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的形成——以何良军为例

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的形成——以何良军为例

一、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廖丹[1](2021)在《明代松江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松江书派是明代书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与吴门书派在明代书法史上的此消彼长历来是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与吴门书派不同,松江书派在明初至明末的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这其中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干预,也有松江本土文明孕育的背景,同时还涉及到松江书派群体的流派意识问题。本论文第一章立足于松江书派的研究背景展开,对于相关研究中还未有定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说明。考察地域书法与地域书派的研究问题、松江书派书家地域和流派意识的问题、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的称谓问题,是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松江书派的书画艺文活动研究涉及到书家的交游、鉴藏、刻帖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明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特征有所差异,第二章立足于松江前期书家与中后期书家的不同交游方式、鉴藏与刻帖活动展开,可以看出,书画艺文活动既是松江书派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为松江书派的形成与聚集提供了土壤和生态氛围。松江书派在明代前期经历了曲折的书风探索,以楷书而论,有以“二沈”为代表的台阁体书家及其楷书实践;以篆隶而论,有陈璧、朱芾等书家对“崇古”观念进行开拓;以草书而论,有沈粲、陈璧、二张等书家分别进行了章草和狂草的实践。尽管在明代中期吴门书派崛起并达到高峰的背景下,松江书派前期的很多探索暂时归于沉寂,但松江书派后期陆深、陈继儒、莫氏父子、董其昌等书家很快为松江书派的理论进行了整合,他们提出了追踪晋唐的书学思想,并且在创作上保持了高度的热情与持续的动力。他们针对吴门书派后期陷入“文氏一笔书”的困境进行了批判与总结,董其昌提出了“学唐乃能入晋”以及“直夺晋人之神”的主张,并且在学习二王、苏轼、米芾等书家风格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念。本论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而展开。关于松江书派流派意识的构建问题,涉及到松江书派的统系意识、盟主意识和风格意识。基于书法史研究中流派意识研究的薄弱环境,对书法流派意识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书法流派成立的基本标准、流派的命名、流派风格特征的把握等等,需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松江书派在统系构建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他们不承认吴门书派所确立的宋克为松江书派之祖的言论,对于吴门书派所建立的“名”“贵”统系也进行了有力的还击;盟主意识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董其昌,他对吴门书派塑造的“二沈”盟主地位有着非常矛盾的心态,他对流派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他的盟主意识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理论内涵;松江书派流派风格意识在对张弼、张骏草书与陆深的评论中逐渐清晰完善起来,他们对取法风格的远近和宽隘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松江书派艺文活动研究、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书学思想研究以及流派意识的研究,遵循的是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从现象层面到意识层面的研究,以期还原松江书派在书史上的形象建构与艺术价值。

高嘉敏[2](2021)在《《何氏语林》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明中叶世说体小说代表作之一,《何氏语林》上承《世说新语》、唐宋世说体小说,下启明清世说体小说续作先河,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小说作者何良俊在继承刘向《说苑》《新序》等近子部小说及《世说新语》等世说体小说叙事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何氏语林》独特的叙事面貌和文体特征。本文拟以叙事研究为重点,将小说内容与形式相结合,通过对《何氏语林》编撰原因、成书版本的考证,对其叙事结构及具体叙事形态特征的探究,以及对小说对后世创作影响的考察,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何氏语林》的叙事艺术。本文分为绪论、《何氏语林》成书及版本考论、《何氏语林》叙事框架及主题结构、《何氏语林》叙事形态、《何氏语林》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等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言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意义和主要研究方法,整理并介绍《何氏语林》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小说在文献版本、叙事艺术及影响研究等研究领域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正文第一章论述《何氏语林》编撰成因及版本问题,通过还原明代社会文化背景、创作者自身条件及创作心态,分析《何氏语林》成书原因。认为明代文坛复古运动的发展、吴中文坛博古好古的风气、及《世说新语》在嘉靖年间的风行,给予了《何氏语林》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作背景。而作者何良俊自身渊博的学识和经学思想,则使小说呈现出广闻博识、有补于世的思想特征。本章第二部分整理古代学者为《何氏语林》所作的序跋及相关评点,结合史实论证《何氏语林》的版本问题。在论述中证明《何氏语林》于嘉靖三十一年雕刻完成,这一刻本中已存在文徵明所作序言,且嘉靖年间再无套版本或其他刻本的存在。第二到三章则将《何氏语林》置于古代小说叙事理论之中,从小说的叙事结构与叙事形态入手,力求把握《何氏语林》在叙事框架、叙事视角、叙事方法、叙事语言等具体叙事面貌上呈现出的叙事特征。其中,第二章通过论述《何氏语林》对《世说新语》门类结构、叙事框架及故事情节设置的继承和突破,认为其门类结构中新增《言志》《博识》两门展现出何良俊受明中期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心态转变。