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工商督察成检察好帮手(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玲[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金志军[2](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周明明[3](2015)在《我国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面对当前我国抑制腐败的新形势、新要求,应当不断提高应对舆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为老百姓提供一条便捷、畅通的网络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网络舆情的形成、特点出发,梳理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作用,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完善我国反腐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章。第一章为绪论,即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网络舆情的理论分析。首先对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进行了阐释;其次对我国网络舆情的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并着重分析了我国反腐网络舆情的特点。最后为我国网络舆情在反腐败的作用。主要从网络舆情的监督、教育、警示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结合多个案例分析从正反不同角度论述了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为我国反腐网络舆情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介绍了我国反腐网络舆论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分别为舆情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引发道德法律问题、舆情监控问题突出等;其次是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的原因剖析,即缺乏良好的舆情监督氛围、缺乏法制保障、政府监管缺位等。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反腐网络舆情的对策思考。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目的,分别从思想理念、工作机制、舆情阵地和工作能力这四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反腐网络舆情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张宁[4](2010)在《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任何制度的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理念作为依据和支撑。理念应该是贯彻在具体的制度和实践之中,并作为其基石而事先存在。检察理念及其创新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央集权到民主政治,从义务本位法律文化到权利本位法律文化,从单一社会结构到利益多元结构的转变,检察理念和检察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检察理念主要包括阶级专政、弱化监督、打击犯罪和实质正义,是压制型理念。随着社会转型和权利本位理论的兴起,检察理念主要创新与发展为公平正义、强化监督、保障人权和服务大局,是自治型理念。检察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是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直接体现。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限度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与发展要考虑力度、速度和社会承受力。外在影响因素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内在影响因素是检察人员的知识和检察权的具体运用。因此,需要从创新与发展的主体、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检察理念与社会一同处于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向回应型理念发展。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永无止境。
张安福[5](2006)在《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的研究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本文对唐代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生活的状况进行了考察,认为除了缴纳赋税、家庭日常消费等开支外,唐代农民家庭的剩余率大概是20%左右。正常年景下,基本可以认为唐代农民是一个普遍富裕的阶层。唐代繁荣的经济总体实际上是寓于个体的富裕之中,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够合理解释唐代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的状况。 其次,是关于两税法改革对农民家庭经济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大都围绕赋税量的增减与否来展开论述,而关于税制改革对农民经营方式的影响方面关注不够。本文认为,以缴纳货币为主体、对农民人身控制相对弱化的两税法改革,一方面促使农民经营方式走向多样化,激发了农民家庭的多种经营意识,并使农民阶层开始发生分化,富户和佃户成为农村社会新生的力量。另一方面,唐代中后期,农业的商品化趋势逐渐增强,大量农民从事商业活动,使得农村流通市场非常活跃。这些变化对唐以后的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传统社会中政府和农民经济的关系。政府和农民经济个体的关系是大多数时间中的良性互动和非正常状态下的恶性循环、总体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当中。传统史学研究过于强调传统社会中政府和农民经济对立的一面,而对利益共存的现象则视而不见。通过本文对均田制下唐代政府和农民生活状态的研究认为,在唐代历史的大多数时期里,农民经济和国家政权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中,统治者在制定经济政策、税收制度时,
二、天津工商督察成检察好帮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工商督察成检察好帮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
1.2.8 零称谓的研究 |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本章小结 |
上篇 |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
后记 |
(3)我国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舆情的理论分析 |
2.1 网络舆情的形成 |
2.2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特点 |
2.3 当前我国反腐类舆情的特点 |
2.4 我国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
第3章 我国反腐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 存在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第4章 完善我国反腐网络舆情的对策思考 |
4.1 树立积极应对的思想理念 |
4.2 健全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 |
4.3 建设政府引导的舆情阵地 |
4.4 提升科学驾驭的工作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2. 相关研究述评 |
3. 论题解析 |
