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58株临床分离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汀,潘芬,任玉倩,史靖奕,周益平,崔云,张泓[1](2021)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变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临床分离细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 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所有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总体变化趋势。结果共分离细菌2 749株, 革兰阴性菌1 912株, 占69.6%;革兰阳性菌837株, 占30.4 %。分离率前6位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749株, 27.2%)、肺炎克雷伯菌(289株, 10.5%)、金黄色葡萄球菌(214株, 7.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07株, 7.5%)、大肠埃希菌(204株, 7.4%)和铜绿假单胞菌(189株, 6.9%);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逐年增长显着, 由2010年检出6株(2.8%)至2018检出39株(9.5%)。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年上升, 至2018年耐美罗培南的检出率高达96.0%和71.4%;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检出率均>70.0%;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敏感率为1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逐年增长, 由2010年检出率18.2%增高至2018年检出率50.0%, 增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19.38, P=0.01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革兰阴性菌是PICU主要临床分离菌, 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尤其是嗜麦芽假单胞菌增长趋势明显。鲍曼不动杆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MRSA逐年增长, 但仍保持对万古霉素的高度敏感性。
刘雨[2](2021)在《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机会性致病菌,一旦感染,可导致动物和人多脏器的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鸡群中,E.faecalis通常与败血症、心内膜炎、输卵管炎和淀粉样关节变性有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E.faecalis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并且因为E.faecalis具有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得许多常用的抗菌药物在对E.faecalis感染进行治疗时失败,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了泰安地区屠宰场内具有盲肠肿大病变特征的肉鸡盲肠内粪样,经过细菌的培养和分离纯化,应用MOLDI Biotyer微生物快速鉴定质谱仪鉴定出61株E.faecalis。应用Micro Scan walk Away-96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测定以上61株E.faecalis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通过PCR方法进行了E.faecalis的27种毒力基因和耐药相关基因的的分子检测;MLST方法进行了这61株E.faecalis的测序结果并对耐药菌株的亲缘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耐药谱分析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对五类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红霉素E(96.72%)、四环素TE(96.72%)、链霉素S(72.13%)、庆大霉素CN(67.21%)、环丙沙星CIP(54.10%)、左氧氟沙星LEV(37.70%)、青霉素P(24.59%)、利奈唑胺LZD(18.03%)、达托霉素DAP(14.75%)、氨苄西林AMP(14.75%)和万古霉素VA(8.20%)。统计结果显示,61株分离菌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达72.13%,优势耐药谱是E-TE-S-CN(19.68%)。毒力基因和耐药相关基因筛查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12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ace(57.38%)、asal(78.69%)、agg(75.41%)、cob(78.69%)、ccf(80.33%)、cpd(77.05%)、cyl A(16.39%)、cyl B(16.39%)、cyl M(16.39%)、、esp(11.48%)、hyl(6.56%)、mef A(8.20%);15种耐药相关基因的检出率为:aac(6’)/aph(2’’)(67.21%)、ant(6)-I(0.00%)、aph(3’)-III(65.57%)、cat(26.23%)、erm B(95.08%)、gel E(59.02%)、gyr A(14.75%)、par C(60.66%)、tet K(0.00%)、tet L(90.16%)、tet M(91.80%)、tet S(1.64%)、van A(1.64%)、van B(0.00%)、Intl 1(77.05%)。检测到最多的毒力基因是ccf(80.33%)、asal(78.69%)和cob(78.69%);耐药相关基因是erm B(95.08%)和tet M(91.80%)。MLST分型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共呈现34个序列型。61个序列型形成了5个克隆复合体。各序列型所占比例依次为:ST631,11.5%(7株);ST634,8.2%(5株);ST4、ST480和ST758,6.6%(各4株);ST10、ST32、ST195、ST257、ST314、ST363和ST968,3.3%(各2株);ST16、ST33、ST38、ST49、ST59、ST69、ST80、ST143、ST169、ST198、ST251、ST256、ST262、ST265、ST452、ST476、ST479、ST650、ST689、ST736、ST862和ST991,1.6%(各1株),优势序列型为ST631、ST634。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泰安地区鸡源E.faecalis进行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耐药相关基因和菌株分型的检测,初步揭示了本地区鸡源E.faecalis的耐药情况及耐药相关基因与菌株类型的流行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预防耐药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东省家禽场食源性细菌和抗菌素耐药性的风险分析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
高晓建[3](2021)在《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效益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罗氏沼虾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中病害频发,并出现了生长缓慢现象,养殖户称为“铁壳虾”,给罗氏沼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从2017年以来,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幼体出现暴发性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是造成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并且该病原可持续反复感染。因此,本文对阴沟肠杆菌的致病性以及感染宿主后引发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索了阴沟肠杆菌与罗氏沼虾“铁壳虾”的相关性,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探索阴沟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致病机制,以期为揭示阴沟肠杆菌持续反复感染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从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的发病幼体分离到优势生长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同时通过人工回感实验、组织病理分析、毒力基因及毒力因子检测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和仔虾大量死亡的病原为阴沟肠杆菌,代表菌株XL3-1对蚤状幼体和仔虾的LD50分别为3.2×106 CFU/mL和3.5×106 CFU/mL;该分离菌感染可引起罗氏沼虾肝胰腺小管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变大、细胞空泡化严重以及肠道肌层损伤严重;该分离菌携带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铁载体外膜受体蛋白基因(fhuA)、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B)、类志贺样毒素基因(sltA)、鞭毛蛋白基因(flaD)和外膜蛋白基因(ompX)等毒力相关基因;该分离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但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2.为了揭示阴沟肠杆菌感染罗氏沼虾后宿主免疫反应,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罗氏沼虾应答病原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12 h后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9731个高质量的unigenes。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在感染后12 h后出现249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365个基因上调,1133个基因下调,其中C型凝集素(CLEC1、LEC3)、抗脂多糖因子(ALF2)、血蓝蛋白亚基(hemocyanin1)、热休克蛋白(HSP7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免疫系统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粘附和抗氧化活性等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类别显着富集。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吞噬体、溶酶体等免疫相关的通路显着富集。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抗阴沟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转录组分析结果选择ALF2、CLEC1、LEC3、hemocyanin1、HSP70和SOD 6个显着上调的免疫基因,采用qRT-PCR分析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肠道和血细胞中免疫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ALF2等免疫基因在感染6-24 h后表达显着上调,其中肝胰腺中ALF2、LEC3、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血细胞中ALF2、HSP70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鳃中hemocyanin1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SP70、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在肠道中SOD的表达量于6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ALF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抵御阴沟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机体健康情况的监测指标。