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internet五项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汪哲宇[1](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张涵[2](2020)在《智能互联产品的周期性体验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普及和商用,加剧了信息社会转型的步伐,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过去,信息社会正式步入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趋势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消费产业实现了更好的结合,相应的衍生出大量的智能化服务和体验场景,在此基础上,智能互联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概念的落地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互联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智能互联作为智能化产品发展和迭代的方向,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行业内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标准;由于在设计上缺乏理论方法的指导,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因此,智能互联产品需要介入体验设计的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桌面调研的形式总结了智能互联产品的研究现状,从其构成形式、交互方式、体验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概述和界定;并对用户体验的定义、用户体验的内涵、体验质量的评价形式及量化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等内容做了整理和总结,以时间为智能互联产品用户体验的研究维度,建立了理论方法和研究主体的结合点,确立了以周期性体验要素提取为目标的后续研究方向。案例调研阶段,通过用户访谈的研究方法搜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互联产品用户体验案例,提取了大量的用户体验影响要素。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形式,对相关要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通过卡片分类和焦点小组的方法,对要素系统完成了逻辑上的归类和整理:认知、依托、价值反馈是模型系统的三个一级要素,代表着智能互联产品的周期性体验的三个阶段,体验阶段中包含若干个二级要素。理论输出阶段着对整个要素系统做了映射分析,总结了阶段性体验的特征和要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围绕要素的属性确立了产品侧、设计侧、用户侧三大体验主体,构建出“CEV”周期性体验要素模型。基于模型的应用性,研究针对智能互联产品的体验质量评估与模型内容展开了关联性分析,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五类评价指标并细化了具体评价内容,完成了智能互联产品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和相关的评价工具。研究在最后阶段举办了线上工作坊,输出了部分智能互联产品的用户体验评价和体验设计优化方案,以此验证了CEV体验要素模型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通过总结工作坊的输出成果以及参与者的意见和反馈,对整个研究成果作总结和反思。
傅勘[3](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国家的判定标准(老年人人口占比7%),我国社会在2000年就迈入了老龄化时代;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5%,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3.3%,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甚至在未来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同时,当前我国医疗养老资源供不应求,二孩政策与延迟退休政策成效尚不显着,如此严峻的养老形势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构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本文借助新兴技术设计能够提高医疗养老资源利用率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我国居家长者实施智能化精准服务以减轻家庭负担,提供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问题的方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本文根据当前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一种多方参与、共享医疗养老资源为基础的业务运营模式。定义服务模式中的参与角色,设计出服务模式的信息流向、整体逻辑以及服务具体实施流程,完成医养结合型服务模式的构建。同时结合物联技术搭建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明确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及数据采集方式,设计数据库存储模式。为后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居家养老智能化功能设计奠定基础,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其次,本文对物联网设备能够采集的体征数据进行处理并筛选出影响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因素,分别建立单一分类器和集成分类器的健康预测模型对心脏病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得出在较为复杂的指标集下,CART决策树的分类效果要好于SVM的分类效果,boosting集成算法对于单一分类器预测性能的提升要强于Bagging算法,而将两种集成算法思想结合起来,融合多个强学习器优势的Stacking算法分类准确率最高、误差最小、稳定性最好,在此基础上构建健康预警机制,完整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服务内容。最后,本文通过网站服务器和移动APP端实现服务模式的部分功能。并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拓展资金渠道和加大宣传力度四方面给出具体的服务保障措施,完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於薇[4](2020)在《21世纪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和平宪法第9条的修宪纷争越发在参、众两院选举中显得白热化,引发日本乃至国际社会的舆论热议。日本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时期内,针对宪法第9条问题上的态度立场以及变化趋势,将会对宪法第9条修宪的可能性、修宪进程以及修宪路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找出日本主要政治力量对宪法第9条产生的作用影响,准确把握宪法第9条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本文分别针对政党、首相、议员、选民等政治主体围绕宪法第9条的政治观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在对政党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政党纲领中涉及宪法第9条的相关条例,以掌握政党对宪法第9条的核心思想。同时,通过对比21世纪历任首相的个人宪法观,结合其任期内实行的相关政策,以把握首相在宪法第9条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趋势。通过2003年至2017年选举中的舆论调查数据,比较国会议员与选民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及其变化情况,以掌握两者对于宪法第9条政治观的现状与变化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政治主体关于宪法第9条政治观的综合分析,对宪法第9条修宪的可能性进行现状梳理与预判。综合21世纪日本主要政治力量对于宪法第9条政治观的现状与发展变化,可以得出,日本在短期内实现宪法第9条修宪的可能性较小。日本现任首相安倍在其任期内完成修宪的政治夙愿也可能落空。
