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点在于“治官”(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1](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陈梦媛[2](2019)在《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研究》文中认为政治生态是衡量国家政治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活状况的重要标尺,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在新时代备受关注和重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围绕政治生态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良好政治生态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使法律和道德有机融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为新时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基于此,研究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相关论述,对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政治生态建设中德法共治理念的协同作用,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研究,在阐述政治生态、德法共治等一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从治党与治国有机统一为必然选择,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为内在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重要依托,全面阐述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主要内容;以创新性、辩证性、人民性、融合性和实践性突出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独到之处,并基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层面强调其价值指向;在全面净化政治生态新征程下,突出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主体建设以及社会生态,提出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实现路径,以期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新时期改革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徐群[3](2019)在《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规则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关于规则,德国伟大思想家恩格斯在他的专着《论住宅问题》里做了精彩的阐述:“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1(恩格斯,1872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律成为规则的两种主要形式,在以契约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时刻调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规则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具有规范作用。在阶级社会中,规则表现为统治阶级意志与全社会共同意志的对立统一,是人的自由和社会秩序实现的重要基础。社会成员对规则的认同与遵守,取决于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需要培育。鉴于本文研究的规则分为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所以,规则意识培育主要包括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两个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社会转型期,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带来一系列制度与规则缺位,旧规则的废止与新规则的建立不能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对规则的无所适从,并进一步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道德冷漠、法治意识淡薄、道德和良知底线不断遭到挑战等规则意识缺失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公民规则意识的培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公民规则意识中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培育两个层面展开,通过对我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历史回顾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现状分析,挖掘当前我国公民规则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从而得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规则意识培育路径。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规则——规则意识——规则行为三者共同构建的动态规则体系具有相互支撑的内在作用机制。对规则的认知和内化,是公民形成规则意识的前提,而规则意识的养成又构成公民依规办事的内在基础,一旦依规办事成为一种习惯,反过来又有助于公民的规则意识的培育,三者互为前提,又相互支撑。(2)规则意识培育对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培育公民规则意识”主张本身就是全面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第二、促进公民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全体社会成员时刻将规则“镌刻于心”,树立规则意识,提升规则素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规则氛围和规则行为习惯,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保证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需要公民具有规则意识,因为公民的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提供了软件支持。(3)我国公民规则意识缺失的表现及深层次原因。道德领域的公民规则意识缺失突出表现在社会公德失范、职业道德缺失和家庭伦理失序。法治领域的规则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缺乏、厌讼情结浓重和法律神圣感缺失。中国封建文化的糟粕、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学校教育用力失衡、社会转型期规则的缺位和家庭教育的错位是造成当下中国公民规则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4)规则意识的培育对策思考,包括: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理论源泉。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三是学习与借鉴世界上优秀文明成果,注意鉴别、吸收。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机制建设。一是构建小学、中学和大学协同培育机制;二是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培育机制,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育网。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重点人群。一是牢牢抓住青少年,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规则意识培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二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养成规则意识与践行规则的高度思维自觉和行动自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是高度重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群体,提升他们的规则意识水平就是夯实整个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总之,公民规则意识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
闻申衍[4](2017)在《“法主德辅”何以正确 ——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哲学诠释》文中提出自十八届四十全会提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以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学界不仅没有搞清楚这两者间的关系,反倒因种种原因,将这一关系搞得越来越乱。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从而也不利于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本文提出的“法主德辅”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新的诠释,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本文正文由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何为“法主”。“法主”即是说在治国方略上将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始终置于主导地位上不动摇,同时它也强调更好的发挥现代意义上的“德治”的辅助作用。坚持“法主”有其重要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同时,中西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法治”的探索,也为我们当前坚持“法主”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何为“德辅。”“德辅”即是说在治国方略上要重视发挥现代意义上的“德治”的辅助作用,但不能超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坚持“德辅”同样有其重要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同时,中西思想史上的思想家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德治”的探索,也为我们当前坚持“德辅”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第三部分,主要阐释“法主”与“德辅”之间的辩证关系。“法主”与“德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主”与“德辅”在实现方式和适用领域方面存在着差异。“法主”与“德辅”又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法主”是“德辅”的实现前提,规定了“德辅”起作用的方式;“德辅”则是“法主”的必要补充,并巩固了“法主”的根基。离开“法主”就不存在“德辅”,反之,不坚持“德辅”也就不可能实现“法主”。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价值导向。第四部分,重在强调颠倒“法主”与“德辅”的关系对于依法治国的危害,即:消解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误导人民对于依法治国的认识,阻碍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故,依法治国必须贯彻“法主德辅”这一基本理念。可以认为,只有坚持这一基本理念,才能真正搞清楚,何谓“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何谓“现代意义上的德治”。
