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论文文献综述)
庞振飞[1](2020)在《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根据工程地质的不同,不良地基往往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固结土,对建筑物危害性极大。将素土挤密桩和CFG桩结合起来,既能消除黄土湿陷性又能极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但关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不够完善,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张家口桥东区某小区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结合工程的勘察报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设计方案、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处理措施,采取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黄土的物理指标与湿陷性的关系,对湿陷性黄土区的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类似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讨论了素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和设计要求,认为素土挤密桩仅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无法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总结了CFG桩的加固机理和承载变形理论。(2)详细介绍了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优化措施及设计计算过程;通过对土样的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黄土的分布深度、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压缩模量和塑性指数等物理指标与黄土湿陷性的相关关系。(3)通过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能很好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通过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发现素土挤密桩处理后土体更加密实,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结合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的结果,表明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且形成的CFG桩桩身效果良好。(4)结合实际工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素土挤密桩+单一CFG桩复合地基和素土挤密桩+长短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规律,总结了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
刘阳[2](2019)在《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已被广泛采用,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还落后于实践,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还不够充分。复合地基的设计与应用有很强的地域性,地区经验系数特别重要。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估算中,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与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与地区经验就十分密切,虽然规范规定了有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经验系数差异很大,因此合理选取地区经验系数十分重要。结合在建工程,对河南省济源市有代表性地层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荷载试验,基于CFG桩复合地基的荷载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了不同应力状态下,桩与桩间土承担应力的变化特性,建议了该地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范围,为该地区CFG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论文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对河南省济源市有代表性地层4个项目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现场荷载试验,提出了济源市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中高层建筑基础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突出;从岩土资料、设计计算和施工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单桩承载力人为估算过高,桩间土承载力发挥不充分是导致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2)基于典型工程现场承载力试验分析,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与理论计算存在一定差异的认识;根据济源市典型工程现场的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建议了济源市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的地区推荐值。(3)基于对济源市典型工程检测数据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济源市城区不同区域CFG桩设计、施工和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改进措施。
马南[3](2019)在《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及在工程设计中的要点》文中指出结合合肥前海人寿全国后援中心工程和西安天朗五珑二期工程,提出了复合地基增强体的两种形式,即有黏结强度增强体(前海人寿项目采用的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和散体材料增强体(天朗五珑二期采用的是灰土挤密桩)。详细阐述了两种桩在理论分析、计算公式及工程应用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让设计者更进一步认识复合地基的优点。当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有困难或经济性不佳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要求的情况下,不要一律采用桩基础,可尝试采用复合地基基础的形式,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朱雪珂[4](2019)在《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的工程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黄土地区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数CFG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中的参数依靠经验取得,缺乏科学依据。因此,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因素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咸阳市某高层建筑楼为工程背景,基于现行规范和现场试验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和沉降量,并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工程计算模型,通过分析不同褥垫层模量、厚度、内摩擦角和置换率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和沉降量数值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概括了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褥垫层作用机理以及承载力与沉降量计算公式,作为之后实际工程计算的理论依据。系统地说明了计算公式中各系数的含义和取值。(2)以咸阳市某住宅楼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土工试验、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动力检测的试验原理和方法。经过对各试验数据的归类整理,试验结果表明了其工程方案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3)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并根据理论规范,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结果,由于在地基处理设计方案时对桩体的贡献值估计偏于保守,即λ1、β的取值偏小使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大于试验值。进而根据承载力公式导出β的计算公式,并对不同情况下β的取值进行了说明。(4)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得到桩与桩间土的应力、位移云图,并将数据模拟分析得到的承载力值与理论计算值、试验值进行比较,证实了数值模拟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行性。对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建议碎石褥垫层的模量为20100MPa,厚度为200300mm,内摩擦角为4045°,复合地基置换率为0.060.08。
