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国防科技英汉字典(29)(论文文献综述)
徐苗[1](2019)在《基于汉英对比的“正、在、正在”习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300万汉英平行语料以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中介语语料,通过对比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的习得情况做了研究。本文首先考察了汉英工具书、通用大纲、常用教材中“正、在、正在”的编排和解释情况。在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对“正、在、正在”这组词进行汉外对比研究。我们研究了这组词在英语中的对应情况以及这组词搭配不同时间词、副词、谓词性成分在英语中的对应情况。我们发现这组词搭配活动动词、部分终结动词及部分瞬间动词表动作持续进行时,一般多对应英语中的进行时。当这组词和形容词及状态动词连用时常对应英语中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与其他形式的对应较少。当这组词与不同时间词以及不同副词共现时,这些时间词和其副词一般出现在其前,但是在对应的英语句中,这些时间词及副词出现的位置比较自由,可出现在句首、句中以及句末。当“S+正/在/正在”组配述宾式动词短语时常对应英语SVO结构,组配状中式、述补式、连动式动词短语时常对应英语SVA结构,组配并列式短语时在英语中也常用and引导的并列结构与之对应,组配兼语短语时常对应SVOC结构。之后,我们对英语背景学生习得这组词及其相关结构的难度进行了预测。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又分析了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的习得情况,发现留学生使用这组词的正确率可排序为:“正在>正>在”(这里“>”表示高于)。汉语本族语者“正、在、正在”的输出量与留学生的输出量均可排序为:“在>正>正在”(这里“>”表示高于),但是前者输出这组词的量明显大于后者。从正确用例来看,留学生使用“正、在、正在”与形容词以及单个动词组配的例子较少,与述宾式和状中式动词短语组配的例子较多。从偏误用例来看,留学生使用“正、在、正在”时常出现相互误代以及与其他词误代的现象;留学生使用这组词及相关结构时,常出现成分冗余、遗漏以及错序的问题;此外,他们使用这组词搭配述宾结构时也常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针对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这组词。
孙丹丹[2](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卜玉坤[3](2011)在《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的汉译研究成为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备受关注。本研究在神经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专门用途英语和新术语学流派相关理论的框架内,通过从不同科技专业、不同形式文本、不同编写年代及不同来源渠道的多种语料中选取数量较大的科技英语隐喻词汇作为自行标注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使用SPSS软件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多种层级对应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运用描写、分析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并详尽梳理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从认知研究这一新视角全面揭示并明确提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应“认知对等”这一新翻译理论,合理构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概念整合这一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系统揭示并阐释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认知照意汉译、认知照音汉译和认知照形汉译三大系统翻译策略、23项照译分策略和38种具体照译实践方法。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简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综述科技英语词汇、科技隐喻和科技英语词语汉译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认知视角对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提出反思。第三章阐释喻义神经认知基础、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而提出“认知对等”这一新隐喻翻译理论,构建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第四章介绍本论文所采用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语料的来源与选择情况,阐述综合语料库和专业分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五章首先概述认知视阈下科技隐喻词语的词性分类、喻义类属、概念隐喻分类及喻义产生模式类型,然后依据SPSS软件定量分析统计数据对科技英语隐喻词汇4个层面30种喻义来源、2个层面13种主要喻义心理运作映射模式及3个层面38种喻义认知构成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和详细分析,从认知隐喻这一新视角阐释隐喻的意义构建。第六章首先探讨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维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意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3个层面6种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及其19种具体照译方法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七章首先简述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的历史、现状、原则及适用范围,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音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9种具体认知照音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八章首先探究科技形象思维、形象语言、形译的历史、现状、优势及原则,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形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7种具体认知照形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九章首先分析认知语境与喻义识解及其翻译策略的关系,然后阐明新的科技语言文化因素观及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讨论语言系统语境、语篇情景语境和情景类型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影响作用,进而指出语境对科技词语(尤其是专业术语)喻义翻译策略选择影响作用的特殊性。第十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具有下列九点创新之处:(1)开辟多层面认知分析新研究视角从认知视阈出发,对科技语言喻义生成及其翻译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开辟了一个科技语言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及应用范围。(2)搭建多元认知联系的新理论框架以大脑语言信息加工神经元系统、关系网络神经模式及词语认知习得神经模式等神经认知理论为依托,阐释概念隐喻映射理论、由此发展起来的概念整合理论及二者的相容互补性,使概念隐喻映射与整合具有了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的物化形式,有助于加深对隐喻认知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3)引入多维度定量分析新研究方法以往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大多通过内省法、定性研究、文献译例或个人翻译经验来说明科技英语汉译的相关问题。本文重点引入了科技英语汉译定量系统研究新方法,从横跨40年的多种专业词典和语篇中选取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多层级多种对应关系的定量研究、定性分析和例证阐释。这为科技语言及其翻译研究引入了一种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论更真实可靠,更具有说服力。(4)提出认知对等新翻译理论明确提出科技隐喻术语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源语与目的语隐喻词汇喻体与本体意义映射对等的相似度,其翻译原则是实现认知对等。