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搞好坡地喷灌系统的布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芬[1](2018)在《基于节水理念的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水资源的利用处于一种无序过度的开发中,水资源短缺情势不断加剧,水环境与水生态安全备受威胁,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作为社会发展与区域安全的基础,其用水需求占比相当大,如何在确保农业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又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建设节水型农业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对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与推广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与政策支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达60%以上,而在整个的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高居90%以上的比重。因此,在农业灌溉中有效深入贯彻节水理念,统筹分配灌溉水资源,因地制宜,针对农作物生产习性,合理配套灌溉方式与灌溉需水量,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并施以推广对于构建节水型社会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农业用水角度出发,其关键则是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在实际农业生产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等耗水严重的灌溉方式依旧屡见不鲜,其灌溉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或因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较为节水的灌溉方式普及较为困难;此外,亦有部分地区为追求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而忽略了其实际水资源系统现状与农作物用水差异,导致灌溉效率低下且灌溉设施浪费。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农业灌溉的形式与作物需求不匹配而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因而,因地制宜,因作物而异,灵活有效的配备节水系统才可有效地实现水资源节约。本文以赣南脐橙大县之一--龙南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地区农业产业现状与现有水利设施基础,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标、节水理念为导向、资源节约与果园增收为基本要求的生态果园灌溉系统。本研究不仅解决项目龙南县果然灌溉系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而且可以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的引导该地区农民应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带动周边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作用。
郝卫国[2](2017)在《“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中面临文化特色消失的问题。国内城乡景观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城市,近年来开始关注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联系,将天津地区乡村景观文化特色作为整体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乡村景观现状及文化特色梳理与保护规划策略及探索。使景观形态回归地方,承载特定地域人们生活与发展的历史。通过自然的乡村景观连接融洽的郊区及城市景观,重塑乡村文化魅力。本文采用“系统-共生”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实证”的研究过程。在景观感知与评价基础上,从文化特色的维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挖掘与传承乡村景观核心的历史和环境记忆。论文主要创新点:(1)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分析,将天津市域乡村划分为4个类型区:环城地区、远郊平原地区、山区生态地区、滨海地区。(2)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通过深入调研与数据分析,感知、评价、梳理不同地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包括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3)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在保护规划策略中保持并突出文化特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力求创新。发挥原有文化传统和特色优势,留住乡村原风景的根与魂,再创新景观的精气神。本文采用“抽样-调查”与“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80个乡村与乡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论文的论述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基础理论,并提出了研究目标与路线,搭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2)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乡村文化特色消失、文脉肌理面临断裂、边远地区结构破坏、乡村景观遭到蚕食、整体面临生态风险、规划审批缺少规范、乡村景观意识薄弱、乡村景观资金缺乏8个主要问题;对乡村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梳理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滨海文化4类文化特色。(3)对文化特色进行解读,引入“系统性”、“原真性”理念,提出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6项保护策略;引入“整体性”、“乡村性”理念,提出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8项规划设计策略。(4)借鉴国内外乡村景观实践经验与天津探索,归纳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筹城乡景观规划,政府合作民间协作,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推进学术、科普共识5条保护规划探索。