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蔚亮,任春颖,贾明明,毛德华,王宗明,张柏,徐红涛,张运刚[1](2021)在《1986年以来6个时期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的分布及其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工作,对该区域滨海用地的规划、管理以及滨海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6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质心迁移模型,提取出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的空间分布信息,研究了6个时期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面积、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和1990年,研究区的滨海养殖用地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部和杭州湾河口南部;2000年,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集中分布于杭州湾河口南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集中分布于杭州湾南部;6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的重心逐渐向南部迁移;前5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面积不断增大,于2015年达到最大,为650.74 km2,2020年,其面积有所减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相邻时期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总体上在不断减小,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变化的幅度和速率都逐渐减小。
项琦[2](2021)在《互花米草入侵对杭州湾潮滩湿地土壤及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入侵植物之一,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盐沼滩涂上。其入侵是否会影响湿地土壤和原生植被群落的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主控因子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选取杭州湾南岸潮滩湿地为研究区,采集不同湿地类型(光滩、海三棱藨草样地、互花米草样地和芦苇样地)的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冗余分析、蒙特卡洛置换检验等分析方法对比冬夏两季土壤和植物的C、N、P含量的差异,分析表层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探讨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土壤和植物C、N、P含量以及C:N、C:P、N:P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以期阐明各元素之间的互作过程和循环过程,以及环境变化下植物所采取的生存策略,为有效管控外来植物的入侵以及滨海湿地的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互花米草的入侵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尤其是在降低土壤p H、提高土壤电导率等方面影响显着,而土壤粒度、容重、含水量则由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受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极小。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C、N、P含量及储量的影响同步,表现为显着增加了土壤TN含量及N储量,对TOC含量及C储量的增加效果随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有大幅上升,而与TP含量及P储量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互花米草入侵还显着影响土壤C、N、P化学计量比,主要表现为土壤C:N大幅下降,而N:P明显上升,C:P轻微上升但效果不显着。(2)相较于本地原生植被芦苇(Phrgmintes australis)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互花米草根部的TOC含量及根、茎的TN含量显着减少;TP含量则比较复杂,冬季互花米草根系TP含量远低于芦苇,而茎叶则显着升高,夏季互花米草各器官与芦苇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而根系和茎干的TP含量明显低于海三棱藨草。从植物各器官C、N、P计量比来看,互花米草根、茎的C:N值远高于本地原生植被,而叶片之间则无明显差别;互花米草根系C:P显着高于本地种芦苇与海三棱藨草;植被间N:P差异则相对较小。入侵时间越长的互花米草植株C:P、N:P有所增加,说明互花米草对P的利用效率随入侵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与植物碳氮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解释以上变化,即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土壤内部的元素化学循环,从而导致了植株C、N、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也随之改变。(3)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特征密切相关,但对植被群落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较弱。土壤电导率与土壤TOC、C:N、C:P呈极显着的负向关联,而与TN、N:P呈极显着的正向关联;容重与土壤TN含量及N:P比值的波动变化存在显着的正向关联,而土壤含水量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土壤粒径与土壤C、N、P元素含量的关系则表现出土壤粒度越小土壤C、P含量越高、而N含量越低的规律。从土壤内部系统来看,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始终是调控研究区土壤C、N、P计量比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C:N、C:P与土壤TOC水平密切相关,土壤N:P则主要受土壤TN含量的影响。
李楠[3](2020)在《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文中指出在城市化、围垦造田等强烈人为活动干扰下,作为海陆纽带的滨海湿地正面临着面积萎缩、资源消耗、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沿海生态系统平衡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滨海湿地类型复杂且变化频繁,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的湿地监测资料,限制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机制研究,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滨海湿地科学管理及生态修复的政策。因此,亟需采用新方法快速有效的开展滨海湿地信息的准确提取,查明海陆交错地带复杂地类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建立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探索滨海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安全变化,明确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生态恢复政策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论文选择杭州湾为研究区,在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遥感数据的连续性、真实性、系统性等特点,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1973年至2015年的长时间的Landsat MSS/TM/OLI系列遥感影像,开展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和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生态价值评估与生态安全评价,对研究区滨海湿地时空演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杭州湾滨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一种结合面向对象、物候特征和专家知识的规则树分类方法,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精准提取滨海湿地信息。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同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物候差异,可以准确地识别和提取研究区内土地覆盖类别,遥感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90.28%,kappa系数为0.89。结果表明,结合物候特征的专家知识规则树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增大不同类型湿地间的遥感可分离性,比最大似然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更具有优势,适用于复杂滨海湿地信息提取。(2)基于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滨海湿地信息,开展杭州湾湿地类型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滨海湿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73年至2015年间,杭州湾滨海湿地空间格局变化显着,湾滨海湿地(海三棱藨草盐沼,互花米草盐沼,淡水草本沼泽)靠海一侧逐年向外扩张,靠内陆一侧不断转化为水产养殖塘及不透水地表等类型。