宋万(SIBOUAKHAM SOMVANG)[5](2020)在《老中合作的社会基础与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自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国际范围内众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关注。老挝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协议签订国家之一,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和“中国-东盟”合作的关键节点。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合作的受益者,笔者得以有机会获得中国留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来到中国求学。在中国这几年的留学生涯使我受益匪浅。为了能够学有所用,回报祖国,笔者专门选择了“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合作这一主题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以期能够为推进老中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出谋划策,贡献出作为留学生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从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认知和老中合作开展的社会基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论文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以笔者在老挝调查收集实证数据资料为支撑考察了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认知特征,并对“一带一路”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得出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老中合作优势互补,社会基础深厚。其一,老挝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双方资源禀赋各具优势,产业结构各有特点,双方企业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框架下企业开展合作将带来共赢。其二,老中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两国各级领导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双方保持互访、商定合作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两国已经形成了颇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合作范围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老中铁路、老中公路、老中航空运输、能源设施、卫星通讯设施)、经贸投资(国际贸易、金融投资)、人文交流(教育培训合作、救灾、援助、防疫与扶贫合作)、旅游项目(老-中旅游论坛、国家旅游免签)、区域合作(湄公河治理、澜沧江治理、边境犯罪治理)等,合作基础深厚。第二,论文调查了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并通过量表的方式考察了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作用前景的认知,主要包括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同程度较高,认同度均值得分为3.96(满分为5分),这表明老挝公众对老中之间的“一带一路”建设普遍持较为积极的态度。“一带一路”倡议绩效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积极绩效得分较高,均在3.5分以上(满分为5分)。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性政治绩效得分为3.91、积极性经济绩效得分为3.94、积极性文化绩效得分为3.88、积极性社会绩效得分为3.76,“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性基础设施绩效得分为3.85。“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极性绩效得分在3.5分以下,为3.40。第三,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特征群体的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特征。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年龄分布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大致呈现递增分布,即随着年龄的不断升高,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也在升高;“一带一路”倡议的性别分布中,老挝民众中男性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要高于女性群体,其中前者均值得分为4.07,后者均值得分为3.79;“一带一路”倡议的收入分布中,不同收入状况的个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大致呈现递增趋势,即收入越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越高;“一带一路”倡议的教育程度分布中,不同教育程度个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大致呈现“U”型分布,即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升高,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在不断降低,但达到一定谷底后会转而上升,即教育程度升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反而在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信息渠道分布中,老挝民众中使用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的群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要低于使用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群体,其中前者均值得分为3.90,后者均值得分为4.05。方差分析结果(p<0.005)均支持了上述研究发现。第四,论文将老挝公众的“一带一路”认同当做结果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其一,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变量均与“一带一路”认同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年龄在99.9%水平上显着且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高,个体“一带一路”认同程度也越高;性别虚拟变量(以男性为参照)与“一带一路”认同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与男性群体相比,女性群体的“一带一路”认同度低(p<0.01);收入在95%水平上显着且呈正相关关系,月平均收入越高,个体的“一带一路”认同也越高;教育程度与个体“一带一路”认同程度呈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1),教育程度越高,个体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越高;信息渠道虚拟变量(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参照)与“一带一路”认同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与互联网新媒体相比,使用传统媒体了解“一带一路”信息的群体的“一带一路”认同度更高(p<0.01)。其二,中国认知对老挝公众的“一带一路”认同具有较大影响。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变量之后,中国认知变量同“一带一路”认同呈现出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01)。该项分析结果表明,老挝公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越高,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度也就越高。其三,“一带一路”作用绩效是影响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同的关键变量。一方面,“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政治绩效变量、积极性经济绩效变量、积极性社会绩效变量和积极性基础设施绩效变量均与“一带一路”认同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这表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政治绩效、积极性经济绩效、积极性社会绩效和积极性基础设施绩效越高,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越高。“一带一路”积极性文化绩效变量与“一带一路”认同也呈正相关关系。但就本次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而言,该项分析结果并不显着(P>0.05),该项结论并不具有统计学的推论意义。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消极性绩效变量与“一带一路”认同呈非常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01)。这表明,“一带一路”的消极性绩效越高,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程度越低。
