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及对汤剂发展改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舒[1](2021)在《柴胡配方颗粒研制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胡是我国常见的中草药,早在2000年前就被广泛应用,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主要存在于柴胡的干燥根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在解热、镇痛、保肝护肝、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有明显疗效。中药配方颗粒是以单一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水提、浓缩、干燥、制粒制成的新型颗粒状制剂,不但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性,并且还具有免煎煮、方便服用、易保存等优点。随着配方颗粒的广泛应用,建立其质量标准、保证成分稳定有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柴胡中的化学成分、入血成分及其相应的代谢物进行分析,筛选出柴胡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柴胡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柴胡体外化学成分分析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C-Q-TOF-MS)和离子淌度质谱联用方法,对柴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70个化合物。借助离子淌度技术对液相色谱无法分离的两对共流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使柴胡化学成分的鉴定更加全面、准确,为柴胡的体内研究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2.柴胡入血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分析收集大鼠经柴胡提取液灌胃后的血浆样品,利用UHPC-Q-TOF-MS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UNIFI中柴胡信息数据库的匹配及Masslynx软件的核对,共鉴定出7个原型成分及17个代谢产物。原型成分包括saikosaponin a、saikosaponin b2、saikosaponin c、saikosaponin d、saikosaponin f、saikosaponin e、6’’-O-acetyl Saikosaponin d,代谢物主要通过脱乙酰基、脱糖基、和氧化代谢反应产生。柴胡入血成分分析结果可为筛选柴胡含量测定指标成分提供依据。3.柴胡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根据柴胡体内外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选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为柴胡标准汤剂含量测定指标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5批柴胡标准汤剂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c进行了含量测定,为后续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传递奠定基础。同时建立了柴胡标准汤剂指纹图谱,选择其中6个含量较高、分离度较好的共有峰作为指纹图谱的特征峰。通过计算各特征峰的相个对保留时间及相似度,证明柴胡标准汤剂成分稳定,均一性高。为建立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4.柴胡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以颗粒外观性状及成型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柴胡配方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条件。并对成型颗粒进行了水分、溶化性、粒度、流动性等检测,结果均在规定范围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柴胡配方颗粒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5批柴胡配方颗粒的指标成分(柴胡皂苷a)进行含量测定。计算柴胡皂苷a从药材到标准汤剂到配方颗粒的转移率,证明柴胡皂苷a在药材-标准汤剂-配方颗粒间传递稳定。建立柴胡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标定6个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稳定,相似度均在0.90-1.00之间,证明15批柴胡配方颗粒成分稳定。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柴胡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分析柴胡中的入血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在此基础上制定柴胡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明确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a在柴胡饮片-标准汤剂-颗粒的质量传递情况,为柴胡配方颗粒的规范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秦子楠[2](2021)在《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传承《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古代典籍“中药药嘱”思想,结合目前指导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创新应用“中药饮片药嘱单”,促进智慧药学发展。方法:(1)文献研究:①梳理截止至202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出台和发布的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和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内涵和规范化发展现状;②梳理“中药药嘱”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中药药嘱内容体系。(2)临床调查研究:面向北京地区三甲医院、三级医院、二甲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不同职称中药师,采用“问卷星”应用软件开展中药师对传统中药煎煮技术和汤剂服用方法认知情况的线上调查。收回10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构建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636个《中国药典》收录的饮片品种和433个不同规格的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②构建中药经方库:参考《伤寒论》《伤寒论讲义》,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113个经典方剂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③构建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十八反”、“十九畏”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中药饮片用药规则;④构建药嘱信息术语库:参考《中药调剂学》《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用药知识;⑤基于SOA构架和B/S/S构架,利用Caché数据库及基于CSP的组件技术、M技术、工作流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和流量中心;⑥采用IMedical数字化医院系统集成4个基本信息数据库和5个功能中心,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北京中医医院门诊中药房患者,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针对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①目前我国已有处方点评、处方调剂、处方审核及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但面向临床的用药指导等工作尚待规范。②“中药药嘱”思想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伤寒论》,完善于《备急千金要方》,成熟于《本草纲目》,为现代中医临床药学开展中药药嘱服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③参考《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了中药药嘱内容体系,内容包括煎煮技术、服药规范、用药告知和药物贮藏方法。