而其撰、注、评一体的叙事结构则使得小说不同部分的内容环环紧扣,使小说叙事内容和作者议论两部分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构成叙事的完整。在小说具体故事内容的叙事中,何良俊不再使用《世说新语》中记言为主的叙事方法,而重视对故事情节的完整叙述,采用“重事而轻言”的叙事结构,使小说叙事性更鲜明。第三章则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等方面阐释《何氏语林》的具体叙事形态。认为《何氏语林》呈现出一种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相融合的叙事视角,多角度的叙事视角使得小说故事生动曲折,颇具文学性。小说的叙事时间也多采用了模糊化的处理方式,使小说的时间意识明显区别于史书中明晰化的时间记录,而突出小说的故事性。此外,作者在叙事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意象,使小说语言精练而寓意丰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叙事效果。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或以人物语言、行动等内容直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或借故事背景或他人评论加以衬托,将人物的典型言行与整体人格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生动鲜活、叙事也更真实可感。最后,《何氏语林》的语言风格并不同于《世说新语》追求清谈的玄言风,何良俊在叙事时将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结合,其中叙述语言文笔弘致、晓畅单纯,显示出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人物语言则个性生动又多包含警言哲理,显现出极高的文学性。论文第四章论述《何氏语林》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结合《何氏语林》对前代世说体小说的继承和发展,从类目设置、题材选择、叙事风格和主旨表达等方面展开阐述,认为《何氏语林》在以往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特征上,拥有了更广阔的创作视野。何良俊在创作小说时,对《何氏语林》门类体制的创新、叙事手法的丰富,或对小说创作应有补于世的实用价值的追求,使得《何氏语林》比《世说新语》更贴合明代文人的文学审美,成为后世世说体小说家创作时竞相模仿的对象。本章在整理后世世说体小说创作的基础上,归纳世说体小说在选材处理、主题内容、叙事特征、结构体制、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征,论述其对《何氏语林》的传承和创新。尤其针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结构、叙事特征及创作主题等主要叙事特征上对《何氏语林》继承和发扬,说明《何氏语林》影响之深远。在本文之前,学界并未有针对《何氏语林》叙事艺术的专门研究。因此,本文以叙事研究为中心,以文本细读为方法,以中西方叙事理论为指导,力求立足文本,对《何氏语林》展开全面细致的探究。

赵紫文[3](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吴小漫[4](2020)在《嘉靖“大倭寇”与北京的决策 ——以明代信息互动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嘉靖“大倭寇”主要指嘉靖三十一年至隆庆开海间东南的倭寇活动,以王直纠倭大举入寇江南开始,肆掠东南数省。而江南作为国家财赋重地,“大倭寇”肆行对于明朝的统治影响极大。在东南各地屡遭寇乱的同时,人们对于寇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各地的倭寇信息经过不同途径及方式的传播,最终汇集于北京。其中官文书、书信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文书与书信的传递又依赖于明代发达的驿递制度与民间民信局的经营。不同信息传播至北京,成为中央朝廷认识倭寇的主要途径。明朝对于倭寇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明代倭寇肆掠自洪武年间就一直未停止过,直到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事件,使得嘉靖时期人们对于倭寇的认识更加清楚。在“大倭寇”前期,以朱纨为代表的地方官对倭寇认识比较清楚,这种认识在奏疏的上传与皇帝敕谕的下达中得以展现,世宗皇帝虽明确此时东南寇乱的原因,但却依然以“剿倭”之名遣朱纨进攻双屿,足以窥见世宗皇帝对于“倭”记忆之深。“大倭寇”发生时,各级各地官员对于倭寇的认识更加深刻,倭寇认识在“倭寇”观与海寇观的对决与信息的传播中逐渐接近真实情况。而北京中央从各官员奏疏与问答中也逐渐得到明确的答案,倭寇多为中国人的论断虽成为普遍共识,但世宗皇帝却依然以倭寇称呼,这种倭寇观的选择,不仅代表官方的倭寇认识,同时还影响着之后几十年的倭寇认识。世宗皇帝的倭寇认识来自于文书与书信的传播,而各地之间尤其是江南与北京间信息的互动,成就了东南的御倭决策。在信息互动的过程中,各官员之间的信息互动及君臣间的公文互动,成为影响皇帝御倭决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浙江巡抚的设立问题上,浙江巡抚在嘉靖年间经历了三次复设、一次巡抚改巡视、一次巡视改巡抚,每一次的倭寇决策变动,是各官员尤其是江南官员与北京中央信息互动的结果。每一次的复设皆与倭寇相关,直至嘉靖三十一年以王忬为浙江巡抚,提督军务,专门处理东南的海防与倭寇问题,巡抚的复设与“倭寇”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韩敏[5](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郝健[6](2020)在《明代中后期致仕文官生存状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考察的是明中后期这一独特历史时段中的致仕文官群体。重点分析、梳理了官员在这一时段致仕的主要原因和致仕后的待遇内容;以及一些在生计方面存在问题的官员通过哪些方式展开治生活动及其特点;最后探讨致仕文官家居生活的主要构成和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探微。由于明代致仕制度有别于前代,存在诸多较为特殊的情况,而关注致仕官员的待遇和生存状态问题,有利于深入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也有助于了解致仕官员的全貌和精神世界,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研究导致明中后期士大夫致仕的原因和致仕后的食俸、待遇。官员致仕原因较为复杂,主要集中于官场形式所迫、个人情趣引导、经济压力和年老疾病等。至于致仕后的待遇,一般而言,明代官员致仕后会因为其官品大小、事功表现、与皇帝的私人关系等原因受到朝廷给予的政治待遇、财政津贴和额外赏赐,及其死后所受到的诸多其他礼遇,这几类主要集中于高品级官员,对于品级较低的官员几乎无法获得。第二部分,探讨致仕官员的生计问题、治生方式及其特点。明中后期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向,鼓励士人以更为多元的方式进行谋生,这其中既包括高级官员,也包括低级官员。由于时代局限,致仕官员所能从事的治生领域较为狭窄,诸如投身教育、致力文艺、从事商业、躬耕自伺等方式。当然,他们并未能突破时代所限和个人能力等问题,只能在狭窄的治生领域展开竞逐,如此则造成了致仕官员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第三部分,分析致仕家居后日常生活中的多样性。远离官场后他们拥有了另一片的天地,得以舒展自我。他们或享受乡居及山中的宁静;或继续发挥余热,教导子孙、教化乡里;或忙于着述,希冀成“一家之言”;或注力于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与营造,以寄托人生晚景的安乐。同时,在精神世界之内,他们也陷入出处仕隐的困惑,并开始反思国家的命运和朝政的是与非。现实生活中又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包括做慈善、兴义举,却也时常要应对民变的威胁。更有人执着于对理想世界的追溯和想象,并为子孙的腾达与幸福做最后的谋划。鉴于此,为了考察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从历史文献出发,而由社会文化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梳理,无疑是一种适当的选择。