(5)最后的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得出借景沽上田园风光、塑造文化景观、协调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特色4点研究结论,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石博[3](2014)在《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文中指出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形成独有的石漠化现象。由于区内独特的地貌结构,常呈现山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的特征,造成地表水集蓄与地下水开采困难,从而形成湿润气候下的干旱缺水区。目前,喀斯特干旱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发展高效集雨利用技术,以缓解干旱缺水的局面。本研究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选取贵州两种典型地貌单元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和贞丰-关岭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为研究区,以揭示不同喀斯特地貌单元坡面集雨工程间的匹配关系,实现各系统部件的优化组装与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构建适宜的坡面集雨利用模式为目的,在实地调研摸清区内水资源及利用状况,查阅文献掌握坡面集雨技术要点与规划原则,选取适宜集雨节灌方式与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选取典型灌溉小区进行坡面集雨工程布设,得出以下结论与讨论:(1)以降低工程成本且简单实用为原则,归纳出适合撒拉溪示范区的坡面集雨技术流程“天然林草坡面—截流沟—汇流渠—沉沙池—开敞半地埋式圆形池—固定式输水管网—小型移动式喷灌机微喷灌”;适合花江示范区的坡面集雨技术流程“石棉瓦人工坡面—开敞半地埋式矩形池—半固定式输水管网—小管出流灌”。以上集雨技术的组装仅是对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缺乏优化与创新研究,其合理性仍待示范验证。应加强适合喀斯特山区地形与社会经济条件的集雨新材料、蓄水新设备、灌溉新方法的研究,在实现单项集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组装。(2)运用修正后的彭曼公式,并分析示范区气象干旱特征与土壤物理性质,制定出灌溉作物的工作制度。撒拉溪示范区经果林草生育期日均耗水量2.61mm,设计灌溉定额238.2m3/hm2,灌溉周期为7天,灌溉次数为3次。花江示范区花椒林地生育期日均耗水量1.77mm,设计灌溉定额378.42m3/hm2,灌溉周期为17天,灌水次数为3次。不足之处在于仅对作物生育期进行灌溉设计,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耗水量时,作物系数的取值较困难,需加强田间数据的实测工作。还应加强不同降雨保证率下作物灌溉制度与输水系统的研究,使灌溉制度的制定日趋合理化,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具体参数指标,进而设计各系统的尺寸。撒拉溪示范区200m3蓄水池,设计半径10.6m,设计深度2.5m,设计年供水量576m3,对应天然集雨场与经果林草灌溉面积分别为0.28hm2、0.81hm2,汇流渠断面尺寸30cm×20cm×15cm,配套沉沙池尺寸为1.8m×0.9m×0.8m。花江示范区100m3矩形蓄水池,设计尺寸为8.6m×4.6m×2.8m,设计年供水量272m3,对应石棉瓦集雨场与花椒林灌溉面积分别为330m2、0.24hm2。以上技术参数取值与工程规格设计,对制定集雨技术规范和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仍存在局限性。应结合不同地貌单元,加强集雨技术规格的设计,进一步完善集雨规范与标准。(4)将组装后的坡面集雨工程应用于经果林草灌溉,形成坡面集雨技术与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的结合,进而与高山生态畜牧业养殖技术相结合,构成撒拉溪示范区自然坡面集雨综合高效利用模式。将组装后的坡面集雨工程应用于花椒林灌溉,并将集蓄的雨水以小管出流灌形式尝试对区内中草药与火龙果等作物的灌溉,构成花江示范区人工坡面集雨节灌配套经济作物栽培模式。集雨利用模式的构建仅是对示范区现有石漠化治理技术的结合,今后应充分理解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支撑体系,不断融合、完善与创新集雨利用模式,同时加强模式的后期管理与维护工作。
苏军阳[4](2012)在《喷灌规划设计的勘测调查与系统选型》文中研究指明喷灌在黑龙江省近些年得到较快的发展,它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具有省水增产、保土保肥、机械化程度高和对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文章介绍了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勘测调查与系统选型方面的内容的步骤。
李淑玲[5](2012)在《荆门某校区园林绿地喷灌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某校区园林绿地喷灌工程的设计实例,阐述了喷灌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喷灌工程的设计思想,可为其他设计工作者提供借鉴。
陈超[6](2011)在《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变量喷洒喷头的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变量喷洒低能耗轻小型喷灌机组(项目号:2006AA100211)”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变量技术是精确灌溉的关键技术,变量喷头是实现变量技术的途径之一。国内外虽已有大量关于变量喷头的研究,但现有变量喷头往往存在机构复杂,产品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变量喷洒的实现方式也基本上是在原有摇臂式喷头主要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喷头射程周期性变化的辅助装置,这种喷头普遍存在喷灌均匀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异形喷嘴来改善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并设计了一种出口为异形截面的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可调装置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两因素的同步调节,提高变量喷头的喷灌均匀性。同时本文研究了变量喷头在小坡度坡地上的水量分布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坡度坡地上可使用变量喷头改善因地形因素造成的水量分布不均匀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有:1.采用喷洒域形状和喷灌均匀性二个参数来评价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分析了影响喷头射程和喷灌强度的主要因素,测试了PY2系列喷头射程随工作压力、喷嘴出口面积和仰角的变化关系。通过对喷头瞬时喷灌强度的计算可知,调节单个因素改变喷头射程实现变量喷洒时,不同射程处喷灌强度必然会变化,导致喷头喷灌均匀性下降。2.首次设计出适合摇臂式变量喷头的异形喷嘴——星形喷嘴。