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伯帝国史的有益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门洪华,李次园[1](2021)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竞争:一项战略研究议程》文中研究说明大国竞争是国家间互动的重要形态,也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核心要素。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大幕正在拉开,并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和把握国际关系中的大国竞争成为一项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剖析大国竞争现象,以中美竞争为主线,对大国竞争的内涵、类型、缘起、战略选择和战略效应等核心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文章认为,大国竞争深刻影响国际格局和权力结构的演变,塑造了国际体系的风貌,对国际体系的稳定提出巨大挑战,给国家的政策选择和外交取向带来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大国竞争可能给其他行为主体带来正外部性,推动世界重大技术的变革与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国间的竞合关系将更为普遍。既有研究聚焦大国竞争给国际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忽视大国竞争的正面作用,因此,应采取辩证视角剖析大国竞争,秉持历史分析与国际比较的视角,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竞争理论;辩证看待大国竞争的战略效应,综合把握大国竞争的前景;关注大国竞争的内部机制运转,丰富大国竞争的分析要素;加强对大国竞争的战略分析,形成有关大国竞争的综合评估框架。
黄知韵,张敏[2](2021)在《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黄金时代,其首都巴格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大批异教徒与穆斯林通婚,使得愈加多样化的内在宗教精神外化为翻译运动的源动力,加速了典籍流转与科技发展,为翻译运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翻译基础上开展的学术研究及文化活动,彻底改变了阿拉伯民族早期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匮乏,推动了中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孕育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对沿线国家翻译人才培养以及跨文化交流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季燕京,陈昀,孙小兵,钱卫,罗利君,白晓璇,樵馨蕊,孙睿,武桐舟,席雅卿,李明君,万蕊,杨秋惠,吴鸿,苏娅,刘晶晶,刘丽萍,严捃,陆瑶,孟祥莲,刘岩,傅惠敏[3](2021)在《文物交流:文明的国际传播力》文中指出成立于1971年的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使文物展览成力"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一张独具魅力和交流特伍的"国家名片"。文物交流:文明的国际传播力——全球文明视野中的文物交流 本章内容提要"金色名片":坚实而宏伟的文明底蕴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与文明的国际传播力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认识-实践效能
康丽娜[4](2021)在《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地处欧亚大陆的通衢之地和各大文明交汇之处,毗邻中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大国或形势动荡之地。近年来,随着中亚地区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世界各主要行为体高度重视并积极扩大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自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先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关注急剧上升,成为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我国在中亚各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军事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对历史、文化等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一直以来,有关中亚文明史的研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薄弱领域。本文从历史学角度出发,采用文明史的研究路径和区域史的叙述框架进行写作。从理论分析来看,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中国自己的世界史学派——文明交往理论,从而有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话语权。因此,本文以布哈拉汗国(以下简称“汗国”)为研究主体,围绕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对近代中亚地区内、外交往的背景、历程及影响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深入探讨中亚近代文明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和演变特点。布哈拉汗国史是研究中亚近代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明交往的视角出发,主要论述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并试图揭示中亚近代文明形成和演变的动因、规律和特点。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与方法,指出创新之处与重难点,并对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加以阐释。第一章概述了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布哈拉汗国国祚400余年,历经昔班尼王朝、扎尼王朝和曼格特王朝的更迭,其历史进程与中亚近代史基本同步。16世纪初,在成吉思汗后裔昔班尼的统帅下,乌兹别克游牧民南下河中地区建立布哈拉汗国。自19世纪开始,封闭且落后的汗国在曼格特王朝的统治下逐渐成为英俄在亚洲争霸的焦点。最终,俄国于1868年彻底征服汗国,使之沦为自己的附属国。总之,布哈拉汗国经历了兴盛、发展、衰落、沦为俄国附属国的历史变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亚近代史的演变规律。第二章分析了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本章主要从政治军事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来解读汗国制度文明的特点。汗国的制度文明经历了继承、融合、形成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以传统伊斯兰国家的制度为根基,借鉴游牧帝国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推动中亚近代制度文明的建设。第三章论述了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首先阐述了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然后分别探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等问题。一直以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贯穿于整个中亚文明史进程,是中亚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力。另外,俄国的统治也是包括布哈拉汗国在内整个近代中亚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的催化剂,致使汗国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变革。