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开发者勿忘自我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方华[2](2021)在《当下中国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想象及跨文化传播启示》文中提出
何微[3](2020)在《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局面,重新调整运营模式,积极应对市场激烈的行业竞争。在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纷纷探索运营新模式,这样一来,传统型发展模式对于人才的忽视问题开始显露。以往的企业环境里,银行职员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无法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随着市场的竞争核心转向人才的竞争,企业开始注重自身管理模式的提升,以保证人才的留存率。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职员综合素养,不断适应市场新需求。在我国,银行业经过“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传统银行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加速了银行业向“智能化”转型,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良好体验的同时,对柜面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只有提升服务和运营的效率,才能保持良好的竞争力。银行柜员作为企业的基层员工,同时也是面对客户的第一接触人,职业素质代表着银行的形象,因此,了解柜员所需的职业素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以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作为切入点,针对职业素质评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整理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定性、比较等研究方法,阐述和分析了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现状,为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提升给出建设性意见。本次研究分为三个层面进行说明。首先是关于文章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的阐述。同时充分学习和介绍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新方向。其次是设计和分发调查问卷,通过数据的搜集整理,全面了解银行柜员的职业素质,包括客户服务、风险把控、组织认同、培训认可等方面。此后进行问题分析,了解到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通过对管理层的访谈得出问题分析的补充。最后是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提升沟通机制、完善培训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工作、强化品牌文化建设、增强激励、畅通发展通道、建立人才储备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创新的地方在于不仅对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管理层的角度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深入了解银行柜员的职业素质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因而提出更加全面性、系统性的对策建议。
李蒙[4](2019)在《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文中指出清朝末年,在清廷改制和新学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曹州地区建立曹州官立中学堂和曹州普通中学堂两所新式学堂。两所学堂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随政府教育政策调整,1913年两所学堂合并,后改名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此后,学校建设不断完善,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至1937年,学校因抗日战争被迫南迁,开启南迁办学之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极为重视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视野拓展。教师队伍方面,学校老师不仅教学能力突出,教育理念先进,而且师德高尚。管理体制方面,学校设有完善的行政组织和详细的学生细则,并实行宽严相济的原则,可以有效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权益。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六中坚持对新式教育的探索与发展,这使学校取得较大的办学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江北名校。省立六中作为一所地方中学,在受到曹州地方支持的同时,亦对曹州甚至山东地区产生影响。在两所学堂时期,学校重视对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积极组织革命活动,这对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启蒙起到极大作用。省立六中时期,学校重视爱国教育,组织示威游行,促进曹州地区民族思想的发展。六中学生毕业后多进入教育行业,一定程度上促进山东地区教育的进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通过学校发展与地方进步的良性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曹州地区的近代化。省立六中办学成功的原因,对今天的教育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飞[5](2019)在《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由专业精神(敬业、奉献、乐业、关爱、公正)、专业情怀(认同、热爱、执着、期待、同理心)、专业个性(性格、认真、负责、耐心、亲和、宽容、童心、自主性、进取心、效能感)、专业习惯(阅读、反思、写作、合作、领导力、影响力)和身心特质(体质健康、精力充沛、情绪自控)五个维度构成。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特征的维度以及指标进行了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在国内外学者对特级教师研究的基础上做探索,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设,制定相应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手段建立了关于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相关数据。然后实施研究计划,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证实其维度以及指标是属于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综合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专业精神维度上,特级教师的敬业指标、奉献指标、乐业指标、关爱指标、公正指标高于普通教师。(2)在专业情怀维度上,特级教师的认同指标、热爱指标、执着指标、期待指标和同理心指标上高于普通教师。(3)在专业个性维度上,特级教师的负责指标、耐心指标、亲和指标、宽容指标、童心指标、自主性指标和效能感指标比普通教师更加显着,而在性格指标、认真指标和进取心指标上,普通教师和特级教师差异显着。(4)在专业习惯维度上,特级教师的阅读指标、反思指标、写作指标、合作指标和领导力指标上高于普通教师,显着性差异大。(5)在身心特质维度上,特级教师的情绪控制要比普通教师控制的更好,而在特质健康、精力充沛指标上,有显着差异。(6)根据访谈得出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发展的影响因素由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经历与体验、在职实践及其发展和自我修养所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三点启示:优化教师职前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改革教师在职培训,优化培训资源;促进教师自我修养,唤醒教师人格。