依据面积相同原则设计了四种形状的异形喷嘴,测量了各异形喷嘴流量系数、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喷头工作压力变化时,星形喷嘴喷头射程变化范围较大,射程降低较少,不同压力时水量分布规律相近,能改善喷头低压力下的水量分布。试验对比了星形喷嘴变量喷头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结果表明星形喷嘴可以解决变量喷头因射程变化引起的水量分布不均的问题。3.首次研制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为提高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设计了BPY系列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出口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的同步调节实现均匀喷洒。通过相关理论对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喷嘴出口面积、喷头射程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规律:实现方形喷洒域时,BPY2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54~1,BPY3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57~1,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变量喷头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46~1;实现三角形喷洒域时,BPY3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33~1之间,BPY2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26-1之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变量喷头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21~1之间。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可在较小的压力变化范围内实现规定的喷洒域。4.针对BPY20型和BPY30型两种变量喷头设计了基圆直径不同的三种出口可调装置。试验测量了三种出口可调装置对弹簧受力、喷嘴流量系数和形状系数、喷头射程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PY20型可调装置最佳结构为基圆直径D=6mm,BPY30型可调装置最佳结构为基圆直径D=7mm。测量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通过与星形喷嘴变量喷头的对比知,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能更好地实现预期喷洒域的喷洒,提高喷头喷灌均匀性。5.依据水滴运动方程推导了平地水量分布向坡面水量分布转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对比表明,在5°-20°范围内,转化模型和试验数据较吻合。研究小坡度坡地上喷灌问题时可采用该数学模型。通过对已有平地水量分布的转化,得到大量坡地喷灌的数据,为坡地喷灌研究提供试验依据。6.首次研究了坡地用变量喷头射程和流量的控制模型。依据水量分布转化模型研究了不同坡度对喷头喷洒性能的影响。以10°坡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符合地形特征的变量喷头,试验研究了变量喷头在坡地上水力性能。结果表明变量喷头可以改善因地形特征造成的上坡射程短、喷灌强度高,下坡射程远、喷灌强度低这一问题。
杨立彬[7](2010)在《园林喷灌景观化初探》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越来越大,绿地养护用水大幅度提高。城市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节水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大水漫灌的费水时代逐渐被更加节水的灌溉时代所取代。园林喷灌作为一种先进的灌水方式优势凸显,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可以满足园林绿地的养护需要,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少尘土,提高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自控技术的成熟,使得园林喷灌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基本功能下,具有了景观化功能。喷灌时壮观的水动场面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怀,丰富城市的文化面貌,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笔者研究发现,使某些特殊重要场所的园林绿地喷灌在满足植物需水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喷点的布置,将不同水形的喷头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当喷灌系统启动时,可以产生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水景效果,赋予园林喷灌以景观功能。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尝试用园林喷灌替代场地内喷泉的功能,这对于北方城市来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着重以公园绿地和生产绿地作为园林喷灌景观化应用的研究对象,初步阐述喷灌景观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些初步的研究中为有兴趣致力于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给园林设计人员的喷灌规划设计提供帮助,同时为园林景观学的发展增注入一点新鲜的血液。
任祖民[8](2008)在《坡地喷灌的规划布置与应用》文中指出如何搞好坡地喷灌系统的布置是发展山区、半山区节水灌溉的主攻方向。在坡地上布置喷灌系统比平地上布置要复杂得多,除考虑水源灌区位置外还应抓住地形这一主要矛盾。本文根据地形特点简述了喷灌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原则,探讨了坡地喷灌的具体规划布置与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张家骕[9](2008)在《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个循环经济模式》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尔夫球场从无到有,数量迅速增加,消费人群也随之壮大,但由于政府管理缺位和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导致了在高尔夫球场开发经营过程中资源占用过度、浪费严重等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高尔夫球场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的高尔夫球场开发经营引起了很多争议。