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庞安彤[1](2021)在《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招,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日益明显,加之中职学校就业难、教学方法与内容落后的问题,职业教育急需改革。随着我国教育评价的改革,时代新要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更加重视。新时代对地理教学也有了新要求,对学生也增加了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本研究将费曼学习法作为一个突破口,将其应用于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希望能够改善中职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情况,提高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希望能为众多中职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实践上的借鉴。本研究同时采用逻辑论证和实践论证两种方式,将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费曼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效果。本研究在通过对中职学校地理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加之将费曼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推广应用费曼学习法比较困难。问卷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教师、超过85%的学生对费曼学习法知之甚少,因此在将其应用到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主要需要克服师生对其了解太少的问题。(2)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多重策略。本研究分别从中职地理教师和中职学生角度提出优化策略。从教师角度看,首先,扩大对费曼学习法的宣传,增强师生对“以教代学”的认识;其次,鼓励教师思维转变,勇于应用教学新模式;第三,注重课程知识准确性,保障课堂知识系统性;最后,建立新型学习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从学生角度看,首先,提高认识,正视地理课程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学习主动性,转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最后,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3)推广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可行而且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在提出了费曼学习法应用的3C原则后,将费曼学习法应用在了中职地理课程《地球上的水》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述都是流畅的、不违背课本知识的;通过随堂测验,该方法对学生的成绩提升也有较明显的效果,使用费曼学习法教学的班级随堂测验平均分比三个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平均分分别高了4.3分、4.5分、6.5分。本研究还采取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将费曼学习法应用在中职地理课程《海陆变迁》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创作的故事与新授知识的契合度较高,同时也能对课堂知识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课程结束后,分别对应用费曼学习法教学模式的2个实验班和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6个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实验班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内容的兴趣、教学方法的喜爱程度、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都比对照班有明显得分优势的结果,而在课堂内容准确性评价与课程条理性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得分无明显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费曼学习法、中职地理教学等相关理论和文献,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分析中职学校地理教师和学生对费曼学习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剖析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实践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提升策略,同时将费曼学习法引入中职学校的地理教学并进行案例分析,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李逵[2](2020)在《手机视频功能干预高校网球发球教学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个科技时代,教育多样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慕课、微课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手段成为这个时代发展下必然的产物,它们借助现在科技手段,实现了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革新,才能使教育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本研究旨在利用智能手机的视频功能结合常规的教学手段,寻找出促进网球上手发球的有效手段,丰富网球上手发球的教学手段,推动网球教学的发展。手机视频干预发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手机的视频功能,在上课前给学生播放短视频,学生练习的时候相互录制视频,然后自己观看形成反馈。使学生以视频的方式,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认识,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热情。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直观的了解技术动作,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华中师范大学2018级运动训练网球选修班24名同学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男女比例相近,且身体形态两组学生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在对学生进行为期16个学时的教学干预后,对比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课堂学习情况、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技术动作得分、发球成功率、第一落点、第二落点。来判断手机视频干预发球的效果。最终得出结论:(1)在高校网球选修班的上手发球教学中使用手机视频干预上手发球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增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优异。(2)在高校网球选修班的上手发球教学中使用手机视频干预发球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他人的能力。(3)在高校网球选修班的上手发球教学中使用手机视频干预发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满意情况,增强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认同教师的教育教学。(4)在高校网球选修班的上手发球教学中使用手机视频干预发球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比没有干预的要好。(5)在网球发球教学中,使用手机视频干预教学使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标准、更加流畅。使用手机视频干预教学的学生技术动作比没有使用的学生技术动作要好。(6)使用手机视频干预上手发球教学后学生的发球成功率比没有干预的学生发球成功率高。(7)使用手机视频干预上手发球后学生对于球的控制能力比没有干预的学生要好,干预后的学生发球精确度比没有干预的学生精确度高。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3](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阿达[4](2020)在《对中国与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历史悠久,很早就成立了很多体育院系。卢旺达直到2003年才在卢旺达教育学院开设体育本科专业的教育项目。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卢旺达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经验,也可以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积极的借鉴。