不透水地表的面积增加935.72 km2,扩大了16.3倍,向北扩展明显,滨海湿地受到严重影响。自然及人为因素驱动下,滨海湿地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结合遥感土地覆盖结果,分别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成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亿元,261.25亿元,259.52亿元和224.3亿元。其中调节服务的总价值最高,水质净化、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和促淤造陆是湿地核心功能。围垦和城镇建设与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是造成生态价值降低的最主要驱动因素。(4)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5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2000年至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13、0.382、0.287和0.582,安全等级由预警等级恶化到脆弱等级,又恢复到预警等级,呈下降后上升趋势。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将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5)定性的分析了杭州湾滨海湿地在自然演替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长时间演变的驱动机制,发现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和物种入侵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因素,人口、经济、政策、围垦、城镇建设和水产养殖是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论文从滨海湿地生态视角出发,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形成了一套运用遥感技术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复杂地类信息提取-时间序列湿地动态变化监测-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的技术方法。该成果为类似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艳丽[4](2020)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文中提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湿地生源要素碳、氮、磷的时空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是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作为典型的内陆湿地类型,在维持松嫩平原西部区域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天然湿地面临着因缺水导致的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等问题。通过生态补水,大面积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得到恢复,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认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特征,以及湿地退化和生态补水恢复过程中的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变化规律,本论文选择松嫩平原西部有代表性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典型恢复区“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定点观测、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分布及累积,芦苇的地上生物量及碳氮磷累积的变化和湿地水环境特征,探讨了退化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文条件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生源要素的影响,从而对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保育和恢复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表层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异质性,扎龙、莫莫格和牛心套保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2.3%、26.4%和48%;总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8.36%、28.87%和27.74%;总磷分别为34.16%、14.7%和33.18%。土壤碳氮磷在生长周期内是累积的过程,生长季末比生长季初分别增加了39.1%、52.1%和14.9%,碳、氮的累积速率远高于磷。不同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累积特征各异,苏打盐碱芦苇湿地1 m深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8.34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的平均水平;总氮储量平均值为0.83 kg·m-2,高于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总磷储量平均值为0.38 kg·m-2,低于内陆淡水湿地和滨海/河口湿地的平均水平,湿地土壤营养水平较低,明显表现为低磷的特征。土壤C:N、C:P和N:P分别为12.1、127.1和10.4,C:N低于内陆淡水湿地、滨海/河口湿地和中国湿地土壤的平均值,C:P和N:P高于滨海/河口湿地,与滨海/河口湿地受氮素限制不同,苏打盐碱芦苇湿地受到磷素限制。(2)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含量和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有机碳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不断增加,而总氮和总磷含量随着时间不断降低;有机碳储量在9月份最高,为883.02 g·m-2;总氮和总磷储量在7–8月份最高,分别为17.27 g·m-2和1.63 g·m-2。苏打盐碱芦苇湿地芦苇的碳储存和氮累积能力低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磷累积能力高于滨海/河口湿地和内陆淡水湿地的芦苇。植物地上部分的N:P随季节变化不显着,平均值为22.8,芦苇生长受到磷限制,这与对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的结果一致。(3)湿地水环境中总氮和总磷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在水较深和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相对较低,在其他月份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水量充足的年份,水体氮磷浓度比较低,而在缺水的年份,氮磷浓度升高。湿地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阶段。植物的氮磷储量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显着负相关(p<0.05),湿地下游出水区的氮磷浓度远低于进水区,湿地对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截留能力,这对控制区域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4)水文条件变化是影响湿地碳氮磷累积的直接原因,有规律的干湿交替环境更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此外,盐度是制约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物和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高盐度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碳氮磷累积。实施水文调控的恢复工程有利于松嫩平原西部典型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植被的恢复,增加了植被碳氮磷储量;土壤养分随着湿地恢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积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在“两灌两排”的恢复措施下,估算芦苇碳储存和氮磷累积能力恢复至近自然湿地水平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至少需要34年才能到达近自然湿地水平,苏打盐碱芦苇湿地与一些淡水湿地相比,恢复更为困难,保护现有湿地尤为重要。(5)水文恢复和盐度控制是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有效的恢复方法,在湿地恢复方案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深、淹水时间及盐度等一系列影响湿地碳氮磷储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因素。研究发现,水深控制在0.3–0.5 m,淹水时间在5–6月更适宜提高芦苇初级生产力;合理灌排是降低盐度比较有效的措施;增施合适比例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缩短重度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的时间。
