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萍,冉仙果,徐大红,聂云,张李娟,蔡成瑶[1](2021)在《铜仁市寒潮天气分型及成因分析》文中指出利用铜仁市10个国家观测站2009—2018年逐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统计分析出近10 a发生20次寒潮天气过程,对其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作分析,得出:(1)近10 a寒潮总体空间分布上看,多发生在铜仁市东南部地区,万山镇出现次数最多;(2)从季节分布上看,寒潮多发于冬季和春季,尤其是2月次数达到峰值;(3)冷空气从关键区南下入侵铜仁市的路径分为Ⅰ型东北路径(21%)、Ⅱ型东北路径(68%)、Ⅲ型东北+西北路径(11%)。(4)寒潮爆发的环流形势主要为经向型(42%)、纬向型(32%)和横槽型(26%)。(5)海拔高度是影响寒潮分布的重要因子,但不是唯一因子,跟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均有关;热低压的发展使得前期气温升高,是冷空气影响造成剧烈降温形成寒潮天气的重要原因。
吕青松[2](2021)在《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寒潮作为一种极端气象灾害,是发生在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所经地区能够造成大范围降温、暴雪、雨凇、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给农牧业生产、交通通讯、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损失。河西走廊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和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寒潮冷气团南下的主要路径之一,受寒潮影响大,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其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尤为复杂,对其响应也较为敏感。目前,国内外对寒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季风区寒潮过程、寒潮发生机制及寒潮预报方法等方面,对河西走廊寒潮发生频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河西走廊15个国家基准基本站点1966-2018年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河西走廊1966-2018年来寒潮活动频次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并利用大气环流指数、年平均气温数据及地理参数等资料,对河西走廊寒潮活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66-2018年近53a间河西走廊单站寒潮频次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达-0.085次/10a,并在近53a间经历了多次突变,寒潮突变特征明显;区域寒潮在近53a间整体呈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21次/10a,未通过显着性检验,突变特征不明显,寒潮活动频次下降存在持续性。(2)河西走廊寒潮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每年10月、2月和4月为寒潮活动最为活跃的3个月份。各季节中秋季和春季寒潮频次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36次/10a、-0.088次/10a,冬季寒潮频次整体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为0.035次/10a。(3)空间上,大致以北大河和黑河干流为界,两河中间区域寒潮频次较低,而北大河以北和黑河干流以东区域则为寒潮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北部及东南部,高值中心位于马鬃山地区和民勤一带。寒潮频次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4)相关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寒潮频次与亚洲极涡强度指数、冷空气指数的相关性最好,并与二者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且通过了=0.05的显着性检验,表明亚洲极涡强度指数和冷空气指数对走廊寒潮频次的影响较大,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和鄂霍次克海高压指数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此外,亚洲极涡中心与500h Pa环流场也会对走廊寒潮频次产生影响。(5)从年均温与寒潮活动频次的相关系数来看,寒潮活动频次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304,且走廊年均温近53a来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升温率为0.442℃/10a,二者存在明显反位相对应关系;近53年来,走廊寒潮频次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表现为,纬度每增加一度,河西走廊年际寒潮频次减少1.108次、秋季寒潮频次减少1.012次、冬季寒潮频次减少1.212次、春季寒潮频次减少0.827次,在高台县形成低值区,随着纬度的继续升高,年际寒潮频次增加1.275次、秋季寒潮频次增加1.187次、冬季寒潮频次增加1.003次、春季寒潮频次增加0.931次。