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1)在《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文中认为水稻直播是一种先进的轻简栽培技术,省水省力不减产,尤其是水稻旱直播。但水稻旱直播易受低温和草害影响,针对水稻旱直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旱地水稻覆膜直播种植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水稻覆膜旱直播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解决了白色污染并利用了自然降雨。对普通PE地膜与可降解地膜以及传统平作模式与微型垄沟集雨种植模式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两种种植模式均采用大小行距配置:大行距250 mm,小行距120 mm,微型垄沟的垄高即沟深为30-40 mm,在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中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模式综合表现最佳,与平作无覆盖种植模式比较,提高土壤温度10.91-19.5%、发芽率6.54-78.46%、株高59.38%、叶面积45.21%、地上干物质量34.3%、地下干物质量54.41%和粮食产量14.28%。(2)离散元法是散粒物料模拟和装置设计的重要手段,仿真参数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模拟结果的可信度。对本文设计中涉及的物料(石块、土壤和稻种)和机具间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了测量和标定,并采用手持式3D扫描仪进行颗粒模型的构建,提高了颗粒模型的精度,获得的仿真参数和仿真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穴直播机的作业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际试验测试结果间的差异<10%,模型可靠,仿真结果可信。(3)提出的“微型铲+伸缩管”组合式播种方法实现了膜上开孔播种的功能,并有效减少了投种堵塞现象,降低了漏播和重播率,提高了播种质量。对装置的作业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装置的理论计算和设计;滚筒直径为410 mm,12组微型铲和伸缩管均匀的分布在滚筒的圆周上,微型铲的长度为70 mm,装置入土后的重合度为2.7868,有效降低了滚筒作业时的滑移率,保证了穴距的稳定;并采用Solid Works Motion对装置的运动学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Design Expert进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的三因素三水平的离散元仿真实验,以进一步探究装置的投种机理,构建了以播种深度为响应值,前进速度V、伸缩管伸出长度h1和斜切高度h2为变量的回归模型,根据农艺要求寻优得到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V=0.5 m/s,h1=15 mm,h2=15 mm,该作业参数组合下的田间试验结果为穴距合格率、孔穴错位率、播种深度合格率、穴粒数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100%、4.84%、95%、83.33%和3.23%,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满足播种要求。(4)播种层土块破碎以及石块等硬物的排出,为播种和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种床环境,设计的排石辊直径为210 mm,拨石齿长度为100 mm,拨石齿在排石辊上按照螺距为1200 mm,间距为40 mm均匀分布,石块由中间向两侧排出。利用Design Expert创建Box-Behnken Design试验组合,进行了离散元仿真试验研究,构建了石块排出率、排石速率、水平作业阻力以及扭矩为响应值的数学模型,3个因素对石块排出率、排石速率、水平作业阻力以及扭矩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分别为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入土深度>旋转速度>前进速度、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和入土深度>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寻优得仿真试验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V=0.5 m/s、入土深度H=61 mm和旋转速度n=110 r/min,在该组合条件下仿真试验得到石块排出率y1=85.65%,排石速率y2=35.47块/米,水平作业阻力y3=719.23 N,转矩y4=174.89 N·m,对该作业参数组合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石块排出率为77.23%,该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可信。(5)覆土镇压是北方水稻旱直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地膜的采光率,采用对行覆土的方式,并将排土环口改为镂空的排土孔,减少大的土块或石块落在种子上方,排土孔大小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机组前进速度、覆土圆盘工作转角和覆土圆盘入土深度为因素,覆土量为响应值进行连续试验设计,构建覆土量模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各试验组覆土量信息的采集,对覆土量模型分析得各因素对响应值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覆土圆盘工作转角>覆土圆盘入土深度>机组前进速度。满足覆土量要求,机组前进速度为0.5m/s条件下求得的作业参数组合为覆土圆盘工作转角为21°,覆土圆盘入土深度为50 mm,此时覆土的膜边覆土合格率为93%,种孔覆土合格率为96%,均满足农艺和设计的目标要求。(6)为验证本文设计的穴直播机作业性能,进行了田间试验,播种时0-100 mm土层的平均土壤紧实度为133.18 k Pa,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5.35%,作业时机组的工作参数组合为机组前进速度为0.5 m/s,排石辊转速为110 r/min,入土深度为61 mm,伸缩管伸出长度为15 mm,田间试验结果为膜边覆土合格率为91.67%、穴距合格率为95.56%、孔穴错位率为4.26%、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5.56%、穴粒数合格率为91.11%和空穴率为3.23%,满足使用要求。播种后23天采集出苗信息,以穴为单位,平均出苗率为76.73%。综上所述,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模式缓解了水稻直播面临的风险和白色污染,提高了自然降雨的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作物的产量;研制的水稻覆膜旱直播机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了行业标准以及实际生产的农艺要求。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2](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吕育松[3](2020)在《水稻中胚轴伸长基因qME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劳动力转移,资源等日益紧张,传统精耕细作式的水稻育秧移插栽培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生产方式的需求。以省力、省工、低劳动强度以及低生产成本为特点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水稻直播还存在出苗难、出苗不整齐、苗期杂草多、耐倒伏能力较差等问题。其中首先需解决出苗难问题。水稻在一定土壤深度播种具有扎根能力强、土壤养分吸收效率高、节约水资源、防止鸟鼠偷食等优点。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迅速破土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因此研究中胚轴在出苗过程中伸长的作用机理、鉴定控制中胚轴伸长的优异基因对于推广水稻直播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长中胚轴材料Kasalath和短中胚轴材料日本晴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对黑暗条件下中胚轴长度进行QTL定位,并对其中1号染色体上qME1(quantitative mesocotyl elongation 1)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 不同品种间的中胚轴长度差异范围变化较大,其中籼稻的变异范围更为广泛。