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仪器技术在木工机械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涛[1](2021)在《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水泵在我国各行各业用途都非常广泛,水泵的推广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性能。国内外众多学者以及专家等对水泵性能测试和水泵设备研发已有长足进步,但主要采用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水泵,其设计成果必须经过相关测试才能推广使用,因此,水泵测试水平高低,对于提高水泵设计水平、改善水泵性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论文对水泵检测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NI-LabVIEW平台的水泵检测虚拟仪器,该虚拟仪器集成信号采集与整理、数据拟合等技术,完成水泵的流量、轴功率、水头、转矩等基本性能的检测、汽蚀余量等数据的测试,并能生成实时性能测试报表。论文采用传感器、微机、数据采集卡等仪器,搭建水泵测试的硬件平台,使用LabVIEW与数据采集卡通讯,快速准确地收集水头、流量等性能参数,通过LabVIEW与RS232串口通信,实现了转矩和转速数据的准确采集。软件设计总体呈模块化,根据测试原理和测试类型,将每个功能编写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程序模块。其中主程序包含水泵所有关键性能参数的收集、处理、储存功能,软件具体的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运算公式等写入各子程序中。同时,为了确保软件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论文将曲线拟合方法运用至测量数据的处理。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通过图形化的语言编程,即可实现数据采集、曲线拟合、报表生产等功能,利用现有PC机软硬件资源,无需添加新设备,编程量得以简化,开发难度得以降低,开发周期得以缩短,成本得以节约。2.在LabVIEW的平台上,使用具有多线程并行结构的编程方法,编程方式呈模块化,开发了高效率的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在远程操作、效率提升、界面显示、扩展性高等性能方面具有优势。通过多次现场试验,将本次研究采用方法得出测试结果与前人研究方法对比得出:水泵性能测试结果一致性程度高,水泵性能曲线拟合程度高,函数表达式较为一致,对于水泵性能判断结果基本相同。通过虚拟仪器方法开发的水泵测试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可在实际测试中发挥作用。可见基于NI-LabVIEW平台的水泵检测虚拟仪器在测试水泵相关性能中具有实际意义,并且由于系统开放性程度高,还可以增加其他的功能模块,如水泵故障在线监测、噪声振动监测报警等。
王继龙[2](2021)在《多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在AR场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人类对于大脑的理解和认知越来越深入,脑科学逐渐成为了科研人员的热门研究领域,而脑-机接口作为脑科学研究的直接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可以绕过神经及肌肉组织,仅通过想象肢体运动时产生的脑电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这对于帮助那些大脑活动正常但神经受损或肢体残疾的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课题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特点及产生机理,提出了基于VMD-CSP和GWO-TWSVM的识别方法,同时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AR漫游系统,并完成了基于运动想象的虚拟人物漫游控制实验,为建立快速、可靠、稳定的在线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针对本文数据集1采集的肩部三分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提出了基于VMD-CSP的特征提取方法。将采集到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使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进行分解,然后将分解所得到的带宽和中心频率各不相同的固有模态函数输入共空间模式提取特征,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2)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孪生支持向量机对数据集1采集的肩部三分类运动想象信号进行分类识别。为了增强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性能,使用灰狼优化算法为每一个受试者寻找与其最适配的孪生支持向量机参数,然后识别受试者执行不同运动想象任务时的脑电信号,并与其它四种常用识别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本课题所提分类方法的优越性。(3)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系统研究。为了验证本课题理论研究的有效性,开发了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AR漫游系统。通过MATLAB和C#混合编程实现信号的处理与传输,使用Visual Studio 2017设计客户端界面,在Unity 3D中完成AR场景及人物模型的搭建。利用本文数据集2采集的受试者运动想象数据进行了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者的控制准确率均在85%及以上,证明了本课题理论研究的有效性以及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AR漫游系统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张威[3](2020)在《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S企业船舶流体性能试验服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