为推动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现存主要矛盾,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为解决高尔夫球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评述了国内外关于高尔夫球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在对本文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高尔夫经济理论、政府作用理论和绿色营销理论进行了理论研究;以此为基础,通过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以及专家访谈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论证了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可持续发展受政策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绩效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因素这五大因素的影响,并分别对五大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五大影响因素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定量描述高尔夫球场系统发展态势的可持续发展度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五大因素的影响权重,得出度量指标的综合集成方法,并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度进行评价,给出判据。最后就具体如何实现高尔夫球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机制,揭示了其中的反馈回路和时间滞后原理,接着提出了实现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具体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对五种流(政策流、资源流、环境流、绩效流以及社会流)的循环经济管控模式。
曹建如[10](2007)在《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旱作农业技术评价是农业项目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不少的研究。由于旱作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复杂、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再加上农业项目本身具有活动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多元性,评价的方法以及指标的设置多种多样。本文利用加权综合评价与效益增长速度与效益稳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主要应用的六项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本研究确定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量等十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特尔菲法,在广泛吸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旱作农业技术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技术上,结合河北省旱作农业特点,构建了一套旱作农业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加权评价模型和效益增长速度和效益稳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便于不同作物、不同指标之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作物系数调整和效益指标量纲处理方法。采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河北省六项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结果如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综合效益,各效益指标都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该技术的生态效益在六项技术中表现最好,效益加权指数分别为8.933365,综合效益居第二,效益加权指数为10.58796。此技术的经济、社会和综合效益也都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六项技术中列第二,增长系数分别为3.46879、1.23336、1.84177。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在六项技术中表现最好,稳定性系数为0.97698。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经济、生态、社会和综合效益在六项技术中排位靠后,在加权评价中列第五和第六。但该技术的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其中社会效益的稳定性在各项技术中列第一,稳定性指数为0.98369。小麦免耕技术的经济、生态、社会和综合效益在六项技术中排位欠佳,但该技术的生态效益有较快而且稳定的增长,其生态效益的增速最快,增长系数为2.39422,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管道灌溉节水技术在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在各项技术中表现最好,加权效益指数分别达20.21752和10.59772。该技术的各效益指标的增长速度居中,但稳定性指数均在0.9以上。农艺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很好社会效益,其社会效益的加权评价指数在各项技术中表现最好,效益指数5.70307;该技术的经济、社会和综合效益的增长速度居第一位,增长系数分别为7.2134、2.32743和3.7695,生态效益增长速度居第二位,效益指数0.61967。该技术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在六项技术居第二位,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97420和0.97273。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的加权评价指数列第二位,效益指标达18.62831。各效益指数在年际间也表现有很强的稳定性,其中,生态和综合效益的稳定性居第一位,稳定性指数为0.98227和0.97982。根据以上的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河北省旱作农业生态分区,提出了河北省不同旱作农业生态类型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浅谈如何搞好坡地喷灌系统的布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搞好坡地喷灌系统的布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节水理念的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节水理念研究现状 |
1.2.1 节水理念 |
1.2.2 节水理念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农业灌溉现状 |
1.3.1 农业灌溉的发展 |