3.罗氏沼虾“铁壳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铁壳虾”携带大量阴沟肠杆菌,同时阴沟肠杆菌也是导致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因此,本研究探索了病原阴沟肠杆菌与“铁壳虾”的相关性。“铁壳虾”与健康罗氏沼虾共同养殖后,导致健康虾生长缓慢,证明了“铁壳虾”具有传染性;阴沟肠杆菌(103 CFU/mL)感染健康罗氏沼虾,可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缓慢,感染30 d和60 d后,感染组罗氏沼虾的体长、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几丁质酶(CHIT3)、组织蛋白酶(Cat)、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HEH)、胰蛋白酶(TRY)、蜕皮激素受体(ECR)生长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抑制生长的蜕皮抑制激素(MIH)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另外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与在“铁壳虾”中表达一致。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阴沟肠杆菌是引起罗氏沼虾“铁壳虾”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4.为进一步揭示阴沟肠杆菌在水环境中持久存活并导致罗氏沼虾幼体疾病暴发的机制,本研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应对环境胁迫和毒力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采用RNAi技术构建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稳定沉默株,并通过qRT-PCR检测rpoS基因沉默效率,结果显示,沉默株中rpoS的表达量相对于野生株降低了 82.62%。对沉默株与野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得到488个DEGs,包括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458个,其中环境应答、生物被膜形成、细菌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与生存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沉默株中显着下调。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双组分系统、ABC转运蛋白、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群体感应系统等生存及毒力相关通路。研究结果表明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生存和毒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5.为进一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本研究测定了 rpoS基因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生存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oS基因在高渗和饥饿胁迫后显着上调表达;rpoS基因沉默后显着降低阴沟肠杆菌的生长能力及在饥饿、高渗、低pH、氧化应激胁迫下的存活能力,并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bfr等抗胁迫和hmsh等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rpoS基因可通过调控抗胁迫基因表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阴沟肠杆菌在逆境生存。此外,为进一步分析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的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对罗氏沼虾的致病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结果发现,rpoS基因沉默后导致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和定植能力显着降低;rpoS能够正向调控阴沟肠杆菌的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其运动、黏附、定植及毒力。本研究揭示了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以及其与“铁壳虾”发生的相关性,同时阐明了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和毒力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预防和控制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罗氏沼虾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王丽扬[4](2021)在《苏皖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复方白头翁散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文中提出沙门菌是人类和动物重要的病原体,它们不仅可以引起畜禽的多种疾病,在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中也十分突出。目前,沙门菌的耐药问题逐渐加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生产中不科学用药导致耐药外,沙门菌形成生物被膜抵抗药物的作用也是原因之一。为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寻找绿色规代药物,中药开始在抗感染、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效果中崭露头角。本文将通过对苏皖地区动物源沙门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用复方白头翁散初步探究其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理。1.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采集苏皖部分地区动物源样品的肝脏、胆囊及盲肠进行沙门菌增菌培养,将筛选出的疑似阳性菌株进行多重PCR鉴定。结果显示:总计采集了 1618份样品,共分离鉴定出207株沙门菌,总体分离率为12.79%。常见畜禽中,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鹅(27.53%,109/306)、猪(18.46%,12/65)、鸭(10.98%,18/173)、鸡(6.42%,58/904)、羊(0%,0/38),在采集动物样品来源中,鹅、猪、猴的分离率显着高于其他动物(P<0.001)。采样部位上肝脏(14.9%)分离率显着高于胆囊(9.3%)(P<0.05),胆囊与盲肠(14%)分离率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30 d以内(25.94%)的动物感染沙门菌的风险显着高于100 d(6.48%)及以上动物(P<0.001)。季节性因素中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春季(15.32%)、冬季(12.71%)、秋季(12.61%)、夏季(10.57%),春季及冬季感染沙门菌的风险显着高于夏季(P<0.05),秋季沙门菌分离率与其他季节无显着差异(P>0.05)。多重PCR结合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结果显示:阳性沙门菌中共鉴定出7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68.6%,142/207)为苏皖地区优势血清型,也是引起不同动物感染的优势血清型,鸡白痢沙门菌(40%,23/58)为侵害鸡群的优势血清型。阳性沙门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复方新诺明(67%)、阿莫西林(47%)及多西环素(45%)耐药率较高,头孢哌酮舒巴坦(95%)及丁胺卡那(90%)有着高敏感性。在所检测的191株阳性菌株中,对一类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占比为75.92%,多重(三类及以上)耐药率为62.83%。2.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检测及复方白头翁散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研究对第一章中鉴定出的鼠伤寒、肠炎、鸡白痢、印第安纳及肯塔基沙门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上述血清型均具备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形成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印第安纳(100%,7/7)、鼠伤寒(92.45%,98/106)、肯塔基(87.5%,7/8)、鸡白痢(75%,15/20)及肠炎(75%,6/8),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率显着高于鸡白痢及肠炎沙门菌(P<0.05),与印第安纳、肯塔基沙门菌无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胆囊、盲肠和肝脏分离菌生物被膜形成率分别为92%(37/40)、100%(7/7)、89%(89/100),前两者生物被膜形成率略高于肝脏,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利用光学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S162不具备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野毒株根据培养时间的延长依次可见细菌黏附聚集(6-12h)、生物被膜基质产生(12-24 h)、生物被膜结构的成熟及细菌播散(24-48 h)。复方白头翁散作用后的鼠伤寒沙门菌野毒株,除肉眼可见少量细菌分散外,未见明显生物被膜结构形成,且多个阶段细菌形态变为球杆状。3.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基因、毒力基因的表达及Caco-2细胞黏附、侵袭的影响本次采用的复方白头翁散在体外试验中能够下调多个鼠伤寒沙门菌功能基因,包括与细菌运动、黏附相关的鞭毛和菌毛基因flhA、fliF、fimA、pefA;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bssR、sdiA、bapA;与侵袭、毒力相关的hilA、invA、sipBC、rcsC、cheZ;同时,该中药在1/4及1/2 MIC浓度下均能够显着抑制细菌泳动性(P<0.001),且泳动距离与中药浓度呈反比。在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试验中,添加复方白头翁散的中药组能够显着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对该细胞的黏附能力(P<0.001),同时显着减少对Caco-2细胞的侵袭(P<0.05)。综上所述,苏皖地区动物源沙门菌流行率为12.79%,送检动物中鹅样品来源的沙门菌分离率最高,30日龄及以内的动物对沙门菌更易感,春季沙门菌分离率显着高于其他季节,鼠伤寒、鸡白痢沙门菌为苏皖地区的优势血清型。191株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中,对一类以上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占比为75.92%,多重耐药率为62.83%。