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成功破译水稻密码(论文文献综述)
韩京哲[1](2021)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各相关教材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高中生物学新版教材。2019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在部分省区投入使用。然而,作为非课改区的广西仍使用旧版教材。本研究通过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教材的变化,结合新教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新教材使用方面的建议。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教材对比分析法等对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遗传与进化(必修2)(以下简称为新教材)与2004年出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进行研究。从教材的封面、目录、本文内容、栏目设置、课本插图、教材作业及实验设计七个方面进行系统比较。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新教材的优点,同时关注教材的情景设置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融合。新教材继承了旧教材的编排思路,微调章节内容。在延续旧教材的基础上对章节知识进行了改进与调整。新教材是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应运而生的,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与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吻合的,同时也创设了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栏目资源布局合理;以生物学大概念为中心,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读性。选取新教材变化较大的2个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际案例。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一线教师理清新教材的改变,为教师的备课授课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剖析新教材的改变与更新,梳理归纳新教材编写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相关建议。
罗忠锐[2](2021)在《高中生物学实验版与19版的教材比较研究 ——人教版必修2为例》文中指出从2004年至今,已近15年光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下文称为实验版教材)教科书的时代已经过去,2019年颁布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现代生物学课堂中普及且有代表性的教材,《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生物学》(下文称为2019版教材)已经推广使用。2019版教材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指导方向,依据2017版课程标准以及对实验版教材综合分析,能够在完善实验版教材的基础上,做到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和发展。并在教材上明显体现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本研究针对人教版2019版和实验版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部分深入比较分析了其内在联系与区别,旨在为教师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正确理解、掌握、应用新教材。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简称实验版教材)从2004年开始推广使用,至今有10余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省市开始于2019年秋季使用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简称新教材)。本篇论文以2017版课程标准为依据,利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教材分析法、访谈法对两版教材在结构、内容、栏目、习题、插图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见微知着的目的。在教材内容上,新教材规范使用科技名词,文字表述上更加详细、具体,这样的修订与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认识相一致,可谓是与时俱进;在教材编制上,围绕“两大概念”微调章节,从学科历史进程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在教材栏目上,通过对其设置方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在栏目安排中既有传承又有改变。传承的是“章首页”、“问题探讨”、“本节聚焦”以及“思考与讨论”,经过10多年的检验,这些栏目是为一线教师所认可、很经典的栏目。丰富课外阅读栏目、提高学科感召力和认知力,新教材更加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尤其重视“思考·讨论”和“探究·实践”栏目,旨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材栏目设置多元化,旨在通过不同的栏目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课后习题上,新教材不仅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符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在教材插图上,数量上新增实物图片与实物电镜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质量上新教材的部分插图占教材页面的篇幅更大,图片的色泽更丰富、清晰度更高、表现力更强。根据研究结果表明:1.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宗旨。2.新教材对于部分知识进行更新,紧跟当下热点,与最新科技研究成果相一致,体现出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3.新教材编排上体现出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4.新教材利用多个维度进行学业评价,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5.新课标的制定及新教材的使用需依赖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与学习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新课标与新教材还参与并服务于社会实践,形成新时代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和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发展。6.新课改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地方在于是将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风格转化为学生自愿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氛围当中。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注意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念,处理好教材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发挥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及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7.为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为教师使用好新教材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建构概念要注重逻辑,让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学习进阶式地深入。第二,开发出教材各种栏目,挖掘引申内容,全面培养核心素养。第三,教师要身体力行,注重提升教学素质。第四,重视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两不误。