谢乐[4](2020)在《VR环境下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体平衡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严重地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提前筛查出有平衡能力缺陷的患者,让其尽早进入康复训练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平衡能力分类主要采用物理测试法,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及图像处理相关算法研究了平衡能力分类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多重心特征提取方法。该工作的前期准备主要是寻找受试者,采集他们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行走的训练视频。接下来使用图像处理相关算法对视频进行预处理。对得到的边缘图像从上到下按30%、30%和40%的比例分割,再采用图像的矩求出人体多重心。(2)研究了基于多重心面积模型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方法。首先,结合人体平衡特征,提出了基于不倒翁平衡原理的多重心面积模型(MBAM)。然后,让不同类别的受试者分别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进行实际训练。最后,结合四个特征(MBAM、MBAM方差、行走路线和行走速度)进行数值分析,发现不同平衡能力的人群之间的特征存在显着差异,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3)研究了基于人体姿态多特征融合的平衡能力分类方法。平衡能力受损者在行走过程中身体姿态会产生异常变化,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该特征尤为明显。首先,提取了不同受试者在行走过程中的质心波动率、人体姿态局部SURF特征和代表人体姿态形状的Hu不变矩特征。接下来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融合并输入到SVM中分类。结果表明基于人体姿态提取的特征可以作为人体平衡能力分类的依据。
左光宇[5](2020)在《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离心泵应用范围的延伸和排水系统复杂程度的提升,排水设备的启动过程、水泵与阀门的联动协同操作对于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矿井排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某矿采用的正压给水式排水系统启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启动方案的设定、各个启动阶段所展现的启动特性和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一般矿井卧式离心泵的启动方案的设定方法作出了明确指导。首先,剖析了吸入式和压入式排水方式以及排水启动、设备监测等方面研究现状,对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决方法的预设。然后,开展了基于Flowmaster软件的排水系统建模仿真研究,揭示了两种排水方式下电流、电压、转速、流量和扬程等参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进行了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电流冲击与定子磁场旋转、叶轮负载的耦合关系,同时证明了正压给水排水系统拥有较好的启动性能。为了设定和优化矿井排水系统启动方案,搭建了正压给水排水系统平台,并利用虚拟仪器等设备建立了参数集成化监测系统。本研究根据算例建立了阶段划分明确、时间点设定合理、公式推演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主排水泵启动初始数据的设定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设置了潜水泵的启动参数、软启动器启动时间点、初始电压、软启动方式以及阀门开启时间点等参数。同时,对不同开阀速度下主排水泵启动特性进行了实体试验,深入分析了阀门开启速度和阀门最终开度对启动特性和运行工况的影响,并选择了合适的开启速度和阀门开度。研究发现:矿井正压给水排水系统采用了优化的启动方案后,展现出更佳的启动特性。
朱越骅[6](2020)在《中山杉木材宏观与微观特征及湿热形变机理》文中提出研究中山杉木材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基本特征,进而探索中山杉木材湿热形变机理,揭示在湿度温度历程内中山杉木材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形变规律,对中山杉木材及其旋切单板的湿热形变进行预测分析和模拟,为中山杉木材的合理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充分认识中山杉木材特性并丰富木材科学研究的树种内涵具有理论意义,对中山杉木材的加工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运用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木材切片任意四边形区域观测、动态热机械分析、导热系数与热膨胀系数协同测试、数值模拟,研究了中山杉木材宏观与微观特征及湿热形变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中山杉为显心材树种,年轮分界明显,晚材带小,早材至晚材缓变,木射线细且分布密集。树脂道缺乏。材表光滑,弦面“V”形花纹,节子多。结构细、纹理直,属轻—软木材。从髓心向外,生材含水率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气干平衡含水率呈直线增长趋势,基本密度呈抛物线增加。幼龄材与成熟材界限为12年。早材管胞壁薄,径向大于弦向;晚材管胞壁厚,径向小于弦向。同一年轮管胞弦向宽度无变化,早材至晚材径向宽度减小。管胞径壁具缘纹孔,单列或双列。晚材管胞弦向双壁厚小于管胞胞腔,比值范围0.21~0.35。轴向薄壁组织星散型和切线型,端壁有节状加厚。木射线全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端壁无节状加厚,可见单纹孔对,交叉场纹孔柏木型,交叉场纹孔数2~3,偶见1或4。弦面木射线占有量大,与管胞形成交错空间较多。(2)中山杉木材切片任意四边形区域可从微观层面确定中山杉木材纤维饱和点在33.33%~38.33%之间。(103±2)℃温度作用下中山杉木材纤维饱和点以上管胞出现“收缩-回复”波动的微弱弹性形变;当低于纤维饱和点时,晚材管胞收缩大于早材,受射线薄壁细胞牵制,管胞弦向收缩大于径向,出现塑性形变,与木材宏观干缩规律一致且从髓心向外,干缩率增大,(弦向/径向)干缩差异减小。高分辨率三维激光扫描可直观、快速、精确地测量单板形变,由单板背面裂隙及宏观干缩规律,中山杉单板气干后,横纹方向空间收缩明显大于顺纹方向,翘曲度21.18%~40.88%,单板轴线沿顺纹轴线方向偏斜7°~12°。(3)初始含水率在6%~18%之间的中山杉木材在-50~150℃的温度历程中动态损耗模量在72℃左右出现损耗峰,这个力学松弛过程表明半纤维素发生了玻璃化转变。常温下,中山杉心材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大于边材,径向的储能模量大于弦向,损耗模量径向与弦向差异不明显。