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全球 携手共进(论文文献综述)
马倩[1](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指出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刘春玲[2](2021)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应走向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世界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客观现实,科学审视了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社会的演化走向,深刻剖析了世界各国共生共存与全体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普遍规律。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下,对“世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议题作出了及时的解答,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快世界秩序变革,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现实有机结合的再一次伟大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之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的发展与全人类发展统一起来的宽广视野、博大胸襟与人类关怀。跟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着重指向于全球治理的现实问题,为世界解决政治冲突、化解经济摩擦、加速文化融合、推进安全合作、破除生态困境等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纵观古今,无数思想家、理论家都曾经将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视为探讨的重点,尽管这些思想家并未作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表述,但他们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思,对人类共同体概念的考察,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思考,直至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从《礼记》中的“大同”思想到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理论,都为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智慧源泉,都对共同体精神进行了深刻揭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再次诠释,彰显了人文关怀与科学建构的有力统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人类发展观、世界秩序观与共同价值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的人类发展观,是对资本主义唯利益论的超越,在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价值前提下建立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世界秩序观,是对传统全球秩序的变革,在开放、包容、公正、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建立起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最终实现人类世界的长久和平与安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每一个人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因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通的,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类可以形成普遍性的价值认识。包括和平、发展、自由、民主、正义等在内的人类共同价值,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主张。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作出简要的概括。第二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进行全面总结,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三个小节。第三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进行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话语体系等多维视域进行考察。第五部分是从理论价值角度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科学的评价,努力彰显这一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的延续、发展、创新等价值意蕴。第六部分阐明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作出的努力,这其中包含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交往行为,旨在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交往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共生、共存与共荣,是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新型外交理念,必然会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世界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完善作出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在全人类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是中国向世界许诺的光明未来。
杨帆[3](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杨一帆[4](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愈加迅猛,“地球村”业已形成。新世纪、新时代,既充满新机遇,更面临新挑战。世界向何处去?人类该如何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一种蕴含东方智慧的“公共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准把握世界前进潮流和中国发展大势,以超越国别、党别和制度异同的情怀,从人类进步事业未来发展之颠放眼全球,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后,中共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宪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与奋斗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诉求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逐渐理解、认同与接受。本课题以纵向的历史维度和横向的时代维度为经纬,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力求系统全面地梳理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涵、基本特征、价值意蕴以及中国践行。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阐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共同体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概念,以凸显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首先从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失序崩溃的全球旧秩序、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历史新方位等方面着手,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背景;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人类多元文明理念的扬弃、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原则等层面,精准探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理论渊源。第三章,从国际权力观、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生态观、网络观、治理观维度,系统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涵,并归纳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依存性、共赢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第四章,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践行,就中国在国内国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案进行简要阐释。