刘磊磊[5](2018)在《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建成的公路日益增多,由于道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既有公路会出现了各种病害,使得公路路基与地基治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处治公路沉降病害技术,需要对其单桩性状、复合地基性状以及控制公路沉降等方面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以河北省G308线石邢界至石家庄段公路病害治理工程为背景,针对该公路工程病害的具体特征,采用现场调查、钻探、物探、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公路工程病害产生的原因,对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性状、复合地基性状以及主要设计参数优化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现场调查、勘探取样及探地雷达检测结果分析,G308公路石邢界至石家庄段(K639-K641段)沥青路面,受到雨水、超载以及地基性质的影响,路面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在雨水和荷载的双重作用下,裂缝逐渐发展,使得路面的整体结构遭到破坏,使得路面产生一些车辙和裂缝,影响公路行车安全。(2)通过对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承载力的现场试验,这种注浆成桩与未注浆成桩承载力试验值单桩承载力由70kN提高到90kN,注浆后桩的侧壁摩阻力提高了约28%。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侧摩阻力发挥不多,桩仅对上部桩周土有影响;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竖向位移逐渐增大,侧摩阻力逐渐发挥。(3)依据现场路面弯沉值测量值和设计值,模拟分析了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的加固效果,研究在标准荷载以及超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特点,其中:路面承受正常荷载与超载25%后的弯沉值均小于设计弯沉值18.8mm,满足设计要求;超载50%后路面弯沉值大于18.8mm,不满足设计弯沉值的要求。(4)结合现场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桩长、桩间距对复合地基路基和路面沉降的影响,最后得到取4.5m-6m左右的桩长,1.5m-2.5m左右的桩间距加固效果最优。
张宝琛[6](2018)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城市建设发展飞速的如今,如何有效合理地处理大量产生的建筑垃圾成为很多国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开展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特殊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意在有效的处理工程中建筑垃圾产生的资金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为其他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数据与研究经验,为合理有效地推广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特殊路基处理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达到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创造显着的社会效益。本文试验使用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取自西安市某再生材料加工厂。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初步探索。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与其他种类细料形成混合料时的力学特性,通过改变混合料中细料的种类及细料比得到多组试验组合,通过试验得到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桩体填料粗骨料时的最优配合比。其次在进行室外试验时,通过改变桩体填料种类、桩间距等不同的桩体参数以得到多种桩体组合,通过一系列的室外试验以验证不同组合下的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挤密桩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对比各种组合的力学变化规律。试验证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挤密桩的处理十分有效。相对其他组合,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桩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同时通过浸水试验与沉降监测进一步验证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挤密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最后再次增加桩体填料种类并增添每层夯击数等参数,通过正交分析法设计合理的试验组合,并进行相应的室外试验,根据所成数据分析得出各因素影响效果的大小排列顺序,即:夯击数>桩间距>桩体填料。同时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即:桩体填料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灰土,桩间距为900m,每层击数为6击。
侯潇蒙[7](2017)在《邢衡高速公路软土结构特征与路基加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邢衡高速公路地处河北省衡水市,所在地质存在部分湖泊软土。湖泊软土地基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导致工程条件等级较低。为解决湖泊软土地基处理问题,针对研究邢衡高速公路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对该地区软土地基特点结合以往史料系统研究分析,总结出研究区域地层主要为浅层淤泥、软土、粉质粘土和冲积湖相沉积的砂质土,并广泛分布着不同厚度的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因此,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针对邢衡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特点,通过对现场和实验室研究并建模分析,归纳出四种邢衡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办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法、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法、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法、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首先对四种方法的机理特性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特性,对每种方法的情况和常规型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该方法拥有的优势以及好在何处。对土体的物理性质研究,加固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排水,因此具体研究软土中的渗流方向。对土体力学情况建模分析,计算力学特性,对土层的不同深度如加固区、下卧区等荷载传递情况进行机理分析,以加固手段可以更好的传递地基承载力,通过建模分析模拟土体和加固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针对性试验,在现场取样做实验和分析,记录总结每种方法对邢衡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和效果。四种地基处理方法在邢衡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应用效果,以及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都有比较良好实际成果。但是每种方法都具有一定针对性,即土体性质的不同和外在条件的差别会采用比较合适的处理办法。希望这四种方法在邢衡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能够对其他工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徐媛媛[8](2017)在《水泥土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土、灰土桩复合地基技术在西北地区被广泛的应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及消除湿陷性,为了达到更加经济、节约资源的效果,许多外掺剂也被应用到了水泥土和灰土中来,用以提高其强度。