1.3.2 节水灌溉方式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1.1 地形分布与气候 |
2.1.2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1.3 农业概况 |
2.1.4 自然灾害情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研究区脐橙果园规模 |
2.2.2 脐橙生产机械化技术 |
2.2.3 灌溉水源的及灌溉方式 |
2.2.4 农民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和认知程度 |
2.2.5 研究区在农业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基于节水理念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设计 |
3.1 现有果园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 |
3.1.1 穴贮肥水加覆膜技术 |
3.1.2 渗灌 |
3.1.3 滴灌 |
3.1.4 喷灌和微喷灌 |
3.2 基于节水理念研究区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设计 |
3.2.1 研究区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总体布置 |
3.2.2 研究区水源建设 |
3.3 基于节水理念麻坑片灌溉系统设计 |
3.3.1 水资源平衡分析 |
3.3.2 管网的布置 |
3.3.3 灌溉制度 |
3.3.4 管网水力计算 |
3.3.5 蓄水池设计 |
3.4 基于节水理念龙秀盘石片灌溉系统设计 |
3.4.1 水资源平衡分析 |
3.4.2 管网的布置 |
3.4.3 灌溉制度 |
3.4.4 管网水力计算 |
3.4.5 蓄水池设计 |
3.5 基于节水理念仁山片灌溉系统设计 |
3.5.1 水资源平衡分析 |
3.5.2 管网的布置 |
3.5.3 灌溉制度 |
3.5.4 管网水力计算 |
3.5.5 蓄水池设计 |
3.6 基于节水理念梁下燕片灌溉系统设计 |
3.6.1 水资源平衡分析 |
3.6.2 管网的布置 |
3.6.3 灌溉制度 |
3.6.4 管网水力计算 |
3.6.5 蓄水池设计 |
第4章 效益分析 |
4.1 经济评价 |
4.1.1 国民经济评价 |
4.2 社会评价 |
4.3 环境评价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样本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维度 |
1.4.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框架图示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景观规划 |
2.1.2 文化特色保护 |
2.2 理论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2.2.3 本研究的视角 |
2.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天津地区乡村景观现状 |
3.1 面临问题 |
3.1.1 乡村文化特色消失 |
3.1.2 文脉肌理面临断裂 |
3.1.3 边远地区结构破坏 |
3.1.4 乡村景观遭到蚕食 |
3.1.5 整体面临生态风险 |
3.1.6 规划审批缺少规范 |
3.1.7 乡村景观意识薄弱 |
3.1.8 乡村景观资金缺乏 |
3.2 基本特征 |
3.2.1 由“同质同构”转向“异质异构” |
3.2.2 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 |
3.2.3 由“乡村性”转向“城市性” |
3.3 重建路径 |
3.3.1 城镇化整理型 |
3.3.2 易址迁建型 |
3.3.3 保留发展型 |
第4章 天津地区乡村文化特色梳理 |
4.1 乡村类型 |
4.1.1 环城地区 |
4.1.2 远郊平原地区 |
4.1.3 山地生态地区 |
4.1.4 滨海地区 |
4.2 梳理整合 |
4.2.1 水域众多、山野交融的生态文化特色 |
4.2.2 多元并存、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特色 |
4.2.3 百花齐放、融汇南北的民俗文化特色 |
4.2.4 产业繁荣、禀赋深厚的滨海文化特色 |
4.3 乡村景观感知与评价 |
4.3.1 乡村景观感知 |
4.3.2 乡村景观评价 |
4.3.3 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库 |
第5章 文化特色保护策略 |
5.1 保护面临问题 |
5.1.1 与乡村生产生活脱节 |
5.1.2 整体上缺乏合理规划 |
5.1.3 建筑重功能轻艺术 |
5.1.4 景观生态问题严重 |
5.2 乡村景观变迁 |
5.2.1 明显的突变性 |
5.2.2 传统元素被遗弃 |
5.3 保护准则 |
5.3.1 村民为本的目的准则 |
5.3.2 保留提升的时序准则 |
5.3.3 与时俱进的动态准则 |
5.3.4 提取创新的关联准则 |
5.3.5 融合展示的整体准则 |
5.3.6 近远期结合准则 |
5.4 保护策略 |
5.4.1 聚落空间保护山野整体景观 |
5.4.2 生态空间保护水域自然景观 |
5.4.3 居住空间保护多元传统生活 |
5.4.4 生产空间保护多种现代产业 |
5.4.5 公共空间保护沽上地域特点 |
5.4.6 小城镇空间保护繁荣集市文化 |
第6章 文化特色规划设计策略 |
6.1 规划设计原理 |
6.1.1 规划设计原则 |
6.1.2 规划设计目标 |
6.1.3 规划设计方法 |
6.2 规划设计策略 |
6.2.1 整体景观延续山水格局 |
6.2.2 聚落规划承载乡村历史 |
6.2.3 场所景观突显人文关怀 |
6.2.4 庭院形态凝注乡村文化 |
6.2.5 农业景观表现生产方式 |
6.2.6 旅游规划彰显地域特色 |
6.2.7 人文景观注入生活观念 |
6.2.8 小城镇景观示范新型家园 |
第7章 文化特色保护规划探索 |
7.1 经验借鉴 |
7.1.1 北京经验 |
7.1.2 上海经验 |
7.1.3 浙江经验 |
7.1.4 江苏经验 |
7.1.5 台湾经验 |
7.2 天津探索 |
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7.2.2 统筹城乡景观规划 |
7.2.3 政府合作民间协作 |
7.2.4 完善审批、管理制度 |
7.2.5 推进学术、科普共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借景沽上田园风光 |
8.1.2 塑造文化景观 |
8.1.3 协调传统与现代 |
8.1.4 传承文化特色 |
8.2 创新点 |
8.2.1 基于不同文化特色的乡村类型的细分 |
8.2.2 文化特色信息系统化调查、分析与应用 |
8.2.3 文化特色在景观空间中得以保护规划的探索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研究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现状 |
1.1 坡面集雨技术的概念 |
1.1.1 非喀斯特地区坡面集雨技术 |
1.1.2 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 |
1.2 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工程布置规律 |
1.3 研究进展与展望 |
1.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1.3.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与创新点 |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3.1 研究区选择依据与原则 |