郝振宇[6](2019)在《西夏家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基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单位。作为联结社会与个人的重要纽带,家庭不是与世孤立与绝对封闭的,社会之经济、文化、政治等诸方面都会对家庭产生影响,而家庭则会折射出与之相关的社会发展、兴衰与变迁等内容。本文主要从家庭形态、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生计和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对西夏家庭进行论述。第一章着重对西夏家庭的婚姻与家庭形态等问题进行考察。指出从婚姻形态、结婚年龄、择偶范围和婚姻程式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原礼俗中的婚姻因子与西夏原婚姻发生碰撞并促使其出现质的改变,婚姻作为家庭初始阶段表现的更具规范性和秩序性。第二章主要考察西夏家庭的主要人际关系,涵盖夫妻、亲子、兄弟等具体内容,可以清晰地感知儒家伦理因子在西夏人处理家庭关系中的作用。儒家伦理规范成为西夏人道德思想准则和实践行为标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西夏在固有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对儒家礼治思想和规范的吸收与内化,于此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原先的价值观,使之更适合于西夏社会发展进步背景下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系。第三章主要考察西夏家庭生计,尤其是家庭土地数量和家庭收入与支出问题。经济是家庭建立、发展和赓续的必要基础,西夏家庭收入以实物收入为主,家庭支出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与生活支出支出,家庭的物质生产与支出反映了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受制于自然环境以及长期战乱等因素,西夏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处于低水平甚至贫困状态。第四章着重对西夏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考察。指出在西夏家庭教育中儒家伦理道德和与之相辅承的儒学文化知识的教授和传播,在尊孔崇儒的社会环境中,西夏人尤其是社会上层群体的社会性格逐渐发生变化,体现出儒化的特征。整体而言,通过家庭这个日常生活场所中的细节,可以把握西夏在10-13世纪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大趋势中对自身文化的扬弃和异质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家庭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建构。
李梦玉[7](2018)在《莫高窟文化遗产在敦煌当地学校教育推广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从国家层面对文化教育事业给出指导性意见。全国各级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各地区不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推广活动响应国家政策。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由人类或人类活动创造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财富,因此我国将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教育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相关文化活动的深入,教育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文化遗产在当地教育推广的重视度不高,效果不强。因此,笔者选择家乡——敦煌作为此次研究的重要地点,将敦煌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莫高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唐代《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是由前秦僧人乐僔于公元366年开始开凿,是目前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在查阅近几年内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参考国内相关研究后,梳理了文化遗产与教育推广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次研究的目的。敦煌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的西北边陲小城市,拥有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莫高窟,敦煌研究院作为保护、研究、弘扬莫高窟的专业机构,在国内外敦煌石窟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中立下汗马功劳,从2005年起开展针对当地市民的一些宣传推广工作,笔者前往敦煌市教育局了解当地教育概况后,设计“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遗产在当地教育推广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当地各学习阶段总计四百余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三位教师,大体掌握敦煌市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作现状,归纳出工作中存在学生感兴趣程度较低,了解程度一般,可参与程度低,教师文化遗产知识及相关经验欠缺四个主要问题,并分析出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四个成因为莫高窟保护参观方式局限性、传统应试教育局限性、相关教育推广方式不足、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根据上述成因总结经验,提出适合敦煌市发展的教育推广策略。策略包括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作的原则,整体筛选出包括莫高窟背景知识、壁画故事、相关非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历程在内的四大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资源。以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制定(一)相关教育战略、(二)横向合作、(三)评价督导机制、(四)课程与教材、(五)师资培养、(六)教育信息化、(七)“迎来送往”模式等七个具体措施,然后结合笔者学习、工作经验设计、完善三个分别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年级学生的特色活动项目,以期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付诸实践,为以后敦煌市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以梳理近十几年来国内关于莫高窟相关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作的有利条件为主的研究背景;从世界、国家、教育、个人四个角度阐述研究意义;概括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等国研究现状;提出关于莫高窟文化遗产在当地学校教育推广工作的研究思路;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讨论文化遗产与教育推广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为通过走访和调查问卷了解敦煌市当地学校文化遗产教育推广的现状;第三章文化遗产教育推广工作策略提出。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王荐[8](2017)在《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文中认为提高教师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发展的迫切性和持久性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实践课题。教师的培养如何不断改进?位于教师群体顶尖的特级教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的发展是成功的,值得仿效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特级教师"(special-honor teacher)作为一项我国特有的教师荣誉制度,正式实施已有30余年。这项制度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许多教师奋斗的目标。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是一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高端队伍。本论文研究目标在于对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个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特级教师成长内外因形成的要素及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发展的理论贡献,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说,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三个特级教师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实施研究计划,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特级教师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对十位生物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积累了 2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对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提出改进特级教师培养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成长周期漫长,构成分布复杂,科研产出丰硕。从入职到评上特级周期平均为24年,自然年龄平均为45.6岁;特级教师周期与获得正高职称周期为显着相关;女教师评上特级与男教师评上周期有显着差异,女教师周期更短;特级教师首次发表论文平均为入职后12年,人均28篇;早期10位特级教师与新生代在论文发表上无显着差异;特级教师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平均周期为22年,被转载周期与特级周期高度相关。