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敏感性问题调查之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孟楠[1](2015)在《敏感性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敏感性问题是现代社会既客观又普遍的问题,但调查者通常不愿真实作答,因此得出的数据往往带有偏差。本文从委婉询问法、网上调查法和随机化回答技术三个方面对敏感性问题的设计进行研究。最后本文给出了对敏感性问题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杨茂林[2](2014)在《问卷调查中敏感性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统计调查中,常常需要对敏感性问题进行调查,但由于敏感性问题一般具有隐秘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有时难以获得有效的数据资料,针对此类问题,本文通过对敏感性问题的数字化与非数字化处理,讨论了几种可行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给出比较与评价。
刘洋[3](2014)在《关于敏感性问题调查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然而在调查了解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出现一些敏感性问题,例如是否有过偷税漏税的行为、是否有过吸毒经历、是否有过受贿行贿行为、是否有过作弊行为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牵涉到被调查者的隐私或者私人利益,因此会让被调查者产生顾虑以致给出不真实的答案甚至拒绝回答。然而对于这些敏感性问题的研究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为了提高敏感性问题调查的保密性以降低被调查者的不安全感,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国内外很多统计学者展开了对敏感性问题调查技术的研究。本文较为系统的对敏感性问题调查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了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和敏感性问题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在随机化回答模型中,介绍了Warner模型、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两阶段随机化回答模型和有多项分类的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并在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和两阶段随机化回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阶段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在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和有多项分类的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多项分类的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在非随机化回答模型中,介绍了三角模型、交叉模型和平行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平行模型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中有关两总体的比较的方法。对于三角模型,结合分层抽样的方法,提出了分层抽样下的三角模型。最后将现在实践中应用较少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应用于教学改革成果调查中,计算出了逃课学生的比重,检验了分层抽样下的三角模型的应用效果。
靳宗达[4](2014)在《敏感性问题9种RRT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设计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抽样调查在医学科研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若关心的特征或变量是具有高度隐私或难以在公开场合表态、陈述的敏感性问题,采用传统的调查方式,例如直接询问法、观察法等,部分调查对象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需求拒绝回答或故意错答,会产生无应答偏倚或者说谎偏倚,从而调查结果难以真实反映总体的状况和特征。1965年,美国统计学家Warner利用随机化装置成功实现了在有效地保护调查对象隐私的前提下得到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的统计数据,开创了随机化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的先河。自Warner开始,国内外的统计学者沿着随机化的思路不断探寻,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提出一系列Warner模型的改进模型以及一些新的调查方法,推动了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本课题组研究之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敏感性问题类型为二分类敏感性问题和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对于多分类敏感性问题关注较少;研究较多的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主要局限于简单随机抽样,实际应用也主要局限于小范围内特殊人群小样本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或在大规模调查中将复杂抽样调查方法获取的敏感性问题资料误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有关公式来统计分析。应用抽样调查进行科学研究时,抽样设计是抽样调查的重要内容,样本量的估计是抽样设计的关键步骤。但对于敏感性问题随机应答模型在各种复杂抽样方法下如何估计各阶段的样本量,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拟对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的三阶段、分层三阶段抽样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18种调查方法,在给出敏感问题特征相关统计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当限定抽样误差的大小使调查费用达到最小及限定调查费用的大小使抽样误差达到最小两种情况下,推导出估计敏感问题特征总体比例、总体均数时的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为适用于各类型敏感性问题较大规模调查的复杂抽样方法提供了科学的样本量估计公式;通过初步调查分析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人群敏感问题特征,为掌握西昌市性病、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提供了初步的数据资料,并估计出样本量计算公式中相关统计量的数值;针对本团队拟于2015年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73188)研究中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敏感问题特征的三阶段抽样调查,按照本文所推导的计算公式估计出各阶段的样本量,完成了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的调查设计;为科学估计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敏感性问题的特征提供统计方法,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策略、规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对3种RRT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抽样组合的6种调查方法:以西昌市实际调查的统计量数值作为模拟总体参数,采用SAS编程建立模拟总体并做模拟抽样预调查100次,利用本文推导的样本量计算公式,估计出模拟抽样正式调查时所需最优样本量,按照估计出的最优样本量,做模拟抽样正式调查100个样本,利用本文推导的有关统计公式对100个正式模拟调查样本进行总体参数的点值估计和区间估计,通过与模拟总体参数的比较,来评价本文研究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一、对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Warner随机应答模型、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Simmons随机应答模型、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双无关问题模型和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