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曹建彪,冒煦,刘青杰,苏旭,孙全富[1](2021)在《放射卫生工作“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展望》文中提出放射卫生作为传统五大卫生之一,"十三五"期间,放射卫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一支体系不断完善、能力不断增强且具有凝聚力的放射卫生队伍,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连续十余年持续深入开展放射卫生监测和风险评估,持续加强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援疆援藏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积极投身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十四五"期间,将推进防电离辐射技术支撑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放射卫生监测工作,加强全国放射卫生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放射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扎实深入做好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与医学救援准备与响应,凝练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放射卫生重要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深入开展放射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加强放射卫生学科青年英才培养,依托世界卫生组织辐射与健康合作中心框架,积极组织实施区域和国际合作。
邓志强[2](2021)在《人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开发及青藏高原人群剂量分析》文中指出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于2011年大幅降低眼晶状体剂量限值和放射性白内障的剂量阈值,使得眼晶状体剂量监测与评价等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白内障的患病率一直呈现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青藏高原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宇宙射线、紫外线等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吸收较少,导致高海拔人群较低海拔人群受到辐射较多,而眼晶状体作为人体中对辐射最敏感的组织之一,青藏高原的高辐射环境极有可能对居民眼晶状体造成损伤。因此本研究开发了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用以分析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受到天然宇宙射线辐射的影响,旨在为青藏高原地区居民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对评价青藏高原地区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开发了一套人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该软件可以利用天然宇宙射线的信息来估算眼晶状体受到辐射的吸收剂量和当量剂量。通过CORSIKA模拟得到海拔4300 m处的次级粒子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该软件模拟计算了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的剂量,并据此对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年当量剂量和终生吸收剂量是否超过了相关剂量限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受宇宙射线辐射的当量剂量约为3.80 mSv/a。目前放射性白内障的形成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确定性效应,在此条件下青藏高原居民所受宇宙射线辐射不足以致其患上放射性白内障,也有研究表明该效应可能不存在剂量阈值,属于随机性效应,则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受到宇宙射线辐射的剂量偏高,放射性白内障的患病率增大。此外,青藏高原强烈紫外线对眼晶状体的辐射损伤也很大,本文并未对紫外线引起的损伤进行讨论,故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受到的天然辐射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强[3](2020)在《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长友[4](2018)在《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文中认为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以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为关注重点,较少论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价值分配过程。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节育运动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深入考察分析了现代生殖技术进步对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现代国家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育权利和资源的价值分配及其政治逻辑。国家权力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人们的身体观,同时也扩展了政治价值分配的权力空间,从而使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成为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国家权力和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不仅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衍生出性别、民族、区域和年龄结构等失衡性权利问题,同时也衍生出配子技术和选择生育等生命和技术伦理问题。这些演变不仅是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产物和结果,也会对未来中国生育政治的权力与权利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育政治的历史过程、运行逻辑、实践后果及时代特征展露无遗。传统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广土众民”成为王朝统治者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家庭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成为节育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西方近代节育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生育“价值的颠覆”,而且使部分知识分子将节育运动同提高国民素质和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政治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传入则为在中国社会进行节育实践提供了可能。这促使中国近代节育运动逐渐由观念宣传迈向行动实践,开始在一些沿海大城市零星开展起来,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均非常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生育行为迅速从“私域”走向了“公域”,个人身体在技术支持下开始成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公共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贯彻国家生育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等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殖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身体医疗化现象不仅抛弃了传统医学将人类身体视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旧有认知,而且将公民的个人身体内部空间公开地展示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之下。生育行为的政治化和技术化转变使国家政治权力成为节育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权力保障,生殖技术则为节育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面貌。公民个人的身体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被规训的后果和对象。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公民个人身体不仅成为不断被权力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同时也成为被技术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医疗化的身体不仅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作用下成为了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和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而且逐渐演变形成了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化生育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两项主要宗旨。