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锡纯用单方和对药联用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娥[1](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多角度、全方位检索和整理骨关节炎古今文献,根据用药途径不同,深入挖掘骨关节炎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的临床用药规律、组方配伍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做出有益探索,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借鉴。2.系统评价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骨关节炎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1.用药规律研究:全面检索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古今文献,采用数理统计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用药规律与配伍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2.系统评价:全面检索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严格筛选随机对照试验,借助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用药规律研究1古今内服方剂均以补虚药为主,其次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药性以温性最为多见;药味以甘、辛为主;归经多归肝、肾、脾经。药类配伍以补益、发散风寒、祛风湿、活血化瘀、温里常见;核心药物配伍常用羌活、防风、细辛、牛膝、当归、白芍、杜仲、补骨脂、甘草、独活、五加皮、桑枝、秦艽、川芎、附子、肉桂等。聚类组合,多具补益气血、肝肾,祛风寒湿,活血祛瘀之功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古今外治方剂均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解表药、温里药等。药性以温热最为多见;药味以辛、苦味为重,多归肝、脾经。药类配伍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发散风寒为常见,古方中亦常配伍燥湿化痰、泻下、逐瘀等药。核心药物配伍古今常用川乌、草乌、独活、伸筋草、透骨草、川芎、红花、乳香、没药等。古方亦常用白芷、防风、羌活、当归、苍术、天南星、大黄等。聚类组合,多具祛风寒湿,温经通脉,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燥湿化痰之功效,临床用药可随症加减。2.系统评价共纳入文献24篇,涉及病例2134例。Meta分析结果基本肯定了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对文献数大于10的指标做漏斗图分析均对称性较差,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1.骨关节炎发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古今医家对该病的治疗,均以“补益、祛邪、温通”为主。内服方剂从全身出发,偏重于整体的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着眼于补脏腑气血之虚,调整机体机能,治法以补益为主,辅以发散风寒、祛风湿、活血化瘀、温里;外治方剂重视局部的辨病治疗,治法以祛邪为主,重在散寒祛湿、温经通脉、消肿止痛,缓解临床症状。2.文献的系统评价基本肯定了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由于存在发表偏倚,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及某些指标异质性明显等原因,今后需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步证实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马师师[2](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着,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着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着作以近期主编或独着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秦空[3](2020)在《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含有麦冬的5首经方(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温经汤、薯蓣丸)的现代临床有效医案,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结合麦冬功效的本草文献研究,探索5首经方中麦冬临床应用的常用剂量、功效作用、病证量效关系和核心方药的相关配伍机理。为5首经方中麦冬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中药的临床量效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1.通过CNKI查找从建刊到2020年1月1日之间以5首经方方名为关键字的医案,通过纳排标准,整理出现代应用五首经方治疗疾病的有效案例,并对麦冬本草功效的历史沿革及其相关的病证、剂量加以归纳总结。2.将搜集到的医案信息分别录入Excel,构建数据库。3.采用SPSS 22频数分析统计出五首经方医案处方的高频主病、证候、主症、兼症、舌脉、药味数、药物频次、药物剂量;采用T检验将五首经方的麦冬用量与汉代经方剂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麦冬用量与处方总剂量、处方总药味数是否存在相关性;采用方差ANOVA分析五首经方中麦冬用量的差异性,麦冬作为君药与非君药的用量差异性,麦冬用量占全方总量比值的差异性。4.采用SPSS Modeler 14 Apriori模型系统分别对五首经方医案的高频药物、病症、证候和麦冬用量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含有麦冬的强有效关联药物组合和病证量效关联规律。研究结果一、通过网络查找,共搜集到符合条件的现代经方有效医案566例,其中麦门冬汤107例,竹叶石膏汤113例,炙甘草汤221例,温经汤94例,薯蓣丸(汤剂)31例。对有效医案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后得出:麦门冬汤高频主病为咳嗽、梅核气、喘证、肺痿、鼻衄;高频证候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典型方证为咳嗽、呕吐、胃脘痛、口干、咳痰、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7-11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8味。竹叶石膏汤高频主病为发热、口疮、不寐、呕吐、呃逆;高频证候为气阴两虚证、胃热证、阴虚火旺证;典型方证为口干口渴、神疲乏力、心烦、舌红苔少、脉细数;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5-7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5味。炙甘草汤高频主病为心悸、室性早搏、病毒性心肌炎、不寐;高频证候为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心阴阳两虚证;典型方证为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结代;处方药味数集中分布于10-12味之间,频次最高的为10味。温经汤高频主病为痛经、不孕症、经断前后诸证、闭经;高频证候为血寒证、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典型方证为经行腹痛、婚后未孕、月经量少、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药味数主要集中于12味。薯蓣丸高频主病为癌病、虚劳、眩晕;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气血阴阳俱虚证;典型方证为乏力、羸瘦、头晕目眩、腰酸、不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处方药味数集中于21味。