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倪[1](2021)在《基于地域文化特性的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曹英才[3](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焦译漫[4](2020)在《浅议润方言黎族服饰的审美性》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好语言,服装包含着一群古老的文明和审美情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海南黎族的服装作为一种生存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创新。具有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也不同于华夏服饰的声音,而润方言,也就是活化石,是黎族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润方言中黎族妇女服饰特性的分析,分析了润方言中黎族妇女服饰的美学思想。
胡晓阳[5](2019)在《黎族蛙形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黎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岛独有的民族。黎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许多独特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其中以黎族织锦最为突出,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上的纹样更是了解黎族的重要密码,黎锦纹样变化众多,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在黎锦中,蛙形纹是黎锦纹样的主体和灵魂,是图腾崇拜的象征。蛙形纹属于黎锦中的动物纹样,它已渗透于黎族的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中,如筒裙纹样、铜锣、铜鼓以及人体文身等。蛙形纹除了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还有着一定的文化寓意。如何把传统蛙形纹纹样继承发扬并运用在现代服装中,使传统纹样与现代服装艺术相结合。更好地保留和传承传统民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蛙形纹文献与史料进行大量考察研究,运用资料检索、实地调研、图例论证、实例分析和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先介绍蛙形纹的起源发展与内涵。通过各个不同分类对比,分析其内在特点及审美构成。分析蛙形纹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与创新性,最后通过前期理论与后期实践相结合,设计纹样并制作成衣,通过一系列的服装设计作品来实现以实践的形式探讨了蛙形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文章对蛙形纹进行深入挖掘,探索蛙形纹与现代服装相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使其原本的文化能与现代流行文化相融合,表现出蛙形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多元化、创意化,并尝试用蛙形纹特有的菱形结构特征,转化为服装的立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衣身运用变形过后的平面蛙形纹图案。让纹样在服装上的运用形式更加丰富多变。为蛙形纹在服装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增强蛙形纹在现代服装中的生命力与表现力。这样即保留了纹样原本的文化传承又具有现代时代特征。这些研究归纳与服装设计可以为后来者了解黎族蛙形纹,使黎族纹样走进生活,对蛙形纹再设计提供一定帮助与参考。
贾子萱[6](2019)在《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运用缺乏活力。早期由于对海南黎族文化遗产的漠视,导致对其文化语言缺乏视觉化认同。随着对地域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海南黎族织锦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的运用也愈发重视。对于黎族织锦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多数以绘画艺术和服装设计的探索为主,并以单一的纹样复制手法进行,无法使根本的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同时,从视觉化认同来讲,不能满足现代人群的审美需要,也无法融入现代人群的生活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黎族织锦纹样造型艺术题材为主,提炼黎族织锦文化特色和精髓,运用在室内餐饮空间设计中,不仅找到解决视觉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方法,同时对海南黎族织锦纹样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对纹样的造型、色彩和文化价值等概念进行阐述。以上内容为本文对黎族织锦纹样的设计再应用问题提供支撑和借鉴,另一方面则为黎族织锦纹样在餐饮空间的设计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撑。其次,通过对黎族织锦纹样的艺术文化现状铺陈之后。本文对黎族织锦纹样的艺术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黎锦纹样艺术认同的可行性调查分析,审美需求、纹样应用和设计需要的可行性,论证推广黎族织锦艺术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第二是纹样的艺术开发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对黎族织锦纹样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涵义表达和造型分析以及传说寓意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黎族织锦纹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做好基础。第三是根据前两点的分析,对黎族纹样的文化传播价值意义做进一步强调,为下文的创新应用奠定基础。然后,在上文对黎族织锦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黎锦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现存问题分析,提出黎锦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优化策略。黎族艺术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黎锦纹样的造型移用、民间故事传说、地域特色文化引申的应用方法。对于黎锦纹样的分形应用,又分为“非连续单独纹样”,“角隅适合纹样”,“带状连续纹样”,“错位斜接纹样”,“几何连缀纹样”的方法。通过对黎锦纹样的提炼,对“人形纹”和“鱼形纹”等使用“异形同构”的方法,进行纹样重新设计,并运用在室内立面设计上。对大部分织锦纹样进行“打散再构”,提取黎锦纹样的精华,用新的视觉效果进行表现。并且在室内风格上,对黎锦纹样进行“抽象处理”,提炼几何形态,贯穿在整个空间中。为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优化策略。最后,综合上文的黎族织锦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优化策略,对藤编、铁艺和木质材料与纹样的结合应用,以及镂空、拓印、雕刻等手法与纹的艺术创新表达,对黎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设计实践。