国家通过建立人口计划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人口计划工作指标体系实现对人口增长数量的计划约束,同样通过建立优生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优生目标调控方式实现对人口增长质量的计划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从中央、省、地(市)、县、乡、村的六级计划生育行政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繁密计划生育权力和技术网络,形成了对公民个人身体和生育行为进行权力和技术监视的强大力量。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动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强化了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度,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公民个体和家庭在面对强势权力和技术干预时的权利失能化倾向。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化生育不仅是贯彻国家生育调控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需求的主要方式。国家通过建立准生证制度、利益导向制度和基层监控制度等权力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国家化生育意志的科学调控,同时也通过建立计划生育医疗技术监控、避孕药具监控和人口统计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对人们科学生育行为的国家监控。医疗组织的广泛建立、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是贯彻国家科学化生育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条件。国家计划生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国家优生优育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政治权力对公民个体生育权利和技术资源的分配具有规划性、选择性和非均衡性,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均衡性的生育权利和生育后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节育技术应用中的性别失衡和女性婚姻中的“货币化”倾向等揭示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固有的性别权利失衡问题。各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失衡、民族区域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异和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别等问题折射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民族权利失衡问题。人口增长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则表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人们享有生育权利的失衡问题。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在青少年抚养和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方面的权利失衡问题。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民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失衡问题。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权力和技术显然会对生育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现代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生育日益公共化、国家化、政治化和技术化,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生育问题并引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随着社会发展及公民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制约以及人口生产过程中的女性平等、生育平等、生命平等和生育自由等问题,尝试重新思考和确定生育过程中的权力干预的边界和技术渗透的限度问题。这导致人们对于今天中国生育权利和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国家人口生产的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等提出了质疑。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人口生产和发展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这些国家目标和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人口生产资源和权利的国家权威性分配的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生育政治逻辑的继续和体现,只是在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干预和调控的范围、重点、目标以及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罢了。
张磊[5](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史志诚[6](2009)在《中国现代毒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总结从五四运动到现在的近100年里,我国现代毒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方法】采取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结果】随着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我国毒理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49)为形成起步时期。特点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的发展,为毒理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西方毒理学开始影响中国;法医毒理学、工业职业毒理学、药理毒理学和蛇毒研究率先发展。第二阶段(1949-1978)为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期,特点是禁绝了百年鸦片毒害;初步建立毒理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疑难中毒调查诊断取得重大成果。第三阶段(1978-2008)开拓创新发展时期,特点是改革开放30年推动了现代毒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全面发展,现代毒理学已成为一门全新的生物科学。国际学术交流和海峡两岸毒理学学术交流不断扩大;毒理学教育和博士、硕士培养得到加强;毒素研究与开发、科学普及取得重大成果;加入WTO和"911"之后,突发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履行国际公约、禁毒、控烟取得新进展。毒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分子时代",同时走向社会,参与政府决策和立法,初步出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与此同时,现代毒理学通过教育、书刊、网站、社会团体和技术交流广为传播,为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确保我国国家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结论】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学品生产应用的不断扩大,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毒物引发的中毒事件和毒性灾害将进入频繁发生期。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代毒理学面临诸多挑战,但又是机遇,任重道远。必须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发挥毒理学家在防毒、解毒、化毒为利方面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政府应急,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嘉惠未来,为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未来的健康做出新贡献。
张华耀[7](2002)在《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