许诗怡[3](2020)在《早期中国信仰研究反思 ——以“玉教”理论为中心》文中认为基于汉学界早期中国研究的特点与焦点,本文以梳理中外学界对甲骨文之前的早期信仰研究概观为背景,重点分析中国文学人类学的新近理论——“玉教”的提出过程以及其内涵与价值;探讨“玉教”理论为何以及如何作用于寻找驱动华夏文明发生的信仰之根;进而反思中国文学人类学派构建中国版文化理论体系的诉求及其实践过程。本文共设三章。第一章重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概况,指出因为重于三代历史谱系的争论,有关甲骨文之前的早期信仰问题、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特点的观念动力问题在国内外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均被讨论不多,在比较文学的传统领域更鲜有涉及。由此,本文探讨“玉教”提出的学术依据与现实背景,解释其问题意识的针对性与思想意义。第二章共有三节:第一节基于上章内容,总结早期中国文化研究的两个焦点问题:(1)中华文明特质与连续性;(2)青铜时代与玉器时代。本文认为,“玉教”理论正是对这两个焦点的有力回应和补充。第二节详细梳理叶舒宪的学术思想演进脉络,重点探讨他为何提出“玉教”。在跨文化比较和自识之路上,他一直聚焦“神话”而步步深入,希望打破带有局限性的任何既定认知框架。从理论到文本,从文本到器物,从器物再到理论,最后落实在“玉教”,他诉诸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全新的人文阐释视角和一整套理论体系。第三节对“玉教”内涵进行深入辨析,注重搜集和整合历经数年的、共计十五次的玉帛之路调研情况。本文认为,“玉帛之路”调研旨在探究史前不同地域的中华玉文化如何从多元分布逐渐走向华夏一体。针对学界对“玉教”关注不足或有一些偏见的现状,第三章进一步分析“玉教”理论何以成立的问题。笔者总结出神圣信仰、权力垄断、祭祀仪式等讨论维度,结合涂尔干的宗教理论思想分析,即从宗教的基本形式——信仰与仪式,宗教的意义——权力与道德性,来说明早期中国对玉文化的崇拜也可以称之为“玉教”。学界虽然已有众多研究叶舒宪学术思想的文章和硕士博士论文,但是,对他近十年来最为重视的“玉教”理论却关注不够,即使有涉及也以访谈和引用观点为主。本文是首篇全面分析“玉教”理论的文章。通过这项研究,笔者希望呈现出“玉教”理论的全貌,尤其重点剖析对物的崇拜何以成为“教”?对文明起源期的研究何以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话语?笔者希望这项研究有助于全面分析中国文学人类学在早期中国研究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开拓之处;展现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群体如何将文学的学科逻辑推进到与中华文明探源问题深层勾连的模式,拓展出文明起源研究的神话学范式,从而反思文学人类学在构建兼具世界性和本土性的理论话语中的经验,检讨其革新与不足。
田静乐[4](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进,高中学生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文理分科,获得了空前的“选择学习”自主权。与此同时,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摆在学生面前:如何使选考科目与未来的志愿填报、拟从事的职业相匹配?基于此需求,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成体系,许多普通高中缺乏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任教师,也缺乏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科任教师,更缺乏能指导一线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渗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上述的现状,笔者开展了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并确定了如下研究思路:(1)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奠定相关理论基础;(2)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2019版)中的生涯规划教育素材进行整理与分析;(3)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了解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4)依据以上研究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包括渗透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和途径等,进而确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由文本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学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与生涯规划教育均具有内在一致性,且课标与教材中也蕴含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1)现在的高中生对自我较为了解,但生涯意识淡薄,既不明确将要填报什么志愿,也没想好未来就业的方向。(2)师生均十分支持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但由于学科教师生涯规划教育能力不足、学生升学压力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重视等原因,导致了当今学科教学中很少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3)师生较为支持的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为:利用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角色体验和工厂参观等。基于以上调查及研究,本文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原则上对目标的制定、素材的来源、渗透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进行了策略分析,进而构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以必修二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为例编写了教学案例,以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耿中耀[5](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认为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席锟[6](2019)在《非洲栽培稻与亚洲栽培稻中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的功能性核苷酸多态性》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类的主食。