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汗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渗透,导致汗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宗法制和自然经济体系逐渐瓦解。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汗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就本质而论,这种发展是以俄国殖民掠夺为前提的。第四章阐述了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布哈拉汗国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其主导文化是以苏非主义为特征的伊斯兰文化。自古以来,中亚地处欧亚文明的核心地带。在中亚文明交往史上,中亚地区曾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甚至还有的民族在这里建立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这种频繁的入侵与外族统治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诸多不同文明在中亚的交往。因此,在保持自身文明特色的同时,中亚文明还不断学习、吸收和融会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文化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标尺。随着近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布哈拉汗国的文化也随之衰败。然而,从微观层面来讲,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汗国的文化变迁既有发展与繁荣,也有停滞与衰败。第五章探讨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首先简要介绍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然后重要论述了汗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从平等外交过渡到不平等外交再到附属关系的彻底转变。最后讨论了布哈拉汗国与周边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波斯、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广泛交往。总之,布哈拉汗国的对外交往具有明显的地缘特点,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交替展开。汗国的对外交往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更加丰富了中亚近代文明史的内容。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总结,从文明交往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地缘、宗教和国家四大因素。生产力是人类文明交往的根本动力。中亚地区没有适宜发展社会经济的环境和条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布哈拉汗国最终被俄国所占领,其历史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一个重要地区。以布哈拉汗国为代表的近代中亚地方政权依旧受制于地缘因素,其历史演变始终与大国命运息息相关。中亚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近代中亚的宗教中心,布哈拉汗国的宗教价值系统带来的强烈文化政治归属性始终贯穿于其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中亚地区少有形成长期稳定且人口众多的大国,近代诸汗国并存的局面从整体上削弱了中亚的实力。再者,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宗教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中亚传统的伊斯兰文明体系;从民族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是今天乌兹别克民族的文明生根之地;从对外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体现了中亚文明交往的多元融合属性。
韩聪一[5](2021)在《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波斯细密画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由书籍插图艺术发展而来。13-14世纪蒙古人因统治需要编写《史集》等着作时,大力推进了波斯细密画艺术的发展。波斯细密画也在此时突破了古代伊斯兰国家关于人物形象的限制,开始形成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风格。以往的研究者从其技法、构图、色彩、人物身份、外来因素等诸多关于波斯细密画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历史语境、文化艺术及社会心理等宏观方面深入分析,从而考察13世纪后我国文化对波斯细密画发展的影响及亚欧大陆各文化圈层间交流的历史盛况。13-14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政权,为各文化圈层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各文化圈层客观上也从此进入“相互了解、联动发展”的新时代。蒙古人进入波斯地区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乃至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美术作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跨文化视角”的研究课题正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对研究古代绘画史、艺术史、文化交流史乃至当今世界文明发展史都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为出发点,首先梳理了“蒙古人形象”和由蒙古人引入的其它外来元素是如何被波斯细密画引进、吸收并最后有机融合为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过程;其次对以“蒙古人形象”为代表的外来元素进入波斯地区乃至世界更广范围的具体传播路线、途径、方式等历史线索展开研究与论证;最后证明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等蒙古元素,是由蒙古西征及之后的频繁往来传入波斯地区及亚欧大陆更广的范围内,并受当地传统文化影响及独特文化心理融合构成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形象样式。不同地域、文化圈层间受种族区别、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蒙古人形象”概念虽然可以找到部分共性元素,但总体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蒙古人形象”更像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图像媒介概念。因此,我们不能将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局限在某种绘画或种族意义上。它涉及到13-14世纪及更长时间内亚欧大陆东西之间文化交流与交融频繁往复的历史语境。“蒙古人形象”绝不是现实意义上蒙古族人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像,更是自东向西过程中的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混合物,包含着各地域、各文化圈层对神秘东方世界的各种想象。