鼠伤寒、肠炎、鸡白痢、肯塔基及印第安纳沙门菌均具备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率显着高于肠炎及鸡白痢。此外,通过下调其鞭毛、菌毛及毒力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复方白头翁散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泳动性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因此,本研究为中药抗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及生物被膜形成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屈云[5](2021)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会出现产奶量下降,产出的牛乳质量下降,奶牛身体还会出现发烧、体重下降的情况,严重的病例还会引起奶牛的死亡。奶牛乳房炎常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一直制约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最常见的奶牛乳房炎病因是微生物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一旦奶牛乳腺被病原菌感染会非常难治愈,且还可能出现交叉传染情况,给牧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还是依靠抗生素,由于兽药残留严重和耐药菌株的出现等问题,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乳房炎奶牛乳汁、乳头、皮毛等部位,及牛圈、挤奶车间等环境进行样品进行采集。分离鉴定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并挑选具有代表性且最难治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然后利用其作为宿主菌,从奶牛养殖环境中分离出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并深入探究噬菌体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能力和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奶牛牧场共采集样品1000份,分离出细菌494株,总分离率为49.40%。分离菌株经过16S r DNA测序鉴定包括13种类别细菌,包括: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海氏肠球菌、棒状杆菌、克雷伯氏菌、浅绿气球菌、猪粪细菌、尿链球菌、格氏乳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又包括18个不同的种。(2)从上述葡萄球菌属中进一步鉴定出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所有分离菌株都携带有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共检出13种肠毒素基因、5种其他毒力基因、2种耐消毒剂基因和12种耐药基因。传统肠毒素只检测出sec,携带率为56.25%,12种新型肠毒素携带率在12.50%和87.50%之间;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nuc基因,携带率为75.00%,其中6株携带mec A基因(37.50%),所有nuc阳性菌株都同时携带hlα、hlβ基因(75.00%),tsst-1携带率为(68.75%),eta携带率为(12.50%);5种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中,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携带qac A/B及qac G基因(62.50%);共检出12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其中grl A携带率最高(87.50%),van A和msr A检出率最低(6.25%),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在12.50%~81.25%之间。(3)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表现出耐受性,50.00%菌株为多重耐药菌(3-15耐),耐药谱最广达到15耐,12耐及以上菌株有6株。菌株对替考拉宁耐受性最强(75.00%),其次为青霉素(50.00%),也表现出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等其他抗生素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菌株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链霉素有不同大小的中介和敏感率,没有菌株表现出对以上三种抗生素耐受;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为宿主筛选得到一株肌尾科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命名为SP-Cm Sa-11),其效价为:7.6×109PFU/m L;最佳MOI为:0.1;潜伏期为:60 min,爆发期为:40 min;裂解量约为:130 PFU/cell。该噬菌体的裂解谱包括13株乳房炎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人源MRSA、1株木糖葡萄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粪肠球菌。p H耐受范围为4.0-10.0;在40℃温度下可以正常存活,50℃生长受到一定抑制,可以在60℃存活40min,70℃存活20 min;对氯仿及紫外不敏感。(5)SP-Cm Sa-11在LB培养基及巴氏杀菌乳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抑菌效果,在LB培养基中SP-Cm Sa-11可以在4小时左右完全裂解培养基质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相比于不加噬菌体的只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照组,可以使巴氏灭菌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浓度降低106CFU/m L,持续抑菌时间可以达到36 h。
王宇翔[6](2020)在《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其感染人类到灵长类、杂食类、猫科、犬科、草食类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两栖爬行类,甚至水生动物等各门类动物。兽医针对该菌所使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所引发的耐药问题愈发显现,多重耐药菌株亦不断涌现。本文通过了解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多种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动物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基因类型,研究其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的异同,以及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其携带耐药基因间的关系,以提高兽医与其它动物工作者防治肺炎克雷伯菌的认识,为未来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工作以及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不同种类的圈养野生动物的粪便,其中福州动物园80份,三明市某动物园80份,南平市某动物园90份。从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肺炎克雷伯菌,使用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用常规PCR法对耐药菌株所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进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细菌分离;三个动物园250份动物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南平某动物园的分离率最高为47.8%(43/90),三明动物园和福州动物园分离率分别为47.5%(38/80)与36.3%(29/80)。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总体达60.6%(49/81),南平某动物园高达73.7%(14/19)。肉食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在25%(8/32)上下,分离率显着低于杂食类动物35%(11/30)以及草食类动物57.9%(22/38),(P<0.05)。2.耐药性检测:三个动物园所分离的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情况,耐药率最高的为呋喃妥因,占80.9%(89/110),其次是多黏菌素,占71.8%(79/110)。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没有测出耐药菌株。此外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的17种耐药基因中有15种被检测到,未检出bla SHV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oqx A检出率最高为75.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mp C检出率也较高为60%。多粘菌素耐药率达到了71.8%(79/110),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本次却未检出。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总分离率为44.0%(110/250),其中南平动物园分离率最高,达到了47.7%(14/19)。各类动物样品中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亲源关系较近,更加容易感染。(2)耐药表型方面,福州动物园总体耐药水平最低;三明某动物园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水平高于南平某动物园;而四环素和氯霉素则正好相反。(3)耐药基因型方面,四环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最好。而其他抗生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匹配度不佳。耐药基因oqx A和oqx B本实验中有高检出率(75.5%和23.6%)。oqx A和oqx B除了介导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外,还会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低到中等水平的耐药,可能是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关联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4)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菌检出率低(皆为4.5%),然而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实际药敏实验中检出大量中介态菌,提示动物园日常管理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加强饲养管理。