长中胚轴材料的出苗率普遍显着高于短中胚轴的材料。中胚轴伸长主要靠其细胞扩增,且中胚轴中上部细胞伸长提供破土主要动力源。2. 控制中胚轴伸长主效QTL位点qME1,LOD值为5.2,贡献率为16.9%。同时控制出苗率的QTL q ER1(quantitative emergence rate 1)和qME1位点重合,暗示可能为同一QTL位点基因控制中胚轴长度和幼苗出苗率。3. 利用qME1所在的以日本晴背景的代换系材料(SL-5)和日本晴杂交构建次级F2群体将qME1精细定位在标记Indel标记LV-7和LV-8之间,区间大小约为47.5 kb。其中ORF1编码Os GA20ox2,即矮化绿色革命基因SD1。在Kasalath背景下敲除SD1基因,突变体显示中胚轴变短、出苗率降低的表型,表明qME1就是SD1基因。4. 测序分析发现SD1主要有3种代表性基因型:以日本晴为代表的SD1EQ型:主要是粳稻类型,表现短或无中胚轴;以Kasalath、Peta为代表的SD1GR型:主要是绿色革命前的品种以及地方农家高秆品种和野生稻,表现较长中胚轴;还有一类以IR8、Guangluai 4为代表的绿色革命品种SD1Null型,表现较短中胚轴。含有SD1GR基因型的绿色革命前品种普遍具有较长的中胚轴和较高的茎秆,暗示中胚轴伸长性状随着矮化育种的进程和高秆性状一起逐渐丢失。5. 通过测定发现,水稻幼苗覆土生长过程中乙烯释放含量上升。由于过表达乙烯信号转录因子Os EIL1的中胚轴和胚芽鞘与过表达SD1表型类似,因此乙烯信号可能介导GA合成途径促进中胚轴伸长、破土出苗。SD1表达水平受到乙烯以及覆土深度诱导,生化和遗传学证据表明Os EIL1能直接促进SD1基因的转录活性,调控中胚轴伸长。6. GA信号核心因子SLR1蛋白水平受到土壤机械压力抑制,敲除slr1材料表现较长的中胚轴和较高茎秆。SLR1与水稻中暗形态建成因子基因Os PIL13发生相互作用,过表达Os PIL13家系表现与slr1材料类似表型。此外,SLR1抑制Os PIL13对下游扩张素基因Os EXPA4转录激活作用,过表达Os EXPA4家系也表现较长中胚轴表型。7. qME1可以促进耐淹条件下迅速出苗以及提高种子直播的萌发速率,显示其在水稻直播方面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暗处理的黄化苗中胚轴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特异在黄化苗中胚轴、胚芽鞘特异高表达的启动子,在中胚轴部位异位表达SD1基因。转入典型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绿色革命品种广陆矮4号中,以期筛选出中胚轴长、出苗率高、扎根能力强且株高适中不易倒伏的材料,为直播稻育种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鹤璎[4](2020)在《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直播是一种用工少、效益高的轻简化栽培方式。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在黑龙江省发展直播水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应用于直播的水稻品种有限,利用现有的水稻品种筛选出适于直播的品种,将有助于直播稻栽培的推广。为此本研究以29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拟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及第二积温带上限进行水直播的寒地水稻品种,且以筛选出的适宜水直播品种为试验材料,与常规插秧为对照,比较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水直播在寒地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直播下29个供试品种,两年间穗长、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理论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直播适应性反应指数变异系数较大,对水直播反应较敏感;结实率、千粒重、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粒长、精米粒宽、精米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对水直播反应较迟钝。两年间同时满足水直播适应性系数、水直播适应性指数和综合适应能力上表现为中度适应或高度适应,理论产量大于7 t/hm2,米饭食味评分大于74分的水稻品种有龙粳20号和龙粳58。2.与常规插秧相比,水直播下龙粳20号和龙粳58的在穗部性状较常规插秧相比大多呈下降趋势;两年间,龙粳20号在水直播下理论产量较常规插秧降低了7.85%;龙粳58在水直播下理论产量平均较常规插秧降低了6.96%。精米粒长、精米粒宽小于常规插秧;垩白度、垩白粒率大多都高于常规插秧;糙米率、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呈下降趋势;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大。3.水直播的投入产出比是常规插秧的3倍,而成本仅是常规插秧的76.4%,水直播较常规插秧成本降低了30.0%,成本降低4260元·hm-2、纯效益增加了3936.0元·hm-2。综上所述,筛选出龙粳20号和龙粳58适合水直播下种植,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经济效益。
徐乐[5](2020)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季稻是提高中国作物复种指数、挖掘耕地集约化利用潜力的重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的双季稻被改种为单季稻,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直播替代早、晚稻育秧移栽发展双季稻双直播种植模式,能够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扭转农民种植双季稻意愿降低的局面。由于该区域全年温光资源有限,发展双季稻双直播需要生育期为90-100天的高产水稻品种。然而,目前缺少短生育期高产品种限制了双季稻双直播技术的推广。此外,关于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机制以及双季稻双直播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于2015-2016年早、晚季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在2015年以12个短生育期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旨在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特性的角度初步筛选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生产的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均使用经过初步筛选的6个短生育期品种为材料,并在晚季设置3个不同播种期处理(7月20日、7月25日和7月30日),旨在确定适合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期搭配,并综合2015-2016年数据探究短生育期品种的高产形成机理。另外,在2017-2018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双季稻双直播(DDRA和DDRB)和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TDRB和TDRHY)处理,其中DDRA和DDRB分别选择最短生育期品种和产量潜力相对较高的品种搭配,TDRB的品种搭配与DDRB相同,而TDRHY则选择当地主推的高产早稻品种,并用这些品种做晚稻种植;同时设置零氮(N0)、60 kg N ha-1(N1)和每周施用15 kg N ha-1(N2)三个氮肥处理。主要目的是评价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之间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比较两种模式在农艺性状、光能拦截与利用、氮肥吸收与利用等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阐明双季稻双直播实现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短生育期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双季稻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能力等角度,筛选了湘早籼6号、早珍珠、早籼615、特早2961和杂株,共6个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为保证该模式安全生产,早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0日左右,晚稻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25日。