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对比中国与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双方的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都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首都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更为全面、具体,卢旺达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没有在细节上体现合格体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要求,但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2.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两大类。首都体育学院的课堂教学重视体育教学技能,教育实习前安排教育见习,毕业论文有严格的过程性管理。卢旺达教育学院的课堂教学侧重通识性的教育教学,毕业论文的过程性管理和答辩评阅不够严格,没有军事训练要求,社会实践不计学分。3.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制为4-6年,毕业生授教育学学士学位,学分有必修、选修之分,需完成186学分、2912学时才能毕业;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制为4-5年,毕业生授科学学士学位,所有学分均为必修学分,学生需完成480学分、3300学时才能毕业。4.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都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类。首都体育学院的运动技术类必修和选修课程较多,有政治思想素质、基础滑冰、基础滑雪等特色课程,每门课程以百分制的60分为及格标准。卢旺达教育学院的教育类课程较多,有特殊需要教育、发展心理学等特色课程,运动技术课程按模块设置同时包含几个运动项目,每门课程以百分制的50分为及格标准。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的教学方法都是师生互动的。对首都体育学院的考核体系和成绩分配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分数的分配是根据出勤率,技能、技术和理论考核等。对卢旺达教育学院进行的,分数的分配是根据教师的决定。5.首都体育学院有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情况。卢旺达教育学没有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情况。6.学生外语能力弱、制约国际化视野的提升,学生体育基本素质差,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局限。培养目标定位过于狭窄,学院和教师没有修订教学方案和课程内容的自主权,模块化课程无法对学生单项运动技能准确评估,是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局限。
张秋霞[5](2020)在《“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文中认为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再到“为学而教”,学校教学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只关注教的“教师主体论”到只关注学的“学生主体论”,再到关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主体间性论”,克服了非此即彼的主体视角,打破了主客体关系理论上的二元对立,使教学关系逐渐从“主从式”关系走向对话协商式的平等关系。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严峻的,要在学校场域下师生交往中真正体现“为学而教”,既有待时日,更需要某种契机。2019-2020年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的网课仓促上阵,让全域性的在线教学提前到来,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学双方有效互动的紧迫性以及“为学而教”的重要性。在探索实践问题的同时,理论的突破与探新也更为必要。有鉴于此,本研究立足学校场域,描述和解释师生交往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体现“为学而教”的特征,进而对师生交往进行反思与实践建构。本研究基于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现状,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及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聚焦典型个案,深入分析“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样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促进师生交往达到“为学而教”的实施策略等。研究从课堂内交往(以学科教学活动为主)和课堂外交往两个方面来探讨师生交往目的、交往主体关系、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和交往效果,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研究主要以上海市X学校五年级W3班和四年级S2班为主,其他班级为辅,同时在个案学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收集到丰富的文本、访谈和观察资料,随后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重点探讨如下问题:(1)当前学校场域内师生交往的现状是什么样的?(2)“为学而教”理念下师生之间所呈现的交往状态是怎样的?(3)促成“为学而教”的师生交往有哪些基本的策略?根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历史与现状的大致梳理,结合对师生交往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者看到,人们对教学关系的认识,一直在“教”和“学”之间不断摇摆,对交往中主体的强调,也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摇摆,因为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时期会选择以一方为中心,但“中心论”往往在重视其中一方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另外一方,使得二者呈现出对立状态。在这种“钟摆式”运动中,师生交往呈现交往主体地位非平等、交往内容仅限于知识方面且较为抽象、交往方式单向且单一、交往效果呈现虚假性等问题。教学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呈现以下样态:在交往目的方面更注重共识、多元和主动;交往主体方面,主体地位趋向平等,认识更为全面;交往内容方面,载体多元,领域丰富且融通;交往方式更为多样,呈现为分层次交往、分区域交往、分策略交往等;交往效果方面,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也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良性师生交往文化逐渐形成。基于以上研究,研究者认为要实现师生交往真正达到“为学而教”的境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坚持以下师生交往策略: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合作共生,走向师生共同的发展。
刘鸿君[6](2020)在《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教授最早提出了流畅体验(FLOW),流畅体验是指人们忘我的投身于某项活动时所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欣喜的、积极的心理体验,被称为个体从事活动的最佳体验,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流畅体验具有普遍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流畅,然而现有的流畅体验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竞技运动领域,旨在促进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但是在体育教学领域,针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亦需要找到一种途径来激发他们流畅体验的产生以促进他们对技能的掌握。流畅体验模型中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体验,这为教学设计找到了心理学的支持。当教师使用包容性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命令或直接教学时,学生就会更多地参与其中。启发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过程中强调“认识你自己”,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我探索、同伴互助的形式获得对技术动作的本体感受。启发式教学强调的也是学生的主体体验,因此将启发式教学与流畅体验相关联,探究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影响。