侯文杰[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演进》文中提出从统治管理走向治理,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共同轨迹,达到善治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进入了理想的状态。法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善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指宪法和法律必须成为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伴随着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由此,开创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局面。早在局部执政时期,共产党就开始围绕着夺取全国革命政权而展开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废除旧的法令法规,开始建设新法制。在历经文化大革命对法制的破坏之后,共产党开始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迫切要求恢复和重建我国的法制,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各项事务都逐渐纳入了法治轨道。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人们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都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共产党审时度势,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此,依法治国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成为我国当前的总目标。本文以历届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文件为考察对象,对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探索、形成和完善进行梳理,并结合党在不同阶段法治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分析,理清了党的法治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总结出党在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依法治国从被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价值理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思想在逐步地升华,至少从理论上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人们的法律意识因长期的人治传统影响还很淡薄,建成法治中国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牛绍娜,陈延斌[6](2016)在《罗国杰德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国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德治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资源;对道德理想人格和学术素养的孜孜追求,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德法合治方略也为罗国杰德治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一思想澄清了德治、法治与人治问题上的误区,强调了德治主体与重点群体,厘清了以德治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挖掘了德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罗国杰的德治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为实施德法合治方略给予理论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和执政创新提供了参考,为改进党风政风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注重软实力建设的启迪。
刘明福,王忠远[7](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研究说明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张娜[8](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政治主要是政党政治,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方式。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法治理论成熟与否是影响其能否实现善治的关键因素。只有执政党致力于践行法治,国家才会获得稳定、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国也是一个政党政治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和实践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决定着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绩效的优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对法治的认识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出现“文化大革命”轻视、践踏法律的极端现象。在“文化大革命”的惨痛经历中,中国共产党深深认识到民主法制对于保障国家稳定、社会有序和人民安宁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后,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法治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不断推动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领导中国人民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奋勇前进。本文试图系统总结、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分析促使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机制,总结其创新的基本经验,寻找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党法治创新的具体出路。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预期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最后界定了“人治”、“法制”、“法治”的含义。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思想根源与实践基础。从理论基础、历史参照、现代借鉴、现实基础四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探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党法治创新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精华和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经验是党法治创新的重要历史参照;西方法治思想是党法治创新的现代借鉴;建国前后党领导法制建设的成就与挫折是党法治创新的现实基础。其中,把改革开放前党领导法制建设的成就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部分,以展现党法治创新的历史延续性。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主要成就。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党的法治创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整体。文章从五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党对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首先,是党对民主法制的新认识。党创新性地认识到民主必须与法制紧密结合,并把民主法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其次,是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创新和发展。党第一次将“依法治国”确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不断发展和丰富它。再次,是党在法治原则下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党第一次将“依法执政”确定为党的基本执政方式。第四,是党对法价值观的创新。党的法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党法治理论的不断成熟,出现了秩序价值观、公平正义观、人本法律观及和谐价值观等,表明党对法的价值认识逐步迈向了较高的层次。最后,是党对法治运行机制的系统创新。分别论述了党对立法、行政、司法、守法等法治运行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党法治创新的动力机制。从推动党法治创新的客观因素和主体因素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推动党法治创新的客观因素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方面,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党法治创新的内部动力;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的全球化是党法治创新的外部动力。推动党法治创新的主体因素有: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的不断提高是党法治创新的内生动力;民众法治意识的普遍提高是党法治创新的根本力量;法学家的专业推动是党法治创新的智慧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创新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体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基本经验。紧紧抓住党法治创新的目标任务、理论指导、基本方向、重要借鉴等关键方面,将基本经验归纳为五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指导、法治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相统一。第六章,党进一步推进法治创新的挑战与对策。从立法、行政、司法、法治意识的培育等方面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党法治创新面临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出路。