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晚季播种期延后会在抽穗灌浆期遭遇低温胁迫,导致结实率降低16.8%-22.8%,减产9.1%-11.9%。湘早籼6号耐低温能力强,其在晚季所有播种期间的结实率和产量无明显差异,可用作早稻收获期延后的晚稻生产补救品种。总计有12种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搭配,这些品种和播期搭配的周年生育期为186-198天,周年总产达到13.3-14.7 t ha-1。(2)通过对2015-2016年试验中共同种植的5个短生育期品种的分析发现,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异范围为6.4-9.9 t ha-1,生育期为89-105天。短生育期水稻高产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而与生育期长短、其他产量构成因子和收获指数均无关。在超短的生育周期内,高产品种主要依赖于苗期分蘖和叶面积快速生长、生殖生长期光合净同化速率高以及灌浆期叶片衰老缓慢来提高成熟期的生物量。(3)在2017-2018年,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生育期平均比移栽双季稻短28天。DDRB在所有氮肥水平下的产量都显着高于TDRB,说明在同一品种搭配下作物建成方式由移栽改为直播并不会导致水稻减产。在低氮条件下(N0和N1),DDRA和DDRB的产量相比TDRHY平均降低11.7%。增加氮肥施用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N1和N2的产量相比于N0分别增加了6.4%和7.4%。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也缩小了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间的产量差异。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产量达到7.5 t ha-1,仅比TDRHY降低4.3%。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周年产量为15.0 t ha-1,要比TDRB高1.2 t ha-1,而仅比TDRHY低0.6 t ha-1。(4)不同种植模式以及不同氮肥管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DDRA和DDRB得益于较高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得齐穗前辐射拦截量要比TDRB和TDRHY高28%,促使其同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移栽双季稻。然而,DDRA和DDRB在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则显着低于TDRB和TDRHY,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前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平均比TDRB和TDRHY降低16.7%。(5)在N1和N2,所有种植模式的氮肥回收利用率均高于50%,且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超过17 kg kg-1。DDRA和DDRB的氮肥回收利用率要比TDRB和TDRHY平均提高25.1%,然而其氮肥生理利用率却相比TDRB和TDRHY降低27.6%。总体而言,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6)DDRA和DDRB的稻田周年甲烷排放量相比TDRB和TDRHY降低了39%。然而,不同模式之间的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综合三种气体的温室效应,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单位面积增温潜势相比传统移栽双季稻下降了29%,而单位水稻产量增温潜势也比移栽双季稻降低31%。综上所述,通过选择适宜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并合理安排播种期,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功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生产。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水平,同时还明显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双季稻双直播可以作为一种轻简、绿色的种植方式替代传统移栽双季稻。
陈思雨[6](2020)在《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稻产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绵阳地区,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力的紧缺,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经济效益是水稻栽培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的决定因素,因此,明确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情况和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促进绵阳地区水稻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手段,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构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总成本回归模型和净收益回归模型,对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在绵阳地区,农户采用水稻纯人工移栽、半机械化机插移栽和全程机械化直播栽培三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总成本分别1321.23元/667 m2、1211.84元/667 m2和1132.05元/667 m2,土地流转费用、人工费用、农机使用费用、肥料费用、农药费用和种子费用是三种栽培方式总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人工费用和农机使用费用的不同是造成三种栽培方式总成本差异较大的最大影响因素。农户采用人工移栽、机插移栽和直播栽培三种栽培方式进行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分别为259.69元/667 m2、387.73.元/667 m2和447.33元/667 m2,每亩水稻产量对水稻种植户的净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P<0.01),每亩水稻生产总成本对水稻种植户的净收益有显着的负向影响(P<0.01)。因此,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稻生产总成本是提高水稻经济效益的重点。全程机械化直播栽培这种省工、省力、省时、生产过程更加简便,同时经济效益最高的栽培方式将是未来水稻种植户进行水稻生产的主要选择,这种水稻栽培方式同样在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普及率与利用率方面可以带来质的飞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绵阳市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促进绵阳市水稻产业发展,建议完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水稻直播栽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直播水稻良种研发,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加强水稻生产环节技术研究,加大政府对水稻产业的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等。