敖红艳[7](2019)在《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文中认为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一致推崇,以致于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大众化旅游热潮,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旅游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其旅游活动最为发达。从旅游主体看,明代中后期,由于旅游活动在江南地区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除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外,商人、市民、僧侣等也纷纷加入到了这股旅游热潮当中,成为客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妇女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大众化旅游热潮中来,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娱乐业、图书出版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驿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江南地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南北以及江南各地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的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带动了与其相关的食宿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旅馆、茶楼、酒肆、戏园等数量繁多,遍布各地,服务热情,经营方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专门为往来旅游者及客商等提供旅游服务的牙家及导游的出现,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兴盛及其商品化倾向。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导致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盛,一大批旅行家们在其旅游文学作品中对旅游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对后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上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明代旅游活动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是尚未对其做出系统、深入、整合性的研究。本文将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期能拓宽明史研究的范畴,同时也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写作缘起、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方法,并最终总结归纳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分析阐述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原因。第二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宗教人士这些特权阶层,而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于乡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不同的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明人文集、游记等为史料基础,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庙宇古迹等等都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怀古名句、山水诗文更是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五章对明代中后期在旅游思想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几位江南旅游家的旅游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着名的旅行家以及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对居民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郑巧雁[8](2019)在《中国古代园林方池历史沿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池是中国园林理水中几何性最强的池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能有效填补目前园林研究在规整型水池方面的空缺。本论文在深入史料发掘的基础上,结合园林史理论,梳理出中国古代园林方池的历史沿革。结合已有的园林史断代及文献中呈现的园林方池现象,将中国古代园林方池的发展演变归纳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先秦至盛唐)、成熟期(中唐至明中后期)及式微期(晚明以后)。中国古代园林中的方池经营,至迟在商代就已出现。中唐以前,已出现对园林方池的欣赏,但由于没有成熟的方池经营手法,还属于园林方池经营的萌芽期。中唐以来,“小中见大”成为了主流的园林经营手法,中唐至南宋,明确出现了方池在园林中与多水景并置、甚至作为主景、作为唯一水景的经营手法,园林方池经营进入成熟期,元、明园林传承着这些手法。晚明在造园观念上的“革命”,使园林中的方池逐渐式微,进入式微期,而方池则仍存在于寺观园林、公共园林或一些文人园中,又或是以更小的尺度与家具、文具、盆景等结合,继续留在文人的园林生活中。