(5)构建概念整合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突破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的传统主流研究模式,依据神经认知、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了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6)设置喻义认知研究新分析模式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语料库从认知视角深入分析科技英语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7)阐释科技英语喻义照译新策略系统运用层级概念,从源语与目的语语言含义特征、语音特征和形象特征这三方面与认知理解的联系入手,通过系统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揭示科技英语喻义翻译的内在规律,阐释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认知照音、认知照形三大系统汉译实践策略。(8)阐明科技语言新文化因素观认为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是动态的,其变化趋势是差异日益缩小。由于共识性文化的存在,融合性文化的形成和专业性文化的相通,文化因素对于科技语言翻译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9)修正认知隐喻学和理性逻辑主义的科技语言观本文的定量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各类科技专业词典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为23%,最少的为9.17%,最高为49.8%;在各类科技专业语篇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约为8.71%。这远远低于M. Black“语言基本是隐喻的”和G.Lakoff“日常语言70%是隐喻的”论断,这对其“科学思维越是抽象,越需要隐喻思维,越需要用隐喻语言表达,隐喻出现的频率越高”的观点提出了反证。因此对科技语言采取认知隐喻学与理性逻辑主义哲学的折中语言观,可能更为客观合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有:(1)为科技语言研究、喻义分析及科技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引入了心理认知机制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开辟了新研究领域。这有助于促进翻译学、术语学、词典学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与认知科学的有机结合。(2)为科技英语词语汉译实践提供新的指导理论、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这有助于我们对科技翻译的本质、标准、过程和策略进行新的思考,有助于从词语、语句、语段、语篇、功能等各层面各维度对科技英语及其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3)为科技英语术语翻译及汉语术语定名提供新的理论、原则及方案,对术语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4)为科技英语单语/双语词典的编写提供新的思考、原则和方法,应运用科技词语的认知理据、认知对等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规律指导单语/双语科技词典的编纂,使词典对语料的处理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与习得,有助于科技语言学习者对科技词语意义的理解与推导,帮助学习者优化学习策略。(5)对改进科技英语教学及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有新的启发。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系统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刘定慧[4](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刘晓星[5](2020)在《《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当今中非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新时代中非经济合作也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法制层面上的交流还有待深化。《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一书重点介绍了非洲国家儿童权利法律保护措施,主要涉及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的法律监护模式。译者选取《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一书中的第三、四章节作为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其中,第三章分别介绍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三个国家的法律监护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第四章分析了三个国家监护模式的异同,列举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所选章节包含大量体现英语法律文本正式性的词汇和值得研究的法律文本专业性的句式。在王佐良先生的“文体翻译观”理论关照下,译者重点分析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的重点及难点。本次翻译实践材料的语言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英语法律文本中存在大量古典词汇、情态动词以及具有法律含义的半专业术语;二、法律句式中含有较多用以体现法律专业性的条件句、被动句和复合句等。针对翻译实践文本中出现的翻译重点和难点,译者结合文本中的具体案例,采用包孕、切断、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从法律文本词汇正式性和句法专业性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最后,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一书的汉译有利于译入语国家的读者进一步了解非洲国家在儿童法方面的举措。译者希望本次翻译实践任务能够使译入语读者从法制角度更多地了解非洲国家,从而促进中非国家之间的法制交流。
梁鹏程[6](2020)在《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已被纳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作为评估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存在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和学习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其中,面向翻译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建设亟待加强。双语学习词典是二语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翻译学习词典对翻译学习者的帮助更具针对性。为更好地满足翻译学习者的需求,双语翻译学习词典应具备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双重功能。然而,就国内外双语词典编纂情况而言,专门面向翻译学习者设计的专项类汉英翻译学习词典并不多见。因此,我国翻译学习者大多使用的是通用型汉英语文词典,而它们在适用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大多是依据汉语单语词典为蓝本,以汉英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译释为主,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翻译学习的特殊需求。其次,我国汉英词典编纂与出版多限于传统纸质媒介,未能充分对接当下信息时代学习者词典使用电子化的新需求。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双语电子词典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事实上,国内有关汉英电子词典或汉英词典电子化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更不用说是面向翻译学习者的汉英翻译电子词典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如何设计一款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对于翻译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和双语词典编纂设计模式创新,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就面向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创新编纂设计做初步探索,旨在探索目标词典的设计原则,具体包括三个研究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词典?这样的词典如何设计?词典设计效用如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路径。理论研究法主要用来厘清目标词典的设计特征,构建目标词典的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实证研究主要用来测试词典设计效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设计特征、设计框架及设计原则,和设计效用的测试方法。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编纂设计的关键要素,主要涉及词典类型定位、媒介功能和用户需求三个方面。其中,类型定位明确了词典类型特征,媒介分析有助于确定词典媒介在存储和呈现信息方面的特殊性,用户需求探讨可帮助确定词典内容选择和结构设计特征。