陈庆华[7](2020)在《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湖北省江汉平原机械直播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与播种密度,2018-2019年以C两优华占、丰两优四号和黄华占三个水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试验设计,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三个施氮水平:240kg/hm2(N240)、195kg/hm2(N195)、150kg/hm2(N150),三种播种密度:25cm×14cm(D14)、25cm×16cm(D16)、25cm×18cm(D18)对机直播水稻群体生长、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机直播水稻品种的产量差异在品种间表现为C两优华占>丰两优四号>黄华占。施用氮肥能显着提高水稻产量,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C两优华占和丰两优四号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黄华占在处理N195与处理N150下的产量差异不显着,但进一步增施氮肥到240kg/hm2后出现明显增产。播种密度对不同机直播水稻品种的产量影响不同:C两优华占和丰两优四号的产量均表现为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处理D16的产量最高;黄华占的产量与播种密度呈正比,处理D14的产量显着高产。肥密互作下,C两优华占、丰两优四号和黄华占分别在处理N195D16、N195D16、N240D14/N240D16下产量最高。2、施用氮肥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平均穗粒数,但降低了结实率。降低播种密度略微提高了水稻的平均穗粒数和结实率:C两优华占和丰两优四号的有效穗数均以处理D16居多,而播种密度对黄华占有效穗数的影响不显着。3、机直播水稻的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光能截获率在不同施氮量下均表现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水稻的SPAD值和LAI均以处理N240/N195居高,但在不同播种密度间的差异不显着。4、施用氮肥增加了水稻的重心高度、节间长度、倒伏系数和茎秆充实度,不利于水稻抗倒。将低播种密度有利于水稻个体发育,从而增强了抗倒性。5、机直播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也随之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施氮量呈反比。降低播种密度略微提高了机直播水稻的稻米品质。综上所述,机直播条件下,对于杂交水稻品种C两优华占和丰两优四号,以施氮量195kg/hm2配合25cm*16cm的播种密度在本区域适宜;对于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则以施氮量240kg/hm2配播种密度25cm*14cm、25cm*16cm为宜。针对不同机直播水稻品种和种植需求,低施氮量配合高播种密度、高施氮量配合低播种密度的栽培措施也有推广价值。
刘昆,李婷婷,李思宇,朱安,汪浩,黄健,刘立军[8](2019)在《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是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机械直播、机械插秧和机械抛秧等机械化栽培方式的技术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加强我国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罗锡文,王在满,曾山,臧英,杨文武,张明华[9](2019)在《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直播水稻发展很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及机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详细介绍了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体系和机具,并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吴培[10](2019)在《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江苏大面积推广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直播密度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kg·hm-2(N4),在各施氮量下设置5个直播密度处理,密度(基本苗)分别为90×104·hm-2(D1)、180×104 hm-2(D2)、270×104.hm-2(D3)、360×104.hm-2(D4)、450×104 hm-2(D5),探究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光合物质生产以及稻米品质影响,以期明确机直播稻在各施氮量水平下的最佳密度,阐明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形成及品质变化规律,为直播优质食味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绿色生产的氮密配置技术集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不同密度平均产量增加。在N1、N2和N3施氮量下,机直播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先增后降,分别在D4、D3和D2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在N4施氮量下,水稻产量随直播密度增加而降低,在D1密度下获得最高产量。不同的施氮量下配置合理的直播密度能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颖花量,有利于水稻高产。通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0kg·hm-2、150kg·hm-2、225kg.hm-2、30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机直播稻分别配套 372.51×104 hm-2、229.66×104 hm-2、158.24×104 hm-2、86.81×104 hm-2直播密度产量效应最优,在本试验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300 kg·hm-2施氮量配套86.81×104·hm-2.直播密度为产量最高氮密配置。(2)直播密度对机直播稻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水稻播种至拔节期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在N4施氮量下表现出贪青迟熟现象。随施氮量和密度增加,机直播稻关键时期群体茎蘖数均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先增后降,且都在N2水平下达最高;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茎蘖成穗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下采用适宜直播密度利于增加机直播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提高成熟期干物质量。(3)随施氮量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精米率、整精米率略有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机直播稻蛋白质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RVA谱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下降,消减值上升。随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增加,米饭外观、黏度、平衡度、食味值下降,硬度增加。N1不施氮处理食味值明显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处理之间比较,N2、N3施氮量水平之间食味值差异较小,N4高氮处理食味值显着降低。(4)本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量范围内,在精细整地以及精量直播保证全苗前提下,机直播稻采用300kg·hm-2施氮量配合86.81×104hm-2直播密度可获得最高产量,即高氮低密;但从优质稳产、绿色生产、节本增效以及提升稻米商品性和经济价值多重角度综合考虑,225 kg·hm-2施氮量配套158.24×104hm-2直播密度,即适当减氮增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外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研究进展 |
1.3 现有水稻旱地穴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微型垄沟可降解地膜覆盖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地膜性能 |
2.2.3 试验设计 |
2.2.4 采样与测量 |
2.2.5 统计与分析 |
2.3 田间试验结果 |
2.3.1 土壤温度 |