论文最后结合时代背景、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方池在魏晋开始获得普遍欣赏、在晚明走向式微等转折点展开论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园林方池的历史沿革以及园林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高云澄[9](2019)在《明季江南造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造物设计是中国设计史上集大成的时期。从纵向轴看,明季是其鼎盛期;横向轴看,江南地区为全国执牛耳者。本文讨论的江南地区,空间范围以五府(苏州、松江(今上海)、常州、嘉兴、湖州)一州(太仓州)为中心,向外辐射至杭州、镇江以及南京。时间为明季四朝万历﹑泰昌﹑天启及崇祯,即1572年至1644年共七十二年。此处讨论的对象和内容即“物”,大约有以下类别组成:一﹑日常用品;二﹑工艺美术;三﹑建筑园林;四﹑机械工程,兼及参与造物的人群,主要有文人士夫、各类工匠和商贾等。本文通过梳理明季江南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对造物设计的影响,分析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形成的历史背景,在造物设计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总结出明季时期的造物设计的特点;结合观念﹑方式和类别三个维度,试图还原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立体直观的面貌、接近历史真相,并聚焦社会各阶层参与造物设计活动的情况、造物设计次第和造物设计的价格等方面,试图阐释明季江南地区造物和设计本体的发展历程,从而初步揭示造物设计的演化路径。在方法运用上,一是文献法,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文献。文献选取中既考虑到设计学范围中的典籍和文献,同时也关注历史学﹑文学中的政典﹑方志﹑档案﹑日记﹑游记﹑散文﹑小品﹑手札等,既注重运用常见文献如《长物志》《遵生八笺》等,也挖掘﹑甄别﹑引用被忽略的文献。二是比较法。本文通过分析明季时江南地区的造物设计和全国其他地区、域外的造物设计进行比较,总结出造物设计之间的异、同,江南地区的造物设计的性质、特征、功能、形态等。三是互证法。近年来,随着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经济史学等学科的发展,学科间的交流、联系和结合更加的紧密。明清时期,出版印刷业发达,官刻、私刻的规模庞大。大量的明人、清人的小说、诗词、笔记、日记、戏曲、手札涌现,这些保存良好的史料是珍贵的研究资料。本文运用以上史料与正史互证,试图还原明季江南造物设计的全面、生动的面貌。本文的创新观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明季江南之所以为明代造物设计史上最为兴盛和辉煌的时期,有其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以银代役”和“一条鞭法”等利好流通的政策,晚明时已经规模化实施。江南气候宜人、地田丰腴、民众勤耕,擅经营。江南地区不仅适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温度以及湿度也与缫丝织布等所需条件相匹配。人文荟萃的江南,能工巧匠汇聚,名门望族云集,士匠之间的互动尤为频繁。再从中外交流方面考察,晚明时江南地区并非是西方传教士最早到达的地区,但却是最先主动接受﹑研究西方知识﹑技术与文化的地区。明季江南地区是全国造物设计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与地区。从“工”的层面来看,政策改革下,工匠的人身自由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自主创造的积极性高涨,又恰值隆庆开关,海外交流频繁,海内奢靡之风盛行,供需两旺。“时玩”层出不穷,同时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下精品迭出;从“士”的角度而言,从“弘毅”到“治身”,在延续传统礼制的同时,为造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多样性。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技术和产品等,冲击了文人士夫的思想观念。江南地区对市场需求与机遇及时作出调整与更新,最终引领了全国文化和物质产品消费的风潮。明季江南社会宽松,趋利性明显,使得社会各阶层群体性投入造物设计活动。晚明时期工匠“身份”呈现多样化,包括“儒匠”“哲匠”等,士绅在治身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造物的孵化和设计中,究其原因是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参与,民间文物和器物的收藏﹑藻鉴﹑流通﹑消费等关系网络发达,市场需求促进了造物设计的发展,造物设计呼应需求,市民阶层的鉴赏购藏等行为又反馈到造物设计市场。以上成就了明季江南在近世以来中国造物设计的黄金时代。

王小路[10](2019)在《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卷“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卷“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目前学界对“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的“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关注度较小。据研究发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的不同图本将近有9个,并且多数诞生在明代,这样一幅具有特殊寓意的作品在明代被重复临摹,显然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由于目前学界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险些被忽略,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对目前笔者所了解的不同图本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介绍,通过对“传顾闳中本”和“传唐寅本”两幅画作进行全面的考析,对两个图本的形式语言展开比较,分析两个图本之间的内在差异,揭示两个图本所处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寓意。其次通过对明代繁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消费展开研究,揭示出“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所以在明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缘由,研究得出唐寅和韩熙载在人生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在艺术市场的作用下“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正是“传移模写”和艺术市场相互作用的产物。