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

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

一、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平,姬建敏[1](2022)在《论王华良编辑学研究的特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华良是我国投入编辑学研究比较早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影响的学者型编辑。他的编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学基本理论和编辑工作等领域,其特色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出发,研究编辑概念、编辑起源、编辑学基本规律等核心理论问题,融哲理性、思想性于一体;研究编辑意识、编辑劳动、编辑选题与审稿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理性与创新性结合紧密。他对编辑概念的界定、编辑本质的探讨以及与之相关的编辑中心论、编辑中介论,在编辑学理论建构和编辑学学科发展中颇具影响。

付一静[2](2020)在《学术期刊编辑引导职能的再造》文中提出201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这一总体目标不仅给科技期刊绘制了发展宏图,也为所有的学术期刊指明了方向。学术期刊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学术期刊肩负着推动社会文化、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职业使命。学术期刊从诞生之时就承载着普及、提高社会大众的科技和文化知识,引领和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职能。在新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学术期刊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职能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潘镜羽[3](2019)在《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使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微信即新媒体时代极具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产物。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让人们养成“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偏爱“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来不及感悟和思考的“无奈”使以视觉为主的公众号推文因其直观、感性、简短、浅显的特性成为了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消费社会的浮躁化和肤浅化,使微信公众号推文的生产趋于流水化和同质化,大众没时间细细品味经典,人们陷入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越发缺失,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判断力越发弱化的怪圈。这些都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网络媒介生态,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观念、审美活动和审美趣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娱乐状态。本文旨在回答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问题,针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在编辑过程中应注重的不同“美”的方面进行探析,构建其美学素养的理想构成。该理想构成包括三个层面,体验层对应审美体验中感官的感性感知,包括情感美、文字美、视听美、版面美;支柱层对应技术技能的支撑,包括修图美和剪辑美;基座层对应审美体验的深层精神力量,包括思想美和素质美。本研究依据该理想构成,从不同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进行调研、数据回收和处理。根据问卷的数据结果,结合深度访谈挖掘问卷选项背后的隐藏问题和编辑者心理,并对此进行辩证分析,归纳和总结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特征。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掘了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深究浮于表面的现象背后的问题,在美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编辑者美学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审美分析,揭示隐藏在微信公众号编辑行业中的审美危机,剖析其背后的审美变异现状,对其进行审美批判,并尝试寻找背后的原因。最后本研究从编辑者个人应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文化修养,社会应重视审美教育、优化大众审美态度、提升全民审美能力、注重审美创造,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公众平台进行自我规范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寻找对策,以求改善目前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审美意识浅表化、审美观念畸形化、审美趣味低俗化和审美创造缺失化的困境,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朱剑[4](2018)在《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十年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一直是学术期刊编辑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反复论说的问题,折射出编辑的身份焦虑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身份焦虑实始于1970年代末开始渐趋刚性的编辑职业化的推行,这一制度设计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告别"编研一体"的传统而与学术共同体分离,作为职业编辑人必须通过重建与学者的关系来确立自己新的身份。编辑身份建构历经了"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编辑主体说""编辑学者化"等交替递进的过程,每当前一个解说在现实中碰壁后即为后一个解说所取代,编辑职业化始终是不变的前提,而变化的则是身份目标不断抬高,实现路径愈加艰难,直到"学术引领者"这一在许多人看来高不可攀的目标提出后,终于响起了"回归杂家"的呼声,身份建构又回到了起点。教育部"名刊工程"的推出,为学报编辑提供了全面反思编辑身份与学术期刊体制关系的机会,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并没能带来学术期刊及其编辑对学术共同体的回归,从而失去了在纸本时代解决编辑身份定位问题的最后机会。学术期刊编辑带着身份焦虑走进了数网时代,而传播技术的革新也许可为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建构提供新的契机。

