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参素注射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灵[1](2021)在《苦参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苦参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物特性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1)使用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建立人肝癌HepG2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并将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参素1 mg/ml组、苦参素2 mg/ml组、苦参素4 mg/ml组。(2)使用Cell Cou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苦参素对已发生EMT作用的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3)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素对已发生EMT作用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4)使用流式细胞术PI/RNA单染法检测苦参素对各组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5)使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epG2细胞迁移能力。(6)使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侵袭能力。(7)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HepG2细胞中miR-204、SIRT1表达水平,比较苦参素作用后各组miR-204、SIRT1表达水平的变化。(8)使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1、Twist1、ZEB1的表达情况,对比苦参素作用前后蛋白的变化以及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9)用一元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明确miR-204与HepG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CCK8检测结果提示苦参素对已发生EMT作用的HepG2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随着苦参素浓度的增加,其对已发生EMT作用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率增加,且组间抑制率有差异(P<0.05)。(2)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空白组与模型组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作用后的三组HepG2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P<0.05),且三组之间的凋亡率随苦参素浓度增高而增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的细胞周期的结果提示各组在G0/G1期、S期的分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作用后组的三组HepG2的细胞在G0/G1期所占比例增高(p<0.05)。苦参素作用后各组细胞的S期分布率均下降(p<0.05),而各组在G2/M期的分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90,p>0.05)。(3)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提示:各组间的创面愈合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17.007,P<0.001)。模型组HepG2细胞迁移能力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OM 2 mg/ml组和OM 4 mg/ml组的HepG2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0.05),提示苦参素作用后,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且呈剂量效应依赖性。(4)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结果提示:各组间的细胞侵袭数量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735.245,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量显着增多(p<0.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作用后的三组HepG2细胞侵袭数量显着减少(p<0.001),且三组间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即苦参素作用后,各组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且呈剂量效应依赖性。(5)q RT-PCR检测结果提示:各组间miR-204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8,p<0.05)。模型组和苦参素作用后的三组HepG2细胞中miR-204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作用后的三组HepG2细胞中miR-204表达水平增高(P<0.05),证明苦参素可以上调HepG2细胞中miR-204表达水平,且呈剂量效应依赖性。而各组间的SIRT1相对表达量差异各组间的SIR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苦参素可能对SIRT1并无明显影响。(6)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各组间的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4.249,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HepG2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P<0.05),Viment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素作用后三组HepG2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P<0.05),提示苦参素可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Vimentin的表达,从而逆转细胞饿得EMT作用,且其对二者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各组间的Snail1、Twist1、ZEB1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50.935,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Snail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01),ZEB1、Twist1的表达量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OM 2 mg/ml组、OM 4 mg/ml组的Snail1、ZEB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下调(P<0.001),Twist1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且苦参素作用后的三组HepG2细胞的Snail1、Twist1、ZEB1表达量的组间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当浓度超过2 mg/ml的苦参素超过作用后HepG2细胞EMT模型后,细胞中的Snail1、Twist1、ZEB1的表达均下调。(7)一元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epG2细胞中miR-204的表达量与其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5),与其Vi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5,P<0.05);并且HepG2细胞中miR-204的表达量与其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F=12.272,P<0.05)。结论:1.苦参素可以上调miR-204的表达,影响人肝癌HepG2细胞EMT模型的增殖和HepG2细胞周期,使HepG2细胞阻滞于分裂期,并促进细胞凋亡。2.苦参素可以削弱HepG2细胞的EMT作用,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EMT模型的迁移、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苦参素通过上调miR-204的表达,下调Snai1、Twist1、ZEB1表达等多种途径的联合作用而实现的。3.本研究发现,苦参素对SIRT1基因没有明显的作用。
邓凤莲[2](2019)在《苦参素通过下调ABCG2表达影响阿霉素抗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苦参素能否通过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表达影响阿霉素抗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裸鼠腋下接种人肝癌细胞HepG2/阿霉素耐药细胞(HepG2/ADM),构建移植瘤模型。将20只雌性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阿霉素组、苦参素组、联合组(阿霉素联合苦参素)。干预14d后,取出瘤体,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细胞的形态,RT-qPCR检测ABCG2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及ELISA法检测ABCG2蛋白水平,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我们观察发现药物干预以后对照组裸鼠刚开始精神状态及生活习性无明显改变,到后期随瘤体增大而表现为精神及睡眠不佳,进食减少;阿霉素组裸鼠表现为精神差、活动量下降、进食及大小便减少,而苦参组及联合组裸鼠一般情况良好,精神状态、睡眠、饮食及大小便均未见明显改变。(2)HE染色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抗移植瘤坏死作用不明显,其他两组有促移植瘤坏死作用;与单独苦参素组相比,联合组促移植瘤坏死效果更好。(3)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ABCG2 mRNA表达上升,苦参素组和联合组ABCG2 mRNA表达下降(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G2阳性染色呈棕色,大多分布在胞浆内,部分在胞膜;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ABCG2蛋白表达较高,苦参素组和联合组中ABCG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霉素组ABCG2蛋白表达上调,苦参素组和联合组中ABCG2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苦参素可减轻阿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改善实验裸鼠生存质量;2、苦参素可提高阿霉素抗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促进肝癌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BCG2 mRNA与蛋白表达有关。