颜银风[6](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引领的信息技术浪潮以迅捷之势悄然而至,致使教育领域诸多层面瞬息万变。创设休戚与共的群体实践模式,是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研讨契机,提高专业学习的实效性。因此,研究选择深入“互联网+”背景之下,探讨共同体的发展现状,揭露问题本质,探求完善策略,力图为共同体的实施路径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力的参考。研究者通过对“互联网+”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现状的关注与思考,结合其重要价值、多样性和研究前景,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与教师发展需求的本质联系,呈现共同体的不可或缺性,并阐明研究意义。为夯实研究基础和撑持后续研究,透过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文献的整合与综述,增强对共同体的整体认知,进而为后续的剖释工作提供便利,继而界定“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共同体”等相关概念,细致查究并阐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基础,领悟其给研究工作带来的深刻启发,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打下牢固的根基。为切实找寻到呈现“互联网+”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现状的真实资料,及时梳理思路对研究设计过程进行优化。研究者借助问卷法搜罗共同体外部表现,合理借助QQ、微信、网络链接等,顺利锁定调查范围为山东省内济南、烟台、济宁、泰安、菏泽、聊城六个地区,搜集的有效问卷为287份,包含男、女教师各93位、194位。通过问卷星、SPSS,系统性量化与分析问卷数据,客观呈现基本信息、内在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折射共同体现今的发展现状;运用访谈深入挖掘内部本质,结合10位访谈者的访谈资料,针对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存在意义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深入“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部分调研数据与访谈得来的质性文本,探求共同体存留的瑕玷,进行缘由的剖释。存有的问题:(共同体成员方面)参与动力不足、成员构成单一、交互协作过浅,(共同体组织层面)学习资源失重、管理规范不当、时间安排过满、专题研究不足,(外部环境层面)技术支持短缺、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指导欠缺。基于相关研究文献与调查得来的实证资料,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这一主题,研究者结合已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概括如下优化策略:教师个人及时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心智模式与融入集体研讨;共同体应精简网络平台、生成合作文化、注重成员的身份认同;外部环境着重于给予多种有力支持;学校侧重于规则与行政结构的改进,并合理规划时空。综上而言,就“互联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运行现状、意义分析、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反思。
刘淑萍[7](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赵建光[8](2019)在《基于向量网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在航空、军事、反恐、救灾、环境、工业、医疗及家居等领域,然而大部分WSN专网专用,普适性较差,在WSN架构、效率、能耗方面有很大改进空间。已构建的网络多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如需完成另一任务,就需要重新部署一个全新网络,造成网络底层物理设备复用率低,WSN资源浪费,网络通用性和多任务性差。另一方面,对于单个WSN节点,能量供给、计算和存储资源有限,需要提高节点使用寿命,降低节点功耗。由于单个WSN节点的资源受限性,网络必须平衡负载,延长单个节点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整个网络寿命。本文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及向量网(Vector Nerwork,VN)相关技术引入到WSN领域,在向量网架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DN的WSN网络(VN-based WSN,VN-WSN)架构,分离数据面、控制面和管理面。参照向量地址定义,设计了向量转发算法、多路径传输机制及路径恢复算法。提出了基于SDN和VN技术的VN-WSN构建算法及基于向量转发的源端数据转发策略,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分析,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仿真。基于SDN和VN技术部署VN-WSN,使端系统和通信网络可编程,实现一个VN-WSN网络可提供多种应用业务服务,从而共享网络资源。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SDN和向量网技术的WSN网络架构,即VN-WSN。网络架构主要由解耦的数据面和控制面构成,数据面由传感器节点执行,依据控制策略进行数据转发。控制面由分布式的控制器执行,负责网络拓扑维护及管理等工作,如拓扑发现、多路径路由等。优化网络地址,引入多标识,采用向量网三标识架构:身份标识/位置标识/路径标识。实现从IP网单标识(IP地址,既是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也代表路径标识),到移动网络双标识(身份/位置),再到向量网(身份/位置/路径)的三标识架构。通过解耦网络地址,优化网络架构,从而达到提高网络性能及网络扩展性的目的。(2)提出了基于向量地址的WSN数据转发策略。该策略中,将WSN的每个节点的所有当前无线链路出口进行局部编码(称为分量),这样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信息就由一系列的编码构成,我们称其为向量地址。在无需网内数据处理的场景下,主叫节点向控制器请求向量地址,控制器生成向量地址返回主叫节点,节点收到后存储该向量地址,每次转发从向量地址中分离一个分量,并把数据包送到该分量所对应的出端口上,中间的转发节点不存储任何路径有关的信息。在需要网内数据处理的场景下,与上述工作过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处理节点存储下一跳向量地址,多个向量地址接力完成转发,并进行网内数据融合。实验中,在同一应用场景下,分别采用现有WSN转发策略与向量地址转发策略,结果表明向量地址转发策略能节省更多的查表时间,节省能量,与FLOODING相比能耗降低89.15%,与GOSSIP相比能耗降低46.25%。(3)提出了基于向量地址的多路径传输机制及路径恢复算法。无线通信信号不稳定,WSN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网络动态性强,单一的路径转发难以提供高的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向量地址的端对端多路径传输机制及路径恢复算法,虽然单个路径不能连续保证网络连接,但是多条路径一起可以高可靠地提供网络连接。在该方法中,主叫申请和存储多条相对独立的通信路径,并按照路径代价排序待用。转发时,选择最优的一条路径之向量地址,按照向量转发机制转发,如果转发失败,启动路径恢复算法,选择备用路径进行数据转发。备用路径的切换速度独立于控制面的路由速度,所以可以实现端对端的快速路径切换,这样在较低的路由收敛速度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的目的。实验中,选择了路径最优的十条路径作为备选路径,分别对不同跳数下的路径恢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的性能显着改善。(4)提出了基于向量转发的源端查表数据转发策略。SDN-WISE每次数据转发都必须查表,造成WSN节点资源过度耗费,本文提出了基于向量转发的源端查表数据转发策略,最优状态下每个数据包只在源端查表一次,中间转发节点完全不用查表,即可完成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有效节约了WSN节点资源。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其优越性。