2.3.2 发芽率 |
2.3.3 幼苗生长 |
2.3.4 产量 |
2.3.5 地膜降解进程 |
2.3.6 参数间相关性分析 |
2.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元仿真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料的本征参数测定 |
3.2.1 含水率 |
3.2.2 密度 |
3.2.3 外形尺寸 |
3.2.4 恢复系数 |
3.3 物料颗粒模型构建 |
3.4 物料离散元模型标定 |
3.4.1 土壤和稻种休止角测定与离散元标定 |
3.4.2 石块斜面试验与离散元标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覆膜旱直播机总体设计 |
4.1 引言 |
4.2 旱地水稻穴直播农艺要求 |
4.3 设计原则 |
4.4 总体方案设计 |
4.5 整机传动方案 |
4.6 工作原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播种机理与装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播种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5.2.1 总体结构 |
5.2.2 工作原理 |
5.3 播种机理研究 |
5.3.1 取种过程 |
5.3.2 运种过程 |
5.3.3 投种过程 |
5.4 关键部件设计 |
5.4.1 滚筒设计 |
5.4.2 驱动滑道设计与仿真 |
5.4.3 微型铲与伸缩管设计 |
5.4.4 分种装置设计 |
5.4.5 平行四杆机构设计 |
5.5 电控系统设计 |
5.5.1 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5.5.2 电控系统的组成 |
5.6 基于EDEM的投种过程研究 |
5.6.1 仿真模型与参数 |
5.6.2 仿真试验设计 |
5.6.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4 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5.6.5 最佳参数组合 |
5.7 田间试验 |
5.7.1 田间条件 |
5.7.2 数据采集 |
5.7.3 试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种床整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6.1 引言 |
6.2 种床整理装置的结构与设计 |
6.2.1 总体结构 |
6.2.2 工作原理 |
6.2.3 驱动辊与拨石齿设计 |
6.2.4 压槽辊设计 |
6.3 基于EDEM的种床整理装置设计与优化 |
6.3.1 仿真模型与参数 |
6.3.2 仿真试验设计 |
6.3.3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4 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
6.3.5 最佳作业参数组合 |
6.4 传动系统设计 |
6.4.1 带轮减速系统设计 |
6.4.2 单级锥齿轮减速系统设计 |
6.4.3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系统设计 |
6.5 田间试验 |
6.5.1 试验条件 |
6.5.2 数据采集 |
6.5.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覆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7.1 引言 |
7.2 覆土装置的结构组成与理论分析 |
7.2.1 总体结构 |
7.2.2 工作原理 |
7.2.3 滚筒与带状螺旋设计 |
7.2.4 排土孔尺寸与调整 |
7.2.5 覆土圆盘的选型 |
7.2.6 镇压轮的选择 |
7.3 田间覆土作业模型构建 |
7.3.1 试验设计 |
7.3.2 试验方法 |
7.3.3 数据采集 |
7.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水稻覆膜旱直播机田间试验 |
8.1 试验条件 |
8.2 田间试验 |
8.2.1 田间作业性能参数测定 |
8.2.2 田间试验测定结果 |
8.3 出苗情况测定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
2.4.2 直播栽培 |
2.4.3 再生稻栽培 |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
2.7 水稻优质栽培 |
2.8 水稻绿色栽培 |
2.9 水稻逆境栽培 |
2.9.1 温度胁迫 |
2.9.2 水分胁迫 |
2.9.3 O3胁迫 |
2.9.4 盐分胁迫 |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
(3)水稻中胚轴伸长基因qME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水稻直播的发展现状 |
1.2.1 直播稻类型、特点 |
1.2.2 直播稻发展现状、趋势 |
1.2.3 水稻直播出苗的动力源分析 |
1.3 水稻中胚轴伸长 |
1.3.1 水稻中胚轴伸长机制 |
1.3.2 影响中胚轴伸长的因素 |
1.3.3 中胚轴伸长相关基因的克隆 |
1.4 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
1.4.1 植物乙烯的生物合成 |
1.4.2 乙烯信号传导途径 |
1.4.3 乙烯参与幼苗破土机械压力响应 |
1.5 赤霉素GA对植物发育的调节 |
1.5.1 GA的生物合成途径 |
1.5.2 GA信号传导途径 |
1.5.3 GA在植物发育、环境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4 乙烯和赤霉素协同响应水淹胁迫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田间材料管理 |
2.1.3 载体和菌株 |
2.1.4 分子生物学和化学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稻黄化苗中胚轴长度以及破土出苗鉴定 |
2.2.2 乙烯前体ACC和赤霉素GA含量测定 |
2.2.3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
2.2.4 PCR扩增 |
2.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 |
2.2.6 开发与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及基因定位 |
2.2.7 预测候选基因 |
2.2.8 质粒构建 |
2.2.9 T4 DNA连接和InFusion重组连接 |
2.2.1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2.1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2.12 RNA提取、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Real-time PCR |
2.2.13 大提质粒DNA |
2.2.14 水稻中胚轴以及叶鞘部分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检测 |
2.2.15 水稻原生质体提取和转化 |
2.2.16 BiFC观察 |
2.2.17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2.18 原核蛋白表达与纯化 |
2.2.19 Co-IP分析 |
2.2.20 荧光素酶(LUC)活性检测 |
2.2.21 DNA凝胶阻滞(EMSA)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控制中胚轴伸长QTL qME1 的精细定位与功能分析 |
3.1.1 中胚轴伸长在水稻幼苗迅速破土中的作用 |
3.1.2 中胚轴伸长的细胞学分析 |
3.1.3 控制中胚轴伸长QTL qME1 和幼苗出苗率QTL qER1 的初步定位 |
3.1.4 qME1的精细定位 |
3.1.5 qME1候选基因功能验证 |
3.1.6 水稻中胚轴伸长与株高相关性分析 |
3.1.7 qME1在育种进程选择丢失 |
3.2 土壤机械压力通过产生乙烯调控SD1表达促进中胚轴伸长 |
3.2.1 不同深度土壤机械压力诱导水稻幼苗产生乙烯 |
3.2.2 土壤机械压力通过乙烯诱导SD1表达 |
3.2.3 Os EIL1 直接调控SD1 表达 |
3.2.4 土壤机械压力降低GA信号抑制子DELLA蛋白表达 |
3.2.5 DELLA蛋白与PIL13 互作并抑制其对OsEXPA4 的转录激活活性 |
3.3 qME1的育种应用 |
3.3.1 qME1在耐淹直播、快速发芽方面的应用 |
3.3.2 水稻中胚轴及地下部位特异高表达启动子筛选 |
3.3.3 水稻地下部位异位表达SD1与低氮响应 |
4 讨论 |
4.1 qME1介导GA合成促进水稻黄化苗中胚轴伸长 |
4.2 乙烯主要通过OsEIL1-SD1 途径促进黄化苗中胚轴伸长 |
4.3 水稻直播出苗率动力源的讨论 |
4.4 GA信号通过PIF转录因子调控下游扩张蛋白促进细胞伸长 |
4.5 中胚轴伸长性状在育种选择中逐渐丢失 |
4.6 qME1直播稻育种应用的讨论 |
5 创新点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水稻种质资源的中胚轴长度及SD1单体型 |