2.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2.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2.4.1 自然条件数据 |
2.4.2 资源状况数据 |
2.4.3 土地利用数据 |
2.4.4 水土流失数据 |
2.4.5 石漠化数据 |
2.4.6 干旱特征数据 |
3 撒拉溪示范区坡面集雨工程规划与布局 |
3.1 水资源赋存特点与利用状况 |
3.1.1 水资源赋存特点 |
3.1.2 水资源利用状况 |
3.2 需水对象分析与需水量计算 |
3.2.1 需水对象分析 |
3.2.2 需水量计算 |
3.3 坡面集雨节灌方式选择 |
3.3.1 确定坡面集雨方式 |
3.3.2 灌溉方式与工作制度 |
3.4 坡面集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
3.4.1 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
3.4.2 集雨场的规划 |
3.4.3 输水系统布置 |
3.4.4 蓄水系统布置 |
3.5 典型灌区的工程布设 |
3.6 集雨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
3.6.1 集雨坡面与输水设施的管护 |
3.6.2 蓄水池的管护 |
3.6.3 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 |
3.7 集雨工程效益预测分析 |
3.8 坡面集雨技术模式的构建 |
3.8.1 主要技术流程 |
3.8.2 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
4 花江示范区坡面集雨工程规划与布局 |
4.1 水资源赋存特点与利用状况 |
4.1.1 水资源赋存特点 |
4.1.2 水资源利用状况 |
4.2 花椒林地分布与需水量分析 |
4.2.1 顶坛花椒林地分布 |
4.2.2 花椒林需水量分析 |
4.3 坡面集雨节灌方式选择 |
4.3.1 确定坡面集雨方式 |
4.3.2 灌溉方式与工作制度 |
4.4 坡面集雨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
4.4.1 工程规划主要原则 |
4.4.2 集雨场的面积 |
4.4.3 蓄水系统布置 |
4.4.4 输水管设计流量 |
4.5 集雨工程效益预测分析 |
4.6 坡面集雨技术模式的构建 |
4.6.1 主要技术流程 |
4.6.2 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
5 坡面集雨技术与利用模式对比分析 |
5.1 不同地貌结构对比分析 |
5.1.1 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坡面集雨方式 |
5.1.2 花江喀斯特峡谷区坡面集雨方式 |
5.2 不同等级石漠化对比分析 |
5.2.1 潜在-轻度石漠化条件 |
5.2.2 中度-强度石漠化条件 |
5.3 不同干旱程度对比分析 |
5.3.1 轻中旱为主的喀斯特高原山地 |
5.3.2 重旱为主的喀斯特高原峡谷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坡面集雨技术组装配套 |
6.2 作物灌溉制度制定 |
6.3 坡面集雨工程规格设计 |
6.4 坡面集雨利用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喷灌规划设计的勘测调查与系统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地区的勘测调查 |
1.1 地形资料 |
1.2 气象资料 |
1.3 土壤资料 |
2 喷灌系统的选型和田间规划 |
2.1 喷灌系统形式 |
2.2 喷洒方式和喷头组合形式 |
2.3 喷头或喷灌机与工作压力 |
(5)荆门某校区园林绿地喷灌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喷灌区的基本概况 |
2 绿地喷灌系统的设计 |
2.1 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
2.2 绿地喷灌设计灌水量的确定 |
2.3 绿地灌水周期的确定 |
2.4 喷头的选型与布置 |
2.5 喷灌强度验算 |
2.6 喷灌工作制度与运行方案 |
2.6.1 喷灌工作制度 |
2.6.2 喷头运行方案 |
2.7 园林喷灌管道的水力计算 |
2.7.1 喷灌系统设计流量 |
2.7.2 确定支管管径 |
2.7.3 确定主管管径 |
2.7.4 水头损失计算 |
2.7.5 管材选择 |
2.8 水泵的选择 |
3 小结 |
(6)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节水灌溉的意义 |
1.1.2 变量喷洒的提出 |
1.2 变量喷头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异形喷嘴研究现状 |
1.4 坡地灌溉研究现状 |
1.5 喷灌产品的发展趋势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及水力性能评价 |
2.1 喷头水力性能参数 |
2.1.1 工作压力 |
2.1.2 喷头流量 |
2.1.3 射程 |
2.1.4 喷灌强度 |
2.1.5 水滴直径 |
2.1.6 水量分布特性 |
2.1.7 雾化指标 |
2.2 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 |
2.2.1 射程的影响因素 |
2.2.2 喷灌强度的影响因素 |
2.3 变量喷头水力性能评价指标 |
2.4 组合喷灌均匀性的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异形喷嘴对变量喷洒喷头喷灌均匀性的影响 |
3.1 异形喷嘴的设计 |
3.1.1 喷嘴结构形式的确定 |
3.1.2 喷嘴直径的确定 |
3.2 异形喷嘴的水力性能 |
3.2.1 异形喷嘴的流量和射程 |
3.2.2 异形喷嘴的水滴分布规律 |
3.2.3 星形喷嘴的水量分布 |
3.3 异形喷嘴变量喷头设计 |
3.3.1 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原理 |
3.3.2 方形喷洒域和三角形喷洒域射程变化规律 |
3.3.3 动静片的设计 |
3.4 异形喷嘴对变量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
3.4.1 试验条件 |
3.4.2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射程 |
3.4.3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水滴直径 |
3.4.4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水量分布 |
3.5 组合喷灌均匀性 |
3.5.1 组合喷灌喷头布置方式 |
3.5.2 组合均匀性计算方法 |
3.5.3 异形喷嘴变量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口可调式喷头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设计 |
4.1 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工作原理 |
4.2 出口可调式喷头挡水板受力分析 |
4.3 喷头工作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弹簧参数的确定 |
4.4 压力/流量调节机构设计 |
4.5 出口可调装置关键尺寸的确定 |
4.5.1 出口可调装置调节范围研究 |
4.5.2 出口可调装置对射程的影响 |
4.6 出口可调式喷头水力性能 |
4.6.1 喷头射程 |
4.6.2 末端水滴直径试验 |
4.6.3 水量分布试验 |
4.7 组合间距与喷灌均匀系数 |
4.7.1 喷头的组合喷灌均匀性 |