改进的随机应答模型,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应答模型、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随机间接应答模型以及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无关联问题模型、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乘法模型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三阶段抽样、分层三阶段抽样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共18种调查方法,根据Cochran的抽样理论、全概率公式、均数与方差的基本性质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理论方法,给出了敏感性问题总体比例、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与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二、分别对以上18种调查方法,在限定抽样误差的大小使调查费用达到最小及限定调查费用的大小使抽样误差达到最小两种情况下,使用哥西不等式、求条件极小值点等高等数学与高等代数的理论方法,推导估计敏感性问题特征总体比例、总体均数时各层各阶段的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三、设计RRT的随机化装置,制定敏感性问题的调查问卷,在三阶段抽样下采用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Simmons模型、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随机应答模型、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对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的10个敏感性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按本文给出的统计公式,初步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并估计出样本量计算公式中的有关统计量的数值。四、根据本文推导的敏感性问题复杂抽样方法下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和初步调查得到的相关统计量的数值,对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Simmons模型、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随机应答模型、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共10个敏感性问题的三阶段抽样,分别计算在限定抽样误差的大小使调查费用达到最小时所需各阶段最优样本量和限定调查费用的大小使抽样误差达到最小时所需各阶段最优样本量。五、按照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敏感特征实际调查的样本比例、或各类别样本比例、或样本均数作为总体参数,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用SAS编程建立模拟总体。分别对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Simmons随机应答模型、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回答模型以及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3种RRT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6种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用SAS编程模拟抽样预调查100个样本,按本文推导的最优样本量估计公式,计算100组模拟抽样正式调查时所需各层各阶段的样本量;按照估计出的100组最优样本量,SAS编程实现模拟抽样正式调查100个样本;按本文推导的相应统计公式计算总体比例、各类别总体比例或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分别对100个模拟抽样正式调查样本,进行总体比例或总体均数的点值估计和95%区间估计,来评价本文研究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效度)和精确度(信度)。若100个95%置信区间几乎都包含总体比例(或总体均数),可认为100个样本比例(或样本均数)几乎均接近总体比例(或总体均数),说明本文研究的(分层)三阶段抽样下RRT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效度;又因为100个样本比例(或样本均数)均接近相同水平,同时也说明本文研究的(分层)三阶段抽样下RRT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果一、本文设计了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18种调查方法,分别对18种调查方法,给出了敏感性问题总体比例、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与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二、本文分别对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2种复杂抽样方法组合的18种调查方法,当限定抽样误差的大小使调查费用达到最小及限定调查费用的大小使抽样误差达到最小两种情况下,推导出估计敏感问题特征总体比例、总体均数的所需各阶段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三、本文对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进行了敏感性问题3种随机应答模型下三阶段抽样的10个敏感性问题的初步调查。初步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首次性服务的年龄均数为21.45岁,标准误为0.8162岁;月人均性服务的次数为41.66次,标准误为1.4550次;性服务的次均费用为213.67元,标准误为8.2475元;除收费的性服务对象外,拥有配偶或其它固定性伴侣的比例为55.94%,标准误为3.87%;被医生诊断患某种性病后停止从事性服务的比例为75.85%,标准误为3.00%;同意卖淫合法化的比例为56.77%,标准误为4.12%;最近一年性病检测结果没有检查过、无性病、有性病的比例分别为62.12%、21.36%、5.57%,标准误分别为4.00%、3.87%、2.24%;最近一年艾滋病没有检查过、检查结果阴性、检查结果阳性的比例分别为57.11%,23.54%,2.35%,标准误分别为4.00%,4.00%,1.00%;最近一次性服务时,安全套有破损的比例为8.27%,标准误为2.65%;最近一个月性服务时,从未全程使用安全套、有时全程使用安全套、一直全程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1.40%、14.21%、74.40%,标准误分别为2.65%、3.16%、4.69%。四、针对本团队拟于2015年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73188)研究中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敏感问题特征的三阶段抽样调查,根据本文推导的公式,综合10个敏感性问题的初步调查结果,估计出抽样调查各阶段所需样本量。第一阶段需随机抽取的区数n15(个),第二阶段平均每个区需随机抽取的活动场所数n26(个),第三阶段平均每个区每个活动场所需随机抽取的女性性工作者人数n329(人)。五、对3种RRT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6种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进行100次计算机模拟抽样预调查和模拟抽样正式调查,模拟抽样正式调查结果如下:1.模拟二分类敏感性问题Simmons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FSW人群拥有配偶或者固定性伴侣的比例,由样本统计量和样本方差推断的100个总体比例的95%可信区间有96个包含总体比例,且各样本比例均接近总体比例(模拟真值),说明本文研究的二分类敏感性问题Simmons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统计公式及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模拟多分类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RRT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FSW人群性服务时全程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对于类别一(从未全程使用安全套),100次模拟中有97次得到的该类别总体比例95%可信区间包含其总体比例。对于类别二(有时全程使用安全套),100次模拟中有97次得到的该类别总体比例95%可信区间包含其总体比例。对于类别三(一直全程使用安全套),100次模拟中有96次得到的该类别总体比例95%可信区间包含其总体比例。