肖涛[5](2020)在《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杭州湾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同时着力打造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通过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有序运转,为城市群提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环境调节、支持和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是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的基础和保证。但是,目前为止还尚无专门的适合于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已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未能将城市(群)湿地的许多特有并且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景观增值、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价值计算在内,因此这将可能影响城市(群)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目前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均只涉及到正向生态系统服务,而对负向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则鲜有研究。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在数量和质量及服务间的相互关系等是否发生了显着变化?如果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相关关系?对此,我们还不太清楚。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运用现场调查、实时监测、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等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并且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开展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主要就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等4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LY/T 2899-2017)为参考,并结合城市(群)湿地所特有的一些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当前鲜有研究的负向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disservices),以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为例,构建了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共总结出16项具体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在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方向性后,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一级分类,分为正向和负向生态系统服务,然后再对正、负向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二级分类。正向服务根据MA(2003)划分标准分为提供、调节、支持和文化4类,主要包括物质产品提供、气候调节、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及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12项具体指标。负向服务则根据是否由人类活动导致分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后产生的服务和生态系统自然存在着的服务,前者主要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和外来生物入侵等2项具体指标,后者则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等2项具体指标。(2)2016年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9×108万元,其中正向服务为1.48×108万元,负向服务为8.85×106万元。休闲旅游、气候调节、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及洪水调节为该区域的核心正向服务类型,负向生态系统服务中以水体富营养化价值占比较大,为72.53%。不同的湿地类型上,河口水域、湖泊湿地、自然河流湿地、水库型湿地等4类湿地是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供给类型,其面积较大、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也相对较高,对于这4类湿地在保护和利用时可以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另一方面,湖泊、河流型湿地同时也具有显着的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在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湿地类型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环杭州湾城市群7个城市最终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服务区:第1类为“休闲文化旅游”功能区,主要包括杭州、上海2市,该区域景观增值、休闲旅游等文化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但是外来生物入侵及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2类为“物质产品提供”功能区,主要包括宁波、舟山2市,该区域动、植物资源产品服务价值较高,同时水体富营养化负向服务价值也较为突出;第3类为“调节、支持服务”功能区,主要包括湖州、绍兴、嘉兴3市,该区域气候调节、PM2.5等颗粒物吸收等调节类服务和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支持类服务价值较为突出。(3)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总价值上2000-2012年表现为负向变化,2012-2016年间则表现为正向变化。其中正向服务中动植物资源产品、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文教科研等服务表现为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侵蚀控制、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负向服务中外来生物入侵、水体富营养化服务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温室气体排放和花粉过敏服务则均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不同类型湿地上,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沼泽湿地主要以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休闲旅游服务变化较明显。人工湿地动植物资源产品提供、PM2.5等颗粒物吸收、景观增值、休闲旅游服务表现为持续增加趋势,水资源提供、气候调节、洪水调控、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服务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2)服务间协同/权衡关系变化上,2000-2012年权衡关系是主导关系,2012-2016年则变成协同关系是主导关系。主导关系的转变主要是支持、调节类服务与提供、文化类服务由权衡向协同关系的转变,以及支持、调节类服务自身许多指标间也由权衡向协同关系转变所致。3)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以促进外来生物入侵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负向价值,以降低气体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维持与保护等正向服务价值,进而以损害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代价的。(4)构建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指数评估了不同时间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发展协调等级上看,上海、杭州2市2000-2016年整体上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等级均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但是从不同时间段上看,2000-2012年却处于“轻度冲突”状态,2012-2016年则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提供、文化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变化较明显,其协同性显着增强,也正是由于此才导致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虽然整体协调性等级由“轻度冲突”转变为“基本协调”,但是人口城市化指数、经济城市化及景观城市化等分类指数与支持、调节及负向服务类等分类服务之间的协同性程度却无显着变化,须深入开展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系统调节、支持类服务变化之间的协同性机制及与负向服务之间的权衡机制分析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助为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湿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等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进而有助于实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报告中提出的实现环杭州湾城市群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发展规划和发展要求。