丁国勇[9](2019)在《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教育数据挖掘是对高等学校大规模全样本教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具有能够辅助高校决策能力、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的高校治理价值。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技术手段,构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挖掘和利用高校教育数据的价值,有助于丰富学生发展理论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和学业支持体系。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具有可靠的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吸收了国内外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框架包括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阿斯廷的学生投入理论与I-E-O模型、乔治·库的学生投入理论与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以及NSSE、CCSS、NCSS等调查研究方案的成果,构建出学校环境、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学生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四维度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这个分析框架,对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以揭示个案高校教育数据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上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重点在于揭示个案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独特情况和问题,但通过个案的分析,也有助于认识和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共同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采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存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特征及差异性;分别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客观数据、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三种数据来源,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个人特征、学生投入等三个维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二元逻辑回归等传统统计方法构建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方法构建分类模型,并比较各模型有效性,提出高校学生学业表现预测模型的部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存在性别差异、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父母教育水平的不同不会带来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从个人特征维度,学生学业表现也存在着科类差异;高考成绩与学生学业表现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人格、学业自我效能、心理状态、体质测试、心理预警状态、学生干部和党员身份与学生学业表现都存在相关性。从学生投入维度,参加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社团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就读体验与学生学业表现存在负相关。学业目标与学生学业表现呈正相关。通过对所构建的回归、分类共27个数据模型的比较发现,基于整合型教育系统中全部数据构建的模型最为有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高可解释学生学业表现65.4%的变异量;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约在13%到18%之间,个人特征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7%到20%之间,学生投入维度变量的解释力在10%到17%之间。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最高预测正确率为69%。应用贝叶斯网络、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教育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的12个分类模型,在运行时间、预测正确率、灵敏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相对而言,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的预测有效性要高于决策树分类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的稳定性要高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自变量精简减少了 10个自变量,且未明显降低模型有效性。
王青宇[10](2018)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制药领域中,95%以上化学药品为仿制药。近几十年来,仿制药在保障基本医疗供给,满足人民群众药品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国产仿制药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与原研药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连续发文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进行监测,对改革背景、政策目标、改革进程、激励政策等进行分析、探讨,对美、日等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过程、政策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对一致性评价利益相关者支持度进行调查分析,对一致性评价与药品标准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为我国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提供政策建议。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临床试验数据自查和核查,开启了仿制药注册申报及质量严格监管的良好开端,但目前政策推行中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作为阶段性政策,一致性评价推动多以国务院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为主,缺乏上位法的联系和衔接,缺少前瞻性及长期制度设计,包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上市后再评价制度以及仿制药欺诈惩罚制度等;其次,参比制剂可获得性较低或者不匹配,基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豁免品种有待进一步探讨,复杂、特定仿制药指南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首批基本药物目录中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前批准的289个口服固体制剂品种(以下简称289品种)完成率较低,企业评价动力不足,改革任务重、困难大等。第四,部分仿制药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不足。在对美、日历史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分析中,发现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是依据政府、企业以及科学文献三方证据,日本药品有效性评价参考了美国的DESI,评价方法上确立了科学文献筛选评价品种,企业提交证明材料、药事委员会审议等方法。药品品质再评价主要采用体外溶出试验的方法,以制剂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溶出曲线比较来进行评价。我国方法主要采用市场准入制度,人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为主。在代表药物药品标准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药品标准的比较中,我国药品标准中部分项下规定不够详细、标准较低,这将会对仿制药品质量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中,还应该注重药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建立适合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注册标准及国家药品标准等标准体系。