梁群[7](2020)在《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2019年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上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6年至2019年近4年的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分析细菌分布情况、药敏试验结果,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数据用WHONET2018软件分析。结果:近四年江西省肿瘤医院从临床共检出10338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81株(30.77%),革兰阴性菌7157株(6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了革兰阴细菌的前四位;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标本分布以痰4615株(44.64%)和伤口分泌物1775株(17.17%)为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低于3%,相差不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复合制剂活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活性超过95%,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二者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产生耐药性。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的敏感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是对头孢他定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更高,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没有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完全敏感。MASR的检出率在20%-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呋喃妥因、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除2018年检出有0.2%对万古霉素有耐药外,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数为0株。结论:江西省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必要的措施控制,同时规范对抗菌药物的应用。
钱小亮[8](2020)在《无锡市猫下泌尿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尿路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猫下泌尿道疾病是猫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猫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引起该病的病因较多,包括饮食及饮水不当、应激、肿瘤、医源性因素、遗传、病原菌感染等,其中猫下泌尿道细菌感染较为常见,有着较高的复发率。国内对猫下泌尿道疾病的研究较少,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比较单一,尤其是对猫下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相关数据极为匮乏。本研究对无锡地区(市)近2年来猫下泌尿道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同时对引起猫下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为小动物临床疾病的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一:无锡市猫下泌尿道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无锡地区5家连锁医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间的84例猫下泌尿道疾病,统计患猫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时间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与影像诊断的结果、不同治疗方案与疗效等资料。结果显示,临床确诊病例数逐年上升;公猫占90.48%(76/84),母猫占9.52%(8/84);0~4岁段猫发病数占61.90%(52/84),4~8岁段发病数占30.95%(26/84),8岁以上段发病数占7.14%(6/84);该病全年发生,其中11~12月份的发病数最多,27.38%(23/84);主要临床症状统计发现,28.57%(24/84)表现尿频,54.76%(46/84)表现排尿困难,64.59%(54/84)表现有血尿。40%(34/84)表现有血液白细胞数升高;95%(19/20)的梗阻型下泌尿道疾病有急性肾功能衰竭;25%(21/84))为细菌性下泌尿道炎,23.81%(20/84)为自发性膀胱炎,44.05%(37/84)为下泌尿道结石,7.14%(6/84)为下泌尿道结石和细菌性下泌尿道炎混合感染。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61例,首次治愈率为44.26%(27/61),但一年内复发率为55.74%(34/61);手术治疗23例,一年内治愈率为95.65%(22/23)。下泌尿道结石病例中,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100%(20/20),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显着高于保守治疗。研究二:无锡地区猫尿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对27例下泌尿道细菌感染的患猫尿液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大肠杆菌居多,占22.22%(6/27),其次为葡萄球菌,占14.81%(4/27);粪肠球菌、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细菌的分离率较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株病原菌对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严重,其中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新霉素等最为耐受,耐药率均为83.33%;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等最为耐受,耐药率均为75%;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新霉素等最为耐受,耐药率均为100%;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77.78%(21/27),但对头孢噻肟较为敏感,敏感率为81.48%(22/27),这为猫感染性下泌尿道疾病的治疗用药提供了参考。
车瑞香[9](2020)在《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可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给猪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对猪链球菌进行防治。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因此,探究其多重耐药机制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合理用药的前提。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是兽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然而,猪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仅越来越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限制使用,为什么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这三类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故本研究针对该问题,一方面开展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耐药监测工作,另一方面以猪链球菌ATCC 700794为研究对象,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通过体外诱导的方式获得了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猪链球菌;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泰乐菌素压力下的猪链球菌蛋白质组学,发现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CysM)可能与多重耐药有关,为证明该蛋白和耐药的关系,采用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从耐药表型、细菌生物被膜、代谢产物含量变化和基因水平四个层面上,阐明CysM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分子模拟和分子互作技术分析泰乐菌素是否还与CysM蛋白结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2017~2019年黑龙江省7个不同猪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细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以4型为优势血清型,并呈多重耐药的现象。分离的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分别为97.5%和92.5%,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大于128μg/m L,扩增率最高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 M和erm 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0%。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猪链球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由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并不是100%,故推测生物被膜可能是猪链球菌形成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2)基于实验室前期的蛋白组学,通过Heatmap和PPI蛋白网络重新分析了1/4 MIC(0.125μg/m L)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猪链球菌的171个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CysM蛋白处于这些差异蛋白的中间位置,推测其可能与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有关。(3)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利用实验室体外强诱导的方式,获得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并测定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金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增加了256倍、128倍、64倍、4倍、32倍和4倍,而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K的MIC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以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为受试菌株,利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对cysM基因和CysM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发现其表达量发生显着的上调,证明CysM蛋白可能与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4)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结合流式细胞术获得了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同时利用质粒回补的方式获得了回补株。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cysM基因缺失株和cysM基因回补株的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泰乐菌素、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的MIC降低了4倍,替米考星降低了128倍,金霉素降低了8倍,氧氟沙星降低了32倍。