再次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置于整个明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之中,横向的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其他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别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角度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考察,从而窥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整个明代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和“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还是画作中人物的服饰装束,以及画作中屏风家具等一系列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明代特有的文化气象和生活特征,这幅画作和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的文人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焦点对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细节之上,将其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文人的生活背景相互连接,在研究明代中晚期文人闲情雅逸、避世心隐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观念的同时,分析“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折射出来的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生活气象和更深刻的内涵思考,这样的生活气象故然在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采取“避隐”之态,这样的现实追求和“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所折射出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的文化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此图在精神层面实现了明代中晚期失意文人对文化的理想追求。最后本文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极具代表性的明代文人结合讨论,从而剖析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特殊的文化生态。

二、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松江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松江书派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书法流派研究中的“血缘”“地域”与“国家”问题
    第二节 “云间书派”、“华亭书派”、“松江书派”辨名
        一、行政设置意义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二、地域文化心理上的“云间”、“华亭”与“松江”
        三、书法史研究中的“云间书派”、“华亭书派”与“松江书派”
第二章 松江书派书画艺文活动研究
    第一节 松江书派艺文交游活动
        一、以杨维桢为中心的松江艺文活动
        二、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江士人结社活动
        三、以董其昌、陈继儒为中心的书画交游
    第二节 松江书派书画鉴藏活动
        一、明代松江书画鉴藏风气之转换
        二、曹昭《格古要论》与明初松江书画艺文藻鉴
        三、何良俊及松江中晚期书家鉴藏心态
        四、董其昌、陈继儒及晚明松江书画鉴藏特点
    第三节 松江书派刻帖活动
        一、松江刻书与松江刻帖
        二、松江刻帖的地域化自觉意识
        三、松江翻刻帖的粗制滥造现象
第三章 松江书派书风探索和书体实践研究
    第一节 楷书
        一、文化心态转换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二、中书舍人制度下的松江书家群体
        三、台阁审美范畴下的松江书家风格
    第二节 篆隶
        一、“崇古”观念下的书法理论
        二、“崇古”观念下的书法实践
    第三节 草书
        一、二沈、陈璧章草:“殊有古意”
        二、二张狂草:“天趣逸发”
第四章 松江书派晋唐书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提出——陆深
        一、陆深《书辑》中的晋唐书学思想
        二、“笃好颜书,几于道矣”
        三、“吾与吴兴,同师北海”
    第二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实践——陈继儒与莫氏父子
        一、陈继儒:“眉公书法,苏米之间”
        二、莫如忠:“晋人之外,一步不窥”
        三、莫是龙:“酝酿诸家,匠心独妙”
    第三节 晋唐书学思想的成熟——董其昌
        一、以法求态:“学唐乃能入晋”
        二、以势求态:“直夺晋人之神”
第五章 松江书派的流派意识研究
    第一节 关于书派意识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松江书派统系意识的构建
        一、陆深的统系意识
        二、董其昌的统系意识
        三、松江书派对“名”“贵”统系划分标准的反击
    第三节 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构建
        一、王世贞的盟主意识及其流派策略
        二、松江书派盟主意识的发展与演变
    第四节 松江书派风格意识的构建
        一、“二张”批评现象中的风格意识
        二、松江书派风格取法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代松江书派人物概览
附录二 松江书派年表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何氏语林》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何氏语林》版本研究的成果梳理
        (二)《何氏语林》叙事研究的成果汇总
        (三)《何氏语林》创作主旨及影响研究成果归纳
    三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氏语林》成书及版本考论
    第一节 《何氏语林》成书
        一 文坛环境对《何氏语林》创作的推动
        二 《世说新语》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三 何良俊身份背景对其创作心态的影响
    第二节 《何氏语林》版本考论及品评论述
        一 《何氏语林》版本考论
        二 对《何氏语林》历代品评的评述
第二章 《何氏语林》叙事框架与主题结构
    第一节 《何氏语林》叙事框架
        一 篇章结构与门类排序
        二 撰、注、评一体的叙事框架
        三 “重事轻言”的情节结构
    第二节 《何氏语林》叙事主题
        一 庄重敦厚的伦理道德
        二 “言志”、“博古”的时代之思
        三 三教融合的哲学观念