第五章,从理论和现实角度,着力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彭蕾[5](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挑战,提出了若干新理念和新路径,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形成了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和实践的有效性,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探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是什么-为什么行-如何深入发展”的研究思路,深入解读了其思想的相关理论、哲学意蕴、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具体实践、发展路径和时代贡献等内容,力求通过对其思想的系统研究,整体把握思想精髓、全面认识理论创新、系统掌握实践路径、科学理解当代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阔步的发展。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主要对其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哲学阐释。第三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主要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并对其思想的萌芽探索期、形成完善期和成熟升华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历史分析,解答其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第四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主要对其思想的核心理论进行系统考察,通过逻辑主体、逻辑主线和逻辑主旨把握其思想的理论逻辑;从发展转型、系统治理、人民立场和共享共建目标等方面来分析其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多种角度探讨其思想的思维方法。通过逻辑、观点、方法的全面分析,解答其思想“是什么”的问题。第五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析。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总结实践成就,提炼实践经验,解答其思想“为什么行”的问题。第六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在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结合多方面的生态体系建设,提出生态层面的推进路径;从物质奠基、政治引领、文化护航、社会合力等视角,提出总体布局层面的保障路径,解答其思想“怎么深入发展”的问题。第七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战略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全球性等时代特性,探讨其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遵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以实践样本为个体研究目标,分析实践成效,增强了理论研究的说服力,克服了以往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的局限性;其次论文突出整体性,力求克服碎片式的研读方式,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探讨,全景式地展现其思想的科学全貌;三是尝试丰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建构,论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其践行情况进行现实反思,力求以理性哲理提升研究质量,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内涵和历史贡献。
米淳华[6](2020)在《日汉同声传译中断句技巧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交流愈发兴盛。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口译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在1945年纽伦堡审判中首次登场后逐渐普及,今天已经成为最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中的口译形式。同声传译要求译员以近乎同步的速度将源语转化为译语。而日文和中文存在语序上的巨大差异,因此更增加了同声传译的难度。对于译员而言,需要在短时记忆的基础上对译语语序进行调整。同声传译中的一大原则就是顺句驱动原则,而断句技巧则在顺句驱动原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关于断句技巧的研究大多是关于中英、英中同传,日本对断句技巧的研究则主要停留在视译及同传中的误译方面。本论文基于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聚焦断句技巧,以MTI 口译方向二年级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同样的对象,笔者设计了前后两次日汉同传实验,采用难度相当的实验素材,考察日汉同声传译过程中断句技巧的应用情况。同时两次实验之间,笔者向实验对象提供了基于先行研究制作的练习参考材料。通过对两次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考察针对性进行断句技巧练习的实际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对象在练习之后,对断句技巧的运用更加主动和明显,但是运用的实际效果则不尽相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后发现,合理运用断句和加译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译出效果。另外在规定的断句标记之外,发现还存在意料之外的断句处理,这也显示出断句标记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邢乐乐[7](2020)在《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开创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维度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论述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内容,也为深刻回答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导。因此,从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地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来看,对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加以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增进环境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生态新格局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了一系列科学论述,并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强调人类应该在敬畏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局面。在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中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与共生逻辑。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化、绿色化的方案和智慧,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跃升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因此,研究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法绕开的一项重要议题。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蕴涵丰富。在理论基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肯定了劳动在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前几届国家领导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重视科学技术等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以及西方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为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铺垫。在形成过程方面,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经历了“孕育起步”到“生成定型”再到“丰富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对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形成过程加以梳理,不仅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也能进一步为深化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历史视野。