附录Ⅱ 试剂配方及引物序列 |
附录Ⅱ-1 PAGE胶配置 |
附录Ⅱ-2 蛋白提取液配制 |
附录Ⅱ-3 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试剂配置 |
附录Ⅱ-4 原生质体制备试剂配制 |
附录Ⅱ-5 引物序列 |
附录Ⅲ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水稻水直播的国内外进展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水稻直播生产现状 |
1.3.2 中国水稻直播生产现状 |
1.4 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现状 |
1.4.1 直播水稻产量研究现状 |
1.4.2 直播水稻品质研究情况 |
1.4.3 直播水稻经济效益情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1 试验设计 |
2.3.2 田间管理 |
2.4 调查内容与测定方法 |
2.4.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
2.4.2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3 寒地水稻水直播适应性鉴定方法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直播品种的筛选 |
3.1.1 水直播对穗长、单穗重的影响 |
3.1.2 水直播对枝梗数的影响 |
3.1.3 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
3.1.4 水直播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5 水直播对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
3.1.6 水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7 水直播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
3.1.8 水直播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产量的关系 |
3.2 水直播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
3.2.1 水直播对稻谷碾磨品质的影响 |
3.2.2 水直播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3 水直播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4 水直播对米饭食味的影响 |
3.2.5 水直播下稻谷碾磨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2.6 水直播下稻米外观品质与稻谷碾磨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7 水直播下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2.8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稻谷碾磨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9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外观品质之间的关系 |
3.2.10 水直播下稻米营养品质与食味之间的关系 |
3.3 水直播适应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
3.3.1 水直播下农艺性状ARI的主成分分析 |
3.3.2 水直播下品质性状ARI的主成分分析 |
3.3.3 水直播下产量性状鉴定 |
3.3.4 水直播下品质性状鉴定 |
3.4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比较 |
3.4.1 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2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3 对水稻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
3.5 不同种植方式下品质比较 |
3.5.1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5.2 对稻米加工、营养及食味评分的影响 |
3.6 不同种植方式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
4 讨论 |
4.1 适应水直播品种筛选方法的探讨 |
4.2 水直播下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
4.3 水直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水直播品种筛选及评价指标 |
5.2 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3 两种种植方式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5.4 水直播下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
1.1.1 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1.1.2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3 水稻总产增加的主要途径 |
1.1.4 轻简化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发展 |
1.2 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 |
1.2.1 水稻直播的技术特点 |
1.2.2 我国直播稻的生产现状 |
1.2.3 直播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
1.3 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1.4 完善双季稻双直播的栽培管理措施 |
1.4.1 符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要求的品种特性 |
1.4.2 确定双季稻双直播合理的播种期 |
1.4.3 优化氮肥管理方式 |
1.4.4 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适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及播期搭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气象数据 |
2.1.5 生育进程及田间倒伏的观测 |
2.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5和2016年气象条件 |
2.2.2 2015年供试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
2.2.3 2015年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 |
2.2.4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生育期表现 |
2.2.5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6 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种期推荐搭配 |
2.2.7 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农艺特性 |
2.2.8 2015和2016年份间产量差异的原因 |
2.3 讨论 |
2.3.1 在早、晚季直播条件下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
2.3.2 短生育期水稻高产的生理基础及农艺特性 |
2.3.3 从品种和播期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可行性 |
2.3.4 双季稻双直播配套的杂草及水分管理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在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方面的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气象数据 |
3.1.5 生育进程观测 |
3.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3.1.7 冠层光能拦截及利用效率测定 |
3.1.8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7-2018年气象条件 |
3.2.2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对水稻物候期的影响 |