我们的探讨结论是目标词典在类型上属于专项类学习词典,服务于非英语专业翻译学习者,应具备翻译学习过程中的解码与编码双重功能。作为电子词典,该类词典具有储存空间大、呈现界面灵活、交互性强的特点,以及便于其他学习工具进行集成的特性,能够形成一部集成多类词典的翻译学习系统或学习工具箱。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原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发现,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基于设计学的场景化设计理论,词典功能论和词典交际论。本研究的结论是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必须采用场景融合设计路径,即词典使用场景和设计场景进行融合的设计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目标词典设计要以词典应有设计特征和现有类型相近的词典为起点,设计一个初始词典并对该词典在翻译过程中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词典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归纳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过程模型。由此,结合词典设计视角和词典使用视角提炼出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即该类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和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目标词典的场景使用特征则进一步催生了词典内容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即词典内容设计方面的可学性、适用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词典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层次性和交互性原则。在这个设计框架中,词典设计始于翻译学习场景中目标用户词典使用过程之初,词典使用场景观察阶段就有了设计的介入,是一种过程性融合设计。在词典设计效用测试过程中,设计场景和使用场景的融合保证了词典设计评价的完整性。词典效用测试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三个研究发现。根据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本研究提出词典原型的形成及词典设计可用性细则的确定要采用迭代设计方法,即设计-测试-再设计-再测试的过程。因此,效用测试包括了词典使用过程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来自用户的外部评价与来自编者的词典设计主体知识,这就保证了效用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研究的多重启示体现在理论、实践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引进了设计学中的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用户研究、词典功能理论和交际理论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出了一个基于词典设计场景和词典使用场景融合的创新设计框架,对于丰富(双语)词典设计研究理论有积极贡献。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确立了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原则,具有鲜明的应用指向。本研究针对设计原则的效用测试为词典编纂实践应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路径,而代表性样条设计则对电子词典编纂实践中的词典结构和内容设计也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将基于设计者视角的“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和基于词典使用场景的“自下而上”的设计路径相结合,两种设计路径扬长避短、有效互补,具有设计方法创新优势。本研究还借鉴了设计学、词典学和翻译教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类型词典设计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瑶[7](2020)在《NLP及其在法院智能审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建设法制强国步伐的加快,法院面临的案件类别、涉案人员、判决结果等数据信息也日益增长。在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相似案情不同判决结果等重大失误的发生,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做出判决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阅读案件笔录和相关历史案件的分析上。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判、漏判的情况,就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一定的损失。基于人民法院遇到的这种问题,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的技术,根据法院对刑事案件案情的文字描述,智能地生成相应的判决结果,并将判决结果转化为法院的标准裁判文书。法院案件审理人员以此裁判文书作为参考,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案件做出判决,给出公平公正的判决结果。裁判文书作为法院审判结果的最终依据,包含了案情描述和判决结果等内容。因此,本文首先利用爬虫技术,从国内某法院裁判文书网站获取己公布的近20余万条裁判文书。然后利用正则表达式等技术,对这些文档内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建立JSON格式的语料库。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知识,对语料进行分词、文本向量化等操作,将其输入到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建立的神经网络,经过多轮次训练获得法院判决结果的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法院智能审案系统中。法院智能审案系统是以案件详情的文字描述作为输入,传入到法院判决结果预测模型中,模型就会预测出案件的判决结果。预测出的判决结果包括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名、判决的刑期以及做出此判决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条文。我们最终利用这些预测的判决结果,再根据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智能地生成了一份裁判文书。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知识,而且完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NLP文本分类模型的建立,并提出了一种更加优化的文本分类模型,使得预测判决结果的准确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提高了法院相关人员的判案效率。
傅芸[8](2018)在《功能对等视角下术语翻译分析 ——以《海军航空维修计划标准作业程序》(第10.1-10.5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科技文本的翻译在英译汉中占很大比重,但其专业性偏高,翻译难度较大。根据资料显示,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主要体现在文中术语的翻译质量。因此,本文以《海军航空维修计划标准作业程序》为例,尝试在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将材料内的术语进行归纳整合,并讨论出恰当的释义和对所选释义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对文本中翻译完成的疑难术语归类,整理出不同的翻译方法,为今后面向海军航空领域的译者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自正权[9](2018)在《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企业外文官方网站是企业作为信息传播者向国外信息受众传递企业基本信息、与公众互动沟通、对外宣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母语版本的企业官方网站建设、网站质量评价和企业信息披露,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外宣翻译与企业形象及企业出口关系的研究鲜有涉足。鉴于此,本研究结合翻译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通过跨学科视角考察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绩效是否有关系?第二,从企业形象外宣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建设呈现出怎样的生态现状?第三、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有何关系?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有何关系?