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名山多寺观 古树森森荫后人(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1](2020)在《淮安传统园林历史变迁及营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淮安地处“南船北马”交通要地,来往行人在此舍舟登陆,官商文人云集,南北文化碰撞交流,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尤其明清两代,随着漕运和盐运的兴起,淮安达到历史上封建经济的鼎盛时期,淮安传统园林建设进入成熟期。因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政治经济环境,淮安园林呈现出南北融合的特征,既体现了高超的园林技艺水平,又蕴涵着淮安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地风格,极具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填补淮安传统园林系统研究上的空白,充实淮安传统园林的研究内容,总结其营建特征,为淮安现代园林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前人留下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梳理,结合现有遗存园林及部分已修复园林,总结了淮安传统园林萌生、发展、成熟等几个历史阶段,分类概述了淮安传统园林的各种类型,并选取了清晏园、寓园、勺湖三座较有代表性的园林,分析研究其历史沿革、园林概况及造园特色。从而总结出淮安传统园林的营建特征,选址方面喜依山临水组团而建,布局上有“宏整、曲折、萧疏”三种风格,建筑方面南北杂糅兼具特色,景观方面分析了叠山、理水、花木种植的特征。
杨瑞瑞[2](2020)在《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大都水系网络发达,通惠河、坝河、金口河、金水河、高粱河都曾在这片土地光辉流淌,在大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初为漕西山木石,助力宫苑建设,郭守敬重开金口河,在金王朝屡试屡败的基础上,成功运营29年,满足了都城建设高潮期的需要;之后又引玉泉水进城,流经10余民坊,成为大都宫苑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早期城市生态廊道的伟大实践。为解决大都日益增长的漕运之需,郭守敬在金漕河的基础上整修坝河,充分开发利用北京西郊的水源,远引昌平白浮瓮山之水,开通通惠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与坝河形成南北两路并行的漕运体系。可以说大都水系规划是我国古代治水手册上波澜壮阔的一页,虽然千百年来水利一直不断兴修,但是完备的水利体系成形于元代,其水利成就之辉煌堪为一代典章。完备的水系条件,形成了都城内外,池泉密布的景象,为大都园林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园林引水提供了方便。皇室在皇城之内以万岁山——太液池一带为中心,建设大内御苑,在皇城之外向西开发西郊地区,敕建皇家佛寺,引高粱河之水灌渠,修建西山航道。在私家园林方面,贵族官绅多选址于城郊之地,绕水建园,四时游宴雅集频繁。在寺观园林方面,元代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助推了寺庙园林的兴盛,加之有众多前代遗迹散布南城之中,逐渐形成南北城并立,寺观罗布的景象,都城内外遍布大大小小的集市,形成围绕着水系分布商业,园林,佛刹,民居的城市水系景观格局。所以纵览城市全貌,园林的建设与城市水系的开发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元大都城市水系规划为背景,以大都城市、水系、园林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元大都水系与城市、园林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城市建设与水系规划的相关内容。其中,城市建设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街道坊制、空间片区三个方面作出概述,水系方面则系统地梳理了金口、金水、通惠、坝河四条河流和积水潭、太液池、瓮山泊三座池沼的空间流向以及规划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水系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得出大都水系规划一直是围绕城市建设展开的,为城市服务,城市因水而生的特点。其次,将大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坛庙四类进行分布区域及数量的统计,运用平面定位及三维复原的方法将园林落位于城市水系空间之中,绘制大都园林区域分布图。总结出各类园林的分布特征: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随后,结合水系在城市中的流线,总结园林与水系的分布关系:皇家园林分布在皇城之中和城外西郊、南郊,多沿高粱河、金水河分布;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城外,凉水河、通惠河附近。寺观园林两城之中皆有,多沿高粱河、通惠河、金水河呈带状分布;坛庙园林的分布与水系的关系并不密切。接着论文选取大都城内外三段典型水域进行园水关系探讨,分析园水环境及空间关系、视线关系等问题。最终主要从园林与水系的互相影响两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水系对园林在水利工程、园林活动、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于水系变迁对园林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水系也因园林的建造而更加多姿多彩,体现了大都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天谈论城市与水系,水系与园林的关系,上溯百年前的城市历史,看似迂远,但捧读古书,所得不只一二,探究水系规划与城市建设,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关系,形成较为完备的金元时期北京水系规划,城市建设和园林营建的知识体系,对园水关系的理解大有裨益。