任瑶瑶[5](2017)在《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丰硕。他毕生从事书、报、刊的编辑工作,创意出版《小说月报》《散文》等期刊,担任《百花散文书系》的主编之一。他致力于编辑学、书评学研究活动,出版专着《杂志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概论》《编辑创意论》《编辑选择论》《编辑结构论》《编辑优化论》《从历史走向未来编辑出版的改革》《论编辑规律与编辑出版》《期刊:长流的江河》《书评学》《现代书评学》等;与人合着《书籍编辑学》《书籍编辑学概论》《中国百年书评精选评析》等。他丰富的编辑经验和扎实的理论成果对业界和学界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徐柏容是“百花”风格的奠基者。在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初创期,他强调散文特色,确立散文为出版重点,策划“小开本散文丛书”。百花文艺出版社复建后,他巩固散文出版,参与编辑《百花散文书系》,使之成为“百花”风格的重要代表。他创意出版文选性期刊——《小说月报》,创办新中国第一份专载散文的纯文学期刊——《散文》。徐柏容是书刊编辑学研究的拓荒者。他的《杂志编辑学》开创了内地期刊编辑学研究的新纪元,他的《期刊编辑学概论》专业教材标志着我国期刊编辑学研究从无学到有学的新阶段。他与杨忠贤合着的《书籍编辑学》是学用结合的专业教材,他参与撰写的《书籍编辑学概论》是我国书籍编辑学研究的成熟之作。他的书刊编辑学理论不断深化,形成创意、选择、结构、优化四位一体的书刊编辑学理论体系。创意是编辑工作的基石;选择是对编辑工作的积极指导与消极控制;结构是编辑工作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优化是编辑工作的依归。四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徐柏容是书评事业的推动者。他开展丰富的书评实践活动,不仅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还对编辑出版类作品进行分析。他致力于书评学研究活动,从《书评学六论》到《书评学》再到《现代书评学》,形成系统完善的书评学理论。他不仅应时代所需,先行投身书评研究,并且倡导书评学,构建书评学理论体系,此外,自成一家,厘清书评学基本问题,并推动书评实践工作的开展。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丰硕,集编、研、评于一体,善为天下先且具有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这启示出版从业者和理论研究者,要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强调修养、既专且杂;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刘光裕,陈静[6](2016)在《我与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刘光裕访谈》文中研究指明自1996年退休后,刘光裕开始全力以赴进行中国古代出版史的研究,至今已有二十年。刘光裕的古代出版史研究,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汉唐为主,后一阶段以先秦为主。在专注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的同时,刘光裕也积极从事中国编辑出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参与或见证中国编辑出版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其研究经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编辑出版学发展的历程。

胡之鑫[7](2016)在《从当代编辑学论着的出版现状看编辑学学科建设情况》文中提出编辑学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近十几年更是编辑学发展的新时期。文章对从2000年至2014年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编辑学论着的出版情况作了较为全面地梳理,运用《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的书目汇总资料,将编辑学着作进行整理并分类,共计9类,分别是基础理论研究、编辑活动与编辑规律研究、编辑主体研究、编辑史研究、编辑出版学科与专业教育研究、新媒体编辑学研究、部门编辑学研究、翻译论着研究和论文及其他研究。通过对编辑学着作九大类别的分析和近十五年与前五十年着作出版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编辑学的论着在学术上的进展和学科建构的现状。近年来,编辑学的研究形势较好,进展不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问题。近十几年的编辑学学科情况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全媒体新媒体带来的"数字化时代",把传统的编辑学也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不论是编辑学科、编辑事业还是编辑主体,都应迅速适应并完成华丽转型,从而推动和完善编辑学的学科建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论三大部分,在正文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2000年-2014年十五年《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所收录的编辑学论着的出版情况进行总体样本统计,采取纵向和横向分析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评析;第二章介绍编辑学的发展特点,以内容为线索,对编辑学论着进行分类,从而找到编辑学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第三章是对编辑学学科建构的现状分析,首先承认"编辑有学"且日趋成熟,其次新媒体时期为其提供了新的建设平台,再次编辑学学科建设中编辑出版学教育的转型也势在必行;第四章通过对编辑学论着的研究统计发现,总结新的历史时期对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建构中存在主要问题。第五章主要借鉴优秀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结论部分总结介绍2000年-2014年十五年编辑学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论着出版情况是学科建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编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编辑学论着的出版情况为切入点,从横向内容分类和纵向时间分类,对《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所收录的有关编辑学着作进行统计,从而对编辑学学科进行特点解读,并对学科建构情况及规律予以分析,探求近十五年来编辑学发展的走势。

付一静[8](2016)在《论编辑权利及其规范行使》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出版业空前繁荣,编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但是,存在很多编辑不作为与编辑过度行使权利的现象,造成客观上宣扬错误思想观念和文字差错率较高等不当出版行为。因此,明确编辑权利,规范行使编辑权利十分重要。文章从编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出发,明确了编辑权利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辑权利不当行使的现象分析,提出了依法规范编辑权利行使的措施。

付一静[9](2015)在《论编辑权利及其规范行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出版业空前繁荣,编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但是,存在很多编辑不作为与编辑过度行使权利的现象,造成客观上宣扬错误思想观念以及文字差错率高等不当出版行为的出现。因此,明确编辑权利,规范行使编辑权利十分重要。文章从编辑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出发,明确了编辑权利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辑权利不当行使的现象分析,提出了依法规范编辑权利行使的措施。