本研究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考察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创建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尝试从内容全面性和文本易读性两个方面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生态进行评价,从企业概况、产品/服务、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介绍进行评价,从互动性和便捷性两方面对网站的用户服务进行评价,从网站语种、新闻报道和网站Logo三方面评价企业网站的国际传播,然后将企业介绍、用户服务、语言翻译和国际传播四类指标纳入企业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系统,考察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本研究首先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择200家来自不同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作为样本,逐一调研样本企业的官方网站是否拥有外文版,然后从Wind数据库中收集样本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利用构建的Logistic模型,检验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其次,限定企业的行业所属,从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2016年出口额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112家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内容分析编码表,对样本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构建样本企业的企业简介英译文本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方法对翻译文本易读性评价。最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及语言翻译等指标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显着正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中,企业出口强度的系数是0.195,显着性为0.001,说明企业的出口强度对企业否拥有外文官方存在显着的影响,即出口强度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拥有外文官方网站。企业出口强度是企业出口绩效的一个测量指标。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方网站显着正相关。第二,样本企业外文官方网站建设现状:1)外文语种使用方面,网站语种比较单一,多数企业只拥有英文版的外文官方网站。2)主要内容板块方面,企业外文官网对产品和服务的介绍比较充分,与公众的互动渠道、互动方式等建设比较完整,企业文化和新闻报道相关栏目建设有些不足,相关信息不全面。企业外文官方网站不太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外宣传,80%的企业外文官方网站没有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栏目。3)文本易读性方面,多数企业简介英译本的文本易读性评价综合得分在50-70分之间。但是,不同制造业行业的企业简介英译文本语言易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企业形象与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均显示,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销售和出口利润存在显着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是0.291,且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更高,为0.385,同样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企业形象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回归系数是1.269,在5%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性;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回归系数是1.598,同样在5%显着性水平上影响显着。第四,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正相关。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为0.267,在1%显着性水平上显着相关;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是0.312,在1%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语言翻译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是1.33,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1.398,均在5%显着性水平上影响显着。在语言翻译的两个评价指标中,内容全面性与企业出口销售的相关系数为0.265,在1%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内容全面性与企业出口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337,在1%显着性水上上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内容全面性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0.427,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0.545,都是在5%显着性水平上呈现出显着的影响。文本易读性对企业出口销售的影响之回归系数为1.568,对企业出口利润的影响回归系数是0.887,均在5%显着性水平上具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做出了以下贡献。研究理论方面,本研究首次提出基于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探讨企业官网语言翻译、企业介绍、用户服务、国际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创建了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评价体系,构建了企业形象、语言翻译对企业出口绩效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形象、语言翻译等与企业出口销售和出口利润的关系,从而为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建构和语言翻译研究提供了语言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另外一个理论贡献是,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企业官方网站的语言翻译评价体系,对商务翻译研究在理论方面有所贡献。第三,本研究提出了企业官方网站语言翻译影响企业形象进而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的假设,并利用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翻译学的语料库方法、管理学的经济计量模型法相结合,对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的企业形象、语言翻译进行评价,对企业形象、语言翻译等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这种跨学科、多方法融合的研究为商务翻译研究、企业网站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本研究未来可以在研究样本、研究方法、语言翻译评价指标方面加以改进和拓展。
廖晓信[10](2016)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显化翻译研究 ——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着名现当代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该书文体独特,视角新颖,但目前学者们对其英译本的研究仍然较少。所以本论文以关联理论翻译观为理论基础,以《呼兰河传》及其英译本为语料,旨在探讨译者在该译文中显化翻译处理的成功与缺憾。根据关理理论翻译观,翻译即交际,完整的翻译过程包括两次完整的交际行为:第一次交际中,原文作者为交际者,译者为受众,通过原文所给出的明示刺激,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第二次交际中,译者为交际者,给予适当的明示刺激,帮助目标语读者获得足够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花费适量努力便可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笔者参考了 Blakemore的意义分类,分别分析了《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程序性意义和概念性意义的显化翻译处理,探讨该处理是否给译文读者带来了最佳关联性。通过研究发现,第一,相比于传统代码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显化翻译的解释力确实更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为了使译文读者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与原文读者所付出的努力趋同,译者在采取显化处理时应注意显化的程度。
