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铸民族工作新的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陈凡[1](2021)在《坚持成功经验 再铸时代辉煌》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程,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今天,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伶浪[3](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金思琪[4](2019)在《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女排不仅为中国体育史创下诸多奇迹,更唱响了“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代表的意义已经超越体育范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本论文以“女排精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料的查阅与分析,重温中国女排发展与辉煌发展历程,对“女排精神”的内容以及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新内涵进行着重阐释,理性解读“女排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发展的、不同时代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等问题,从而论证“女排精神”与实现“中国梦”内在逻辑的同一性。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传统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给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带来了民族力量与精神粮食。“女排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中的顽强拼搏、爱国主义、团结一致、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精神;“女排精神”体现了时代精神中的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等品质;“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女排精神”所传递的民族力量是与中国力量密不可分,是实现“中国梦”所需中国力量的具体表现。“女排精神”起源于华夏民族,其所呈现的内涵实质是坚持中国道路的具体意识形态。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搜集各类书籍、杂志、报纸等纸质材料,查阅期刊、学术论文等电子材料,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尊重历史资料和客观事实,循名责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论述“女排精神”的实质内涵与不同时代被赋予的定义,并从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出发,深入剖析“女排精神”的当代价值。本论文是在分析历史事实、洞察时代规律的基础上,阐释“女排精神”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本论文在弘扬“女排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研究角度和弘扬“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的作用价值等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女排精神”的学术研究,更有助于在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与推进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之研究。总而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具体阐明弘扬“女排精神”的价值意义,对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加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与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尧[5](2015)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促进团结进步事业 努力为再铸金张掖新辉煌凝心聚力》文中研究表明张掖是一个由38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面对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再铸金张掖新辉煌,既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也离不开38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更离不开全市各级党政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
刘正芳[6](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2011年才正式提出的一个新命题。这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承载着伟大历史使命的文化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高度文化自觉自信的体现。结合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政策及举措,从其丰富内涵的阐发和学者解读的基础出发,从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经验总结与规律探索及理论概括等多维关系中对选题展开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学理性支撑,这对于当今中国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第一章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及其发展道路的自觉自信历程为逻辑线索,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简要历史。本章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内容、历史根源和现实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而初步回答了它“何以可能”的问题。本章包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初思考、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及其曲折历程来进行概括和阐述。第二部分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这一部分是从提出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发展的“正位”过程、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来完成最初探索的历程。第三部分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早期探索。这一部分是从提出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揭示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提出和阐述发展先进文化来完成早期探索的历程。第四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首次正式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命题。以历史、理论和现实为考察维度,详尽具体地从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行的战略思考、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终提出和发展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来完成继续探索的历程。由此可以看出,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最终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主观上的文化自觉意思和自强要求,也离不开客观中的时代形势和中国实际,更离不开与时俱进和锐意进取的精深和艰辛探索过程。第二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在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当中有着高度的概括和凝练。以此为基础,结合十八大精神,借鉴学术界解读观点和研究成果,从理论依据、现实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历史使命及具体任务要求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进行解读,揭示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深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和多维度比较,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本章包括三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解释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文化理论为思想渊源,以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结果以及探索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和“理论化”的成果为其理论依据,以长期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实践为其现实基础。第二部分是通过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任务要求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路径。第三部分通过阐述人民性、民族性、开放性、先进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特征来揭示这条文化发展道路的“特色”所在。第三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基本内涵的渐次生成以及持续探索的历程当中,积累和总结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既是内涵生成的历史条件,也是其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要求。本章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的领导,以人为本原则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第二部分通过阐述文化发展与中国国情的关系即根据中国国情整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第三部分揭示了必须处理好的“两个统一”和“两对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统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分别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分别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关系。因此,通过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剥取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揭示内涵当中具有本质性要素和一以贯之的内在品质,明确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四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正面临着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需要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大背景下解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本章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道路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文文化发展道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和增强,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助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通过以上三部分的阐释,论证在朝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过程中,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我们如何把握这条道路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坚持这条道路。
付天松[7](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徐静,杨军昌,丁凤鸣,徐梅[8](2011)在《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与“两个统筹”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自诞生以来,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群众工作队伍,积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促进人口自身问题、人口与发展问题的解决中,涌现出了以茨桑坳、核桃坝、赤水市为代表的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范型,为推动农村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社区治理、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在两个统筹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我们更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计划生育协会的使命、功能及其与相关组织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刘强[9](2011)在《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民族长久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传承;一个政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柱。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独具魅力的组成部分,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永远绽放时代的光芒。