在主要内容方面,通过对生态文明观、和谐共生观、环境民生观、自然价值观、生态法治观的具体阐述和逻辑展开,深化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蕴涵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在本质特征方面,从人与自然共生性和生态与文明共进性相统一、严密的逻辑体系与丰富的话语体系相统一、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博大的世界情怀相统一、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深切的民生愿景相统一等层面出发,深刻揭示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价值意蕴方面,从四个维度入手,阐述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深刻领会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凝结的时代智慧。在实践推进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格局,则需要以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全方位的以多种实践路径展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中国之治”,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傅益南[8](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研究 ——以政治话语为例》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价值遵循与规范准则,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标识;为世界人民凝聚了彼此友好的价值共识,是展现“中国道路”的文化内核。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是如何传递它的价值旨归?有何表现力、感召力与影响力?又应当以何种话语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它的传播效果?通过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走什么路、如何走”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贡献了有益力量,在其价值引领之下助力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科技等领域取得可喜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吸收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优秀价值理念,揭示了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普遍价值,是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四个自信”,同时也向世界更多地展示了中国的“价值观自信”,逐渐实现由“介绍中国”转向“说明中国”的内涵式改变。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正当时,应以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话语方式,以理性睿智、扣人心弦的话语方式,表明中国探求人类共存之道、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决心、信心与恒心,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使真正“好听的”中国声音传入海外千家万户。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为研究基础,以话语方式为研究主线,以政治话语为研究切入点,以“总-分-总”形式的文章布局展开深入研究。第一个章节介绍了选题的与之相关情况,主要对选题密切关联的现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梳理,并对其进行评析与总结。第二个章节是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重点概述,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叙事、话语方式及政治话语的相关概念。第三个章节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话语现状进行审视,围绕“何以必要”分别阐述重要讲话的外交理念与外交议题、媒体报道的高频热点与主题主旨、多语言节目的表达内容与多样词汇三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之间的现状与关系。第四个章节主要是以政治话语为分析案例,依次有序地剖析与考察具体的话语方式,围绕“何以可能”分别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主旨演讲及治国理政思想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总结出十八种不同的话语方式,且对其进行深层次、系统化、兼顾性地解读与挖掘。第五个章节是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应当如何运用话语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从总体上对话语方式的现实应用与启示经验进行总结,围绕“何以成效”分别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坚定话语自信、在顺应潮流趋势中站稳话语立场、在应对现实问题中夯实话语根底、在关注受众差异中区分话语对象以及在构建话语体系中提升话语份额五种不同可能与具体情况之中进行阐述,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真正实现让人“想听、爱听、愿听”。
苏陶然[9](2020)在《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非间合作论坛的成立,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非间交往密切加深。政治交往的深入,影响着中非间影视交流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中国有关非洲题材的纪录片为非洲形象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制作或播出的国内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对象,在形象学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旨在探寻其形象书写的方式及建构背后的社会动力机制线等。通过文本分析,本文认为新世纪之后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通过去魅化的“词汇”,围绕发展与共赢、古老与新兴,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这一时期大众想象中正面的非洲形象,为中非双方突破封闭界限了解对方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影片中构建的非洲形象符号正是中国在场意识形态的反射。纪录片中对于中非间合作的高度肯定,可以被看作是为塑造中国负责任有国际意识的大国形象进行宣传;建构发展、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可以被看作是为强调中非合作模式的成功。央视纪录片通过强烈的认同性处理自我与非洲关系,从而进一步形成中非间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和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最后笔者在更大视野下,通过对比不同创作主体间对非洲形象塑造的差异,阐释同一形象在不同主体下如何进行书写。通过以上研究,笔者总结在纪录片他者形象呈现中,出于对自我文化的实现与改造,对他者的想象性建构往往伴随着误读。但文化之间的交流不会因为误读而中断,对他者的形象构建将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发生转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探究各种形象建构背后的策略,把握形象建构的真实目的。如今为树立和充盈中国文化自信,对于非洲形象的塑造也应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呈现新特点。一方面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应积极参与到文化建构中,发出中国声音。另一方面,从自身来看,新时代在塑造中非发展形象时,也应正视自身发展的问题与存在的不足,避免过重的宣传色彩,关注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注重他者与自我间的互视,通过多视角来构建丰富多样的非洲形象。
范和生,陶德强[10](2020)在《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文中提出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实践,是应对全球"治理失灵"、加大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的新方案和新举措。全球治理体系重构、中拉关系发展需求、拉美一体化驱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内外机遇。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拉美一体化中的分歧、中拉贸易中的同质化、美国因素的干扰、地理距离遥远与文化隔阂等,都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空维度下,中国应在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以中拉合作框架为整体指引,以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为主线,以强化质量与增进互信为目标,与拉美国家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五位一体"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二、面向全球 携手共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全球 携手共进(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 |