而cysM基因回补株对上述六种药物的MIC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恢复到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耐药水平。其中,泰乐菌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MIC升高了2倍,替米考星升高了32倍。耐药表型实验初步证明了CysM和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5)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探讨cysM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量和形成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证明CysM参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6)利用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进行了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基因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相比,cysM基因缺失株中,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显着降低;而在回补株中,半胱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敲除前二者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虽然有部分恢复,但没有恢复到敲除前的表达水平,仍具有显着性差异。cysM基因缺失株中met I、met K、mtn N和lux 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性的减少;而在回补株中,met I基因的表达量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该基因的表达量相比无显着性的差异,而met K、mtn N和lux S的基因表达量虽有部分恢复,但与敲除前基因表达量仍具有显着性差异。(7)基于分子对接和BLI技术,阐明泰乐菌素是否能与CysM蛋白结合导致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产生。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药物与CysM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未能发生相互作用,泰乐菌素与CysM蛋白的亲和解离曲线没有变化,证明泰乐菌素和CysM蛋白没有结合。综上所述,cysM基因所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影响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多重耐药性。
马聪慧[10](2020)在《某三级医院连续六年儿科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山东省滨州市某综合医院儿科系统住院患儿血培养阳性率、阳性血培养标本的人口统计学分布、病原菌的构成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师对儿童血流感染的诊断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滨州市某综合医院儿科系统血培养阳性患儿933例。患儿的基本病历资料、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鉴定结果等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并将血培养阳性患儿分为前三年组(2014~2016年)472例和后三年组(2017~2019年)461例,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探究血培养阳性患儿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的变化,常见病原菌动态走向和耐药性的变迁。所有资料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2.0软件和WHONET5.4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培养阳性率:滨州市某综合医院住院患儿连续六年血培养共送检38877例,分离出病原菌933株,总阳性率为2.4%。2.人口统计学分布特征:血培养阳性患儿以新生儿和婴幼儿为主有825例,占88.4%;以男性患儿为主有567例,占60.8%;新生儿病区阳性例数最多为285例,占30.6%;对比前后三年儿童血培养阳性例数变化趋势,年龄构成比由前三年组以新生儿组和幼儿组为主变化为以新生儿组和婴儿组为主(χ2=25.531,P<0.001),性别和检出季节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3.病原菌的构成比:以革兰阳性菌为主(617株,构成比66.1%),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9株,构成比18.1%)、表皮葡萄球菌(124株,构成比13.3%)、肺炎链球菌(73株,构成比7.8%)。革兰阴性菌(301株,构成比32.3%),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89株,构成比9.5%)、肺炎克雷伯菌(58株,构成比6.2%)、鲍曼不动杆菌(16株,构成比1.7%)。真菌(15株,构成比1.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不同年龄组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组(122株,构成比25.2%)和学龄组(17株,构成比48.6%)占比最高,婴儿组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35株,构成比21.5%),肺炎链球菌在幼儿组(34株,构成比19.1%)和学龄前组(17株,构成比23.3%)占比最高。与前三年组比较分析,革兰阳性菌构成比由63.6%上升至68.8%(χ2=2.82,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由15.5%上升至20.8%(χ2=4.514,P<0.05),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构成比无明显差异(P>0.05)。4.耐药性及变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5.3%,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93.5%。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均在90%以上,主要革兰阳性菌均未检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5.4%,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53.4%,对阿米卡星最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23.7%和74.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2.7%和44.8%。耐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均为8.6%。与前三年组比较分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由32.7%上升至55.0%(χ2=4.495,P<0.05),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由0.0%上升至20.0%(χ2=4.907,P<0.05),其他主要病原菌耐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该研究血培养总阳性率为2.4%,低于国内其他同类型研究,提示临床应明确血培养送检指征并进一步规范采集、送检和检验过程。2.血培养阳性患儿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组和婴幼儿组并趋向低年龄组发展。3.儿童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不同年龄阶段常见病原菌种类各不相同。经前三年组(2014~2016年)和后三年组(2017~2019年)对比分析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呈升高趋势,以金黄葡萄球菌构成比上升为着,临床应重视以上几种细菌感染。4.本研究检出MRSA、MRSE、产ESBLs菌株和CRKP多重耐药菌,经前三年组(2014~2016年)和后三年组(2017~2019年)对比分析,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和CRKP检出率升高显着,提示近年来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二、458株临床分离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58株临床分离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Enterococcus病原学 |
1.1.1 Enterococcus的起源、命名及分类 |
1.1.2 Enterococcus 的培养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
1.1.3 Enterococcus 的实验室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 Enterococcus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3 Enterococcus耐药性研究进展 |
1.4 Enterococcus 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
1.5 Enterococcus临床分离株MLST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培养基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1.4 接种动物 |
2.2 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E.faecalis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2.3 E.faecalis的鉴定 |
2.2.3.1 质谱鉴定 |
2.2.3.2 E.faecalis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 |
2.2.4 药敏试验 |
2.2.5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 |
2.2.5.1 E.faecalis细菌基因组提取 |
2.2.5.2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引物的设计 |
2.2.6 MLST |
2.2.6.1 E.faecalis管家基因引物设计 |
2.2.6.2 E.faecalis管家基因PCR扩增反应体系 |
2.2.6.3 E.faecalis PCR扩增产物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2.2.7 动物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faecalis的初步筛选与鉴定 |
3.1.1 布鲁克质谱仪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检测 |
3.1.2 培养纯化后PCR鉴定 |
3.2 E.faecalis耐药性检测 |
3.3 E. 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 |
3.3.1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的扩增 |
3.3.2 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检出率 |
3.4 E.faecalis的 MLST |
3.4.1 E.faecalis管家基因的扩增 |
3.4.2 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数量 |
3.4.3 STs型分析 |
3.4.4 聚类分析 |