但是水稻是在相对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驯化的,对大部分非生物逆境较敏感,所以复杂多变的非生物逆境是限制水稻生长发育、生物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选取了非洲栽培稻5份、非洲新稻4份、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12份、常籼规稻16份、常规粳稻8份、杂草稻3份,共6种类型的48份水稻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四个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序列并测序,探究了四个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的DNA序列以及其中的多态性,发掘不同水稻种质中非生物逆境抗性相关基因的变异,并结合相关的表型性状数据,筛选出含有有利等位基因的水稻种质材料。以期为水稻的抗逆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在48个水稻材料的耐盐基因ZFP179转录区域(编码区+UTR区)序列中共鉴定出2个单倍型和3个变异位点,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341。单倍型ZFP179.Hap1被分在ST I组,单倍型ZFP179.Hap2被分在ST II组。两个单倍型中存在2种编码序列,且其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也不相同,其中存在着2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异位点。在进一步ZFP179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中,发现耐盐基因ZFP179等位基因明显偏好于使用以碱基G/C结尾的密码子。2.在48个水稻材料的耐旱基因OsRCI2-5转录区域(编码区+UTR区)序列中共鉴定出6个单倍型和10个变异位点。6个单倍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053,最大遗传距离为1.265,最小遗传距离为0.894。单倍型OsRCI2-5.Hap1被分在DT1 I组,单倍型OsRCI2-5.Hap3、OsRCI2-5.Hap4、OsRCI2-5.Hap5和OsRCI2-5.Hap6被分在DT1 II组,单倍型OsRCI2-5.Hap2被分在DT1 III组。6个单倍型中存在3种编码序列,但其翻译获得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在进一步OsRCI2-5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中,发现耐旱基因OsRCI2-5等位基因明显偏好于使用以碱基G/C结尾的密码子。3.在48个水稻材料的耐旱基因OsDT11转录区域(编码区+UTR区)序列中共鉴定出7个单倍型和29个变异位点。7个单倍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472,最大遗传距离为2.446,最小遗传距离为0.087。单倍型OsDT11.Hap3被分在DT2 I组,单倍型OsDT11.Hap4、OsDT11.Hap5、OsDT11.Hap6和OsDT11.Hap7被分在DT2 II组,单倍型OsDT11.Hap1和OsDT11.Hap2被分在DT2 III组。7个单倍型中共存在3种编码序列,分别可以翻译获得2种氨基酸序列。在进一步OsDT1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中,发现耐旱基因OsDT11等位基因对于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没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4.在48个水稻材料的耐冷基因qLTG3-1转录区域(编码区+UTR区)序列中共鉴定出7个单倍型和12个变异位点。7个单倍型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488,最大遗传距离为2.472,最小遗传距离为0.234。单倍型qLTG3-1.Hap1、qLTG3-1.Hap2、qLTG3-1.Hap3和qLTG3-1.Hap7被分在LTR I组,单倍型qLTG3-1.Hap5被分在LTR II组,单倍型qLTG3-1.Hap4和qLTG3-1.Hap6被分在LTR III组。7个单倍型中存在7种编码序列,它们可分别翻译为7种氨基酸序列。在进一步qLTG3-1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中,发现耐旱基因qLTG3-1的单倍型比较偏好于使用以碱基G/C结尾的密码子。5.在选择压力分析时发现,耐盐基因ZFP179受到强烈的正选择效应的影响,耐旱基因OsRCI2-5受到强烈的纯化选择作用,耐旱基因OsDT11可能偏向于中性选择作用,耐冷基因qLTG3-1受到一定程度的纯化选择作用。6.结合表型性状进行多重分析时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2个ZFP179单倍型在相对根长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旱胁迫条件下,5个OsRCI2-5单倍型在存活率、相对茎长和相对根数等11农艺性状存在显着差异;6个OsDT11单倍型在存活率、相对茎长和相对根数等13农艺性状存在显着差异。在冷胁迫条件下,5个qLTG3-1单倍型在平均发芽天数和相对发芽天数存在显着差异。
曾杰[7](2017)在《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科学思想,这些思想蕴藏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之中。生物遗传思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挖掘和弘扬。古代科学思想可能是相对零散、部分甚至片面和不成熟的科学认识,它可能仅在某些部分、层次或者整体上笼统与模糊地把握住了后来的科学理论,其方法与来源可能多种多样,或经验材料,或理论概括,或兼以二者,或纯粹是思辨猜测甚至神话臆说。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科技中优秀的思想,对科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精神,将其作为民族素质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古人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分别认识,以及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次,介绍在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之上,古人通过人工选择、动物杂交、植物嫁接等手段有意识地培育了许多生物新品种。我国古代在培育稻谷、家养金鱼、驴马杂交、家蚕杂交、果树嫁接等生产实践中均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达尔文曾多次提及中国古典文献资料对自己的启发作用。接着,文章探讨了古代生物遗传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分别从古代“气种说”、生物进化观念、唯物主义思想和生物变化与联系的自然观来探讨。最后,文章说明了研究古代生物遗传思想的现代价值。
龚融[8](2015)在《破译“布莱切利”》文中提出秘密基地的缘起布莱切利公园是"二战"时英国政府代码与密码学校(GCCS)的代名词。政府代码与密码学校建于1919年,总部原设在伦敦,其前身是"一战"期间隶属于英国海军部的解码机构,由于设在海军部大楼的第40号房间,得来"40号房间"的代称。"一战"结束后,与军事情报机构合并,成立政府代码与密码学校,于1939年8月英国对德宣战前几周迁至布莱切利。选址布莱切利,是辛克莱海军上将的决定。他向政府建议选址此处却久不能得到回应,于是自己掏出7500英镑,买下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布莱切利交通很便利,一旁的铁路有当时连接牛津和剑桥的大学线,也有通往伦