径向的半纤维素玻璃化转变温度略小于弦向。常温下的中山杉木材储能模量和半纤维素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含水率的升高下降,损耗模量与含水率无关。(4)中山杉木材在等温增湿历程中,木材含水率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呈直线增长趋势,高温环境(90℃)含水率的增长速度大于低温环境(30℃),高温环境中山杉木材的湿应变小于低温环境。中山杉木材湿膨胀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弦向(1400×10-5)、径向(698×10-5)、纵向(96×10-5)。中山杉木材导热系数随传热温度和木材含水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当含水率12%,传热温度30℃时,导热系数平均为0.1257 W/(m·K),中山杉木材热膨胀系数与中山杉木材纵向湿膨胀系数不在一个数量级,故湿热效应以湿效应为主。在稳态热传导历程中,中山杉木材热膨胀系数负值和正值交替出现,木材有收缩、膨胀的交替形变现象。(5)中山杉木材是天然复合材料,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视中山杉木材为多层复合,即在纵向或径向或弦向三个方向的层合,将湿热形变转化为单层板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建立中山杉木材湿热形变模型。对建立的湿热形变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时不考虑木材黏弹性效应,30℃干缩形变模拟值小于实测值,形变趋势与实测试值一致。中山杉木材在等湿增温下的形变模拟值极小,表明湿热效应中的热效应影响不明显。模拟表明中山杉单板的湿热形变原因是单板表层与芯层存在含水率梯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与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有关。
党美婷[7](2020)在《基于dSPACE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电动汽车中,整车控制器指挥着各个模块良好运行以及信息交互;电机控制器控制着电机模块的良好运行。随着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电子元件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实车测试技术由于测试周期长、测试时间滞后等缺点导致控制器开发周期长,因此为了解决快速开发的需求与控制器功能复杂化之间的矛盾,硬件在环测试得到了关注。本文以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为研究对象,分别搭建了基于dSPACE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和基于dSPACE的纯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通过分析研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理论,从硬件方面,对dSPACE工具链的核心板卡进行研究,匹配选取适合本设计的板卡;根据控制器的信号引脚定义,制作线束,搭建实验台架,使控制器和dSPACE机柜连接起来,形成闭环。从软件方面,根据控制器的功能安全要求和控制策略,分析控制器与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基于电气系统控制标准,对搭建的被控对象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研究相关的参数配置;通过配置RTI CAN模块使得机柜和被测对象可以进行总线通讯;定义控制器引脚拓扑关系及配置IO模型;搭建和管理可视化测试界面。通过研究整车测试流程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将软件测试理论应用于控制器的测试用例开发,以实现整个测试流程尽量覆盖控制器的全部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提取条件进行编码以设计测试用例的构想;基于用户正常高压上电,D挡行车并融入起步加速、滑行、能量回收、制动减速、制动停车等工况,行车结束后倒车入库后高压下电的场景,针对VCU高压上电控制功能、正常下电控制功能以及换挡功能这三个功能点的测试情况进行介绍;基于用户正常高压上电后行车,行车过程中MCU遇到故障并进行紧急下电,行车结束后正常下电的场景针对MCU的上电控制功能、正常下电控制功能、紧急下电控制功能、转速转矩控制功能以及故障保护功能这五个功能点的测试情况进行介绍。测试结果表明编码法设计测试用例能够提高测试的覆盖度,且该HIL测试平台作为测试VCU和MCU功能性的测试工具,具备有效性和可靠性。
杜豪[8](2020)在《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路径规划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基数不断增长,因脑卒中导致的上肢偏瘫患者日益增多,康复需求巨大。临床试验表明:在病发后的前三个月里,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其效果是最佳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4%。因此早期的康复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依托重庆市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研发项目,对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和功能实现。由于实验室现有的康复样机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模式单一、不平稳等现象,而且忽略了柔绳特性对上肢运动的影响,本文针对样机的不足进行了运动分析,设计了多关节组合运动路径方案,进行了合理的运动路径规划,并利用CPAC控制器和虚拟现实技术加以实现。首先,立足于上肢康复理论,总结人体上肢肩、肘两关节的运动自由度和运动范围,通过实验室现有的康复样机结构特点,分析上肢康复样机运动原理,对上肢复杂动作的逆向研究,结合实验室上肢康复样机,设计多关节组合康复运动方案。其次,对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建立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柔绳的受力特性,利用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力学模型,并对柔绳牵引下的上肢康复运动进行动态分析,为后期的机器人末端运动规划奠定基础。接着,对多关节组合运动进行路径规划。通过对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求解,利用余弦多项式函数、三次多项式插值和五次多项式插值对上肢运动进行运动规划分析,为下一步上肢进行平稳的康复训练做准备。最后,上肢康复动作的实现。利用CPAC控制器,搭建上肢康复机器人实验平台,配置多关节组合运动参数,结合NOKOV三维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对上肢运动路径实时跟踪监测,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训练场景,对上肢康复运动进行验证与实现。