(一)“仁者爱人”的和平情怀 |
(二)“德法相行”的治理之道 |
(三)“见利思义”的价值判断 |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积淀 |
(五)“天下大同”的世界理念 |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奠基 |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
(二)“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 |
(三)“真正的共同体”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嬗变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战略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经验 |
(三)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演进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
(二)世界格局演进呈现复杂之势 |
(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 |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 |
(二)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
(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脉络 |
(一)萌芽阶段:实现海峡两岸互惠融同的“命运共同体” |
(二)形成阶段: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深化阶段:全面推动构建内涵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视域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一)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 |
(二)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经济共同体 |
(三)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 |
(四)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 |
(五)构建绿色发展观,迈向生态共同体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特征 |
(一)构建世界发展整体性的战略布局 |
(二)完善全球治理法制性的正义弘扬 |
(三)推动人类社会应然性的实然选择 |
(四)彰显协同发展公共性的价值共享 |
(五)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性的文明场域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体系 |
(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
(二)深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 |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共识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价值 |
一、一脉相承的理论延续 |
(一)对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 |
(二)对人类命运主题的传承 |
(三)对共同体形式的时代创新 |
(四)对改变世界的功能性认知 |
二、继往开来的理论发展 |
(一)概念构成凸显综合性 |
(二)思考方式凸显包容性 |
(三)发展样态凸显过渡性 |
(四)演变动力凸显时代性 |
(五)实践方略凸显具体性 |
三、立足时代的现实创新 |
(一)在总体规划上,实现了从理想追求到现实方案的转变 |
(二)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从西方思维到中国智慧的转变 |
(三)在价值选择上,实现了从对抗博弈到命运与共的转变 |
(四)在领导主体上,实现了从资本驱动到政党引领的转变 |
(五)在构建路径上,实现了从制度革命到全球治理的转变 |
注释 |
第六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
一、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合作关系 |
(一)准确定位外交关系关键环节 |
(二)不断扩大筑牢伙伴关系网络 |
(三)积极参与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变革 |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一)科学评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问题 |
(二)在推进全球治理上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
(三)统筹处理好全球治理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 |
三、共同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往新平台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 |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1 共同承担 |
2.2.2 协同治理 |
2.2.3 生态共赢 |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主要概念诠释 |
1.4.1 共同体 |
1.4.2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渊源 |
2.1 时代背景 |
2.1.1 全球挑战及地区热点问题需要各国同舟共济 |
2.1.2 西方价值国际失序亟需创议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3 新时代中国迈向世界舞台中心需要中国方案 |
2.2 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
2.2.3 世界多元文明共鉴的结晶 |
2.2.4 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智慧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
3.1 重要内涵 |
3.1.1 构建公正的国际权力观 |
3.1.2 提倡合作共赢的发展观 |
3.1.3 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 |
3.1.4 构筑共同协作的安全观 |
3.1.5 尊崇绿色发展的生态观 |
3.1.6 打造深度合作的网络观 |
3.1.7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 |
3.2 主要特征 |
3.2.1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依存性 |
3.2.2 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共赢性 |
3.2.3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包容性 |
3.2.4 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可持续性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践行 |
4.1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4.1.1 经济层面 |
4.1.2 政治层面 |
4.1.3 文化层面 |
4.1.4 社会层面 |
4.1.5 生态层面 |
4.2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
4.2.1 “一带一路”建设创造物质基础 |
4.2.2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践行途径 |
4.3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3.1 中美关系 |
4.3.2 中俄关系 |
4.3.3 中欧关系 |
4.3.4 中日关系 |
4.3.5 中印关系 |
4.4 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 |
4.4.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4.4.2 中非命运共同体 |
4.4.3 中拉命运共同体 |
4.5 参与全球治理 |
4.5.1 全球经济治理 |
4.5.2 全球安全治理 |
4.5.3 全球环境治理 |
4.5.4 全球网络治理 |
4.5.5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 |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
5.1 理论意义 |
5.1.1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丰富与发展 |