方兴[3](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张鹏[4](2019)在《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西地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来就是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之地。江西在佛教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禅宗的出现和兴盛更是离不开江西文化环境的影响。本文以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个案研究、历史比较、图表绘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各时期的文史资料,梳理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发展脉络,归纳其园林类型特点,从相地选址、造园技艺、要素及意境营造等方面总结江西地区古代佛寺园林特色。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古代佛寺园林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经过研究将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初传期—东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江西地区成为最早开始传入佛教地区之一,此时佛寺园林并未出现。(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西地区佛寺增多,至慧远于东林寺创建人工禅林开始,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兴建由此拉开序幕,此时的佛寺园林还是多利用自然景观造景,人工造景较少。(3)发展期—隋唐时期,江西佛教发展兴盛,多个宗派在江西创立,出现“一花五叶”的繁荣景象,佛寺园林的创建开始第一个高潮。此一时期园林发展兴盛,佛寺开始进入山林,融入更多的人工造园技艺,对于植物的运用也更加丰富,后期禅宗的出现使得佛寺园林开始文人化。(4)全盛期—两宋时期,禅宗逐渐兴盛,随着“五家七宗”的出现,佛教空前繁荣,佛寺大量进入山林,出现僧佛占山的高潮,佛寺园林更多的利用自然景观,景观更加丰富。宋代江西文人辈出,文人与禅僧交往促进佛寺园林发展和文人化。(5)成熟期—元明时期,这一时期江西佛教发展逐渐缓慢,数量不及前代,唯有禅宗依然鼎盛,佛寺园林承前启后。明代造园艺术发展兴盛,佛寺园林中出现更多的人工造景,筑池叠山、花卉种植等更甚前代。(6)成熟后期—清代,江西佛教逐渐落寞,这一时期新建佛寺数量较少,佛寺园林发展缓慢。这一时期佛寺园林创新较少,多是对于前代的修缮和继承。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纷繁灿烂,数量众多,宗派林立而特色各不相同,佛寺园林更是以禅宗园林为主。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以山林郊野地最多,擅于利用自然环境来营造丰富的园林环境,造园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熟,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佛寺园林。
王凯璐[5](2018)在《鹰潭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鹰潭市的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其身后的历史底蕴,孕育出各种文化,并经久不衰。其中,龙虎山道教文化尤为着名。鹰潭市的古代园林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对江西传统园林研究的存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鹰潭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着手,对鹰潭市古代各时代背景下的园林类型、数量、成因造园意境及营造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归纳出鹰潭市古代园林的地域特色。1、秦汉——萌芽期,这一时期的鹰潭地区还处于当时的南蛮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因龙虎山道教祖师张道陵来到此山修炼,园林便开始萌发,其主要形式有台、井、洞、草堂,为寺观园林的出现打下基础。2、三国两晋南北朝——缓慢发展期,寺观园林在此时期开始产生,但园林以自然环境为着,人工规划痕迹较少,功能上主要以满足宗教活动为主。3、隋唐五代——转折期,唐时贵溪县设立,地区经济上的大力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的加入,文人开始参与造园,为鹰潭市园林的发展转变供给了契机。4、两宋——繁盛期,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儒、释、道三者相互碰撞融合,尤其是理学的传播,对当时的鹰潭文人园林的影响颇深,园林营建技艺水平明显上升。5、元明清——成熟期,园林的营建在延续宋代风格的同时又有所转变,社会风尚的转变使文人园林的主旨思想由“隐于园”逐渐转变为“娱于园”,营建的技艺及风格开始趋于模式化。
李凤仪[6](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李常生[7](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王启元[8](2012)在《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真实表现晚明僧侣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参与到当日中央政治、士大夫俗世生活的形态原貌;继而在僧侣生平、重大事件遇之考证建立以后,进一步讨论僧人之文学交游及其诗歌创作,以发掘方外群体在文化史背景下的文学史意义。高僧之俗世生活状况,并不妨碍其宗教职责,相反在晚明,其弘法传教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本研究亦欲证明,当日僧侣们结交政治高层,游走士大夫之间,以及频繁的诗歌创作等种种入世之行为,亦为其出家人本职之衍伸,槛内外之作为,始终相辅相成。僧侣于晚明时代所参与之政治争端、俗世交游、文学酬赠,皆为其欲达佛教中兴而不得不为者。