郑春朋[9](2020)在《阴刻木门数控砂光机结构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木门在室内装修中占比逐渐加大,不同种类的木门,美观的花纹雕饰成为人们追求个性化装修的代表,其中花纹凹陷与木门表面的阴刻木门以其简洁美观的外表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阴刻木门的加工工序复杂,这就使得市面上阴刻木门的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国内外砂光技术的对比发现,国内的砂光机如宽带砂光机、窄带砂光机、盘型砂光机等以及手工砂光方式,虽可以完成阴刻木门的砂光,但是由于较为缺乏专用的阴刻木门砂光机,工序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成品存在瑕疵,而且一些企业的砂光机床自动化程度低,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阴刻木门专用砂光机,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各类砂光机的优缺点,对阴刻木门砂光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各类砂光机自身特点,针对阴刻木门不同部位不同砂光需求进行合理的加工布局,完成整机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对规方模块、侧边砂光模块和表面砂光模块的作用分析确定了各模块的结构,通过对阴刻木门各加工部位的受力分析,进行切削力、窄带砂光机磨削力和宽带式砂光机磨削力的分析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各电机选型;根据阴刻木门专用砂光机床的实际输送特点进行摩擦力的分析计算,完成了各模块传送组件的设计;最后对各部位的夹紧组件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专用机床的设计。根据上述的分析计算并以规方刨铣模块的机架为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对得到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云图进行分析后进行强度刚度校核,根据结果优化了机架结构;通过模态分析,根据其固有频率和振型对机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阴刻木门砂光机的实际加工动作,设计阴刻木门砂光机PLC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设计电气原理图、对所需硬件选型及设计系统的控制触摸屏,并以砂光阴刻木门侧边这一动作过程的控制为例,对其控制流程图及梯形图进行简要介绍,此控制系统可实现整机的动作控制,实现设备自动化加工。本论文中阴刻木门砂光机,解决了市面上阴刻木门砂光机的缺乏,针对阴刻木门不同位置不同砂光需求,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运用PLC系统控制,实现了阴刻木门砂光的智能化自动化,不仅能满足阴刻木门的砂光需求,而且砂光质量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为我国木工机械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才骐铭[10](2020)在《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发动机部件和燃油燃烧特性的研究离不开相应的试验装置,而测试系统是保证试验成功的关键,其中,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容错性和可靠性高的测控软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和定容燃烧弹试验的基本要求,分别搭建或开发测控系统的硬件系统,并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设计相应的测控软件,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活塞环组摩擦力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利用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同步采集卡、计算机组建硬件平台,开发上位机数据采集软件,配合发动机试验台测试系统进行试验,确定不同曲轴转角下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力关系,为进一步降低摩擦损失、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数据支撑。(2)定容燃烧弹试验测控系统设计。采用上、下位机协调工作方式,基于MC9S12XEP100微控制器,设计控制器硬件和相应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点火与时序控制、高速摄像机触发控制、燃烧弹内压力采集和火焰图像采集等功能。同时,人机界面交互软件具备数字通信、状态参数配置、状态显示、图像显示、数据显示与回放、故障预警等功能。(3)为明确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在实验室开展了模拟试验分析,发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非常稳定,数据采集效率和控制效率均达到预期效果,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可控性,符合设计要求。
二、虚拟仪器技术在木工机械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仪器技术在木工机械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泵试验技术发展的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流程 |
1.5 章节安排 |
第2章 水泵性能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 |
2.1 水泵试验概述 |
2.2 水泵运行参数测量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泵性能测试装置硬件设计 |
3.1 装置结构设计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硬件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泵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概述 |