(6)从下垫面参数及寒潮敏感性指标权重来看,土地利用类型对寒潮活动的敏感性最高,经度对寒潮活动的敏感性最低;同时寒潮频次还会受到地形的制约,使得其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唐沛,袁静,王俊驿,赵巍燃[3](2020)在《四川省两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利用NCEP 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和实况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的方法,对四川省两次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属于中亚横槽型寒潮(N型),前期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径向度加大,乌拉尔山阻高强烈发展,后期横槽转竖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南下冷空气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交汇入侵四川盆地,造成寒潮过程;(2)过程发生前,盆地大部地区基础温度较历史同期偏高,利于气温进一步下降;(3)西南急流能够将水汽不断向盆地内输送,连续的降水对气温下降起到了加强作用,是造成强降温的原因之一;(4)850hPa强冷平流是寒潮过程的关键因素,冷平流的移动路径和强度中心与过程降温地区有很好的对应。
张琳[4](2020)在《冬季北大西洋进入北极的极端气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观测数据,采用客观的识别与追踪算法筛选出1980/1981-2015/2016年冬季(12月、1月和2月)生成于北大西洋中高纬度的146个极端气旋(Extreme Cyclones,简称ECs),统计分析其时空特征,并使用K均值聚类法和综合相似指数对不同路径和环流的ECs进行分类,通过分析与对比相应的环流特征,探究不同路径ECs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ECs的平均生命期为3.9天,发生频次呈现轻微减少的趋势,生成于格陵兰岛南部或北美东部,并沿格陵兰岛东侧北移的ECs出现最多。ECs对后期中国天气的影响表现为有63.70%的ECs对应有寒潮的发生,其中在格陵兰岛南部生成并沿其东侧北移的ECs更易发生寒潮,比例高达80.77%。进一步研究表明,ECs的生成(lag 0天)伴随有显着的异常增暖和异常高压,通过加强高纬度和中纬度两支Rossby波,能量由此向下游频散,异常高压发展北伸并入侵极区,lag 9天左右极涡分裂,同时异常高压东侧的低压系统加强并东伸至我国上空,受其影响,在ECs生成滞后1~2周的时间内,我国出现异常偏冷并发生寒潮。对比发现,不同移动路径的ECs在lag 0天的环流形势和异常Rossby波不同,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也不同:沿格陵兰岛中西部北移(第一类,路径偏西)的ECs对应在lag 14天我国开始出现异常偏冷,较强的偏冷和寒潮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强度较强;沿格陵兰岛东部北移(第二类,路径偏中)的ECs对应从lag 7天起我国全国范围内出现异常偏冷,尤其是南方地区,持续久、范围广,但强度略弱;沿欧洲大陆西部北移(第三类,路径偏东)的ECs对应暖异常和异常Rossby波较弱,对我国影响较小,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和西北东部。对于生成纬度较高的ECs,对应环流系统的位置偏北、强度更强且移速更快,我国出现异常偏冷与寒潮的滞后时间早、范围广、强度强。
罗兵,常静,常自祎,常全彤[5](2017)在《2014年4月24—25日临夏州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文中认为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2014年4月24—25日甘肃省临夏州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长波脊发展引导极地冷空气不断南下堆积,巴尔喀什湖冷槽东移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正涡度平流与高空低槽锋区的合理配置造成了强降温和降水为主并伴有大风、霜冻等天气的强寒潮天气过程。
张瑾文,段旭[6](2017)在《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典型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数据,对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的3次寒潮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准静止锋维持和生消及降水相态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亚中高纬地区500 hPa东亚槽的建立及槽后贝加尔湖至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维持和发展,是云南寒潮天气发生的典型环流形势;中高纬环流阻塞形势的存在与否对寒潮过程中准静止锋的维持与生消有直接关系,若阻塞形势不存在或维持,寒潮天气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由静止锋的移动和位置引起.伴有水汽配合时,降水的相态取决于冷空气的强度和当地的海拔高度.0℃层高度(H0)≤260 dagpm和500 hPa与700 hPa的位势高度差(H500700)≤261 dagpm与雨雪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作为判断降水相态的指标;由于云南地形复杂,地形高度落差较大,低海拔地区使用H0和H500700指标判断降水相态时,需要根据本地海拔高度进行订正.