本研究第一章所欲讨论,为有明一代之佛教发展状况,及于外部政治环境、内部佛教义理及僧人自主选择弘法之方式三方面,并解释了明代前中期为何佛法不盛,而万历后重又高僧辈出之关键。首先是前中期之历朝帝王,大都于佛教无甚兴趣,甚至时有打压;其次,佛教义理发展缓慢,尤其是禅修之形式严重僵化,其对俗世的吸引力亦逐渐丧失,佛教昌盛之充分条件因而缺失。而晚明隆万间之佛教中兴,首先由于外部之帝王及中央高层笃信佛法,又因穆、神易祚之际,佛教势力成为执政者手中之棋子,其中兴之必要条件业已成熟,僧侣内部研习义学,改正积习,佛教之面目焕然一新。皇家之眷顾与佛学振兴,又成为佛教接触士大夫阶层之机缘,为其在俗世弘扬佛法打开方便之门。第二章着重讨论了晚明时,政治生态更替之中心人物——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如何于万历朝初,改变旧日政治面貌之大胆作为。其重用张居正,使之放手经济改革,整顿吏制者,旧时史论中已颇多涉及;然慈圣藉佛教信仰,自立宗教偶像,亲近奉佛士大夫,广开禅林,施刻大藏事,前代研究多以之不关政事,而将之割裂讨论,则未必妥当。今知慈圣此举,即为借崇佛而阴易朝中政治势力之举,张居正、申时行等皆于佛家示好,而后起之东林诸子,亦多奉释迦;自万历中期之“争国本”起,近慈圣之奉佛士大夫转而支持皇长子常洛,遂开启晚明党争之序幕,其幕后操纵,亦出慈圣之手。今观僧人于此政教相合之万历朝,其政治倾向必近慈圣;而一旦陷入纷争,则僧人亦甚可能为后党一时失势而牺牲,万历间两大高僧紫柏、憨山,即因游走宫门而下狱甚至瘐死,即为其例。第三章叙僧俗交游之规模及方式。僧人与士大夫有所交游,是为显而易见之事,然当日僧俗间交游之规模究竟如何,与僧人交往之士大夫党派、学派身份如何,一直未有全面的梳理。本论所考出万历间与紫柏、憨山等急进派僧人过往之士大夫,多为东林清流一党,同时江右籍人士而亲近王学者尤多,是为晚明儒释融合及僧人与政治融合之见证。万历间僧人与士大夫交往之典型事件,一为议罢矿税,一为开雕方册大藏,亦曾为研究界忽视,或仅作为僧人世俗生活之一部分,而流于简单。据本论考证,议罢矿税、开雕方册大藏,皆属僧人为党争而起,且结果皆未能于万历朝中有所了结,而为僧侣引来诸多风险。至于嘉兴藏之刊刻,本研究亦能从常见之文献中,梳理出诸多僧俗间交往奔走之故实,或可补大藏刊刻史之阙。第四章凭藉前文所搭建之晚明僧侣与士大夫之关系结构,讨论僧侣与士大夫如何诗歌往还,及僧人创作之诗世界。僧人诗歌造诣,于晚明诗坛虽难属上乘,然其中所展示之精神风貌、处世态度,仍多有可论者。僧人诗歌之表现内容,依其对诗歌功用认识之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除积极入世、激进改革,及与世无争、隐身禅林两端外,介于槛内外之间者占多数,其诗歌所表现之日常生活,亦最为丰富。今观僧诗中之上品,多出自雪浪门下,尤其雪浪法孙苍雪读彻,其诗歌成就为僧中第一,恐非吴梅村之谬奖。基于僧俗诗歌酬唱往还之频繁,此章最后一节,尝试讨论晚明僧侣,或者说当日佛教思想本身,对晚明诗坛的若干影响,以回归此前所预设的文化史视野下,晚明僧诗的文学史意义之讨论。
陈蓉[9](2012)在《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 ——宜兴大觉寺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人们对其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区逐渐受到青睐,其原因在于佛教向来都与所处时代人们的精神诉求相契合。然而,传统形式的佛寺园林景观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指引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运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的佛教寺庙继往开来,既秉承了传统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又顺应时代精神地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不断尝试创新。本文主要以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进行研究,从地域选址、空间布局、意境营造、理水置石、植物造景、景观小品等园林造景要素入手,对比分析了传统佛寺与现代佛寺在园林景观营造方面的异同,并调研考察了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佛寺园林,着重以宜兴大觉寺为例,阐述并归纳出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征和营造方法。同时,对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适当的建议和理论措施,以利于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传承和现代人间佛教理论的弘扬。
张斌[10](2011)在《绍兴历史园林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城绍兴有着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是江南地区的发达城市之一。繁荣的经济与优越的山水自然环境,为绍兴风景园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从越王勾践定都绍兴开始,数千年来,园林的建设一直伴随着这座古城共同发展。该文运用比较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对绍兴的历史园林研究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对绍兴园林产生与发展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自然、文化等方面。其次,对绍兴园林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为依据,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绍兴园林发展有着鲜明的地域特性。第三,按照隶属关系把绍兴园林进行分类,并且每个类型中选取优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绍兴园林艺术精髓。第四,对绍兴的地方理景艺术进行提炼,归纳出其特色所以在。第五,提出对绍兴历史园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措施,揭示其对现当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启示,最后结合案例进行实践探索。