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流畅体验和启发式教学进行了分析关联,根据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特征设计教学方案,以南京师范大学一年级网球选修班4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对照实验,对实验组22人采用启发式教学,对照组22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授正反手击球技术,实验前后选用刘微娜修订的《流畅体验量表(DFS-2)进行测量。根据大学生网球初学者在实验前后的流畅体验得分数据分析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的流畅体验的影响,数据统计结果如下:(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倾向性不存在差异(P>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有较好的同质性。(2)启发式教学后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在9个维度都发生了变化,挑战与技能平衡(P=0.000<0.05)、明确的目标(P=0.000<0.05)、清晰的反馈(P=0.000<0.05)、行动意识融合(P=0.000<0.05)、全神贯注(P=0.000<0.05)、掌控的感觉(P=0.000<0.05)、自我意识丧失(P=0.045<0.05)、时间感变化(P=0.006<0.05)愉快的体验(P=0.000<0.05),大学生网球初学者在实验后流畅体验的9个维度都发生显着性变化。(3)传统的教学后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在挑战与技能平衡(P=0.086>0.05)、明确的目标(P=0.075>0.05)、清晰的反馈(P=0.064>0.05)、行动意识融合(P=0.515>0.05)、全神贯注(P=0.160>0.05)、掌控的感觉(P=0.000<0.05)、自我意识丧失(P=0.445>0.05)、时间感变化(P=0.835>0.05)、愉快的体验(P=0.007<0.05),大学生网球初学者在实验前后流畅体验的倾向性在掌控的感觉(P=0.000<0.05)、愉快的体验(P=0.007<0.05)2个维度发生了显着性变化,其他7个维度变化不明显。(4)启发式教学组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在挑战技能平衡(P=0.038<0.05)、清晰的反馈(P=0.035<0.05)、行动意识融合(P=0.004<0.05)、全神贯注(P=0.009<0.05)、掌控的感觉(P=0.006<0.05)、时间感的改变(P=0.017<0.05)、愉快的体验(P=0.022<0.05)7个维度中的得分显着高于传统教学组,在明确的目标(P=0.051>0.05)、自我意识丧失(P=0.280>0.05)2个维度中的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启发式教学组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在9个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传统教学组。(5)不管是启发式教学还是传统教学,网球初学者的男生和女生的流畅体验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启发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产生,可以作为激发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产生的一种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产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2)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来说,男生和女生的流畅体验不存在显着差异。
高成[7](2019)在《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面对自己所教的化学学科的具体主题时,不是直接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将自己所理解的学科课程知识经过课前的系统思考变成教学设计,之后再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将学科课程知识以最有利于学生理解的知识表征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最核心的知识即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舒尔曼(Shulman)教授在1986年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写为PCK),与此同时,教师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一步建构起自我新的PCK理解。针对某具体主题PCK应包括关于该主题的课程知识;关于该主题的学生知识;关于该主题教学策略与表征的知识及关于该主题教学评价的知识。PCK作为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是区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师的核心标志,也是体现教师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其专业性如何的一种具体体现。尽管PCK对于教学活动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从PCK概念化30余年来,人们对PCK的本体论认识还远远没有达成共识,如对PCK内涵到底是什么?当人们以相同的概念表达不同思想的时候,自然会给理论研究带来混乱。人们在一致认同PCK作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一共识基础上,对于PCK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建构起的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探查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建构起来的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了PCK相关本体论及与PCK建构相关的理论,提出本研究所坚持的PCK本体论基本立场及智能实践取现PCK建构的理论框架;调查了新手与经验型化学教师具体化学主题“溶液的组成”PCK现状,通过分析个案化学教师PCK建构的过程、影响因素及实质,进而提出促进化学教师PCK建构的策略与条件保障。全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等;第二部分学科教学知识(PCK)意蕴及建构的理论探讨,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四部分的实证研究为第五部分PCK建构对策研究提供依据,也为第六部分PCK建构的条件保障提供启示。具体内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导论。教师作为知识转化者,其自身所拥有的PCK对教学效果好坏至关重要。基于作者本人作为化学教学论教师身份的现实遭遇;PCK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化学教师PCK建构对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的考量,提出PCK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建构起来的这一问。对该问题的求解,有着理论与现实上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学科教学知识(PCK)意蕴及建构的理论探讨。学者们在理解PCK内涵上有两种方式,其一为通过对PCK的上位概念进行“属”的确定,然后对PCK的本质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的方式来给PCK下一个概念性定义。其二为通过界定PCK系统内的具体要素来给PCK下个操作性定义。造成对于PCK要素不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学者们对于PCK系统自身所含要素,及影响PCK系统的环境要素并未加以区分。对于PCK的结构,学者们也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构建,其一为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PCK结构内的各个要素进行排列与组合;其二为从过程论的视角提出PCK是由哪些知识或影响因素转变为其自身的。我们认为过程论PCK结构模型本质上是PCK历时态的表征,而系统方法论的PCK结构模型是PCK共时态的表征。教师PCK共时态的系统结构观,体现出PCK静态结构观的层面,而教师PCK历时态的结构观体现出PCK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整合、建构的动态结构观的层面。鉴于教师PCK在课前、课中、课后其PCK的具有形态是区别的,因此,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也应采取系统论与过程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至于PCK的类型只要依据分类标准不同,则类型也是多样化的。PCK作为一种知识其自身所独有的,以区别于其他知识种类所具有的性质才是PCK的特性。依此来看,我们认为PCK的最核心特性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转化性、主题专属性两方面。由于PCK类型与性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对于PCK的测量应明确是对何种形态及阶段的PCK进行测量,针对不同类型与形态的PCK,也应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对PCK进行测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捕捉到PCK。