加了各种外掺剂的水泥土和灰土填料强度一定程度上得到的提高。本文以在1:6水泥土中掺入不同含量石灰为外掺剂为例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室内试验,发现适量石灰可以提高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弹性模量等参数;而过量的石灰则会抑制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但对其他参数的影响不大,对实际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基于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特点,推导出了加了少量石灰的水泥土的损伤本构方程和损伤演化方程,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该损伤本构模型和损伤演化方程还适用于水泥黄土和加了少量水泥的灰土。经验证,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应力-应变曲线较为吻合,且该公式参数较少且容易获取,计算简便。基于损伤理论和桩体的损伤本构模型,修正了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并运用该公式对已建成的西安大华公园世家9#地块1#楼的复合地基在不同荷载下的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规范算法计算结果绘制成p-s曲线图,分析了该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出修正后的算法比规范算法计算结果精度提高了 13%。同时用FLAC3D对不同填料的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其可能达到的最大承载力,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奔[9](2015)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优化桩型设计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中原黄金冶炼厂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湿陷性黄土地基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现场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探井取样室内土工试验以及常规三轴试验,对黄土的湿陷机理、灰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挤密影响半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分析、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化桩型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工作如下:⑴单一桩型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结合黄土湿陷性机理,从理论上分析灰土挤密桩的加固机理。由面积比公式和应力比公式,推导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研究灰土挤密桩挤密影响半径,通过理论分析,推导灰土挤密桩挤密影响半径的计算公式。结合原料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该场地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现场灰土挤密桩挤密影响半径以及对比分析加固前后桩周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⑵复合桩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组合桩型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和素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加固,本文从排土成孔素土挤密桩消除地基湿陷性和夯实水泥土桩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优化组合桩型处理湿陷性黄体地基的加固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得到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公式。结合综合回收区复合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该场地复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以及对比分析加固前后桩周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⑶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数值分析。FLAC3D中的摩尔-库伦模型,是理想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用土体破坏时的摩擦角和粘聚力来反映土体抗剪强度,摩尔库伦模型难以完全反映具有复杂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湿陷性黄土模型。邓肯-张模型能很好反应黄土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将邓肯—张模型引入FLAC3D进行二次开发,使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数值分析研究内容有求解邓肯—张Eμ模型参数、单桩静载承载力数值试验、单桩轴力和侧摩阻力数值分析、灰土桩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复合地基沉降分析、复合地基桩间距对桩身轴力影响分析以及单桩与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对比分析。
张苇,郑建峰,杜涌[10](2014)在《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某高层剪力墙结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讨论了CFG桩和灰土挤密桩的作用机理,对两种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检测表明,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结合CFG桩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可充分发挥两种桩型各自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二、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湿陷性黄土区地基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的湿陷性机理假说 |
1.2.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湿陷性黄土地基检测试验研究现状 |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1 复合地基简介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布桩形式及面积置换率 |
2.1.3 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
2.1.4 复合地基的复合压缩模量及计算方法 |
2.2 素土挤密桩概述 |
2.2.1 素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
2.2.2 素土挤密桩的设计 |
2.2.3 素土挤密桩地基承载力讨论 |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理论 |
2.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陷性黄土区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2 黄土物理指标和湿陷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
3.3.1 设计原则与设计要求 |
3.3.2 3#地下车库地基处理 |
3.3.3 6#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4 7#住宅楼地基处理 |
3.3.5 试验检测要求 |
3.3.6 施工要求 |
3.4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
3.4.1 6#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2 6#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3 6#楼压缩模量计算 |
3.4.4 7#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5 7#楼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3.4.6 7#楼压缩模量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检测试验分析 |
4.1 素土挤密桩检测试验 |
4.1.1 钻探取土湿陷性试验 |
4.1.2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4.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2.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2.2 地基检测相关参数、平面布置图和地层剖面图 |