2.质性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好学、立志、敬业、钻研。专业特征为持续的专业阅读、出众的专业写作、深刻的学生理解、扎实的教学功底。特级教师成长内因源于对生命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等。这些特征使得特级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在特级教师心目中,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苏派"教育风格,以及生物学教师特有的对于生命敏感的学科特征。3.特级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时代特征、学校背景、区域文化、制度设计等因素。江苏省丰富的文教资源哺育了特级教师的成长。特级教师的成长说明教师成长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高度的专家引领、精准的同伴互助、持续的教学反思和不懈的行为改变。特级教师的成长特征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论文对特级教师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尤其是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加强"生命自觉"、"生涯规划"的建议。
吴燕[9](2016)在《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近几十年里是一个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国家。在激烈社会变迁中,中国老年人的至尊地位正在不断被弱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而学界以往对老年群体的研究,常常将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来探讨解决老龄化问题。2002年,第二次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积极老龄化"理念,老年人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老年人被认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积极贡献者。为此,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笔者选取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和养老问题的研究发现,教育与养老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提出"教育养老"概念,认为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它通过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老年群体参与各种不同层次、内容与形式的教育文化活动的途径,实现老年群体养老生活的愉悦与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老年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养老的研究是老年教育研究的新内容,它赋予了老年教育全新的价值和使命,为破解中国日益加剧的养老精神生活困境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探讨教育与养老问题,思考如何将老年教育与养老保障有效地融合,研究内容聚焦于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上。论文框架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中国教育养老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分析了中国古代"尊年敬德"文化传统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规范、社会政策的制定等,从中探寻中国古代教育与养老融为一体的历史渊源,进而构建了教育养老概念。第三章中国教育养老现状的实证分析,主要从老年人养老现状和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两条主线展开分析。第四章中国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论证了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政策渊源与现实意义、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与功能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等,探讨了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内容要素及其相关性。第五章中国教育养老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分析了教育养老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研究在教育养老实施过程中如何使教育与养老有效融合的具体策略,并对教育养老制度建立的组织运行管理和实施方案规划做了详细论证。本研究通过历史探源与现状调研、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一,中国古代从先秦时代开始,就形成了重视尊重老年人的文化传统,随着"尊年敬德"和"孝"文化的发展,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西周开始形成了尊老敬老的社会良俗和国家系列尊老制度,如中国古代的"王杖"、"三老五更"等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于庠"优良传统的形成等,使教育与养老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二,中国老人的养老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养老精神生活状况普遍堪忧。中国老年教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年教育在各地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如成都芳草街道的"3+N"模式、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社工+义工"模式等,这些模式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三,教育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理念与养老方式,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育养老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路径的选择;而教育养老制度的最终实现,要以政府为制度责任主体,以完善和创新老年教育为主要内容,将老年教育、学校教育与养老制度有机融合。其四,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应遵循公共政策的属性,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多元差异化原则、公平普惠性原则和兼容可行性原则,要能够促进老年人终生全面发展和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责任主体,构建教育养老组织管理机构,培养和开发教育养老专业人才,筹集和管理教育养老经费等。教育养老课程设计是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总的要求应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并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和奉献社会。教育养老课程内容应根据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不同阶段及其生理心理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如为养老做准备的课程、学会角色适应的课程和实现生命自由超越的课程等。其五,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教育养老如何实施,要从政府、社会和老年个体三个层面探讨实施的具体实现路径。教育养老实施需要借教育和养老发展之力及其有效融合;教育养老实施也要明确实施主体,实际运行应做到组织管理有效;教育养老实施应走渐进式道路,分步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教育养老制度的全面推广;教育养老实施的理想是使每一位中国老人从制度实施中公平受益,促进中国老人养老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养老保障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和立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教育养老概念的提出、从研究教育出发探讨养老问题的研究思路,以及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等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但是,由于笔者学识和能力的局限,研究中对教育养老制度设计和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考量不全,对中国教育养老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缺憾和不足,使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对教育养老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与学界同仁一起努力,共圆老年人的中国梦!