此外,基于知识转化阶段论的视野来审视PCK建构,我们提出了智能实践取向PCK建构的理论框架:对于教师而言,针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整合了教师课前所宣称的PCK各个要素,同时综合了教师其他知识、情感、技能、技巧等要素,在教学实践动态过程中经过不断反思与实践建构而成的实践性教学智慧。当这种实践性智慧展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则认为教师使用的PCK即为智能实践取向的PCK。智能实践取向PCK重在强调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及完成教学任务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的教学能力,同时强调该取向的PCK必须经历教师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才能逐渐建构起来。智能实践取向PCK,是综合了早期舒尔曼所认为的PCK静态结构观与科克伦(Cochran)所提出的学科学科教学知晓(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即PCKg)动态结构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解PCK的概念框架。第三部分中学化学教师PCK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修订后的PCK内容表征(Content Representation)调查问卷及教师自编教学设计对新手与经验型化学教师“溶液的组成”PCK进行调查。以内容分析法对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新手与经验型化学教师PCK四大要素的现状情况,并对两类教师PCK四大要素的共性与差异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两位优秀化学个案教师PCK建构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优秀化学教师PCK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发现:PCK建构过程分为搜索与提取;理解与内化;统整与外化;表征与实施;反思与升华五个阶段。提出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PCK建构的实质体现在:学科教学知识(PCK)各要素在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的体现;学科教学知识(PCK)中对课程要素的深刻理解是PCK建构的关键;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其他各要素的统整是PCK成功建构的保证;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是静态与动态PCK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第五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策略。基于PCK四大要素,提出教学计划与设计策略有:在教学预设阶段可以通过深入理解化学课程知识:进行化学深度教学设计;遵循学生学习化学的最核心规律:依据三重表征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化学教学的一般教学策略:采用三线合一策略进行进行教学设计;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化学学习评价:落实STSE真实情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表征与实施策略:可以利用多样化教学表征方式开展化学教学;以生命化理念实施师生交往活动;洞察学生课堂变化,凝练教学机智实现PCK建构。教学监控与反思策略: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推进中学化学PCK建构;以增强实验教学反思能力来促进中学化学PCK建构;以产生新的教学构想并持续践行与改进来加速PCK建构。第六部分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条件保障。PCK建构的条件保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形塑基于PCK视角下的教学反思自觉;提升教师自我知识管理能力;形成以PCK框架指导下的学校教研文化;明晰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职责;加强PCK资源库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
桑学慧[8](2019)在《“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给体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一般来说,普通高中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运动专长和爱好的培养较为重视,强调学生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体育课程结束后仍然“不会”或者快速遗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且目标是为完成期末考核。“OBE+学导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养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本文在教学上结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要求为主,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尝试将“OBE+学导式”教学模式运用到健美操教学中,旨在探索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养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且具有终身锻炼的能力,为健美操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学生在接受健美操教学之后,明显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用了“OBE+学导式”教学模式之后,促进学生掌握标准健美操技术动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创编、实践与合作的主动性。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班的学生相较于实验之前,上课积极性有了显着提高。学生在进行自主组织探索的过程中,并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不断增加练习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帮助教学任务的超量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质疑问难阶段,加强学生“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多,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性以及自觉性。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队形创编能力、领带操实践等观察、思维、交流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班学生,证实了“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创编操化动作的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操化动作的创编组合能力。
王倩[9](2019)在《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文中认为并列结构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很多文章和着作对其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看,涉及并列标记、并列项、并列结构等各个领域;从研究范围看,包括了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成语、并列短语、并列复句等各个层次;从研究方法看,综合运用了语义学、语用学、认知学、类型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这些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少并列结构的特征和规律,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义不统一、术语不统一;描写性研究充分,解释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充分,应用性研究不足;个体性研究充分,全貌性研究不足等。本文力求寻求一个较为全面的、准确的定义和术语,力求找寻深层的、可供解释的规律,尝试着进行全貌性的对比和分析。首先,本文对相似术语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并列结构做出分类,从并列项单位看,可分为语素并列、词并列、短语并列、小句并列等类型;从并列项性质看,可分为常规并列结构和异类并列结构;从并列项数目看,可分为两项式并列结构和多项式并列结构;从并列标记看,可分为有标并列结构和无标并列结构;从并列结构逻辑语义看,可分为合取关系和析取关系并列结构。