划分 |
4.2.2 Fluent渗流扩散数学模型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4.3 煤柱煤自燃模拟分析 |
4.3.1 基本假设 |
4.3.2 煤柱CO浓度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煤自燃区域预测与防治技术 |
5.1 煤自燃区域预测 |
5.1.1 水分对煤自燃的影响 |
5.1.2 压差和裂隙率对煤自燃的影响 |
5.1.3 小纪汗矿煤自燃区域预测 |
5.2 煤自燃分级预警 |
5.2.1 自然升温气体浓度分析 |
5.2.2 煤自燃阶段划分及分级预警 |
5.2.3 小纪汗矿煤自燃阶段划分及预警 |
5.3 煤自燃灾害防治技术 |
5.3.1 煤自燃发火防控技术 |
5.3.2 小纪汗矿煤自燃防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6)青龙煤矿煤自燃无线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预测技术 |
1.2.2 煤自燃监测技术 |
1.2.3 神经网络在矿井内的应用 |
1.2.4 多源信息融合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青龙煤矿主采煤层煤自燃指标气体研究 |
2.1 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 |
2.1.1 实验原理 |
2.1.2 实验煤样制备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条件 |
2.2 气体产生规律及耗氧特性 |
2.2.1 气体浓度分析 |
2.2.2 气体产生速率 |
2.2.3 耗氧速率分析 |
2.3 煤自燃指标气体的确定 |
2.3.1 指标气体选取条件 |
2.3.2 指标气体确定 |
2.4 .煤层自燃程度预警等级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采空区温度预测模型 |
3.1 数据预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原始特征变量异常值的处理 |
3.1.3 实验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3.1.4 模型检验指标研究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煤自燃预测模型 |
3.2.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3.2.2 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3.2.3 结果分析 |
3.3 基于GA-BP神经网络温度预测模型 |
3.3.1 遗传算法(GA) |
3.3.2 GA-BP模型构建 |
3.3.3 结果分析 |
3.4 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煤自燃无线监测预警技术及系统 |
4.1 采空区煤自燃无线监测系统构架及模块组成 |
4.1.1 系统构架的建立 |
4.1.2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
4.2 采空区煤自燃无线监测硬件 |
4.2.1 煤自燃无线监测装置 |
4.2.2 煤自燃无线监测基站 |
4.3 预警软件功能实现 |
4.3.1 系统管理 |
4.3.2 基站测点设置 |
4.3.3 信息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
5.1 矿井概况 |
5.2 系统布置 |
5.2.1 布置方法 |
5.2.2 测点布置 |
5.3 工业应用 |
5.3.1 试验流程 |
5.3.2 监测系统的运行 |
5.3.3 监测结果 |
5.4 应用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煤自燃火灾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自燃束管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煤自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2.1 煤自燃程序升温实验测试 |
2.2 煤自燃指标气体的选取 |
2.3 煤自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介绍 |
3.1 系统结构 |
3.2 系统工作原理 |
3.3 正压与负压型束管监测系统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气体传输研究 |
4.1 气体正压传输实验测试 |
4.2 气体正压传输规律分析 |
4.3 气体正压传输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的应用 |
5.1 应用矿井概况 |
5.2 分布式正压泵远程控制技术 |
5.3 系统的安装布置方案 |
5.4 系统测试及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应用矿井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井田地质条件 |
2.3 采掘布置 |
2.4 通风与瓦斯 |
2.5 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3 煤自然发火特性参数试验分析 |
3.1 新维煤矿主采煤层自燃参数测定 |
3.2 自然发火指标性气体优选 |
3.3 自然发火危险区域判定 |
3.4 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值模拟校正的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分析 |
4.1 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定义 |
4.2 数值模拟研究 |
4.3 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实测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 |
5.1 近距离煤层开采特点 |
5.2 自然发火防治体系 |
5.3 防灭火措施现场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矿用防灭火活化粉煤灰胶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 |
1.2.2 煤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
1.2.3 矿井防灭火材料研究 |
1.2.4 防灭火胶体性能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粉煤灰的活化方法及活化粉煤灰溶液的制备 |
2.1 粉煤灰的活性 |
2.2 粉煤灰活性激发方法 |
2.2.1 物理激发法 |
2.2.2 化学激发法 |
2.2.3 热激发法 |
2.2.4 复合激发法 |
2.3 粉煤灰活性激发实验 |
2.3.1 实验原料 |
2.3.2 粉煤灰处理 |
2.3.3 粉煤灰活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制备 |
3.1 交联材料的选择 |
3.2 活化粉煤灰/CMC的成胶机理 |
3.3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配置实验 |
3.3.1 CMC溶液的制备 |
3.3.2 活化粉煤灰溶液的制备与添加 |
3.3.3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制备 |
3.3.4 复合凝胶配比实验 |
3.4 复合凝胶性能评价方法 |
3.4.1 成胶时间测定方法 |
3.4.2 成胶时间结果与分析 |
3.4.3 凝胶粘度测定 |
3.4.4 粘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防灭火特性 |
4.1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渗透性和胶结性测定实验 |
4.1.1 渗透性实验及分析 |
4.1.2 胶结性实验及分析 |
4.2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稳定性 |
4.2.1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保水性 |
4.2.2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热分解性 |
4.3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阻化性能 |
4.3.1 实验装置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对煤自燃过程质量及热量的影响 |
4.4.1 实验装置和步骤 |
4.4.2 TG分析 |
4.4.3 DSC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灭火实验及防灭火机理 |
5.1 小型灭火实验 |
5.1.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5.1.3 活化粉煤灰凝胶材料的灭火机理 |
5.2 活化粉煤灰胶体材料的微观阻化实验 |
5.2.1 比表面积测试及结果 |
5.2.2 傅里叶红外测试及结果 |
5.2.3 活化粉煤灰凝胶材料的阻化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灰色关联熵-突变级数法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方法介绍 |
1.1 熵权法 |
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1.3 熵权-灰色关联法评价模型 |
1.4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
2 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 应用举例 |
3.1 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熵分析 |
3.2 突变级数法评价 |
4 结论 |
四、矿井自燃火灾的突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埋藏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裂隙漏风及煤自然发火规律研究[D]. 卓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2]蒙脱土类双网络复合凝胶的制备及防灭火特性研究[D]. 王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采空区煤自燃预警技术及应用研究[D]. 郭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4]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D]. 王振兴.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5]小纪汗煤矿矿井通风对煤壁自燃影响研究[D]. 李江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青龙煤矿煤自燃无线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 李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煤自燃正压束管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新维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健.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9]矿用防灭火活化粉煤灰胶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 张振乾.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基于灰色关联熵-突变级数法矿井内因火灾风险评价研究[J]. 王潞欧,谢雄刚,赵先伟,李维翔. 采矿技术,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