杨慧[6](2020)在《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滨海湿地作为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交错地带,生态服务功能丰富,但对外部环境变化响应敏感,频繁的人类活动使其成为生态脆弱区。浙江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浙江滨海湿地作为浙江沿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维护沿岸生态安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快速的经济增长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造成了巨大压力,滨海湿地面临着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在浙江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基础上系统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可以为滨海湿地管理、修复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浙江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RS技术对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7年Landsat系列影像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利用决策树分类法得到浙江滨海湿地空间分布图;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法,进行了浙江滨海地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压力—状态—响应(PSR)生态健康评价模型,以各海湾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990-2017年浙江滨海地区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湿地总面积减少607.17km2,较1990年减少21.76%。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1059.26km2,但自然湿地中的草本沼泽面积增加221.26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452.09km2;1990-2017年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湿地破碎化加剧,类型水平上主要体现在人工水面和草本沼泽破碎化加剧,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6上下波动,表明研究区内景观多样性较高;人口密度、人均GDP及海水产品产量与浙江滨海湿地变化有密切关系。2000-2008年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呈退化趋势,2008-2017年退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局部地区生态健康状况开始出现改善现象。浙江各海湾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差异显着,2000-2017年,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地区生态健康状况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三门湾和台州湾地区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温州湾地区持续下降。总体来看,台州湾和温州湾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严重,杭州湾、象山港和乐清湾在一系列的保护及管理措施下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有所恢复。人口密度、人类干扰度、沿海养殖及捕捞、围垦强度均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人口密度、人类干扰程度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人地矛盾及经济发展引起的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加剧是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及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王莉波[7](2020)在《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的建设行动计划,杭州湾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更具突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研究表明,杭州湾海域由于受到陆源废物废水排放、水产养殖业、海洋渔业、围填海造地等影响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入海陆源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遭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和海洋开发强度过大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质量的恶化或者由于对海洋环境质量缺乏认识造成的经济和资源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区域环境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制因素。本研究从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对杭州湾海域污染成因、问题开展更深入分析,并通过借签和比较国内外海洋保护的经验做法,从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排污权交易应用、生态补偿等方面,在制度、技术、监管等层面探讨提出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防治对策。本研究可以为杭州湾污水治理的制度建设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推动杭州湾污水治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管理创新和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美丽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官玉婷[8](2019)在《不同生境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外来植物入侵逐步成为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外来植物入侵降低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于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不同生境和入侵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植物,能够在多种生境中成功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探讨不同生境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控制实验,综合探讨不同生境中遭受不同程度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特征、本土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特征差异,以探讨生境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地上生物量、单株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平均比叶面积、盖度、密度均表现出显着差异;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盖度、株数、株高、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随入侵程度的加剧呈上升趋势,而比叶面积则显着下降。不同生境中本土植物群落的群落生产力、丰富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群落加权平均株高、群落加权平均比叶面积皆存在极显着的差异;入侵程度的加剧显着降低了本土群落的群落生产力、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并增加了群落功能均与度指数;值得注意的是遭受严重入侵(75%≤入侵种盖度≤100%)的群落特征指标与其他入侵程度下的群落差异最为显着。土壤特征指标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仅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极显着,但不同生境中土壤酶活性本身存在差异,且入侵程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向与强度也有所不同。控制实验表明,随着入侵植物密度的增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盖度、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显着的上升趋势,且光照强度显着改变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入侵程度显着影响了群落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且模拟林下生境(低光条件)的本土群落更易受到入侵程度的影响。综合野外调查和控制实验结果发现,群落生产力、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入侵植物的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在不同生境中对入侵程度的响应较为稳定,可用作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而关于本土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指标,以及入侵种或群落的平均株高、平均比叶面积等性状指标,在不同生境中存在较大差异,在应用时还需综合考虑不同地区中环境因子的影响。