3.2.3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 |
3.2.4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双季稻的周年产量 |
3.2.5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 |
3.2.6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2.7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光照辐射拦截及利用特性差异 |
3.2.8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最大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 |
3.2.9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 |
3.2.10 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
3.3 讨论 |
3.3.1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3.2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氮肥吸收与利用特性差异 |
3.3.3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水稻产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
1.1.2 传统水稻栽培方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1.1.3 经济效益是水稻栽培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的决定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及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及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3 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成本的有关概念 |
2.1.1 成本与费用 |
2.1.2 总成本费用 |
2.1.3 水稻栽培总成本项目 |
2.2 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 |
2.2.1 经济效益的含义 |
2.2.2 经济效益的表达式 |
2.2.3 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
2.2.4 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
第3章 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现状分析 |
3.1 农户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选用现状分析 |
3.2 品种应用现状分析 |
3.3 用种量现状分析 |
3.4 肥水管理现状分析 |
3.5 抗倒伏性现状分析 |
3.6 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分析 |
3.7 播栽环节用工量现状分析 |
3.8 水稻人工移栽主要技术环节分析 |
3.8.1 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
3.8.2 秧田管理 |
3.8.3 人工育秧 |
3.8.4 人工整地与施肥 |
3.8.5 人工移栽 |
3.8.6 大田管理 |
3.8.7 人工收获 |
3.9 水稻半机械化机插栽培主要技术环节分析 |
3.9.1 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
3.9.2 秧田整理 |
3.9.3 育秧 |
3.9.4 大田整地与施肥 |
3.9.5 机插移栽 |
3.9.6 大田管理 |
3.9.7 机械收获 |
3.10 水稻全程机械化直播栽培主要技术环节分析 |
3.10.1 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
3.10.2 大田耕整与施肥 |
3.10.3 机械播种 |
3.10.4 大田管理 |
3.10.5 机械收获 |
第4章 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情况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水稻栽培总成本模型构建 |
4.2.2 水稻栽培净收益模型构建 |
4.3 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
4.3.1 总成本分析 |
4.3.2 总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净收益分析 |
4.3.4 净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绵阳市水稻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推广体系 |
5.2 加强水稻直播栽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5.3 加强直播水稻良种研发 |
5.4 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 |
5.5 加强水稻生产环节技术研究 |
5.6 加大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2 直播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
1.2.3 直播稻播种密度研究进展 |
1.2.4 直播稻肥密互作研究进展 |
1.2.5 直播稻抗倒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茎蘖动态观测 |
2.3.2 SPAD值的测定 |
2.3.3 光能截获率的测定 |
2.3.4 干物质与叶面积指数观测 |
2.3.5 抗倒性的测定 |
2.3.6 测产和考种 |
2.3.7 稻米品质的测定 |
2.4 计算公式 |
2.4.1 光能截获率的计算 |
2.4.2 叶面积衰减率、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的计算 |
2.4.3 倒伏系数与茎秆充实度的计算 |
2.4.4 稻米加工品质指标的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3.1.1 年度间机直播水稻在不同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下的产量及其总体变异 |
3.1.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不同机直播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3.1.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3.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群体生长的影响 |
3.2.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2.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4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
3.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齐穗-成熟期净同化率的影响 |
3.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SPAD值和光能截获率的影响 |
3.3.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SPAD值的影响 |
3.3.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光能截获率的影响 |
3.4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抗倒性的影响 |
3.4.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重心高度的影响 |
3.4.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节间长度的影响 |
3.4.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茎秆充实度的影响 |
3.4.4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倒伏系数的影响 |
3.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5.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影响 |