从地域性角度对园林特点进行分析,是对古典园林研究的一种深化。该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对绍兴历史园林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考证与论述,得出结论为绍兴园林数量多且形式全,这些园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绍兴当地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作为江南园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二、天下名山多寺观 古树森森荫后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下名山多寺观 古树森森荫后人(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传统园林历史变迁及营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存在困难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淮安传统园林的产生发展 |
2.1 淮安传统园林的生成环境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淮安传统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
2.2.1 隋朝及以前 |
2.2.2 唐宋元时期 |
2.2.3 明清时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淮安传统园林类型 |
3.1 衙署园林 |
3.1.1 淮安府署偷乐园 |
3.1.2 漕署东、西园 |
3.1.3 淮关怡园 |
3.1.4 清晏园 |
3.2 私家园林 |
3.2.1 依绿园 |
3.2.2 且园 |
3.2.3 荻庄 |
3.2.4 带柳园 |
3.2.5 寓园 |
3.3 寺庙园林 |
3.3.1 慈云寺 |
3.3.2 惠济祠 |
3.3.3 湖心寺 |
3.4 公共园林 |
3.4.1 万柳池 |
3.4.2 萧湖 |
3.4.3 第一山 |
3.4.4 勺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淮安传统园林营建特征 |
4.1 选址——思山依水成园 |
4.1.1 临河凭湖 |
4.1.2 土丘相依 |
4.1.3 组团而建 |
4.2 布局——宏整曲折萧疏 |
4.2.1 宏整 |
4.2.2 曲折 |
4.2.3 萧疏 |
4.3 造园——掇山理水莳花植木 |
4.3.1 叠山 |
4.3.2 理水 |
4.3.3 花木 |
4.4 建筑——南北杂糅兼具特色 |
4.4.1 建筑形态 |
4.4.2 建筑材料 |
4.4.3 建筑装饰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山阳河下园亭记》及其补编、续编所记园林简况 |
(2)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重要研究材料 |
1.5.1 文献研究材料 |
1.5.2 图像资料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大都城市与水系 |
2.1 元大都以前北京城市及水系的发展概况 |
2.2 元大都城市概况 |
2.2.0 城市选址 |
2.2.1 城市布局 |
2.2.2 街道坊制 |
2.2.3 空间片区 |
2.3 元大都水系网络 |
2.3.1 河道 |
2.3.2 池沼 |
2.3.3 水系连通 |
2.4 水系营造对城市的影响 |
2.4.1 城市规划 |
2.4.2 宫苑建设 |
2.4.3 漕运民生 |
2.4.4 商业繁荣 |
2.4.5 生态基底 |
3.元大都水系与园林 |
3.1 园林类型 |
3.1.1 皇家园林 |
3.1.2 私家园林 |
3.1.3 坛庙园林 |
3.1.4 寺观园林 |
3.2 水系与园林的空间分布关系 |
3.2.1 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 |
3.2.2 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 |
3.2.3 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 |
3.2.4 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 |
3.2.5 水系与园林分布特征总结 |
4 水系整治与园林构建的关系 |
4.1 典型空间的园水互动分析 |
4.1.1 皇城之中金水河流线探析 |
4.1.2 城北积水潭段园水关系探析 |
4.1.3 城东通惠河段园水关系探析 |
4.2 以水为魂、因水而生——水系对园林的影响 |
4.2.1 水系与园林工程 |
4.2.2 水系与园林活动 |
4.2.4 水系与园林交通 |
4.2.5 水系变迁与园林类型 |
4.3 以园为体,因园生色——园林对水系的影响 |
4.3.1 以园为体 |
4.3.2 因园生色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相关史料 |
(3)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
1.5 研究对象 |
1.5.1 地域范围 |
1.5.2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
2.3 其他思想文化 |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
4.2.1 山间寺观 |
4.2.2 崖壁洞窟寺观 |
4.2.3 水畔寺观 |
4.2.4 小山岗寺观 |
4.2.5 平原平地寺观 |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
5.2 前导空间 |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
5.3 建筑空间 |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
5.4 园林空间 |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
5.5 空间格局对比 |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
6.4.1 用诗境说禅境 |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