说明本文研究的多分类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RRT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统计公式及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3.对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100个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有99个都包含总体均数,且各样本均数都接近总体均数(模拟真值),说明本文研究的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统计公式及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结论一、本文对敏感性问题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共18种调查方法,给出了敏感问题特征总体比例、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统计公式,并将其中三种随机应答模型的三阶段抽样调查方法成功应用于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这一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敏感性问题预调查,并取得了满意的实际应用效果。说明本文提供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科学、可靠、有效、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二、初步调查结果提示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存在每月进行性服务的次数较多、每次性服务收费偏低、同意卖淫合法化比例高、从未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性病与艾滋病检查比例高、性服务时安全套破损比例高等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方式,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寻找合理的应对措施,把预防与控制性病、艾滋病工作作为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卫生环境。三、本文对敏感性问题9种随机应答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共18种调查方法,在限定抽样误差的值使调查费用达到最小及限定调查费用的值使抽样误差达到最小两种情况下,推导出估计敏感问题特征总体比例、总体均数的各层各阶段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为敏感性问题的抽样调查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新方法。采用3种随机应答模型三阶段抽样调查方法及本文推导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对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敏感特征调查估计出各阶段所需的最优样本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四、分别对3种RRT模型与三阶段、分层三阶段2种抽样方法组合的6种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先进行100个样本的计算机模拟抽样预调查估计样本量,再进行100个样本的模拟抽样正式调查,模拟抽样正式调查结果显示100个95%置信区间几乎都包含总体参数,说明本文研究的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及其统计量、最优样本量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杨林燕[5](2012)在《基于辅助信息在分层抽样中敏感性问题的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敏感性问题是指所调查的问题涉及到私人机密的问题,例如: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学生是否考试作弊,纳税人是否逃税等问题。随机化回答技术(RRT)的出现使得敏感性问题的研究有了一种可方便操作和实施的调查方法,它在有效地保护了受访者私密的同时还提高了受访者真实回答问题的概率。分层抽样是抽样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它实施起来简单易操作,若分层得当,可有效提高估计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并结合分层抽样理论讨论了随机化回答模型在分层抽样中的应用,估计了Warner模型、Simmons模型以及改进模型在分层抽样下具有的敏感属性特征的比例π,给出了参数估计的表达式。敏感性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到私人机密,在被调查者对展开的调查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调查得到真实有效信息的可能性通常比较小。因此在调查研究之前已有的历史资料和经验以及相关的有效辅助信息的存在就显得相当重要。辅助信息的引入和使用能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抽样设计方案,提高估计的精度和节省抽样的费用等。因此,本文利用辅助信息引入辅助变量在随机化装置下对未知参数分别进行比估计和回归估计。讨论和比较在有辅助信息可利用时,比估计和回归估计模型与原Warner模型和Simmons模型在简单抽样下的估计量和方差。通过对比估计和回归估计的随机化模型的分析和效率比较发现:加入辅助变量后,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高估计量的精度。再则还可以利用已有的辅助信息,得出先验信息及先验分布,运用贝叶斯统计推断对参数进行估计。本文讨论了贝叶斯方法在敏感性问题的应用。利用先验信息获得先验分布,使用贝叶斯估计求出后验分布,从而计算出估计量,也达到了有效利用已知的辅助信息的目的。
刘雯[6](2012)在《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在当今的社会调查中,经常会遇到各类敏感问题。在对敏感问题进行调查时,若采用直接调查的方式,由于涉及到个人或单位的隐私或者利益,被调查者往往拒绝回答或者在不得已回答的情况下提供虚假的回答,这样就破坏了数据的真实性,而且破坏程度的大小亦无法衡量。为了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缺陷,1965年Warner提出了随机应答技术Warner模型。此后,统计学家们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各种改进的模型。然而,在本项目组研究前,国内外对敏感问题的抽样调查,主要局限于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或对随机化模型的改进,实际应用也局限于小范围特殊人群小样本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且对于敏感问题抽样调查的效度和信度也极少研究。本文选定了二分类敏感问题Simmons模型、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和随机间接回答模型,对这三种模型在分层抽样条件下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公式进行了探讨,并成功应用本文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公式对北京市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进行了调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对本文所研究的调查方法和统计公式进行效度和信度的评价,为二分类敏感问题和多分类敏感问题的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及有效、可靠的统计公式,为卫生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制定性病艾滋病防控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调查数据。方法: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随机应答技术理论、分层抽样方法、Cochran的经典抽样理论、全概率公式、方差的基本性质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理论方法推导出二分类敏感问题Simmons模型,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和随机间接回答模型在分层抽样条件下各层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整个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于2011年7月—9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MSM活动场所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分层依据将其分为城区、近郊和远郊三层。