5.1.2 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
5.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结晶 |
5.1.4 推动了国际关系理论迈向崭新境界 |
5.2 现实意义 |
5.2.1 为开创中国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指导 |
5.2.2 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参与新方案 |
5.2.3 为重构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蓝图 |
5.2.4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创造了新机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 |
2.1 概念界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概念 |
2.1.1 生态 |
2.1.2 文明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思想 |
2.2 唯物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之源 |
2.2.1 人与自然处在同一场域之中 |
2.2.2 人同万物是同一律的存在 |
2.2.3 人与自然要合其德与合其律 |
2.3 辩证法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律遵循 |
2.3.1 用矛盾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2.3.2 用联系的观点把握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
2.3.3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然界的生成与消逝 |
2.4 价值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取向 |
2.4.1 回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诉求 |
2.4.2 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本意蕴 |
2.4.3 呈现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旨归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 |
3.1.2 关于人化自然的理论 |
3.1.3 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 |
3.2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
3.2.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3.2.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 |
3.2.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 |
3.2.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 |
3.3 形成历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3.3.1 萌芽探索期 |
3.3.2 形成完善期 |
3.3.3 成熟升华期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 |
4.1.1 逻辑主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生态人 |
4.1.2 逻辑主线: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
4.1.3 逻辑主旨:消除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状态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
4.2.1 发展转型:新型文明观与绿色发展观 |
4.2.2 系统治理:整体系统观与严密法治观 |
4.2.3 人民立场:普惠民生观与全民行动观 |
4.2.4 共享共建:和谐自然观与全球共赢观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方法 |
4.3.1 辩证扬弃的历史思维方法 |
4.3.2 全球共治的战略思维方法 |
4.3.3 协同治理的系统思维方法 |
4.3.4 严格保护的底线思维方法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本 |
5.1.1 浙江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1.2 福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 |
5.1.3 河北三代塞罕坝人接力在荒漠沙地成功植树造林 |
5.1.4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
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 |
5.2.1 生态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
5.2.2 我国生态状况显着改善 |
5.2.3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
5.2.4 生态文明制度日趋完善 |
5.2.5 生态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
5.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 |
5.3.1 坚持党对生态建设领导 |
5.3.2 重视生态实地调查研究 |
5.3.3 综合施策提升生态实效 |
5.3.4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 |
6.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1.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性 |
6.1.2 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
6.1.3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 |
6.1.4 生态环境修复与监管仍待加强 |
6.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路径 |
6.2.1 加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建设 |
6.2.2 完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目标责任建设 |
6.2.3 强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2.4 加快以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6.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保障措施 |
6.3.1 物质奠基:助推生态文明绿色转型 |
6.3.2 政治引领:凝聚生态文明发展共识 |
6.3.3 文化护航:强化生态文明行动自觉 |
6.3.4 社会合力: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 |
7.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性 |
7.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 |
7.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创新性 |
7.1.3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人民性 |
7.1.4 携手共建人类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性 |
7.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7.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7.2.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2.3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
7.2.4 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指导 |
7.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7.3.1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7.3.2 努力形成和推进绿色发展模式 |
7.3.3 指明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路径 |
7.3.4 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新范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日汉同声传译中断句技巧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はじめに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构成 |
2. ジノレの努力モデノレについて |
3. 先行研究 |
3.1 日本语の长文について |
3.2 通訳におけるセグメンテーシヨンについて |
3.3 评価方法 |
3.4 まとめ |
4. 实证研究 |
4.1 実験の概要 |
4.1.1 実験対象 |
4.1.2 実験资料 |
4.1.3 参考用の练习资料 |
4.2 実験の実施 |
4.3 量的分析 |
4.3.1 评価基准及び评価者 |