7.1.3 保护策略思考 |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一) 古代研究成果方面 |
(二) 史学和美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建筑方面的研究 |
(四) 园林方面的研究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结果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
2.1.1 江西历史沿革变迁 |
2.1.2 江西政治经济文化考述 |
2.2 江西全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环境 |
2.3 江西地区古代佛教发展概述 |
2.3.1 江西佛教发展历史与沿革 |
2.3.2 江西佛寺地域分布及原因 |
2.4 古代佛寺形制与布局的演变对于佛寺园林的影响 |
2.4.1 初传“塔院式”结构,未有园林环境 |
2.4.2 汉化为“前塔后殿式”布局,生产性绿化为佛寺园林出现提供了条件 |
2.4.3 开始定型以佛殿为中心,佛塔地位降低,佛寺园林的形式更加丰富 |
2.4.4 逐渐世俗化,文人园林的痕迹更重,出现高阁以作观景 |
2.4.5 开始强化中轴序列,布局严谨,园林基本定型 |
2.4.6 最终定型,结合环境,布局自由 |
2.5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2.5.1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产生的因素 |
2.5.2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产生的两种方向 |
2.5.3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的分类与特征 |
2.5.4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发展的六个阶段 |
2.6 小结 |
3 缘起东寺,赣佛始传—汉末佛教传入江西与佛寺发展概况 |
3.1 时代背景概述 |
3.2 佛教传入江西的途径与初祖初寺辨析 |
3.3 小结:佛寺初传,园林未兴 |
4 庐山结社,东林滥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4.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4.1.1 江右冲要动乱频仍,佛教迅速发展 |
4.1.2 农工商业发达与富室豪家发迹,捐资舍宅盛行 |
4.1.3 玄学兴盛儒风不减,僧佛名士悠游园林 |
4.2 萌芽发展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4.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4.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4.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4.2.4 抚州市佛寺园林 |
4.2.5 吉安市佛寺园林 |
4.3 小结:佛寺园林开始出现,造景意识尚浅 |
5 洪州禅兴,一花五叶—隋唐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5.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5.1.1 成为强有力的军事后方得到重视,相对稳定促进佛寺长足发展 |
5.1.2 商品经济繁荣成为国家财政支撑,更有建寺兴佛的资本 |
5.1.3 科举取士文化繁荣,士人与佛门交游甚广 |
5.2 初盛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5.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5.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5.2.3 鹰潭市佛寺园林 |
5.2.4 南昌市佛寺园林 |
5.2.5 宜春市佛寺园林 |
5.2.6 萍乡市佛寺园林 |
5.2.7 新余市佛寺园林 |
5.2.8 抚州市佛寺园林 |
5.2.9 吉安市佛寺园林 |
5.2.10 赣州市佛寺园林 |
5.3 小结:佛寺园林类型丰富,逐渐形成特色 |
6 五家七宗,禅风兴盛—两宋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6.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6.1.1 控扼江南闽越,政治地位突出,佛教政治地位提升 |
6.1.2 经济空前繁荣,政府和乡绅富室的资助促进江右丛林甲天下 |
6.1.3 文化教育兴盛名人辈出,学子文人与佛寺联系紧密 |
6.2 全盛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6.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6.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6.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6.2.4 宜春市佛寺园林 |
6.2.5 萍乡市佛寺园林 |
6.2.6 抚州市佛寺园林 |
6.2.7 吉安市佛寺园林 |
6.2.8 赣州市佛寺园林 |
6.3 小结:禅宗鼎盛,佛寺园林空前繁荣 |
7 禅宗中兴,外教始传—元明时期的江西佛寺园林 |
7.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7.1.1 赣鄱交通要道,移民政策为宗教传播带来契机 |
7.1.2 经济发达,江右商帮遍天下,带动宗教发展 |
7.1.3 文化教育繁荣名人辈出,科学技术发达,促进佛寺园林发展 |
7.2 成熟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7.2.1 九江市佛寺园林 |
7.2.2 上饶市佛寺园林 |
7.2.3 景德镇市佛寺园林 |
7.2.4 南昌市佛寺园林 |
7.2.5 宜春市佛寺园林 |
7.2.6 新余市佛寺园林 |
7.2.7 萍乡市佛寺园林 |
7.2.8 抚州市佛寺园林 |
7.2.9 赣州市佛寺园林 |
7.3 小结:佛寺布局最终定型,佛寺园林世俗化 |
8 以修为主,先兴后衰—清代的江西佛寺园林 |
8.1 时代背景与佛寺园林发展概述 |
8.1.1 江西政治地位受限进入衰落期,佛教受限 |
8.1.2 城镇乡村经济发展繁荣,带动地方佛寺修复兴建 |
8.1.3 文化发展受限,影响佛寺发展逐渐走向低潮 |
