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晶[1](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长生[2](2019)在《年鉴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以《福建年鉴》为例》文中指出年鉴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益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新的视野探讨年鉴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年鉴编纂寻求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创新是年鉴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根本途径。从年鉴编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是年鉴编纂出版的新途径。只有突破现有滞后的制约因素,把年鉴创新提高到以独特的文化产品参与文化竞争的高度,才能不断扩大年鉴影响力。
龙新民[3](2018)在《改革开放中的北京文化建设片段回忆》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作出四项指示,其中要求,"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流城市"。以此为开端,首都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得以确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历届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中心的建设,以改革为引
吉莉[4](2005)在《汉语报纸社论的图式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式理论主要研究语义记忆里的结构,它对一群信息的一般和期望的排列作出规定。它指出人们必须将接受到的新信息与自身已掌握的图式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新信息。通过图式,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信息,而且可以发现该信息是以何种方式体现的,例如,Halliday and Hasan (1985)认为图式可以通过文本结构体现出来。图式理论对语篇理解、记忆以及语言习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的图式理论研究都是关于故事图式的,但也有一些关于非文学文本的图式研究。本文就是采用图式理论分析研究权威性报纸《人民日报》上的从1998年到2004年9月的社论的图式。一共有216篇社论,这些社论按照各自的题材被分为6组。我们的分析从每一组中的社论开始,然后基于每一组社论的图式,我们总结出所有这些社论的通用图式。 我们的研究验证了图式理论的正确性,也为文学语篇与非文学语篇的图式比较研究,及英文社论与中文社论的图式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份参考。我们总结出来的这些图式可以帮助读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的理解中文社论。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文章首先说明了此分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大体讨论了图式理论对心理语言学的价值。接着作者又介绍了图式理论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并且介绍了一些已有的用其他的理论框架研究社论文本结构的情况。 第4章是文章的重点。在第4章中我们对这6组社论逐一对其图式进行探讨。作者通过许多有趣而又有说服性的例子,将这些图式的元素一一挖掘出来。
周维莉[5](2004)在《如何构筑出版业企业文化》文中研究指明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一定要强调其独特性。构建出版企业文化,就要从“特色”人手。
曲志红[6](2001)在《以实绩为自己过节》文中研究指明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曲志红)在第二个“中国记者节”到来的今天,257件优秀新闻作品(含新闻论文)和38个优秀新闻栏目
李佩成[7](2001)在《论新时期地下水经营管理新使命》文中研究说明在 1994年发表的试论地下水研究面临的历史转变的基础上 ,面对新世纪创造新辉煌的期盼 ,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地下水开发与经管面临的转变和任务有 8项即 :地下水开发与经管的指导思想要从比较放任 ,转变到高效利用与永续经营 ;在三水统观统管联合运用中要把地下水作为珍贵后备资源和抗旱的救命水资源加以利用 ;要把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作为地下水管理的重大方面 ,要对含水层进行脆弱性分区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水位、水质动态观测在内的水环境综合观测网站 ,加强对地下水的全面观测 ;要认真总结前 5 0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 ,制定未来 30年的地下水事业发展规划 ;要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法规 ;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 ,认真培养地下水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加强讯息网建设 ,在不断提高地下水科技水平的同时 ,重视科普宣传工作。
李佩成[8](2001)在《论新时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新使命》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本文作者曾在本刊发表文章 ,论述了地下水研究面临的历史转变。面对新世纪创造新辉煌的期盼 ,时过七年 ,在人类已跨入新世纪 ,面临创造新辉煌的形势下 ,地下水战线也应有新的作为、新的进展。本文论述了新时期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面临的应有转变和主要任务 :( 1)地下水开发与经营的指导思想要从比较放任 ,转变到高效利用与永续经营 ;( 2 )在三水统观统管联合运用中要把地下水作为珍贵后备水资源和抗旱的救命水加以对待 ;( 3)要把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作为地下水管理的突出任务 ,要在重点地区建立地下水保护带 ;( 4)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水位、水质动态观测在内的水环境综合观测网站 ,加强对地下水的全面观测 ;( 5 )要认真总结 5 0年来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 ,制定未来 30年的地下水事业发展规划 ;( 6 )要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法规 ;( 7)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 ,认真培养地下水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 8)加强信息网建设 ,办好《地下水》刊物 ,在不断提高地下水科技水平的同时 ,重视科普宣传
薛宝书,孙顒,陈夷茁,甄树声,谢洪涛,刘萍,吴运金,车吉心,邱久钦,吴至强,李正培,姚康乐,贺全礼,旺堆次仁,米吉提,杨振华[9](2001)在《情系出版,世纪抒怀——局长展望新世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习近平[10](2000)在《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在《福建年鉴》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00年2月,《福建年鉴》编委会在福州召开2000卷编纂工作会议。《福建年鉴》编委会主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会前对进一步办好《福建年鉴》写了批示,又在24日会上作了讲话。现将习近平省长的讲话摘要刊载。