4.7.2 变量喷头与圆形喷洒域喷头组合灌溉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坡地喷灌模型的研究 |
5.1 坡地喷灌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
5.1.1 建模思路 |
5.1.2 水滴运动方程的推导 |
5.1.3 坡地上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
5.2 不同坡度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
5.2.1 坡度对喷头射程的影响 |
5.2.2 坡度对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 |
5.3 坡地灌溉用变量喷头的研制 |
5.3.1 工作原理 |
5.3.2 理论分析 |
5.3.3 调节片尺寸设计 |
5.3.4 坡地用变量喷头水量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园林喷灌景观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 |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释义、界定 |
1.4.1 园林灌溉 |
1.4.1.1 园林 |
1.4.1.2 灌溉 |
1.4.1.3 园林灌溉 |
1.4.1.4 园林灌溉景观 |
1.4.2 人工喷泉 |
1.4.3 园林喷灌 |
1.4.3.1 定义 |
1.4.3.2 范畴 |
1.4.3.3 类型 |
1.4.3.4 历史 |
1.4.3.5 特点 |
1.4.3.6 系统构成和分类 |
1.4.3.7 主要技术要素 |
1.4.4 园林喷灌景观化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1 国内对园林喷灌景观化的研究 |
1.5.2 国外对园林喷灌景观化的研究 |
1.5.3 应用前景 |
1.5.3.1 符合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
1.5.3.2 提升喷灌场所的环境质量,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
1.5.3.3 增加特定场所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强的价值性 |
1.6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2章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作用与意义 |
2.1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作用 |
2.1.1 用景观化的方式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需水要求 |
2.1.2 调解园林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景观化宜人空间 |
2.1.3 以更先进的方式提高园林绿地的养护质量 |
2.1.4 景观喷灌能够提升园林绿地的品质 |
2.2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意义 |
2.2.1 景观喷灌可以带来显着的环境生态效益 |
2.2.2 景观喷灌可以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 |
2.2.3 景观喷灌可以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
2.2.3.1 改变城市景观格局,美化城市景观 |
2.2.3.2 陶冶情操,增强城市生活情趣 |
2.2.3.3 丰富科学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
2.2.3.4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
第3章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因素 |
3.1 系统构成 |
3.1.1 喷头 |
3.1.2 管材 |
3.1.3 加压设备 |
3.1.4 控制设备 |
3.1.5 过滤设备 |
3.1.6 水源 |
3.2 技术控制 |
3.3 艺术形式 |
3.3.1 固定单嘴喷射水形 |
3.3.2 可调单嘴喷射水形 |
3.3.3 蝶形水形 |
3.3.4 喇叭花状水形 |
3.3.5 内环抛水形 |
3.4 小结 |
第4章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应用 |
4.1 景观化设计的原则 |
4.1.1 多样统一 |
4.1.2 对称与均衡 |
4.1.3 对比与协调 |
4.1.4 节奏与韵律 |
4.2 景观化设计的形式 |
4.3 景观化设计的程序 |
4.3.1 园林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
4.3.1.1 基本资料收集 |
4.3.1.2 园林喷灌用水分析 |
4.3.1.3 园林喷灌系统选型 |
4.3.1.4 喷头选型和布置 |
4.3.1.5 轮灌区划分 |
4.3.1.6 管网设计 |
4.3.1.7 灌水制度 |
4.3.1.8 安全措施 |
4.3.1.9 与传统喷灌系统设计的差异 |
4.3.2 园林喷灌系统的控制方式设计 |
4.3.2.1 喷灌自动控制器 |
4.3.2.2 喷灌中央自动控制系统 |
4.4 小尺度的园林苗圃喷灌景观化应用 |
4.4.1 园林苗圃概述 |
4.4.2 园林苗圃植物类型 |
4.4.3 园林苗圃喷灌景观化设计 |
4.5 中尺度的农业观光园喷灌景观化应用 |
4.5.1 农业观光园概述 |
4.5.2 农业观光园栽培植被规划 |
4.5.3 农业观光园喷灌景观化设计 |
4.6 大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喷灌景观化应用 |
4.6.1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
4.6.2 城市公园喷灌景观化设计 |
4.6.3 城市广场喷灌景观化设计 |
4.6.4 城市街道喷灌景观化设计 |
4.6.5 城市城市公共空间喷灌和喷泉的结合 |
4.6.5.1 功能作用 |
4.6.5.2 设备生产 |
4.6.5.3 实施过程 |
4.7 园林喷灌常规处理和景观化处理的比较 |
4.8 小结 |
第5章 园林喷灌景观化的制约因素 |
5.1 气候条件 |
5.2 工程造价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导师介绍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个循环经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总体评述 |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循环经济理论 |
3.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3.4 高尔夫经济理论 |
3.5 政府作用理论 |
3.6 绿色营销理论 |
第四章 中国高尔夫球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4.1 高尔夫球场与高尔夫球运动的特殊性分析 |
4.2 中国高尔夫球场发展现状分析 |
4.3 中国高尔夫球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5.1 研究方案 |
5.2 开放式问卷数据分析 |
5.2.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2.2 调查结果 |
5.3 封闭式问卷数据分析 |
5.3.1 问卷设计 |
5.3.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4 模型构建 |