并列标记是并列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列标记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汉语普通话、民族语中的并列标记主要有:连词、关联副词、助词、语气词、数词、超词形式、词缀、语调等。各标记模式综合来看有居首型、居中型、居后型和错杂型四类,居首型目前尚未发现其存在,错杂型在汉语中不存在,中国境内的并列结构标记类型主要是居中型和居后型。此外,由于语音、语义、语用、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并列标记有时候还会隐匿不显。虽然并列标记可以隐匿,但并列项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构成并列结构。并列项在排列顺序上有固定性和相对灵活性两种特征,前者我们称之为常规语序,后者为异变语序。常规语序要受到语音、语义、语境、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原则之间不是互不干涉的,有时候它们之间会形成竞争优选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的优胜序列:语义/文化/认知>语音>语境。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语言使用者受到“焦点”的影响,产生了“凸显心理”,导致语序出现“异变”。异变类型主要有:照应异变、加标异变、直接异变。异变主要受到语音、结构、语用、语境、社会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列结构看似平等,实际上却含有语义段和语义层之分。根据一个句子中并列结构的数量,我们可分出单组、双组、多组并列结构三大类。单组并列结构内部可分为单语义段、双语义段、多语义段,主要通过语序、并列连词、标点符号、词汇、结构等方式分隔语义段,且这些分隔手段通常联合使用。单组并列结构各并列项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成分之间有分别搭配、加合搭配、串联搭配、平行搭配、对应搭配等几种类型。双组并列结构包含双层对应搭配、双层平行搭配、双层交错搭配等类型。多组并列结构的层次搭配类型主要是双层并列结构搭配类型的重复与重组。与标准的、典型的并列结构相对的就是异类并列结构,异类并列结构是对常规并列结构所遵循的各种规则进行破坏、重建而形成的。本文首先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将异类并列结构分为音节异类、结构异类、单位异类、词性异类、语义范畴异类、语义层级异类、语义量级异类。然后,从形式、标记、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并列结构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学生课堂用语,先分析了留学生使用并列结构的情况,然后分析了留学生在使用并列标记和并列项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可采取的应对策略等。
巫侠[10](2019)在《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校大学体育选项课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有其自身独特的健身性,通过开展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来改善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与其他传统的体育项目相比,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在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选项课开设的时间相对较晚,相关课程和教学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教学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现状的研究,对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选项课的建设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从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教学要素中的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教师的技能认证方面没有全面覆盖,学习进修等相关培训,培训机构的权威性不足。2、学生对健身健美类运动的了解程度偏低,学生在选课的内部动机方面相对符合自身需求,但是外部动机方面倾向于室内运动环境好、易得学分、从众等外部的选课动机,有待进一步引导。3、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受的场地与器材条件限制,开设的运动项目较少;全国统编教材与高校统编教材的数量有限,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可参考教材利用率较低。4、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以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为主,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以技能考核、身体素质为主,运动参与的考核比值较小。5、影响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效果因素可归为三个大因子,分别为制度因子、环境因子、宣传因子。
二、“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费曼学习法理论研究 |
1.2.2 费曼学习法的实践应用 |
1.2.3 中职学校地理教学现状研究 |
1.2.4 本章小结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费曼学习法 |
2.1.2 学习金字塔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概念转变理论 |
3 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 |
3.1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实施 |
3.1.3 调查内容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
3.2.2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 观察与访谈结果分析 |
3.3.1 对教师的观察与访谈 |
3.3.2 对学生的观察与访谈 |
3.4 本章小结 |
4 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升 |
4.1 教师提升策略 |
4.1.1 扩大对费曼学习法的宣传,强化师生认识“以教代学” |
4.1.2 鼓励教师思维转变,勇于应用教学新模式 |
4.1.3 注重课程知识准确性,保障课堂知识系统性 |
4.1.4 建立新型学习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
4.2 学生提升策略 |
4.2.1 提高认识,正视地理课程的重要性 |
4.2.2 提高学习主动性,转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
4.2.3 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 |
4.3 本章小结 |
5 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 |
5.1 费曼学习法应用原则 |
5.1.1 学生中心原则 |
5.1.2 教师组织原则 |
5.1.3 联系生活原则 |
5.2 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5.2.1 教学设计——《地球上的水》 |
5.2.2 教学设计——《海陆变迁》 |
5.3 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评价 |
5.3.1 教学思路设计评价 |
5.3.2 费曼学习法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费曼学习法的使用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导学案《地球上的水》 |
附录三:随堂检测 |
附录四:导学案《海陆变迁》 |
附录五:成绩单 |
附录六:课程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手机视频功能干预高校网球发球教学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手机视频干预教学在非体育学科的应用研究 |
2.2 手机视频干预教学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
2.3 智能手机干预教学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4 视频技术干预在发球技术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3.2.6 专家访谈法 |
4 实验设计 |
4.1 实验对象 |
4.2 实验时间与地点 |
4.3 实验步骤 |
4.4 实验假设 |
4.5 实验变量 |
4.6 实验测试指标 |
4.6.1 实验测试指标的确定 |
4.6.2 实验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 |
4.7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进度计划表 |
4.8 具体教学过程与实施步骤 |
4.8.1 网球上手发球的技术界定 |
4.8.2 手机视频干预网球发球教学的操作界定 |
4.8.3 手机视频干预网球发球教学的教学过程 |
4.8.4 手机视频干预发球教学的教学步骤 |
4.8.5 常规教学方法的操作界定 |
4.8.6 常规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 |