3.4.5 优势STs型携带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情况 |
3.5 E.faecalis攻毒实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 |
1.1.1 罗氏沼虾养殖概况 |
1.1.2 罗氏沼虾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
1.1.2.1 细菌性疾病 |
1.1.2.2 病毒性疾病 |
1.1.2.3 真菌性疾病 |
1.1.2.4 寄生虫疾病 |
1.1.3 罗氏沼虾“铁壳虾”研究概况 |
1.1.3.1 病原感染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
1.1.3.2 养殖环境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
1.1.4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策略 |
1.1.4.1 控制病原 |
1.1.4.2 改善养殖环境 |
1.1.4.3 增强宿主体质 |
1.2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
1.2.1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 |
1.2.2 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
1.2.3 阴沟肠杆菌致病过程 |
1.2.3.1 黏附和侵袭 |
1.2.3.2 释放毒素 |
1.2.4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
1.3 rpoS基因研究进展 |
1.3.1 rpoS基因概述 |
1.3.2 rpoS基因的表达调控 |
1.3.2.1 rpoS基因的转录调控 |
1.3.2.2 rpoS基因翻译的调控 |
1.3.2.3 rpoS基因翻译后的调控 |
1.3.3 rpoS基因与细菌的逆境生存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病原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致病性及宿主免疫反应 |
2.1 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实验动物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病原细菌分离 |
2.1.1.4 分离菌XL3-1致病性检验 |
2.1.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1.1.6 分离菌XL3-1的鉴定 |
2.1.1.7 分离菌XL3-1毒力因子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
2.1.1.8 分离菌XL3-1药物敏感性测定 |
2.1.2 结果 |
2.1.2.1 疾病发生情况 |
2.1.2.2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幼体致病性 |
2.1.2.3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的组织损伤 |
2.1.2.4 分离菌XL3-1鉴定结果 |
2.1.2.5 阴沟肠杆菌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2.1.2.6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
2.1.3 讨论 |
2.2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免疫反应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
2.2.1.2 主要试剂 |
2.2.1.3 人工感染及样品采集 |
2.2.1.4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
2.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拼接注释 |
2.2.1.6 差异表达基因及富集分析 |
2.2.1.7 转录组测序结果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
2.2.1.8 免疫相关基因感染前后组织表达分布 |
2.2.2 结果 |
2.2.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
2.2.2.2 基因功能注释 |
2.2.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2.2.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2.5 qRT-PCR验证结果 |
2.2.2.6 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分布规律 |
2.2.2.7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8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9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10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肠道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3 讨论 |
第3章 罗氏沼虾“铁壳虾”与阴沟肠杆菌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菌株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铁壳虾”和健康虾显微组织观察 |
3.1.5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 |
3.1.6 “铁壳虾”病原检测 |
3.1.7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生长指标测定 |
3.1.8 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2 结果 |
3.2.1 “铁壳虾”和健康虾组织学差异 |
3.2.2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结果 |
3.2.3 “铁壳虾”病原检测结果 |
3.2.4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
3.2.5 “铁壳虾”与健康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
3.2.6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 |
4.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株构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
4.1.1.2 主要试剂 |
4.1.1.3 shRNA寡核苷酸的设计及退火 |
4.1.1.4 pCM130/tac质粒提取与线性化 |
4.1.1.5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构建及鉴定 |
4.1.1.6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转入阴沟肠杆菌 |
4.1.1.7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效率测定 |
4.1.1.8 沉默株与野生株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4.1.1.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1.1.10 qRT-PCR验证稳定沉默后差异表达基因 |
4.1.2 结果 |
4.1.2.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的沉默效率 |
4.1.2.2 沉默株与野生株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估 |
4.1.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1.2.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4.1.2.5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1.2.6 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
4.1.3 讨论 |
4.2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环境胁迫下rpoS基因表达量测定 |
4.2.1.2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长曲线测定 |
4.2.1.3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测定 |
4.2.1.4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存活能力测定 |
4.2.1.5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
4.2.1.6 qRT-PCR检测抗胁迫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
4.2.2 结果 |
4.2.2.1 环境胁迫下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表达的变化 |
4.2.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
4.2.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逆境胁迫下存活能力的影响 |
4.2.2.4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
4.2.2.5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抗胁迫基因的调节作用 |
4.2.3 讨论 |
4.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毒力调控机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沉默株与野生株运动能力测定 |
4.3.1.2 沉默株与野生株黏附能力测定 |
4.3.1.3 沉默株与野生株致病力测定 |
4.3.1.4 细菌负载量测定 |
4.3.1.5 qRT-PCR检测毒力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
4.3.2 结果 |
4.3.2.1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
4.3.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
4.3.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
4.3.3 讨论 |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文章不足及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苏皖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复方白头翁散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沙门菌概述 |
1.1 沙门菌病原特性 |
1.2 沙门菌感染过程 |
1.3 沙门菌的传播 |
2. 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因素研究进展 |
2.1 Ⅲ型分泌系统 |
2.2 毒力岛 |
2.3 菌毛和鞭毛 |
2.4 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其他毒力因子 |
3. 沙门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
3.1 生物被膜检测鉴定方法 |
3.2 生物被膜观察方法 |
3.3 沙门菌生物被膜介导的致病性 |
3.4 生物被膜控制策略 |
4.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苏皖地区动物源沙门菌分离、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 |
1.1 样品来源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1.4 培养基 |
1.5 引物 |
2. 方法 |
2.1 沙门菌初步分离筛选 |
2.2 多重PCR鉴定沙门菌和部分血清型 |