罗文雄[7](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张运成,孙玉轩,戴长攀,陈绵豪[8](2019)在《黎族文化产品创意研究设计》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黎族地域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符号植入产品之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能提升海南的地域形象。
李辉煌[9](2018)在《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竹竿舞与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研究目的,以在海南景区参与竹竿舞活动的425名游客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问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海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的含义、起源与内涵变迁,价值与特点、竹竿舞在景区开展的现状以及其在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一竹竿舞是通过不同的打杆及跳杆方式在结合音乐基础上的一种运动的方式。海南黎族竹竿舞起源于宗教信仰、生产生活以及健身娱乐。竹竿舞从之前的丧葬仪式和庆祝丰收仪式逐渐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竹竿舞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地域性突出、表演性丰富、交融性增强、民族性显着、宗教性鲜明。竹竿舞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健身价值以及娱乐价值。二基于昂普(RMP)理论分析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一)资源(R)方面:海南黎族竹竿舞资源丰富,参与者资源较多,民俗特色突出。海南黎族竹竿舞有独特的打杆以及跳杆的基本技术方法,需要的场地器材简单,海南岛涵盖竹竿舞表演节目的景区较少。竹竿舞参与者资源特征女性较多(60.9%),中青年参与度较高(83.8%),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34.6%),参与者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多(64.5%)。竹竿舞的产品转化主要展示其文化特性,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在保持文化特征的前提下包装宣传,成为海南文化旅游特色与名片。(二)市场(M)方面:竹竿舞在海南景区的参与市场潜力大,消费市场前景广。游客参与者选择竹竿舞活动的难度与自身年龄特征有关(P<0.001),参与形式以观看表演和主动参与为主(61.5%),地点多为景区(57.7%),参与动机因子分析主要包括文化兴趣音乐因子、健身健康健美因子以及交流友谊社交因子,参与感受丰富。竹竿舞在海南景区开展频率一般(46.1%),宣传推广力度较小,以景区宣传为主(26.1%),但游客对于竹竿舞在景区的开展期望较高(75.1%)。不同形式的竹竿舞对不同参与人群的吸引情况不同。旅游相关产业链的支持、景区宣传、政府重视程度成为影响竹竿舞在海南景区发展的三大特征因素。(三)产品(P)方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推出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等不同形式的竹竿舞产品,融合海南民族文化特色设计相关纪念品并对海南景区竹竿舞产品开发模式及产品组合进行总结,为游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与竹竿舞提供依据。三竹竿舞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一)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目标:通过三个阶段的目标设置,最终将竹竿舞打造成为旅游景区中的“海南名片”。(二)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思路:以竹竿舞资源为中心,实现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竹竿舞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以竹竿舞特色为中心,实现产品之间融合发展。(三)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策略:规范政府规划管理,打造良好服务环境;开发多种形式竹竿舞,利于游客体验;培养竹竿舞专门人才,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传承;景区开展特色竹竿舞产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划分竹竿舞参与区域,营造体验氛围;加强景区宣传力度,突出竹竿舞品牌特色;保留竹竿舞的原生态,彰显民族魅力。
熊清华[10](2018)在《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国家倡导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景观是该民族在生存生产的实践中,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而在大地留下的烙印,也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文化遗存。它记载着黎族的历史文化,保存着传统黎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黎族人民所拥有的生存智慧,也是海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家绿色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黎族村落人居生态环境与文化景观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出现了新建的村落格局和建筑样式雷同、人文景观缺失、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保护黎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和文化景观遗产刻不容缓。文章整合了民族学、美学等理论资源,结合人居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构架文章主体内容。首先,从人居学的视角提出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的概念,解析其理论在国内的发展,阐述人居活动的“三元”理论和人居环境的“场域”理论。另外,对环境美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论述,旨在吸收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对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研究范畴界定和美学思想阐释的基础。