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越手工业生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翁宜汐[1](2019)在《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是近代漆器艺术在福建地区(现辖区)发展、兴衰、始末的考溯。传统漆艺始终伴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轨辙同向而行。千文万华的明代漆器艺术,精工良匠迭出,达到封建历史的一个巅峰。然而乾嘉以降,偏居东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漆器艺术渐趋勃兴,从此成为中国现当代漆艺术重镇。近代“建漆”是以福州、闽南为中心,辐射省内各地区,与当地原生手工艺相适而生,有序融合形成地域性漆艺术的智性形式,为近代小农经济的补充和乡俗文化的部分。它深层次融入社会物质文化各个方面,逐渐凝聚成福建地域文化重要组成。对于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历史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它与肇始于明末清初平民阶层开始思想躁动的社会转型息息相关。近代,“全球化浪潮”由东南沿海逐步“登陆”,福建是中西之辩互为楔入的前线。商贸业振兴,在闽庶民、士绅固有的传统观念、文化、习惯出现裂变,转变为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以艺术文化的角度,近代福建漆艺是对传统漆艺保留、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精神与物质相生的造物美学。为众人所共识,恢复、中兴、完善脱胎漆器制法是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巍巍高峰的奠基者,行业日趋壮大。相对之前八千余年漆艺的时代进程,近代福建漆艺器物则呈现类型激增、品类多元的集中期。多样化内外贸易需求是近代福建髹漆品类、技艺、审美相继发展的主要促因。工匠对前人技艺温古知新,不载造法,锐意进取;工艺整体上较前世更加高效,色泽更加妍丽,材质、技巧、图式推陈出新,为漆绘画与装饰萌芽抽生创造可能。后因时局动荡,商贸活动基本停滞,葆有生产资料的漆坊自行生产民用漆器维持生计,技艺高超匠人局囿于资金转而从事漆绘画,以致福建漆艺至今描绘出“艺”与“器”泾渭分明,二者各行其道的艺术图景。从社会文化语境上,明末清初多位帝王好“倭漆”,上行下效,“仿洋漆”顿时成为工匠制作的热门;与日本漆器往来港口多在福建,工匠、商旅、士官云集于此,形成漆器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近代,福州是福建漆器艺术的中心,沈氏家族六世子孙同守漆业,于此起到中坚作用,带动福州漆器行业走向蓬勃;闽南诸地风俗与福州略有参差,漆线雕发源于同安县马巷镇,蔡氏家族作为各中翘楚引领发展;隐匿于永春县龙水村的漆篮工艺是乡间漆与原生(竹编)手工艺结合的范本,前期满足周遭村民需求,壮大后内外销势起。近代福建漆艺涉及领域远超单纯艺术形式的范畴,它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各国,吸引场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各社会层面人士广泛参与,共同编织和书写近代福建漆艺行动者的交互网络与社会叙事。文本从“物质-社会”双重维度下,重构近代福建漆器艺术发展情况与场域生态,辨析其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形变”,才能更清晰的观测传统工艺与社会发展的互哺关系,从而对现今传统工艺美术复兴有所毗益。
王艺菡[2](2019)在《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等各项指标,对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西汉是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中原西汉王朝都城长安与作为闽越王城的城村汉城遗址进行比较研究。在对二者的自然人文环境、选址规划思想异同进行比较后发现,汉长安城起墙垣围筑郭城,闽越王城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溪之险以天然峦群和溪流为郭;对两城址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及手工业作坊、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品、武器等进行对比发现,此时的闽越地区已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学习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职官制度,也学习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同时在房屋架构、防御体系、建筑风格、生活用品方面仍保留了浓厚的闽越特色。史籍记载和考古线索告诉我们,闽越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不断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碰撞,逐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经过曲折的变迁,最终融入到华夏人文之中。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武夷山城村汉城的概况,包括其自然、人文环境及考古发掘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西汉长安城的概况,包括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城市布局规划;第三章分别从城市选址规划、布局结构、建筑技术和风格等方面对城村汉城和西汉长安城进行比较;第四章回归到汉文化与闽越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方面,发现闽越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文化碰撞、交流,既保留自身风格,也逐渐深受汉文化影响,最终形成成熟的闽越文化。