(2)临床调查研究:线上调查共收回104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发现:①在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中,超过60%的中药师对中药煎煮器具、中药是否需要浸泡、中药浸泡时间判断方法、中药煎煮加水量判断方法、煎煮加水量和煎煮火候等问题有统一的认知,而对不同类型方剂的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尚未形成统一;②在汤剂服用规范的认知调查中,超过50%的中药师对服药温度的判断、服药时间的选择和成人、不同年龄儿童的服药剂量有统一认知。(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共收录2025条中药饮片基本信息,其中含药典品种信息1592条,共涉及636个(包括炮制品)药典收录饮片品种,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信息433条。数据内容包括:“饮片名称”“处方应付”“饮片别名”“饮片拉丁名”“基源”“用药部位”“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特殊煎服方法”“禁忌症”“使用注意”“用药告知”“老人用药”“儿童用药”“是否为炮制品”“炮制方法”“是否为贵细药材”“饮食禁忌”“贮藏方法”和“执行标准”,共计25项内容;②中药经方库共收录113首《伤寒论》方剂的数据内容,内容包括“方剂名称”“处方组成”“所含药味”“主治病证”“煎煮方法”“服用方法”“使用注意”7项;③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配伍禁忌规则“十八反”和“十九畏”,中药饮片的“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和“审核最大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禁忌规则内容;④药嘱信息术语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煎煮方法(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煮加水量、煎煮温度和特殊煎煮方法)、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服药剂量、服药次数、服药温度、服药时间和特殊服药方法)、用药告知(药后护理、服药禁忌和健康指导)和药物贮藏方法4类。⑤信息化构建了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中药经方库、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药嘱信息术语库4个数据库和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流量中心5个功能中心,形成了以“四库五中心”为主要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患者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具有指导内容丰富、指导语言通俗易懂、能切实有效地指导患者煎药和服药的优点;87.3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的使用对指导患者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有帮助,97.89%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构建的中药饮片药嘱单持满意态度。结论: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应立足于中医药传统实践经验,传承古人的宝贵经验,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为临床药学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便利。通过构建以“四库五中心”为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促进了在线审方、复核发药、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和规范化服务,提高了医疗机构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曹婷婷[3](2021)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1)国际背景:中药产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大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变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地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外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占领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2)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现状: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已势不可挡;中药智能制造范畴也将由简单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延伸至中药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但目前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中药企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盲目追求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出现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混淆”、“智能化发展方向偏差”、“发展路线模糊”等问题,以至于中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收效甚微。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以及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中药煎药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为中药产业链信息化集成、智能化控制、远程管控的实现,提供一个基础系统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上述应用研究,充分探索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指导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中药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降低智能系统构建的复杂度,从而可以切实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是联系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使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由于缺乏中药智能制造理论研究而导致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实践中:(1)在“结构化、标准化、演进化”的构建准则下,基于实体语法系统,以物质传递为规则,明确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通过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化设备“两化理念”结合,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两个应用研究,即“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和“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探讨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智能系统构建中的指导性以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本文成功构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该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定义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并将之与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在实