在各层分别抽取MSM51人、450人、120人,合计621人,成功应用两种RRT模型对二分类敏感问题和多分类敏感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且本文通过蒙特卡洛计算机模拟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来评价本文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的效度和信度。结果:1、本研究推导出了二分类敏感性问题Simmons模型和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和随机间接回答模型在分层抽样方法下的各层敏感问题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整个总体敏感问题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2、运用本文研究的分层抽样条件下的两种RRT模型的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调查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敏感问题的结果如下:(1).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4.71%、82.22%、81.94%和80.18%。(2).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最近1个月中肛交从不全程使用安全套、有时全程使用安全套、每次全程使用安全套、没有肛交的发生比例分别是2.94%、48.69%、45.43%、2.94%;5.93%、29.63%、56.29%、8.15%;8.33%、20.83%、68.06%、2.78%和6.57%、28.19%、59.83%、5.41%。(3).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最近一年男男商业性性行为中平均每次收费<200元、200~399元、400~599元、600元以上、无男男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是15.29%、3.53%、7.45%、7.45%、66.28%;2.22%、1.33%、0.44%、7.56%、88.45%;1.67%、3.33%、8.33%、11.67%、75.00%和3.44%、2.38%、4.39%、9.2%、80.59%。(4).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最近一年HIV检测结果为阳性、阴性、检查过但不知道结果、结果不确定、没有检查过的比例分别是3.53%、58.43%、3.53%、11.37%、23.14%;1.78%、88.00%、0.44%、1.78%、8.00%;5.00%、78.33%、5.00%、1.67%、10.00%和3.27%、80.85%、2.62%、2.79%、10.47%。(5).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最近一年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性病检查结果为有性病、无性病、检查过但不知道结果、结果不确定、没有检查过的比例分别是23.14%、54.51%、3.53%、3.53%、15.29%;12.00%、68.89%、4.89%、4.44%、9.78%;21.67%、60.00%、1.67%、5.00%、11.66%和17.12%、63.72%、3.44%、4.57%、11.55%。(6).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男男性行为(达到射精高潮时)的方式为肛交、口交、其它性行为方式的比例分别是67.65%、23.53%、8.82%;68.89%、20.55%、10.56%;68.75%、12.5%、18.75%和68.70%、17.64%、13.66%。(7).城区、近郊、远郊层以及整个北京市MSM人群男男性行为中安全套有破损、无破损、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13.72%、67.65%、18.63%;12.12%、69.45%、18.33%;12.5%、66.67%、20.83%和12.5%、68.13%、19.37%。3、采用蒙特卡洛计算机模拟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分层抽样调查,对本文所研究的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进行效度和信度评价。计算机模拟30次的调查结果和总体参数进行比较,30次模拟抽样调查中,采用随机应答技术调查的结果和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时,所得P值均大于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所研究的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具有较高的效度,能够准确地估计总体参数。以本文第二部分实际调查结果与计算机30次模拟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假设检验,计算相应的P值,可以看到30次假设检验中,所得P值都大于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本文所研究的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的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具有较高的信度。结论:本文推导出了二分类敏感问题Simmons模型和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和随机间接回答模型在分层抽样方法下各层敏感问题总体比例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整个总体敏感问题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蒙特卡洛模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本文研究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科学、可靠、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本文的调查方法及统计公式对北京市MSM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MSM人群作为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以肛交为其主要性行为方式,全程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HIV阳性率和性病检出率高,安全套破损比例高,这应该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应针对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
刘鹏[7](2012)在《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敏感问题的抽样调查中,调查指标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其真实结果不被社会和公众所认同时,被调查者往往会出于抗拒或者隐瞒的心理不愿意给出真实答案或者给出错误答案。随机化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最初在1965年由沃纳(Warner)提出,后由Simmons等人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多种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的模型。但要保证敏感问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需与科学的抽样方法相结合。在本课题组进行研究之前,国内外对于敏感问题的调查研究局限于简单随机抽样,或调查后仅就单次调查结果进行讨论。本文选定了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无关联、加法、乘法模型与分层抽样方法进行组合,推导出其相关的统计公式,旨在解决敏感问题的复杂抽样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北京MSM人群调查当中。并且实现了用EXCEL软件对调查方法和统计公式的蒙特卡洛模拟以评价其信度与效度。为进行敏感问题大规模抽样调查提供简便、科学、可靠的调查方法、统计公式及评价方法。方法:在对数量特征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公式推导过程中运用了数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北京市城区、近郊、远郊的MSM人群应用数量特征敏感问题随机应答加法模型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软件中相关函数、公式和宏进行了模拟调查和计算分析以评价其有效性及可靠性。结果:推导出了分层抽样时数量特征敏感问题无关联问题模型、加法模型、乘法模型的总体均值的估计量及其方差的计算公式。在对本文调查方法进行实例应用过程中,调查得出北京市MSM人群首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2.07岁;每人每月发生男男性行为的不同性伴数的均值为2.74个;每人每月发生男男性行为次数的均值为4.59次。对基于EXCEL实现的蒙特卡洛模拟抽样调查结果进行了150次模拟样本与模拟总体差异的Z检验,其中142次模拟抽样的结果与模拟总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文所研究的分层随机抽样下数量特征敏感问题RRT模型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对北京市MSM人群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应用成功。2.调查结果提示北京市MSM人群男男性行为存在多性伴的现象,多性伴是MSM人群中艾滋病及性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的原因之一,需引起相关卫生部门的重视。3.基于EXCEL软件所实现的蒙特卡洛模拟有简便、上手容易、适合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等优点。