张雪葳[3](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任维[4](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罗金满[5](2016)在《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时间和空间两重属性。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空间现象、空间过程及规律的科学。以文化区域地理、文化发源、文化扩散、空间分布、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分区差异为主要研究主题和对象。戏曲文化地理是文化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大腔戏是明代弋阳腔入闽后与地域方言、民间宗教、民间音乐、歌舞以及木偶戏等相关因素融合形成的古老声腔剧种,流布于福建中北部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南平、三明等县市,其历史悠久、渊源复杂、积淀丰厚、形态独特,至今仍为福建乃至全国戏曲保存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腔戏的形成、发展、生存及分布与地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人口迁移、经济交通、宗族社会、地域方言、民间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在文化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学、文献学等多门科学知识,采用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以及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等方面,对大腔戏发展的文化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探究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不仅是对大腔戏文化遗产进行及时抢救、挖掘和整理、研究,为其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考,而且是对戏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进行新的探索与开拓,从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借鉴。
吴春明[6](2011)在《闽中社会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重要一环。先秦两汉时期,闽中土着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边疆文化。由于自然地理因素与土着人文内涵等一系列复杂条件的制约,闽中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时间、进程与内在规律既不完全同步、也不同类于文明中心地带的中原北方。从考古学观察,在东亚文明中心区早期帝国繁盛的夏商周时期,东南海疆民族仍长期停滞于没有帝国的原始时代。直到东周晚期至秦汉时期,周楚、秦汉文化的影响开启了本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闽中文明才最终出现于闽越国的社会文化中。
陈存洗[7](2011)在《闽族文化的考古学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闽族是福建最古老的土着民族,其活动范围一般认为在今福建全境以及浙南、粤东的部分地区。这个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应该说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就处在孕育形成之中,经过若干百年的发展,大约到了商末西周时期,已基本形成,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闽族文化。战国末年,楚威王灭越,一部分越人南逃到福建,并与居住那里的闽族融合,形成了闽越族。以后,闽越族在越国贵族无诸的领导下,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国家,活跃于东
石奕龙[8](2011)在《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文中研究指明闽越族的社会生产经济问题已有不少人涉猎,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分时代进行论述,统而言之,使人们无法清楚了解闽越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二是没有根据闽越族居住地的多样性来阐释其社会经济,给人们一种模糊的知识。因此,对闽越族社会生产经济的研究应利用现有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等,分期、分类型来分析与叙述。根据考古资料看,本文讨论的阶段,大致属于考古学分类的昙石山上层、黄土仑、溪头上层类型所存在的时期,其年代犬数是距今4000-22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夏代
靳阳春[9](2011)在《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文中提出客家学的研究多以客家界定、客家源流、客家精神、客家文化等等为主要对象,对客家经济发展则关注较少,尤其是对宋元时期闽粤赣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客家民系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尚无专门研究。本文选择“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作为题目,以解读史籍文献为基础,辅之方志及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重点研究汀州交通、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与福建的交通路线对历代南迁入闽移民活动的基本方向与走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南迁入闽的北方汉人基本从闽北进入福建。闽西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扩展的边缘。直到唐宋以降,闽西山区才逐步得到开发,五代末期至北宋初年是汀州第一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两宋之际是汀州第二次接受大批北方移民的时期。交通也随之发展。九龙溪航道在唐代就已经开发利用,在唐宋时期其重要性要高于汀江。南宋绍定以前,汀江出于自然开发状态。南宋后期,汀江航道得到改善,为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奠定基础。元代隆兴至潮州驿道的开通使汀州成为赣闽粤边区的重镇和交通枢纽,促进了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的形成。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汀州经济发展。北宋时期,矿冶业是汀州的支柱产业,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元代则处于停罢状态。