周国清[10](2012)在《近三十年编辑客体研究述论》文中指出编辑客体是编辑学的核心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引起研究者关注以来,其研究经历了起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其研究具有三个特点:1.深入思考编辑客体的构成因素及其特征;2.从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中动态探讨其属性,并以此为起点对编辑客体予以界定;3.对编辑客体进行哲学层面的抽象思考。这些研究对编辑学理论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而言,其研究状态与编辑客体在编辑学中的地位不相称,有待不断深化和拓展。

二、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论王华良编辑学研究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出发探讨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
    (一)编辑概念的廓清与界定
    (二)编辑起源的辨析与探寻
    (三)编辑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的评述和论说
    (四)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和基本矛盾及其本质属性的垦拓与型构
二、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讨编辑主体和编辑工作
    (一)对编辑主体的探索与考量
    (二)对编辑工作的总结与分析
三、鲜明的理论色彩,强烈的问题意识
    (一)起步早,涉猎广,学理性明显
    (二)重实务,接地气,现实性突出

(3)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与“编辑者”相关的概念辨析
        2.1.2 与“美学素养”相关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审美教育理论
        2.2.2 媒介素养理论
        2.2.3 传播美学理论
第三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理想构成
    3.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体验层
        3.1.1 情感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人性之魅
        3.1.2 文字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沟通之钥
        3.1.3 视听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呈现之美
        3.1.4 版面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设计之美
    3.2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支柱层
        3.2.1 修图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再创之艺
        3.2.2 剪辑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重塑之力
    3.3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基座层
        3.3.1 思想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理性之光
        3.3.2 素质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内在之义
第四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现状调查
    4.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问卷调查概况
        4.1.1 问卷调查背景与目的
        4.1.2 问卷调查方法与内容
        4.1.3 问卷回收与数据处理
    4.2 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深度访谈分析
        4.2.1 访谈调查目的及内容
        4.2.2 访谈调查方法及步骤
        4.2.3 编辑者深度访谈分析
    4.3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特征
        4.3.1 排版新颖多变
        4.3.2 内容多元有趣
        4.3.3 图片生动直观
        4.3.4 音、视频有感染力
第五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局限性
        5.1.1 审美意识浅表化
        5.1.2 审美观念畸形化
        5.1.3 审美趣味低俗化
        5.1.4 审美创造缺失化
    5.2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受新媒体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
        5.2.1 未受明确的法律法规监管
        5.2.2 受市场、资本逻辑的影响
        5.2.3 众多网络问题的负面影响
第六章 提升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建议
    6.1 培养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健康的审美意识
        6.1.1 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6.1.2 培养健康审美趣味
        6.1.3 提升审美文化修养
    6.2 社会重视审美教育
        6.2.1 优化审美态度
        6.2.2 提升审美能力
        6.2.3 注重审美创造
    6.3 相关部门进行规范和监管
        6.3.1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3.2 公众平台自我规范监管
第七章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5)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百花”风格的奠基者
    (一)初创期:强调散文特色,出版散文丛书
        1.确立散文为出版重点
        2.策划“小开本散文丛书”
    (二)复建后:巩固散文出版,创办两种期刊
        1.《百花散文书系》:“百花”风格的重要代表
        2.《小说月报》:文选性期刊的创意出版
        3.《散文》:新中国第一份专载散文的纯文学期刊
二、书刊编辑学研究的拓荒者
    (一)书刊编辑学研究的开拓
        1.《杂志编辑学》:开创内地期刊编辑学研究新纪元
        2.《期刊编辑学概论》:从无学到有学的新阶段
        3.《书籍编辑学》:学用结合的专业教材
        4.《书籍编辑学概论》:书籍编辑学研究的成熟之作
    (二)书刊编辑学研究的深化
        1.创意:编辑工作的基石
        2.选择:编辑工作的积极指导与消极控制
        3.结构:编辑工作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4.优化:编辑工作的依归
三、书评事业的推动者
    (一)丰富的书评实践
        1.对文学作品的评论
        2.对编辑出版类作品的评论
    (二)系统的书评学研究
        1.从《书评学六论》到《现代书评学》
        2.书评学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四、徐柏容编辑出版活动的特色及启示
    (一)徐柏容编辑出版活动的特色
        1.集编、研、评于一体
        2.善为天下先
        3.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二)徐柏容编辑出版活动带来的相关启示
        1.立足实际,学用结合
        2.强调修养,既专且杂
        3.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从当代编辑学论着的出版现状看编辑学学科建设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样本统计
1.1 概念界定
    1.1.1 编辑学
    1.1.2 编辑学与出版学是彼此独立的两个学科
    1.1.3 编辑学论着的基本分类形式
1.2 十五年编辑学论着的出版情况
    1.2.1 关于编辑学论着的样本选择和抽样方法
    1.2.2 《全国总书目》和《全国新书目》中抽样结果 第二章 编辑学论着分类情况特点分析
2.1 第一类(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概念探讨、研究方法多样
    2.1.1 从历史发展角度阐释
    2.1.2 从词性角度阐释
    2.1.3 从概念的功能性来阐释
    2.1.4 从学科性质角度阐释
    2.1.5 从新时期发展阐释
2.2 第二类(编辑活动与编辑规律研究):编辑实操性强,性质规律较少
2.3 第三类(有关编辑主体的论着):主体研究愈盛、素养心理成焦点
    2.3.1 编辑主体的角色内涵是切入点
    2.3.2 编辑主体的素养能力成焦点
    2.3.3 编辑心理为新的关注点
2.4 第四类(中国编辑史的研究):历史研究显冷淡、学科构建不可缺
2.5 第五类(编辑出版学科与专业教育研究):专业教材丰富化、理论研究深入化
2.6 第六类: (新媒体编辑学研究):出版趋势急攀升,覆盖面积渐扩大
    2.6.1 新媒体编辑实务改革首当其冲
    2.6.2 新媒体时代编辑素质新要求
2.7 第七类(部门编辑学研):种类众多成果丰、学科融合促发展
2.8 第八类(翻译论着):外文翻译取优长、编辑策略更明确
2.9 第九类(论文集及其他类):论着集大家之言、编辑学异彩纷呈 第三章 近十五年编辑学研究特点分析
3.1 研究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特点
    3.1.1 理论研究内容体系化
    3.1.2 理论研究方法科学化、规范化
3.2 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特点
3.3 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特点
3.4 研究指向的明确性特点 第四章 编辑学学科建设所呈现的问题
4.1 基础理论研究存在局限性
    4.1.1 在研究领域没有太多新的突破,缺乏创新性
    4.1.2 数字时代的研究滞后且不深入
    4.1.3 研究内容失衡
    4.1.4 研究方法比例失调
4.2 编辑学专业教育有瓶颈
    4.2.1 师资力量不足
    4.2.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4.2.3 教材建设不够完善 第五章 对编辑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建议
5.1 加强创新理念,深挖理论精髓
5.2 数字化转型
5.3 专业教育发展建议
    5.3.1 争取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
    5.3.2 造就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队伍
    5.3.3 创新教育模式,提倡合作办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论编辑权利及其规范行使(论文提纲范文)