第三章 《何氏语林》叙事形态
    第一节 《何氏语林》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一 中立型视角和编辑型视角结合的全知叙事视角
        二 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三 意象在叙事中的使用
    第二节 《何氏语林》叙事语言
        一 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共存的语言形态
        二 客观性与抒情性结合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何氏语林》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一 《何氏语林》体例结构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一)后世世说体小说创作梳理
        (二)《何氏语林》门类设置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二 《何氏语林》叙事特征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一)《何氏语林》叙事结构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二)《何氏语林》叙事形态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三 《何氏语林》创作主旨对后世世说体小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4)嘉靖“大倭寇”与北京的决策 ——以明代信息互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明代倭寇研究回顾
        2、信息传播与倭寇问题
第一章 北京的大倭寇信息来源和途径
    第一节 官方公文系统
        一、官员的奏报方式
        二、公文的运行流程
    第二节 私人书信的往来与传播
        一、书信的往来
        二、私人书信的传播
    第三节 信息传播的途径
        一、公文传递途径——明代的驿递机构
        二、中央信息的下达——邸报
        三、其他方式的传播
    小结
第二章 北京的选择与嘉靖“大倭寇”的认识
    第一节 “大倭寇”前:从番寇、海寇到倭寇的转变
        一、番劫余姚谢氏引发的“倭寇”恐慌
        二、北京中央的认识
    第二节 嘉靖大倭寇时:沿海奸民、“倭寇”与北京的抉择
        一、江南的倭寇信息与传播
        二、北京的接收与选择
    小结
第三章 倭寇的信息互动与北京的御倭政策变迁
    第一节 闽浙的防御——巡抚的设立
    第二节 浙江巡抚的三次复设
        一、第一次复设巡视
        二、第二次复设巡抚
        三、第三次复设巡视
    第三节 浙福巡视、巡抚官员设置的两大争议
        一、巡视与巡抚的关系
        二、世宗皇帝的两次抉择
        三、福建巡抚问题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三 研究范围界定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一) 概念介绍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小结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小结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一、皇帝阅读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小结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一、明代的官刻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一、师心说概述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一、东林中人概述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小结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学特点
        一、楚风的形成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学术特点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明代中后期致仕文官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致仕制度及其待遇研究
        (二)关于生计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士大夫
        (二)明中后期
        (三)致仕文官
第二章 致仕原因与待遇
    一、致仕的主要成因
        (一)官场形势所迫
        (二)生活情趣使然
        (三)经济压力沉重
        (四)按制致仕
    二、致仕官员的食俸与待遇
        (一)政治待遇
        (二)财政补助
        (三)朝廷赏赐
        (四)死后殊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治生途径与特点
    一、治生问题的由来
        (一)生计困厄
        (二)日常消费超支
        (三)义利观念转向
    二、致仕官员自主谋生的方式
        (一)投身教育
        (二)以文治生
        (三)以商资身
        (四)躬耕自伺
    三、致仕官员自主治生的特点
        (一)途径狭窄
        (二)贫富悬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俗生活及精神世界
    一、居家与游历
        (一)游宦讲学
        (二)于乡有为
        (三)着述创作
        (四)居所选择
    二、以退为进与进退两难
        (一)仕与处之困境——仕隐关系再思考
        (二)得君行道——君臣关系再思考
        (三)居乡与民变——动静关系的平衡
    三、生前的理想与身后的计虑
        (一)理想化的世界
        (二)为子孙计虑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相关学术着作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二)相关学术论文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史料基础
        (二)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环境要素
        一、政治黑暗,士人失意
        二、政府控制力减弱,人口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经济环境要素
        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二、交通线路增多,交通工具改善
        三、旅游食宿条件改善
        四、出版印刷业发达
    第三节 社会环境要素
        一、社会风气渐趋奢侈
        二、传统生活观念转变