王渝生[9](2012)在《人类基因测序 宇航火星土星——世界科技一百年(十二)21世纪头10年(上)》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人类在空间、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21世纪头10年中,航天技术发展迅猛,发射了火星、土星探测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差异图等相继完成,胚胎干细胞研究取得新进展,人造生命展现雏形;超级计算机10年来从十万亿次发展到千万亿次数量级,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也取得新进展;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微型纳米电动机问世。中国则实现了载人航天,启动了登月工程,建设了青藏铁路,实施了新一代互联网工程,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刘汉梅[10](2008)在《玉米waxy基因和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近年来在功能基因和基因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其基因组草图已于2008年2月绘制完成并公布,为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全基因组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基础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本研究以6个西南糯玉米地方品种为材料,通过PCR扩增获得全长waxy基因的编码区域,采用序列比对等分析方法,研究其糯质表型的分子基础和遗传机制,并在waxy基因序列分析提供的密码子用法基础信息上,结合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waxy基因、玉米核基因、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模式以及影响密码子使用变异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它们的最优密码子,并将玉米的密码子用法与其他植物和模式生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对于指导转基因及对基因进行特定分子改造,提高其在玉米中的表达效率和完善基因预测软件,提高基因预测和基因组注释准确性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深入开展基因结构和功能,分子进化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6个西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的waxy基因在第1内含子和第2、9、10外显子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形式的插入/缺失突变,第2和第8内含子的剪接供体和受体位点分别发生了单碱基突变,同时在其它多个内含子区也发现不同的重复序列变化。以上的突变位点和方式不同于前人报道的玉米waxy等位突变体,为新发现的waxy基因突变类型。第2和第9外显子的碱基插入和缺失可导致翻译时的移码突变,第10外显子缺失的15bp是颗粒凝结型淀粉合成酶一个结构域的起始位置,此处缺失可能导致该酶失活。因此出现在编码区的插入/缺失和内含子剪接位点处的碱基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西南糯玉米糯质表型的关键因素。2、玉米waxy基因的每个氨基酸在同义密码子的使用上都存在明显的偏爱性,主要偏爱使用以C或G碱基结尾的密码子,少量或避免使用以A或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玉米waxy基因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和酵母真核表达系统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差异较大的密码子分别有24和37种。3、将玉米waxy基因密码子用法与其它禾本科作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waxy基因的密码子用法比较,发现其它禾本科作物waxy基因的密码子偏爱性与玉米一致,而双子叶植物拟南芥、豌豆的waxy基因密码子偏爱性与禾本科植物则相反,它们偏爱于使用以A或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这是单双子叶植物waxy基因在密码子用法上体现的主要差异。4、玉米核基因的GC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基因属于高GC含量的基因。在同义密码子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偏向性,主要偏爱于使用以G或C碱基结尾的密码子。对应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偏爱性是由基因的碱基组成、基因表达水平、基因长度和所编码蛋白质的疏水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前两者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玉米核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模式与单、双子叶植物和不同种类的模式生物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拟南芥、烟草两种双子叶植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差异较大的密码子分别有37和41种;与同为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水稻和小麦分别仅有2种密码子差异较大;与人、大肠杆菌、酵母和果蝇4种模式生物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差异较大的密码子分别有14,24,41和11种。最后将19个均以G/C碱基结尾的密码子确定为玉米主要偏爱密码子。6、玉米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相似,但与宿主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差异较大。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GC含量低,主要偏爱使用以A或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影响这两个细胞器基因密码子使用的因素可能有多个,碱基组成和基因表达水平是相对主要的因素。同时分别确定了它们的最优密码子,线粒体29个,叶绿体25个。
二、我国成功破译水稻密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成功破译水稻密码(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教材的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帮助一线教师厘清新教材的变化 |
1.4.2 促进生物学教学 |
1.4.3 有利于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归纳分类总结法 |
1.6 研究内容 |
2.《遗传与进化》新旧教材内容对比结果 |
2.1 封面 |
2.2 目录 |
2.3 正文内容 |
2.3.1 章节引言 |
2.3.2 章节内容 |
2.4 课本插图 |
2.5 课后习题 |
2.6 实验设计 |
3.新教材教学案例设计示例 |