二、现代国防科技英汉字典(2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国防科技英汉字典(29)(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汉英对比的“正、在、正在”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常用工具书、大纲及汉语教材中“正/在/正在”的编排和解释情况 |
第一节 常用工具书和大纲中的“正/在/正在” |
一、工具书中的“正、在、正在” |
二、大纲中的“正、在、正在” |
第二节 常用汉语教材中的“正/在/正在” |
一、《新实用汉语课本》 |
二、《博雅汉语》 |
三、《发展汉语》 |
四、《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综合课本》 |
小结 |
第二章 时间副词“正/在/正在”及其相关搭配与英语相应表达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正/在/正在”在英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 |
一、“正/在/正在”与英语进行时态对应情况 |
二、“正/在/正在”与英语一般时态对应情况 |
三、“正/在/正在”与英语完成时态及完成进行时态对应情况 |
四、“正/在/正在”与英语中其他形式对应情况 |
第二节 “正/在/正在”与句中不同词组配时的英译情况 |
一、“正/在/正在”与时间词组配时英译情况 |
二、“正/在/正在”与不同副词组配时英译情况 |
三、“正/在/正在”与谓词性成分组配时英译情况 |
小结 |
第三章 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的习得研究及教学探讨 |
第一节 “正/在/正在”使用情况考察 |
一、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使用情况统计说明 |
二、汉语本族语者与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输出情况对比分析 |
三、英语背景留学生“正/在/正在”正确用例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正/在/正在”偏误用例统计分析 |
一、冗余 |
二、误代 |
三、遗漏 |
四、错序 |
五、其他 |
第三节 教材编写建议及教学建议 |
一、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二、对教学的建议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
1.2.2 研究思路 |
1.2.2.1 理论驱动 |
1.2.2.2 摸清家底 |
1.2.2.3 找出问题 |
1.2.2.4 提出对策 |
1.2.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2.3.1.2 系统观 |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
4.1.1 单科知识辞书 |
4.1.2 多科知识辞书 |
4.1.3 百科知识辞书 |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
4.2.1 单科知识辞书 |
4.2.2 多科知识辞书 |
4.2.3 百科知识辞书 |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
4.3.1 单科知识辞书 |
4.3.2 多科知识辞书 |
4.3.3 百科知识辞书 |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
4.4.1 单科知识辞书 |
4.4.2 多科知识辞书 |
4.4.3 百科知识辞书 |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
5.1 辞书内部世界 |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
5.2 语言世界 |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
5.3 辞书外部世界 |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
5.3.6 出版社的意志 |
5.3.7 读者需求影响 |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表格清单 |
2 图示清单 |
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标注标记集 |
4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标注标记集 |
5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构成分类标注标记集 |
6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策略及方法标注标记集 |
7 语料库译例代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及问题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概观 |
2.1 科技英语词汇研究 |
2.1.1 ESP 概述 |
2.1.2 EST 概述 |
2.1.3 EST 词汇相关研究 |
2.1.3.1 定义 |
2.1.3.2 传统语言学的研究 |
2.1.3.3 功能主义的研究 |
2.1.3.4 认知词汇学 |
2.2 科技隐喻研究 |
2.2.1 修辞隐喻 |
2.2.1.1 替代论 |
2.2.1.2 比较论 |
2.2.1.3 互动论 |
2.2.2 认知隐喻 |
2.2.2.1 创新理论 |
2.2.2.2 概念隐喻映射理论 |
2.2.2.3 概念整合理论 |
2.2.2.4 思维模型理论 |
2.2.3 科技隐喻的遮蔽 |
2.2.4 科技隐喻的本质 |
2.2.5 科技隐喻的特征 |
2.2.6 科技隐喻的功能 |
2.2.6.1 科技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
2.2.6.2 科技隐喻的方法论功能 |
2.3 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相关研究 |
2.3.1 科技英语汉译历史 |
2.3.1.1 科技英语汉译的产生 |
2.3.1.2 科技英语汉译的发展 |
2.3.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英语汉译发展 |
2.3.2 国内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 |
2.3.2.1 深受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
2.3.2.2 强调文化差异因素对语言翻译的作用 |
2.3.2.3 突出归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
2.3.2.4 注重词语符号表层结构转换的翻译策略 |
2.3.2.5 提倡转换喻体和去隐喻化的翻译方法 |
2.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相关研究 |
2.3.3.1 国外科技词语主要依托功能翻译理论 |
2.3.3.2 新术语学流派理论对科技词语翻译的影响 |
2.3.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策略 |
2.3.4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反思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喻义神经认知基础 |
3.1.1 语言信息系统 |
3.1.2 大脑信息加工记忆 |
3.1.3 关系网络模式 |
3.1.4 词语认知与习得模式 |
3.2 概念隐喻理论 |
3.2.1 “概念隐喻”的含义 |
3.2.2 概念隐喻的机制 |
3.2.3 概念隐喻的基本观点 |
3.2.4 概念隐喻的分类 |
3.2.5 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 |
3.2.6 概念隐喻的特点 |
3.2.7 隐喻映射的特征 |
3.3 概念整合理论 |
3.3.1 心理空间理论 |
3.3.1.1 基本概念 |
3.3.1.2 可及原则 |
3.3.1.3 认知联系 |
3.3.2 概念整合理论 |
3.3.2.1 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 |
3.3.2.2 概念整合优化原则 |
3.3.2.3 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
3.3.2.4 概念整合映射类别 |
3.3.2.5 概念整合的层创结构 |
3.3.3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相容互补性 |
3.4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 |
3.4.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3.4.1.1 语言翻译的体验性 |
3.4.1.2 语言翻译的互动性 |
3.4.1.3 语言翻译的创造性 |
3.4.2 相关研究理论模型 |
3.4.3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建构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语料 |
4.1 定性分析方法与语料 |
4.1.1 方法 |
4.1.2 例证语料 |
4.2 定量研究 |
4.2.1 统计语料的来源与选择 |
4.2.2 语料统计说明 |
4.2.2.1 科技英语喻义统计分析说明 |
4.2.2.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照音、照形汉译策略统计分析说明 |
4.2.3 语料统计分析 |
4.2.3.1 综合语料库统计分析 |
4.2.3.2 专业分语料库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科技英语喻义分析 |
5.1 科技隐喻词语的类型 |
5.1.1 词性分类 |
5.1.1.1 静态隐喻 |
5.1.1.2 动态隐喻 |