冯俊海[9](2014)在《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报告中,呼吁要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公民的法治观念,并正式确立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将法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党对于法治建设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对法治建设重视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依法治国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之初的两三年,在苏东剧变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励精图治带领中国克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坚定的走依法治国之路。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和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国内背景下,深入研究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梳理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方针,不仅对中国法治及时对法律全球化作出准确回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包含中国“法治梦”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渊源、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其意义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形成系统、辩证而客观的认识,以总结和提升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并提炼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富强有益的理论参考。本文除引言与结语外,分五部分对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析法治的基本理论。本部分首先从语义学角度对国外法治和国内法治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归纳出语义学角度国内外法治概念的一致性;然后从法治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提出法治的主体是人,而法治的客体就是法律对除了人以外的统治对象,包括国家、社会、政党等一系列社会的客观存在;进而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法治的萌芽、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同时,对法律的原则进行了分析论述;通过对法治基本理论的梳理,有利于更清晰地认清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而不是一种理论或一条主线能够解释的。第二部分,研究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渊源。从历史上来看,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来源丰富,主要包括马恩经典作家的法治思想中的关于法治哲学基础和法律联系实际的论述,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宪法和宪政的思想,邓小平关于法治建设的基本观点、法制建设与改革实践的关系、法制建设与我国国情的关系,我国传统法治思想中德主刑辅的儒家思想、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等法治理论。法治作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发展成果,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在分析批判其形成语境及局限所在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有益成分。第三部分,探讨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法治思想的冲击下,我国发起大规模的法律改革并实现了对西方法律思想的超越;政治生活中的词语“法制”嬗变到“法治”,法治的现代化观念进入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此前的政治环境和苏联解释马克思主义法律理念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法治思想逐渐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贯彻邓小平理论的同时,十分重视和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而提出了依法治国思想,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并论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四部分,阐述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采用的是人治的方法。人治的方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早已落后于时代。法治是近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立法、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改革和法德并举是依法治国的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首先,必须从法律的根源即立法上来加强依法治国,而立法的关键是制定出可以获得大多数人认可和遵守的良法。其次,法律的执行问题,在法治建设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执政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和最大的法律执行主体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就尤为重要。再次,人的局限性与存在受到权力诱惑的可能性,决定了必须加强监督,而最好的监督来自于独立的司法。同时,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不仅摈弃了人治的局限性、强调了法治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实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并重,实现了两者的互补和融合。第五部分,探讨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评价及其影响。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应用的成果,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作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一种认识,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结合,做到了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是尝试共产主义目标、自由市场经济和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的结合;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主要“承”于邓小平的法治观,“传”予胡锦涛的依法治国理论,确保了法治思想在党内的发展和继承。更重要的是,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奠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成为习近平法治中国思想的理论依据,被习近平法治中国思想所丰富和升华,并将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依法治国方面实现了一系列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继承和发展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取得成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中国梦”也一定能够实现。
王静[10](2009)在《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党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是对执政方略进行创造性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因此,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参酌史料,主要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主要阐释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论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位用;讲述了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思想的产生发展史;从理论、历史、现实等方面为依据论证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科学性、重要性、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主要途径。文中对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在理论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澄清,对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正确认识进行了综合深化;对实践中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些新的主张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点在于“治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点在于“治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
2.1.1 公职人员 |
2.1.2 青年公职人员 |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观念原因 |
4.3.2 制度机制原因 |
4.3.3 社会环境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与时代背景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治生态 |
2.1.2 德法共治 |
2.2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2.2.3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时代背景 |
2.3.1 国际形势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
2.3.2 国内形势变化加重使命任务 |