蒋春柳[6](2021)在《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陈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呈现出较多新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在各素养上的达成水平。学业质量标准提出后,成为了教学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目标是对教育总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单元教学目标的细化和落实,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与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而教学目标陈述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最后言语化环节,是目标具体化的表现。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恰当陈述和落地实施对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业质量导向下教学目标的恰当陈述是学业质量标准达成的关键一步。遗憾的是,目前一线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目标的陈述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行为主体定位错误、目标陈述缺乏可行性和测量意识以及教学目标脱离教学主体游离于学生需要之外等。目标陈述中此类问题的存在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影响了教学目标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在陈述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理念的影响,也有教学设计操作实践存在的误区等。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对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教学目标的规范性陈述进行一些探讨。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起点。第二部分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辨析。理清学业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陈述等相关概念,理解其内涵,并阐明进行课堂教学目标实践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当前教学目标陈述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通过对搜集到的教学目标设计材料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恰当归因,思考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陈述,为优化教学目标陈述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科学陈述历史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与原则。主要阐释教学目标的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阐明科学陈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评”的指导作用,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陈述原理,提出科学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第五部分是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的教学目标陈述策略。此部分是本文的主体。笔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和陈述相关理论以及教学实习和实践的观察和反思,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和陈述的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历史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提出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陈述的优化策略。第六部分是结语。概括本文的基本结论,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本课题研究进一步研究做出思考。
刘景珍[7](2021)在《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文中认为英语是迄今为止人类语言史上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语言,它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交织,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的力量之一。鉴于语言传播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行为,目前语言传播领域的研究尚未能对此提供有力的解释和指导。但研究者们仍在不断地探索,结合不同的对象国/地区进行挖掘,旨在找到英语传播背后的动因机制。本研究在完善Cooper(1979,1982)的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传播学、语言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和伊拉克这7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以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剖析。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经铺垫期、兴盛期和矛盾期。英保护国体制并不是影响英语传播的主要因素。石油经济的兴起才真正促发了英语传播,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为英语传播接力,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本土语言文化的重视和回归成为英语进一步传播的阻力;(2)各对象国个案研究的结果印证了经济和文化是影响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传播的主导因素,但在人口、历史、政治和地缘因素的调节和制约下,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3)综合历时与共时、整体与个案的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英语传播的“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不但验证了 Quirk(1988)语言传播“经济文化模式”的宏观传播思想,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出具体的英语传播机制。“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提出不仅为语言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而且给国际中文传播实践也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彭颖达[8](2020)在《区域不稳定结构视角下的耶路撒冷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一分在世界其他地方”1。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是超过世界一半人口的精神家园,这里既古老又现代,不同文明与民族在这里相融合。1947年,联合国一份分治决议将耶路撒冷置于国际社会的管理之下,第二年便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西区,约旦占领耶路撒冷老城和东区。1967年“六五”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单方面宣布耶路撒冷为其不可分割的首都。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正式公开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于次年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至耶路撒冷。虽然美国此举得到了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的效仿,但是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大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均表示反对。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矛盾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时至今日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目前在巴以冲突的研究领域,多采用国外学者的国际关系理论,运用中国学者的中东关系理论进行研究的较少。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中东研究室主任王京烈先生在进行多年中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不稳定结构理论,认为主要有三大要素影响着中东地区,从而导致中东地区始终处于复杂纷乱的状态之下。这三大要素分别是:大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和影响;处在转变时期的中东社会;中东地区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在本文中,笔者从王京烈先生提出的区域不稳定结构出发,深入剖析三大要素分别对耶路撒冷主权归属问题的影响,最后在回顾中东和平进程的基础上,分析耶路撒冷现状,运用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该理念所包含的五大核心内涵出发,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可行性,对耶路撒冷的前景做出展望。