二、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年鉴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以《福建年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年鉴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 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
(二) 创新是年鉴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
(三) 创新是提升年鉴编纂质量的根本途径 |
(四) 《福建年鉴》的创新做法与存在问题 |
1.在顶层设计方面 |
2.在编纂模式方面 |
3.在彩插及装帧设计方面 |
4.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
二、理念创新是年鉴创新的基础 |
(一) 内容 |
1.实现记述重点的转变 |
2.突出对地方特色及优势的记载和深度挖掘 |
3.着力增强客观性和实用性 |
(二) 体例 |
(三) 记述方式 |
1.更加重视图表的作用 |
2.更加重视卷首彩页的编辑 |
三、机制创新是年鉴创新的保障 |
(一) 组稿方式多元化 |
(二) 编纂流程信息化 |
(三) 编纂方法灵活化 |
(四) 出版方式多样化 |
(五) 人才培养科学化 |
四、技术创新是年鉴创新的条件 |
(一) 搭建数字化工作平台 |
(二) 优化年鉴网站 |
(三) 创建信息资源发布渠道 |
(四) 建立年鉴内容资源数据库 |
五、结语 |
(3)改革开放中的北京文化建设片段回忆(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二、着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
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
(4)汉语报纸社论的图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The Importance of Schema Theory in Psycholinguistic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1 The Origins of Schema Theory |
2.1.1.1 Gestalt Psychology: An Emphasis on "Top-down" Processing |
2.1.1.2 Bartlett's "Remembering" |
2.1.2 Definitions of "Schema" |
2.1.3 Schema Theory as a Viable Analytical Tool |
2.2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Editorials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
Chapter Four Exploring the Schemata of the Editorials |
4.1 Exploring the Schemata of the Editorials of Each Group |
4.1.1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Important Days |
4.1.2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Current Problems and Tasks |
4.1.3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Diplomacy |
4.1.4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meetings |
4.1.5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News |
4.1.6 Schema of the Editorials about New Polic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
4.2 Overall Schema Analysi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7)论新时期地下水经营管理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上要从比较放任的开发, 转变到高效利用和永续经营 |
2 在三水统观统管联合运用中要把地下水作为珍贵后备资源和抗旱的救命水加以利用 |
3 要把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作为地下水管理的重大方面, 要对含水层进行脆弱性分区管理 |
4 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水位、水质动态观测在内的水环境综合观测站网, 加强对地下水的全面观测 |
5 认真总结前50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 制定未来30年的地下水事业发展规划 |
6 要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法规 |
7 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培养渠道, 认真培养地下水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
8 加强讯息网建设, 重视科普宣传工作 |
(8)论新时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新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1 指导思想上要从比较放任的开发, 转变到高效利用和永续经营 |
2 在三水统观统管联合运用中要把地下水作为珍贵后备水资源和抗旱的救命水加以利用 |
3 要把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作为地下水管理的重大任务, 要在重点地区建立地下水保护带 |
4 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水位、水质动态观测在内的水环境综合观测站网, 加强对地下水的全面观测 |
5 认真总结50年来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及管理工作, 制定未来30年的地下水事业发展规划 |
6 要完善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法规 |
7 理顺地下水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 认真培养地下水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
8 加强信息网建设, 办好《地下水》杂志, 在不断提高地下水科技水平的同时, 重视科普宣传工作 |
四、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年鉴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以《福建年鉴》为例[J]. 欧长生. 中国年鉴研究, 2019(01)
- [3]改革开放中的北京文化建设片段回忆[J]. 龙新民. 百年潮, 2018(09)
- [4]汉语报纸社论的图式理论研究[D]. 吉莉. 苏州大学, 2005(05)
- [5]如何构筑出版业企业文化[J]. 周维莉. 当代贵州, 2004(17)
- [6]以实绩为自己过节[N]. 曲志红. 新华每日电讯, 2001
- [7]论新时期地下水经营管理新使命[J]. 李佩成.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02)
- [8]论新时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新使命[J]. 李佩成. 地下水, 2001(01)
- [9]情系出版,世纪抒怀——局长展望新世纪[J]. 薛宝书,孙顒,陈夷茁,甄树声,谢洪涛,刘萍,吴运金,车吉心,邱久钦,吴至强,李正培,姚康乐,贺全礼,旺堆次仁,米吉提,杨振华. 中国出版, 2001(01)
- [10]迎接新世纪 创造新辉煌——在《福建年鉴》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习近平.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