钱斌[8](2010)在《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49-1966)》文中提出科技体制是一段时期内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运行机制等的总称,是表现科技管理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动态模式。从1985年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当前的研究者们比较注意探讨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或对策,而对于新中国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国家在构建新型科技体制过程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建国初期的科技体制有怎样的特点等问题则探讨不够。从总体上看,目前学术界在科技体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显得相当零散,研究也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历史性。论文基于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建国初期的科技体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一体制的特点。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科技领导体制的演变。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于建国初期宏观科技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尚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因此在建制思想的选择、体制变化的原因、体制最终形态的特点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看法。论文基于较为详实的历史资料,认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体制,伴随着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双中心”向“单中心”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苏联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科技团体,建立了群众性科技活动的组织领导体制,成为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就在国防科技领域设立了领导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其后又在尖端武器的研制方面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这些做法,不仅促进了国防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保障了国家安全,同时也强化了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行政性特点。第二,关于科技机构的建立。建国初期的“五路大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论文认为,新中国的科研机构,是在接收和整合旧中国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步形成了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高等院校、地方和国防五个系统的科研力量。中国科学院还筹建了学部,使其成为建国初期重要的国家学术机构。论文重点研究了国家设置科技机构的原则,认为这对科技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推动的作用。第三,关于科研队伍的建设。前人的研究,集中于比较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而对于国家构建人才队伍的思路、方式等,并未进行过深入探讨。论文认为,新中国在科技队伍建设上,着手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初步建立、全面培养和培养高端人才。建国以后,人民政府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按照“容、化、用”的方针,采取“包下来”的政策,进行了妥善的安排和安置,并通过思想改造促使其世界观的转变,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科研队伍。通过院系调整,改变了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扩大了招生数量,初步解决国家建设人才奇缺的局面。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海外知识分子归国工作,向苏联等国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并创立了研究生制度,这些措施使得新中国有了一支发展科技的中坚力量。论文重点研究了建国初期的人才培养规划,认为这种方式促进了科技人才在数量、质量和速度上的增长。第四,关于科技管理和组织方式。目前学术界对于计划管理的形成与作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协作攻关方式,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但是,对于计划管理和协作攻关的历史来源、协作攻关的运用范围,以及它们对于新中国科技体制特点的影响等,并未进行过系统梳理,因而产生了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论文通过历史研究认为,由于科学落后、基础薄弱和人才不足,建国伊始的科学技术难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急需。计划管理和协作攻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不仅解决了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填补了一些重要科研空白,并且夯实了科技发展的基础,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飞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计划管理和协作攻关既是新中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方针的具体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科技管理工作的新发展,它们成为建国初期国家管理科技工作的最主要方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建国初期的科技体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新中国的科技体制虽然受到了苏联的深刻影响,但其形成却是中国科技事业自身发展的结果。在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机构的设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条块分割成为阻碍科技体制运行的结构性障碍。规划模式和协作攻关这两种方式对于建国初期主要科技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给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王凤仙[9](2021)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对比剂优化策略及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检查中,基于碘流率(IDR)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此外,制定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方案,并评价其在老年患者C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CCTA检查合理使用碘对比剂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该检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第一部分:分析CCTA检查中采用基于碘流率的个体化注射方案的可行性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7月180名于我院影像科行CCTA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为A组(n=90)与B组(n=90),两组注射时间均为12s。A组为对照组,采用固定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即60ml&5.0ml/s;B组为试验组,基于患者体重选择相应的碘流率(≤60kg-1.12g I/s、60~70kg-1.26g I/s、≥70kg-1.40g I/s),然后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对比剂流速及用量。比较A、B两组患者的主、客观图像质量,并分析不同注射方案中体重对血管强化程度的影响。第二部分:评估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于我院影像科行CCTA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三个月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后三个月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状态焦虑问卷(S-AI)评分、重复准备人数、人均检查时长及患者满意度。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以上数据,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比剂优化使用策略的效果评价中:与A组相比,B组患者各血管节段的CT值、CNR有所降低,但CT值均大于300HU、CNR大于8,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A组不同体重患者目标血管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体重患者目标血管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复准备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人均检查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基于碘流率的注射方案能在合理使用碘对比剂的同时能获得不同患者之间较均一的血管增强效果。(2)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能有效缓解CCTA检查中老年患者的焦虑程度、缩短人均检查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为检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护理保障。