2.3 沙门菌血清型检测 |
2.4 沙门菌药敏试验 |
2.5 试验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沙门菌分离结果 |
3.2 沙门菌血清型检测 |
3.3 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沙门菌分离鉴定 |
4.2 沙门菌血清型检测 |
4.3 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动物源沙门菌生物被膜检测及复方白头翁散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复方白头翁散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复方白头翁散药液制备 |
2.2 沙门菌生物被膜检测 |
2.3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2.4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观察 |
3. 结果 |
3.1 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测定结果 |
3.2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3.3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观察结果 |
4. 讨论 |
4.1 鼠伤寒、肠炎、鸡白痢、印第安纳及肯塔基沙门菌生物被膜检测 |
4.2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观察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基因、毒力基因的表达及Caco-2细胞黏附、侵袭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试验菌株 |
1.2 试验细胞株及培养条件 |
1.3 试验中药 |
1.4 主要仪器 |
1.5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泳动试验 |
2.2 黏附试验 |
2.3 侵袭试验 |
2.4 体外试验中STRNA的提取及qRT-PCR分析 |
3. 结果 |
3.1 泳动试验结果 |
3.2 黏附试验结果 |
3.3 侵袭试验结果 |
3.4 体外试验中STqRT-PCR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复方白头翁散对ST泳动抑制试验 |
4.2 ST对Caco-2细胞的黏附及侵袭 |
4.3 体外试验中ST qRT-PCR分析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乳房炎概述 |
1.1.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
1.1.2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
1.1.3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
1.1.4 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 |
1.2 噬菌体概述 |
1.2.1 噬菌体的分类 |
1.2.2 噬菌体与细菌的作用原理 |
1.2.3 噬菌体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
1.2.4 噬菌体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 |
1.3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菌株分离筛选及纯化 |
2.2.3 分离菌株DNA提取及16S rDNA序列测序 |
2.3 试验结果 |
2.3.1 样品采集及分菌结果 |
2.3.2 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3.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的检测 |
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的检测 |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噬菌体的分离 |
4.2.2 噬菌体的筛选 |
4.2.3 噬菌体的纯化 |
4.2.4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
4.2.5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
4.2.6 高效价噬菌体的制备 |
4.2.7 噬菌体扩增与保存 |
4.2.8 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 |
4.2.9 噬菌体基因组提取及测序分析 |
4.2.10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4.2.11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 |
4.3 试验结果 |
4.3.1 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与效价的测定 |
4.3.2 噬菌体的电镜观察 |
4.3.3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
4.3.4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3.5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
4.3.6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噬菌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评价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5.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噬菌体pH敏感性研究 |
5.2.2 噬菌体热稳定性研究 |
5.2.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研究 |
5.2.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研究 |
5.2.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研究 |
5.2.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研究 |
5.3 试验结果 |
5.3.1 噬菌体pH敏感性 |
5.3.2 噬菌体热稳定性 |
5.3.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 |
5.3.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 |
5.3.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 |
5.3.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本研究主要结论 |
2.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肺炎克雷伯菌简介及既往研究 |
1.2 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 |
1.3 人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4 家畜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5 家禽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6 水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7 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8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 |
1.9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
1.10 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基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 |
2.3 肺炎克雷伯菌的PCR鉴定 |
2.4 三家动物园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耐药性及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
2.2 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个相关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3 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5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6 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7 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8 肺炎克雷伯菌对氯霉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9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及数据来源 |
2.2 仪器 |
2.3 方法 |
2.4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结果 |
3.2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 |
3.3 检出菌标本来源分布 |
3.4 革兰氏阴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3.4.1 鲍曼不动杆菌 |
3.4.2 大肠埃希菌 |
3.4.3 肺炎克雷伯菌 |
3.4.4 铜绿假单胞菌 |
3.5 革兰阳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无锡市猫下泌尿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尿路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猫下泌尿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猫下泌尿道疾病的概述 |
2 下泌尿道感染 |
2.1 病原菌感染机制 |
2.1.1 附着与定植 |
2.1.2 生物被膜和形态改变 |
3 常见尿路致病菌 |
3.1 肺炎克雷伯氏菌 |
3.2 致病性大肠杆菌 |
3.3 奇异变形杆菌 |
3.4 肠球菌 |
3.5 腐生葡萄球菌 |
3.6 铜绿假单胞菌 |
4 其他毒力因子 |
4.1 蛋白酶和毒素 |
4.2 尿素酶 |
4.3 铁的清除 |
5 下泌尿道疾病的治疗 |
第二章 无锡市猫下泌尿道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基础信息调查 |
1.3 临床症状调查 |
1.4 临床体格检查 |
1.5 影像学检查 |
1.6 血液学检查 |
1.7 猫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查 |
1.8 血气及血液离子检查 |
1.9 血液生化检查 |
1.10 尿沉渣检查 |
1.11 尿常规检查 |
1.12 临床诊断 |
1.13 治疗方法 |
1.13.1 保守治疗 |
1.13.2 手术治疗 |
2 结果 |
2.1 临床基础信息分析 |
2.2 临床症状分析 |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4 血液常规检查结果 |
2.5 SAA检查结果 |
2.6 血气及血液离子分析结果 |
2.7 血液生化检查 |
2.8 尿常规检查结果 |
2.9 尿沉渣检查结果 |
2.10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
3 讨论 |
第三章 无锡地区猫尿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尿液来源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1.4 尿液培养与细菌鉴定 |
1.4.1 尿液培养 |
1.4.2 细菌纯化 |
1.4.3 菌株16S rDNA测序分析 |
1.4.4 临床分离菌株的冻存 |
1.5 药敏试验 |
1.5.1 药敏纸片信息 |
1.5.2 药敏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尿液培养结果 |