黎鹏[3](2019)在《康艾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中药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对有效控制注射液产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以及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康艾注射液是利用人参提取物、黄芪提取物与苦参素配伍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为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和源自黄芪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了这些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探讨了这些成分与康艾注射液功能主治的相关性。本文首先分别提取了康艾注射液中两味处方药材,得到了人参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再分别对各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果从人参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种常见人参皂苷,它们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g2、Rb1、Rc、Rb2、Rd、Ra1、Ra2和Ra3;10种稀有人参皂苷,它们分别为人参皂苷20(S)-Rh1、20(R)-Rh1、Rg6、F4、Rk3、Rh4、20(S)-Rg3、20(R)-Rg3、Rk1和Rg5。从黄芪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种黄酮类化合物和8种皂苷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黄烷苷)、(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檀烷苷)、芒柄花黄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环黄芪醇、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异黄芪皂苷I、异黄芪皂苷II和异黄芪皂苷IV。这些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为后续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的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抗肿瘤药效物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探明康艾注射液中是否存在上述各种化学成分,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定性分析,确认了康艾注射液中19种人参皂苷,5种黄芪黄酮、2种黄芪皂苷的存在。接下来,本文建立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康艾注射液中能够利用HPLC定量的20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本文采用低共熔溶剂双水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的8种常见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1、Re、Rf、Rg2、Rb1、Rc、Rb2、Rd)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1:1)为萃取剂,用量为0.5 g;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用量为3.5g;超声时间为2 min,离心时间为5 min(8000 r/min)。在此条件下,8种常见人参皂苷的检测限范围在0.341.45μ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1.3%5.2%,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2.7%110.2%,其RSD值范围为1.2%3.9%。此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f、Rg2、Rb1、Rc、Rb2、Rd的含量分别为87.8993.51μg/mL、68.3869.43μg/mL、25.0234.87μg/mL、4.865.21μg/mL、9.4810.63μg/mL、14.5715.68μg/mL、3.223.52μg/mL和7.918.56μg/mL。本文采用气体辅助-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人参的8种稀有人参皂苷(人参皂苷20(S)-Rh1、20(R)-Rh1、Rg6、F4、Rk3、Rh4、20(R)-Rg3、Rk1)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选择氯化胆碱/苯酚(摩尔比1:3)为萃取剂,用量为400μL;选择四氢呋喃为乳化剂,用量为500μL;无机盐质量浓度为1.5%;pH为6.0;Fe3O4用量为150 mg;气体流量为0.8 L/min,通入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8种稀有人参皂苷的检测限范围在10.2137.8 n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0.8%3.6%,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1.3%106.7%,其RSD范围为1.5%4.5%。此方法富集效率高,适于测定康艾注射液中稀有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8种稀有人参皂苷20(S)-Rh1、20(R)-Rh1、Rg6、F4、Rk3、Rh4、20(R)-Rg3和Rk1的含量分别为11.2512.21μg/mL、4.597.78μg/mL、0.851.76μg/mL、2.003.23μg/mL、0.731.42μg/mL、0.901.97μg/mL、3.947.28μg/mL和0.810.97μg/mL。本文采用磁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测定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黄芪药材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异黄烷苷、紫檀烷苷)和1种皂苷类化合物(黄芪皂苷III)的含量。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优实验条件,即固相萃取剂为羟基化磁性碳纳米管,用量为200 mg;无机盐质量浓度为3.5%;pH为6.0;洗脱剂为甲醇,洗涤次数为3次,每次1.5 mL。在此条件下,三种目标物的检测限范围在0.160.60μ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范围在1.9%4.5%,加样回收率在91.1%96.2%,其RSD值范围为2.8%3.8%。该方法能有效地富集康艾注射液中源自黄芪的三种化合物,并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异黄烷苷含量为18.85±0.37μg/mL,紫檀烷苷含量为7.07±0.18μg/mL,黄芪皂苷III含量为10.73±0.32μg/mL。本文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蒸发光检测器对康艾注射液中无需进行前处理就能直接测定的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58.53±1.37μg/mL。临床上康艾注射液主要用于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为探明康艾注射液上述各种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按照康艾注射液中的含量比例,利用苦参素、源自人参的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源自黄芪的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配制成了多种组合物,并采用MTT法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源自黄芪的黄酮单体组成的组合物和源自人参的稀有人参皂苷单体组成的组合物对HepG2和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黄芪黄酮组合物作用于HepG2与MCF-7肿瘤细胞48 h的IC50值分别为70.59μg/mL和13.71μg/mL)。单体化合物中异黄烷苷和紫檀烷苷对于HepG2和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源自人参的稀有人参皂苷的组合物、源自黄芪的黄酮化合物的组合物是康艾注射液主要的抗肿瘤药效物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康艾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探明了康艾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黄芪皂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通过MTT法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初步证明了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稀有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是康艾注射液中主要的抗肿瘤药效物质。