饶贤清[8](2011)在《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的改进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设计了一种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改进模型,计算了改进模型的估计量及其方差,并对改进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改进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樊茗玥[9](2011)在《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调查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调查实施得越来越广泛。与传统调查相比,网络调查在组织实施、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调查效果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但也正是由于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调查存在独特的缺陷,如网络的覆盖率、网络的低控制性、网络的开放性以及网络的安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控制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障碍。本研究从数据误差产生机理深入研究网络调查的数据质量,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优化控制理论和数据误差理论为基础,界定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等相关概念;提出了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构建了以网络调查数据的内生质量、传递质量及控制质量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的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是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对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效应进行全面分析后,分别引入加权调整法、二级抽样法、热卡插补法以及随机化回答模型等国际上先进的误差修正技术并加以改进,从控制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微观层面,对由网络特性导致的网络调查数据误差进行研究,从数据质量管控的方法层面寻找有效控制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强假设,构建仿真样本集,设计网络调查无回答误差修正与计量误差修正仿真流程,利用S-Plus和SPSS统计软件设计并实施仿真程序,验证各误差修正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认为,推动调查组织的全面参与、提升网民的总体素质、设计科学的调查方案、增强网络调查的可信任程度、加强网络调查的过程监控、采用必要的数据修正技术、纳入丰富的先验辅助信息、明确适合的网络调查范围并以混合方式辅助实施调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与方法等是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科学界定了网络调查数据质量以及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的概念,提出了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构建了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拓展了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研究领域。第二,系统研究了控制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误差修正技术,在全面分析网络调查数据质量误差效应的基础上,引入数据误差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适当改进之以符合网络调查特征,分别对网络调查的覆盖误差、抽样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进行修正,从技术层面控制网络调查工作中误差因素带来的数据质量问题,其中包括参与调查的“人”的问题,调查本身的设计问题以及数据搜集等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数据质量保障方法。第三,有效验证了网络调查误差修正的可行性,在合适的网络调查数据误差仿真样本集的基础上,设计网络调查无回答误差修正与计量问题修正仿真步骤,利用S-Plus和SPSS软件设计并实施仿真程序,从误差角度实现控制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技术,开拓了现有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和精度。
贺志龙[10](2011)在《敏感问题二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敏感问题时,被调查者往往会拒绝回答或者提供虚假答案。为了获得敏感问题的真实答案,也为了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l965年沃纳(Warner)首先创立了一个二项属性特征的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它提供了对诸如考试作弊、漏税、吸毒等敏感性问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被命名为沃纳模型。1967年由西蒙斯(Simmons)对沃纳模型进行了改进,形成了西蒙斯模型。后来,逐渐形成了专门调查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应答技术( 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RRT)。在本项目组研究之前,国内外对敏感问题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研究,主要局限于简单随机抽样,实际应用也主要局限于小范围特殊人群小样本的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或将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整群抽样、(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资料误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有关公式来统计分析。鉴于此,本文选定了二分类敏感问题Warner随机应答模型、Simmons随机应答模型、双无关问题模型、改进的随机应答模型,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模型以及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单无关联问题模型、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对这八种RRT模型与二阶段抽样方法组合的8种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进行探讨,为属性特征敏感问题和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大规模的复杂抽样调查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及有效、可靠的统计公式。方法:在本文研究中,根据Cochran的经典抽样理论、全概率公式、方差的性质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以及二项选择敏感问题Warner模型、Simmons模型、双无关问题模型和改进的RRT模型,多项选择敏感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应答模型,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单无关联问题模型、加法模型、乘法模型八种RRT模型的理论方法,设计出八种RRT模型的二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推导出其敏感问题总体比例、总体均值的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方差的计算公式。