体语法系统理论框架的前提下,以物质传递为规则,“两化”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传输”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范式,可通过一个四元组Q=(V,F,P,S)进行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成功设计了具有“远程监管、个性化煎煮、柔性化调度”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煎药系统;给出了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技术实现路线图和工作流程图;(3)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功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以服务用户为本设计了拥有“用户管理”、“传感器管理”、“数据处理”和“应用设备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服务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下,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流逻辑框架;基于此,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案,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和技术实现路线图;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选择原则和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板和软件系统,实现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功能检测。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成功构建与应用,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为中药企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智能化理念,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地,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研究,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中,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为中药煎药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能,并证实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指导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性。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为中药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息集成、资源统筹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证实了,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
蒋佳风[4](2021)在《影响银屑病患者就诊中医、西医等医疗行为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银屑病患者就医过程中选择诊疗机构、就诊医生、中西医不同治疗方式、中药剂型、中医传统治疗方式等行为,分析患者的中医修养、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疾病相关因素、医保政策对其诊疗的不同选择的影响,以利于指导本国银屑病患者合理规范的选择中、西医等治疗,医生有效管理病人,有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升医药服务质量,为完善现阶段相关的中西医结合卫生发展计划和策略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本研究随机抽取在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皮肤病门诊的银屑病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专业人员予以现场指导问卷的填写,以保证问卷内容的准确性。根据预调查结果对条目进行增删,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IBMSPSS25.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分类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表示,分类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间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P=0.05为统计基准。结果:(1)银屑病患者主观愿意承担的药物报销比例,在家庭有无负债、医保及相关政策、疾病严重程度等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负债的患者更愿意接受全自费的治疗药物,病情越轻的患者接受报销比例低的药物的占比更多。患者可支配收入越多,其愿意承担治疗银屑病的费用越高(P<0.05)。(2)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严重程度认知不足。(3)银屑病患者就诊流向主要是低级别医院流向高级别医院,从专科医院去往综合性医院。患者就诊过程辗转,在首诊医院类型、病史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级市及以下医院较在省级或专科医院进行首诊的患者转诊≥4个医院的人数占比更高,病史>20年的患者转诊≥4个医院的人数最多,占比最大。患者选择现就诊医院的原因前三有“诊疗水平高”、“有信赖的医生”、“医院管理规范,就诊环境好”,分别有55.7%、42.4%、22.5%的患者选择。(4)患者选择中、西医等治疗方式,在疾病发展阶段、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急性期选择单纯中医治疗的比例高于缓解期和消退期,认为中医治疗方式最有效的患者选择单纯中医治疗的比例最高,占88.5%。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方式主要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较少采用中医传统方式(包括针灸、药浴等)、中药静滴治疗,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在患者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中医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年龄以40-60岁的患者居多,选择中药静注治疗的患者主要在21-40岁之间。(5)55.4%的患者选择医生的信息来源于医院官网,占比最大;选择中医院中医师的比例最高,占59.0%,医生的背景部分患者也有考虑,选择“师从知名皮肤病专家”的患者最多,占46.3%,对开展传统治疗(如针灸、拔罐)的医生需求较少,仅11人,患者更侧重望诊仔细的医生,有154人,占71.0%。(6)患者选择较多的中药内服剂型是汤剂和颗粒剂,分别占56.3%、39.7%;内服剂型在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办理门诊慢性病、选择的治疗方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丸的选择多在41-60岁患者,选择中成药冲剂和片剂的患者年龄在21-40岁较多;患者文化程度在大专或本科的较初高中或中专的选择药丸和半固体剂比例更大;办理门慢的患者较未办理的选择汤剂、半固体剂占比更高;选择纯中医的治疗的患者,对于汤剂的选择较其他治疗方式占比更高,且无人选择丸剂。患者选择外用剂型为油膏、洗剂的较多,分别占62.0%、43.9%。患者对外用剂型的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有无负债、有无慢性病、疾病发展阶段、选择治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油剂的患者最多集中于41-60岁,此年龄段患者选择油剂和油膏较其他制剂占比更大,分别占22.4%、33.9%;初高中或中专的患者选择油膏较其他剂型更多,占45.1%,比例高于其他文化层次,选择油剂和医用保湿乳的患者最多集中于大专或本科层次,分别有35人、49人;无外债的患者选择洗剂、油剂、油膏比有外债的多;无慢性病患者对于洗剂、油膏、医用保湿乳的选择占比均高于慢性病共存的患者。患者在急性期对医用保湿乳的应用同比高于其他阶段,占19.9%。选择气雾剂的患者多在缓解期。选择纯中医治疗的患者,选择医用保湿乳的人较其他治疗更多,选择油剂的患者多数选择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7)患者曾尝试过的中医外治法除外用中药涂擦最多,占56.9%,中药浸浴次之,占19.7%,不同治疗方式患者选择治疗的有效率存在差异(P<0.001),中药涂擦有效率最高。