上述研究成果为快速评估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谢锦莹[9](2019)在《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的滨海湿地植被遥感动态监测》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湿地对于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湿地植被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具有指示性作用,研究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的演替对于认识滨海湿地的演变机理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监测滨海湿地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则是研究滨海植被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部分区域为研究范围,利用3期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监测滨海湿地典型植被时空动态变化。首先基于2013年QuickBird影像与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探索湿地植被遥感分类方法。运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随机森林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法、FCN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法等三种方法分别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滨海湿地植被分类图,精度评价结果显示FCN结合面向对象的方法更优。然后,采用该方法对研究区2008年的QuickBird影像与2017年的GF-2影像进行分类,提取3期滨海植被分布图,最后分析研究区内的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的时空变化,探讨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为滨海湿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全卷积神经网络能够精细提取滨海湿地典型植被,与随机森林方法相比较精度更高,但易产生椒盐现象,结合面向对象能够去除该现象,并有效提高湿地植被分类精度。(2)面向对象分割的效果受分割尺度、形状参数、紧凑度指数影响较大,本文采用平均全局评分指数对这些参数进行了量化评价,最终确定了最优分割尺度为160,形状信息权重为0.2,紧凑度指数权重为0.2。(3)研究区内的滨海湿地典型植被主要有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芦苇。其空间分布特征如下:海三棱藨草主要分布于离海岸较近的潮间带,即新生滩涂,海三棱藨草对改造滩涂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互花米草的空间分布与海三棱藨草交叉,主要分布于滩涂淤积区域,由于互花米草是入侵物种,近年来被人工清除,面积不断减少;芦苇分布于改造初期的养殖塘内,越向内陆,芦苇面积则不断减少,人工植被占主导地位。随着海岸带自然演变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驱动,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巨大,从而引起了湿地典型植被的空间分布变化。(4)杭州湾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围垦、城市化、养殖塘扩建等人类活动对于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的影响十分巨大。20082017年间研究区内的养殖塘大幅度增加,滩涂面积持续减少,致使海三棱藨草面积大幅度减少。植被生境破坏的同时,对互花米草的人为控制与治理使得互花米草几乎消亡,而芦苇的适应性加上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让该植被在研究区内占主要地位,尤其是滩涂围垦改造成养殖塘后为芦苇提供了生长条件。由此得出结论:滨海湿地典型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自然演变为辅。研究区湿地植被的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严重,为了保护湿地,让植被得以自然生长与演替,应减缓滩涂开发,减少海岸带的人为活动,让海涂的开发与滨海湿地植被的生长保持适度的平衡。
范小安[10](2019)在《上海市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与海岸线生态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海洋资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各种污染排放进入海洋带以及海洋区域,海洋资源遭受破坏。正确衡量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实现海岸带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正确衡量海岸带环境质量,并且为上海市海岸线保护和修复提供建议,本文基于上海市海洋局2017年1月发布的遥感数据,利用ArcGIS10.3.1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结合目视解译建立土地利用图斑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上海市海岸线向陆方向3k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行政区界线为分界线将海岸带划分为5个区域:宝山区、浦东新区1、浦东新区2、奉贤区和金山区,其中浦东新区内部以大治河为分界线。分析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展以遥感为基础的生态环境评价,根据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值结果和上海市海岸线调查统计结果,提出上海海岸线生态化建设方案和整治修复建议。本文通过17个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共建立2813个图斑,分别对宝山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和金山区的图斑信息进行分析。在各区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中,宝山区、浦东新区1、浦东新区2、奉贤区和金山区这五块区域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分别为工业用地37.74%、耕地31.46%、耕地49.43%、耕地43.94%和工业用地31.16%。计算各用地类型在各个区的离散程度,反应各用地类型在各区中面积占比的差距大小程度。在各区域中面积占比相差较大的用地类型有仓储用地、草地、耕地、工业用地和住宅区。分类图和参考图像上所有像元之间的一致性通过精度评价,得到总体精度为84.64%。以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以17个土地利用类型为评价因子,建立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体系,结合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权重以及每个因子在各区域面积占比,来计算每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值。根据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宝山海岸带的数值最低,为-0.0765,根据评价标准,宝山海岸带生态环境处于较差状态,其次是金山区海岸带,其评价结果为-0.0537,海岸带生态环境也是处于较差状态。其次是浦东新区1,评价结果为0.0912,海岸带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浦东新区2评价结果为0.0965,海岸带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奉贤区海岸带生态环境在这几个区域中最优,评价结果为0.1123。结合各区3km评价结果,以及海岸线环境受到破坏,人工岸线不断增长,自然岸线不断减少的现状。以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值作为参考,以上海市海岸线调查统计项目为基础,判断上海市海岸线的利用程度,结合上海市海岸线的利用类型,根据海岸线自然形态保持状态,对海岸线提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整治修复的方案。详细描述上海市海岸线的严格保护的岸段、限制开发的岸段以及整治修复的岸段。根据海岸线类型和开发程度来进行海岸线生态化建设,其中进行严格保护的岸线有:陈行水源地保护岸线、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岸线、南汇嘴湿地保护岸线、奉贤海湾森林公园保护岸线和奉贤华电灰坝保护岸线;进行限制开发的岸线有陈行水源北侧岸线、炮台湾湿地公园及吴淞口岸线、三甲港附近岸线、南汇嘴北侧岸线、芦潮港东侧岸线和奉贤边滩岸线;进行整治修复的岸线有宝山港区岸线、上海外高桥港区岸线、南汇东滩滩涂综合整治岸线、临港奉贤港口及工业岸线和金山奉贤综合利用岸线。参考国内外研究方法,针对整治修复岸线,提出沙滩养护、堤坝拆除、湿地植被种植、促淤保滩和生态护岸等技术方案。为上海市进行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提供建议。上海市海岸线调查采取点(控制点测量,岸线特征点测量等)、线(海岸沿程踏勘)、面(遥感解译)相结合的立体观测方法综合进行,同时辅以多学科、长时间序列的海岸线历史资料综合分析,获取上海市海岸线资源环境特征的分布现状和变化规律。上海市大陆岸线共约213.05km,主要由渔业岸线、工业岸线、港口岸线、旅游岸线、城镇建设岸线、其他利用岸线和未利用岸线组成。以南汇嘴地标为界,长江口南岸段长122.43km,其中除渔业、工业、港口、旅游、城镇建设、其他利用岸线和未利用岸线分别占南岸段总长的22.49%、5.66%、6.51%、0.90%、37.78%和26.66%。杭州湾北岸段长90.62km,其中城镇建设,渔业、旅游、工业、港口、其他利用和未利用分别占北岸总长的2.91%、22.51%、18.54%、9.02%、13.71%、和33.31%。上海市大陆自然岸线总长约26786.2m,占总岸线长度的12.57%。针对各区域海岸带的生态环境状况,从政府规划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恢复建议。总体上,上海市海岸带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城乡统筹。落实主体功能区(如确立工业开发区、主城区等),扩大生态空间(如建立滨江滨海景观带),保障农业空间(如维持和保障浦东新区和奉贤区现有的农业范围),优化城镇空间(如对宝山老城区拆除违章建筑)。对于宝山区海岸带和金山区海岸带,其工业用地面积占比较高,应当严格控制滨江滨海沿岸产业,严格限制新增钢铁、重化、石油等高耗能与污染型工业,完善污染企业的退出机制,促进工业区转型升级,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功能,提升城市活力和就业服务。对于浦东新区和奉贤区,其耕地面积占比最高,应当优化农业空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强农田林网、沿路及滨河林地建设。在结构、空间和功能上加强农用地复合利用。发展都市型精品农业,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二、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986年以来6个时期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的分布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和方法 |