4.2.3 单桩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3 复合地基竖向抗压静载检测试验 |
4.3.1 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
4.3.2 复合地基检测相关参数 |
4.3.3 复合地基静载检测试验数据分析 |
4.4 桩身完整性检测试验 |
4.4.1 测试目的、设备、方法和标准 |
4.4.2 桩身完整性分类及影响因素 |
4.4.3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及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
5.1 Midas GTS NX软件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定义材料及属性 |
5.2.3 以工程实例6#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2.4 以工程实例7#楼复合地基为基础的模型 |
5.3 素土挤密桩+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1 6#楼地基模型施工过程变形特性分析 |
5.3.2 6#楼地基模型四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3 7#楼地基简化模型七种工况地基变形特性分析 |
5.3.4 复合地基荷载板抗压静载试验模拟分析 |
5.4 CFG桩桩身受力位移特性分析 |
5.4.1 CFG桩桩身受力特性分析 |
5.4.2 CFG桩与地基相对位移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的发展 |
1.2.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
1.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及检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济源市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现场试验 |
2.1 依托项目概况 |
2.2 依托项目的场地条件 |
2.3 典型项目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试验 |
2.3.1 合生合景工程项目 |
2.3.2 天坛花园工程项目 |
2.3.3 东方国际工程项目 |
2.3.4 中弘名都工程项目 |
2.4 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试验问题原因分析 |
2.4.1 典型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现场统计分析 |
2.4.2 勘查文件的局限性因素 |
2.4.3 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因素 |
2.4.4 施工方面的因素 |
2.4.5 试验检测方法方面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现场试验的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分析 |
3.1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间土承载力特性 |
3.2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成桩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2 桩间和桩端土性质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3 应力变化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4 置换率、桩长和褥垫层厚度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2.5 施工过程“充盈系数”和其他因素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影响 |
3.3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建议及实例验证 |
3.3.1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建议 |
3.3.2 东方国际工程实例验证 |
3.3.3 其他工程实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试验分析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建议 |
4.1 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建议 |
4.1.1 济源市CFG桩地基处理建议 |
4.1.2 承载能力计算 |
4.1.3 对保护桩长的设计建议 |
4.2 检测工作建议 |
4.3 施工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合生合景项目2#、5#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2:天坛花园2#、3#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3:东方国际2#楼、酒店项目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附录4:中弘名都1#楼、3#楼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
(3)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及在工程设计中的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CFG桩及实际工程介绍 |
1.1 工程概况 |
1.2 工程设计内容 |
2 灰土挤密桩及实际工程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设计内容 |
3 复合地基的褥垫层 |
4 复合地基变形 |
5 质量检测 |
6 复合地基经济性 |
7 结语 |
(4)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湿陷性黄土的简介 |
1.2.1 中国黄土的分布及工程特性 |
1.2.2 黄土湿陷内外因及机理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理论研究 |
1.3.2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试验研究 |
1.3.3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CFG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基础 |
2.1 复合地基 |
2.1.1 复合地基概念 |
2.1.2 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型 |
2.2 灰土挤密桩与CFG桩 |
2.2.1 灰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
2.2.2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3 褥垫层的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1 褥垫层的作用机理 |
2.3.2 褥垫层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2.3.3 褥垫层厚度与内摩擦角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实例 |
3.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3.2 复合地基试验的检测依据及相关工作 |
3.2.1 检测依据 |
3.2.2 检测工作及方法 |
3.3 复合地基试验原理及方法的简介 |
3.3.1 土工试验 |
3.3.2 低应变动力检测 |
3.3.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3.4 试验检测资料的分析与评价 |
3.4.1 土工试验 |
3.4.2 低应变动力检测 |
3.4.3 CFG桩复合地基试桩静载荷试验 |
3.5 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研究及计算 |
3.5.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5.2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3.5.3 计算变形时应注意的两大问题 |
3.6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简介 |
4.1.1 概述 |
4.1.2 有限元法的实现过程 |
4.2 MIDAS/GTS的特点及工程应用 |
4.2.1 MIDAS/GTS软件的概述 |
4.2.2 MIDAS/GTS的分析求解流程 |
4.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的数值分析 |
4.5 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碎石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
4.5.2 碎石褥垫层内摩擦角的影响 |
4.5.3 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病害的研究 |
1.2.2 碎石桩处治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2 G308 石邢界至石家庄段公路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 |
2.1 G308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 |