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康艾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提高康艾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保证用药安全以及康艾注射液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梁宁[4](2019)在《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病情迁延不愈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并最终导致死亡。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苦参类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抑制等作用,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是,在最新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并未对任何中医药治疗进行推荐。本研究将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进行梳理,以期得出疗效和安全性的可靠性结论,同时对临床证据进行偏倚误差矩阵的方法学探究。研究方法(研究一)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不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089)。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措施为苦参类制剂,不限制剂量疗程等,排除含有苦参的中药复方,对照措施为不治疗或安慰剂,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文献信息不全者采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方式尝试与作者取得联系。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采用TSA软件计算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并在未达到所需样本量进行统计学显着性界值矫正。观察森林图并结合I2统计量评估异质性。通过观察漏斗图结合统计学检验的方法检测发表偏倚。采用GRADEpro GDT软件制作证据概要表。(研究二)向国际Cochrane协作组织肝胆病组提出系统评价题目注册:苦参类制剂对比其他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撰写研究方案并发表(No.CD013106)。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ochrane肝胆病组试验注册库、CENTRAL、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等),获取并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允许其它合并症。干预对照类型为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抗病毒、免疫抑制、或保肝治疗药物,允许共同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次要结局为乙肝相关死亡率、乙肝相关发病率、非严重不良事件;探索性结局为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血清HBeAg阳性检出率。资料提取、质量评价、数据合并、TSA分析、敏感性和亚组分析、GRADE评价方法与研究一方法一致。(研究三)以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证据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为例,采用误差矩阵工具对中医药临床证据概览进行了探索性评价,并对未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的改进意见。数据来源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中纳入的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检索到的相关meta分析。三维误差矩阵构建包含四个步骤;1)评估系统误差风险。考虑证据类型和各类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2)评估随机误差风险。参照Cochrane手册计算各结局指标效应量的标准误;3)评估设计误差风险。依据临床重要性和相关性,对结局指标进行排序。同时考虑研究人群选择、干预措施设置、对照措施设置、研究场所和中心、研究类型(解释性/实用性)、研究结构(平行/交叉)、研究目标(优效性/劣效性/等效性)、和数据分析单位等可能影响设计误差风险的因素;4)依据前三个步骤评估结果,采用Excel表,分别以随机误差(x轴)、系统误差(y轴)和设计误差(z轴)构建三维误差矩阵图。结果(研究一)(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796篇后,排除文献323篇,436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未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属于随机对照试验,因信息不全仍在等待列表,最终纳入35项随机对照试验(37篇文献),共3556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项试验评估了全因死亡率,两组均未出现死亡。10项试验评估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获得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或发病率的数据。19项评估了非严重不良事件的试验中,9项试验两组事件发生率均为0,剩余10项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苦参类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RR1.10,95%CI 0.76 to 1.59;I2=49%;10项试验,1050人);对于血清HBV-DNA和HBeAg阳性检出率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组阳性检出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HBV-DNA阳性检出率:RR 0.61,95%CI 0.55 to 0.68;I2=56%;29项试验,2914人;HBeAg阳性检出率:RR 0.71,95%CI 0.66 to 0.76;I2=19%;20项试验,2129人)。对非严重不良事件分开报告分析,苦参类制剂组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症状、疲劳、尿黄、黄疸的风险、降低腹胀的风险。后验性ALT复常率meta分析显示苦参类制剂组ALT复常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RR 1.32,95%CI 1.21 to 1.44;I2=15%;8项试验,739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非严重不良事件mmeta分析尚需纳入更多试验,而血清HBV-DNA、HBeAg、、ALT复常率的meta分析达到了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表明与口服胶囊和混合给药途径相比,静脉滴注可能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二)(1)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共检索到4044篇文献,阅读全文排除符合文献后剩余119篇,109篇文献在尝试联系作者后仍为能获得足够信息以判断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而暂未纳入,最终纳入10项试验,涉及898名受试者。(2)研究质量:所有试验被评为高风险。(3)效应量估计:10项试验中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包括胶囊口服、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疗程为1到12个月不等。对照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干扰素、硫普罗宁、胸腺肽和其它中药。未获得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乙型肝炎相关发病率的数据。其它疗法相比,苦参类制剂对非严重不良事件(RR0.86,95%CI0.42to1.75;I2=0%;2项实验,163人)和血清HBV-DNA阴转((RR 1.14,95%CI 0.81 to 1.63;I2=92%;8项试验,719人)的效果尚不清楚。而苦参类制剂可能有助于血清HBeAg的阴转(RR 0.86,95%CI 0.75 to 0.98;I2=43%;7项试验,588人)及增加ALT复常率(RR 1.40,95%CI 1.13 to 1.73;I2=24%;4项试验,375人)。(4)TSA分析:TSA分析表明所有meta分析均未达到所需样本量。(5)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缺失数据对结果没有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类制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P=0.002)、以及对照药物的设置(P<0.00001)可能对血清HBV-DNA阴转的效果产生影响。(6)GRADE评价:证据质量受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影响,证据等级为极低。(研究三)对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相关meta分析进行评估,虽然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的研究类型证据等级相对较高,但ROB评价和严格评价发现所有临床试验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较低,系统偏倚风险较高;在meta分析证据等级水平下,对于全因死亡和非严重不良事件,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存在显着风险(SE=0.36和SE=0.35)。对于严重不良事件结局,当前研究的随机误差风险为中等风险(SE=0.22)。对于血清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血清HBeAg 阳性检出率,随机误差风险为低到中等风险(SE<0.16和SE<0.21)。