1.1 研究区 |
1.2 数据 |
1.3 方法 |
1.3.1 滨海养殖用地提取与精度验证 |
1.3.2 滨海养殖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6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的面积和分布 |
2.2 6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面积和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 |
2.2.1 时间变化特征 |
2.2.2 空间变化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2)互花米草入侵对杭州湾潮滩湿地土壤及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互花米草入侵的研究进展 |
1.2.2 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样品分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
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3.2 土壤TOC、TN、TP含量特征 |
3.3 土壤碳、氮、磷储量 |
3.4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物群落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 |
4.1 植物群落不同器官TOC、TN、TP含量特征 |
4.2 植物群落不同器官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3 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碳氮磷与植物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土壤-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5.1 相关分析 |
5.2 冗余分析 |
5.3 蒙特卡洛置换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滨海湿地及其类型的划分 |
1.2.2 基于遥感的湿地监测 |
1.2.3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1.2.4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生物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湿地资源与遥感分类系统 |
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杭州湾湿地精细分类 |
3.1 数据及预处理 |
3.1.1 数据获取 |
3.1.2 影像预处理 |
3.1.3 影像分割 |
3.2 典型湿地植被特征分析 |
3.2.1 典型湿地植被概述 |
3.2.2 分布特征 |
3.2.3 物候特征 |
3.2.4 光谱特征 |
3.3 湿地信息提取方法 |
3.3.1 训练样本的选择 |
3.3.2 最大似然分类 |
3.3.3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
3.3.4 随机森林分类 |
3.3.5 精度评价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分类结果 |
3.4.2 分类精度 |
3.4.3 不确定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选择合适的变量和方法提取土地覆盖类型 |
3.5.2 物候特征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潜力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长时间序列影像监测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 |
4.1 数据及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获取 |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1.3 遥感变量提取 |
4.1.4 野外调查数据 |
4.2 湿地动态监测方法 |
4.2.1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动态监测框架 |
4.2.2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
4.2.3 湿地动态监测 |
4.2.4 精度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类结果及精度 |
4.3.2 湿地动态变化 |
4.3.3 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4 缓冲区分析 |
4.4 讨论 |
4.4.1 杭州湾湿地动态变化的空间异质性 |
4.4.2 不透水地表扩张对滨海湿地的影响 |
4.4.3 杭州湾滨海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
5.1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5.1.1 物质生产价值 |
5.1.2 供水价值 |
5.1.3 水质净化价值 |
5.1.4 水源涵养价值 |
5.1.5 气候调节价值 |
5.1.6 固碳价值 |
5.1.7 大气调节价值 |
5.1.8 促淤造陆价值 |
5.1.9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5.1.10 保持土壤价值 |
5.1.11 旅游休闲价值 |
5.1.12 科研教育价值 |
5.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分析 |
5.2.1 驱动因素及指标数据 |
5.2.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时间变化特征 |
5.3.2 人为驱动因素对生态价值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滨海湿地生态价值研究对比 |
5.4.2 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不确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及预警 |
6.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概念模型 |
6.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1.3 评价等级的划分 |
6.2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 |
6.2.1 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获取 |
6.2.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6.2.3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2.4 基于TOPSIS模型评价生态安全 |
6.2.5 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生态安全评估结果与分析 |
6.3.2 各准则层生态安全状况 |
6.3.3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趋势预测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1.3.2 湿地碳氮磷的分布及累积 |
1.3.3 湿地恢复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牛心套保湿地 |
2.1.2 扎龙湿地 |
2.1.3 莫莫格湿地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 |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3 测试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
第3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分布 |
3.1 湿地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 |
3.1.1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1.2 湿地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分布 |
3.1.3 湿地土壤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2 湿地芦苇碳氮磷累积特征 |
3.2.1 芦苇地上部分碳氮磷的季节动态 |
3.2.2 芦苇碳氮磷储量动态特征 |
3.2.3 芦苇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
3.3 湿地水体氮磷特征 |
3.3.1 水体基本特征 |
3.3.2 湿地营养状态 |
3.3.3 湿地系统对水体氮磷的截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的影响因素 |
4.1 水文条件的影响 |
4.1.1 水文条件对植物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1.2 水文条件对土壤碳氮磷累积的影响 |