其次,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多个黎族传统村落田野点的深入调查,研究并分析海南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的形成。从史料中考察海南黎族的族源、族称、方言以及其主要的居住地区的形成历史。考察气候、地形、资源因素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居活动中的村落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信仰与习俗等人文因素;同时引入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实地田野调查案例,论证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观念在其中的展现,对黎族传统居住文化的生态审美观念进行解析。再次,以典型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为个案研究,结合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分析具有“典型性”的黎族传统民居建筑——“船形屋”形成的文化因素。从“船形屋”的材料、结构、装饰等方面的建造特点,对五大方言民居建筑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涵摄的生态美学观念与生态智慧,挖掘船形屋营建历程中审美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探讨海南黎族各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总结该民族的建造智慧对人居环境生态实践的启示。然后,具体考察黎族传统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再生。首先,通过两个典型的黎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具体考察其自然景观、建筑形态、院落空间、室内布局、邻里关系等方面,阐释黎族传统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现代变迁。并提出总结观点:在当前黎族乡村改造中要继承其传统村落中建筑内向性空间秩序,院落模式演变、重唤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居住智慧。结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县的现状,分析现代审美观念的变迁对传统建筑发展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的西方化、立面装饰的图像化、建筑材料的现代化;乡村景观中大广场、大量硬质铺装、大体量柱式的出现。针对当前海南岛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现状提出问题:大量的传统村落被改造为旅游景点;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缺少对黎族深层文化结构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出现了许多黎族文化滥用现象,错误的引导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以“槟榔谷”为例,解析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符号在现代乡村旅游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图示语言。从建筑符号、图腾符号、色彩符号等方面来分析,如何构建“居住”与“游憩”并存的村落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性”与“艺术性”共存,使黎族传统人居文化在现代发展中实现文化重构与再生。最后,文章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图景中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基于国内外的环境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围绕景观的“如画性”、“审美参与”、“民族生境”的自然、社会、文化等维度等核心内容,总结出三种审美模式。其中,“如画”模式的特质是从视觉艺术的维度对黎族村落自然风景进行“画意”的把握;“游居”模式是从“审美参与”的视角,提出如何营建宜居、宜游的理想人居空间;“生境”模式阐释了要依据自然与社会整合的民族文化归属,对黎族村落进行具有“家园味道”的景观改造。同时以此为设计理念,将三种模式转化为“艺术设计”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黎族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传承与更新实践中。最后提出黎族乡村景观营建的审美特征是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涵摄了“风水意象”的、具有“场所精神”与“荒野精神”的农耕文化景观。总之,本文尝试通过考察与分析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中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态审美思想,审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变迁与文化重构,旨在探寻当下如何构建黎族地区乡村环境景观营建的审美模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实现“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科学的营建与改造方法,最终归旨在于实现黎族乡村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
三、整体研究设计 |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五、研究视角 |
六、研究的重难点 |
七、研究尝试点 |
八、相关运用材料 |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
一、区域概况 |
二、行政区划 |
三、人口分布 |
四、气候类型 |
五、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地方部落 |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
一、人文景观 |
二、民俗风情 |
三、宗教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
一、传统纺织原料 |
二、传统纺织工具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
一、纺线 |
二、缠线 |
三、煮线 |
四、洗捶 |
五、理线 |
六、织作 |
七、银饰加工 |
八、传统手工制鞋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
一、服饰艺术生态 |
二、服饰艺术阐释 |
三、服饰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历史性 |
三、变异性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一、服饰生态环境 |
二、服饰文化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
一、服饰日常禁忌 |
二、服饰节日禁忌 |
三、服饰礼仪禁忌 |