3.5.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长宽比的影响 |
3.5.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稻米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2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
4.1.3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抗倒性的影响 |
4.1.4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机械直播水稻增产 |
4.2.2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提高机直播水稻的分蘖数 |
4.2.3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机直播水稻叶面积的建成 |
4.2.4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提高机直播水稻的光能利用 |
4.2.5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机直播水稻干物质的积累 |
4.2.6 适宜的施氮量与播种密度有利于增强机直播水稻的抗倒性 |
4.2.7 施用氮肥有利于提高机直播水稻的出米率和蛋白含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
1.1 国外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
1.2 国内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概况 |
2 机械直播 |
2.1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特点 |
2.2 机械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1 机械水直播 |
2.2.2 机械旱直播 |
3 机械插秧 |
3.1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特点 |
3.2 机械插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1 毯苗机插 |
3.2.2 钵苗机插 |
4 机械抛秧 |
4.1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特点 |
4.2 机械抛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研究展望 |
5.1 加强毯苗机插穗型不整齐与均匀度差的机制研究 |
5.2 降低钵苗机插投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建立稳定高产栽培技术 |
5.3 提高机直播精确播种质量、全苗早发与田间除草技术 |
5.4 加强机抛有序、抗倒栽培技术 |
(9)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 |
1.1 国外直播技术研究状况 |
1.1.1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 |
1.1.2 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
1.2 国内直播技术研究状况 |
2 国内外水稻精量排种器研究状况 |
2.1 国外排种器研究状况 |
2.2 国内排种器研究状况 |
3 国内外水稻精量直播机研究状况 |
3.1 国外水稻直播机研究状况 |
3.2 国内水稻直播机研究状况 |
4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研究状况 |
4.1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 |
4.2 关键部件——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 |
4.2.1 播量可调组合型孔式排种器 |
4.2.2 垂直圆盘气吸式排种器 |
4.2.3 气吸滚筒集排式排种器 |
4.2.4 螺旋槽式排种器 |
4.2.5 气吹集排式排种装置 |
4.3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代表机型 |
4.3.1 2BD型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 |
4.3.2 2BD型折叠式宽幅水稻精量穴直播机 |
4.3.3 2BDH型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 |
4.3.4 2BDQJ-20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 |
5 结论与展望 |
(10)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0 研究背景 |
1 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现状 |
1.2 直播生产方式简介 |
1.3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产量及其总体变异 |
2.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 氮密配置寻优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生育进程 |
2.2 茎蘖数和成穗率 |
2.3 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 |
2.4 光合势 |
2.5 干物质积累 |
2.6 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 |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机直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营养品质 |
2.4 蒸煮食味品质 |
2.5 淀粉RVA谱特征 |
2.6 米饭食味值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加工品质 |
3.2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 |
3.3 不同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下机直播稻蒸煮食味品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3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对水稻加工、营养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水稻机械化直播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与装备研究[D]. 李辉.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3]水稻中胚轴伸长基因qME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吕育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寒地水稻水直播品种筛选及与常规种植方式下的产质量比较[D]. 王鹤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
- [5]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D]. 徐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绵阳市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D]. 陈思雨.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施氮量与播种密度对机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研究[D]. 陈庆华. 长江大学, 2020(02)
- [8]机械化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刘昆,李婷婷,李思宇,朱安,汪浩,黄健,刘立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24)
- [9]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究进展[J]. 罗锡文,王在满,曾山,臧英,杨文武,张明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10]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吴培. 扬州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