陈奉林[9](2020)在《《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文中指出桑原骘藏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着名代表,一生写下了多部深有影响的着作,成为中国学者反观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的参考书。《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无疑是占重要的位置,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与不朽价值。这部着作考证精详,内容丰富,体系宏阔,构成了自成一体、严谨周密的中国与阿拉伯海上交往史知识体系。近年来,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着作被介绍到国内来,不断再版发行。桑原骘藏一生以中国史为志业,对中国历史、文化之熟悉,造诣之深厚一直受到国内研究者的赞誉。重新研究这部着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中国唐宋元时期的中国社会,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特征。
刘德斌[10](2020)在《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既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与国际关系学科的"国际关系"研究既有重叠之处,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不仅关注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且还致力于把当代国际关系的来源阐释清楚,对于摆脱国际关系研究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界对部落和族群问题的探讨,对帝国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阐释,对东方和西方流变及相互关系的说明,对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再认识,为国际关系学构建更为开放、包容和全球意义上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随着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关系研究面对着越来越多超越传统意义上国际关系学的问题,正在向一个学科群的方向发展。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或者说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可以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尝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阿拉伯帝国史的有益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伯帝国史的有益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关系中的大国竞争:一项战略研究议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国竞争的内涵 |
二、大国竞争的类型 |
三、大国竞争的缘起 |
四、大国竞争的历史进程 |
五、美国对华大国竞争的逻辑生成 |
六、大国竞争的战略选择 |
七、大国竞争的战略效应 |
八、大国竞争研究的评估与展望 |
第一,秉持历史分析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竞争理论。 |
第二,辩证看待大国竞争的战略效应,综合把握大国竞争的前景。 |
第三,关注大国竞争的内部机制运转,丰富大国竞争的分析要素。 |
第四,加强大国竞争的战略分析,形成大国竞争的综合评估框架。 |
(2)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兴盛的多维因素 |
(一)地缘政治因素 |
(二)宗教文化因素 |
(三)科学技术因素 |
(四)译者素质得到了提高 |
二、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贡献 |
(一)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 |
三、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 |
(4)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五、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 |
第一章 布哈拉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 |
第一节 乌兹别克人的南迁与昔班尼王朝的建立 |
一、乌兹别克人南下与帖木儿王朝衰败 |
二、汗国的创立与前期统治 |
三、阿布杜拉二世统治的兴盛 |
第二节 扎尼王朝的统治与战争交往 |
一、王朝建立与伊玛姆库利的统治 |
二、阿布杜拉齐兹汗与汗国分裂 |
三、乌拜杜拉汗统治与部落贵族间斗争 |
四、王朝衰微与纳迪尔沙入侵 |
第三节 曼格特王朝与俄国保护国的形成 |
一、曼格特部落与新政权的稳固 |
二、沙赫穆拉德时期的繁荣与19 世纪初的汗国 |
三、纳斯鲁拉强化集权与对外征战 |
四、1868 年俄国占领与统治 |
五、1917—1920 年汗国历史的终结 |
小结 |
第二章 布哈拉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 |
第一节 政治军事制度的特点 |
一、汗位继承与分封制 |
二、帖木儿帝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延续 |
三、宗教阶层的显着地位 |
四、俄国政治代办处的设置 |
五、军事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变化 |
一、伊斯兰教法和部落习惯法并行适用 |
二、伊斯兰国家司法体系的地方化 |
三、俄国统治后的司法改革 |
第三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
二、赋役制度的完善 |
三、货币政策的变化 |
四、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改善 |
五、经济自主权的丧失 |
小结 |
第三章 布哈拉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 |
一、乌兹别克人与河中居民的广泛交往 |
二、政权稳固问题与统治者政策变化 |
三、俄国统治与工业文明的冲击 |
第二节 农业经济的转型 |
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二、传统发达的农耕业 |
三、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四、棉花种植业的兴衰 |
第三节 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
一、手工业的兴衰 |
二、贸易发展的多元化 |
三、资本输入与俄国企业的建立 |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人口分布与游牧民定居 |
二、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
三、社会分层与民众暴动频繁 |
四、俄国移民的到来及其影响 |
五、交通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
小结 |