此外三维矩阵图中存在大量灰色断层,表明当前研究存在设计误差风险,主要体现在研究人群诊断和纳入标准不清晰合理,干预措施和对照措施设置不清楚恰当、研究中心为单中心、研究无法判断为采用了优效性和实用性设计。结论和意义对临床实践的意义:当前临床试验多缺乏临床相关结局指标的数据,如全因死亡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严重不良事件、乙肝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苦参类制剂在HBV-DNA和HBeAg阴转及ALT复常率方面效果更好,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暂未发现存在差异;与其它药物相比,苦参类制剂HBeAg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可能更好,暂未发现存在HBV-DNA阴转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苦参类制剂对于抑制病毒复制及改善肝功可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能否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发生率尚不清楚。对未来研究的意义: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对苦参类制剂对临床终点结局的影响进行评估。三维误差矩阵图显示当前研究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设计误差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未来研究可从降低三个误差维度风险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以提高未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维误差矩阵工具可作为证据合并和GRADE评估的补充方法,对证据整体进行概览,具体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温海燕[5](2019)在《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HPLC测定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测定方法。探讨膦甲酸钠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病理指标的影响。评价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建立HPLC测定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主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测定方法。采用Krosimol C18(150×4.6 mm,5μm)的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40mM磷酸盐缓冲液:其中含有0.25 mmol·mL-1四己基硫酸氢铵,pH 7.6,(v/v,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观察。探讨膦甲酸钠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病理指标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300 mg·kg-1,600 mg·kg-1,900 mg·kg-1膦甲酸钠进行腹腔注射,而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期间称量并记录体重,计算体重变化。进行连续的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液肌酐、总蛋白水平,计算相应的肌酐清除率值。抽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浆后进行生化分析,主要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肌酐(CR)、三酰甘油(TG)的活性。解剖并分离肝脏和肾脏组织,并测定脏器系数。进行脏器包埋和染色,采用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评价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的配伍稳定性。分别考察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4℃、23±2℃和45℃下配伍稳定性。按照临床剂量配伍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分别保存于4℃、25℃及45℃环境下,于0、8、12、24、48、72、96、120、168、240、360 h内观察配伍液的变化,观察其有无发生浑浊、沉淀、云状物、气泡、变色等现象,并取样测定其pH变化。取样分别于0,2,4,8,24,48,72,96,120,168,240,360 h取配伍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查样品含量的变化。结果:膦甲酸钠的在58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其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86%,0.57%;重复性RSD%为0.35%(n=5);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83%;杂质磷酸盐和亚磷酸盐的含量符合规定。在两周的不同剂量给药后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AST及ALP水平均升高(P<0.05)。但肝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脏组织结构较为完整;中、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以及ALT、AST、ALP、TG水平均升高(P<0.05),且肝脏组织存在一定的破坏。(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肾脏系数、血尿素及肌酐、尿总蛋白均升高(P<0.05),而尿肌酐以及CCr值均降低(P<0.05),肾小管和肾皮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3)与低剂量相比,中、高剂量组肝脏及肾脏指数、ALT、AST、ALP、TG、血尿素、尿液总蛋白均升高(P<0.05),而尿肌酐及CCr值均降低(P<0.05),肾脏结构严重受损。结论连续使用膦甲酸钠可损害肝肾组织,对肾脏的损害更严重,而中、高剂量的膦甲酸钠作用更明显。在15天的检测过程中,4℃、23±2℃及45℃条件下膦甲酸钠和苦参素配伍液液体澄清,未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pH值的变化保持稳定;含量变化较为稳定。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性较强,适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连续使用膦甲酸钠可损害肝肾组织,对肾脏的损害更严重,而中、高剂量的膦甲酸钠作用更明显。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体外稳定性较好,配伍液在短时间内可保持稳定。
温海燕,宋金春[6](2018)在《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体外配伍稳定性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在不同条件下体外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剂量配伍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分别保存于4℃,(23±2)℃及45℃环境下,分别于0,8,12,24,48,72,96,120,168,240,360 h时观察配伍液有无浑浊、沉淀、云状物、气泡、变色等现象,并取样测定p H变化;分别于0,2,4,8,24,48,72,96,120,168,240,360 h时取配伍液,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检查样品含量的变化。结果在15 d的检测过程中,4℃,(23±2)℃及45℃条件下膦甲酸钠和苦参素配伍液液体澄清,未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pH稳定,含量较稳定。结论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和苦参素注射液体外配伍稳定性较好,配伍液至少在15 d内可保持稳定。
苏建伟[7](2018)在《苦参素通过自噬调节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苦参素对结肠癌耐药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从而对苦参素逆转化疗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上结肠癌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通过不同苦参素浓度干预人结肠癌细胞(HCT-8)及人结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株(HCT-8/VCR)细胞,药物作用24h后检测两株细胞活力,探讨苦参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及人结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株(HCT-8/VCR)细胞活力的影响;(2)采用细胞自噬染色检测试剂盒单丹磺酰尸胺(Dansylcadaverine,MDC),检测苦参素作用两株细胞24h后,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P62、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苦参素对HCT-8及HCT-8/VCR细胞自噬的影响。(3)采用自噬抑制剂氯喹、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预先干预HCT-8/VCR细胞1h后,加入苦参素继续作用24h后检测细胞内自噬体情况;以及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苦参素对HCT-8/VCR细胞自噬的影响。(4)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实验结果由三次单独实验获得。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法,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取双侧?=0.05。