仅6.5%的患者用过针灸治疗银屑病,患者愿意尝试的针灸治疗方法排前三的依次是艾灸、刺络拔罐、围刺。4.7%的患者曾自血治疗银屑病,患者不愿意尝试自血疗法主要原因有“容易感染血液传播病”、“医院未开展”、“不了解”、“无时间”、“价格高”。4.0%人用过拔罐治疗,88.7%的患者对此种治疗不了解。结论:(1)银屑病患者可支配的收入额与其对医疗支出的可接受额度呈正相关。(2)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正确认知对其就医过程中的行为影响举足轻重,医疗机构、社区服务应加强银屑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合理科学就医,避免过度医疗。(3)从远期治疗来看,患者更倾向于区域内较好的医疗资源、层次高、更权威的医疗专家。(4)患者选择中、西医等治疗方式受疾病发展阶段、既往疗效、个人观点、年龄的影响。(5)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因人而异,患者对汤剂和颗粒剂选择较多,选择内服剂型优先考虑药物副作用和药效,年龄、文化程度、医保政策、治疗方式的选择影响患者对内服剂型的选择。患者选择外用剂型优先考虑质地和使用感,选择洗剂和油膏的患者较多。患者选择外用制剂受疾病发展阶段、年龄、文化程度、有无负债、有无慢性病影响而存在差异。(6)受患者对传统中医的了解的缺失、医院对特色诊疗专科建设的忽视、患者认为补偿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综合影响,患者很少选择中医传统治疗方式来缓解银屑病病情。建议政府、医院、医生、个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就医行为。
王玲,刘姝[5](2020)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中药汤剂的推广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诊疗方案有效的前提下,临床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即药物以何种形式应用于人体)对药物发挥疗效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旨在分析中医药学所面临的困境与机会,研究中药汤剂的推广思路,对传承、创新中医药进行路径探索。
孙晓琦[6](2020)在《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清热泻火合剂处方来源于民间验方三焦泻火汤,由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生石膏和滑石粉等药物组成。该方具有泻三焦郁热,止咳化痰,利咽之功效,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上用于治疗三焦郁热,咳嗽痰喘,咽喉肿痛,大便燥结等症。本课题旨在探索清热泻火合剂的提取和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和《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在水提工艺的研究中,采取正交试验方法对加水量、煎煮次数以及煎煮时间三个因素进行考察,经数据分析获得并验证了该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用梯度法对成型工艺中的浓缩体积、p H、增溶剂用量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成型条件的优选,确定了制备工艺。在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中,建立了以处方中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四味药相关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通过系统适应性试验、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供试品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耐用性试验等,确定了清热泻火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研究。结果:清热泻火合剂的制备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过200目药筛,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700m L,加入0.2%山梨酸钾,调节p H范围至4.5~5.5,加入稀释10倍的吐温-80溶液14m L,加热回流30min,冷却沉淀72h后分装为每瓶100m L。质量控制研究中确定了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的薄层色谱法为定性鉴别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黄芩苷在0.12~0.96μg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1.4728X-0.3712,r=1.000,加样回收率为98.22%,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合理可行。三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RSD在2%以内,清热泻火合剂中黄芩苷含量不得低于1.4175mg·m L-1。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清热泻火合剂在高温、高湿和强光条件下各指标较稳定;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均表明合剂稳定性较好,有效期可暂定为12个月。结论:确定了清热泻火合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合理可行,易于操作且成本较低。制定了初步的质量标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其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精确、重复性好,确定了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该方法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稳定性考察表明成品稳定性较好,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张立双,江丰,赵晨,熊可,吕玲,张伯礼[7](2017)在《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文中认为中药汤剂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科专业化、规范化的时代要求,专业化是大势所趋,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已经取得显着的成果。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中药汤剂煎煮法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以中药汤剂煎煮法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归纳了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汤剂煎煮法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和今后研究方向。
徐忠瑞[8](2016)在《基于中药汤剂的个体化复方颗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辨证施治中药汤剂规范煎煮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复方颗粒成型工艺、代表效应成分的转移率以及稳定性的研究,建立中药汤剂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形式,为多元化需求的个体化加工服务新模式提供关键技术。方法:以出膏率为依据确定代表实验处方。以代表效应成分转移率、喷雾干燥出粉率以及粉末含水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评价药液比重、进液速度、进口温度、鼓风量对代表实验处方药液喷雾干燥的影响,确定个体化复方颗粒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通过比较个体化复方颗粒和汤剂中代表效应成分的转移率评价个体化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可行性。采用稳定性试验来探讨个体化复方颗粒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结果:选择理论估算出膏率为7.71%的四逆汤、理论估算出膏率为12.32%的阳虚肺癌协定方以及理论估算出膏率为18.18%的黄芪四君子汤作为代表不同出膏率的实验处方。