第四章 布哈拉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 |
第一节 汗国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
一、苏非主义的地域性 |
二、文化发展的宗教属性 |
三、地区教育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变迁 |
一、建筑步入衰微 |
二、文学转向现实题材 |
三、艺术趋向本土化 |
四、多语言融合与借用 |
第三节 俄国对汗国宗教文化转型的影响 |
一、斯拉夫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
二、知识分子与社会政治觉醒 |
三、社会改革新思潮与扎吉德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布哈拉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 |
第一节 对外交往的背景 |
第二节 与俄国关系的演变 |
一、政治往来与外交关系变化 |
二、贸易关系的实质性转变 |
三、俄国征服中亚的背景和原因 |
第三节 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广泛交往 |
一、与周边汗国的领土争夺与经贸往来 |
二、与波斯的战争交往和文化融合 |
三、与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 |
四、与奥斯曼帝国的和平交往与宗教联系 |
小结 |
结语 |
一、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因素 |
二、布哈拉汗国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有关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图文资料 |
2.有关波斯细密画内容及蒙元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学研究资料 |
3.有关“蒙古人形象”研究的专题成果及学位论文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向 |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历史来源 |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概念 |
1.波斯细密画 |
2.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与东方元素 |
(二)广阔时空中的历史传统积淀 |
1.地理及人文环境概述 |
2.多元多样的宗教信仰 |
3.频繁往来的对外交流 |
(三)蒙古西征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的直接影响 |
二、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造型特征 |
(一)从暴戾血腥到和蔼与崇敬的形象变化 |
(二)从平面静态描绘到动态戏剧化表现 |
(三)人物类型及场景布局等方面的变化 |
1.女性人物形象的出现及位置 |
2.空间布局变化 |
三、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变化因素 |
(一)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蒙古人形象” |
(二)波斯传统文化中神话形象的变化 |
(三)从“征服者”到“文化继承者”的心理变化 |
四、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特殊意义 |
(一)有机组合的新绘画题材及形象的产生 |
(二)对波斯细密画色彩运用吸收创新的促进 |
(三)推动波斯细密画空间观念的系统吸收与再创造 |
五、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与文化交流 |
(一)各具特色的“东方宫廷”图景想象 |
(二)历史典故场景中的“异域风情” |
(三)狩猎征战场景中所向披靡的“勇士”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陈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新课改中学业质量标准和教学目标制定要求 |
2.相关学科研究的启示 |
3.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陈述仍存在诸多不足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意义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3.创新之处 |
一、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理论基础 |
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3.有效教学理论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1.学业质量标准 |
2.教学目标 |
二、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陈述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机械地按照五大核心素养进行陈述 |
2.行为主体仍以教师为中心 |
3.目标陈述单一 |
4.目标陈述笼统、抽象,缺乏测量意识 |
5.目标陈述缺乏整体性 |
6.目标陈述缺乏明确指向 |
(二)问题成因分析 |
1.缺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 |
2.对于教育及教学目标设计理论学习不够 |
3.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研究不足 |
4.对教学目标陈述缺乏足够的重视 |
三、科学陈述历史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与原则 |
(一)科学陈述历史教学目标的必要性 |
1.利于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评功能的有效发挥 |
2.利于学业质量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达成 |
(二)科学陈述历史教学目标的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2.整体、全面性原则 |
3.层次性原则 |
4.具体性原则 |
5.普适性原则 |
四、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的历史教学目标陈述策略 |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陈述策略 |
1.坚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陈述 |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陈述 |
(二)指向历史学业质量水平的整体性陈述策略 |
1.基于学业水平要求对学年和学期目标进行阶段性陈述 |
2.结合学年和学期目标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序列化陈述 |
(三)基于历史学业质量标准的系统性陈述策略 |
1.结合学业质量标准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陈述 |
2.结合历史课程内容要求的分解、组合陈述 |
(四)基于学业水平表现特征的具体陈述策略 |
(五)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任务型教学目标陈述策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3.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附录1:某大型历史教学网站《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
附录2:某大型历史教学网站《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
附录3:广西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
致谢 |
(7)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语言传播研究中英语的凸显 |
1.1.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语言传播的理论研究 |
1.2.2 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英语传播研究 |
1.2.3 本节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语言传播研究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语言传播 |