问卷调研部分,受访者认为总体上仿制药在安全性方面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厂家仿制药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抗生素、心血管类仿制药在临床使用时受到抱怨或投诉。药师对我国目前仿制药信任度较低,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支持度较高。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中信息透明度较高,沟通渠道多样,上市药物目录集数据库初步建立。但目前基本药物目录中289品种一致性评价通过率较低,建议考虑国情与患者需求,时间上有一定缓冲期。继续加大289品种一致性评价的激励制度,包括完善财政激励、采购、医保支付政策等。尽快完善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参比制剂应尽早明确,基于BCS分类豁免品种应逐步公布,完善特定、复杂仿制药审批指南。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医保支付政策等应逐渐细化、落实。防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变为“一次性评价”,需要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仿制药信任度,发挥药师主体责任,逐步推行仿制药替代政策,不断完善仿制药政策。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对仿制药及参比制剂定义的要素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2)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进程及阻碍、利益相关者、审评透明度等进行了监测分析和评价。(3)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和药品标准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4)本研究对国内药师对仿制药知识、观点及一致性评价的看法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则为未来循证药学研究以及真实世界证据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解读internet五项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internet五项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智能互联产品的周期性体验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电子产品泛智能化趋势加快 |
1.2.2 产品设计重心的偏移 |
1.2.3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用户体验的研究现状 |
1.3.2 周期性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
1.3.3 智能互联产品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流程、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智能互联的相关概述 |
2.1.1 智能互联的概念 |
2.1.2 智能互联产品的类型 |
2.1.3 智能互联产品的交互方式分析 |
2.2 用户体验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1 用户体验的定义 |
2.2.2 用户体验的内涵 |
2.2.3 用户体验质量的评价维度 |
2.2.4 体验指标的量化方法 |
2.2.5 用户体验的设计 |
2.3 周期性用户体验的概念 |
2.3.1 用户体验在时间维度上的划分 |
2.3.2 周期性体验的构成 |
2.3.3 周期性体验与智能互联产品设计的相关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产品的周期性体验案例分析 |
3.1 智能互联产品的体验阶段划分 |
3.1.1 体验的初期 |
3.1.2 体验的中期 |
3.1.3 体验的末期 |
3.2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3.2.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3.2.2 访谈结果整理 |
3.2.3 用户体验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 |
3.3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 |
3.3.1 用户体验影响要素的整理 |
3.3.2 用户体验影响要素的解析 |
3.3.3 要素的初期分类和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模型的构建 |
4.1 周期性体验要素的提炼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建立体验要素模型 |
4.2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模型“CEV” |
4.2.1 “认知”要素 |
4.2.2 “依托”要素 |
4.2.3 “价值反馈”要素 |
4.3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的构成内容和变化规律 |
4.3.1 产品侧对用户需求的解读 |
4.3.2 设计侧的表达 |
4.3.3 用户侧的反馈对设计的影响 |
4.3.4 要素的变化规律 |
4.4 CEV模型的应用价值分析 |
4.4.1 智能互联产品体验质量的评估与度量 |
4.4.2 智能互联产品设计的指导和推进 |
4.4.3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模型的拓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要素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
5.1 CEV要素模型验证工作坊 |
5.1.1 工作坊 |
5.1.2 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 |
5.1.3 工作坊成果概述 |
5.2 米家智能家具的周期性体验质量评价和设计优化 |
5.2.1 产品的周期性体验质量评价 |
5.2.2 产品的体验改进意见 |
5.3 SKG智能按摩产品的体验评价和优化 |
5.3.1 产品的用户体验评价 |
5.3.2 产品的体验改进意见 |
5.4 线上工作坊的总结和反思 |
5.4.1 工作坊的总结 |
5.4.2 工作坊的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经历 |
附录二 :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体验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四 :CEV体验要素模型 |
附录五 :智能互联产品周期性用户体验质量评价表 |
附录六 :智能互联产品体验设计走查表 |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发展现状 |
2.1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 |
2.2 医养结合模式概述 |
2.3 物联网技术概述 |
2.3.1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
2.3.2 养老服务领域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 |
2.4 数据分类技术概述 |
2.4.1 CART分类树算法 |
2.4.2 支持向量机算法 |
2.5 集成算法概述 |
2.5.1 Bagging算法 |
2.5.2 Boosting算法 |
2.5.3 Stacking算法 |
2.6 分类器评估方法概述 |
2.6.1 混淆矩阵 |
2.6.2 一致性检验 |
2.6.3 ROC曲线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设计 |
3.1 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方式设计 |
3.1.1 服务参与方合作关系分析 |
3.1.2 业务运营模式设计 |
3.2 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角色定义 |
3.2.1 服务角色功能分析 |
3.2.2 服务角色关联图设计 |
3.3 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架构建立 |
3.3.1 服务信息流向设计 |
3.3.2 服务整体逻辑设计 |
3.3.3 服务具体实施流程设计 |
3.4 物联网监测环境搭建 |
3.4.1 生命体征采集技术原理 |
3.4.2 体征数据采集 |
3.4.3 体征数据存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健康预警功能设计 |
4.1 健康体征数据整理 |
4.1.1 数据预处理 |
4.1.2 患病情况描述性统计 |
4.1.3 影响因素分析 |
4.2 居家长者心脏健康预测模型构建 |
4.2.1 基于单一分类器的心脏病预测 |
4.2.2 基于集成分类器的心脏病预测模型构建 |