二、经文献研究探索,麦冬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在经方中可能发挥不同功效,分别为:清热利咽止逆(麦门冬汤)、养阴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调血通脉散瘀(炙甘草汤)、养阴和血润燥(温经汤)、益气强阴补虚(薯蓣丸)。三、5首经方中麦冬平均用量和最常用量分别为麦门冬汤25.0g和30g;竹叶石膏汤16.1g和15g;炙甘草汤15.1g和15g;温经汤15.3g和10g;薯蓣丸12.6g和10g。用麦冬平均用量作方差分析,麦门冬汤组(麦冬为君)与其他四组(麦冬非君药)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竹叶石膏汤组、炙甘草汤组和温经汤组互相比较,P>0.05,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薯蓣丸组与其他四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麦冬用量在全方比重均值分别为:20.19%(麦门冬汤)、12.26%(竹叶石膏汤)、10.33%(温经汤)、8.32%(炙甘草汤)、5.46%(薯蓣丸)。方差分析结果为:F值=96.46,P<0.05,各方之间麦冬用量比重均不同。四、5首经方中麦冬现代用量与汉代用量的T检验分析显示P<0.05,说明古今用量有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麦冬用量与处方总剂量呈相关性,P<0.05;与处方药味数未发现显着相关性,P>0.05。五、通过对各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根据支持度>20%,置信度>80%,提升度>1筛选出如下包含麦冬的关联药物组合共24组。麦门冬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山药;麦冬—沙参;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山药和半夏;麦冬—沙参和半夏;麦冬—粳米和党参。竹叶石膏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粳米;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粳米和石膏;麦冬—粳米和半夏;麦冬—党参和竹叶。炙甘草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桂枝.三联药组包括:麦冬—桂枝和炙甘草;麦冬—桂枝和地黄;炙甘草—大枣和麦冬.温经汤二联药对包括:麦冬—半夏。三联药组包括:麦冬—半夏和当归;麦冬—半夏和吴茱萸;麦冬—半夏和牡丹皮。薯蓣丸二联药对包括:麦冬—桂枝;麦冬—党参。三联药组包括:麦冬—桂枝和当归;麦冬—党参和山药;麦冬—桂枝和柴胡.六、设置支持度>5%,置信度>50%,提升度>1,通过对各组麦冬用量和主治病证进行关联分析得出20条有效强关联规律:1.麦门冬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阴虚火旺型梅核气→麦冬1 0g;阴虚火旺型鼻衄→麦冬10g;阴虚火旺型喘证→麦冬12g;阴虚型咳嗽→麦冬60g.2.竹叶石膏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阴两虚型发热→麦冬15g。3.炙甘草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心、阳虚型汗证→麦冬12g;营卫不和型不寐→麦冬10g;营卫不和型汗证→麦冬10g;气血阴阳俱虚型心悸→麦冬15g;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麦冬15g;心阴虚型室性早搏→麦冬15g;心阴阳两虚型心悸→麦冬15g;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麦冬12g。4.温经汤组病-证-量关联规律:血瘀型不孕症→麦冬10g;血瘀型痛经→麦冬12g;血寒型痛经→麦冬15g、20g。5.薯蓣丸组病-证-量关联规律痰湿型癌病→麦冬15g;气虚型喘证→麦冬15g;气血阴阳俱虚型荨麻疹→麦冬15g。结论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温经汤、薯蓣丸中麦冬用量有差异;麦冬作为君药与非君药在用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汉代经方麦冬剂量与现代应用经方麦冬剂量有显着性差异;处方麦冬用量与全方总药量有相关性。麦冬在5首经方中的功效作用受配伍环境、用量大小的影响,其作用各有不同。经方中麦冬功效与麦冬用量的应用规律,经初步探索后可能为:麦冬用量在25g以上(大剂量)可发挥清热利咽止咳作用,15~25g(中剂量)可发挥降逆通脉和血作用,15g以下(小剂量)可发挥养阴益气补虚作用。
秦谊,郭霞珍[4](2019)在《单行方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单行方的临床运用源远流长,从最古老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到后世众多医籍均有大量相关记载。临床中单行方用于治疗脾胃病,或单用,或配合主方使用,具有佐助增效、兼治他证、引药归经、减毒避害及长期调理等作用。在以脾胃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治疗中,单行方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中药毒副作用和降低医疗费用有积极意义。未来可通过挖掘更多简便易行的单行方,在更多慢性疾病治疗中就其使用方法、剂量及疗效等展开研究。
董祖木[5](2019)在《试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用药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的应用是中医疗效的基础。作者援引《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氏对药性生品、药对、单方(单味药)的应用,阐述了张氏用药的独特见解,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马向梅[6](2019)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古代全蝎方剂,构建数据库,对全蝎的炮制、用量、剂型、配伍药物和主治病证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全蝎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全蝎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梳理古代文献对全蝎毒、效、性的记载。2.构建全蝎古方数据库,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全蝎方基本情况,包括剂型、炮制、用量、药引、主治病证等,多方面探讨全蝎控毒增效的方法。3.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全蝎方主治病证药物配伍规律等。结果:1.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给药途径、炮制、剂型、用量、配伍、送服药物等。2.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伍以祛风化痰药增其息风止痉之功;配伍辛散祛风药,助其祛邪止痛;配伍气味芳香药,以理气活血、开窍醒神;配伍苦咸之药以软坚攻毒;配伍虫类药攻邪通络。配伍甘缓扶正之品以缓毒减毒;配伍滋阴之品以柔克刚;配伍酸收药物,散收相制以控其毒。3.全蝎最常配伍息风止痉、温化寒痰、开窍、发散风寒、补气、祛风寒湿等药物,如麝香、僵蚕、天麻、白附子、甘草、防风、天南星等,主要治疗惊风、中风、痫病、痹证、疝气等疾病,其证候多为风痰证、痰热证、风热证、风热痰凝证、风寒湿证、风盛脾虚证、风毒证等。结论:1.全蝎息风、通络之效和气烈、攻散之毒均源于其味辛走窜之性。全蝎味辛气烈,性善攻窜走散,既为其毒,又是其效能特征。2.历代全蝎用量差异不大,与主治病证的关系较密切,治疗恶疮、癣病、麻风及风毒证等病证时用量较大,小儿用量应酌减,在1-3g范围内较安全。3.性味既是全蝎毒、效之源,亦是影响其毒、效发挥之关键。在准确辨病辨证的前提下,炮制严格、剂型适当、用量适宜、配伍合理等是保证全蝎疗效最大化和毒性最小化的主要手段。