贺全[10](2016)在《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文中研究指明杨昌济(1871.4.21--1920.1.17),字华生,后改名怀中,湖南长沙人,我国近代着名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又博通中外,在教育学、伦理学和哲学等多个人文领域具有颇高的造诣,特别是伦理学方面,杨昌济着力最深,他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修身理念,同时吸取了西方先进的伦理思想,尝试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确立一新学派者”的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对《杨昌济集》、《杨昌济文集》、《达化斋日记》等文献的研究,对其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梳理和挖掘。第一部分,引言。阐述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对杨昌济的生平及其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处于动荡不安、民生维艰的年代,杨昌济承袭了历代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出国留学十年,习得西方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杨昌济融汇中西的思想里,最终落脚点是中国文化。第三部分,概括杨昌济伦理思想的构成体系,从杨昌济伦理思想中探析其儒学精神的本质。从“贵我通今”中看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从内圣之道,分析杨昌济的儒家之志、儒家之诚、儒家之体察自省;从外圣之道,分析其知而行之和经世致用思想。接着从“贵我通今”的思想中,分析杨昌济对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四部分,论述杨昌济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同时吸取儒学“仁义”精神的精华,将天理与人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论证,提出“有公共心之个人主义”伦理观。第五部分,论述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之价值。先分析儒学精神的特质对杨昌济伦理思想的意义,再分析这种儒学精神对毛泽东等青年学生的影响。杨昌济高尚的德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其门下众学生由衷的敬佩,尤其是对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罗学攒、萧三、舒新城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们以杨昌济为学习楷模,立志做一名有志之士,并都取得一番成就。有的学生钻研于学术,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殊为重要的贡献;有的学生为挽救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人才开发者勿忘自我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才开发者勿忘自我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综合柜员 |
2.1.2 职业的概念 |
2.1.3 素质的概念 |
2.1.4 职业素质 |
2.1.5 柜员职业素质 |
2.2 有关银行柜员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 |
2.2.1 在职业道德视角下银行柜员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 |
2.2.2 在人工智能技术下银行柜员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 |
2.2.3 在金融产品同质化下银行柜员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 |
2.3 素质测评 |
2.3.1 中国人才素质测评发展概况 |
2.3.2 西方人才素质测评发展概况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调查 |
3.1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组织架构 |
3.2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面概况 |
3.2.1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网点柜员级别配置情况 |
3.2.2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面风险事件概况 |
3.2.3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面服务客户投诉概况 |
3.3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测评设计 |
3.3.1 调查方式分类 |
3.3.2 调查回收数据与统计特征 |
第四章 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柜员职业素质测评视角的问题分析 |
4.1.1 客户服务 |
4.1.2 业务风险把控 |
4.1.3 组织认同感 |
4.1.4 培训认可度 |
4.1.5 柜员职业道德品质 |
4.1.6 柜员工作积极性 |
4.1.7 柜员身心健康 |
4.2 管理层访谈视角的问题分析 |
4.2.1 柜员对于职业素质认知能力 |
4.2.2 柜面人员营销业务能力 |
4.2.3 银行运营管理能力 |
第五章 提高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
5.1 提升网点和支行管理部门良好的沟通机制 |
5.2 完善支行柜员绩效考核体系 |
5.3 完善支行培训体系 |
5.4 支行加强柜面业务监督检查工作 |
5.5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强化员工心理契约 |
5.6 畅通中年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
5.7 以愿景和榜样表率来鼓舞和引领柜面员工 |
5.8 建立支行人才储备库 |
5.9 让奖励融入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商银行 Q 支行柜员职业素质问卷调查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4)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一、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历史沿革 |