于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在北京市随机抽取9个区县,分别从被抽中9区县内随机抽取部分男男性行为者,共620人,成功运用三种RRT模型对其二项选择、多项选择、数量特征的敏感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本文研究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在全国范围内挑选30名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专家咨询评价;经寻求合适的准则效标变量,对敏感问题二项选择Simmons随机应答模型、多项选择敏感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应答模型、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下二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进行了准则效度评价。结果:一、本研究中将抽样技术理论和随机应答技术的理论相结合,推导出二阶段抽样方法下八种RRT模型调查敏感问题时总体比例的估计量及其方差计算公式。二、运用本文研究的二阶段抽样条件下3种RRT模型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调查估计出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10个敏感问题结果如下:1.肛交中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为78.65%;2.最近1个月中肛交从不全程使用安全套、有时全程使用安全套、每次全程使用安全套、没有肛交的发生比例分别是7.2055%、28.8687%、55.9630%、7.9627%;3.最近一年男男商业性性行为中平均每次收费<200元、200~399元、400~599元、600元以上、无男男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是3.2988%、4.9569%、2.6000%、5.8566%、87.8276%。4.最近一年HIV检测结果为阳性、阴性、检查过但不知道结果、结果不确定、没有检查过的比例分别是8.0272%、72.4350%、8.2792%、5.2110%、6.0476。5.最近一年中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性病检查结果为有性病、无性病、检查过但不知道结果、结果不确定、没有检查过的比例分别是15.1704%、67.9019%、4.1940%、5.4319%、7.3017%。6.男男性性行为(达到射精高潮时)的方式为肛交、口交、其它性行为方式的比例分别是64.6453%,18.7388%,16.6159%。7.男男性行为中安全套有破损、无破损、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是12.4620%,67.7727%,19.7653%。8.首次男男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9747岁。9.每人每月男男性行为不同性伴的平均人数为3人。10.月平均男男性行为的次数为4.8次。三、进行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评价,专家咨询结果优良比例达100%;对三种RRT模型下二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实际调查计算的5项指标,分别与相应效度准则变量的差别作假设检验,P值分别为0.73125、0.62605、0.5164、0.59147、0.32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准则效度评价结果,效度均较高。结论:本文研究的敏感问题RRT模型下二阶段抽样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科学、可靠、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存在无固定性伴、肛交为主要性行为方式、全程使用安全套比例低、安全套破损比例高等艾滋病、性病高危性行为,应引起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对敏感性问题调查之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敏感性问题调查之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敏感性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委婉询问法 |
2 网上敏感性问题调查法 |
3 随机化回答技术 |
3.1 Warner模型 |
3.2 Simmons模型 |
3.3 Mangat模型 |
4 结论与建议 |
(2)问卷调查中敏感性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敏感性问题及其成因 |
二、问卷调查中敏感性问题的处理方法 |
(一) 非数字化处理方法 |
1. 保密法 |
2. 引导法 |
3. 模糊法 |
4. 采用非数字化处理方法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5. 对非数字化去敏感方法的评价 |
(二) 数字化处理方法 (随机化回答技术) |
1. 随机化回答技术及应用 |
2. 采用随机化回答技术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敏感性问题调查的调查形式 |
(一) 面谈调查 |
(二) 网上调查 |
四、小结 |
(3)关于敏感性问题调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2 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 |
2.1 Warner 模型 |
2.2 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 |
2.3 两阶段随机化回答模型 |
2.3.1 Mangat & Singh 模型 |
2.3.2 Mangat 模型 |
2.3.3 Christopher & Sarjinder 模型 |
2.4 有多项分类的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 |
3 改进的敏感性问题的随机化回答模型 |
3.1 两阶段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 |
3.2 有多项分类的无关联问题随机化回答模型 |
4 敏感性问题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 |
4.1 非随机化回答模型的优点 |
4.2 三角模型 |
4.3 交叉模型 |
4.4 平行模型 |
5 改进的敏感性问题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 |
5.1 基于平行模型的非随机化回答模型中有关两总体的比较 |
5.2 分层抽样下的三角模型 |
6 实证分析非随机化回答模型在教学改革成果调查中的应用 |
6.1 应用背景 |
6.2 数据收集与描述 |
6.3 分层抽样下的三角模型应用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敏感性问题9种RRT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设计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敏感性问题 9 种 RRT 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样本量估计公式的推导 |
1. 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 Warner 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2. 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 Simmons 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3. 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双无关问题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4. 二项选择敏感性问题改进的随机回答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5. 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回答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6. 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随机间接回答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7.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无关联问题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8.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9.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乘法模型的三阶段抽样 |