王丹玮[7](2019)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新诊断T2DM患者一般情况、日常生活习惯及中医证素特点等;2.探求新诊断T2DM患者BMI水平及不同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之间的相关性;3.总结魏军平教授治疗新诊断T2DM临床经验。方法:1.临床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方法,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门诊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对纳入研究的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填写病例报告表,调查1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情况、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并计算患者BMI、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C肽曲线下面积(C-AUC),运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2.经验总结:以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于魏军平教授门诊就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处方为处方来源,统计门诊处方250时次,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BMI正常(18.5≤BMI<24kg/m2)36例(27.27%),超重(24≤BMI<28kg/m2)58例(43.94%),肥胖(BMI≥28kg/m2)38例(28.79%);男女比1.49:1,平均年龄为48.61岁;纳入104例有特殊饮食偏嗜(78.79%),70例(53.03%)较少运动;5例因酮症就诊,9例合并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24.24%)合并高脂血症,30例(22.73%)有脂肪肝病史,29例(21.97%)合并患高血压病;63例(47.73%)无明确家族史,53例(40.15%)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92例(69.7%)患者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40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60%有效。2.纳入患者中111例(84.09%)以“口渴”作为主诉,85例(64.39%)觉“倦怠乏力”,53例(40.15%)舌黯红者,75例(56.82%)舌苔腻,脉细者69例(52.27%),脉滑者46例(34.85%),脉弦者35例(26.52%)。3.根据中医证素评分划分等级,合计509个中医证素等级,其中证素等级“Ⅰ级”290个(56.97%);根据中医证素判定结果,“阴虚”96例(72.73%),“湿”78例(59.09%),“热”54例(40.91%),“痰”42例(31.82%),“肝”36例(27.27%),“脾”24例(18.18%);5例无任何证素判定,17例具有单一病性证素,以“阴虚”和“湿”为主,110例(83.33%)同时具备多种病性证素。4.超重组/肥胖组证素“阴虚”、“肝”评分较正常组低(P<0.05),证素“脾”评分较正常组高(P<0.05);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空腹血糖/C肽、HOMA-IR指数较高(P<0.05)。5.根据中医病性证素评分进行分组,实证76例,虚证54例,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虚实证素的分布无显着差异性(P>0.05),虚证组与实证组相比,HOMA-islet较低(P<0.05)。6.“湿”与BMI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71,“阴虚”与BMI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2。7.“湿”、BMI水平与HOMA-IR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8、0.267,“阴虚”、“热”与HOMA-IR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19。8.魏军平教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用药以甘、苦、寒为主,多归胃经、脾经,常用药物葛根、黄芩、鸡内金、黄连、知母、佩兰等,超过50%的处方中常见药物组合为:葛根-黄芩-黄连-鸡内金。9.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并经魏师指正后拟定5首新方:清热利湿方、燥润相挤方、芳香化湿方、醒脾降胃方、清补并施方。结论:1.新诊断2型糖尿病证素复杂多样,多种证素相兼,总体以阴虚为主,湿邪为患,兼有气虚、热盛、痰浊、瘀血;2.BMI水平与“湿”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与“阴虚”呈负相关;“阴虚”、“热”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湿”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3.魏军平教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以葛根芩连加减方为基础方;4.生成5个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新处方:燥润相济方、清补并施方、芳香化湿方、醒脾降胃方、清热利湿方。
谢苗[8](2018)在《改良三甲散通过调控神经炎症与自噬及凋亡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年性痴呆病即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隐匿、病因不明、病机复杂、症状多样,临床主要以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行为改变和功能减退为特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学对本病的辨证治疗历史悠久,特色独具,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文献研究部分首先梳理了古今中医学家对本病病名、症状、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古代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髓减脑空、神机失灵,五脏虚损、气化不足,五神失用、七情内伤,痰浊阻窍、瘀血阻络等是痴呆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多采用养心补肾生精、补心健脾安神、填精益髓增智、化痰逐瘀开窍等方法,侧重于以调补心肾为主。现代医家继承并发展了古人对痴呆的认识,明确了老年性痴呆病名及症状,辨治仍以本虚标实为主线,本虚强调肾、髓、脑的关系,标实强调痰、瘀、毒的蓄积,治则以补肾充髓养脑为主,兼顾祛痰化瘀逐毒。治疗时虽有补虚、化痰、扶阳、逐瘀、祛毒等的偏重,但总的治法还不离补肾填精生髓,滋肝补肾益髓,温肺补肾填髓,养心健脾化髓,化痰逐瘀通髓,解毒通络充髓,使脑窍通,脑髓充,脑神得养,神机得用。文章进一步回顾了现代中医学运用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针灸等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概述了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梳理了自噬与老年性痴呆病的关系,以期对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病有所帮助。最后对改良三甲散治疗老年痴呆病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并梳理了其临床及基础研究概况,认为改良三甲散是依据老年性痴呆病肾虚髓减、痰瘀阻窍的基本病机而设的有效方,能补肝肾之阴津,充脑窍之精髓,祛痹阻之痰浊、化凝滞之瘀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研究部分以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传代BV2细胞及PC12细胞为观察对象,探讨神经炎症与自噬的关系及对神经元细胞毒性及凋亡的影响。首先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纯度,用MTT方法检测LPS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B实验方法确定LPS对BV2细胞产生自噬作用浓度及时间。用CCK-8法检测含药脑脊液等药物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B方法检测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作用后BV2细胞LC3、Beclinl、P62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上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IL-4、IL-10的水平,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原代小胶质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原代小胶质细胞自噬超微结构的变化,用WB方法检测BV2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途径蛋白的表达,观察各指标的变化。