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碳氮磷的影响 |
4.2.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4.2.3 土壤营养与植物营养的相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退化苏打盐碱芦苇湿地恢复过程中碳氮磷的变化特征 |
5.1 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特征 |
5.2 不同恢复年限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特征 |
5.2.1 恢复湿地植被营养元素特征 |
5.2.2 恢复湿地土壤特征 |
5.2.3 湿地碳氮磷储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 |
5.3 基于生源要素的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
5.3.1 湿地生态恢复原则 |
5.3.2 湿地生态恢复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
1.1.1 城市湿地的定义 |
1.1.2 城市湿地的特点 |
1.1.3 城市湿地的功能与价值 |
1.1.4 城市湿地的研究进展 |
1.2 生态系统服务 |
1.2.1 定义 |
1.2.2 服务类型 |
1.2.3 服务价值评估 |
1.2.4 新进展与问题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与民族 |
2.2.3 社会与经济 |
2.3 湿地资源状况 |
2.3.1 湿地类型与面积 |
2.3.2 湿地资源分布格局 |
2.3.3 湿地生物资源 |
第3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3.1 引言 |
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及其类型划分 |
3.2.1 服务指标 |
3.2.2 服务类型划分 |
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3.3.1 主要评估方法介绍 |
3.3.2 评估方法选取及评估公式 |
3.4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 |
第4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4.2.2 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3.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
4.3.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与其它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
4.4 讨论 |
4.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 |
4.4.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功能服务区划分 |
4.5 小结 |
第5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评估 |
5.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
5.2.3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2.4 数据来源 |
5.3 结果 |
5.3.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 |
5.3.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 |
5.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协同/权衡关系 |
5.4.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协调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构建 |
6.2.2 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性分析 |
6.2.3 数据来源 |
6.3 结果 |
6.3.1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 |
6.3.2 环杭州湾城市群城市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协调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植物名录 |
附录2 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常见动物名录 |
附录3 环杭州湾城市群重要湿地名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6)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浙江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1.3 滨海湿地景观分类 |
2.1.4 湿地类型转化 |
2.1.5 湿地景观格局特征 |
2.1.6 驱动力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时空变化分析 |
2.2.2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
2.2.3 驱动力分析 |
2.3 讨论 |
2.3.1 浙江滨海湿地类型动态变化 |
2.3.2 浙江滨海湿地演变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3 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研究方法 |
3.1.1 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
3.1.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1.3 评价指标筛选 |
3.1.4 评价指标计算 |
3.1.5 评价指标标准化及权重赋予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压力分析 |
4.2.2 状态分析 |
4.2.3 响应分析 |
4.2.4 生态健康状况时空变化 |
4.3 讨论 |
4.3.1 社会经济因素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 |
4.3.2 自然保护地建设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管理建议 |
5.2.1 实施合理的生态规划 |
5.2.2 加强生态保护 |
5.2.3 提高生态修复能力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1 国内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杭州湾海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状况 |
2.1 杭州湾海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区域经济社会概况 |
2.2 杭州湾生态环境污染状况 |
2.2.1 杭州湾水污染状况 |
2.2.2 杭州湾生物多样性 |
2.2.3 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现状 |
2.2.4 杭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3 杭州湾海域污染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然因素引起的污染 |
2.3.2 杭州湾陆源污染 |
2.3.3 杭州湾沿岸海洋开发活动影响 |
2.3.4 湿地资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破坏 |
2.3.5 潮间带自然生境遭受破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借签 |
3.1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
3.1.1 胶州湾海事区域状况简介 |
3.1.2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污染因素探究 |
3.1.3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
3.2 美国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3 日本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4 欧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5 东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6 国际经验对杭州湾海域生态污染防治的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州湾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
4.1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 |
4.1.1 陆源污染概述 |
4.1.2 工业污染源控制 |
4.1.3 生活污染源控制 |
4.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4.1.5 海洋污染防治 |
4.2 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 |
4.3 重点河口、海湾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措施 |
4.4 杭州湾流域排污权交易应用探讨 |
4.5 杭州湾庵东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
4.6 杭州湾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探讨 |
4.6.1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分析 |
4.6.2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建议 |
4.7 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不同生境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来植物入侵概述 |