4.结果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中生物学实验版与19版的教材比较研究 ——人教版必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材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材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教材比较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认知主义理论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2.1.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比较研究法 |
2.2.3 教材分析法 |
2.2.4 访谈法 |
第3章 2003 版和2017版本课标的比较 |
3.1 基本理念的比较 |
3.2 课程性质的比较 |
3.3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4 课程评价的比较 |
3.5 落实新版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建议 |
第4章 实验版与2019版教材的比较 |
4.1 教材内容的比较 |
4.1.1 目录比较 |
4.1.2 具体内容比较 |
4.2 教材结构编制的比较 |
4.2.1 总体结构编制的比较 |
4.2.2 章结构编制的比较 |
4.2.3 节结构编制的比较 |
4.3 教材栏目的比较 |
4.3.1 类型和数量的比较 |
4.3.2 具体栏目变化比较 |
4.4 课后习题的比较 |
4.5 数量对比 |
4.6 内容对比 |
4.7 教材插图的比较 |
4.7.1 插图数量的比较 |
4.7.2 插图质量的比较 |
4.8 外观比较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教材内容 |
5.1.1 规范使用科技名词 |
5.1.2 新教材在文字表述上更加详尽、具体 |
5.1.3 根据新课标进行的教材内容修改、删减及完善 |
5.2 结构编制 |
5.2.1 围绕“两大概念”微调章节 |
5.2.2 从学科历史进程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 |
5.3 教材栏目 |
5.3.1 丰富课外阅读栏目,提高学科感召力和认知力 |
5.3.2 新教材更加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
5.3.3 新教材重视“思考·讨论”和“探究·实践”栏目 |
5.3.4 教材栏目设置多元化 |
5.4 课后习题 |
5.5 教材插图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早期中国信仰研究反思 ——以“玉教”理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玉教”提出背景:早期中国信仰研究概观 |
第一节 国外研究概况反思 |
一、对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研究的反思 |
二、对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概况的反思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概况反思 |
一、信仰之根的断裂:古史辨派的理念奠基 |
二、中华文明探源与早期文化研究 |
第二章 “玉教”理论提出过程与内涵辨析 |
第一节 “玉教”理论起点:早期信仰研究的焦点 |
一、焦点之一:中华文明特质与连续性问题 |
二、焦点之二:青铜时代与玉器时代 |
第二节 “玉教”的提出:从神话—原型到文明探源 |
一、将神话—原型理论用于中国本土文化 |
二、从本土阐释到跨文化比较 |
三、在跨文化视野中聚焦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
第三节 “玉教”内涵辨析 |
一、基于汉字特征和中国典籍而提炼 |
二、从文献到无文字溯源 |
三、多元如何一体:开启玉帛之路 |
第三章 对“玉教”理论的反思 |
第一节 玉器崇拜可以构成宗教吗? |
一、“宗教”的限度与使用 |
二、回归早期中国信仰经验 |
第二节 作为信仰的玉教:以涂尔干的思想为分析视角 |
一、涂尔干的宗教学思想 |
二、“玉教”理论的合理性 |
第三节 “玉教”理论的宏旨:打破轴心突破说对中国文化的遮蔽 |
第四节 “玉教”理论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报纸 |
附录 |
表一:叶舒宪有关“玉教”的论文 |
表二:叶舒宪有关“玉教”的专着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
1.1.2 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可行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
1.4.2 STSE理论及教育 |
1.4.3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
2.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涯 |
2.1.2 生涯规划 |
2.1.3 生涯规划教育 |
2.2 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
3.基于生涯规划教育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3.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
3.1.1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理念凸显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
3.1.2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契合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 |
3.1.3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结构保障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 |
3.2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整理 |
3.2.1 “科学家访谈”和“科学家的故事”栏目分析 |
3.2.2 “生物科技进展”栏目分析 |
3.2.3 “生物科学史话”栏目分析 |
3.2.4 “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分析 |
3.2.5 “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分析 |
3.2.6 生物学教材中栏目以外生涯规划教育素材的整理 |
3.3 小结 |
4.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与发放 |
4.1.1 问卷的编制 |
4.1.2 问卷的发放 |
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1 学生对自我及生涯发展的认识 |
4.2.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4.2.4 学生对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
4.2.5 学生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
4.2.6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1 基本信息 |
4.3.2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
4.3.3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4.3.4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
4.3.5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
5.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分析与策略 |