然后将各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作用于PC12细胞,分别用WB和RT-PCR方法检测用药24h后PC12细胞APP、BACE1、BAX、BCL-2、Caspase-3蛋白和mRNA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原代小胶质细胞培养纯度达到99%,可用于后续实验。LPS对小胶质细胞的毒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加,5pg/mlLPS作用于小胶质细胞24小时可以使其自噬蛋白LC3II的水平处于二次稳定峰值,以此作为后续造模条件。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小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缓解LPS等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与模型组相比,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可以通过下调LC3、Beclin1、PI3K、p-AKT、IL-1β、IL-6、TNF-α水平,上调 P62、p-mTOR、IL-4、IL-10 的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调节自噬超微结构的变化,改善小胶质细胞的神经炎症和过度自噬反应。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作为条件培养液可以降低PC12细胞APP、BACE1、Bax、Caspase-3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上调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缓解神经炎症和过度自噬反应引起的细胞凋亡。提示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可能通过调节Beclin1依赖的PI3K/AKT/mTOR信号途径调节神经炎症和过度自噬,对抗炎症和自噬过激诱发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改良三甲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向。
李婉婷[9](2016)在《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为薯蓣粥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予薯蓣粥,每日1次,连续干预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8周和12周观测两组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和生活质量。试验组失访3例、完成42例;对照组失访9例、完成36例。最终纳入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 PP)的患者试验组42例,对照组36例;纳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 to treat,ITT)的患者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对研究对象入组时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史情况、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方式及睡眠状况进行组间比较,无论是PP分析还是ITT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入组时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和生活质量间比较,无论是PP分析还是ITT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血糖的变化(1)空腹血糖:无论是PP分析还是ITT分析结果显示,薯蓣粥干预12周,两组间患者的空腹血糖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2)早餐后2h血糖:无论是PP分析还是ITT分析结果显示,薯蓣粥干预12周,两组间患者餐后2h血糖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脂的变化薯蓣粥干预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PP分析仅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TT分析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T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腰臀围、WHR的变化干预后12周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围、臀围和WHR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两组间的腰围、臀围、WHR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生活质量的变化干预后12周,试验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精神、治疗3个维度评分和总分低于其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社会维度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着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着差别(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和治疗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薯蓣粥在本研究中具有以下作用:①薯蓣粥具有降低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的作用,可望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②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可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效果不确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证实;③连续服用薯蓣粥3个月,未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10](2014)在《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归纳张锡纯、唐容川、恽铁樵、陆渊雷、冉雪峰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2)寻找中西医汇通学派与与非汇通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习惯的异同;3)明晰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习惯的传承与变迁。方法:1)运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甄选;2)设立研究组(中西医汇通学派组)与对照组(清代早期医家、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当代名医、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确定各组医家及相应医案资料,并对各医家医案疾病构成比做卡方检验,具有可比性。3)根据处方选择标准抽取18位入选医家的18本医籍临证处方3991首,其中有剂量者3056首。分别进行方剂计量学指标的标识、数据资料的标准化、并进行方剂用药范围、剂量配伍及用药味数13项计量指标系统分析;4)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结合方差分析、相关、聚类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用药基本情况;讨论中西医汇通与非中西医汇通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习惯异同;以15医家的方剂计量学指标为基本统计单元,分别寻找中西医汇通五家与不同朝代医家学术源流与临证用药的亲疏关系。