南宋时期,私盐贩卖成为汀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人赖以谋生的重要产业,是后代汀赣间进行钱粮贸易的滥觞。以汀州为中心的私盐贩卖参与者成分复杂,而且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一直延续到元代。宋代汀州的集市层次非常完整,大部分集中在北部,表明宋代汀州的对外交通需求因为政治原因,依然以闽北为主。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大范围的活动中,生活在以汀州为中心的闽粤赣地区的各个族群相互之间增进了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新族群。汀州的社会矛盾激烈,冲突不断。北宋时期,汀州的社会冲突危害轻微。南宋汀州动乱由百姓与政府争利的经济冲突,演变为以推翻地方政府为目的。宋末元初,汀州抗击元军的军队多为购募,中后期义军以“复宋”为口号,汀州的动乱已经演变成为带有强烈民族反抗意识的斗争。宋元时期汀州的文教有了较大发展。汀州的教育机构完备,理学有所发展,并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定光佛信仰圈。文教的发展促进了汀州社会风气的变化。南宋时,汀州形成了一种融贯土客的新风习,促进了客家文化形成,最终以汀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在南宋初步形成后,与相邻而居的畲族携手合作,经历了宋末元初直至元朝末期的长期畲汉联合抗元斗争。在这个过程中,畲汉族群互相融合,主流是畲民汉化,壮大了客家民系。经过这场波澜壮阔的联合斗争的洗礼,客家人的族群性格得到很大的磨练和提升,客家民系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的高潮。
杨琮[10](2004)在《闽越文化新探索》文中认为闽越文化是福建地区上古时代居民创造的地方文化。闽越国文化的形成除了表现在风格一致并自成系统的日用陶器方面外,还表现在宫室建筑、城邑建设、铜、铁器生产、文字、艺术以及政权组织、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方面。其中陶器则是衡量同一文化和特定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闽越国文化在中国秦汉文化史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是这一时期中国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闽越手工业生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越手工业生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题语境与研究现状 |
二、论证方法与书写逻辑 |
三、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
四、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
五、八闽坊间早期近代化 |
上篇 文质:物质文化 |
第一章 源流:溯源赓续 |
第一节 “源”与“流” |
第二节 关于近代福建漆艺 |
第二章 技艺:文质相兼 |
第一节 质法:胎骨工艺的鼎格 |
一、胎骨精进 |
二、名实考辩 |
第二节 文法:髹饰技法的迭新 |
一、始于师古 |
二、变在观念 |
第三节 造法:温古知新的规律 |
一、巧法造化 |
二、质则人身 |
三、文象阴阳 |
第三章 器物:物史相鉴 |
第一节 品类:与史同行的抽新 |
一、信仰塑像 |
二、茶食雅集 |
三、图饰装饰 |
四、来样定制 |
五、长物庞杂 |
第二节 纹饰:图案变迁的叙事 |
一、引譬连类 |
二、铺锦列绣 |
三、随物赋形 |
四、洋画图式 |
五、庶民僭越 |
第三节 制物:器的转译与演化 |
一、瓷器复制 |
二、照明变革 |
上篇小结: 艺器分离 |
下篇 乾坤: 社会状况 |
第四章 缘起:西学东渐 |
第一节 内化:倭制漆器 |
第二节 涵化:仿洋漆器 |
第五章 地理:城市乡镇 |
第一节 福州:绅商与城市行业结构 |
第二节 闽南:山村与港口的产销连线 |
第六章 伦理:利益博弈 |
第一节 线索:活动脉络 |
第二节 秩序:官方与民间 |
第七章 事件:争端始末 |
第一节 组织:同业公会 |
第二节 失衡:纠纷经过 |
第三节 互哺:城市与场域 |
下篇小结: 共同体价值与思考 |
结语 |
一、恢复发展 |
二、回答问题 |
三、启示思考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1、武夷山城村汉城研究综述 |
2、西汉长安城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目标与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夷山城村汉城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概况 |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概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概况 |
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的规划与布局 |
1、都城范围及平面形制 |
2、未央宫概况 |
3、长乐宫概况 |
4、武库遗址概况 |
第三章 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城市选址与规划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城市布局的比较研究 |
1、宫城、郭城、郊与野 |
2、城墙、城门、城壕和角楼 |
3、官署和武库 |
4、市、手工业作坊和里居 |
5、道路、水网、码头、津渡 |
6、明堂、社稷和宗庙 |
第三节 城市营造、建筑技术的比较分析 |
1、“大山之下,广川之上”与“沿山阜而建” |
2、高台建筑与干栏建筑 |
3、板瓦、筒瓦与瓦当 |
第四章 西汉中原地区与东南闽越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文献史籍中的闽越遗风 |
第二节 考古材料中的中原与闽越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
1.4.2. 乡土景观 |
1.4.3. 地域景观 |
1.4.4. 其他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综合 |
1.7.2. 田野调查 |
1.7.3. 图解分析 |
1.7.4. 归纳整理 |
1.8. 研究框架 |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条件 |
2.4. 气候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小结 |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
3.6. 小结 |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水利设施系统 |