吕新生,万瑜,尹冰霞,王旭,曹兴[7](2017)在《新疆北部一次强寒潮天气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选取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Y-2E云图TBB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4月22—23日发生在新疆北部的强寒潮天气成因进行诊断,着重分析强降温和强降雪发生时温度平流、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及云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前期里海脊发展与欧洲脊叠加,极地到40°N为强偏北急流,引导极区冷空气南下,使得西西伯利亚低槽向南加深。后期欧洲脊向东南衰退,推动西西伯利亚低槽快速东南移,寒潮爆发;中低层冷平流先于高层冷平流进入新疆北部,低空偏北急流促使冷平流强度加强,造成强降温;里咸海南侧的水汽沿着偏西和西南气流输送,为暴雪提供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雪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降雪由冷锋云系造成,TBB在-44-32℃之间,TBB越小,降雪越强,其演变特征可为降雪强度及暴雪落区的判断提供参考;通过EC、T639数值预报模式与预报、实况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模式对强天气的温度精细化预报敏感性较差,而EC模式降雪落区的预报优于T639,对暴雪落区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伍静[8](2016)在《两次寒潮天气特征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利用自动站的常规资料,对比分析了2016年2月14日和3月8日两次桂林寒潮,结果发现:(1)"2.13"寒潮以阴天为主,局部有阵雨,为"干冷型";"3.8"寒潮的降水比较明显,北部县为中到大雨,中南部小雨,局部中雨,为"湿冷型"。两次过程都出现了大风,但"3.8"寒潮大风范围相对较窄,局部还出现了小冰雹和道路结冰现象。(2)min从北往南,大致呈上升的趋势。"2.13"寒潮各站的min都低于"3.8"寒潮,但差值不大。两次过程的DT相对比较复杂,从北往南,"2.13"寒潮各站波动的比"3.8"寒潮频繁,而且波动的幅度也较大。(3)从短中期天气形势来看,都属于横槽转竖型。在中高纬地区,500h Pa的环流形势均为两槽一脊型。虽然两次寒潮过程500h Pa冷中心的强度一样强,但前者的极涡中心气压值要比后者的低,而且低层的冷中心也比后者冷,但后者的极涡位置要偏南一些。(4)从地面来看,在爆发前,西南地区到江南一带均有低压槽发展,广西有一次爆发性增温的现象,冷高压中心值都达到了1060h Pa。"2.13"寒潮冷空气的路径是西北路,而"3.8"寒潮冷空气的路径是从东路南下影响广西。(5)两次过程桂林站上空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集聚,西南暖湿气流强盛,而且高低空有急流耦合,上干下湿,并且两次过程在寒潮爆发前,中低层都有逆温层出现,探空曲线都有明显的"喇叭口"结构。两次过程中,0℃层高度相差不大,约在4km上下,但-20℃的高度层相差较远,前者位于350h Pa以上,而后者靠近400h Pa,后者的0℃层和-20℃层的高度适中,更有利于出现冰雹。后者低层非常湿,但湿层并不深厚,因此出现了弱的降水。而前者的湿层非常浅薄,因此不利于降水。
蔡明娇,白爱娟[9](2016)在《东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逐6h的1°×1°网格点的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14年11月30日-12月1日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影响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从500h Pa的大气环流上看,此次寒潮天气发生在西伯利亚低槽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南压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寒潮天气爆发前,来自新地岛以东洋面上的强冷空气,在西伯利亚中部的寒潮关键区聚集。其次从泰梅尔半岛旋转南下的极涡冷空气与西伯利亚低槽携带的冷空气合并,使冷平流增强,低槽发展加深并且逐渐向我国东北地区移动。随着低槽到达东北地区,气压梯度增大,冷平流区扩张,造成了东北地区60%以上的站点出现超过8℃的明显降温,并伴有暴雪天气,东北地区爆发区域性寒潮天气。从700、850h Pa上看,寒潮天气爆发时东北地区上空为一闭合低压系统控制,低槽移至东北地区,其后部强劲的偏北气流所形成的强冷平流是造成此次寒潮气温骤降、降雪增强的主要原因。在地面图上,西伯利亚冷高压前部存在强烈的地面冷锋系统,东北地区受冷锋后部强烈偏北风的影响,大部地区产生降温降雪天气。
张俊兰,牟欢,谢葭颖[10](2015)在《北疆寒潮天气分析及预报》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98—2014年20场北疆典型寒潮天气过程的高空、地面和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北疆寒潮天气进行了环流分型和区域分型,总结了环流型与冷空气路径、区域类型的对应关系,重点统计了不同季节北疆寒潮爆发前一天内500 hPa脊前北风带、锋区强度、中低空冷空气强度、地面冷高压等特征量的平均值和最大、最小值,并检验欧洲ECMWF数值预报产品在北疆寒潮天气预报中的预报能力,为北疆寒潮精细化预报提供了技术参考。
二、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铜仁市寒潮天气分型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铜仁市寒潮分布特征 |