结果:(1)苦参素对HCT-8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苦参素1.00mg/ml10.0mg/ml使HCT-8细胞活力显着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即苦参素剂量越大,HCT-8细胞活力下降越大。苦参素对HCT-8/VCR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苦参素1.00mg/ml10.0mg/ml使HCT-8/VCR细胞活力显着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即苦参素剂量越大,HCT-8/VCR细胞活力下降越大。苦参素对HCT-8及HCT-8/VCR细胞活力的影响比较:相同剂量苦参素作用下,HCT-8/VCR细胞活力下降程度大于HCT-8,但未发现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2)苦参素对HCT-8及HCT-8/VCR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影响:加入苦参素后,HCT-8/VCR细胞中自噬体产生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即苦参素剂量越大,HCT-8/VCR细胞中自噬体越少;HCT-8细胞无明显变化。苦参素对HCT-8及HCT-8/VCR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苦参素对HCT-8细胞自噬相关蛋白无明显改变,但是可以提高HCT-8/VCR细胞P62表达,降低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抑制自噬,且呈剂量依赖性,即苦参素剂量越大,HCT-8/VCR细胞中P62表达越高,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越低。苦参素对自噬抑制剂或激活剂调节HCT-8/VCR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影响:苦参素可以增强自噬抑制剂作用,抑制自噬,表现为HCT-8/VCR细胞中自噬体产生进一步减少,而苦参素可以逆转自噬激活剂诱导自噬的作用,表现为HCT-8/VCR细胞中自噬体产生先增多后减少。苦参素对自噬抑制剂或激活剂调节HCT-8/VCR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苦参素可以增强自噬抑制剂作用,抑制自噬,表现为P62表达进一步增加,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进一步减少,而苦参素可以逆转自噬激活剂诱导自噬的作用,表现为P62减少的恢复,而LC3-Ⅱ/LC3-Ⅰ、Beclin-1增加的恢复。结论:(1)1.00mg/ml10.0mg/ml的苦参素能显着降低HCT-8、HCT-8/VCR细胞活力,且呈剂量依赖性,而且相同剂量苦参素作用下,HCT-8/VCR细胞活力下降程度大于HCT-8,但未发现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2)苦参素可使HCT-8/VCR细胞中自噬体减少,抑制结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株HCT-8/VCR的自噬作用,逆转化疗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HCT-8/VCR细胞P62表达,降低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抑制自噬。
唐伟[8](2017)在《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期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处方序列分析的设计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使用参麦注射液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SJD和WanFang data中有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31号。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媒种类(P=0.000)和单次用药剂量(P=0.042)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病情(P=0.287)与过敏史(P=0.249)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维生素B6[OR=0.352,95%CI(0.287;0.932),P=0.0233]、维生素C[OR=0.278,95%CI(0.183;0.421),P=0.0401]、格拉司琼注射液[OR=0.028,95%CI(0.014;0.073),P=0.003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R=0.741,95%CI(0.474;0.958),P=0.0155]、鸦胆子油[OR=0.015,95%CI(0.007;0.056),P=0.0001]、艾迪注射液[OR=0.238,95%CI(0.133;0.641),P=0.0013]和紫杉醇注射液[OR=0.334,95%CI(0.149;0.798),P=0.0006]时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而联合使用泮托拉唑[OR=3.112,95%CI(1.805;7.536),P=0.0169]、西咪替丁[OR=2.226,95%CI(1.923;3.629),P=0.0024]、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OR=2.548,95%CI(1.925;3.373),P=0.0018]和昂丹司琼[OR=5.224,95%CI(4.928;10.616),P=0.0235]时的病例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部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75篇,所有研究均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总样本量共25132例,其中参麦注射液用药者181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95%CI(0.0485;0.0665)]。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6.04%[95%CI(0.0329;0.0941)]、6.07%[95%CI(0.0491;0.0732)];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00%[95%CI(0.0373;0.0868)]、5.31%[95%CI(0.0309;0.0799)]、6.18%[95%CI(0.0505;0.0719)];剂量1030ml、4060ml、>60ml发生率分别为6.23%[95%CI(0.0443;0.0827)]、5.69%[95%CI(0.0466;0.0681)]、7.01%[95%CI(0.0444;0.1003)];≤7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0%[95%CI(0.0397;0.0789)]、5.60%[95%CI(0.0470;0.0656)];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0%[95%CI(0.0357;0.0798)]、5.85%[95%CI(0.0503;0.0672)]。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依次表现为烘热感(6.36%)、口干(4.42%)、消化系统损害(3.89%)、神经系统损害(3.70%)、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疼痛(3.4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2%)、心血管系统损害(1.70%)、呼吸系统损害(0.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00%)。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提示该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性偏倚(总发生率P=2.216)。结论:1.现有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与溶媒种类、用药剂量、年龄、使用时间和合并用药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2.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短期时间内,且用药剂量在60100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大。3.合并用药泮托拉唑、西咪替丁、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昂丹司琼为使用参麦注射液发生疑似类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4.患者入院病情和过敏史与参麦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之间无明确关系。
冯艾灵[9](2014)在《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体外评价及透皮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苦参总碱为模型药物,制备用于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优选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表征和质量评价,同时对其体外透皮性能进行研究,并初步阐明其透皮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同时测定氧化苦参碱(OMT)和苦参碱(MAT)含量的HPLC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苦参总碱溶解度、乳化能力为指标,选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米乳处方组成和比例,并以OMT和MAT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为指标考察纳米乳的载药量,确定最佳处方并进行制备。其次,采用染色法和稀释法判别所制备纳米乳的类型,并对其形态、粒径、黏度、pH值等理化性质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利用超滤离心法测定纳米乳的包封率;建立OMT和MAT的体外透皮实验方法学,考察纳米乳的透皮特性。再次,以多指标综合评分筛选纳米乳凝胶基质的种类和用量,并考察纳米乳凝胶的制备方法,然后进行纳米乳凝胶的性状、形态、粒径、黏度等理化性质及高温高湿稳定性的考察;同时与苦参总碱不同体系进行体外透皮性能比较,采用胶带剥离法剥离大鼠皮肤角质层,比较苦参总碱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在完整皮肤与去角质层皮肤中的透皮特性并分别测定皮肤贮留量。