4.2.3 集成算法对单一分类器性能提升效果综合比较 |
4.3 健康预警机制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养结合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现 |
5.1 网站服务器端的服务实现 |
5.2 移动APP端的服务实现 |
5.3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 |
5.3.1 服务问题描述 |
5.3.2 解决措施及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21世纪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宪法第9条的历史及现状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围绕宪法第9条的主要宪法观 |
一、修宪派代表观点 |
二、护宪派代表观点 |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宪法第9条的现状背景 |
一、宪法调查会的设立 |
二、关于《日本国宪法调查报告书》 |
三、自民党主导下的修宪运动 |
第三章 21世纪主要政党纲领中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第一节 执政党纲领:积极修宪的自民党与“中道政党”公明党 |
一、力争修宪的自民党纲领中的变化 |
二、“中道政党”公明党纲领 |
第二节 在野党纲领:立场不一却偏向护宪 |
一、沿袭立宪主义的立宪民主党纲领 |
二、国民民主党纲领中的护宪主义 |
三、聚焦区域自治的大阪维新会纲领 |
四、坚定护宪的日本共产党纲领 |
第三节 围绕宪法第9条的政党分析 |
第四章 21世纪内阁首相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第一节 自民党内阁执政时期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一、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 |
二、自民党执政下的“一年一相”混乱时期 |
第二节 民主党政权更替下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一、鸠山由纪夫内阁时期 |
二、菅直人与野田佳彦内阁时期 |
第三节 自民党“一强”时期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一、第二次安倍内阁时期 |
第四节 围绕宪法第9条的首相分析 |
第五章 日本国会议员与选民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分析 |
第一节 国会议员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一、国会议员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数据分析 |
二、围绕宪法第9条的议员分析 |
第二节 选民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 |
一、选民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数据分析 |
二、围绕的宪法第9条的选民分析 |
第六章 分析与预测 |
第一节 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分析 |
一、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现状分析 |
二、围绕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预测 |
第二节 宪法第9条的现状与预测 |
一、宪法第9条修宪路径的现状分析 |
二、围绕宪法第9条的预测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老中合作的社会基础与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国国内研究综述 |
一、中国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意义分析的研究 |
二、中国学者有关“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合作研究 |
第二节 外国研究综述 |
一、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对“一带一路”的观点和态度 |
二、外国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意义、内容和路径的研究 |
第三节 老挝研究综述 |
一、老挝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现状 |
二、“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关系及合作开展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支撑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国际合作理论 |
三、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及进展 |
第一节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主要内涵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新进展 |
第五章 老挝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老挝国家概况 |
一、老挝人文地理概况 |
二、老挝社会经济现状简述 |
第二节 老中两国关系及社会基础合作历程 |
一、老挝与中国基础设施合作 |
二、经贸、投资领域合作 |
三、人文交流合作 |
四、老中旅游合作 |
五、澜沧江与湄公河区域合作 |
第六章 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收集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老挝公众“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认知特征分析 |
一、老挝民众对中国的认知状况 |
二、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认知状况 |
三、老挝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认同度及作用前景的认知状况 |
第三节 不同特征群体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特征分析 |
一、年龄与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 |
二、性别与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 |
三、收入与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 |
四、教育程度与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 |
五、信息渠道与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 |
第七章 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所涉变量操作化与基本信息统计 |
一、目标变量:“一带一路”认知 |
二、控制变量: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 |
三、核心解释变量:中国认知与“一带一路”作用绩效 |
第二节 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知影响因素OLS回归分析 |
一、控制变量与“一带一路”认同 |
二、中国认知变量与“一带一路”认同 |
三、“一带一路”作用绩效与“一带一路”认同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问题讨论与对策建议 |
一、“一带一路”框架下老中合作出现的问题 |
二、提升老挝公众“一带一路”认同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1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 :调查问卷(老文版) |
附录3 :访谈提纲(中老文对照版) |
附录4 :2012-2019到老挝游客统计表 |
(6)“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信息化政策的强力支持 |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至关重要性 |
(三)“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多样化 |
(四)“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前景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四)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一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设计 |
一、明确目的,确定方案 |
二、实施调查,搜集资料 |
(一)构思问卷 |
(二)勾勒访谈提纲 |
(三)选取调查对象 |
(四)收集研究资料 |
三、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