4.8.7 常规教学方法的操作步骤 |
4.8.8 手机视频干预发球和常规教学的区别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学生身体情况对比 |
5.1.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形态对比 |
5.1.2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 |
5.2 实验后学生身体情况对比 |
5.3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发展、课堂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
5.3.1 实验组和对照组课堂表现问卷调查分析 |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力发展调查分析 |
5.3.3 实验组和对照组课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
5.4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析 |
5.5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技术动作得分对比分析 |
5.6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发球成功率对比分析 |
5.7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第一落点得分对比分析 |
5.8 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第二落点得分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试验后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理论测试试题(发球部分) |
附录四 专家访谈纲要 |
附录五 问卷设计有效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实验组各项测试成绩 |
附录七 对照组各项测试成绩 |
附录八 正态分布检验图 |
附录九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
附录十 实验组教案 |
附录十一 对照组教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对中国与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研究 |
1.4.3 卢旺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现状 |
1.4.4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比 |
3.1.1 首都体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分析 |
3.1.2 卢旺达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 |
3.1.3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的目标比较 |
3.2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比分析 |
3.2.1 首体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析 |
3.2.2 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分析 |
3.2.3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要求对比 |
3.3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环节比较 |
3.3.1 首都体育学院的培养环节分析 |
3.3.2 卢旺达的培养环节分析 |
3.3.3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环节对比分析 |
3.4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学制、学分和学位比较 |
3.4.1 首都体育学院的学制、学分和学位分析 |
3.4.2 卢旺达教育学院的学制、学分和学位分析 |
3.4.3 两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学制、学分和学位比较 |
3.5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比较 |
3.5.1 首都体育学院的课程方案分析 |
3.5.2 卢旺达体育教育的课程方案分析 |
3.5.3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比较 |
3.6 首都体育学院与卢旺达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及局限分析. |
3.6.1 首都体育学院的优势及局限分析 |
3.6.2 卢旺达教育学院的优势及局限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
附件 2 |
(5)“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个人实践与研究兴趣 |
二、研究综述 |
(一)教学关系研究 |
(二)“为学而教”理念研究 |
(三)师生交往研究 |
(四)理论支持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为学而教” |
(二)师生交往 |
四、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第二章 从“中心论”到“为学而教” |
一、“教为中心”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背景:社会发展追求高效,“重教”传统使然 |
(二)特征:重教轻学,偏重知识传递 |
(三)影响:教学因袭旧路,学生主体性受抑 |
二、“学为中心”的反拨与转向 |
(一)背景:反思重教传统,“重学”风气兴起 |
(二)特征:重学轻教,素养本位 |
(三)影响:学生主动性彰显,教师作用受抑 |
三、“为学而教”的应运而生 |
(一)背景:“中心论”受质疑,“教”“学”开始融合 |
(二)探索:师生互动共生,“教”与“学”共存 |
(三)影响:打破二元对立,走向交往教学 |
第三章 师生交往的实践反思 |
一、师生交往的现实问题 |
(一)交往主体不平等 |
(二)交往内容重知轻情 |
(三)交往方式单一 |
(四)呈现虚假交往 |
二、师生交往现实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多方作用,形成应试压力 |
(二)学校因循传统,管理模式略显僵化 |
(三)教师观念固化,转变有待时日 |
(四)学生习惯跟从,平等交往尚需适应 |
三、理念转变可以为师生交往带来的改变 |
第四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特征 |
一、交往目的 |
(一)因协商而达共识 |
(二)因包容而显多元 |
(三)因内需而更主动 |
二、交往主体 |
(一)交往主体地位平等 |
(二)交往主体角色多重 |
(三)交往主体思维开阔 |
三、交往内容 |
(一)内容载体多样 |
(二)资源内涵丰富 |
(三)内容领域融通 |
四、交往方式 |
(一)分层次交往,注重差异性 |
(二)分区域交往,深化师生交往 |
(三)分策略交往,打开学生思维 |
五、交往效果 |
(一)学生在主体性增强中获得真实成长 |
(二)教师在研究与学习中成长 |
(三)良性师生交往文化形成 |
第五章 “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策略 |
一、立足学习力:把握师生交往的起点 |
二、营造氛围:建构师生交往的适宜环境 |
三、平等对话:以师生良性交往优化教学关系 |
四、关注情感: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
五、合作共生:走向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改进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生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具体是围绕观察到的关键事件,根据不同学科会做相应的调整) |
附录3:课堂观察表 |
附录4:日常观察表 |
附录5:调研反思表 |
附录6: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会议论文收录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
后记 |
(6)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1.1 网球教学困境 |
1.1.2 流畅体验对网球教学的启示 |
1.1.3 教学方式的选择-启发式教学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流畅体验的研究综述 |
2.1.1 流畅体验概念的界定 |
2.1.2 流畅体验的特征 |
2.1.3 流畅体验模型的构建 |
2.1.4 流畅体验的测量 |
2.1.5 流畅体验在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 |
2.1.6 流畅体验应用于网球教学的可行性 |
2.2 流畅体验与启发式教学的关系 |
2.3 启发式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1 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
2.3.2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
2.3.3 启发式教学在网球教学中的研究 |
2.4 流畅体验与启发式教学综述小结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测量工具 |
3.4 教学方案设计 |
3.4.1 网球项目特点 |