最后,采用扫描电镜法、HE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法分别考察苦参总碱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对小鼠皮肤角质层和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其透皮作用机制。结果:本实验所建立的同时测定OMT和MAT含量的HPLC法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苦参总碱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苦参总碱:水=0.09:1.73:1.36:0.1:6.72。本实验制备的苦参总碱纳米乳为O/W型纳米乳,外观为圆整、均匀的球体,粒径适中,为牛顿流体,离心稳定性和在4℃、25℃、60℃条件下放置15d后的稳定性均较好,超滤离心法测得其包封率为82.15%。OMT和MAT体外透皮实验的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苦参总碱纳米乳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n)和稳态渗透速率(Js)均高于水溶液。苦参总碱纳米乳的凝胶基质是以NP700和CP-934按0.4:0.25的质量比混合作为载体,所制备的纳米乳凝胶基本呈圆整均一的球体,粒径适宜,属非牛顿流体;苦参总碱纳米乳的Qn和Js最优,水凝胶和水溶液的透皮吸收均较差,纳米乳物理混合物的Qn和Js与纳米乳凝胶比较接近,但弱于纳米乳凝胶而高于O/W型乳膏。胶带剥离SD大鼠皮肤30次能完全剥离角质层,在去角质层皮肤的体外透皮实验中,苦参总碱纳米乳、纳米乳凝胶的Js分别是完整皮肤的4.72倍和4.58倍。同时相较于完整皮肤,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在去角质层皮肤中的贮留量均分别增加1.49倍和1.51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正常小鼠皮肤角质层平滑光整,生理盐水处理6h后角质层出现轻微褶皱,而经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分别处理2h和6h后的皮肤角质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纳米乳的作用强于纳米乳凝胶;HE染色法发现,生理盐水组皮肤结构基本完整,层次结构较清晰,纳米乳凝胶组的皮肤分层结构不明显,基底层排列不清,角质层明显疏松,而纳米乳组皮肤分层结构紊乱,间隙增大,角质层疏松变薄;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对照组、纳米乳组和纳米乳凝胶组处理后的皮肤表面的荧光较强,深处荧光较弱,且在毛囊及其附属器附近的荧光较强,对照组的荧光均弱于纳米乳组和纳米乳凝胶组。结论:本实验制备的苦参总碱纳米乳载药量大,包封率高,形态圆整均匀,粒径较小,稳定性好,透皮速率快。纳米乳凝胶的黏度适中,对皮肤的黏附性和涂展性均较好,在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中的透皮性能均比苦参总碱其他体系好,透皮量大。苦参总碱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主要通过破坏皮肤角质层及皮肤超微结构进而透过皮肤发挥治疗作用,同时皮肤中的毛囊及其附属器对药物的透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本实验所制备的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经皮给药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具有可行性,同时可为其他皮肤病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
刘月[10](2012)在《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及苦参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苦参素为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主要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及广豆根中提取。目前上市的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有苦参素注射液、注射用苦参素、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这些制剂均由单一活性成分氧化苦参碱与辅料制成,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及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和其它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苦参素注射剂现行的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同一品种不同企业生产的制剂,采用的质量标准不同,主要体现在有关物质与含量测定方法存在差异,有些标准用灵敏度差的薄层扫描法(TLC)测定有关物质,或用专属性不强的滴定法测定含量。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检测方法,以用统一的质量标准评价不同生产企业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的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优选,建立了统一的HPLC法检查有关物质与苦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20个生产厂家的82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82批样品中有1批样品含量测定低于90%,有8批单个杂质超过0.5%,1批样品有关物质超过2.0%,不符合规定;不合格样品集中在2家企业,分别为厂家A和厂家E;同时,通过开展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中有关物质的HPLC-MS"的研究,推断苦参素注射剂系列中的主要有关物质可能为槐花醇N-氧化物、14p-羟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由于苦参素注射剂的原料氧化苦参碱提取过程中采用了乙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因此,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中残留溶剂的方法,以控制制剂中的溶剂残留量。通过对14家企业生产的47批样品中的残留溶剂进行检测,均未发现第一类与第二类有机溶剂,检出第三类有机溶剂乙醇和丙酮,残留量均低于0.5%。苦参为氧化苦参碱的原料,也是常用的中药材,收载于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苦参主要含生物碱与黄酮类成分。苦参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微生物、抗溃疡、升白细胞等多方面药理作用。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仅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作为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不能整体反应苦参药材生物碱水平。本研究针对苦参的生物碱成分,首次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7种生物碱(5种为苦参碱类生物碱,2种为金雀花碱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并对14个不同地区的16批苦参药材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参药材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较高。由于氧化槐果碱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为苦参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因此,测定苦参多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可为苦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为苦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同时,通过对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研究,找出其裂解规律,这将有助于苦参素注射剂中有关物质的来源分析。
二、苦参素注射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参素注射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苦参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设备 |
1.4 药物配制 |
1.5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miR-204的表达量与其他因子相关性的检测 |
4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SIRT1参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miR-204与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2)苦参素通过下调ABCG2表达影响阿霉素抗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成瘤情况及裸鼠一般情况 |
2.2 HE染色结果对比 |
2.3 RT-qPCR法检测ABCG2的mRNA的表达 |
2.4 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
2.5 ELISA 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康艾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芪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1.1.1 黄芪的化学成分 |
1.1.2 黄芪的药理作用 |
1.2 人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1.2.1 人参的化学成分 |
1.2.2 人参的药理作用 |
1.3 苦参素及其药理作用 |
1.4 康艾注射液研究现状 |
1.4.1 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 |
1.4.2 药理作用 |
1.4.3 不良反应 |
1.5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康艾注射液处方药材化学成分研究 |