(一)省立六中的前身(1904——1914) |
(二)稳步发展时期的省立六中(1914——1937) |
(三)南迁的省立六中(1937——1945) |
二、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的办学情况 |
(一)科学的课程设置 |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三)宽严相济的管理体制 |
三、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与近代山东社会 |
(一)两学堂与曹州地区革命意识的觉醒 |
(二)省立六中与曹州地区民族意识的发展 |
(三)省立六中与近代山东教育的进步 |
四、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办学成功的原因分析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于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研究背景 |
1.2.1 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
1.2.2 尊师重道的历史传统 |
1.2.3 师范生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特级教师 |
1.3.2 专业人格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1 国内外特级教师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外教师专业人格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基本内涵 |
2.1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相关概念分析 |
2.1.1 人格 |
2.1.2 专业人格 |
2.1.3 教师专业人格和特级教师专业人格 |
2.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内容 |
2.2.1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人格性要素 |
2.2.2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的构成要素 |
3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对象 |
3.2 抽样访谈对象的概况 |
3.3 问卷、访谈的设计 |
3.4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现状的调查结果 |
3.4.1 专业精神 |
3.4.2 专业情怀 |
3.4.3 专业个性 |
3.4.4 专业习惯 |
3.4.5 身心特质 |
3.4.6 问卷调查结论 |
4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 |
4.2 学校教育经历与体验 |
4.2.1 早期学习经历 |
4.2.2 师范教育 |
4.3 在职实践及其发展 |
4.3.1 平台和机遇 |
4.3.2 关键人物、事件的影响 |
4.4 自我修养 |
5 特级教师专业人格特征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
5.1 优化教师职前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5.1.1 整合课程方案,突出人格修养性课程与活动 |
5.1.2 拓宽教育途径,融入实践情景和引入名师指导 |
5.1.3 实施教师养成教育,突出自我内化和内在生成 |
5.2 改革教师在职培训,优化培训资源 |
5.2.1 调整培训内容,由知识性和技能型转向专业人格提升 |
5.2.2 转变培训方式,突出情景参与和体验分享式培训 |
5.3 促进教师自我修炼,唤醒教师人格 |
5.3.1 开展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提升自我 |
5.3.2 通过反思写作,立足自身实践构建教育意义世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西夏家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基本资料说明 |
第一章 西夏婚姻与家庭形态 |
第一节 西夏婚姻的主要内容 |
一、男女两性的结婚年龄 |
二、择偶的范围与条件 |
三、媒人的作用及其法律规范 |
四、婚价与嫁妆的数额 |
五、西夏婚姻的法律保障 |
结语 |
第二节 西夏家庭的基本形态 |
一、党项家庭的萌芽与发展 |
二、西夏家庭的基本形态特征 |
结语 |
小结 |
第二章 西夏家庭成员关系 |
第一节 妇女的家庭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
一、西夏基层妇女的家庭地位 |
二、妇女家庭地位的影响因素 |
结语 |
第二节 亲与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福子观念与重视生育 |
二、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教育 |
三、子女孝顺父母的主要方式 |
结语 |
第三节 养子的类型及其社会地位 |
一、西夏养子的主要类型 |
二、养子身份变更的条件 |
三、养子的权利与义务 |
结语 |
第四节 兄与弟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兄爱弟敬的和睦互助关系 |
二、兄弟关系延伸的嫂娣关系 |
结语 |
小结 |
第三章 西夏家庭的经济状况 |
第一节 党项早期社会的经济活动 |
结语 |
第二节 西夏家庭的主要生产资料 |
一、家庭土地数量与地块分布 |
二、家庭牲畜的种类与数量 |
三、家庭主要农业生产用具 |
结语 |
第三节 西夏家庭的四时生产与收入来源 |
一、家庭四时生产活动 |
二、粮食的种类与亩产 |
三、牲畜的种类与产出 |
四、其他收入来源 |
结语 |
第四节 西夏家庭的主要支出内容 |
一、交纳赋税的种类与数额 |
二、衣食住等生活支出数额 |
三、婚丧嫁娶等非常性支出 |
结语 |
第五节 西夏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
一、普通家庭相对低下的生活水平 |
二、普通家庭生活水平低下的影响因素 |
结语 |
小结 |
第四章 西夏家庭的教育 |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上层的教育内容 |
二、社会下层的教育内容 |
结语 |
第二节 社会上层的儒化特点 |
一、拓跋李氏的儒化初始 |
二、统治群体的文化抉择 |
三、力推文教与儒化深化 |