2.2 药敏试验结果 |
2.2.1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2 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3 粪肠球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4 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性分析 |
2.2.5 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6 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7 枯草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8 多杀巴斯德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9 路德维希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0 蜡样芽胞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1 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2 无色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猪链球菌 |
1.1.1 猪链球菌简介 |
1.1.2 病原特点 |
1.1.3 流行病学 |
1.1.4 毒力因子 |
1.2 猪链球菌的鉴定方法 |
1.2.1 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
1.2.2 CPS对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分离鉴定 |
1.3 猪链球菌的耐药情况 |
1.3.1 国外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
1.3.2 国内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
1.4 细菌耐药性产生 |
1.4.1 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超级细菌的产生 |
1.4.2 应对措施 |
1.5 细菌耐药机制 |
1.5.1 细菌对抗菌药物传统耐药机制 |
1.5.2 Lux S/AI-2与细菌耐药 |
1.5.3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菌耐药 |
1.6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作用 |
1.7 BLI生物分子互作技术 |
1.7.1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原理 |
1.7.2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优点及应用 |
1.8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质粒 |
2.1.3 药品 |
2.1.4 培养基及试剂 |
2.1.5 试剂盒 |
2.1.6 仪器与设备 |
2.1.7 PCR引物 |
2.2 方法 |
2.2.1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离与鉴定 |
2.2.2 体外诱导实验 |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差异蛋白 |
2.2.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CysM表达水平的检测 |
2.2.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2.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
2.2.7 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
2.2.8 生物被膜生物生成量的测定及扫描电镜的观察 |
2.2.9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
2.2.10 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 |
2.2.11 CysM蛋白的表达 |
2.2.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的分子对接 |
2.2.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 |
2.2.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况 |
3.1.1 猪链球菌的检测情况 |
3.1.2 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
3.1.3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
3.1.4 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结果 |
3.2 泰乐菌素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敏感性测定 |
3.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热图(Heatmap)分析 |
3.3.2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
3.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及其蛋白水平变化 |
3.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
3.5.1 PCR扩增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 |
3.5.2 PCR扩增gfp基因 |
3.5.3 重组克隆质粒pClone007::gfp-cysM的鉴定 |
3.5.4 自杀质粒pSET4s-cysM的构建 |
3.5.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筛选 |
3.5.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PCR鉴定 |
3.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
3.6.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
3.6.2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PCR鉴定 |
3.7 cysM基因对猪链球菌耐药性的影响 |
3.8 cysM基因对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3.8.1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鉴定 |
3.8.2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结果 |
3.9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3.9.1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
3.9.2 cysM基因对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含量的影响 |
3.10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1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11.1 cysM基因的分子克隆 |
3.11.2 pET30a-cysM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3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分子对接的结果 |
3.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
4 讨论 |
4.1 黑龙江省监测猪场的猪链球菌流行病学的调查 |
4.1.1 猪链球菌在黑龙江省7个猪场的感染情况 |
4.1.2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分析 |
4.1.3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
4.2 泰乐菌素体外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研究 |
4.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4 CysM对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作用 |
4.4.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
4.4.2 cysM基因与猪链球菌耐药表型的关系 |
4.4.3 cysM基因对生物被膜的影响 |
4.4.4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影响 |
4.4.5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部分基因表达影响 |
4.5 泰乐菌素与CysM结合的验证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某三级医院连续六年儿科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血培养阳性率 |
3.2 血培养阳性患儿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及变迁 |
3.3 病原菌构成比及变迁 |
3.4 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及变迁 |
第四章 讨论 |
4.1 儿科病区血培养结果分析 |
4.2 儿科病区血培养阳性标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情况 |
4.3 儿科病区血培养病原菌构成比及变迁情况分析 |
4.4 儿科病区常见病原菌耐药率及变迁情况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儿童血流感染现状及病原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458株临床分离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变迁[J]. 孙汀,潘芬,任玉倩,史靖奕,周益平,崔云,张泓.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0)
- [2]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刘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D]. 高晓建. 扬州大学, 2021
- [4]苏皖部分地区动物源沙门菌流行病学调查及复方白头翁散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D]. 王丽扬. 扬州大学, 2021(02)
- [5]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屈云.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D]. 王宇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7]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D]. 梁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8]无锡市猫下泌尿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尿路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D]. 钱小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9]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D]. 车瑞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某三级医院连续六年儿科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D]. 马聪慧. 滨州医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