4.2.2. 水利管理制度 |
4.3. 农业生产 |
4.3.1. 农田建设 |
4.3.2. 作物种植 |
4.3.3. 生产工具 |
4.4. 城乡营建 |
4.4.1. 城邑营建 |
4.4.2. 卫所营建 |
4.4.3. 村镇营建 |
4.5. 小结 |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
5.1. 总体格局 |
5.1.1. 山峦为骨 |
5.1.2. 水网成脉 |
5.1.3. 农耕立本 |
5.1.4. 城卫安民 |
5.1.5. 人文成境 |
5.2. 四邑地域景观 |
5.2.1. 永嘉 |
5.2.2. 瑞安 |
5.2.3. 平阳 |
5.2.4. 乐清 |
5.3. 小结 |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大腔戏流行区的地理背景 |
第一节 政区概况 |
第二节 自然地理 |
第三节 人口迁移 |
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交通 |
第二章 大腔戏的发展历史与分布 |
第一节 大腔戏的文化渊源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发源与形成 |
第三节 大腔戏的兴衰与扩散、萎缩 |
第四节 永安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五节 南平一路大腔戏的分布 |
第六节 大腔戏的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大腔戏艺术形态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声腔音乐整合 |
第二节 演出剧目整合 |
第三节 舞台艺术整合 |
第四节 大腔戏的艺术形态 |
第四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地域方言生态 |
第二节 宗族社会生态 |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生态 |
第五章 大腔戏发展的文化景观 |
第一节 演艺民俗景观 |
第二节 演出场所景观 |
第三节 文化遗产景观 |
第六章 大腔戏发展的分区差异 |
第一节 大腔戏不同文化区的划分 |
第二节 大腔戏的区域差异 |
第三节 区域差异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任务及研究成果 |
致谢语 |
个人简历 |
(9)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和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资料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汀州的设立及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汀州地理概况 |
第二节 汀州设立的背景分析 |
一、国家权力在福建的扩张 |
二、逃亡与检括 |
第三节 汀州人口分析 |
一、汀州的原始居民 |
二、武陵蛮的迁入 |
三、唐五代时期汀州户口与实际人口 |
第二章 宋元时期汀州的交通变迁 |
第一节 唐开元前福建交通概况 |
一、秦汉福建与中原的交通 |
二、汉魏六朝时期入闽路线 |
三、唐代福建的对外交通 |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汀州的交通 |
第三节 宋元汀州的陆路交通 |
一、宋代道路的发展 |
二、元代汀州驿道的发展 |
第四节 宋元汀州的水路交通 |
一、九龙溪航道的开发 |
二、汀江航道的开发 |
小结 |
第三章 宋元时期汀州的经济变迁 |
第一节 宋元时期汀州农业和手工业的变迁 |
一、北方移民迁入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
二、宋元汀州农业的基本情况 |
三、宋元汀州手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宋元汀州矿冶业兴衰 |
一、宋元汀州矿冶业概况 |
二、北宋时期汀州矿冶业的中心地位 |
第三节 宋元汀州盐业变迁 |
一、汀州食盐的运销 |
二、汀州的私盐贩卖 |
第四节 宋元汀州商业发展 |
一、宋代汀州的集市 |
二、宋代汀州的桥梁与贸易 |
三、宋代汀州贸易与民间信仰传播 |
第四章 宋元汀州社会的变迁 |
第一节 动荡中的认同:客家民系在汀州的孕育 |
一、北宋时期的动荡 |
二、南宋时期的动乱 |
三、元代汀州的动乱 |
第二节 宋元汀州文教的发展 |
一、宋元汀州教育机构 |
二、宋元汀州的理学 |
三、定光佛信仰的产生和传播 |
第三节 "疆圉日辟,声教濅远":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 |
一、南宋客家民系的形成 |
二、汀州在客家形成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
第四节 畲汉联合抗元:客家民系的发展 |
一、元代中后期畲汉人民的反抗斗争 |
二、族群互动中客家民系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闽越文化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越文化的发现 |
二、闽越文化源流 |
三、秦汉闽越国文化的特点 |
四、秦汉闽越国文化的历史意义 |
四、闽越手工业生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质乾坤—近代福建漆艺物质与社会研究[D]. 翁宜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D]. 王艺菡. 厦门大学, 2019(08)
-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大腔戏发展研究[D]. 罗金满.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6]闽中社会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初探[A]. 吴春明. 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 2011
- [7]闽族文化的考古学观察[A]. 陈存洗. 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 2011
- [8]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A]. 石奕龙. 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 2011
- [9]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 靳阳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10]闽越文化新探索[J]. 杨琮. 东南学术,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