结果:1)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特点:中西医汇通五家研究含剂量处方1081首,合计药物种类为384种,药物类次为0.355.①临证处方前20位药物是炙甘草、当归、白芍、生地黄、茯苓、黄芩等。涉及方剂包括四物汤、四君子汤、白虎汤、四逆汤、二陈汤、升阳汤、理中丸等。唐容川与陆渊雷、后世刘渡舟相关性最强,恽铁樵与冉雪峰、何任相关,张锡纯与各医家相关系数均不高,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君药排序前10位的药物是生地黄、柴胡、当归、生石膏、山药等。张锡纯与孔伯华相关性最强,与其他各医家多呈负相关;唐容川与方和谦相关性最强;恽铁樵与方和谦相关性最强;陆渊雷与刘渡舟相关性最强。冉雪峰与祝谌予强相关,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常用配伍频次均值排序前20位是:当归配白芍、当归配生地、白术配茯苓、生地配白芍、黄连配黄芩、白芍配白术等。唐容川与陆渊雷、任继学相关性最强。冉雪峰与何任相关,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④中西医汇通学派五位主要医家中四性频次均值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寒、温、平。温热药频次均值为2.991,寒凉药均值为4.225,平性药均值为1.428.寒温比1.545>1,用药偏重寒凉。冉雪峰寒温比最高(2.085)。中西医汇通五家五味频次均值排序前四位的依次是甘、苦、辛、酸味。中西医汇通五家归经频次均值排序前四位为:脾、肺、胃、肝。唐容川心肾经第一。恽铁樵肝、小肠等六经最高。陆渊雷脾胃肺经第一,冉雪峰大肠经居首。中西医汇通五家特殊归经指标频次均值排序依次为脾胃肝肾经。肝肾比为1.606>1。脾胃比值为1.185>1,肝肾与脾胃比值为0.739<1。陆渊雷脾胃比值、恽铁樵肝肾比值居高。⑤中西医汇通五家总功效频次均值排序前五位的是清热,补气、化痰、解表、补血。祛邪六法功效频次前三位是清热(1.758)、祛湿(0.847)、化痰(0.825),张锡纯补气,唐容川补血、解表,恽铁樵化痰,冉雪峰清热各居首位。汇通医家补益/祛邪比值小于1(0.478);补益/非补益比值(0.349<1),补气阳/补阴血(1.539>1),张锡纯补气阳/补阴血及补气/补血比值居第一,唐容川补血频次最高,补气/补阳比值(22.22)居首位,陆渊雷补血/补阴比值(2.983>1)第一。唐容川补阳/补阴比值最低(0.139),冉雪峰补阴药第一,补气阳/补阴血比值(0.515<1)最低。⑥中西医汇通五医家用药种类为384种,用药味数均值比较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中西医汇通五家方剂用药味数四项指标均值小于其他对比医家。其中张锡纯在汇通五家中均值最小,标准差3.142值偏大,用药精专,味数偏小,变化略大。5项剂量指标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别。张锡纯五项指标居第一位,用药精当。中西医汇通五医家配伍指标均值均低于其他对比医家,方内药量相对变异及最大变异较小,药量相对均衡。冉雪峰三指标名列前茅。⑦对包括汇通医家在内的15医家特色用药生石膏等11味药做7项计量比较.汇通五医家在最大用量值、单方药量均值、相对药量标准差和极变异系数四指标高于其他对比医家,其中张锡纯运用生石膏、山药、山茱萸、代赭石尤为突显,各指标居高。后世祝谌予,孔伯华有相似之处。陆渊雷在运用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半夏方面各指标第一,后世孔伯华、萧龙友、任继学极变异系数及突出指数偏高,用药大胆变化大。冉雪峰在运用白芍、生地的各指标居首,后世施今墨、何任、任继学在极变异系数指标居高,与冉氏相似,灵活多变。临证运用白术、茯苓、半夏、代赭石均值,后世医家高于中西医汇通五医家,尤以汪逢春、刘渡舟、祝谌予、任继学为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异同。①中西医汇通学派医家与当代名医的药物共同使用率最高(0.609),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最低(0.580)。中西医汇通医家、当代名医、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总功效频次均值排序第一位与第三位的是清热,化痰。其中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清热频次最高(2.636),功效第二位汇通医家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以补气为主。祛邪六法比较五组医家补益/祛邪比值均小于1,以祛邪为要。汇通医家祛邪六法前三位的是清热、祛湿、化痰,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组及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组排序一致,在五组医家中清热、祛湿、化痰、活血均以近代北京名医为最。五组医家补益与非补益比值小于1,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与汇通医家、当代名医补气频次较高,尤以当代中西医中西医结合为着。五组医家补阴与补血频次接近,汇通派医家补气阳/补阴血比值(1.308)为五组之首。②五组医家用药四性均值排序以温、平、寒为前列,五组医家寒凉/温热药比值大于1,尤以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为最(2.063)。中西医汇通医家五味排序为甘辛苦,为各家之首,五组医家均以辛甘为第一。③中西医汇通医家归经排序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组前三位相同,均是肺(4.281,7.106)、胃(3.611,6.422)肝(3.559,6.103),但各均值京医组皆大于汇通组。五组医家肝肾/脾胃比值均小于1,肝/肾比值均大于1,脾/胃经比值除外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外(0.940),均大于1,汇通医家肝肾/脾胃比在各组医家中值最小(0.739),肝肾比(1.606)。④中西医汇通医家方剂用药味数均值(9.05)小于其他五组医家,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汇通医家方剂最小用药味数均值在五组中最小,方剂最大用药味数、用药味数均数皆偏小,与清代早期医家有相似之处,但清代早期医家各项指标居五组之末次.剂量5项绝对指标汇通医家最大药量均值居五家之首(29.312).3项配伍指标在标准变异系数比较中,中西医汇通医家标准变异系数均值较高,用药剂量变化大。在突出指数指标中,近代北京名医均值偏大,汇通医家居中。特色药物石膏等8味最小用量值以中西医汇通医家均值最小。最大用量值以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偏高。生地、白术、茯苓等药指标则以汇通学派及当代名医指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与非汇通医家临证处方用药的亲疏关系:①汇通医家与其他医家在四性、五味、特定性味、归经、特定归经、总功效、祛邪六法、用药味数显示较强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方剂计量指标平均相关系数R值除高频配伍0.391、高频20药0.352、高频君药0.254较低,相关性不强外,其他方面强相关。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特色用药11位的计量指标与对比医家均有相关性关系,其中代赭石(0.963)山药(0.962),黄芪(0.899),白芍(0.884),生石膏(0.842)相关性递减,差异较大。②中西医汇通医家与清代早期医家在四性、寒温指标及归经等7方面聚类;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在高频20药、君药、总功效、山药等8方面聚类;与当代中医在高频20药、肝肾脾胃经、总功效、祛邪六法、药味、山茱萸、半夏等10方面聚类;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在高频配伍、生石膏、山茱萸、白术、生地、半夏等9方面聚类。结论:1.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间临证处方用药既有共性,又显个性:中西医汇通五家临证处方用药共有规律为:寒温皆用,偏重寒凉;补泻并施,气血两清,清利芳化并用;重补后天脾胃,兼滋先天精血,补气重于补阳,滋阴补血各有偏颇。剂量、配伍、用药味数不尽相同,各有所长,特色鲜明。张锡纯临证用药多寒凉,多甘辛、甘酸。重补肺脾之气,重肺胃之润降,尤善滋补胃阴,喜用酸润,柔畅肝木。药少灵动,量大力专。唐容川临证用药偏寒凉,气血两入,血分多用。