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四逆汤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是药液比重1.08,鼓风量0.64m3/min,进液速度3.7ml/min,进口温度140℃;阳虚肺癌协定方最佳工艺是药液比重1.04,鼓风量0.64m3/min,进液速度3.7ml/min,进口温度150℃;黄芪四君子汤最佳工艺是药液比重1.06,鼓风量0.64m3/min,进液速度6.7ml/min,进口温度160℃。综合三张处方的最佳工艺和方差分析,并结合单因素考察的结果,最终得到的个体化复方颗粒通用的成型工艺为药液比重1.04,进口温度160℃,进液速度3.7ml/min,鼓风量为0.64m3/min。选用四逆汤、黄芪四君子汤和阳虚肺癌协定方的主效应成分甘草酸铵和红景天苷为代表效应成分,建立了甘草酸铵和红景天苷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成分从药材到汤剂以及药材到个体化复方颗粒的转移率。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铵在四逆汤汤剂中的转移率为38.75%,在四逆汤颗粒中的转移率为31.97%,四逆汤颗粒对四逆汤汤剂的代表效应成分保留率为82.50%;红景天苷在阳虚肺癌协定方汤剂中的转移率为72.35%,在阳虚肺癌协定方颗粒中的转移率为59.85%,阳虚肺癌协定方颗粒对阳虚肺癌协定方汤剂的代表效应成分保留率为82.72%;;甘草酸在黄芪四君子汤汤剂中转移率为17.59%,在黄芪四君子汤颗粒中的转移率为15.35%,黄芪四君子汤颗粒对黄芪四君子汤汤剂的代表效应成分保留率为87.27%。选用聚酯/铝箔/聚乙烯(PET/AL/PE)三层复合膜分装个体化复方颗粒,在稳定性加速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个体化复方颗粒在三个月内保持稳定,代表效应成分含量没有下降,溶化性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标准。在稳定性长期试验(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颗粒也能在三个月内保持稳定。结论:本课题建立了中药个体化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和从主成分转移率角度评价颗粒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并初步验证其在三个月内可保持稳定,为个体化复方颗粒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参数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中药汤剂的个体化深加工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蒋璐,杜武勋,王智先,郑玲玲,佟颖,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9](2015)在《慢病治疗下的复方中药汤剂剂型发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复方中药是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君臣佐使""药物七情"及"升降浮沉"等规律配伍而成。复方中药针对证或病的多个病理环节或靶点发挥药效作用,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是一种多因素、多变量、多层面、多效应的复杂网络体系。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是复方中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和最终的商品形式,虽有加减灵活、有效成分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方便辨证施治诸优点,但常因煎煮方法不善,费力耗时,加上煎煮时间、火候不可控,口感苦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医疗保健对汤剂的需求。推进汤药改革,既保持传统汤剂优点又改进其缺点,为临床提供高效、低毒、便捷、口感适宜的剂型是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万德华,叶桂存[10](2015)在《中药汤剂特点及质量影响探究》文中指出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普遍的一种传统剂型。因汤剂能切合中医辨证论治要求,具有现代药学服务个体化给药的优点,是其他剂型不可替代的。但汤剂疗效的发挥,受原药材品种、饮片质量、煎煮与服用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本身携带、服用不方便性等缺点,阻碍了汤剂的发展。从汤剂的特点、影响汤剂疗效的因素、控制中药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保证中药质量、发扬汤剂优势的见解。
二、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及对汤剂发展改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及对汤剂发展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柴胡配方颗粒研制及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药柴胡研究概述 |
1.1.1 柴胡的历史沿革 |
1.1.2 化学成分 |
1.1.3 药理作用 |
1.2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1.2.1 UHPLC-QTOF-MS |
1.2.2 离子淌度技术 |
1.3 中药体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
1.3.1 标准汤剂的意义 |
1.3.2 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的研究内容 |
1.4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概述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柴胡体外成分分析 |
2.1 实验内容 |
2.1.1 试药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1.4 UHPLC-Q-TOF-MS的液相及质谱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鉴定 |
2.2.2 共流出化合物的鉴定 |
2.3 小结 |
第3章 柴胡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
3.1 实验内容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试药与试剂 |
3.1.3 仪器和设备 |
3.1.4 柴胡样品溶液的制备 |
3.1.5 血浆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6 UHPLC-Q-TOF-MS的液相及质谱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血浆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3.2.2 柴胡中入血原型成分分析 |
3.2.3 柴胡代谢产物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柴胡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研究 |
4.1 实验内容 |
4.1.1 试药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柴胡药材药典方法检测 |
4.1.4 柴胡标准汤剂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1.5 柴胡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研究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柴胡药材检测结果 |
4.2.2 柴胡标准汤剂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2.3 柴胡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研究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柴胡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
5.1 实验内容 |
5.1.1 试药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
5.1.4 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
5.1.5 配方颗粒性质检查 |
5.1.6 柴胡配方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1.7 柴胡颗粒特征图谱研究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出膏率考察结果 |
5.2.2 颗粒成型工艺考察结果 |
5.2.3 配方颗粒性质检查结果 |
5.2.4 柴胡配方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2.5 颗粒特征图谱研究结果 |