田川[10](2020)在《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职业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维系着亿万群众的身体健康,说小了它关系着无数家庭的幸福状况,往大说它是重大民生的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很重要的环节。近几年,国家新一轮的医改作出重要指示,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未来要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让医药生产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医改政策与外科医师息息相关,他们在其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了解我国外科医师群体职业的特点和职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笔者所在公司(嘉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医趋势对介入医护工作者(外科医师中的一部分代表)进行了“致敬白衣天使,关爱医护工作者”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这类特殊群体的工作压力、健康(辐射风险、深静脉血栓、颈椎腰椎问题的风险)等问题,以期呼吁社会重视介入医护工作者、关爱他们的生命健康。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相关知识结合职业生涯管理理论,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重庆介入外科医师。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对重庆具有代表的几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研,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在他们职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而展开,同时结合访谈调查。最后汇总、分析得出结论。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在目前职业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职业病高发、医疗纠纷多、外科医师职业发展受限、社会支持力度不够,舆论导向不明晰、工作忙,忽略对家庭的照顾导致家庭不和谐、薪资待遇偏低等等。基于如上问题,本文建议可以从如下方面解决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职业中的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提高手术效率、劳逸结合,合理休假,医院加强人文关怀必要时心理干预、提高认知,加强锻炼,加强自我管理应对职业病、合理方式解决纠纷,规范流程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完善继续教育系统、加大医疗的投入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处理好家庭关系,让家庭助推工作的开展以及提升医师薪资待遇。
二、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放射卫生工作“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放射卫生“十三五”重要工作回顾 |
1.1拥有一支有凝聚力的放射卫生队伍,连续开展放射卫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和技术人员培训,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 |
1.2放射卫生法规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 |
1.3履行法定职能,持续深入开展放射卫生监测,注重风险评估预警 |
1.4持续加强核辐射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积极投身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
1.5放射卫生援藏、援疆和乡村振兴工作 |
2“十四五”期间放射卫生发展愿景 |
2.1以放射卫生监测为重要抓手,加强全国放射卫生机构能力和队伍建设 |
2.2抓住疾控体系改革的机遇,扎实推进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能力建设 |
2.3继续推进放射卫生法规标准建设 |
2.4深入做好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与医学救援准备与响应工作,随时迎接不期而遇的“大考” |
2.5凝练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放射卫生重要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 |
2.6发现培育放射卫生学科青年英才,积极实施区域国际合作 |
(2)人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开发及青藏高原人群剂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藏高原辐射环境 |
1.1.2 宇宙射线辐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辐射致眼晶状体剂量 |
2.1 辐射的生物效应 |
2.2 辐射对眼晶状体的危害 |
2.3 眼晶状体剂量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 |
3.1 软件开发环境 |
3.1.1 软件开发语言 |
3.1.2 软件开发工具 |
3.2 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的功能 |
3.2.1 软件的组成 |
3.2.2 软件的功能描述 |
3.3 软件主界面的建立 |
3.4 输入和输出功能的实现 |
3.4.1 手动型和选择型输入功能的实现 |
3.4.2 自动读取型输入功能的实现 |
3.4.3 数据输出功能 |
3.5 转换系数趋势图 |
3.5.1 转换系数的来源 |
3.5.2 转换系数的读取和计算 |
3.5.3 趋势图背景的建立 |
3.5.4 趋势图坐标系的建立 |
3.5.5 转换系数趋势图的绘制 |
3.6 软件调试及计算程序的可靠性 |
3.6.1 软件调试 |
3.6.2 计算结果可靠性的验证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居民眼晶状体当量剂量模拟计算 |
4.1 羊八井地区能谱模拟及注量率计算 |
4.2 人体模型不同器官实测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 |
4.3 各种粒子对高原居民眼晶状体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光子眼晶状体的转换系数 |
附录2 电子眼晶状体的转换系数 |
附录3 中子眼晶状体的转换系数 |
附录4 趋势图坐标系的程序设计 |
附录5 趋势图绘制的程序设计 |
附录6 剂量计算的部分关键程序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4)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研究综述 |
3、本研究尝试解答的问题 |
3.1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问题 |
3.2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调控问题 |
3.3 现代节育运动调控衍生的失衡性问题 |
3.4 现代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之争问题 |
第一章 医疗化身体: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节育控制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兴起 |
1、中国近代节育政治的兴起 |
2、中国现代节育政治运动的演变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权力化“规训” |
1、身体的权力敞视 |
2、身体的权力检查 |
3、身体的权力填充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技术化“规训” |
1、身体的技术敞视 |
2、身体的技术检查 |
3、身体的技术填充 |
第四节 身体的失控: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个体化失能 |
1、身体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 |
2、身体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 |
3、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 |
第二章 国家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 |
第一节 国家人口调控目标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国家优生目标调控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优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方式 |
第三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计生组织体系 |
1、计划生育组织体系 |
2、计划生育运行方式 |
第三章 科学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技术监控 |
第一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资源与技术控制 |
1、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控制 |
2、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资源控制 |
3、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技术控制 |
第二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社会监控体系 |
1、国家化生育权力监控体系 |
2、国家化生育技术监控体系 |
第四章 失衡性权利:生育权利的非均衡性及后果 |
第一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女性与婚姻 |
第二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民族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之间的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失衡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之间的失衡问题 |
第三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区域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城乡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地区失衡问题 |
第四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城乡差异 |
2、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地区差异 |
第五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