8.2 成熟后期的主要佛寺园林 |
8.2.1 上饶市佛寺园林 |
8.2.2 景德镇市佛寺园林 |
8.2.3 南昌市佛寺园林 |
8.2.4 萍乡市佛寺园林 |
8.2.5 吉安市佛寺园林 |
8.2.6 赣州市佛寺园林 |
8.3 小结:佛教逐渐衰落,佛寺园林减少 |
9 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艺术总特征 |
9.1 相地选址 |
9.1.1 闹中取静—城市型 |
9.1.2 旷奥奇险—郊野型 |
9.2 总体空间布局 |
9.2.1 佛寺园林的空间类型 |
9.2.2 佛寺建筑的平面布局类型 |
9.2.3 佛寺园林的空间组织 |
9.3 建筑景观分析 |
9.3.1 宗教建筑景观 |
9.3.2 园林建筑景观 |
9.4 叠山理水 |
9.4.1 一拳代山,一勺代水 |
9.4.2 凿池种荷,以为放生 |
9.4.3 引泉瀑流,为潭为池 |
9.5 植物造景 |
9.5.1 农禅并重,田园风光 |
9.5.2 宗教植物,古朴沧桑 |
9.5.3 以竹为友,绕寺而植 |
9.5.4 四时之景,花果树繁 |
9.5.5 以茶会友,茶园芬芳 |
9.6 意境营造 |
9.6.1 八景成风,意蕴无穷 |
9.6.2 无限风光,以资凭借 |
9.6.3 诗词楹联,碑刻传情 |
9.6.4 典故众多,传说以助 |
9.7 文人文化影响 |
9.7.1 地方文化影响 |
9.7.2 文人活动影响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江西古代佛寺园林年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鹰潭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中国古代园林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3 鹰潭市古代园林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2 鹰潭市古代变迁及园林环境 |
2.1 鹰潭市园林的自然环境 |
2.1.1 自然环境概述 |
2.1.2 自然环境对鹰潭市园林的影响 |
2.2 鹰潭市园林的社会文化环境 |
2.2.1 原始族源及人口流动 |
2.2.2 地域民俗及文化 |
2.3 鹰潭市古代历史沿革 |
3 秦汉时期的鹰潭市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况 |
3.2 鹰潭市园林的萌发 |
3.3 小结 |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鹰潭市园林 |
4.1 历史背景概况 |
4.2 初露端倪的寺观园林 |
4.3 小结 |
5 隋唐五代时期的鹰潭市园林 |
5.1 历史背景 |
5.2 贵溪县的设立 |
5.3 私家园林 |
5.4 寺观园林 |
5.5 公共园林的出现 |
5.6 小结 |
6 两宋时期的鹰潭市园林 |
6.1 历史背景概况 |
6.2 私家园林 |
6.3 寺观园林 |
6.4 文教园林 |
6.5 官署园林 |
6.6 公共园林 |
6.7 小结 |
7 元明清时期的鹰潭市园林 |
7.1 历史背景概况 |
7.2 私家园林 |
7.3 寺观园林 |
7.4 官署园林 |
7.5 文教园林 |
7.6 公共园林 |
7.7 其他园林 |
7.8 小结 |
8 鹰潭市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
8.1 鹰潭市古代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
8.1.1 萌芽期——秦汉 |
8.1.2 缓慢发展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
8.1.3 转折期——隋唐五代 |
8.1.4 繁盛期——两宋 |
8.1.5 成熟期——元明清 |
8.2 龙虎山道教文化影响下的寺观园林 |
8.2.1 园林的选址 |
8.2.2 园林意境的营造 |
8.2.3 对当地其他园林的影响 |
8.3 文人园林的转变 |
8.3.1 园林观念的转变 |
8.3.2 造园手法与风格的转变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
1.3.2. 寺庙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概念解析 |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文献研究法 |
1.5.3. 跨学科研究法 |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
2.1.1. 地质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环境 |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
2.2.1. 经典论证 |
2.2.2. 皇家扶持 |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
2.4.1. 文殊菩萨信仰 |
2.4.2. 汉藏佛教并存 |
2.4.3. 大乘八宗并行 |
2.4.4. 十方子孙并重 |
2.5. 小结 |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
3.4. 小结 |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
4.1.4. 五台龙脉 |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
4.2.2. 朝山路线分类 |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
4.4. 小结 |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
5.1. 寺院选址特点 |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
5.2. 村落分布特点 |
5.2.1. 依谷而建 |
5.2.2. 村寺相依 |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
5.5. 小结 |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6.1. 寺院空间布局 |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
6.2.1. 引导空间类型 |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