2.3.3 党情深刻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
3.1 治党与治国有机统一 |
3.1.1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自觉 |
3.1.2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 |
3.2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 |
3.2.1 突出政治建设,稳固党性基础 |
3.2.2 加强思想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
3.2.3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巩固制度基础 |
3.2.4 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
3.2.5 深入反腐倡廉建设,奠定廉洁基础 |
3.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3.3.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公平正义 |
3.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
3.3.3 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 |
3.3.4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与道德自觉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特征与价值指向 |
4.1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特征 |
4.1.1 彰显创新性 |
4.1.2 突出辩证性 |
4.1.3 根系人民性 |
4.1.4 体现融合性 |
4.1.5 立足实践性 |
4.2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价值指向 |
4.2.1 党风政风治理的组合拳 |
4.2.2 人民群众参与的导向器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的实现路径 |
5.1 突出关键领域,落实党和政府依法执政和为政以德 |
5.1.1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良好政治文化 |
5.1.2 完善制度生态,优化权力生态 |
5.1.3 深入推进反腐斗争,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
5.2 突出主体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法规制约和政德思想 |
5.2.1 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加强道德廉洁教育 |
5.2.2 法束于外,德修于内 |
5.2.3 坚持德才标准和政绩导向选人用人 |
5.3 突出社会生态,推进公民法治和道德文化耦合渗透 |
5.3.1 加强公民法治文化建设,增强社会法治素养 |
5.3.2 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有关规则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有关规则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规则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规则的概念 |
二、规范、规律、制度与规则的概念辨析 |
三、公民规则意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规则 |
二、西方文化中的规则 |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规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规则意识的内容及其培育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规则意识的内容 |
一、道德意识 |
二、法治意识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历史沿革 |
一、启蒙与奠基(清末—民国时期) |
二、探索与停滞(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 |
三、恢复与重建(改革开放—20世纪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状况、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状况 |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道德意识培育状况 |
二、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状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民道德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公民法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中国封建文化糟粕的影响 |
二、西方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
三、转型期规则的缺位 |
四、学校教育用力失衡 |
五、家庭教育错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理论源泉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二、挖掘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
三、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法治文明成果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机制建设 |
一、构建学校规则意识培育的协同育人机制 |
二、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培育机制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的重点人群 |
一、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培育:从娃娃抓起 |
二、领导干部的规则意识培育:抓住“关键少数” |
三、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群体的规则意识培育:夯实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法主德辅”何以正确 ——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哲学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个人看法 |
(三)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和方法 |
1. 重点 |
2. 难点 |
3. 创新点 |
4. 方法 |
一、何谓“法主” |
(一) “法主”的方法论辨析 |
(二) “法主”的思想史批判 |
1. 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有依附“人治”的“法治” |
2. 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法治”的思想 |
3.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治”的思想 |
(三) “法主”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
1. “法治”缺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法治”理念的不断探索 |
3.“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何谓“德辅” |
(一) “德辅”的方法论辨析 |
(二) “德辅”的思想史批判 |
1. 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有“人治”意义上的“德治” |
2. 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德治”的思想 |
3.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德治”的观点 |
(三) “德辅”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
1. “人情”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 |
2. 中国共产党对“德治”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
3. “德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法主”与“德辅”的辩证关系 |
(一) “法主”与“德辅”间的区别 |
1. 实现方式不同 |
2. 适用领域不同 |
(二) “法主”与“德辅”间的内在联系 |
1. “法主”是“德辅”的实现前提 |
2. “德辅”是“法主”的必要补充 |
3.“法主”与“德辅”具有共同的价值导向 |
(三) “法主”与“德辅”相互规定 |
1. “法主”规定了“德辅”起作用的方式 |
2. “德辅”巩固了“法主”的根基 |
3. 不确定“法主德辅”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 |
四、“法主德辅”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 |
(一) 颠倒“法主德辅”关系对“依法治国”的危害 |
1. 消解掉“依法治国”的理念基础 |
2. 误导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理解 |
3. 阻碍“依法治国”的全面实现 |
(二) 对“法治”与“德治”关系错误理解的方法论批判 |
1. “德主法辅”说 |
2. “存法去德”说 |
3. “并重”说 |
(三) “依法治国”必须贯彻“法主德辅”的理念 |
1. 坚持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
2. 更好发挥“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辅助作用 |
(四) “法主德辅”理念的根据 |
1. “法治”的功能与局限 |
2. “德治”的功能与局限 |
3. “法主德辅”是“法治”和“德治”互补的科学理念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 |
2 改革开放前党的法制思想回顾 |
2.1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法制思想 |
2.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的法制思想 |
3 党的依法治国思想的探索与形成(1978-1996) |
3.1 改革开放对加强法制建设的需求 |
3.1.1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要求重视法制建设 |
3.1.2 拨乱反正要求重建民主法制制度 |
3.1.3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有赖于法制建设 |
3.2 党的法制建设思想的恢复与发展 |
3.2.1 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
3.2.2 法制建设要贯串于改革的全过程 |
3.2.3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 |
3.3 小结 |
3.3.1 改革开放到十五大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2 改革开放到十五大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4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与基本内容(1997-2011) |