2.1 空间分布特征 |
2.2 时间分布特征 |
2.3 强度分布特征 |
3 铜仁市寒潮天气的冷空气源地及路径特征 |
4 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特征 |
4.1 经向型 |
4.2 横槽型 |
4.2.1 横槽转竖型 |
4.2.2 横槽南压型 |
4.3 纬向型 |
5 其它影响因子 |
5.1 海拔高度与地理分布 |
5.2 西南热低压 |
6 总结与讨论 |
(2)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寒潮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寒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寒潮频次统计标准 |
2.3.2 线性倾向率法 |
2.3.3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
2.3.4 克里金插值法 |
2.3.5 相关分析法 |
3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时空变化特征 |
3.1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1 年际变化特征 |
3.1.2 季节变化特征 |
3.2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年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季节空间分布特征 |
4 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的影响因素 |
4.1 大气环流影响 |
4.2 区域增暖的影响 |
4.3 地理参数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四川省两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寒潮天气过程概况 |
2 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对比分析 |
2.1 高空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
2.2 地面冷空气作用对比分析 |
2.3 低空急流作用对比分析 |
3 物理量诊断分析 |
3.1 热力条件对比分析 |
3.2 水汽条件对比分析 |
4 结论 |
(4)冬季北大西洋进入北极的极端气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中高纬气旋的定位与追踪 |
1.2.2 气旋的气候统计特征 |
1.2.3 气旋与其他要素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 |
1.2.4 中高纬异常环流对中国寒潮天气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说明 |
2.1.1 再分析数据 |
2.1.2 观测数据 |
2.2 方法介绍 |
2.2.1 ECs的定位与追踪 |
2.2.2 寒潮标准 |
2.2.3 波活动通量 |
2.2.4 水汽通量 |
2.2.5 K均值聚类法 |
2.2.6 综合相似指数 |
2.2.7 滞后合成 |
2.2.8 显着性检验 |
第3章 2015年初ECs对中国寒潮天气的影响 |
3.1 EC1的生成演变及对中国寒潮天气的影响 |
3.1.1 EC1的生成与演变 |
3.1.2 北极环流调整 |
3.1.3 EC1影响中国寒潮天气的物理过程及机制 |
3.2 EC2的生成演变及对中国寒潮天气的影响 |
3.2.1 EC2的生成与演变 |
3.2.2 北极环流调整 |
3.2.3 EC2影响中国寒潮天气的物理过程及机制 |
3.3 EC1与EC2的对比 |
3.3.1 生成纬度不同 |
3.3.2 移动路径不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1980-2015年冬季ECs的气候统计特征 |
4.1 1980-2015年冬季ECs的挑选与分类 |
4.2 空间特征 |
4.2.1 以生成地为分类标准 |
4.2.2 以移动路径为分类标准 |
4.3 年际变化特征 |
4.4 不同类的ECs与中国寒潮天气的对应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类别的ECs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1 第一类ECs的环流形势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1.1 北极环流调整 |
5.1.2 大气环流的调整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2 第二类ECs的环流形势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2.1 北极环流的调整 |
5.2.2 大气环流的调整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3 第三类ECs的环流形势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3.1 北极环流的调整 |
5.3.2 大气环流的调整及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
5.4 三类ECs的对比与讨论 |
5.4.1 相同之处 |
5.4.2 不同之处 |
5.5 “S4-L4”的特殊组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2014年4月24—25日临夏州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概况 |