6.4. 结论 |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
7.3.1. 文学 |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
7.3.3. 清代皇家园林 |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
7.5.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
8.2. 讨论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册 |
第一篇 绪论 |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
第一章 苏轼源乡 |
第二章 眉山 |
第三章 苏轼族系 |
第三篇 眉山苏轼 |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
第五篇 母丧回乡 |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
第三章 总结 |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
第六章 结论 |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五章 本篇小结 |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
第一章 宋代杭州 |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下册 |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
第七章 本篇结论 |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五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
第四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
第六章 本篇结论 |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
第二十七篇 结论 |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佛教发展与僧侣生存环境 |
第一节 列朝执政者对佛教的态度及影响 |
一、洪武、永乐之际佛教状况 |
二、仁宣英代宪诸朝之佛教 |
三、孝、武两朝之佛教 |
四、世宗及后来晚明佛教之中兴 |
第二节 佛教义学在前中期的停滞与晚期的转变 |
第三节 晚明僧侣之积极入世及其展示的意义 |
第二章 隆万间权力更替与僧侣势力的渗透 |
第一节 女主统治与“九莲菩萨” |
第二节 憨山之于无遮会及其下狱原因 |
第三节 紫柏游走宫门及“癸卯冤案” |
第三章 晚明党争中的僧俗交游及相关方式 |
第一节 万历朝僧人所交往之士大夫群体概况 |
第二节 矿税与党争的经济立场 |
第三节 开雕嘉兴藏前后的错综人事 |
一、刻经场地 |
二、南还与道开隐去诸原因 |
三、刻经时紫柏行踪 |
四、密藏道开的角色与遗集所载党争之实 |
第四节 启祯间雪浪系弟子之于士大夫 |
1) 与崇祯前进士之交游 |
2) 与钱谦益之交游 |
3) 与崇祯间进士之交游 |
4) 与由儒入佛者交游 |
5) 与吴伟业之交游 |
6) 与东林顾、高后人交游 |
第四章 晚明僧侣之诗世界 |
第一节 紫柏与积极入世之僧诗 |
第二节 僧诗中游宴寄怀之常态 |
第三节 “不拈佛法不谈诗”——意清修之僧诗 |
第四节 佛学与晚明诗歌的交互影响 |
一、宗教与文学之关系刍议 |
二、禅宗思想影响晚明诗歌的途径 |
三、格义之法下僧俗的佛典运用 |
附录:晚明僧侣年谱合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 ——宜兴大觉寺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分析 |
1.4 研究的框架和结构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佛教与传统佛寺园林景观 |
2.1 佛教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2.2 传统佛寺园林景观 |
2.2.1 佛寺的产生 |
2.2.2 佛寺园林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
2.2.3 佛寺园林景观的概念 |
2.2.4 佛寺园林景观的类型 |
2.3 传统佛寺园林景观的价值 |
2.4 传统佛寺园林景观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现代佛寺 |
3.1 现代佛寺的出现 |
3.2 佛教旅游与现代佛寺 |
3.2.1 佛教旅游 |
3.2.2 佛教旅游和现代佛寺的相互关系 |
3.2.2.1 佛教旅游发展需要现代佛寺的开发建设 |
3.2.2.2 现代佛寺促进佛教旅游发展 |
3.3 佛教文化与现代佛寺 |
3.3.1 佛教文化 |
3.3.2 现代佛寺传承佛教文化 |
3.4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特点 |
3.5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
3.6 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调研 |
3.6.1 海南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 |
3.6.1.1 南山佛教文化苑的概况 |
3.6.1.2 南山佛教文化苑的选址及布局 |
3.6.1.3 南山佛教文化苑的意境营造 |
3.6.1.4 南山佛教文化苑的园林环境 |
3.6.1.5 南山佛教文化苑的不足之处 |
3.6.2 无锡灵山胜境 |
3.6.2.1 无锡灵山胜境的概况 |
3.6.2.2 无锡灵山胜境的选址及布局 |
3.6.2.3 无锡灵山胜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
3.6.2.4 无锡灵山胜境的园林植物 |
3.6.2.5 无锡灵山胜境的不足之处 |
3.6.3 苏州重元寺 |
3.6.3.1 苏州重元寺的概况 |
3.6.3.2 苏州重元寺的选址及布局 |
3.6.3.3 苏州重元寺的传承与创新 |
3.6.3.4 苏州重元寺的不足之处 |
3.6.4 法门寺文化景区 |
3.6.4.1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概况 |