1、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问题 |
2、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地区失衡问题 |
3、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结构失衡问题 |
第五章 技术性失衡: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权利之争 |
第一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妇女解放与奴役之争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生育权与生命权之争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公民平等权之争 |
第四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争 |
第六章 生育政治: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及其逻辑 |
第一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内涵 |
1、生育的概念 |
2、政治的概念 |
3、生育政治的概念与内涵 |
3.1 什么人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2 人们在什么时候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3 人们怎么样获得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第二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逻辑 |
1、生育政治权力和权利分配的一般逻辑 |
2、生育政治权力与权利分配的特殊逻辑 |
3、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特征 |
第三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逻辑演变 |
1、节育运动中的国家权力干预将减弱,社会和家庭自主调控力度将增强 |
2、节育运动中的消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减弱,积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增强 |
3、个人自主生育和科学选择生育将会给节育运动带来的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科技事业领导体制的建立 |
第一节 建国之初的探索 |
一 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
二 中国科学院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
三 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初步影响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管理机构的建立 |
一 国家技术委员会与科学规划委员会的设立 |
二 关于科技体制问题的争论 |
三 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设立 |
第三节 群众性科技组织领导机构的建立 |
一 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
二 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成立 |
三 科学技术协会的成立与工作 |
第四节 国防科技领导机构的建立 |
一 国防科技管理机构的设立 |
二 国务院国防科技部门的设立与变迁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科研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 中国科学院院本部的建设 |
二 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的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建立 |
一 建国之初"科研中心"的建设 |
二 学部制度的建立 |
第三节 各科研系统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 设置机构的原则与科研机构的发展 |
二 民口各系统科研机构的发展 |
三 国防尖端武器研制过程中的机构设置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研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安置与思想改造 |
一 对旧知识分子的安置 |
二 对科技界进行思想改造 |
第二节 对待高级知识分子的若干政策措施 |
一 挽留与适当安排 |
二 争取海外知识分子归国 |
三 为高级知识分子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
第三节 培养新中国的科技力量 |
一 高等院校的调整 |
二 培养研究生 |
三 派遣留学生 |
四 人才培养的规划及其实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科技管理和组织方式 |
第一节 科技发展的计划管理 |
一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 |
二 计划管理模式的形成 |
第二节 "集中力量办大事" |
一 对协作攻关的认识与初步尝试 |
二 协作攻关方式的形成及其效果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对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分析与评价 |
一 新中国的科技体制是适应国家需要逐步探索和建立起来的 |
二 规划模式成为科技管理的主要形式 |
三 协作攻关是组织科技活动的重要特点 |
四 条块分割成为科技体制运行的结构性障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对比剂优化策略及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 资料收集方法 |
2.4 伦理原则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对比剂优化使用策略的效果评价 |
3.1.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辐射剂量的比较 |
3.1.2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及主观评分的比较 |
3.2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评价 |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S-AI评分的比较 |
3.2.3 两组重复准备人数的比较 |
3.2.4 两组患者人均检查时长的比较 |
3.2.5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个体化注射方案中碘对比剂的优化使用 |
4.2 个体化注射方案对血管强化程度的影响 |
4.3 CCTA检查中的辐射剂量 |
4.4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个体化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 CT 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职业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二、研究理论基础和动态 |
(一)职业生涯相关理论梳理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的职业特点 |
(一)职业风险高 |
(二)专业技能要求高 |
(三)培养投入大、培养周期长 |
(四)作息不规律 |
(五)性别比例失调 |
(六)社会地位高 |
四、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职业的问题 |
(一)工作强度大 |
(二)工作压力大 |
(三)职业病高发 |
(四)医疗纠纷多 |
(五)职业发展受限 |
(六)舆论导向和职业氛围有待优化 |
(七)薪资缺乏优势 |
五、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减轻外科医师工作负荷 |
(二)缓解外科医师工作压力 |
(三)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应对职业病 |
(四)规范诊疗流程和监管、减少医疗纠纷 |
(五)完善职业发展通道 |
(六)优化社会支持度 |
(七)提升薪资待遇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四、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放射卫生工作“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展望[J]. 曹建彪,冒煦,刘青杰,苏旭,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21(06)
- [2]人眼晶状体剂量估算软件开发及青藏高原人群剂量分析[D]. 邓志强. 西藏大学, 2021(12)
- [3]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4]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D]. 周长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6]中国现代毒理学的形成与发展[A]. 史志诚. 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八集), 2009
- [7]西藏放射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张华耀. 西藏医药杂志, 2002(S1)
- [8]新中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49-1966)[D]. 钱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9]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对比剂优化策略及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评价[D]. 王凤仙.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重庆公立医院外科医师职业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田川.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