5.2.6 柴胡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
1 国际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
2 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
3 医疗机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
4 小结 |
二 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
1 国家指导政策分析 |
2 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分析 |
3 智慧医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古籍梳理和当代政策分析的中药药嘱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
1 药嘱思想的源流追溯 |
2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分析 |
1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
2 其他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中药煎煮和汤剂服用认知调查的“中药药嘱”问卷分析研究 |
第一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 |
1 基本信息 |
2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前技术”的认知调查 |
3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中技术”的认知调查 |
第二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汤剂服用方法的认知调查 |
1 服药温度的认知调查 |
2 服药时间的认知调查 |
3 服药剂量的认知调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
第一节 数据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基本数据库 |
1 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 |
2 中药经方库 |
3 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 |
4 药嘱信息术语库 |
第二节 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技术 |
1 系统构建方向 |
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 系统构建技术 |
第三节 智能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功能中心 |
1 审方中心 |
2 药嘱中心 |
3 监测中心 |
4 流量中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反馈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
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2 被调查对象获取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的途径调查 |
3 被调查对象对中药煎煮和服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度调查 |
4 被调查对象煎煮和服用中药的习惯调查 |
5 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制造国际大背景 |
1.1.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研究 |
1.1.2 智能制造内涵演进 |
1.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
1.1.4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
1.2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
1.2.1 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性 |
1.2.2 中药“智能制造”范畴 |
1.2.3 中药“智能制造”意义 |
1.2.4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 |
2.1 引言 |
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和组成内容研究 |
2.2.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设计 |
2.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组成内容确定 |
2.3 理论基础—实体语法系统 |
2.4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概念辨析的研究 |
2.4.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定义 |
2.4.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辨析 |
2.5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 |
2.6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核心思想研究 |
2.7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研究 |
2.8 关键技术选择原则 |
2.9 总结与讨论 |
2.9.1 讨论 |
2.9.2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关键因素研究 |
3.3 用户需求分析与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3.1 用户需求分析 |
3.3.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3.4.1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
3.4.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3.4.3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3.4.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工作流程图研究 |
3.5 总结与讨论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 |
4.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背景 |
4.2.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4.2.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 |
4.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可行性分析 |
4.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概念的研究 |
4.5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前期准备工作的研究 |
4.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人群 |
4.5.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目标确定 |
4.5.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原则设计 |
4.5.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端平台功能设计 |
4.6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4.6.1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数据流逻辑框架 |
4.6.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4.6.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实现 |
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2 传感器板开发 |
5.1.3 应用设备板开发 |
5.2 服务端平台搭建与系统配置 |
5.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2 平台页面搭建 |
5.3 服务端平台运行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影响银屑病患者就诊中医、西医等医疗行为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求医行为相关概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研究 |