2.1 仪器、试剂与药材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药材 |
2.2 人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2.1 提取 |
2.2.2 分离纯化 |
2.2.3 结构鉴定 |
2.3 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3.1 提取 |
2.3.2 分离纯化 |
2.3.3 结构鉴定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
3.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3.2 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
3.2.1 色谱条件 |
3.2.2 定性分析 |
3.3 康艾注射液中20种微量成分的定量分析 |
3.3.1 低共熔溶剂双水相萃取-HPLC法测定康艾注射液中常见人参皂苷的含量 |
3.3.2 气体辅助-DES乳化-液液微萃取-HPLC法测定康艾注射液中稀有人参皂苷 |
3.3.3 磁固相分散萃取-HPLC-ELSD法测定康艾注射液中黄芪黄酮与黄芪皂苷的含量 |
3.3.4 HPLC-ELSD测定康艾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康艾注射液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主要仪器 |
4.1.2 试剂与材料 |
4.1.3 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复苏 |
4.2.2 细胞传代 |
4.2.3 细胞冻存 |
4.2.4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 |
4.2.5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康艾注射液冻干粉的抗肿瘤作用 |
4.3.2 苦参素及含苦参素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3 黄芪及人参单体化合物组成的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4 人参皂苷单体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5 黄芪单体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6 黄芪皂苷单体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7 黄芪黄酮单体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8 黄芪黄酮单体与其它单体的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
4.3.9 黄芪黄酮单体的抗肿瘤作用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2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 |
1.3 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概况 |
2 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
2.1 干预措施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Cochrane系统评价 |
2.2 系统评价meta分析所需样本量的计算:试验序贯分析法 |
2.3 基于误差风险的临床证据可视化评估方法:误差矩阵评估工具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空白或安慰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特征 |
3.3 纳入研究质量 |
3.4 效应量估计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系统评价整体完成度和适用性 |
4.3 临床证据质量 |
4.4 系统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4.5 与已发表的meta分析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
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苦参类制剂对比其它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试验序贯分析 |
1 背景 |
2 方法 |
2.1 纳入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数据收集和筛选 |
2.4 数据提取和管理 |
2.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6 缺失数据处理 |
2.7 异质性评估 |
2.8 发表偏倚 |
2.9 效应测量指标和数据合并 |
2.10 试验序贯分析(TSA分析) |
2.11 亚组分析和异质性解释 |
2.12 敏感性分析 |
2.13 GRADE结果概要总结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2 纳入试验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 |
3.4 效应估计 |
3.5 GRADE证据概要表(SOF表)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 |
4.2 证据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
4.3 证据质量 |
4.4 综述开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倚 |
4.5 与其他研究或综述的异同点 |
5 结论 |
5.1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
5.2 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误差矩阵工具评估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据的方法研究 |
1 前言 |
2 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三维误差定义和评估 |
2.3 资料提取 |
2.4 三维误差矩阵构建 |
3 结果 |
3.1 meta分析证据的误差评估 |
3.2 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误差评估 |
3.3 临床证据的误差矩阵 |
4 讨论 |
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
4.3 对未来方法学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膦甲酸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药 |
2.2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储备液制备 |
2.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
2.2.4 方法专属性考察 |
2.2.5 线性范围 |
2.2.6 精密度试验 |
2.2.7 重复性试验 |
2.2.8 回收率试验 |
2.2.9 样品测定 |
2.3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相关物质的检查 |
2.3.1 色谱条件 |
2.3.2 测定方法 |
2.4 讨论 |
3 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仪器 |
3.1.3 实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动物分组 |
3.2.2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
3.2.3 肝脏及肾脏组织样本的处理及病理切片观察 |
3.2.4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动物的一般情况 |
3.3.2 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脏器系数比较 |
3.3.3 大鼠肝、肾病理组织形态改变 |
3.3.4 膦甲酸钠对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给药剂量的确定 |
3.4.2 膦甲酸钠对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3 膦甲酸钠对大鼠肝、肾功能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4.4 小结 |
4 膦甲酸钠与苦参素体外配伍稳定性研究 |
4.1 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色谱条件 |
4.2.2 溶液的制备 |
4.2.3 测定波长的选择 |
4.3 结果 |
4.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2 精密度试验 |
4.3.3 重复性试验 |
4.3.4 稳定性试验 |
4.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3.6 配伍稳定性试验 |
4.4 讨论 |
5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体外配伍稳定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量测定 |
2.1.1 色谱条件 |
2.1.2 溶液制备 |
2.1.3 测定波长选择 |
2.1.4 方法学考察 |
2.2 配伍稳定性考察 |
3 讨论 |
3.1 流动相选择 |
3.2 不同条件对峰形和保留时间的影响 |
3.3 不同条件对配伍含量的影响 |
(7)苦参素通过自噬调节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经历 |
(8)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设计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入院病情 |
2.2.2. 过敏史 |
2.2.3. 溶媒种类 |
2.2.4. 单次用药剂量 |
2.2.5. 合并用药 |
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资料提取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2. 不同损害类型 |
2.3.3. 亚组分析 |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发表性偏倚 |