4.1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
4.1.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
4.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 |
4.1.3 共产党治国理念转变的必然结果 |
4.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主要内容 |
4.2.1 依法治国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4.2.2 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4.2.3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
4.3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必须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4.3.1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
4.3.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
4.3.3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
4.4 小结 |
4.4.1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进展 |
4.4.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与发展(2012-) |
5.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的必要性 |
5.1.1 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必然结果 |
5.1.2 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
5.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
5.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 |
5.2.1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5.2.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5.2.3 强调提升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
5.2.4 强调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 |
5.2.5 全面从严治党 |
5.3 党的法治建设的新认识 |
5.3.1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
5.3.2 提出新十六字方针 |
5.3.3 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罗国杰德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罗国杰德治思想的形成条件 |
二、罗国杰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努力澄清了德治、法治与人治问题上的误区。 |
(二)深刻揭示了德治的主体与重点群体。 |
(三)厘清了以德治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
(四)深刻阐发了德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
三、罗国杰德治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对“以德治国”科学内涵的阐发,为德法合治方略给予理论支撑。 |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和执政创新提供了参考。 |
(三)以道德治理和重在“治官”的理念,为改进党风政风拓宽了新思路。 |
(四)提高社会公众道德素养和自律践行能力的思想,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需注重软实力建设。 |
(7)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
1、习近平论挑战 |
2、六大矛盾 |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
1、习近平论“赶考” |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志” |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路” |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
1、中国梦与“强军梦” |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
1、中国梦与“和平梦” |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
1、中国梦与“安全梦” |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
1、中国梦与“法治梦” |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魂” |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风” |
2、神州大地起新风 |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
3、天下兴亡看风气 |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官” |
2、习近平论“反腐败” |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
6、破除“官本位”思想 |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力” |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
1、中国梦与“经济梦” |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1、中国梦与“生态梦” |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才” |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声” |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书” |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
1、打铁还需自身硬 |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预期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难点 |
1.4.2 预期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人治与法治 |
1.5.2 法制与法治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法治创新的思想根源与实践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党法治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2.1.2 列宁的法治思想 |
2.2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其近代转型是党法治创新的重要参照 |
2.2.1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精华 |
2.2.2 中国法律近代转型的经验 |
2.3 西方法治文明的先进经验是党法治创新的现代借鉴 |
2.3.1 法律至上 |
2.3.2 正义、平等、自由、权利等法价值观 |
2.3.3 法治必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 |
2.4 建国前后法制建设的成就与挫折是党法治创新的现实基础 |
2.4.1 建国前党探索法制建设的成就 |
2.4.2 建国初期党探索法制建设的成就 |
2.4.3 建国后党探索法制建设的挫折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主要成就 |
3.1 党对民主与法制的新认识 |
3.1.1 民主法制关系的创新:民主与法制必须紧密结合 |
3.1.2 民主法制地位的创新:民主法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
3.2 党对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创新 |
3.2.1 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3.2.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
3.2.3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
3.2.4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3.3 党在法治原则下对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 |
3.3.1 党的领导,不是“党包办一切” |
3.3.2 第一次将“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
3.4 党的法价值观创新 |
3.4.1 法秩序价值观 |
3.4.2 法公平正义观 |
3.4.3 法人本价值观 |
3.4.4 法和谐价值观 |
3.5 党对法治运行机制的系统创新 |
3.5.1 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
3.5.2 行政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
3.5.3 司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
3.5.4 守法意识培育的创新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动力机制 |
4.1 推动党法治创新的客观因素 |
4.1.1 市场经济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是推动党法治创新的内部动力 |
4.1.2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的全球化是党法治创新的外部动力 |
4.2 推动党法治创新的主体因素 |
4.2.1 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的不断提高是法治创新的内生动力 |
4.2.2 民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是党法治创新的根本动力 |
4.2.3 法学家的专业推动是党法治创新的智慧力量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法治创新的基本经验 |
5.1 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治创新的根本目标 |
5.1.1 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推动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
5.1.2 在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 |
5.2 坚持党的领导,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法治创新的基本任务 |
5.2.1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创新的根本保证 |
5.2.2 加强法治是维护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 |