喜用甘苦辛酸,尤善苦味,泻心降胃止血。重补脾肺,清补兼施,水气火血并调,组方均衡适中,稳重求变。恽铁樵临证用药寒温适中,多用苦辛,补泻兼施,先后天并补,精血同调,重补肝血。组方精专灵巧,变化自如。陆渊雷临证用药偏寒凉,辛开苦降,甘淡渗利皆喜运用;攻补兼施,气血并补,补气重于阳,补血重于阴,药味适中,药量均衡。冉雪峰临证用药尤重寒凉,酸咸多用,攻邪力度最大,气血双调,多通道祛邪,药味精当,繁简多变。2.中西医汇通五家与非汇通各组医家临证用药规律同中有异,各有千秋。清代早期医家与汇通医家比较而言临证用药多用寒凉辛甘,偏重脾肺胃肝四经调理,喜用生熟地、归芍参术气血双补,苦杏仁、厚朴润肺降气,石斛、麦冬滋养胃阴,总以甘辛温润为主,兼顾苦寒燥湿。临证善功邪,化痰清热利湿兼顾,用药简约恒定。近代京城四大名医与汇通医主张中西结合,皆以辛甘为重,寒温并举重寒凉,攻补兼施,以攻为主,清热化痰多用,善用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肺胃肝同调。近京名医则苦甘辛淡,升降补利并用,祛邪尤重,热湿痰并除,气阴血并补。善用参类气阴双补,地归芍柔肝养血。健脾重术芪。养胃重竹茹,芦根等,药多繁杂不失灵动。当代名医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共性:主张中西结合,皆以辛甘为重,寒温并举重寒凉,攻补兼施偏攻邪,清热化痰多用,肺脾胃肝同调。当代名医则中医为用,西医为体,苦甘辛咸,祛邪尤重,扶正祛邪,热湿表并除,气血为重,兼顾滋阴,善用用芪参术归,何首乌气血双补,地芍滋补阴血,沙参、麦冬石斛滋阴养胃,鸡血藤,穿山龙及虫类药通络潜阳,药味适中,变化自如。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与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共性寒温并用偏寒凉,当代中西医更为显着,喜用生地、赤白芍等气血两清;皆以辛甘为重,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尤显,临证酸甘、甘淡皆为诸家之冠,补益兼顾;攻补兼施,攻邪为要,以祝氏清热为先;临证尤重补降肺气,先后天同调,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更重肝血调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西医汇通医家药味小而精专,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量大味多杂,灵活多变。3.中西医汇通五家与非汇通医家临证遣药组方思维模式传承及影响,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性味方面与清代早期医家最为相近。在高频用药、君药选用方面与当代中西医结合名医最接近,与祝谌予、方和谦最相关。在高频配伍及特色用药方面与近代京城四大名医最相近,尤其与孔伯华,施今墨最为相关。中西医汇通医家临证用药既继承了“内经”“伤寒”“温病”之说,又独具特色,中西医汇通医家皆主张“以中为本,以西为用”。张陆氏尤推崇西法断病,中药治疗。恽、唐、冉等医家则更倾向于运用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解释中医有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生理病理,启发后人,功不可灭。
二、张锡纯用单方和对药联用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锡纯用单方和对药联用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 |
1.4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骨关节炎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治疗 |
3 数据挖掘 |
4 系统评价 |
第二部分 骨关节炎古今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文献来源与收集方法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数据规范化 |
2.4 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
3 研究方法 |
3.1 中医文献学方法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分析对象的选取标准 |
3.4 技术路线(图2) |
4 研究结果 |
4.1 古代文献 |
4.2 现代文献 |
4.3 古今用药对比 |
5 讨论 |
5.1 用药规律探讨 |
5.2 组方配伍规律 |
5.3 有毒中药的使用探讨 |
5.4 总结 |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方法 |
2.2 文献纳入标准 |
2.3 文献排除标准 |
2.4 文献筛检与质量评价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4 有效性评价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GRADE证据质量评价 |
4 讨论 |
4.1 本系统评价的新颖性 |
4.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4.3 本系统评价的结果分析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本系统评价的临床研究意义 |
5.2 对未来临床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
1 古代“中药”别称 |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
2 影响因素 |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
2.2 细辛的基原 |
2.3 细辛的用法 |
2.4 剂型 |
2.5 配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
2 本草的科学性 |
2.1人体实验 |
2.2动物实验 |
2.3其他实验 |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
1'>2.1 1+1>1 |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
3.3 相恶的背反 |
3.4 相反的背反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
2.1 炮制 |
2.2 配伍 |
2.3 剂量 |
2.4 用法 |
3 讨论 |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
2.1 外延过泛 |
2.2 一词多义 |
2.3 一义多词 |
2.4 功用不分 |
2.5 词义重复 |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
3.2 认真审定 |
3.3 准确定义 |
3.4 聚类系统 |
3.5 专家咨询 |
3.6 形成标准 |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
4.1 对证功效 |
4.2 对症功效 |
4.3 对病功效 |
5 讨论 |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
2.1 外风、伏风致病 |
2.2 内风致病 |
3 治不离风 |
3.1 已病治风 |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
3.3 治风先治血 |
3.4 未病防风 |
4 临证举要 |
4.1 眩晕 |
4.2 泄泻 |
4.3 支气管哮喘 |
5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
1.1 对中药用量的认识 |
1.2 中药“量效关系”的由来 |
1.3 中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 |
1.4 现代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
2 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的不足之处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麦冬的文献研究 |
1 麦冬的植物学研究 |
1.1 麦冬药材产地 |
1.2 麦冬品质分类 |
1.3 麦冬的鉴别 |
1.4 麦冬的炮制 |
2 麦冬的功效作用研究 |
2.1 麦冬本草学历代沿革 |
2.2 麦冬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2.3 麦冬现代药理研究 |
2.4 现代临床应用 |
3 经方中麦冬的配伍应用 |
3.1 麦门冬汤 |
3.2 竹叶石膏汤 |
3.3 炙甘草汤 |
3.4 温经汤 |