10. 二分类敏感性问题 Warner 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1. 二分类敏感性问题 Simmons 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2. 二分类敏感性问题双无关问题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3. 二分类敏感性问题改进的随机回答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4. 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单一样本随机回答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5. 多项选择敏感性问题随机间接回答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抽样 |
16.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无关联问题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 |
17.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加法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 |
18. 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乘法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 |
第二部分 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 RRT 模型下三阶段抽样的初步调查 |
1. 前言 |
2. 调查设计 |
3. 调查和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西昌市女性性工作者敏感特征研究中现场调查的样本量估计 |
1. 前言 |
2. 女性性工作者首次性服务年龄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3. 女性性工作者月人均性服务次数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4. 女性性工作者性服务次均费用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5. 女性性工作者拥有固定性伴侣比例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6. 女性性工作者患性病时停止性服务比例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7. 女性性工作者同意卖淫合法化比例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8. 女性性工作者性病检查结果类别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9. 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检测结果类别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10. 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破损情况各类别三阶段抽样调查 |
11. 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各类别的三阶段抽样调查 |
12. 最终样本量的确定 |
第四部分 敏感性问题 RRT 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统计方法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
1. 蒙特卡洛方法简介 |
2. 计算机模拟敏感性问题 RRT 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统计方法的效度信度评价思路 |
3. 建立模拟总体 |
4. 敏感性问题 RRT 模型的(分层)三阶段模拟抽样调查 |
5. 敏感性问题 RRT 模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统计方法的效度信度评价结果 |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随机应答技术方法(RRT)调查表 |
致谢 |
(5)基于辅助信息在分层抽样中敏感性问题的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历史背景介绍 |
1.1.1 随机化回答技术(RRT) |
1.1.2 复杂抽样下的敏感性问题 |
1.1.3 敏感问题辅助信息的使用 |
1.2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典型的随机化回答模型和贝叶斯估计 |
2.1 随机化回答技术 |
2.1.1 沃纳(Warner)模型 |
2.1.2 西蒙斯(Simmons)模型 |
2.1.3 改进模型 |
2.2 贝叶斯估计 |
2.2.1 沃纳模型下的贝叶斯方法 |
2.2.2 西蒙斯模型下的贝叶斯方法 |
第三章 分层抽样下敏感性问题 |
3.1 比估计和回归估计 |
3.1.1 比估计 |
3.1.2 回归估计 |
3.2 分层抽样下的比估计和回归估计 |
3.2.1 定义及符号说明 |
3.2.2 分层抽样下简单抽样的比估计 |
3.2.3 分层抽样下简单抽样的回归估计 |
3.3 分层抽样下的敏感性问题 |
3.3.1 分层抽样下的沃纳模型 |
3.3.2 分层抽样下的西蒙斯模型 |
3.3.3 分层抽样下的改进模型 |
第四章 分层抽样中敏感性问题的比估计 |
4.1 定义及符号说明 |
4.2 分层抽样下沃纳模型的比估计 |
4.2.1 模型介绍和参数估计 |
4.2.2 效率比较 |
4.3 分层抽样下西蒙斯模型的比估计 |
4.3.1 模型介绍和参数估计 |
4.3.2 效率比较 |
4.4 分层抽样下改进模型的比估计 |
4.4.1 模型介绍和参数估计 |
4.4.2 效率比较 |
第五章 分层抽样中敏感性问题的回归估计 |
5.1 定义及符号说明 |
5.2 分层抽样下沃纳模型的回归估计 |
5.2.1 β_k为确定的常数 |
5.2.2 β_k为样本回归系数 |
5.2.3 效率比较 |
5.3 分层抽样下西蒙斯模型的回归估计 |
5.3.1 β_k为确定的常数 |
5.3.2 β_k为样本回归系数 |
5.3.3 效率比较 |
5.4 分层抽样下改进模型的回归估计 |
5.4.1 β_k为确定的常数 |
5.4.2 β_k为样本回归系数 |
5.4.3 效率比较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 |
1. 二项选择敏感问题 Simmons 模型的分层抽样 |
2. 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回答模型的分层随机抽样 |
3. 多分类敏感问题随机间接回答模型的分层抽样 |
第二部分:应用实例——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调查分析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调查设计 |
3. 调查结果 |
第三部分 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蒙特卡洛模拟及效度信度评价 |
1. 蒙特卡洛模拟定义及原理 |
2. 蒙特卡洛模拟抽样的过程 |
3. 模拟结果 |
4. 效度和信度评价 |
讨论 |
1. 应用随机应答技术调查敏感性问题的意义 |
2. 应用 RRT 调查 MSM 人群的高危性行为与性病、艾滋病的预防 |
3. 随机应答技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
4. 随机应答技术的效度和信度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致谢 |
(7)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 |
1.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的无关联问题模型的分层随机抽样 |
1.1 调查方法 |
1.2 H 层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1.3 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2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的分层随机抽样 |
2.1 调查方法 |
2.2 H 层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2.3 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3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乘法模型的分层随机抽样 |
3.1 调查方法 |
3.2 H 层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3.3 总体均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 |
第二部分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现场调查 |
1. 相关概念及背景 |
1.1 同性恋及男男性行为者 |
1.2 调查背景 |
2.调查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抽样方法 |
2.3 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 |
2.4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随机应答加法模型 |
2.5 调查过程及质量控制 |
2.6 数据录入 |
3.调查结果的计算及分析 |
3.1 MSM 人群第一次发生性行为年龄的调查 |