    第四节 思想环境要素
        一、新旧社会思潮交织碰撞
        二、旅游观念重新建构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身份构成
        一、文人士大夫
        二、市民
        三、商人
        四、僧侣道士
        五、山人隐士
        六、乡村居民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一、山水揽胜
        二、集会结社
        三、求适养性
        四、修禅礼佛
        五、科学考察
        六、庙会节庆
        七、朝拜进香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交通
        一、江南旅游交通线路
        二、江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一、官方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二、民间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娱乐设施
        一、茶馆
        二、酒楼
        三、戏园
        四、青楼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其他旅游媒介
        一、江南的旅游向导
        二、江南的旅行服务商——牙家
        三、江南的旅游图书与手册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第一节 江南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
        一、江南旅游资源的类型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江南旅游资源的分布
    第二节 江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一、江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士的旅游思想
    第一节 徐霞客的旅游思想
        一、游道“三德”
        二、生态旅游观
    第二节 王思任的旅游思想
        一、对旅游本质的思考
        二、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三、对旅游鉴赏的看法
        四、对旅游功能的认识
    第三节 袁宏道的旅游思想
        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旅游文学观
        二、“恋躯惜命,何用游山”的旅游冒险观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观
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一、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
        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部分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改变了政府的财政收支
        二、促进了社会旅馆业、饮食业的发展
        三、繁荣了城市休闲娱乐业
        四、刺激了旅游图书、出版业的兴盛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了江南社会旅游风尚的形成
        二、推动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兴盛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旅游资源
        二、指导了后世的旅游思想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明代江南区域图
附录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着名文士及其代表性游记
附录三 明人游具及其功能简表

(8)中国古代园林方池历史沿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4 基本概念与问题
        1.4.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畴
        1.4.2 园林的定义与分类
        1.4.3 方池的定义
        1.4.4 园林方池的研究范畴
        1.4.5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结构
第二章 中国古代园林方池的历史断代
    2.1 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断代
    2.2 中国古代园林方池的历史断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萌芽期——先秦至盛唐
    3.1 商代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方池
    3.2 吴王阖闾子女墓方池
    3.3 西汉南越国宫署方池
    3.4 魏晋文学中的方池
    3.5 初唐许敬宗家小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熟期——中唐至明中后期
    4.1 中唐白居易庐山草堂方池
    4.2 北宋汴京艮岳大方沼
    4.3 北宋司马光独乐园方沼
    4.4 北宋巴州贤乐堂方池
    4.5 南宋嘉定节爱堂方池
    4.6 南宋饶州洪适盘洲园方池
    4.7 南宋金陵杨万里宅园方池
    4.8 元中期长安雷氏柳溪新洞方池
    4.9 元末东阳胡璋隐趣园君子池
    4.10 元末松江邵氏沧洲一曲方池
    4.11 明初东苑方池
    4.12 明初休宁江彦功自得轩方池
    4.13 明中期北京郊区杨思敬南园方池
    4.14 明中期苏州韩雍葑溪草堂方池
    4.15 明中期南京翰林院小瀛洲
    4.16 明中期休宁程公晴洲宅园方池
    4.17 明中期吴江萧韶天趣园方池
    4.18 明中期张安甫昆山别业天方池
    4.19 明中期苏州归元寺西园方池
    4.20 明中期宁波张时彻武陵庄方池
    4.21 明中期松江何良俊四友斋方池
    4.22 明中期华亭沈恺真率园
    4.23 明中期溧阳彭氏园
    4.24 明后期温州王阳德旸湖别墅方沼与方池
    4.25 明后期太仓静庵公山园大方池
    4.26 明后期海阳程氏丹山别业方池
    4.27 明后期抚州游氏宅园方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式微期——晚明及以后
    5.1 从无锡寄畅园看方池经营在晚明走向式微
    5.2 方池仍存在于一些文人园中
    5.3 方池与泉的组合
    5.4 方池与温泉组合
    5.5 方池朝更小尺度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余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余论
        6.2.1 园林方池历史沿革与主流造园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