3.4.2 启发式教学流程 |
3.4.3 传统教学流程 |
4.实验组织与实施 |
4.1 实验准备 |
4.2 实验步骤 |
4.2.1 实验前 |
4.2.2 实验中 |
4.2.3 实验后 |
5.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同质性检验 |
5.2 实验后实验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变化情况 |
5.3 实验后对照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变化情况 |
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对比 |
5.5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性别差异 |
6.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流畅体验量表(DFS-2) |
致谢 |
(7)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化学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的“我”在现实中的遭遇 |
(二)基于PCK理论框架开展各类相关研究现状 |
(三)化学教师PCK建构是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化学学科教学知识识(PCK)的相关研究 |
(二)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相关研究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二)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教学知识(PCK)意蕴及建构的理论探讨 |
一、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意蕴解读 |
(一)PCK的内涵与要素 |
(二)PCK的结构与类型 |
(三)PCK的特性、性质与检测 |
(四)本研究对PCK本体论所持有的基本立场 |
二、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理论探讨 |
(一)知识转化阶段论视野下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 |
(二)智能实践取向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基本立场 |
第二章 中学化学教师PCK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PCK现状调查所秉持的研究方法论 |
(二)研究工具开发与调查对象选择 |
(三)数据分析与编码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新手型化学教师PCK现状分析 |
(二)经验型化学教师PCK现状分析 |
(三)新手与经验型化学教师PCK的共性与差异 |
第三章 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基本过程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取向的定位:质化个案研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资料收集过程与方法 |
(四)资料分析框架 |
(五)研究效度 |
二、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阶段 |
(一)搜索与提取阶段 |
(二)理解与内化阶段 |
(三)统整与外化阶段 |
(四)表征与实施阶段 |
(五)反思与升华阶段 |
三、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实质 |
(一)学科教学知识(PCK)各要素在认知过程高级阶段的体现 |
(二)学科教学知识(PCK)中对课程要素的深刻理解是PCK建构的关键 |
(三)学科教学知识(PCK)与其他各要素的统整是PCK成功建构的保证 |
(四)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是静态与动态PCK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 |
第四章 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策略 |
一、教学计划与设计策略 |
(一)深入理解化学课程知识:进行化学深度教学设计前提 |
(二)遵循学生学习化学的最核心规律:依据三重表征理论指导化学教学设计 |
(三)运用化学教学的一般教学策略:采用三线合一策略进行化学教学设计 |
(四)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化学学习评价:落实STSE真实情境下的教学设计 |
二、教学表征与实施策略 |
(一)利用多样化教学表征方式开展化学教学 |
(二)以生命化理念实施师生交往活动 |
(三)洞察课堂情境变化,凝练教学机智实现PCK建构 |
三、教学监控与反思策略 |
(一)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推进中学化学PCK建构 |
(二)以增强实验教学反思能力来促进中学化学PCK建构 |
(三)以产生新的教学构想并持续践行与改进来加速PCK建构 |
第五章 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的条件保障 |
一、形塑基于PCK视角下的教学反思自觉 |
二、提升教师自我PCK知识管理能力 |
三、建设以PCK框架指导下的学校教研文化 |
四、明晰学科教学论教师身份职责 |
五、加强PCK资源库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建设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1.1 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 |
1.1.2 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1.1.3 目前传统健美操教学模式存在不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OBE教学模式 |
2.1.2 学导式教学模式 |
2.1.3 “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 |
2.2 OBE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有关教学模式的研究 |
2.3.1 教学模式 |
2.3.2 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 学导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2.5 “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OBE+学导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4.1.1 主体教育理论 |
4.1.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4.1.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4.2 “OBE+学导式”模式教学目标构建的依据 |
4.2.1 国家重点关注增强学生体质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问题 |
4.2.2 现代化社会对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 |
4.2.3 增强体质,对青少年学生意义重大 |
4.3 “OBE+学导式”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选择 |
4.3.1 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选择依据 |
4.3.2 教学手段 |
4.4 教学策略 |
4.4.1 明确目标,自主先学 |
4.4.2 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
4.5 教学评价 |
4.6 教学环境 |
4.6.1 物理环境 |
4.6.2 社会文化心理环境 |
5 “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5.1 实验班与对照班健美操课教学计划 |
5.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过程中的因素控制 |
5.4 “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教学实验前测得结果分析 |
5.4.2 教学实验后测得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从研究对象看 |
1.2.2 从研究方法看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理论方法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并列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类别 |
2.1 引言 |
2.2 基本概念 |
2.2.1 “并列”与“联合 |
2.2.2 并列结构 |
2.2.3 并列项 |
2.2.4 并列标记 |
2.3 并列结构的类别 |
2.3.1 并列项的单位类别 |
2.3.2 并列项的数目类别 |
2.3.3 并列项的性质类别 |
2.3.4 并列结构的标记类别 |
2.3.5 并列结构的逻辑类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并列结构的关联方式及标记模式 |
3.1 引言 |
3.2 显性关联方式 |
3.2.1 并列连词 |
3.2.2 关联副词 |
3.2.3 助词 |
3.2.4 数词、数量短语 |
3.2.5 词缀 |
3.3 隐性关联方式 |
3.3.1 辞格手段 |
3.3.2 停顿 |