5.1.2 喻义类属 |
5.1.2.1 规约性隐喻 |
5.1.2.2 创新性隐喻 |
5.1.3 概念隐喻 |
5.1.4 词汇隐喻产生模式 |
5.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定量分析参数的定义 |
5.2.1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的定义 |
5.2.2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的定义 |
5.2.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认知构成类型分类的定义 |
5.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分析 |
5.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数据分析 |
5.3.1.1 隐喻词汇喻义来源(Y) |
5.3.1.2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S) |
5.3.1.3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Z) |
5.3.1.4 篇章语料库部分专业性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比例分析 |
5.3.2 词汇喻义来源定性分析 |
5.3.2.1 人 |
5.3.2.2 动植物 |
5.3.2.3 日常词汇 |
5.3.2.4 用熟悉词语隐喻陌生科技词语 |
5.3.2.5 转喻 |
5.3.2.6 典故 |
5.3.2.7 创新 |
5.3.3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 |
5.3.3.1 利用物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3.2 利用心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3.3 利用意向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
5.3.4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 |
5.3.4.1 单纯隐喻词 |
5.3.4.2 复合隐喻词 |
5.3.4.3 派生隐喻词 |
5.3.4.4 拼缀隐喻词 |
5.3.4.5 截短隐喻词 |
5.3.4.6 缩略隐喻词 |
5.3.4.7 类比隐喻词 |
5.3.4.8 译借隐喻词 |
5.3.4.9 逻辑隐喻词组 |
5.3.4.10 语法隐喻词组 |
第六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 |
6.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研究 |
6.1.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 |
6.1.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优势 |
6.1.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思路及原则 |
6.1.4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条件、范围及种类 |
6.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定义 |
6.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分析 |
6.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量化分析 |
6.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6.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
6.3.2 完全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2.1 对等照意汉译法 |
6.3.2.2 移植照意汉译法 |
6.3.2.3 完全形象模拟照意汉译法 |
6.3.2.4 仿真照意汉译法 |
6.3.3 基本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3.1 调整性照意汉译法 |
6.3.3.2 转换性照意汉译法 |
6.3.4 部分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
6.3.4.1 部分代换照意汉译法 |
6.3.4.2 部分解释照意汉译法 |
6.3.4.3 部分凸显照意汉译法 |
6.3.4.4 部分补充照意汉译法 |
6.3.4.5 部分省略照意汉译法 |
6.3.5 类比照意汉译策略 |
6.3.5.1 近似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2 反义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3 形状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4 功能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5.5 关系类比照意汉译法 |
6.3.6 缩略词语还原照意汉译策略 |
6.3.7 词组合成术语照意汉译策略 |
6.3.7.1 逻辑词组照意汉译法 |
6.3.7.2 语法隐喻词组照意汉译法 |
第七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 |
7.1 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历史、现状及研究 |
7.1.1 音译的历史与现状 |
7.1.2 音译的优势 |
7.1.3 音译的原则 |
7.1.4 音译的适用范围 |
7.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的定义 |
7.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分析 |
7.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
7.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7.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
7.3.2 完全照音译策略 |
7.3.3 补音照音译策略 |
7.3.4 省音照音译策略 |
7.3.5 照意+照音译策略 |
7.3.6 照形+照音译策略 |
7.3.7 照形+照意+照音译策略 |
7.3.8 补意+照音译策略 |
7.3.9 修整音译策略 |
7.3.10 注释性音译策略 |
第八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 |
8.1 科技形象思维与形象语言 |
8.1.1 形象思维与概念认知 |
8.1.2 形译的优势 |
8.1.3 形译的原则 |
8.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的定义 |
8.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分析 |
8.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
8.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
8.3.1.2 语篇语料库数据分析 |
8.3.2 全部照形译策略 |
8.3.3 部分照形译策略 |
8.3.4 替换照形译策略 |
8.3.5 理据阐释性照形译策略 |
8.3.6 形象思维模式的照形译策略 |
8.3.7 照意+照形译策略 |
8.3.8 人工语言喻义照形译策略 |
第九章 认知语境对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9.1 认知语境与隐喻 |
9.1.1 认知语境的动态功能 |
9.1.2 认知语境与喻义翻译策略 |
9.2 认知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 |
9.2.1 语言系统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1.1 语言结构语境的作用 |
9.2.1.2 句子语境的作用 |
9.2.2 语篇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2.1 语段语境的作用 |
9.2.2.2 语篇语境的作用 |
9.2.2.3 文体特征的作用 |
9.2.2.4 文本功能的作用 |
9.2.3 非语言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
9.2.3.1 情景语境(语域)的作用 |
9.2.3.2 文化语境的作用 |
9.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理据分析 |
9.3.1 照译翻译策略连续统关系及多维联系关系阐释 |
9.3.2 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据 |
第十章 结论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0.3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0.4 研究的局限性 |
10.5 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科技英语喻义词汇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 |
附录B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C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D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
附录E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比例统计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课题情况 |