        6.2.2 园林方池的功能特点
        6.2.3 园林方池审美的几个角度
        6.2.4 园林方池位置经营特点
        6.2.5 园林方池植物配置特点
        6.2.6 园林方池的特色经营模式——石池模式
    6.3 反思与展望
        6.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6.3.2 “方池”的有效性
        6.3.3 待续的工作
        6.3.4 附录
参考文献
附录:含有方池的文献目录及内容选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明季江南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路径和目的
    四、以往学术史回顾和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形成的动因
    第一节 明季江南的经济和社会
        一、江南城市、市镇发展和人口
        二、赋税、徭役
        三、工匠制度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观念、风俗、习尚、交流
        一、思想观念
        二﹑风俗习尚
        三﹑交流互动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明季江南地区社会各阶层群体与造物设计
    第一节 参与造物设计的前提
        一、时代趋新
        二、千家万色
        三、位序错动
    第二节 造物设计的表现过程和局限性
        一、表现过程
        二、制约和局限
    第三节 记载﹑传播
        一、国史、地方志
        二、笔记、散文、文集、日记、诗词
        三、专业书籍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特点
    第一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传统积累
        一、南北交融
        二、对外交往
    第二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表徵
        一、精致
        二、新颖
        三、奇巧
        四、整合
    第三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本质和属性
        一、仿古
        二、综合
        三、改良
        四、创新
    第四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类别
        一、日常用品与消费品
        二﹑陈设品与欣赏品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次第
    第一节 影响次第的因素
        一、界别种类
        二、材料材质
        三、工时成本
        四、技术工艺
    第二节 判定次第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一、陈设与日用
        二、写实与写意
        三、典雅与庸俗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价格
    第一节 江南造物的价值和价格
        一、价格的外化
        二、价值与价格非对等
        三、动态变化
    第三节 价值
        一、价值的勘定
        二、价值波动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一、商品盈缩与价格升贬关系
        二、品牌效应与价值高低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考析
    第一节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概况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第三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形式语言比较
    第一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构图空间特征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人物造型特征
    第三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色彩语言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诞生之缘由
    第一节 人生态度之契合
    第二节 文化消费之驱使
    第三节 传移模写之践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绘画
    第一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看人物画“用典”特征
    第二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第三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花鸟画看时代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
    第一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形态
    第二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文化折射
    第三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画家之文化理想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松江书派研究[D]. 廖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何氏语林》叙事研究[D]. 高嘉敏. 兰州大学, 2021(02)
  • [3]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4]嘉靖“大倭寇”与北京的决策 ——以明代信息互动为中心[D]. 吴小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明代中后期致仕文官生存状态研究[D]. 郝健. 安徽大学, 2020(07)
  • [7]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D]. 敖红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8]中国古代园林方池历史沿革研究[D]. 郑巧雁.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明季江南造物研究[D]. 高云澄. 上海大学, 2019(02)
  • [10]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D]. 王小路.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态的形成——以何良军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