3.5 薯蓣丸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方麦冬在现代医案中的量效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文献资料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文献资料来源 |
2.3 信息规范化处理 |
2.4 构建数据库 |
3 研究方法 |
3.1 频数分析 |
3.2 系统聚类分析 |
3.3 关联分析 |
3.4 方差分析、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医案纳入情况 |
4.2 麦门冬汤医案研究结果 |
4.3 竹叶石膏汤医案研究结果 |
4.4 炙甘草汤医案研究结果 |
4.5 温经汤医案研究结果 |
4.6 薯蓣丸汤剂医案研究结果 |
4.7 五首经方麦冬用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 |
4.8 经方麦冬现代应用剂量与汉代剂量单样本T检验结果 |
4.9 相关性分析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1 麦冬在不同经方中的作用及剂量差异 |
1.1 麦冬在经方中的作用差异 |
1.2 麦冬在经方中的剂量差异 |
2 含麦冬的较强关联药物组合及配伍应用 |
2.1 麦冬配伍半夏 |
2.2 麦冬配伍山药 |
2.3 麦冬配伍沙参 |
2.4 麦冬配伍党参(原方为人参) |
2.5 麦冬配伍粳米 |
3 与麦冬相关的病证量效关联规律 |
4 研究中药量效关系的困难之处 |
5 创新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单行方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药物 |
1.1 神曲 |
1.2 玫瑰花 |
1.3 白梅花 |
1.4 茵陈 |
1.5 海螵蛸 |
2 单行方在脾胃病治疗中的作用 |
2.1 佐助增效 |
2.2 兼治他证 |
2.3 引经 |
2.4 减少毒副作用 |
2.5 长期调理 |
3 小结 |
(5)试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用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喜用生品 |
巧用药对 |
擅用单方 |
小结 |
(6)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全蝎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
一、全蝎之毒 |
(一)毒性源流 |
(二)中毒机制 |
(三)中毒表现 |
(四)使用禁忌 |
(五)中毒解救 |
(六)炮制减毒 |
(七)配伍减毒 |
二、全蝎之性效 |
(一)性味归经 |
(二)功效主治 |
(三)增效配伍 |
(四)性味功效特点 |
第二部分 全蝎增效减毒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全蝎方药数据库选择标准 |
(二)全蝎方药信息数据库构建 |
三、研究方法 |
(一)中医文献学方法 |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古代全蝎方基本情况分析 |
(二)全蝎炮制分析 |
(三)全蝎方剂型分析 |
(四)全蝎方送服药物分析 |
(五)全蝎方量效关系分析 |
(六)全蝎方配伍规律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全蝎毒效的辨证关系 |
(一)毒效源自药性 |
(二)毒效发挥赖于合理运用 |
二、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给药途径 |
(二)合理炮制 |
(三)药用部位 |
(四)剂型 |
(五)送服药物 |
(六)用量 |
(七)配伍方法 |
(八)辨病辨证 |
三、全蝎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
(一)惊风 |
1.痰热动风证 |
2.风热痰凝证 |
3.脾胃虚弱证 |
(二)中风 |
1.风痰入络证 |
2.痰浊蒙窍证 |
3.痰热壅盛证 |
(三)痫病 |
1.风痰闭阻证 |
2.痰火扰神证 |
3.心神不宁证 |
(四)痹证 |
1.风寒湿证 |
2.肝肾两虚证 |
(五)痈疽 |
1.热毒证 |
2.风毒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7)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综述一: 新诊断2型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 |
3 临床特点 |
4 药物治疗 |
5 非药物疗法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
1 认识源流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4 分时论治 |
5 单药治疗 |
6 针灸疗法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及纳排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4 伦理学原则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一般情况 |
3.2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常见中医症状及舌脉分布情况 |
3.3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 |
3.4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不同BMI水平中医证素及胰岛功能特点 |
3.5 不同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新诊断T2DM值得临床关注 |
4.2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医证素特点 |
4.3 13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相关性 |
第二部分 魏军平教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 结果 |
3.1 处方用药 |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 |
3.3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 |
3.4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
4 讨论 |
4.1 魏军平教授治疗新诊断T2DM用药规律分析 |
4.2 魏军平教授新诊断T2DM诊疗思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病例报告表 |
个人简介 |
(8)改良三甲散通过调控神经炎症与自噬及凋亡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的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症状描述 |
1.3 病因病机 |
1.3.1 髓减脑空,神机失灵 |
1.3.2 五脏虚损,气化不足 |
1.3.3 五神失用,七情内伤 |
1.3.4 痰浊阻窍,瘀血阻络 |
1.4 治疗方法 |
1.4.1 养心补肾生精 |
1.4.2 补心健脾安神 |
1.4.3 填精益髓增智 |
1.4.4 化痰逐瘀开窍 |
2 现代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
2.1 现代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病名和症状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2.2.1 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
2.2.2 五脏虚损,七情内伤 |
2.2.3 痰瘀阻窍,毒损脑络 |
2.3 现代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
2.3.1 临床辨证分型治疗依据 |
2.3.2 临床证候要素分型分析 |
2.3.3 名老中医辨证治疗本病 |
3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现代研究 |
3.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研究 |
3.2 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临床研究 |
3.4 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基础实验研究 |
3.5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临床研究 |