3.6.4.2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空间布局 |
3.6.4.3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景观设计 |
3.6.4.4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不足之处 |
3.7 现代佛寺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传统佛寺与现代佛寺的环境特征比较研究 |
4.1 地域选址 |
4.1.1 传统佛寺地域分布 |
4.1.2 现代佛寺的选址 |
4.2 空间布局 |
4.2.1 传统佛寺的空间布局 |
4.2.1.1 园林空间分布 |
4.2.1.2 建筑平面布局 |
4.2.2 现代佛寺的空间布局 |
4.3 意境营造 |
4.3.1 意境是佛寺园林的精髓 |
4.3.2 传统佛寺园林的意境营造 |
4.3.3 现代佛寺园林的意境表达 |
4.4 理水置石 |
4.4.1 传统佛寺园林的造园手法 |
4.4.2 现代佛寺园林的理水置石 |
4.5 植物造景 |
4.5.1 植物造景在佛寺园林中的作用 |
4.5.2 传统佛寺园林的植物造景 |
4.5.3 现代佛寺园林的植物造景 |
4.6 景观小品 |
4.6.1 传统佛寺园林的设施器物 |
4.6.2 现代佛寺园林的景观小品 |
4.7 传统佛寺与现代佛寺环境特征的共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宜兴大觉寺为例剖析现代佛寺的营造 |
5.1 宜兴大觉寺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宜兴大觉寺的前世今生 |
5.1.3 云水日月—星云大师 |
5.1.4 “人间佛教” |
5.1.5 营造背景 |
5.1.6 环境分析 |
5.1.7 目标定位 |
5.1.8 选址分析 |
5.2 宜兴大觉寺的功能分区 |
5.3 宜兴大觉寺的建筑布局 |
5.4 宜兴大觉寺的理水置石 |
5.5 宜兴大觉寺的植物配置 |
5.6 宜兴大觉寺的景观小品 |
5.7 宜兴大觉寺中的现代语言 |
5.8 不足之处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10)绍兴历史园林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成果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5.4 论文框架 |
2 绍兴概况及园林环境 |
2.1 绍兴概况 |
2.2 政治经济环境 |
2.3 自然环境 |
2.3.1 气候条件 |
2.3.2 地理环境 |
2.3.3 植物资源 |
2.4 文化环境 |
2.4.1 石文化 |
2.4.2 桥文化 |
2.4.3 酒文化 |
2.4.4 兰文化 |
3 绍兴历史园林发展整理与分析 |
3.1 绍兴园林起源——先秦至春秋战国时期 |
3.1.1 时代背景 |
3.1.2 历史园林史料考证 |
3.1.3 小结分析 |
3.2 绍兴园林的转折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
3.2.1 时代背景 |
3.2.2 历史园林史料考证 |
3.2.3 小结分析 |
3.3 绍兴园林的发展期——唐宋时期 |
3.3.1 时代背景 |
3.3.2 历史园林史料考证 |
3.3.3 小结分析 |
3.4 绍兴园林的全盛期——明代 |
3.4.1 时代背景 |
3.4.2 历史园林史料考证 |
3.4.3 小结分析 |
3.5 绍兴园林的全盛后期——清代 |
3.5.1 时代背景 |
3.5.2 历史园林史料考证 |
3.5.3 小结分析 |
3.6 小结 |
4 绍兴历史园林类型及优秀案例分析 |
4.1 绍兴历史园林分类 |
4.1.1 皇家园林 |
4.1.2 私家园林 |
4.1.3 寺观园林 |
4.1.4 公共园林 |
4.2 优秀案例分析 |
4.2.1 宅园:沈园 |
4.2.2 宅园:青藤书屋 |
4.2.3 别墅园:寓山园 |
4.2.4 别墅园:绍兴东湖 |
4.2.5 风景寺庙:柯岩 |
4.2.6 公共园林:兰亭 |
5 绍兴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
5.1 人工与自然、生产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
5.1.1 开山凿石与园林艺术融合 |
5.1.2 水利工程与园林艺术融合 |
5.2 地域文化与园林构景的有机结合 |
5.3 相地合宜,因借自然 |
5.4 构园质朴,崇尚意境 |
5.5 得水为上、山水筑园 |
5.6 景借文传、雅韵长存 |
5.7 小结 |
6 绍兴历史园林资源保护及对当代园林发展的启示 |
6.1 绍兴历史园林的保护 |
6.1.1 面临的问题 |
6.1.2 采取的措施 |
6.2 对当代园林发展的启示 |
6.2.1 传承历史文脉,构建文化名城 |
6.2.2 挖掘人文内涵,提升园林品位 |
6.2.3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
6.2.4 当代合理规划,后世经典再现 |
6.3 案例探索 |
6.3.1 绍兴运河园 |
6.3.2 萧山湘湖景区(二期) |
6.3.3 平湖松风台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天下名山多寺观 古树森森荫后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传统园林历史变迁及营建特征研究[D]. 张艳. 东南大学, 2020
- [2]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D]. 杨瑞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江西古代佛寺园林调查研究[D]. 张鹏.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鹰潭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王凯璐.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6]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D]. 王启元. 复旦大学, 2012(03)
- [9]现代佛寺园林景观的营造 ——宜兴大觉寺案例研究[D]. 陈蓉.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10]绍兴历史园林调查与研究[D]. 张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