2.1.2 英语传播 |
2.1.3 海湾阿拉伯国家 |
2.1.4 地租经济 |
2.1.5 知识经济 |
2.1.6 文化互化 |
2.2 语言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 |
2.2.1 传播背景 |
2.2.2 传播主体 |
2.2.3 传播内容 |
2.2.4 传播模式 |
2.2.5 传播成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现状 |
3.1 海湾阿拉伯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 |
3.1.1 多元文化汇集下的多语共存 |
3.1.2 阿拉伯语的双言及式微现象 |
3.2 英语的多面角色 |
3.2.1 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
3.2.2 外籍人口的沟通桥梁 |
3.2.3 国民就业的制约筹码 |
3.2.4 教育改革的焦点 |
3.2.5 外宣和外交的工具 |
3.2.6 西方文化的象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地区的传播历程 |
4.1 英语传播的铺垫期(1820s~1910s) |
4.1.1 奥斯曼帝国时期英语传播的萌芽 |
4.1.2 英国保护国体制下英语的缺席 |
4.1.3 阿英双语者的出现 |
4.2 英语传播的兴盛期(1920s~1990s) |
4.2.1 促发英语传播的石油经济 |
4.2.2 现代化建设中兴起的英语传播 |
4.2.3 西方文化助推英语传播 |
4.3 英语传播的矛盾期(2000s~现在) |
4.3.1 “9.11”事件后英语的强势传播 |
4.3.2 经济转型对英语传播的影响 |
4.3.3 本土语言民族主义的觉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湾阿拉伯各国的英语传播 |
5.1 阿联酋 |
5.1.1 语言社区概述 |
5.1.2 缺乏语言接触的英保护体制 |
5.1.3 经济驱动的英语传播 |
5.1.4 助推英语传播的四次教育改革 |
5.1.5 本土文化回归与英语传播的制衡 |
5.2 阿曼 |
5.2.1 语言社区概述 |
5.2.2 契约关系下有限的英语输入 |
5.2.3 石油催生的英语传播 |
5.2.4 强调英语交际的教育改革 |
5.2.5 英语传播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冲击 |
5.3 巴林 |
5.3.1 语言社区概述 |
5.3.2 保护体制对巴林行政英语的影响 |
5.3.3 石油和外籍劳工共助英语传播 |
5.3.4 通过教育改革提升英语能力 |
5.3.5 国家发展战略中英语的淡化 |
5.4 卡塔尔 |
5.4.1 语言社区概述 |
5.4.2 保护国时期英语外来词的传播 |
5.4.3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对英语的矛盾需求 |
5.4.4 以英语为中心的教育转向 |
5.4.5 阿拉伯语回归中的语言平衡 |
5.5 科威特 |
5.5.1 语言社区概述 |
5.5.2 保护国时期的行政和外交语言 |
5.5.3 随着石油经济兴起的英语 |
5.5.4 助推英语传播的教育体制 |
5.5.5 亲美文化下英语的流行 |
5.6 沙特 |
5.6.1 语言社区概述 |
5.6.2 英国与英语的到来 |
5.6.3 石油业带动的英语传播 |
5.6.4 从自发到被迫的英语教育 |
5.6.5 西方文化与瓦哈比思想的悖逆 |
5.7 伊拉克 |
5.7.1 语言社区概述 |
5.7.2 委任统治下英语教育的推广 |
5.7.3 英语从二语到外语的变迁 |
5.7.4 伊拉克战争后英语的流行 |
5.7.5 牵制英语传播的多方因素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传播模式 |
6.1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构成 |
6.1.1 五大传播要素的特征 |
6.1.2 传播机制的多维双重结构 |
6.2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在语言传播中的互动 |
6.2.1 经济驱动是语言传播的源动力 |
6.2.2 文化互化是语言传播的博弈场 |
6.2.3 经济驱动与文化互化的辩证统一 |
6.3 经济驱动-文化互化模式的意义 |
6.3.1 对语言传播理论研究的推进 |
6.3.2 对中文国际传播实践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参引文献 |
(8)区域不稳定结构视角下的耶路撒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致谢 |
绪论 |
1.理论依据 |
2.研究意义 |
3.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新贡献 |
第一章 耶路撒冷历史回顾 |
第一节 公元7世纪之前的耶路撒冷 |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的耶路撒冷与十字军东征 |
1.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的耶路撒冷 |
2.十字军东征 |
第三节 以色列国成立后的耶路撒冷争夺战 |
第二章 三大要素导致的区域不稳定结构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1.美国干预 |
2.联合国决议 |
第二节 区域内部矛盾冲突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1.民族宗教冲突 |
2.政治经济利益冲突 |
第三节 中东部分国家社会转型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1.埃及社会转型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2.沙特社会转型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3.叙利亚社会转型对耶路撒冷问题的影响 |
第三章 耶路撒冷问题展望 |
第一节 中东和平进程回顾 |
第二节 耶路撒冷现状 |
第三节 耶路撒冷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通史》中映现出的中外交流与交汇 |
二、《交通史》视野中在华外国商人的居住、生活与管理 |
三、《交通史》对中国与阿拉伯海上航线的研究 |
四、《交通史》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
(10)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研究领域的“重叠” |
二、部落:与时俱进的“前现代”国际行为体 |
三、帝国的“反思” |
四、“西方”和“东方”的流变与转化 |
五、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和经验 |
六、结 语 |
四、阿拉伯帝国史的有益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关系中的大国竞争:一项战略研究议程[J]. 门洪华,李次园. 当代亚太, 2021
- [2]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的历史意义探究[J]. 黄知韵,张敏. 唐都学刊, 2021(06)
- [3]文物交流:文明的国际传播力[J]. 季燕京,陈昀,孙小兵,钱卫,罗利君,白晓璇,樵馨蕊,孙睿,武桐舟,席雅卿,李明君,万蕊,杨秋惠,吴鸿,苏娅,刘晶晶,刘丽萍,严捃,陆瑶,孟祥莲,刘岩,傅惠敏. 文明, 2021(Z2)
- [4]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D]. 康丽娜. 西北大学, 2021(12)
- [5]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D]. 韩聪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6]学业质量标准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陈述研究[D]. 蒋春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英语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传播[D]. 刘景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区域不稳定结构视角下的耶路撒冷问题研究[D]. 彭颖达.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2)
- [9]《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J]. 陈奉林. 北方论丛, 2020(06)
- [10]历史学中的“国际关系”研究[J]. 刘德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