4 西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病的认识 |
4.1 阿尔兹海默病发病的基本假说 |
4.2 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 |
5 细胞自噬与老年性痴呆病的关系 |
5.1 细胞自噬发生的基本机制和过程 |
5.2 细胞自噬在老年性痴呆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5.3 调控细胞自噬在老年性痴呆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6 改良三甲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研究基础 |
6.1 改良三甲散的历史源流 |
6.2 改良三甲散的组方特色及用药思路 |
6.3 改良三甲散契合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病病机和治疗的认识 |
6.4 改良三甲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现代研究基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原代细胞培养和鉴定、传代细胞培养及含药脑脊液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LPS对小胶质细胞毒性检测及诱导细胞产生自噬浓度及时间的确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LPS作用的BV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4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LPS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产生自噬小体和自噬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5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调控自噬对LPS诱导原代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IL-4、IL-10、TNF-α表达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6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LPS作用的BV2细胞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讨论 |
7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等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作用的PC12细胞APP、BACE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
7.1 实验材料 |
7.2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4 讨论 |
8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凋亡的流式检测和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蛋白及mRNA的影响 |
8.1 实验材料 |
8.2 实验方法 |
8.3 实验结果 |
8.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薯蓣粥作为干预方法的理论依据 |
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性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退出标准 |
1.6 样本含量估算 |
1.7 抽样与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线资料收集 |
2.2 干预措施 |
2.3 干预流程及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2.8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完成试验的情况 |
2 研究对象试验前基线评估 |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史情况比较 |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习惯比较 |
2.4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方式比较 |
2.5 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状况的比较 |
2.6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
2.7 干预前两组临床检测指标的比较 |
3 试验前后干预结果的分析比较 |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值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比较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腰围、臀围、WHR的变化 |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
讨论 |
1 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
2 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改变的影响 |
3 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
4 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与非汇通学派各时代背景与疾病谱对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特征方剂计量学描述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西医汇通学派及非汇通医家临证用药亲疏关系方剂计量学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抽样选择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汇通医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张锡纯用单方和对药联用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骨关节炎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D]. 李春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基于现代医案分析的经方中麦冬应用及其量效关系研究[D]. 秦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单行方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J]. 秦谊,郭霞珍. 医学综述, 2019(13)
- [5]试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用药特点[J]. 董祖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06)
- [6]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D]. 马向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与胰岛功能相关性研究[D]. 王丹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改良三甲散通过调控神经炎症与自噬及凋亡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机制研究[D]. 谢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薯蓣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D]. 李婉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中西医汇通学派主要医家临证用药规律方剂计量学研究[D].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