结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莫高窟文化遗产在敦煌当地学校教育推广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第一章 文化遗产与教育推广 |
一、文化遗产概况 |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
(二)文化遗产的特征 |
(三)文化遗产的价值 |
二、文化遗产与教育推广的关系 |
(一)文化遗产对教育推广 |
(二)教育推广对文化遗产 |
第二章 敦煌市文化遗产教育推广的现状分析 |
一、敦煌市教育概况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一)调查问卷 |
(一)数据分析 |
三、教师访谈分析 |
四、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成因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推广策略 |
一、教育推广原则 |
(一)以学生为本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三)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
(四)适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
(五)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原则 |
二、敦煌莫高窟教育资源 |
(一)莫高窟背景知识 |
(二)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三)敦煌研究院历程 |
三、教育推广措施 |
(一)相关教育战略 |
(二)横向合作 |
(三)评价督导机制 |
(四)课程与教材建设 |
(四)师资培养 |
(五)教育信息化 |
(六)“迎来送往”模式 |
四、具体活动设计方案 |
(一)小学——增强动手能力 |
(二)初中——知识积累 |
(三)高中——综合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
(8)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梳理 |
第一节 特级教师研究文献述评 |
一、特级教师相关特征研究 |
二、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
三、特级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
四、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机制研究 |
五、特级教师的比较研究 |
六、特级教师个体发展案例研究 |
第二节 教师发展理论梳理 |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途径 |
二、维果斯基教师发展理论 |
三、"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步骤 |
第三节 数据采集 |
一、量化数据的来源 |
二、质性资料的来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量化数据的分析 |
二、质性资料的分析 |
第三章 特级教师总体特征 |
第一节 成长周期漫长 |
一、评上特级周期 |
二、评上正高级周期 |
第二节 构成分布复杂 |
一、批次分布 |
二、时空分布 |
三、性别分布 |
四、职称分布 |
第三节 科研产出丰硕 |
一、发表周期 |
二、论文数量 |
三、论文质量 |
第四章 特级教师的个体特征 |
第一节 人格特征 |
一、好学 |
二、立志 |
三、敬业 |
四、钻研 |
第二节 专业特征 |
一、持续的专业阅读 |
二、出众的专业写作 |
三、深刻的学生理解 |
四、扎实的教学功底 |
第三节 "特级"眼中的"特级" |
一、师德观 |
二、教学观 |
三、育人观 |
第五章 特级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关键事件 |
一、职前阶段 |
二、入门阶段 |
三、蜕变期阶段 |
四、成熟期阶段 |
五、强化期阶段 |
第二节 重要他人 |
一、家庭影响 |
二、师承影响 |
第三节 时代特征 |
一、第一代特级教师 |
二、新生代特级教师 |
第四节 学校背景 |
一、学校类型 |
二、学校文化 |
第五节 区域文化 |
一、苏南文化影响 |
二、苏北文化影响 |
第六节 制度设计 |
一、特级教师制度的由来 |
二、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方式 |
三、特级教师培养管理与流动 |
结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老年人 |
(二) 积极老龄化与老有所为 |
(三) "六个老有"目标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终身教育理论 |
(二) 休闲教育理论 |
(三) 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理论 |
(四) 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五、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教育养老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 |
一、古代"尊年敬德"文化传统的形成 |
(一) "尊年敬德"的文化背景 |
(二) "尊年敬德"的文化探源 |
(三) "尊年敬德"文化的形成 |
一、古代"尊年敬德"社会行为的规范 |
(一) 家庭尊老行为规范 |
(二) 社会尊老礼仪规范 |
三、古代"尊年敬德"社会政策的制定 |
(一) 养老保障政策 |
(二) 尊老敬老政策 |
四、古代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历史渊源 |
(一)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历史成因 |
(二)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成功范例 |
(三) 养老与教育融为一体的积极意义 |
五、教育养老概念的形成及其辨析 |
(一) 教育养老 |
(二) 教育养老与养老教育 |
(三) 教育养老与老年教育 |
(四) 教育养老与养老保障 |
第三章 中国教育养老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养老环境和养老质量 |
(一) 养老环境 |
(二) 养老质量 |
二、老年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 老年教育发展历程 |
(二) 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
三、老年教育促进教育养老的成功范例 |
(一) 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精神养老"3+N"模式 |