2.2 G308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2.3 G308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危害 |
2.4 公路道路快速修复方法与选择 |
2.4.1 道路快速修复方法 |
2.4.2 道路快速修复方法的选择 |
2.5 G308 公路道路快速修复施工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特征与设计计算 |
3.1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特点 |
3.2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3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3.1 单桩承载力计算 |
3.3.2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3.3.3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
3.3.4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5 注浆量设计计算 |
3.3.6 最终沉降量计算 |
3.4 典型路段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设计与计算 |
3.4.1 概况 |
3.4.2 碎石桩设计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性质试验与模拟分析 |
4.1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承载力试验 |
4.2 浅层干拌碎石桩承载力对比试验分析 |
4.3 微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4.3.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3.3 单桩Q~S曲线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 |
4.3.4 不同荷载加载时单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 |
4.3.5 不同荷载加载时桩土变形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5.1 G30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与设计验收弯沉代表值 |
5.2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设计 |
5.3 典型路段沥青路面病害性状模拟计算分析 |
5.4 典型路段沥青路面病害地基处理性状模拟计算分析 |
5.5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地基设计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相关法律规范 |
1.2.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相关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组成成分 |
2.3 颗粒级配(筛分试验) |
2.4 材料密度与吸水率(网篮试验) |
2.5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混合料击实试验 |
2.5.1 试验过程 |
2.5.2 试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 |
3.1 依托工程地基特征 |
3.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般处理方法 |
3.2.1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评价方法 |
3.2.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般处理方法 |
3.3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特殊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研究 |
3.3.1 可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和形式 |
3.3.2 不同工程、不同部位地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利用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场地概况及物理力学性质 |
4.1.1 试验场地概况 |
4.1.2 试验场地湿陷性原状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4.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设计方案 |
4.2.1 桩体填料 |
4.2.2 桩体设计参数的确定 |
4.2.3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施工方法 |
4.3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分析 |
4.3.1 取样 |
4.3.2 桩间土挤密系数 |
4.3.3 桩间土湿陷系数 |
4.3.4 平板载荷试验 |
4.3.5 桩体密实度 |
4.4 试桩浸水载荷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基处理段的沉降实测与分析 |
4.5.1 沉降监测方法 |
4.5.2 沉降监测结果与分析 |
4.5.3 沉降监测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桩施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
5.1 试验场地概况及物理力学性质 |
5.1.1 试验场地概况 |
5.1.2 试验场地原状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5.2.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2.2 试验桩体参数 |
5.3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5.3.1 桩间土挤密性试验 |
5.3.2 桩径变化 |
5.3.3 平板载荷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邢衡高速公路软土结构特征与路基加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 邢衡高速公路区域地质特征 |
1.3.1 地理条件 |
1.3.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
1.3.3 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 |
第二章 软土路基处理设计方法和原理分析 |
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法 |
2.1.1 设计方法 |
2.1.2 原理分析 |
2.1.3 对比分析 |
2.2 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法 |
2.2.1 设计方法 |
2.2.2 原理分析 |
2.2.3 机理研究 |
2.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法 |
2.3.1 设计方法 |
2.3.2 原理分析 |
2.3.3 对比报告 |
2.4 钉形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法 |
2.4.1 设计方法 |
2.4.2 原理分析 |
2.4.3 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邢衡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和效果分析 |
3.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法 |
3.1.1 概述 |
3.1.2 沉降量计算分析 |
3.1.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
3.1.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离心模型实验研究 |
3.1.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PFC2D离散元流固耦合分析 |
3.2 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法研究 |
3.2.1 概述 |
3.2.2 选取试验段方案 |
3.2.3 计算分析 |
3.2.4 膨胀加固土桩数值模拟分析 |
3.2.5 计算模型建立 |
3.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法研究 |
3.3.1 概述 |
3.3.2 计算分析 |
3.3.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介绍 |
3.3.4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5 有限元法模型建立 |
3.4 钉形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法研究 |
3.4.1 概述 |
3.4.2 计算分析 |
3.4.3 复合地基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 |
3.4.4 复合地基模型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分析 |
4.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法 |
4.2 膨胀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法 |