3.2 MSM 人群月均发生男男性行为不同性伴数的调查 |
第三部分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统计方法的信度效度评价 |
1. 数量特征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蒙特卡洛模拟 |
1.1 蒙特卡洛模拟介绍 |
1.2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抽样的模拟过程 |
2. 模拟抽样调查结果计算 |
3. 效度和信度评价 |
3.1 效度评价 |
3.2 信度评价 |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的改进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改进模型 |
3 模型的讨论和模拟 |
(9)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调查的研究现状 |
1.2.2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3 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及难点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理论概述 |
2.1 网络调查的特性 |
2.1.1 网络调查的优势 |
2.1.2 网络调查的弱势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数据质量 |
2.2.2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 |
2.3 相关理论阐述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3.2 最优控制理论 |
2.3.3 数据误差理论 |
2.4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理论 |
2.4.1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含义 |
2.4.2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1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2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体系 |
3.2.1 德尔菲法 |
3.2.2 交叉影响分析法 |
3.3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的保障体系 |
3.4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及误差效应分析 |
4.1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 |
4.1.1 网络调查覆盖误差 |
4.1.2 网络调查抽样误差 |
4.1.3 网络调查无回答误差 |
4.1.4 网络调查计量误差 |
4.2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效应及其分析方法 |
4.2.1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效应 |
4.2.2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效应分析方法 |
4.3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效应分析 |
4.3.1 网络调查覆盖误差效应分析 |
4.3.2 网络调查抽样误差效应分析 |
4.3.3 网络调查无回答误差效应分析 |
4.3.4 网络调查计量误差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调查数据误差控制 |
5.1 网络调查的覆盖误差与抽样误差控制 |
5.1.1 事后分层调整 |
5.1.2 参考样本的加权调整 |
5.1.3 倾向加权调整 |
5.1.4 非网民总体抽样的误差控制 |
5.2 网络调查的无回答误差控制 |
5.2.1 基于二级抽样的网络调查单位回答误差控制 |
5.2.2 基于组内随机替代的网络调查项目无回答误差控制 |
5.3 网络调查的计量误差控制 |
5.3.1 混合效应随机化回答模型 |
5.3.2 监测不遵从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的仿真研究 |
6.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6.1.1 设计构架与实施程序 |
6.1.2 仿真设计 |
6.1.3 研究工具 |
6.2 仿真结果 |
6.2.1 无回答误差修正仿真 |
6.2.2 计量误差修正仿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网络调查数据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
7.1 基于组织层面的对策建议 |
7.2 基于管理层面的对策建议 |
7.3 基于方法与技术层面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 |
(10)敏感问题二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 言 |
第一部分:敏感性问题二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 |
1. 二项选择敏感问题Warner 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2. 二项选择敏感问题Simmons 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3. 二项选择敏感问题双无关问题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4. 二项选择敏感问题改进的随机应答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5. 多项选择敏感问题随机应答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6.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单无关问题RRT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7.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加法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8. 数量特征敏感问题乘法模型的两阶段抽样 |
第二部分:应用实例——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调查分析 |
1. 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
2. 调查设计 |
3. 调查计算结果 |
第三部分:敏感性问题二阶段抽样统计方法的效度评价 |
1. 基本概念 |
2. 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的评价 |
3. 准则效度评价 |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致谢 |
四、对敏感性问题调查之随机化回答技术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敏感性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法[J]. 孟楠. 山东工业技术, 2015(01)
- [2]问卷调查中敏感性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J]. 杨茂林. 市场研究, 2014(05)
- [3]关于敏感性问题调查技术的研究[D]. 刘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8)
- [4]敏感性问题9种RRT模型下(分层)三阶段抽样调查设计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D]. 靳宗达. 苏州大学, 2014(09)
- [5]基于辅助信息在分层抽样中敏感性问题的模型分析[D]. 杨林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6]分类敏感问题分层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D]. 刘雯. 苏州大学, 2012(03)
- [7]数量特征敏感问题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D]. 刘鹏. 苏州大学, 2012(11)
- [8]数量特征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的改进模型[J]. 饶贤清. 大学数学, 2011(06)
- [9]网络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研究[D]. 樊茗玥. 江苏大学, 2011(06)
- [10]敏感问题二阶段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D]. 贺志龙. 苏州大学, 2011(06)
标签:分层抽样论文;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论文; 抽样调查法论文; 分层随机抽样论文; 多阶段抽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