(二) 陕西绥德县政府构建实施文化养老 |
(三) 山东兖矿集团企业构建实施文化养老 |
(四) 深圳市坪地社区九九学堂(社工+义工)模式 |
(五) 上海梅陇三村居民区"绿主妇"老年工作室模式 |
第四章 中国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 |
一、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政策渊源 |
(一) 老龄政策中重视老年教育 |
(二) 教育政策中重视老年教育 |
二、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现实意义 |
(一) 有助于弥补老年教育对养老关怀的缺失 |
(二) 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老年教育的有效衔接 |
(三) 有助于推动养老精神生活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 |
三、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和功能界定 |
(一) 教育养老制度的属性 |
(二) 教育养老制度的功能 |
四、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
(一) 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思路 |
(二) 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原则 |
五、教育养老制度设计的目标 |
(一) 促进老年人终生全面发展 |
(二) 促进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 |
(三) 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
六、教育养老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一) 明确教育养老制度的责任主体 |
(二) 构建教育养老组织管理机构 |
(三) 培养和开发教育养老专业人才 |
(四)筹集和管理教育养老经费 |
七、教育养老的课程设计 |
(一) 明确教育养老课程设计目标 |
(二) 教育养老课程内容设计 |
(三) 教育养老课程教学手段与方式 |
第五章 中国教育养老制度实现的路径选择 |
一、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
(一) 政治基础 |
(二) 物质经济基础 |
(三) 文化基础 |
二、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路径选择 |
(一) 政府层面 |
(二) 社会层面 |
(三) 老人个体层面 |
三、教育养老与教育相融合的实施策略 |
(一) 教育养老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 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 |
(三) 深入开展教育养老理论研究 |
(四) 大学面向老年人逐步开放 |
四、教育养老与养老相融合的实施策略 |
(一) 实施教育养老应符合老年群体自身的特点 |
(二) 在城镇地区构建教育养老公共服务平台 |
(三) 在农村地区利用远程教育实施教育养老 |
(四) 通过构建养老学校探索教育养老新形式 |
五、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组织运行管理 |
(一)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责任主体 |
(二)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运行方式 |
(三) 教育养老制度实施运行管理创新 |
六、教育养老制度实施的方案规划 |
(一) 做好教育养老制度与现行制度的有效融入与衔接 |
(二) 选取典型地区试点实施教育养老 |
(三) 经验总结并全面推行教育养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养老状况个人调查问卷 |
附录2 养老状况集体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渊源 |
2.1 家学与时代背景 |
2.2 中西融汇中恪守中学 |
第3章“贵我”与“通今”:儒家内圣与外王 |
3.1“贵我”——儒家“内圣”之道 |
3.1.1 儒家之志 |
3.1.2“儒家之诚” |
3.1.3 儒家之体察自省 |
3.2“通今”——“儒家”外王之道 |
3.2.1 知而行之 |
3.2.2 经世致用 |
3.3 中庸思想 |
第4章“有公共心之个人主义”——“公共心”的儒学内涵 |
4.1“公共心”背后的理欲问题 |
4.2 仁爱思想 |
第5章 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之价值 |
5.1 儒学对杨昌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意义 |
5.2 杨昌济对毛泽东等青年学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人才开发者勿忘自我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当下中国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想象及跨文化传播启示[D]. 方华. 华侨大学, 2021
- [3]成都农商银行Q支行柜员职业素质调查研究[D]. 何微.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近代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研究(1904-1945)[D]. 李蒙.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5]特级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D]. 石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西夏家庭问题研究[D]. 郝振宇. 西北大学, 2019(01)
- [7]莫高窟文化遗产在敦煌当地学校教育推广的调查研究[D]. 李梦玉.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D]. 王荐.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教育养老的制度设计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 吴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杨昌济伦理思想的儒学精神[D]. 贺全. 湘潭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