第1章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背景分析 |
1.1 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 |
1.1.1 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 |
1.1.2 政治制度的变迁 |
1.1.3 思想文化的转型 |
1.1.4 社会结构转型 |
1.2 检察机关工作方针和检察职能的变迁 |
1.2.1 检察工作方针(主题)变迁的一般考察 |
1.2.2 检察职能变迁的梳理 |
1.3 社会变迁决定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
第2章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检察理念 |
2.1 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2.1.1 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2.1.2 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 |
2.2 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检察理念及其制度表现 |
2.2.1 阶级专政理念 |
2.2.2 弱化监督理念 |
2.2.3 打击犯罪理念 |
2.2.4 实质正义理念 |
2.3 一种压制型的检察理念 |
第3章 新时期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
3.1 社会转型与法学理论体系的重构 |
3.2 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 |
3.2.1 公平正义理念 |
3.2.2 强化监督理念 |
3.2.3 保障人权理念 |
3.2.4 服务大局理念 |
3.3 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制度表现和实践 |
3.3.1 人民监督员制度 |
3.3.2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
3.3.3 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
3.3.4 清理超期羁押 |
3.4 从压制型到自治型的检察理念 |
第4章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限度及其影响因素 |
4.1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限度和问题 |
4.1.1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限度 |
4.1.2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归纳 |
4.2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 |
4.2.1 党和国家的政策 |
4.2.2 利益集团 |
4.2.3 社会舆论的压力 |
4.3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
4.3.1 检察人员的知识 |
4.3.2 检察权的具体运用 |
第5章 当代中国检察理念创新与发展的完善 |
5.1 主体的选择:党领导下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
5.2 形式的规范: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和典型案例(司法审查) |
5.3 内容的多元: 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的地方性知识和全球性法律重构的统 |
5.3.1 继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优秀基因 |
5.3.2 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法治文明成果 |
5.3.3 体现当代中国的时代特色 |
结语 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检察理念——一种回应型的检察理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对唐代农民生活状况研究的回顾 |
第三节 唐代农民家庭的概念界定 |
一、农民的界定 |
二、家庭的界定 |
第一章 唐代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概貌 |
第一节 唐代农民生产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唐代农民的社会环境 |
一、耕作制度 |
二、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唐代农民的衣食住行情况 |
第四节 农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劳作之余的生活 |
一、农民的经济思想 |
二、农民劳作之余的生活 |
小结 |
第二章 农民家庭经济的管理与运行 |
第一节 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的内部管理与运行 |
一、父家长在家庭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
二、妇女对家庭经济的日常管理 |
三、农民家庭的分家与财产继承 |
第二节 唐代农民家庭与宗族、村社之间的经济交往 |
一、生产和生活互助 |
二、赋税和借贷义务 |
第三节 唐代城乡经济之间的交往与互补 |
一、集市、墟市:农民家庭经济交换的初级市场 |
二、城乡经济交往:唐代经济发展的新特色 |
第四节 农民经济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 |
一、国家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存环境 |
二、国家对农民群体的救助 |
小结 |
第三章 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 |
第一节 均田制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
第二节 均田制下农民受田的情况 |
一、农民受田的数量 |
二、农民受田的地块分布及其对策 |
第三节 均田制下农民的家庭收入情况 |
一、粮食收入 |
二、副业及其他收入 |
第四节 农民的家庭支出情况 |
一、均田制下农民的家庭规模 |
二、赋税支出 |
三、日常生活支出 |
第五节 农民经济运行情况与唐代前期社会发展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两税法改革与唐代农民经济 |
第一节 两税法改革的农村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两税法前后农民家庭负担的变化 |
第三节 两税法对农村户口和农民家庭结构的影响 |
第四节 两税法对农民经济生活的影响 |
第五节 两税法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其农民阶层的分化 |
一、两税法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
二、农民阶层的分化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农民负担及其历史走向 |
第一节 唐代正常年景下农民承担的赋税量 |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赋税比例 |
二、农民合理的负担量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唐代农民负担加重的原因及其后果 |
一、农民负担加重的原因 |
二、农民负担加重后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唐代减轻农民负担的努力及其历史走向 |
一、唐代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努力 |
二、农民负担的历史走向 |
小结: 农民负担与国运兴衰 |
参考文献 |
一 |
二 |
三 |
致谢 |
四、天津工商督察成检察好帮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3]我国网络舆情在反腐败中的应用[D]. 周明明. 山东大学, 2015(02)
- [4]当代中国检察理念的创新与发展[D]. 张宁. 吉林大学, 2010(08)
- [5]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D]. 张安福.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