(4)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目的与意义 |
1.3 理论指导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来源 |
2.2 文本内容 |
2.3 文本特征 |
第三章 翻译任务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2 翻译过程 |
3.3 译后校审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法律文本词汇翻译的正式性 |
4.1.1 古典词汇翻译的庄重性 |
4.1.2 半专业术语翻译的专业性 |
4.1.3 情态动词翻译的准确性 |
4.2 法律文本句法翻译的专业性 |
4.2.1 被动句翻译的客观性 |
4.2.2 条件句翻译的严谨性 |
4.2.3 复合句翻译的逻辑性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经验总结 |
5.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翻译任务原文与译文 |
附录二 术语表 |
致谢 |
(6)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词典设计 |
2.1.2 场景融合 |
2.1.3 电子词典 |
2.1.4 翻译学习者 |
2.2 电子词典研究述评 |
2.3 翻译学习词典研究述评 |
2.4 汉英词典研究述评 |
2.5 学习者翻译能力研究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关键要素 |
3.1 词典类型的场景化定位 |
3.1.1 词典类型定位的复杂性 |
3.1.2 词典目标定位与场景融合设计 |
3.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类型定位 |
3.2 词典媒介功能的场景化实现 |
3.2.1 存储功能与场景化的信息集成 |
3.2.2 动态特征与场景化的交互界面设计 |
3.2.3 媒介功能与场景化设计的挑战 |
3.3 词典用户需求的场景化锚定 |
3.3.1 使用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2 设计场景中的用户需求 |
3.3.3 场景融合设计中的用户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4.1 场景化设计理论概述 |
4.1.1 场景化设计的概念及优点 |
4.1.2 场景化设计的理论框架 |
4.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的特殊性 |
4.2.1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考察 |
4.2.2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相关分析 |
4.3 汉英翻译学习场景中的词典使用特征 |
4.3.1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功能的过程复杂性 |
4.3.2 翻译学习场景中词典交际的人机交互性 |
4.4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构建 |
4.4.1 场景化设计理论对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
4.4.2 词典场景化设计的实践可行性 |
4.4.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 |
5.1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适用性原则 |
5.1.1 语言知识的适用性 |
5.1.2 翻译知识的适用性 |
5.1.3 帮助信息的适用性 |
5.2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可学性原则 |
5.2.1 语言知识的可学性 |
5.2.2 翻译知识的可学性 |
5.2.3 语言和翻译知识的整合 |
5.3 场景融合的内容设计之系统性原则 |
5.3.1 语言知识的系统性 |
5.3.2 翻译知识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 |
6.1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灵活性原则 |
6.1.1 检索结构的灵活性 |
6.1.2 存储结构的灵活性 |
6.1.3 呈现结构的灵活性 |
6.2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层次性原则 |
6.2.1 检索结构的层次性 |
6.2.2 存储结构的层次性 |
6.2.3 呈现结构的层次性 |
6.3 场景融合的结构设计之交互性原则 |
6.3.1 检索结构的交互性 |
6.3.2 存储结构的交互性 |
6.3.3 呈现结构的交互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效用测试 |
7.1 场景融合设计的电子词典样条示例 |
7.1.1 样条的内容设计 |
7.1.2 样条的结构设计 |
7.2 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的有效性测试 |
7.2.1 测试目的 |
7.2.2 测试材料 |
7.2.3 测试用户 |
7.2.4 数据收集 |
7.2.5 测试过程 |
7.2.6 结果和讨论 |
7.2.7 词典设计效用测试总结 |
7.3 修正后的场景融合设计框架及样条示例 |
7.3.1 修正后的电子词典设计框架 |
7.3.2 修正后的词典样条示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的关键设计特征 |
8.1.2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框架 |
8.1.3 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样条的效用测试方法 |
8.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
8.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2.3 本研究的方法意义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8.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NLP及其在法院智能审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1 自然语言处理 |
1.2.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
1.2.2.1 机器学习 |
1.2.2.2 深度学习 |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自然语言处理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1 自然语言处理在国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2 自然语言处理在国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2 法律与NLP结合在国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创新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 |
2.1 中文自然语言处理 |
2.2 建立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基本流程 |
2.2.1 语料库的获取 |
2.2.2 语料的预处理 |
2.2.2.1 数据清洗 |
2.2.2.2 分词 |
2.2.2.3 词性标注 |
2.2.2.4 去除停用词 |
2.2.3 文本向量化 |
2.2.3.1 词集模型 |
2.2.3.2 词袋模型 |
2.2.3.3 N-gram模型 |
2.2.3.4 词嵌入模型 |
2.2.4 模型的建立与训练 |
2.2.4.1 模型的建立 |
2.2.4.2 模型的训练 |
2.2.5 模型的评估 |
2.2.6 模型的上线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裁判文书语料库 |
3.1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建立 |
3.1.1 裁判文书语料的选择 |
3.1.1.1 刑事裁判文书 |
3.1.1.2 一审刑事裁判文书 |
3.1.2 裁判文书语料的获取 |
3.1.2.1 法院裁判文书网页分析 |
3.1.2.2 网页源码的获取和解析 |
3.1.3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建立 |
3.1.3.1 关键信息的定义 |
3.1.3.2 裁判文书类别的划分 |
3.1.3.3 语料库的分割 |
3.1.3.4 正则表达式提取内容 |
3.2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向量化 |
3.2.1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预处理 |
3.2.1.1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分词 |
3.2.1.2 裁判文书语料库去停用词 |
3.2.2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向量化 |
3.2.2.1 词向量模型的选用 |
3.2.2.2 Word2vec词向量模型 |
3.2.2.3 裁判文书语料库的向量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判决结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4.1 文本分类 |
4.1.1 文本分类模型概述 |
4.1.2 文本分类模型的类别 |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基线模型 |
4.2.1 随机森林算法模型 |
4.2.2 基于RFC的判决结果预测模型 |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优化模型 |