3.2 样本量确定 |
3.3 隐私保护 |
4 研究内容 |
5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析 |
1.1 银屑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1.2 银屑病患者意愿承担医疗支出相关分析 |
1.3 患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病情分析 |
2 银屑病患者一般就医行为 |
2.1 银屑病患者对医院的选择 |
2.2 银屑病患者对中、西医等治疗方式的选择 |
2.3 银屑病患者对就诊医生的选择 |
3 银屑病患者对中药和中医传统治疗方式的选择 |
3.1 银屑病患者对中药的选择 |
3.2 中医特色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银屑病的概述 |
2 患者经济情况分析 |
3 银屑病患者一般就医行为分析 |
3.1 医疗机构的选择情况分析 |
3.2 中、西医等治疗方式的选择情况分析 |
3.3 就诊医生的选择情况分析 |
4 中药的选择情况分析 |
5 中医特色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银屑病基本信息调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中药汤剂的推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限制中药汤剂使用的因素分析 |
1.1 服药的依从性方面 |
1.2 汤剂煎煮方法不当及服药方法缺乏有效指导 |
1.3 中医药知识的欠缺及其他因素 |
2 对策研究 |
2.1 加强中药汤剂的代煎服务建设 |
2.2 中药汤剂口感调节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
2.3 中药用药临床个体化用药关怀的推广 |
2.4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的科普宣传 |
3 讨论 |
(6)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溶媒与方法的确定 |
2.2 正交试验设计 |
2.3 提取方法 |
2.4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
2.5 干膏收率的测定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7 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浓缩工艺考察 |
2.2 防腐剂的选择 |
2.3 pH的考察 |
2.4 增溶剂的考察 |
2.5 确定制备工艺 |
2.6 中试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 |
2.2 薄层鉴别 |
2.3 检查 |
2.4 含量测定 |
3.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稳定性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2.3 长期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汤剂的改革与主要新剂型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文献调查方法 |
1.4文献数据提取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中药煎煮器具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 |
2.3 中药煎煮溶媒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 |
2.4 中药煎煮前浸泡及煎煮次数的现代实验研究情况 |
2.5中药煎煮时间的实验研究情况 |
2.6 传统中药汤剂煎煮浸泡时间、煎煮用水量、时间、火候、次数各因素的实验研究情况 |
2.7 煎药机煎煮浸泡时间、煎煮用水量、时间、火候、次数各因素的实验研究情况 |
2.8 先煎与后下药物的实验研究情况 |
3 讨论 |
3.1 中药煎煮器具 |
3.2 中药煎煮溶媒 |
3.3 中药煎煮火候 |
3.4 中药煎煮时间 |
3.5 中药煎煮次数 |
3.6 中药煎煮水量 |
3.7 先煎与后下 |
4 结语 |
(8)基于中药汤剂的个体化复方颗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中药个体化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实验代表中药处方的确定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中药个体化复方颗粒成型工艺参数的设计依据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节 中药个体化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正交试验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三、讨论 |
第四节 个体化复方颗粒通用成型工艺的确定 |
一、实验代表处方个体化复方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分析 |
二、个体化复方颗粒的通用工艺流程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个体化复方颗粒和汤剂的代表效应成分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红景天苷和甘草酸铵的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二节 个体化复方颗粒与汤剂的代表效应成分转移率对比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药个体化复方颗粒的稳定性考察 |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
二、实验方法和结果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问题与展望 |
附录一 单味药材出膏率数据 |
附录二 100张处方的药味、处方总重量、帖数和出膏率统计 |
附录三 中药汤剂改革的研究进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慢病治疗下的复方中药汤剂剂型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中药效应的特点 |
2汤剂在慢病治疗中的优势与挑战 |
3中药剂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4国内中药剂型改革研究 |
5复方中药汤剂发展的思考———建立个体化汤剂加工企业 |
6小结 |
(10)中药汤剂特点及质量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汤剂的特点 |
1.1 汤剂的概念 |
1.2 汤剂的优点 |
1.3 汤剂的缺点 |
1.4 汤剂的改革 |
2 影响汤剂疗效的因素 |
2.1 原药材品种的影响 |
2.2 饮片质量的影响 |
2.3 煎煮与服用方法的影响 |
3 控制中药质量, 发挥汤剂应有疗效 |
3.1 加强原药材品种的控制 |
3.2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的控制 |
4 小结 |
四、中药汤剂存在的问题及对汤剂发展改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胡配方颗粒研制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刘天舒.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D]. 秦子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曹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影响银屑病患者就诊中医、西医等医疗行为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D]. 蒋佳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中药汤剂的推广路径研究[J]. 王玲,刘姝. 新疆中医药, 2020(04)
- [6]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D]. 孙晓琦.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J]. 张立双,江丰,赵晨,熊可,吕玲,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 2017(06)
- [8]基于中药汤剂的个体化复方颗粒的研究[D]. 徐忠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慢病治疗下的复方中药汤剂剂型发展探讨[J]. 蒋璐,杜武勋,王智先,郑玲玲,佟颖,林圆圆,丛紫东,罗庆盛. 辽宁中医杂志, 2015(06)
- [10]中药汤剂特点及质量影响探究[J]. 万德华,叶桂存.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