(一)处理分析问卷数据 |
(二)转录剖释访谈资料 |
四、梳理思路,归纳总结 |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问卷结果分析 |
一、基本信息分析 |
(一)问卷来源渠道 |
(二)问卷回收率 |
(三)问卷对象信息分析 |
二、问卷内在一致性分析 |
三、问卷相关性分析 |
四、“互联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现状分析 |
(一)教师思想意识情况分析 |
(二)教师认同感情况分析 |
(三)教师合作学习情况分析 |
(四)对领导者的认可度情况分析 |
(五)组织活动情况分析 |
(六)组织文化情况分析 |
(七)共同体管理情况分析 |
(八)外部助力情况分析 |
五、“互联网+”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问卷结论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访谈资料分析 |
一、“互联网+”对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 |
(一)利用丰富的资源,改变单调的教学方式 |
(二)突破时空的限制,形成“学习型组织” |
(三)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活动形式 |
(一)网络研修课程 |
(二)线下交流会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
一、共同体成员层面 |
(一)参与动力不足 |
(二)成员构成单一 |
(三)交互协作过浅 |
二、共同体组织层面 |
(一)学习资源失重 |
(二)管理规范不当 |
(三)时间安排过满 |
(四)专题研究不足 |
三、外部环境层面 |
(一)技术支持短缺 |
(二)经费投入不足 |
(三)专业指导欠缺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个人层面 |
(一)适应时代要求,增强在线发展能力 |
(二)转变心智模式,提高个人参与动机 |
(三)融入集体研讨,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
二、共同体层面 |
(一)精简网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
(二)生成合作文化,凝聚群体智慧 |
(三)注重身份认同,激发强大活力 |
三、外部环境层面 |
(一)紧随专家引导,增加研究活动 |
(二)加大行政支持,保障物质条件 |
(三)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使用频次 |
四、学校层面 |
(一)形成扁平化结构,营建和谐民主氛围 |
(二)强化规则章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
(三)合理规划时空,提高教师进修便利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讨论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向量网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SDN研究现状 |
1.2.2 IEEE802.15.4与ZIGBEE研究现状 |
1.2.3 基于SDN的WSN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研究 |
2.1 INTERNET相关研究 |
2.1.1 IP网络 |
2.1.2 ATM网络 |
2.1.3 MPLS网络 |
2.1.4 SDN及OPENFLOW |
2.2 WSN相关技术 |
2.2.1 WSN网络结构 |
2.2.2 IEEE802.15.4 |
2.2.3 ZIGBEE |
2.3 SDN-WISE |
2.4 本章小结 |
3 向量网架构研究 |
3.1 向量地址 |
3.2 向量转发 |
3.3 向量网架构 |
3.3.1 网络模型 |
3.3.2 网络控制面 |
3.3.3 向量网顶层网络架构 |
3.4 向量地址特性分析及WSN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向量转发的多路径传输及路径恢复算法 |
4.1 多路径传输 |
4.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3 路径恢复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向量网的VN-WSN构建算法 |
5.1 虚拟WSN |
5.2 VN-WSN构建模型 |
5.3 VN-WSN构建算法 |
5.4 实验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向量转发的源端数据转发策略研究 |
6.1 SDN-WISE体系结构及缺点分析 |
6.1.1 SDN-WISE体系结构 |
6.1.2 SDN-WISE拓扑发现 |
6.1.3 SDN-WISE数据包结构 |
6.1.4 WISE FLOW TABLE结构 |
6.1.5 SDN-WISE优缺点分析 |
6.2 基于向量转发的源端数据转发策略 |
6.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关于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 |
(三) 关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理论支撑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模型 |
一、戴维·拉文的学业表现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二、亚历山大·阿斯廷的I-E-0模型与学生投入理论 |
三、乔治·库的大学生成功要素模型与NSSE调查 |
四、清华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CCSS) |
五、厦门大学的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 |
第二节 影响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二、学校环境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三、个人特征对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 |
四、学生投入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现实问题 |
一、高等教育扩张中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与学业严重分化问题 |
二、高校学生的学业投入不足与学业困惑问题 |
三、高校对大学生学业的教学和管理支持体系构建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与研究框架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框架 |
第二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与数据理解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建模流程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理解 |
第三节 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方法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工具 |
第三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准备 |
第一节 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
一、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
二、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三、A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及特征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关联数据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数据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问卷调查数据 |
第三节 A大学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构建 |
一、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
二、整合型教育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第四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采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处理 |
第四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特征 |
一、A大学学生基本特征分析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统计特征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划分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分析 |