4.2 测试系统软件的总体架构 |
4.3 测试系统的通讯设计 |
4.4 测试系统主程序初始页面设计 |
4.5 测试功能软件设计 |
4.6 报表模块程序设计 |
4.7 水泵参数曲线拟合程序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泵性能测试系统试验和数据处理 |
5.1 试验方案 |
5.2 数据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泵性能测试的旧式试验和结果对比 |
6.1 旧式试验方法及仪器选择 |
6.2 旧式试验性能参数测量方法及数据分析处理 |
6.3 与旧式试验法测试系统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多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在AR场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BCI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EEG信号处理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发展现状简析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EG信号理论基础及采集实验 |
2.1 EEG信号研究的生理基础 |
2.1.1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
2.1.2 EEG信号的产生机理 |
2.1.3 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 |
2.2 EEG信号分类与采集 |
2.2.1 EEG信号的分类 |
2.2.2 EEG信号的采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运动想象EEG信号的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
3.1 运动想象EEG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
3.1.1 Butterworth滤波 |
3.1.2 CAR滤波 |
3.2 运动想象EEG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3.2.1 变分模态分解 |
3.2.2 共空间模式 |
3.2.3 基于VMD-CSP的 EEG信号特征提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动想象EEG信号的分类识别 |
4.1 孪生支持向量机 |
4.1.1 TWSVM基本原理 |
4.1.2 TWSVM核函数及参数 |
4.1.3 多分类TWSVM |
4.2 灰狼优化算法 |
4.2.1 GWO基本原理 |
4.2.2 GWO优化流程 |
4.3 基于VMD-CSP和 GWO-TWSVM的分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运动想象EEG信号的AR漫游系统 |
5.1 系统方案 |
5.2 软件界面设计 |
5.2.1 训练模式 |
5.2.2 控制模式 |
5.3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VR环境下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结构与内容 |
2 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多重心特征提取 |
2.1 视频获取 |
2.2 视频预处理 |
2.2.1 图像帧选取 |
2.2.2 图像预处理 |
2.3 人体姿态多重心的特征提取 |
2.3.1 人体姿态轮廓检测 |
2.3.2 图像的矩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重心面积模型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 |
3.1 基于不倒翁原理的MBAM模型建立 |
3.2 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 |
3.2.1 基于MBAM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 |
3.2.2 使用MBAM方差评估人体平衡能力 |
3.2.3 使用行走路线评估人体平衡能力 |
3.2.4 使用行走速度评估人体平衡能力 |
3.3 实验场景适用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人体姿态多特征融合的平衡能力分类 |
4.1 人体姿态特征提取 |
4.1.1 质心波动率 |
4.1.2 SURF特征 |
4.1.3 Hu不变矩特征 |
4.2 人体姿态多特征融合 |
4.3 人体姿态多特征和SVM的平衡能力的分类 |
4.3.1 支持向量机 |
4.3.2 样本训练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名称 |
1.2 论文选题背景 |
1.3 排水系统结构方式使用情况及研究现状 |
1.3.1 吸入式排水 |
1.3.2 压入式排水 |
1.4 矿井排水系统启动控制及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排水系统启动特性仿真研究 |
2.1 Flowmaster软件介绍 |
2.2 排水系统模型建立及参量设定 |
2.2.1 排水系统模型建立 |
2.2.2 水泵参量设定 |
2.2.3 管道及阀门参量设定 |
2.2.4 水源参量设定 |
2.3 模拟过程参数设定 |
2.3.1 吸入式排水系统 |
2.3.2 正压给水排水系统 |
2.4 仿真分析 |
2.4.1 负压吸水排水泵启动特性 |
2.4.2 正压给水排水泵启动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压给水排水系统平台搭建与监测系统 |
3.1 排水设备介绍与选型 |
3.1.1 离心泵 |
3.1.2 潜水泵 |
3.2 软启动器介绍与选型 |
3.3 传感器设备介绍与选型 |
3.3.1 压力传感变送器 |
3.3.2 流量传感变送器 |
3.3.3 电流变送器 |
3.3.4 电压变送器 |
3.4 虚拟仪器的介绍 |
3.4.1 虚拟仪器的基本信息 |
3.4.2 虚拟仪器的结构 |
3.5 LabVIEW排水系统监测平台搭建 |
3.5.1 用户登录 |
3.5.2 功能选择 |
3.5.3 数据采集模块 |
3.5.4 数据显示与存储模块 |
3.5.5 数据查询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压给水式排水系统启动特性监测实验研究 |
4.1 系统组成 |
4.2 潜水泵启动参数设置 |
4.2.1 潜水泵与主泵高度差的确定 |
4.2.2 潜水泵启动方式的设定 |
4.2.3 主泵启动时间点的设定 |
4.3 软启动器初始参数设置 |
4.3.1 电机负载转矩的确定 |
4.3.2 软启动器初始电压的设定 |
4.3.3 启动时间和启动方式的确定 |