4.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法 |
4.4 钉形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泥土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土研究现状 |
1.2.2 灰土研究现状 |
1.2.3 灰土、水泥土外掺剂研究现状 |
1.2.4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5 损伤模型研究现状 |
1.2.6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石灰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水泥土的固化机理 |
2.2 石灰水泥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2.1 灰土的固化机理 |
2.2.2 石灰水泥土的固化机理 |
2.3 石灰水泥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4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样制备 |
2.4.3 试件养护 |
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损伤理论的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研究 |
3.1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概述 |
3.1.1 复合地基常用概念 |
3.1.2 水泥土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3.1.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3.2 损伤力学简介及其应用 |
3.3 石灰水泥土损伤模型的提出 |
3.3.1 石灰水泥土的破坏形式 |
3.3.2 石灰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 |
3.4 石灰水泥土损伤模型的推导 |
3.4.1 水泥土的损伤力学模型 |
3.4.2 石灰水泥土损伤本构关系的推导 |
3.4.3 理论模型的验证 |
3.5 考虑桩体损伤的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6 工程实例验算 |
3.6.1 工程概况 |
3.6.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能力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4 复合地基承载力数值摸拟 |
4.1 FLAC~(3D)软件简介 |
4.2 摩尔-库伦准则 |
4.3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建立 |
4.3.3 模型验证 |
4.4 不同填料的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数值摸拟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优化桩型设计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湿陷性黄土工程研究现状 |
1.3 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 |
2.1 引言 |
2.2 黄土湿陷机理 |
2.3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4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
2.4.1 面积比公式 |
2.4.2 应力比公式 |
2.5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2.6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灰土挤密桩挤密影响半径的研究 |
2.7 负侧摩阻力 |
2.7.1 桩的负摩阻力产生的原因 |
2.7.2 中性点的分布规律 |
2.8 工程实例 |
2.8.1 工程位置、地形地貌 |
2.8.2 工程地质 |
2.9 处理方案 |
2.9.1 试桩试验 |
2.9.2 成孔 |
2.9.3 施工材料及填料的拌制 |
2.9.4 成桩 |
2.10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2.10.1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2.10.2 探井取样室内土工试验 |
2.11 现场挤密影响半径计算 |
2.12 灰土桩挤密桩地层加固效果分析 |
2.13 小结 |
3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 |
3.1 引言 |
3.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3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
3.3.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2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3.4 工程实例 |
3.4.1 工程位置、地形地貌 |
3.4.2 工程概况 |
3.5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3.6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7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加固效果 |
3.8 小结 |
4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邓肯-张Eμ模型 |
4.3 黄土单轴压缩试验 |
4.3.1 黄土单轴压缩室内试验 |
4.3.2 黄土单轴压缩数值试验 |
4.4 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 |
4.5 单桩轴力和侧摩阻力分析 |
4.6 灰土桩设计方案优化设计 |
4.7 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
4.7.1 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4.7.2 复合地基桩间距对桩身轴力影响分析 |
4.8 单一桩型与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对比分析 |
4.9 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加固机理 |
1.1 灰土挤密桩消除地基湿陷性 |
1.2 CFG桩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
2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
2.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2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
3 工程实例 |
3.1 工程地质概况 |
3.2 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
3.3 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
3.4 复合地基处理效果 |
1) 复合地基土湿陷性评价 |
2)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 |
4 结语 |
四、灰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 庞振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2]基于现场试验统计分析的CGF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以济源市典型工程为例[D]. 刘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3]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及在工程设计中的要点[J]. 马南. 上海建设科技, 2019(03)
- [4]CFG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机理研究[D]. 朱雪珂.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5]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 刘磊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6]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D]. 张宝琛. 长安大学, 2018(01)
- [7]邢衡高速公路软土结构特征与路基加固关键技术研究[D]. 侯潇蒙.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水泥土半刚性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试验研究[D]. 徐媛媛.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9]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优化桩型设计及数值分析[D]. 王奔.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10]多桩型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J]. 张苇,郑建峰,杜涌. 施工技术, 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