3.3.3 零标记 |
3.4 标记模式 |
3.4.1 两项式并列结构 |
3.4.2 三项式并列结构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并列标记的显隐及制约因素 |
4.1 引言 |
4.2 并列标记显现的特征 |
4.2.1 形式特征 |
4.2.2 语义特征 |
4.2.3 语用特征 |
4.3. 并列标记隐匿的特征 |
4.3.1 形式特征 |
4.3.2 语义特征 |
4.3.3 语用特征 |
4.3.4 认知特征 |
4.3.5 辞格特征 |
4.4 并列标记显隐的制约因素 |
4.4.1 客观因素 |
4.4.2 主观因素 |
4.4.3 其他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并列结构的语序原则及排列动因 |
5.1 引言 |
5.2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及相互竞争 |
5.2.1 常规语序的排列原则 |
5.2.2 各语序原则间的竞争与妥协 |
5.3 异变语序的类型和原因 |
5.3.1 异变语序的类型 |
5.3.2 异变语序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并列结构的层级与搭配 |
6.1 引言 |
6.2 单组并列结构 |
6.2.1 语义分段 |
6.2.2 分段方式 |
6.2.3 搭配类型 |
6.3 双组并列结构 |
6.3.1 分组方式 |
6.3.2 形式特征 |
6.3.3 搭配类型 |
6.4 多组并列结构 |
6.4.1 分组方式 |
6.4.2 形式特征 |
6.4.3 搭配类型 |
6.5 小结 |
第七章 异类并列结构的类型及特征 |
7.1 引言 |
7.2 形式异类并列结构 |
7.2.1 音节长度异类 |
7.2.2 词性异类 |
7.2.3 结构异类 |
7.2.4 单位异类 |
7.3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 |
7.3.1 语义范畴异类 |
7.3.2 语义层级异类 |
7.3.3 语义量级异类 |
7.3.4 语义异类并列结构的形成基础 |
7.4 各异类并列结构的独用与合用 |
7.4.1 独用异类 |
7.4.2 合用异类 |
7.5 异类并列结构的异类度 |
7.6 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并列结构分析 |
8.1 引言 |
8.2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使用情况 |
8.2.1 使用特点 |
8.2.2 并列标记运用情况 |
8.2.3 语序与认知 |
8.2.4 使用熟练度 |
8.3 留学生汉语并列结构的偏误分析 |
8.3.1 偏误类型 |
8.3.2 偏误原因 |
8.4 汉语并列结构的二语教学建议 |
8.4.1 教师方面 |
8.4.2 教材方面 |
8.4.3 学生方面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竞技健美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健身健美运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健身健美类运动项目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4 教学要素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外关于大学体育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研究 |
2.3 国内关于大学体育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研究 |
2.3.1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 |
2.3.2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开展的现状研究 |
2.3.3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开展的对策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师资状况分析 |
4.1.1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师性别的比例 |
4.1.2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师年龄的结构 |
4.1.3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师学历的结构 |
4.1.4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师获得知识的途径情况 |
4.1.5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相关技能鉴定情况 |
4.1.6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师参与健身健美类运动的情况 |
4.2 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学生状况分析 |
4.2.1 学生的性别结构比例情况 |
4.2.2 学生对健身健美类运动的了解程度 |
4.2.3 学生了解健身健美类运动的途径情况 |
4.2.4 学生参加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选课动机 |
4.2.5 学生对参加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的兴趣 |
4.3 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条件状况分析 |
4.3.1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材选用的情况 |
4.3.2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开设项目情况 |
4.3.3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是否配有专门的上课场地与器材 |
4.3.4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上课场地与器材满意程度 |
4.4 广州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过程状况分析 |
4.4.1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目标任务 |
4.4.2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班级人数 |
4.4.3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内容 |
4.4.4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学时分配 |
4.4.5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方法 |
4.4.6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组织形式 |
4.4.7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模式 |
4.4.8 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成绩考核评定 |
4.5 影响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
4.5.1 因子的确定 |
4.5.2 因子分析的降维处理 |
4.5.3 因子命名 |
4.5.4 影响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效果其他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四、“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费曼学习法在中职学校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庞安彤.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手机视频功能干预高校网球发球教学效果的研究[D]. 李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对中国与卢旺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和卢旺达教育学院为例[D]. 阿达.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5]“为学而教”理念下的师生交往研究 ——基于上海市X小学的个案分析[D]. 张秋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网球初学者流畅体验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D]. 刘鸿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中学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D]. 高成. 西南大学, 2019(05)
- [8]“OBE+学导式”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 桑学慧.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研究及二语习得[D]. 王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广州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健身健美类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巫侠.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