一、 编辑权利及其特点
    (一) 对编辑权利的理解
    (二) 编辑权利的内容
    (三) 编辑权利的特点
二、 编辑权利行使的制约因素
    (一) 编辑客体的质量
    (二) 编辑主体的质量
    (三) 编辑工作负荷
    (四) 管理制度
三、 编辑权利不当行使的现象分析
    (一) 编辑权利行使不足的表现及其危害
    (二) 编辑权利过度行使的表现及其危害
四、 依法规范编辑权利行使的措施
    (一) 个人层面
    (二) 管理层面
    (三) 行政层面
    (四) 法律层面

四、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王华良编辑学研究的特色[J]. 王建平,姬建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学术期刊编辑引导职能的再造[A]. 付一静. 新业态 新挑战 新思维——中国编辑学会第21届年会获奖论文集, 2020
  • [3]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D]. 潘镜羽.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J]. 朱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5]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研究[D]. 任瑶瑶. 河南大学, 2017(03)
  • [6]我与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刘光裕访谈[J]. 刘光裕,陈静.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6(04)
  • [7]从当代编辑学论着的出版现状看编辑学学科建设情况[D]. 胡之鑫. 山西大学, 2016(05)
  • [8]论编辑权利及其规范行使[J]. 付一静. 中国编辑, 2016(01)
  • [9]论编辑权利及其规范行使[A]. 付一静. 培养编辑名家 打造出版精品——中国编辑学会第16届年会获奖论文(2015), 2015
  • [10]近三十年编辑客体研究述论[J]. 周国清. 中国编辑, 2012(02)

标签:;  ;  ;  ;  ;  

论编辑与信息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