2 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
2.1 寒潮的酝酿阶段 |
2.2 寒潮的暴发阶段 |
3 地面形势 |
4 物理量诊断分析 |
4.1 高空急流 |
4.2 涡度场平流 |
5 结论 |
(6)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典型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气过程简述 |
2 环流背景及锋面性质 |
2.1 大尺度环流背景 |
2.2 昆明准静止锋的进退与生消 |
3 降水相态变化 |
3.1 水汽条件 |
3.2 温度条件 |
4 结论 |
(7)新疆北部一次强寒潮天气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
资料与方法 2 |
天气实况及预报检验 2.1 |
天气实况及灾情 2.2 |
强降温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2.3 |
降水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3 |
强降温成因 3.1 |
高中低层环流配置 3.2 |
模式预报环流配置和实况对比 3.3 |
温度平流特征 4 |
寒潮暴雪成因 4.1 |
水汽条件 4.2 |
动力及不稳定条件 4.3 |
云图演变特征 5结论 |
(9)东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研究方法 |
3 天气概况 |
4 寒潮天气环流形势分析 |
4.1 500h Pa环流背景及特征 |
4.2 700h Pa环流背景及特征 |
4.3 850h Pa环流背景及特征 |
4.4 地面形势分析 |
5 强寒潮天气的成因分析 |
5.1 降温和降雪的天气特征 |
5.2 强降雪的动力学成因分析 |
5.2.1 涡度场分析 |
5.2.2 散度场分析 |
5.2.3 垂直速度场分析 |
5.3 强降雪的水汽条件成因分析 |
5.3.1 水汽通量及输送方向 |
5.3.2 水汽通量散度 |
6 结论 |
6.1 此次东北地区区域性寒潮天气发生在5 0 0 h Pa等压面上西伯利亚低槽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南压的过程中,低槽后部强劲的偏北气流所形成的强冷平流是造成此次寒潮气温骤降、降雪增强的主要原因。同时地面冷高压及高压前部的冷锋也是影响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
6.2 影响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强冷空气源自新地岛以东洋面上,在西伯利亚中部的寒潮关键区聚集,经我国华北地区沿西北路径进入东北三省。 |
6.3 此次寒潮爆发时,东北地区上空为一闭合低压系统控制,它的东部和南部把水汽卷入东北降雪区;同时造成了正涡度和低层辐合,引起垂直运动,为雨雪天气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导致强降雪天气的发生。 |
6.4 产生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700h Pa,整个东北地区为西南气流控制,槽前有源源不断的西南暖湿气流向东北地区输送,有利于降雪天气的发生。 |
6.5 在降雪区的上空始终维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这种高低空配置引起垂直运动,是降雪形成的有利动力条件。 |
四、广西寒潮天气统计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铜仁市寒潮天气分型及成因分析[J]. 胡萍,冉仙果,徐大红,聂云,张李娟,蔡成瑶.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03)
- [2]1966-2018年河西走廊寒潮频次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D]. 吕青松.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四川省两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唐沛,袁静,王俊驿,赵巍燃.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04)
- [4]冬季北大西洋进入北极的极端气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D]. 张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5]2014年4月24—25日临夏州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 罗兵,常静,常自祎,常全彤. 现代农业科技, 2017(22)
- [6]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典型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张瑾文,段旭.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7]新疆北部一次强寒潮天气特征及成因[J]. 吕新生,万瑜,尹冰霞,王旭,曹兴. 干旱气象, 2017(01)
- [8]两次寒潮天气特征的对比分析[A]. 伍静.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2 青年论坛, 2016
- [9]东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 蔡明娇,白爱娟. 气象灾害防御, 2016(03)
- [10]北疆寒潮天气分析及预报[J]. 张俊兰,牟欢,谢葭颖.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