4.3.4 基于软启动器的排水泵启动特性 |
4.4 主泵阀门操作参数设置 |
4.4.1 阀门开启时间点的确定 |
4.4.2 不同开阀速度下主排水泵启动特性 |
4.4.3 阀门最终开度的设置 |
4.5 基于软启动器的主排水泵启动方案设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山杉木材宏观与微观特征及湿热形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落羽杉属木材的研究现状 |
1.3.2 木材形变表征的研究现状 |
1.3.3 木材湿热黏弹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木材湿热形变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5 木材湿热效应形变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中山杉木材基本特征研究 |
2.1 中山杉木材宏观构造基本特征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宏观构造的观察 |
2.1.2.2 木材含水率的测定 |
2.1.2.3 年轮宽度测定 |
2.1.2.4 木材基本密度的测定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3.1 中山杉木材宏观构造特征 |
2.1.3.2 中山杉木材含水率 |
2.1.3.3 中山杉木材胸径生长量 |
2.1.3.4 中山杉木材基本密度 |
2.2 中山杉木材微观构造基本特征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试件软化 |
2.2.2.2 切片制作 |
2.2.2.3 细胞解离 |
2.2.2.4 切片观察 |
2.2.2.5 图片处理及分析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中山杉管胞 |
2.2.3.2 中山杉轴向薄壁组织 |
2.2.3.3 中山杉木射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山杉木材宏观及微观形变 |
3.1 中山杉木材宏观形变 |
3.1.1 中山杉木材干缩形变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验方法 |
3.1.1.3 结果与分析 |
3.1.2 中山杉旋切单板形变 |
3.1.2.1 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 |
3.1.2.2 三维扫描技术原理 |
3.1.2.3 材料与方法 |
3.1.2.4 结果与分析 |
3.2 中山杉木材微观形变 |
3.2.1 木材收缩理论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2.1 试件制作 |
3.2.2.2 试验方法 |
3.2.2.3 含水率测定与切片观察 |
3.2.2.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3.1 含水率变化和显微观察 |
3.2.3.2 任意四边形的形变 |
3.2.3.3 管胞的形变 |
3.2.3.4 木射线对管胞形变的影响 |
3.2.3.5 中山杉木材纤维饱和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山杉木材湿热黏弹性分析 |
4.1 木材的黏弹性 |
4.1.1 木材黏弹性分类 |
4.1.2 高聚物的力学状态和热转变 |
4.1.3 木材的松弛转变 |
4.2 .木材的动态黏弹性 |
4.2.1 黏弹性材料的基本参数 |
4.2.2 木材微观分子运动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
4.2.3 木材动态力学性能温度谱 |
4.3 木材动态黏弹性试验原理及仪器 |
4.3.1 试验原理 |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 |
4.4 中山杉木材湿热动态热机械分析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1.1 试验材料 |
4.4.1.2 试验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4.2.1 试件含水率 |
4.4.2.2 不同部位对中山杉木材黏弹性的影响 |
4.4.2.3 不同含水率中山杉木材黏弹性分析 |
4.4.2.4 中山杉木材DMA测试与形变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山杉木材湿热效应 |
5.1 中山杉木材湿效应分析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调质处理 |
5.1.2.2 湿热条件的确定 |
5.1.2.3 含水率测定 |
5.1.2.4 湿效应形变测量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3.1 等温增湿含水率变化 |
5.1.3.2 中山杉木材等温增湿下的湿应变 |
5.1.3.3 中山杉木材的湿膨胀系数 |
5.2 中山杉木材热效应分析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材料 |
5.2.1.2 木材含水率测定 |
5.2.1.3 导热系数测定 |
5.2.1.4 形状变化及应变测量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2.1 气干试件木材含水率变化 |
5.2.2.2 中山杉木材导热系数 |
5.2.2.3 中山杉木材传热过程中木材形变 |
5.2.2.4 中山杉木材的热膨胀系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山杉木材湿热形变模拟 |
6.1 基于层合板原理的中山杉木材模型 |
6.2 中山杉木材湿热形变模型 |
6.2.1 中山杉木材J-X薄层单元的湿热形变 |
6.2.2 J-X薄层单元湿热形变的应力应变关系 |
6.2.3 中山杉木材的湿热本构方程 |
6.3 中山杉木材湿热形变的数值模拟分析 |
6.3.1 中山杉木材干缩形变模拟 |
6.3.2 中山杉木材等湿增温形变模拟 |
6.4 中山杉旋切单板形变模拟 |
6.4.1 中山杉旋切单板形变模型 |
6.4.2 中山杉旋切单板湿热形变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基于dSPACE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 |
1.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 |
1.2.1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原理 |
1.2.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优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IL测试 |
2.1 HIL测试概述 |
2.2 HIL测试方法 |
2.2.1 结构性测试 |
2.2.2 功能性测试 |
2.3 测试用例设计 |