4.3.2 采点结果及び分析 |
4.3.3 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と加訳の运用回数 |
4.3.4 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の运用状况と采点结果との関系性 |
4.4 质的分析 |
4.4.1 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と加訳の运用状况 |
4.4.2 想定外の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 |
4.5 実験後のアンケー卜 |
5.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一 第一回実験用の起点言语资料 |
付録二 第一回実験における目标言语スクリプト |
付録三 第二回実験用の起点言语资料 |
付録四 第二回実験における目标言语スクリブト |
付録五 実験前の配布资料 |
付録六 第一回実験後の参考资料 |
付録七 评価シート |
付録八 実験後のアンケートの内容及び调査结果 |
(7)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科学回答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问” |
一、新时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政治话语”到“学术议题” |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 |
(二)实现以永续发展为基底的民族复兴:在生态与文明之间 |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在人与自然之间 |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环境与民生之间 |
(五)“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深化 |
二、本选题学术史梳理及评价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总体评价 |
三、本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选题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从“人”、“自然”到“生命共同体” |
(一)“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二)“自然”:“人的无机的身体”和“天地万物之道” |
(三)“共同体”:从“民族共同体”到“生命共同体”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列宁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毛泽东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邓小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江泽民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四)胡锦涛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儒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道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佛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五、西方学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知与批判 |
(一)西方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批判 |
第二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孕育期(党的十八大之前) |
(一)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突破“自然-环境-贫困”陷阱 |
(二)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谋划“经济-社会-生态”新路 |
(三)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揭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关系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生成期(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 |
(一)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生成 |
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期(党的十九大之后)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补充和完善 |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
(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内容特征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与文明共进的生态文明观 |
(二)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共生观 |
(三)关乎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观 |
(四)重视绿色发展的自然价值观 |
(五)提供可靠保障的生态法治观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征 |
(一)人与自然共生性和生态与文明共进性相统一 |
(二)严密的逻辑体系与丰富的话语体系相统一 |
(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博大的世界情怀相统一 |
(四)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深切的民生愿景相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政治价值 |
(一)突出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
(二)提升了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定位 |
(三)强化了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意涵 |
(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容量 |
(三)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话语 |
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为新时代中国生态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
(二)有助于全面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三)提供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态实践指南 |
四、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有力回应了“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国际舆论 |
(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
(三)拓宽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空间 |
第五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推进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路径 |
(一)国家层面以顶层设计为先导 |
(二)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底层规划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路径 |
(一)各级政府强化生态行政和生态责任 |
(二)社会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共同体理念 |
(三)各类企业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路径 |
(一)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二)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
(三)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路径 |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
(二)有序推动城镇化建设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路径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二)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
(三)加强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
结论 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报纸文章类 |
三、杂志期刊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研究 ——以政治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话语方式与政治话语的相关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中的“话语叙事”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中的“话语叙事维度” |