5.4.1 研究方法 |
5.4.2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政策因素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2 资源因素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3 环境因素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4 经营绩效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5 社会需求对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度的模型构建与判据 |
7.1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度的概念界定 |
7.2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度的因素评价指标 |
7.3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度的模型构建 |
7.4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
8.1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原理 |
8.2 高尔夫球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
8.3 高尔夫球场政策流的循环经济模式 |
8.4 高尔夫球场资源流的循环经济模式 |
8.5 高尔夫球场环境流的循环经济模式 |
8.6 高尔夫球场绩效流的循环经济模式 |
8.7 高尔夫球场社会流的循环经济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10)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概况 |
1.2.2 旱地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旱作农业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2.1 农业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及历史回顾 |
2.1.1 项目评价的类型 |
2.1.2 项目评价的历史回顾 |
2.2 国外旱作农业项目技术评价进展 |
2.2.1 经济效益评价 |
2.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2.3 社会影响评价 |
2.3 国内旱作农业项目技术评价进展 |
2.3.1 国内旱作农业项目经济评价 |
2.3.2 旱作农业项目的社会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4 总结 第三章 河北省旱作节水技术概述 |
3.1 河北省概况 |
3.2 河北省的水资源利用现状 |
3.3 河北省旱作农业技术 |
3.3.1 节水灌溉技术 |
3.3.2 保护性耕作技术 第四章 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 |
4.1 评价指标设置 |
4.1.1 指标设置的原则 |
4.1.2 河北旱地农业技术评价指标的内容 |
4.1.3 指标的含义及指标的数量化模型 |
4.2 评价方法 |
4.2.1 权重的确定 |
4.2.2 统一量纲 |
4.2.3 模型的确立 |
4.2.4 评价步骤 第五章 旱作农业技术效益加权综合评价 |
5.1 基础数据采集 |
5.2 标准化处理 |
5.2.1 作物系数调整 |
5.2.2 效益指标的量纲(单位)处理 |
5.3 效益加权综合指数计算 |
5.4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旱作农业技术效益增长性和稳定性评价 |
6.1 基础数据采集 |
6.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3 综合指数的计算 |
6.4 建立时间趋势线性回归模型 |
6.5 用拟合度 R2代表效益稳定性的合理性分析 |
6.6 效益增长性和稳定性回归模拟 |
6.6.1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6.6.2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
6.6.3 小麦免耕技术 |
6.6.4 小麦管道灌溉技术 |
6.6.5 小麦农艺节水灌溉技术 |
6.6.6 玉米免耕技术 |
6.7 结果与分析 |
6.7.1 增长速度比较 |
6.7.2 效益稳定性比较 第七章 河北省旱作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7.1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7.2 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
7.3 小麦免耕技术 |
7.4 小麦管道灌溉技术 |
7.5 小麦农艺节水灌溉技术 |
7.6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第八章 河北省旱作农业发展技术战略 |
8.1 河北省旱作农业技术选择 |
8.1.1 冀西北丘陵山区和坝上高原节水农区 |
8.1.2 太行山和燕山山地丘陵区 |
8.1.3 平原区(包括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平原和黑龙港地区) |
8.2 河北省旱作农业的发展技术对策 |
8.2.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8.2.2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8.2.3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
四、浅谈如何搞好坡地喷灌系统的布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节水理念的规模化果园灌溉系统设计[D]. 刘建芬. 南昌大学, 2018(01)
- [2]“沽上乡韵”—天津地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保护研究[D]. 郝卫国. 天津大学, 2017(10)
- [3]喀斯特山区坡面集雨技术与示范研究[D]. 石博.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1)
- [4]喷灌规划设计的勘测调查与系统选型[J]. 苏军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7)
- [5]荆门某校区园林绿地喷灌工程设计[J]. 李淑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9)
- [6]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D]. 陈超. 江苏大学, 2011(06)
- [7]园林喷灌景观化初探[D]. 杨立彬.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8]坡地喷灌的规划布置与应用[J]. 任祖民.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9)
- [9]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个循环经济模式[D]. 张家骕. 暨南大学, 2008(03)
- [10]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曹建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