2.3.1 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
2.3.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2.4 编码法设计测试用例理论构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车控制器HIL测试平台设计 |
3.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 |
3.2 整车控制器 |
3.2.1 整车控制器结构 |
3.2.2 整车控制器控制功能 |
3.3 VCU 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3.4 VCU HIL测试硬件平台设计 |
3.4.1 d SPACE仿真系统硬件 |
3.4.2 VCU信号列表设计与台架搭建 |
3.5 VCU HIL测试软件平台设计 |
3.5.1 被控对象模型搭建 |
3.5.2 RTI CAN配置 |
3.5.3 IO模块配置 |
3.5.4 测试管理界面搭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CU测试用例开发与测试验证 |
4.1 VCU测试用例开发 |
4.1.1 P-R换挡功能一般测试用例开发 |
4.1.2 P-R换挡功能编码法设计测试用例 |
4.1.3 VCU高压上电控制功能一般测试用例开发 |
4.1.4 VCU高压上电控制功能编码法设计测试用例 |
4.2 VCU测试验证 |
4.2.1 VCU高压上电控制功能测试 |
4.2.2 R-N挡功能测试验证 |
4.2.3 N-D挡功能测试验证 |
4.2.4 D-R挡功能测试验证 |
4.2.5 VCU正常下电控制功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机控制器HIL测试平台设计 |
5.1 电机控制器 |
5.1.1 电机控制器结构 |
5.1.2 电机控制器控制功能 |
5.2 MCU HIL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5.3 MCU HIL测试硬件平台设计 |
5.4 MCU HIL测试软件平台设计 |
5.4.1 被控对象模型搭建 |
5.4.2 RTI CAN与 IO模块配置 |
5.4.3 测试管理界面搭建与自动化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CU测试用例开发与测试验证 |
6.1 MCU测试用例开发 |
6.1.1 转矩控制功能测试用例 |
6.1.2 电机过温故障保护测试用例 |
6.2 MCU测试验证 |
6.2.1 MCU上电控制功能测试 |
6.2.2 转速控制功能测试 |
6.2.3 转矩控制功能测试 |
6.2.4 MCU过压故障保护测试 |
6.2.5 MCU超速故障保护测试 |
6.2.6 MCU电机过温故障保护测试 |
6.2.7 MCU紧急下电控制功能测试 |
6.2.8 MCU正常下电控制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路径规划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上肢康复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
1.3 柔绳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康复治疗理论基础与上肢运动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上肢康复理论研究基础 |
2.2.1 上肢偏瘫成因与症状 |
2.2.2 上肢偏瘫治疗方法 |
2.2.3 人体上肢结构及运动规律 |
2.3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结构分析 |
2.4 上肢康复运动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分析 |
3.1 引言 |
3.2 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3.2.1 上肢康复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 |
3.2.2 上肢康复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 |
3.3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 |
3.3.1 牛顿-欧拉法建模 |
3.3.2 拉格朗日法建模 |
3.4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路径规划 |
4.1 引言 |
4.2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空间 |
4.2.1 动力学工作空间分析与求解 |
4.2.2 动力学实例仿真 |
4.3 运动路径规划分析与约束条件 |
4.4 余弦多项式函数插值 |
4.5 多项式曲线插值方法 |
4.5.1 三次多项式插值 |
4.5.2 五次多项式插值 |
4.6 轨迹仿真 |
4.7 本章小结 |
5 上肢康复机器人路径规划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选型 |
5.2.1 控制系统 |
5.2.2 驱动装置 |
5.2.3 数据采集装置 |
5.3 实验平台搭建 |
5.3.1 运动控制配置 |
5.3.2 上肢运动设计 |
5.3.3 上肢运动实验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虚拟现实技术在上肢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
6.3 虚拟现实技术在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 |
6.3.1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
6.3.2 虚拟场景加载 |
6.3.3 动态模型的交互性节点设计 |
6.4 柔性上肢康复运动虚拟现实交互功能与验证 |
6.5 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样机研制 |
6.6 本章小节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阴刻木门数控砂光机结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砂光机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砂光机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砂光机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砂光机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阴刻木门砂光机总体设计 |
2.1 阴刻木门表面加工工艺研究 |
2.1.1 加工对象分析 |
2.1.2 阴刻木门制造工艺 |
2.1.3 阴刻木门砂光工艺分析 |
2.2 阴刻木门砂光机总体布局分析 |