四、服饰色彩禁忌 |
五、服饰身份禁忌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
小结 |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
小结 |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
小结 |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
小结 |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
小结 |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浅议润方言黎族服饰的审美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润方言黎族女性服饰的特征 |
1.1 款式 |
1.2 色彩 |
1.3 纹样 |
1.4 面料 |
2 润方言黎族女性服饰的审美性 |
2.1 裁剪方式的审美性 |
2.2 装饰手法的审美性 |
2.3 纹样构图的审美性 |
2.4 造型的审美性 |
3 结论 |
(5)黎族蛙形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所处于的时代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蛙形纹在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对于蛙形纹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依据 |
1.6 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
1.7 论文的整体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黎族蛙形纹纹样概述 |
2.1 蛙形纹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历史因素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生殖图腾崇拜 |
2.2 蛙形纹的分类与对比 |
2.2.1 五大方言(地区)分类 |
2.2.1.1 润方言地区 |
2.2.1.2 哈方言地区 |
2.2.1.3 杞方言地区 |
2.2.1.4 赛方言地区 |
2.2.1.5 美孚方言地区 |
2.2.2 不同民族蛙形纹对比 |
2.2.3 日常生活分类 |
2.2.3.1 织锦服饰 |
2.2.3.2 生活用品 |
2.2.3.3 文身习俗 |
2.3 蛙形纹的形式语言特征 |
2.3.1 蛙形纹造型特点 |
2.3.1.1 简化抽象 |
2.3.1.2 菱形构图 |
2.3.2 蛙形纹的内在特性 |
第三章 蛙形纹样图案的审美分析 |
3.1 蛙形纹内在审美 |
3.1.1 历史文化的古朴之美 |
3.1.2 具有抽象和具像的和谐之美 |
3.1.3 民俗气息的自然之美 |
3.1.4 精湛技艺与非凡想象的工艺之美 |
3.2 蛙形纹构图之美 |
3.2.1 图案类型 |
3.2.2 直线运用 |
3.2.3 工艺限制 |
3.2.4 蛙形纹构成形式 |
3.2.4.1 变化与统一 |
3.2.4.2 对称与均衡 |
3.2.4.3 条理与重复 |
3.2.4.4 对比与调和 |
3.2.4.5 节奏与韵律 |
3.3 黎锦纹样色彩搭配之美 |
第四章 蛙形纹样在现代应用分析 |
4.1 蛙形纹在设计中运用现状分析 |
4.1.1 服饰与产品方面 |
4.1.2 平面与立体面 |
4.2 蛙形纹样的现代价值 |
4.2.1 文化价值 |
4.2.2 实用价值 |
4.2.3 市场价值 |
4.3 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新需求 |
第五章 蛙形纹样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设计应用 |
5.1 设计构思与主题 |
5.2 设计与制作过程 |
5.2.1 草图绘制 |
5.3 蛙形纹二次创新设计 |
5.3.1 解构重组 |
5.3.2 抽象简化 |
5.3.3 夸张变异 |
5.4 纹样布局与色彩应用 |
5.5 纹样表现方式 |
5.6 服装结构设计 |
5.7 成衣作品展示与说明 |
5.7.1 第一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
5.7.2 第二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
5.7.3 第三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
5.7.4 第四套服装的设计与制作 |
5.7.5 成衣展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蛙形纹样的现代生命力 |
6.2 蛙形纹未来应用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黎锦的艺术设计开发现状 |
1.3.2 黎锦在室内设计应用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内容 |
1.4.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研究框架 |
1.5 课题的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黎族织锦纹样的艺术文化 |
2.1 基本概念的阐述 |
2.1.1 黎族织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黎族织锦艺术的图腾崇拜 |
2.1.3 黎族织锦艺术的文化内涵 |
2.2 黎锦的造型概述 |
2.2.1 黎锦的造型特征 |
2.2.2 黎锦的色彩特征 |
2.2.3 各支系图腾特征 |
2.3 黎锦纹样的文化价值 |
2.3.1 艺术审美价值 |
2.3.2 社会文化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黎族织锦纹样的艺术开发现状分析 |
3.1 黎锦纹样的艺术设计可行性调查分析 |
3.3.1 视觉化认同可行性调查分析 |
3.3.2 设计需求的可行性调查分析 |
3.3.3 纹样应用的可行性调查分析 |
3.2 黎锦纹样的艺术设计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
3.2.1 视觉传达设计应用调查分析 |
3.2.2 服装设计应用调查分析 |
3.2.3 环境设计应用调查分析 |
3.3 黎族纹样的艺术文化传播价值分析 |
3.3.1 文化的推广与保护 |
3.3.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3.4 黎锦纹样的艺术开发调查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的应用策略 |
4.1 黎族艺术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4.1.1 黎锦纹样造型的移用 |
4.1.2 民间故事题材的再现 |
4.1.3 地域特色文化的引申 |
4.2 黎锦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分形应用方法 |
4.2.1 非连续单独纹样 |
4.2.2 角隅适合纹样 |
4.2.3 直立或水平交替纹样 |
4.2.4 错位斜接纹样 |
4.2.5 几何连缀纹样 |
4.3 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构成方法 |
4.3.1 黎锦纹样的异形同构 |
4.3.2 黎锦纹样的打散再构 |
4.3.3 黎锦纹样的抽象处理 |
4.4 黎锦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的创新应用 |
5.1 设计风格的创新性 |
5.1.1 现代东南亚风情混搭 |
5.1.2 黎锦纹样的色彩简化 |