4.3.1 深度神经网络类型 |
4.3.2 深度学习的基本算法 |
4.3.2.1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
4.3.2.2 反向传播算法 |
4.3.3 深度学习框架 |
4.3.4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 |
4.3.5 基于TextCNN的判决结果预测模型 |
4.3.5.1 TextCNN原理 |
4.3.5.2 基于TextCNN的判决结果预测模型 |
4.3.6 基于Attention的判决结果预测模型 |
4.3.6.1 HAN网路原理 |
4.3.6.2 基于HAN网络的判决结果预测模型 |
4.3.7 基于TextCNN+Attention的判决结果预测的优化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判决结果预测模型的评估 |
5.1 文本分类模型的评估 |
5.1.1 准确率和错误率 |
5.1.2 查准率、查全率和F1 |
5.1.3 ROC曲线和AUC面积 |
5.2 判决结果预测模型的评估 |
5.2.1 判决结果预测模型的评估 |
5.2.1.1 罪名预测模型和法律条文预测模型的评估 |
5.2.1.2 刑期预测模型的评估 |
5.2.2 判决结果预测模型的评估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概述 |
6.2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的开发环境 |
6.3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3.1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的设计 |
6.3.2 法院智能审案系统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功能对等视角下术语翻译分析 ——以《海军航空维修计划标准作业程序》(第10.1-10.5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翻译任务描述 |
2.1 翻译任务背景 |
2.2 任务完成情况 |
3.任务准备 |
3.1 审阅原文本 |
3.2 术语的界定 |
3.3 翻译指导理论 |
4.功能对等视角下术语翻译分析 |
4.1 翻译流程 |
4.2 航空术语翻译分析 |
4.2.1 专业术语 |
4.2.2 专有名词 |
4.2.2.1 复合词 |
4.2.2.2 缩略词 |
4.2.3 高频词汇 |
4.2.3.1 单个名词 |
4.2.3.2 名词短语 |
5.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9)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创新 |
1.2.1 理论创新 |
1.2.2 方法创新 |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1.1 企业形象 |
2.1.2 企业官方网站 |
2.1.3 企业外宣翻译 |
2.1.4 企业出口绩效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形象研究 |
2.2.2 企业官方网站研究 |
2.2.3 企业外宣翻译研究 |
2.2.4 企业出口绩效研究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3.1 企业形象研究方面 |
2.3.2 企业官方网站研究方面 |
2.3.3 企业外宣翻译研究方面 |
2.3.4 企业出口绩效研究方面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跨文化传播理论 |
3.1.2 企业传播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翻译学相关理论 |
3.2 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理论框架 |
3.2.2 指标界定 |
3.2.3 操作模型 |
3.2.4 指标权重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内容分析法 |
4.2.2 语料库方法 |
4.2.3 经济计量模型法 |
4.2.4 跨学科方法 |
4.3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4.4 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 第5章 企业外文官方网站统计分析 |
5.1 企业外文官网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假设和变量定义说明 |
5.1.2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小结 |
5.2 企业外文官网结构分析 |
5.2.1 总体特征 |
5.2.2 类目层面分析 |
5.2.3 测项层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外文官网语言翻译生态分析 |
6.1 企业外文官网语言翻译现状 |
6.1.1 语种分布 |
6.1.2 主要翻译内容板块 |
6.1.3 小结 |
6.2 翻译文本易读性分析 |
6.2.1 研究结果和分析 |
6.2.2 行业性质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
6.2.3 小结 |
6.3 语言翻译中的企业形象转换分析 |
6.3.1 原文企业形象框架建构 |
6.3.2 译文企业形象框架呈现 |
6.3.3 企业形象叙事框架建构与翻译策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形象、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分析 |
7.1 变量说明 |
7.1.1 被解释变量 |
7.1.2 解释变量 |
7.1.3 控制变量 |
7.2 计量模型 |
7.3 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 |
7.3.1 描述性分析 |
7.3.2 典型相关分析 |
7.3.3 多元回归分析 |
7.3.4 小结 |
7.4 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 |
7.4.1 描述统计量 |
7.4.2 Pearson相关分析 |
7.4.3 多元回归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7.5.1 企业形象 |
7.5.2 语言翻译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1.1 企业出口绩效与企业是否拥有外文官网显着正相关 |
8.1.2 企业外文官方网站分析发现 |
8.1.3 外文官网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 |
8.1.4 企业外文官网的语言翻译与企业出口绩效显着正相关 |
8.2 本研究的贡献和启示 |
8.2.1 本研究的贡献 |
8.2.2 本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展望 |
8.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显化翻译研究 ——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呼兰河传》及其英译本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外关联理论研究概述 |
第三节 显化翻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关联理论简介 |
第二节 关联理论与翻译 |
第三节 关联理论与显化翻译 |
第四章 《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程序意义形式的显化翻译 |
第一节 篇章结构显化翻译 |
第二节 标点符号显化翻译 |
第三节 话语标记语显化翻译 |
第五章 《呼兰河传》英译本中概念意义形式的显化翻译 |
第一节 名词显化翻译 |
第二节 零形式显化翻译 |
第三节 句意显化翻译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现代国防科技英汉字典(29)(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汉英对比的“正、在、正在”习得研究[D]. 徐苗. 扬州大学, 2019(02)
- [2]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3]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 卜玉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4]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5]《科特迪瓦、南非和乌干达儿童法律监护面面观》(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晓星. 湘潭大学, 2020(02)
- [6]汉英翻译学习电子词典场景融合设计研究[D]. 梁鹏程. 南京大学, 2020(04)
- [7]NLP及其在法院智能审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王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8]功能对等视角下术语翻译分析 ——以《海军航空维修计划标准作业程序》(第10.1-10.5章)为例[D]. 傅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基于官网外宣的企业形象与企业出口绩效的关系研究[D]. 自正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10]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显化翻译研究 ——以《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D]. 廖晓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