3. 本章小结 讨论 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D 附录E: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9)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体外评价及透皮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全文技术路线 |
综述部分 |
第一章 湿疹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湿疹简介 |
2 西医对湿疹治疗的论述 |
3 中医对湿疹治疗的论述 |
第二章 苦参总碱治疗湿疹的研究现状 |
1 苦参总碱简介 |
2 苦参总碱治疗湿疹的药理作用 |
第三章 苦参治疗湿疹的剂型研究概况 |
1 洗剂 |
2 注射剂 |
3 口服制剂 |
4 其他剂型 |
第四章 纳米乳凝胶的应用概述 |
1 纳米乳简介 |
2 纳米乳凝胶的应用现状 |
第五章 经皮给药制剂体外评价及透皮机制的研究概述 |
1 经皮给药制剂体外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2 经皮给药制剂透皮机制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一章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制备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油相的选择 |
2.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4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米乳处方的研究 |
2.6 纳米乳载药量的考察 |
2.7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制备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理化性质及质量评价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苦参总碱纳米乳类型的鉴别 |
2.2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理化性质 |
2.3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含量测定方法 |
2.4 苦参总碱纳米乳包封率的考察 |
2.5 苦参总碱纳米乳稳定性的考察 |
2.6 苦参总碱纳米乳体外透皮实验方法的建立 |
2.7 苦参总碱纳米乳体外透皮性能考察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凝胶基质种类的初步筛选 |
2.2 凝胶基质用量的考察 |
2.3 混合凝胶基质的比例筛选 |
2.4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不同制备方法的考察 |
2.5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理化性质 |
2.6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稳定性的考察 |
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在完整皮肤中的透皮性能考察 |
2.2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在去角质层皮肤中的透皮性能考察 |
2.3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在完整皮肤与去角质层皮肤中的贮留量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透皮作用机制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扫描电镜法观察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对皮肤角质层的影响 |
2.2 HE染色法研究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对皮肤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 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对大鼠皮肤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及苦参药材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中苦参素的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对照品与实验用样品 |
1.3.1 对照品 |
1.3.2 实验用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方法学验证 |
2.3.1 线性关系考察 |
2.3.2 精密度试验 |
2.3.3 重复性试验 |
2.3.4 准确度试验 |
2.3.5 稳定性试验 |
2.3.6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4 样品的含量测定 |
2.5 苦参素原料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
3 小结 |
第二章 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杂质谱探索性研究 |
(一) 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用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2 自身对照溶液的制备 |
2.1.3 空白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方法学验证 |
2.3.1 精密度试验 |
2.3.2 稳定性试验 |
2.3.3 重复性试验 |
2.3.4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4 专属性实验 |
2.4.1 光照破坏试验 |
2.4.2 高温破坏试验 |
2.4.3 酸破坏试验 |
2.4.4 碱破坏试验 |
2.4.5 氧化破坏试验 |
2.5 样品的测定 |
3 小结 |
(二) 苦参素注射剂中有关物质的质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用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质谱条件 |
2.4 苦参素注射剂杂质谱探索性研究 |
2.5 结果分析 |
2.5.1 合格样品 |
2.5.2 专属性试验 |
2.5.3 不合格样品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与试药 |
2 实验样品 |
3 方法与结果 |
3.1 检测指标的确定 |
3.2 溶液的制备 |
3.2.1 内标溶液的制备 |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4 空白溶液的制备 |
3.3 色谱条件 |
3.4 专属性试验 |
3.5 线性关系 |
3.5.1 内标溶液的配制 |
3.5.2 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 |
3.6 最低检测限和定量限 |
3.7 精密度试验 |
3.8 准确度试验 |
3.9 样品的测定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色谱柱的选择 |
4.2 进样系统的选择 |
4.3 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的选择 |
4.4 其他因素的筛选 |
4.5 限度的规定 |
第四章 苦参生物碱含量分析及其ESI-MS~n碎裂行为初步研究 |
(一) 苦参药材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用对照品与药材 |
1.3.1 实验用对照品 |
1.3.2 试验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制备 |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 |
2.3 方法学验证 |
2.3.1 线性关系考察 |
2.3.2 精密度试验 |
2.3.3 重复性试验 |
2.3.4 稳定性试验 |
2.3.5 回收率试验 |
2.4 苦参药材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酸碱处理的考察 |
3.2 提取溶剂的考察 |
3.3 提取时间的考察 |
3.4 小结 |
(二) 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质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用对照品与样品 |
1.3.1 对照品 |
1.3.2 实验用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结果分析 |
2.4.1 苦参药材质谱研究 |
2.4.2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苦参素注射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苦参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张彩灵.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
- [2]苦参素通过下调ABCG2表达影响阿霉素抗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作用[D]. 邓凤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9(01)
- [3]康艾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黎鹏. 吉林大学, 2019(12)
- [4]苦参类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及误差矩阵方法研究[D]. 梁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膦甲酸钠的肝肾毒性及其与苦参素配伍稳定性研究[D]. 温海燕. 武汉大学, 2019(09)
- [6]膦甲酸钠和苦参素注射液体外配伍稳定性考察[J]. 温海燕,宋金春. 中国药业, 2018(22)
- [7]苦参素通过自噬调节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实验研究[D]. 苏建伟.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8(02)
- [8]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D]. 唐伟.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9]苦参总碱纳米乳凝胶的制备、体外评价及透皮作用机制研究[D]. 冯艾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10]苦参素注射剂系列品种及苦参药材质量控制研究[D]. 刘月.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