1.1.2 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 |
1.1.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枝黄花 |
1.1.3.1 加拿大—枝黄花生活特性与入侵特征 |
1.1.3.2 加拿大—枝黄花入侵危害与防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来植物入侵机制 |
1.2.2 外来植物入侵影响 |
1.2.2.1 外来植物入侵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
1.2.2.2 外来植物入侵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1.2.2.3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
1.2.3 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的背景依赖性 |
1.2.3.1 外来植物入侵程度 |
1.2.3.2 外来植物入侵与生境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调查 |
2.1.1 研究地点 |
2.1.2 生境选择 |
2.1.3 样方设置 |
2.1.4 数据调查与样品采集 |
2.1.5 指标测量与计算 |
2.1.6 数据分析 |
2.2 控制实验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设置与开展 |
2.2.4 实验收获与数据采集 |
2.2.5 数据分析 |
3.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
3.1 研究结果 |
3.1.1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3.1.2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3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物种更替的影响 |
3.1.4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3.2.1.1 入侵程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3.2.1.2 生境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3.2.2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1 生境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2 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3 不同生境和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物种更替的影响 |
3.2.3 不同生境中入侵程度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
3.2.3.1 生境和入侵程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2 生境和入侵程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4. 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与入侵植物特征的影响 |
4.1 研究结果 |
4.1.1 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程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4.1.2 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程度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入侵程度和光照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特征的影响 |
4.2.2 入侵程度和光照对本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的滨海湿地植被遥感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滨海湿地植被监测 |
1.2.2 深度学习 |
1.2.3 全卷积神经网络 |
1.2.4 面向对象图像分割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介绍 |
2.1 地理概况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象水文 |
2.2.3 土地利用现状 |
2.2.4 湿地典型植被 |
2.3 研究数据介绍 |
2.3.1 遥感数据 |
2.3.2 样本数据 |
2.3.3 分类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全卷积神经网络及相关基础知识 |
3.1 全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3.2 神经元 |
3.3 网络结构 |
3.3.1 感受野 |
3.3.2 卷积层 |
3.3.3 池化层 |
3.3.4 上采样 |
3.3.5 跳跃结构 |
3.4 前向和反向传播 |
3.4.1 前向传播 |
3.4.2 反向传播 |
3.5 减少过拟合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遥感图像处理 |
4.1 遥感图像预处理 |
4.2 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 |
4.3 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 |
4.3.1 最优分割尺度选择 |
4.3.2 最佳参数选择 |
4.4 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分类 |
4.5 随机森林结合面向对象分类 |
4.6 本章小结 |
5 滨海湿地植被分类结果 |
5.1 FCN与面向对象结合前后结果比较 |
5.1.1 结果与精度评价 |
5.1.2 植被分类结果分析 |
5.2 不同方法间比较 |
5.3 三期数据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杭州湾滨海湿地典型植被动态变化监测 |
6.1 滨海湿地典型植被时空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1.1 湿地典型植被时空格局分布特征 |
6.1.2 湿地典型植被地类转变分析 |
6.2 影响湿地典型植被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6.2.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2 湿地典型植被对于土地变化动态响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上海市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与海岸线生态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 |
2.3 生态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 遥感数据处理 |
3.2 土地利用现状解译 |
3.3 各区土地利用类型对比 |
3.4 图斑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
4.1 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指标体系 |
4.2 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 |
4.3 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海岸线调查评价 |
5.1 海岸线调查方法 |
5.2 长江口南岸段分布特征 |
5.3 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海岸线生态化建设 |
6.1 上海市海岸线保护与修复方案 |
6.2 海岸线整治修复方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986年以来6个时期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的分布及其变化[J]. 蔚亮,任春颖,贾明明,毛德华,王宗明,张柏,徐红涛,张运刚. 湿地科学, 2021(05)
- [2]互花米草入侵对杭州湾潮滩湿地土壤及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项琦.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杭州湾滨海湿地长时间尺度遥感动态监测及生态评估[D]. 李楠.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苏打盐碱芦苇湿地碳氮磷累积及其在退化、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D]. 杨艳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 [5]环杭州湾城市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肖涛. 西南大学, 2020
- [6]基于景观演变的浙江滨海湿地生态健康评价[D]. 杨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7]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王莉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8]不同生境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程度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特性的影响[D]. 官玉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面向对象的滨海湿地植被遥感动态监测[D]. 谢锦莹.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上海市海岸带生态环境遥感评价与海岸线生态化建设[D]. 范小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标签:互花米草论文; 芦苇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湿地植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