一、基于社会及人口统计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二、基于个人特征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三、基于学生投入的学业表现差异分析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趋势分析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总体趋势 |
二、A大学不同群体学生学业表现的变化趋势比较 |
三、A大学特殊群体的学业表现变化趋势分析 |
第五章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建模 |
第一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回归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二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分类模型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三、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决策树分类模型 |
四、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 |
五、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六、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分类模型的有效性比较 |
第三节 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与部署 |
一、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优化 |
二、A大学学生学业表现数据模型的部署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讨论 |
一、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变化趋势 |
二、高校学生学业表现的数据模型及有效性 |
第二节 管理对策 |
一、完善高校学生学业支持体系 |
二、提升高校教育数据挖掘能力 |
第三节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试验、体内BE试验 |
1.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政策研究 |
1.3.3 仿制药及参比制剂研究 |
1.3.4 仿制药上市后与原研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系统综述 |
1.3.5 医生、药师和患者对仿制药信任度的研究 |
1.3.6 仿制药价格、可获得性、可负担性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理论研究 |
1.4.3 比较研究 |
1.4.4 问卷调研 |
1.4.5 统计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仿制药、参比制剂、标准制剂 |
2.1.2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相关概念 |
2.1.3 质量及其度量 |
2.1.4 政策、政策过程、药物政策 |
2.2 相关理论 |
2.2.1 质量源于设计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回顾 |
3.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背景 |
3.1.1 政治、经济背景 |
3.1.2 行业背景 |
3.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改革监测 |
3.2.1 政策目的及观点 |
3.2.2 政策文件 |
3.2.3 政策立法及实施 |
3.2.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报程序 |
3.3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进展 |
3.3.1 一致性评价品种来源分类 |
3.3.2 分品种、分剂型阶段实施 |
3.3.3 公布的参比制剂分析 |
3.3.4 已获批品种、剂型、厂家分析 |
3.3.5 一致性评价审评受理情况 |
3.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激励措施 |
3.4.1 国家层面激励措施 |
3.4.2 各省、市对一致性评价的激励措施 |
第四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进程中呈现的问题 |
4.1 参比制剂相关问题 |
4.1.1 参比制剂选择争议 |
4.1.2 参比制剂的可获得性问题 |
4.2 基于BCS分类的BE豁免的研究 |
4.3 特定、复杂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问题 |
4.4 一致性评价进程中基药通过率过低 |
4.4.1 从企业角度分析 |
4.4.2 从管理主体角度分析 |
4.4.3 从行业角度分析 |
4.5 部分仿制药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 |
4.5.1 盐酸二甲双胍片 |
4.5.2 阿司匹林片 |
4.5.3 伊曲康唑胶囊 |
4.5.4 注射用头孢他啶 |
4.5.5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及借鉴 |
5.1 美国仿制药相关制度 |
5.1.1 美国Hatch—Waxman法案 |
5.1.2 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 |
5.1.3 美国橙皮书及参比制剂选择 |
5.1.4 特定、复杂仿制药的审批 |
5.2. 日本仿制药相关政策 |
5.2.1 日本仿制药市场准入制度 |
5.2.2 日本仿制药再评价政策 |
5.3 中美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比较 |
第六章 药师对一致性评价政策态度调研 |
6.1 目的 |
6.2 方法 |
6.2.1 问卷设计 |
6.2.2 数据收集的时间和方法 |
6.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6.3 结果 |
6.3.1 调研概况 |
6.3.2 药师对仿制药的认知及观点 |
6.3.3 药师对仿制药信任度及政策支持度 |
6.3.4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建议 |
7.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需进一步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7.2 一致性评价期限、方法 |
7.3 一致性评价特殊考量 |
7.3.1 参比制剂的界定应尽快明确并考虑例外情形 |
7.3.2 尽快建立基于BCS分类豁免品种名单 |
7.3.3 建立特定药品仿制药审批路径 |
7.4 基本药物一致性评价品种激励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 |
7.5 通过一致性评价政策后的品种管理 |
7.5.1 防止一致性评价变“一次性评价” |
7.5.2 提升仿制药信任度 |
7.5.3 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上市后药品再评价 |
7.5.4 逐步推行仿制药替代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卫生政策改革监测问卷 |
附录2: 药师对仿制药认知及一致性评价政策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致谢 |
附件 |
四、解读internet五项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2]智能互联产品的周期性体验要素研究[D]. 张涵. 江南大学, 2020(11)
-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养结合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D]. 傅勘. 燕山大学, 2020(01)
- [4]21世纪日本主要政治力量的宪法第9条政治观[D]. 於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老中合作的社会基础与老挝公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研究[D]. 宋万(SIBOUAKHAM SOMVANG). 武汉大学, 2020(08)
- [6]“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D]. 颜银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基于向量网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D]. 赵建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高校学生学业表现数据建模研究 ——基于A大学教育数据的分析[D]. 丁国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研究[D]. 王青宇. 沈阳药科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