刘强[10](2011)在《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文中认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武器和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对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再铸民族工作新的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铸民族工作新的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4.1.3 劳动创造价值 |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关于“中国梦” |
1.1.2 关于“女排精神” |
1.2 研究意义、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难点 |
1.2.3 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女排精神”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中国梦”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案例研究法 |
2.2.5 比较研究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女排精神”概论 |
3.1 “女排精神”的根本实质 |
3.1.1 顽强拼搏 |
3.1.2 无私奉献 |
3.1.3 艰苦奋斗 |
3.1.4 团结协作 |
3.2 “女排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
3.2.1 自主创新 |
3.2.2 爱国主义 |
3.2.3 自强不息 |
第4章 “女排精神”的历史与传承 |
4.1 “女排精神”提出原因 |
4.1.1 外教的作用 |
4.1.2 国家的重视 |
4.1.3 时代的召唤 |
4.1.4 外力的因素 |
4.2 “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 |
4.2.1 崛起期 |
4.2.2 低谷期 |
4.2.3 辉煌期 |
4.2.4 巅峰期 |
4.3 “女排精神”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
4.3.1 改革开放初期 |
4.3.2 和平发展时期 |
4.3.3 新时代时期 |
第5章 “中国梦”视阈下新时代面临的问题 |
5.1 改革开放 |
5.1.1 道路思潮问题 |
5.1.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问题 |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5.2.1 市场分配机制的弊端 |
5.2.2 极端个人主义问题 |
5.3 文化全球化 |
5.3.1 传统文化缺失 |
5.3.2 跨文化传播下的文化安全问题 |
第6章 新时代“女排精神”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
6.1 “女排精神”与中国精神 |
6.1.1 “女排精神”与民族精神 |
6.1.2 “女排精神”与时代精神 |
6.2 “女排精神”与中国道路 |
6.2.1 “女排精神”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创新发展道路 |
6.2.2 “女排精神”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6.3 “女排精神”与中国力量的关系 |
6.3.1 “女排精神”深刻阐明民族的精神力量 |
6.3.2 “女排精神”深刻呈现民族的团结力量 |
第7章 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
7.1 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推进政治建设 |
7.1.1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7.1.2 加强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
7.2 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推进经济建设 |
7.2.1 凝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能量 |
7.2.2 增强集体利益为先意识 |
7.2.3 减少公平与效率失衡所造成的隐患 |
7.3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文化建设 |
7.3.1 丰富民族精神的文化支撑 |
7.3.2 增强时代精神的号召力 |
7.3.3 坚定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目标 |
1、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2、本选题的研究目标 |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
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
2、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三) 选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开展研究的基本思路 |
3、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4、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
(四)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研究的创新之处 |
2、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 |
(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初思考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文化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探索 |
3、新民主义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的过程及成就 |
4、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遭遇的挫折 |
5、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贡献及其启示 |
(二)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文化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转变中的“正位”过程 |
3、以“精神文明”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及阐述 |
2、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统一 |
3、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发展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
(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性思考 |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依据 |
1、思想渊源 |
2、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3、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路径 |
1、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
2、方针和原则 |
3、历史使命和时代目标 |
4、任务要求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特色”所在 |
1、人本取向 |
2、民族特色 |
3、开放性特征 |
4、先进性特征 |
5、创新性特征 |
6、科学性特征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经验 |
(一) 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2、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引导 |
4、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 |
(二) 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文化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2、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 |
3、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解决文化发展的问题 |
(三) 必须坚持两个“统一”和处理好两对“关系” |
1、坚持继承文化发展历史成果与实现文化发展现实创新的统一 |
2、坚持建设文化发展理论思考与文化建设实践探索的统一 |
3、处理好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
4、处理好文化发展与“一条道路、一种制度和一个理论体系”的关系 |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意义 |
(一) 丰富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 |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中国道路的拓展 |
2、倍加珍惜和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归根到底是要不断发展中国道路 |
(二) 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相一致 |
(三) 支撑起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支撑 |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3、文化发展与实现中国梦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意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与“两个统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划生育协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计划生育协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一) 人口计生工作方式转型需要协会进一步发展 |
(二) 社会建设的新形势需要协会进一步发展 |
(三) 基层群众自治的推进需要协会进一步发展 |
一、范型之一:茨桑坳模式 (独立型) |
(一) 范型解读 |
1.特殊的背景 |
2.唯一的组织 |
3.全面的工作 |
(二) 成效评析 |
1.经济发展 |
2.村容整洁 |
3.社会和谐 |
(三) 结论启示 |
二、范型之二:核桃坝模式 (配合型) |
(一) 范型解读 |
1.参与整合 |
2.服务大局 |
(二) 成效评析 |
1.先进生育文化初步形成 |
2.流动人口认同感大大增强 |
3.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局面显现 |
4.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三) 结论启示 |
三、范型之三:赤水模式 (授权型) |
(一) 范型解读 |
1.村 (居) 委授权 |
2.自治还权 |
3.依法维权 |
4.拓展服务 |
(二) 成效评析 |
1.人口计生村民自治有序发展 |
2.生产生活生育服务效果明显 |
(三) 结论启示 |
一、开展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主体 |
二、助推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 |
三、助推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 |
四、助推基层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科学定位 |
二、强化组织建设, 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 |
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切实明确功能、落实职责 |
四、立足创新, 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和工作范式 |
五、正确处理相关关系, 实现工作协作和功能互补 |
(9)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
把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财富 |
(10)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 |
把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财富 |
四、再铸民族工作新的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成功经验 再铸时代辉煌[J]. 陈凡. 新西藏(汉文版), 2021(08)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4]新时代弘扬“女排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研究[D]. 金思琪. 集美大学, 2019(04)
- [5]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促进团结进步事业 努力为再铸金张掖新辉煌凝心聚力[N]. 关尧. 张掖日报, 2015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刘正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8]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与“两个统筹”发展研究[J]. 徐静,杨军昌,丁凤鸣,徐梅.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1(00)
- [9]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J]. 刘强. 中华魂, 2011(11)
- [10]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J]. 刘强.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