5.2 材料运用的创新性 |
5.2.1 藤编材料的运用 |
5.2.2 铁艺材料的运用 |
5.2.3 木质材料的运用 |
5.3 纹样表现的创新性 |
5.3.1 黎锦纹样的艺术创新 |
5.3.2 黎锦纹样的媒介表现 |
5.3.3 黎锦纹样的视觉创新 |
5.4 黎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的应用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的设计实践 |
6.1 设计概述 |
6.1.1 设计概况 |
6.1.2 选材要求 |
6.1.3 施工设计说明 |
6.2 设计实践 |
6.2.1 餐厅功能分区与流线分析 |
6.2.2 餐厅接待大厅设计说明 |
6.2.3 餐厅宴会区域设计说明 |
6.2.4 餐厅VIP包间区设计说明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五)成绩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研究创新 |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
六、相关问题说明 |
(一)主要概念 |
(二)调查点概况 |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
(一)位置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自然资源 |
二、黎族概况 |
(一)族称与族源 |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
(三)文化习俗 |
(四)社会经济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
(一)织锦与妇女 |
(二)民族精神家园 |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
(四)人纹艺术化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艺术价值 |
(四)科研价值 |
(五)社会价值 |
(六)精神价值 |
(七)教育价值 |
(八)文化交流价值 |
(九)经济价值 |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
(一)麻类纤维 |
(二)棉纤维 |
(三)动物纤维——蚕丝 |
(四)其他原料 |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
(一)麻类纤维加工 |
(二)棉类纤维加工 |
(三)纺纱 |
(四)导纱 |
(五)上浆 |
(六)染色(纱) |
(七)上机 |
(八)织造技艺 |
(九)刺绣技艺 |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
(三)黎锦图案变迁 |
(四)黎锦功能变迁 |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
(一)服饰 |
(二)锦被 |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
(一)纹样种类 |
(二)文化蕴涵 |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
(一)传承所 |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
(一)纤维原料 |
(二)染色原料 |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
(二)缺乏专业人才 |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原真性保护 |
(二)整体性保护 |
(三)可持续性保护 |
(四)可解读性保护 |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
(一)立法保护 |
(二)依法保护 |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
(一)加强调查研究 |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
(三)保护传承主体 |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
(八)加强人才培养 |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
(一)完善管理机构 |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
(8)黎族文化产品创意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成果 |
(一) 纺织技术 |
(二) 染色技术 |
(三) 服饰设计 |
(9)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
(二)民族文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
(三)相关政策文件出台,鼓励体育产业发展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竹竿舞相关研究 |
(一)竹竿舞的历史演变研究 |
(二)竹竿舞的价值功能研究 |
(三)竹竿舞与学校教育研究 |
二、旅游产业涵义界定 |
三、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四、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竹竿舞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理论探讨与现实基础 |
一、竹竿舞的概述、起源与内涵变迁 |
(一)竹竿舞的概述 |
(二)竹竿舞的起源 |
(三)竹竿舞的内涵变迁 |
二、竹竿舞的特点与价值 |
(一)竹竿舞的特点 |
(二)竹竿舞的价值分析 |
三、昂谱(RMP)分析理论 |
四、竹竿舞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文化与旅游互利共赢 |
(二)竹竿舞的特性与海南旅游业优势互补 |
(三)共享理念支持竹竿舞与旅游资源共同发展 |
(四)民族文化得到旅游产业的重视 |
(五)竹竿舞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发展的契合点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昂谱理论下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一、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资源(R)分析 |
(一)竹竿舞资源分析 |
(二)竹竿舞景区参与者基本情况分析 |
(三)竹竿舞产品转化分析 |
二、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市场(M)分析 |
(一)游客选择参与竹竿舞基本情况分析 |
(二)竹竿舞在海南景区开展基本情况分析 |
(三)不同形式竹竿舞对参与人群吸引力的相关分析 |
(四)竹竿舞在景区发展影响因素总体特征分析 |
三、竹竿舞在旅游产业中的产品(P)分析 |
(一)不同年龄阶段游客参与竹竿舞产品分析 |
(二)海南民族文化特色纪念品设计 |
(三)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产品开发模式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发展策略研究 |
一、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目标 |
(一)近期目标(2018-2020) |
(二)中期目标(2021-2025) |
(三)长期目标(2026-2030) |