5.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把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作为法治创新的理论指导 |
5.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实质 |
5.3.2 丰富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中国化 |
5.4 坚持法治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法治创新的基本方向 |
5.4.1 坚持法治的普遍性,彰显人类法治的共同经验 |
5.4.2 不否定法治的特殊性,保持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 |
5.5 坚持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相统一,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先进的法治文明作为法治创新的重要借鉴 |
5.5.1 认真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继承其优秀成分 |
5.5.2 批判借鉴西方法治文明,汲取其先进经验 |
第6章 党进一步推进法治创新的挑战与对策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任重而道远 |
6.1.1 继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
6.1.2 加强法律体系的整体协调性 |
6.1.3 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迈出新步伐 |
6.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探索建设法治政府的新途径 |
6.2.1 更新依法行政的观念 |
6.2.2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落实执法责任 |
6.2.3 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增强监督效能 |
6.3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 |
6.3.1 探索“去行政化、去地方化”的司法管理体制 |
6.3.2 逐步实现审理权与裁判权的统一 |
6.3.3 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
6.4 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
6.4.1 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
6.4.2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突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 |
6.4.3 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9)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
引言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论文的研究背景 |
2.论文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的主要框架与研究方法 |
1.论文的主要框架 |
2.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1.论文的创新之处 |
2.论文存在的不足 |
一、法治理论概述 |
(一)法治的语义学分析 |
1.国外法治的语义学分析 |
2.国内法治的语义学分析 |
3.国内外法治语义学比较 |
(二)法治的主体与客体 |
1.法治的主体 |
2.法治的客体 |
(三)法治的历史发展 |
1.法治的萌芽 |
2.法治的发展和完善 |
(四) 法治的原则 |
1.法治的一般原则 |
2.法治的基本原则 |
二、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 |
1.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主要法治思想 |
2.毛泽东的主要法制思想 |
3.邓小平的主要法制思想 |
(二)中国的传统法治思想 |
1.德主刑辅的儒家思想 |
2.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 |
(三)资本主义法治理论 |
1.资本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 |
2.资本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 |
3.资本主义法治理论的批判 |
4.资本主义法治理论的借鉴 |
三、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一)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1.西方法治思想的冲击 |
2.对西方法治思想的超越 |
3. 法治的意义 |
4. 法治的形式价值 |
5. 法治的实质价值 |
(二)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三)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 |
1.关于法制与法治的争论 |
2.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 |
3.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 |
(四)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1.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
2.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四、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原理 |
1.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2.依法治国的内涵 |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二)依法治国的主要途径 |
1.加强立法 |
2.依法执政 |
3.依法行政 |
4.司法改革 |
5.法治必须与德治相结合 |
五、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
(一)依法治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
(二)依法治国思想是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三)依法治国思想是对邓小平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四)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奠定了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 |
1.习近平的法治中国思想是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的丰富与升华 |
2.江泽民的依法治国思想对法治中国建设影响深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特征 |
(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 |
(二) 和谐社会的特征 |
(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
2、以德治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 |
二、我国古代治国策略的历史考察 |
(一) “德主刑(法)辅”:我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传统模式 |
1、我国古代的“德治” |
2、我国古代的“法治” |
(二) 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社会基础及弊端透析 |
1、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社会基础 |
2、我国古代“德治”传统的弊端透析 |
三、现代社会治理的主流模式及发展趋势 |
(一) 法治:现代社会治理的主流模式 |
1、西方现代社会治理的实践考察 |
2、法治产生的社会基础 |
3、法治的优点 |
(二) 法治: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 |
1、依法治国思想的萌发 |
2、依法治国思想的产生 |
3、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 |
4、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
5、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与完善 |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
(一) 科学认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
1、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保障 |
2、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
3、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必要补充 |
(二) 大力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和谐社会的稳固基石 |
1、法律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 |
2、法律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
(三) 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实现“法”、“德”兼治 |
1、开展道德教育,构筑全民普遍的道德信仰 |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
3、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点在于“治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德法共治理念研究[D]. 陈梦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3]当代中国公民规则意识培育研究[D]. 徐群. 上海大学, 2019(02)
- [4]“法主德辅”何以正确 ——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哲学诠释[D]. 闻申衍.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演进[D]. 侯文杰.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6]罗国杰德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牛绍娜,陈延斌. 齐鲁学刊, 2016(03)
- [7]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创新研究[D]. 张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9]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 冯俊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10]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D]. 王静. 长安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