2.2.1 机床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 |
2.2.2 砂光机种类分析 |
2.2.3 阴刻木门砂光机结构布局的确定 |
2.3 阴刻木门砂光机方案的确定 |
2.3.1 带式砂光机的选择 |
2.3.2 盘形砂光机选择 |
2.3.3 阴刻木门砂光机基本参数的确定 |
2.3.4 阴刻木门砂光机总体方案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阴刻木门砂光机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3.1 规方刨铣结构设计 |
3.1.1 切削力计算 |
3.1.2 铣削结构设计 |
3.2 侧边砂光结构设计 |
3.2.1 窄带砂光机磨削力计算 |
3.2.2 窄带式砂光机设计 |
3.3 表面砂光结构设计 |
3.3.1 宽带砂光机磨削力计算 |
3.3.2 宽带式砂光机结构设计 |
3.4 传送组件设计 |
3.4.1 摩擦阻力计算 |
3.4.2 辊式传送装置结构设计 |
3.4.3 表面砂光模块传送组件设计 |
3.5 各模块机架设计 |
3.5.1 刨铣、侧砂机架设计 |
3.5.2 表面砂光模块机架设计 |
3.6 夹紧组件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阴刻木门砂光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规方刨铣机架分析 |
4.1.1 规方刨铣模块机架静力学分析 |
4.1.2 规方刨铣模块机架模态分析 |
4.1.3 规方刨铣模块机架结构优化 |
4.2 本章小结 |
5 阴刻木门砂光机的控制系统研究 |
5.1 阴刻木门数控砂光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1.1 阴刻木门砂光机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5.1.2 阴刻木门砂光机控制系统资源需求分析 |
5.2 电气原理图设计及硬件选型 |
5.2.1 整机电气原理图设计 |
5.2.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5.3 阴刻木门数控砂光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5.3.1 整机触摸屏设计研究 |
5.3.2 控制系统PLC的I/O端子分配 |
5.3.3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试 |
1.2.2 定容燃烧弹试验测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试验台 |
1.3.2 定容燃烧弹试验台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系统设计 |
1.4.2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设计 |
第二章 内燃机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系统设计 |
2.1 摩擦力测量原理 |
2.2 采集系统构成 |
2.2.1 传感器和电荷放大器 |
2.2.2 曲轴转角信号发生器 |
2.2.3 数据采集卡 |
2.3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2.3.1 软件设计要求 |
2.3.2 参数设置模块 |
2.3.3 数据采集模块 |
2.3.4 数据存储模块 |
2.3.5 数据处理模块 |
2.3.6 数据回放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设计 |
3.1 测控系统功能分析 |
3.1.1 点火功能分析 |
3.1.2 时序控制功能分析 |
3.2 定容燃烧弹系统 |
3.2.1 定容燃烧弹弹体 |
3.2.2 混合气配给系统 |
3.2.3 点火系统 |
3.2.4 纹影光学系统 |
3.2.5 温控加热系统 |
3.2.6 数据采集与电控系统 |
3.3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
3.3.2 控制器核心电路 |
3.3.3 电源模块设计 |
3.3.4 通信模块设计 |
3.3.5 点火驱动电路 |
3.3.6 印制电路板与抗干扰设计 |
3.4 控制器软件设计 |
3.4.1 点火程序设计 |
3.4.2 底层驱动软件设计 |
3.5 后台管理软件设计 |
3.5.1 串口通讯模块 |
3.5.2 数据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验证 |
4.1 摩擦力采集试验 |
4.2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模拟试验 |
4.2.1 硬件电路调试 |
4.2.2 点火功能调试试验 |
4.2.3 时序控制调试试验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虚拟仪器技术在木工机械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仪器在水泵检测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D]. 杨文涛. 扬州大学, 2021(08)
- [2]多类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在AR场景中的应用[D]. 王继龙.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3]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S企业船舶流体性能试验服务流程优化研究[D]. 张威.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4]VR环境下基于视频特征描述的人体平衡能力分类研究[D]. 谢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矿井主排水泵启动特性及集成化监测的研究[D]. 左光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6]中山杉木材宏观与微观特征及湿热形变机理[D]. 朱越骅.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基于dSPACE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研究[D]. 党美婷. 长安大学, 2020(06)
- [8]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路径规划及实现[D]. 杜豪.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9]阴刻木门数控砂光机结构设计与研究[D]. 郑春朋.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10]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D]. 才骐铭.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