5.1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 |
5.1.2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 |
5.1.3 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 |
5.2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制订 |
5.2.1 以学科需要为基础,融合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 |
5.2.2 考虑学生的生涯需要 |
5.2.3 社会的需要 |
5.2.4 专家学者的建议 |
5.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素材来源 |
5.3.1 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挖掘 |
5.3.2 从生物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中挖掘 |
5.3.3 从生活现象中挖掘 |
5.3.4 从高校的专业信息中挖掘 |
5.3.5 利用媒体资源挖掘 |
5.4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选择 |
5.4.1 创设职业情境,导入新课 |
5.4.2 以职业介绍为拓展,结束新课 |
5.4.3 编制职业情境相关习题,巩固新课 |
5.4.4 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职业体验 |
5.5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方式 |
5.6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流程 |
5.7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案例 |
案例:《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
6.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
一、“桄榔”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
二、生态系统与猪 |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
一、当代的争论 |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
一、丰裕与匮乏 |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
二、驯化的起源 |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一、野生与栽培 |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
一、采伐与收获 |
二、加工与利用 |
三、栽培与管护 |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
一、水稻的资本化 |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
三、作物的力量 |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
一、主因认定 |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
附录5:附图 |
(6)非洲栽培稻与亚洲栽培稻中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的功能性核苷酸多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水稻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1 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1.2 水稻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3 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 |
1.2 水稻抗逆种质资源发掘及抗性基因鉴定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耐盐种质资源发掘及耐盐基因鉴定的研究进展 |
1.2.2 水稻耐旱种质资源发掘及耐旱基因鉴定的研究进展 |
1.2.3 水稻耐冷种质资源发掘及耐冷基因鉴定的研究进展 |
1.2.4 水稻中重要耐盐、耐旱和耐冷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1 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检测方法 |
1.3.2 功能性核苷酸多态性 |
1.3.3 特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数据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配置 |
2.2.2 材料的培养与叶片总DNA的提取 |
2.2.3 目标序列的获得与测序 |
2.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盐基因ZFP179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1 耐盐基因ZFP179 转录区域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3.1.2 耐盐基因ZFP179 单倍型的网络图 |
3.1.3 耐盐基因ZFP179 不同转录区域间的遗传距离遗传 |
3.1.4 耐盐基因ZFP179 转录区域的系统进化分析 |
3.1.5 耐盐基因ZFP179 的氨基酸序列多态性分析 |
3.1.6 耐盐基因ZFP179 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3.2 耐旱基因OsRCI2-5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1 耐旱基因OsRCI2-5 转录区域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3.2.2 耐旱基因OsRCI2-5 单倍型的网络图 |
3.2.3 耐旱基因OsRCI2-5 不同转录区域间的遗传距离遗传 |
3.2.4 耐旱基因OsRCI2-5 转录区域的系统进化分析 |
3.2.5 耐旱基因OsRCI2-5 的氨基酸序列多态性分析 |
3.2.6 耐旱基因OsRCI2-5 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3.3 耐旱基因OsDT11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1 耐旱基因OsDT11 转录区域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3.3.2 耐旱基因OsDT11 单倍型的网络图 |
3.3.3 耐旱基因OsDT11 不同转录区域间的遗传距离遗传 |
3.3.4 耐旱基因OsDT11 转录区域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5 耐旱基因OsDT11 的氨基酸序列多态性分析 |
3.3.6 耐旱基因OsDT11 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3.4 耐冷基因qLTG3-1 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1 耐冷基因qLTG3-1 转录区域的序列多态性分析 |
3.4.2 耐冷基因qLTG3-1 单倍型的网络图 |
3.4.3 耐冷基因qLTG3-1 不同转录区域间的遗传距离遗传 |
3.4.4 耐冷基因qLTG3-1 转录区域的系统进化分析 |
3.4.5 耐冷基因qLTG3-1 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多态性分析 |
3.4.6 耐冷基因qLTG3-1 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3.5 选择压力分析 |