二、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思路 |
(一)以竹竿舞资源为中心,实现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 |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竹竿舞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
(三)以竹竿舞特色为中心,实现产品之间融合发展 |
三、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策略 |
(一)规范政府规划管理,打造良好服务环境 |
(二)开发多种形式竹竿舞,利于游客体验 |
(三)培养竹竿舞专门人才,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传承 |
(四)景区开展特色竹竿舞产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五)划分竹竿舞参与区域,营造体验氛围 |
(六)加强景区宣传力度,突出竹竿舞品牌特色 |
(七)保留竹竿舞的原生态,彰显民族魅力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件 |
(10)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本文主旨和创新点 |
(一)本文主旨 |
(二)创新之处 |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五、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
(一)黎族传统古村落——东方市白查村的田野调查 |
(二)“黎族古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
(三)“最美乡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
第一章 “人居环境”及环境的审美范式 |
第一节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
一、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
二、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
三、人居环境的研究范畴 |
四、人居环境的相关“场域”理论 |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理论范式 |
一、参与模式 |
二、对象范式 |
三、景观模式 |
四、环境范式 |
第二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审美观的形成 |
第一节 人居背景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
一、族源、族称、方言因素的影响 |
二、气候、地形、资源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居活动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
一、村落文化:生活图景与生产技艺的人文书写 |
二、建筑文化:黎族建造技艺的历史表征 |
三、信仰习俗:神圣信仰的世俗化之路 |
第三节 人居观念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
一、“诗意地栖居”的自然哲学观 |
二、“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
三、“聚族而居、乐世归野”的艺术人生观 |
第三章 黎族船型建筑的生态与环境美学阐释 |
第一节 船形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
一、用料——“就地取材、质朴自然”的选材法则 |
二、结构——“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法则 |
三、装饰——“适度设计、美观实用”的装饰意匠 |
四、选址——“沟通天地、界定四方”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船型屋形成的文化因素 |
一、海洋文化的影响——生存 |
二、传统造型的思维模式——象征 |
三、造物的艺术观念——图腾 |
第三节 船形屋的生态美学智慧 |
一、家园观念 |
二、栖居美学 |
三、阴阳相生 |
第四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调查 |
一、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
二、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现代审美风尚 |
一、建筑功能的时代变迁 |
二、建筑风格的西方化、形式化 |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符号化与文化重构 |
一、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符号语言 |
二、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符号与空间设计艺术 |
三、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语言图式 |
四、黎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滥用 |
第五章 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 |
第一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三种审美模式 |
一、“如画”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作为审美对象 |
二、“游居”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范型 |
三、“生境”模式:黎族村落自然、人文精神的复魅与回归 |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营建 |
一、田园耕读之乐 |
二、择居风水意象 |
三、乡村场所精神 |
四、荒野自然留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域文化特性的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应用研究[D]. 张佳倪. 海南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4]浅议润方言黎族服饰的审美性[J]. 焦译漫. 西部皮革, 2020(01)
- [5]黎族蛙形纹在现代服装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D]. 胡晓阳.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6]黎族织锦纹样在当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D]. 贾子萱.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黎族文化产品创意研究设计[J]. 张运成,孙玉轩,戴长攀,陈绵豪. 中国文艺家, 2019(03)
- [9]竹竿舞在海南旅游产业中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 李辉煌.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D]. 熊清华.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