§2.1.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中的“话语叙事特征” |
§2.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中的“话语叙事功能” |
§2.2 话语方式 |
§2.2.1 政治话语方式与学术话语方式 |
§2.2.2 官方话语方式与民间话语方式 |
§2.2.3 话语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
§2.3 政治话语 |
§2.3.1 中国的政治话语 |
§2.3.2 西方的政治话语 |
§2.3.3 国际的政治话语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现状审视 |
§3.1 以重要讲话传播的话语现状审视 |
§3.1.1 重要讲话的外交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
§3.1.2 重要讲话的外交议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
§3.2 以媒体报道传播的话语现状审视 |
§3.2.1 媒体报道的高频热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贴近 |
§3.2.2 媒体报道的主题主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 |
§3.3 以多语言节目传播的话语现状审视 |
§3.3.1 多语言节目的表达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 |
§3.3.2 多语言节目的多样词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映衬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考察——以政治话语为例 |
§4.1 署名文章类的政治话语方式考察 |
§4.1.1 既讲“中国故事”,又诉“海外情谊” |
§4.1.2 既为“现实定调”,又谈“未来展望” |
§4.1.3 既言“山河壮丽”,又语“风土人情” |
§4.2 主旨演讲类的政治话语方式考察 |
§4.2.1 既明“中心思想”,又兼“具体实施” |
§4.2.2 既用“俗文俚语”,又引“诗词歌赋” |
§4.2.3 既重“深度内涵”,又接“白话口语” |
§4.3 治国理政类的政治话语方式考察 |
§4.3.1 既呈“普遍联系”,又显“发展眼光” |
§4.3.2 既需“严谨用语”,又要“用语特色” |
§4.3.3 既让“譬喻通俗”,又使“排比有致”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运用 |
§5.1 坚定话语自信:在讲好中国故事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 站稳话语立场:在顺应潮流趋势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 夯实话语根底:在应对现实问题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 区分话语对象:在关注受众差异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5 提升话语份额:在构建话语体系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文文献研究 |
(三)有关“非洲纪录片”的文献研究 |
(四)有关“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的文献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性 |
五、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概述 |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文化转向 |
(二)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外部与内部研究 |
第一章 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谱系 |
第一节 初识非洲:政治主导下的非洲幻像(1958-1999 年) |
一、患难与共的兄弟形象 |
二、独具魅力的异域形象 |
第二节 再识非洲:多元非洲形象呈现(2000 年-至今) |
一、历史悠久与丰富多彩的非洲文化形象 |
二、与时俱进与开放交流的非洲人形象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书写方式 |
第一节 去魅化的“词汇” |
一、发展与共赢 |
二、古老与新兴 |
第二节 趋向协作的“等级关系” |
一、友善与互惠的朋友 |
二、对话与共谋的伙伴 |
第三节 殊途同归:共识取代冲突的“故事情节” |
一、接纳——交融 |
二、携手——共进 |
第三章 央视与不同创作主体纪录片中非洲形象的对比 |
第一节 BBC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
一、非洲发掘的非在场性 |
二、非洲书写的扁平化 |
第二节 中国民间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 |
一、猎奇化的非洲呈现 |
二、个体性话语的补充 |
第四章 央视纪录片的非洲形象建构意义追寻 |
第一节 中非文化的互动认知 |
一、正视当前非洲现实问题 |
二、寻求中非间认同中介 |
第二节 多视角的非洲形象塑造 |
一、民间视角参与塑造非洲形象 |
二、他者视点与自我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10)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综述 |
(一)围绕中拉关系,立足于中拉命运共同体,着重对中拉关系的历史、现状、特征、走向等展开分析 |
(二)围绕中拉命运共同体,从内涵逻辑、挑战、路径等角度展开探讨 |
(三)围绕中拉在产能、经贸、整体等领域的合作展开分析 |
二、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存在的机遇 |
(一)全球治理体系重构提供的机遇 |
(二)中拉关系发展提供的机遇 |
1. 主体的发展与安全需要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动力 |
2. 主体间的交往需要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外在动力 |
(三)拉美一体化提供的机遇 |
1. 中拉命运共同体因其蕴含丰富的合作机制,能够为不断推进拉美一体化进程释放出有效的工具理性 |
2. 中拉命运共同体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观念,能够为推进拉美一体化贡献有效的价值理性 |
(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提供的机遇 |
三、在全球治理背景下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拉美一体化程度下降 |
1. 难以弥合的“左”“右”分野 |
2. 无法逾越的内部分歧 |
3. 不可回避的领土纷争 |
(二)中拉贸易同质化程度升高 |
(三)美拉关系的干扰 |
(四)中拉之间存在地理遥远和文化隔阂的不利因素 |
四、全球治理下中拉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对策 |
(一)以中拉合作框架为整体指引,科学处理复杂变量关系,尽早实现早期收获 |
1. 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牢牢抓住中拉双方的“整体”关系,以整体性作为战略规划与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
2. 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须科学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复杂关系 |
(二)以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为主线,不断拓展中拉合作的公共空间 |
1. 全球治理是中拉合作的外部空间,我们要着重围绕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拓展中拉在全球治理中的公共空间 |
2. 南南合作是中拉合作的内部空间,我们要着重围绕全球治理公正化、合理化的原则,不断拓展中拉在南南合作中的公共空间 |
(三)以强化质量与增进互信为目标,构建高水平的中拉合作机制 |
1. 增强“高协同”的政治互动 |
2. 推进“高质量”的经济互动 |
3. 营造“高内涵”的文化互动 |
4. 缔造“高输出”的结果互动 |
五、结 语 |
四、面向全球 携手共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D]. 刘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4]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 杨一帆.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D]. 彭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日汉同声传译中断句技巧的实证研究[D]. 米淳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D]. 邢乐乐.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的话语方式研究 ——以政治话语为例[D]. 傅益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新世纪以来央视纪录片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 苏陶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范和生,陶德强. 国际观察,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