3.6 不同单倍型分组间不同抗逆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水稻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4.2 高度保守的OsRCI2-5 基因 |
4.3 多态性丰富的qLTG3-1 基因 |
4.4 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在稻属物种中的分化 |
4.5 筛选聚合多个有利等位基因的核心种质材料 |
4.6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4.7 本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古代对生物遗传性与变异性的认识 |
2.1 对生物遗传性的认识 |
2.2 对生物变异性的认识 |
2.3 对遗传变异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
第3章 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的实践应用 |
3.1 人工选择育种 |
3.1.1 金鱼的选育 |
3.1.2 古代猪种选育 |
3.1.3 着名植物品种培育 |
3.2 动物杂交 |
3.2.1 驴和马杂交 |
3.2.2 鸡的杂交 |
3.2.3 家蚕杂交 |
3.3 植物嫁接 |
3.3.1 《齐民要术》中的嫁接 |
3.3.2 《四时纂要》中的嫁接 |
第4章 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的自然哲学内涵 |
4.1 生物起源的早期探索 |
4.2 朦胧的生物进化观念 |
4.3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4.4 变化与联系的自然观 |
第5章 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的现代价值 |
5.1 古代生物遗传思想为现代农林园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
5.2 古代干支八卦思想为人类破译生物遗传密码提供了研究方法 |
5.3 古代生物遗传思想体现了今天值得继承的科学精神和传统 |
5.4 古代生物遗传思想为弘扬我国传统科学文化提供了自信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破译“布莱切利”(论文提纲范文)
秘密基地 的缘起 |
战功显赫 |
销声匿迹 |
(10)玉米waxy基因和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基因组时代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1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与发展 |
1.2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2 玉米基因组研究概况 |
2.1 玉米基因组组成及基因组测序 |
2.2 玉米基因功能研究 |
2.3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 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 |
3.1 遗传密码及其破译 |
3.2 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 |
3.3 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的生物学基础 |
3.4 同义密码子使用研究的意义 |
4 同义密码子使用的研究方法 |
4.1 衡量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的指标 |
4.2 分析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统计学方法 |
4.3 分析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生物信息学资源 |
第二章 部分西南糯玉米waxy基因的序列突变和密码子用法特征分析 |
摘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waxy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
2.2 玉米waxy尹基因的密码子用法特征分析 |
2.3 玉米waxy基因与其它植物waxy基因的密码子用法比较 |
2.4 waxy基因与大肠杆菌、酵母表达系统的密码子用法比较 |
3 讨论 |
3.1 部分西南糯玉米waxy基因的序列变异 |
3.2 waxy基因的密码子用法特征 |
第三章 玉米核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研究 |
摘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序列数据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的碱基组成 |
2.2 玉米基因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 |
2.3 影响核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使用的因素 |
2.4 最优密码子的确定 |
2.5 玉米与其他生物密码子偏爱性比较 |
3 讨论 |
3.1 高GC含量基因的形成 |
3.2 影响玉米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因素 |
3.3 玉米与其他生物密码子偏爱性的比较 |
3.4 最优密码子的确定 |
第四章 玉米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研究 |
摘要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序列数据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的碱基组成 |
2.2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 |
2.3 影响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密码子使用的因素 |
2.4 最优密码子的确定 |
3 讨论 |
3.1 玉米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 |
3.2 玉米三个基因组密码子用法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我国成功破译水稻密码(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D]. 韩京哲.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中生物学实验版与19版的教材比较研究 ——人教版必修2为例[D]. 罗忠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早期中国信仰研究反思 ——以“玉教”理论为中心[D]. 许诗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D]. 田静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6]非洲栽培稻与亚洲栽培稻中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的功能性核苷酸多态性[D]. 席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中国古代生物遗传思想探析[D]. 曾杰.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2)
- [8]破译“布莱切利”[J]. 龚融. 北方人(悦读), 2015(05)
- [9]人类基因测序 宇航火星土星——世界科技一百年(十二)21世纪头10年(上)[J]. 王渝生. 科学中国人, 2012(06)
- [10]玉米waxy基因和基因组的密码子用法研究[D]. 刘汉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