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耗散结构

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耗散结构

一、试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的耗散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鹏[1](2021)在《扩束系统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动光学效应是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气体介质具有可压缩性,因此,气体在流动或受到外界扰动时会产生密度变化,导致介质折射率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速流场中,这种密度变化往往存在数量级的差异。当光束在这种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偏折、抖动及相位变化,影响光束质量。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小气动光学效应的影响提供了指导;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为光学系统设计、系统像差抑制及矫正提供指导,对科研及实际应用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本文将扩束系统分为三类并分别对其气动光学效应及抑制方法展开研究。其中第一部分为大口径光学窗口的应用研究,第二部分为扩束系统内流场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研究,第三部分为高速外流场气动光学效应研究。对于复杂应用环境下的光学系统,光学窗口是保护光学系统内环境稳定,隔离内外环境交互的重要手段,本文第一部分以大口径光学窗口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光学窗口的模型建立、材料选取、受力分析、结构设计及支撑技术等方面讨论了光学窗口在大口径光学系统中的应用。针对大口径光学窗口的支撑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传统环带支撑的中间环带辅助支撑方案并从光学窗口厚度、径厚比、遮拦比及支撑结构模态等四方面对该方案的可行性及支撑效果进行了分析。以光学窗口透射光束波前作为评价指标,对传统支撑形式及中间环带辅助支撑形式的支撑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建立了透过光束波前与窗口径厚比的关系。对于部分不宜采用固态窗口密封的大口径扩束系统,本文对其扩束系统净化装置的进气孔布局进行了设计与改进。通过流场分析结合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方法,本文总结了一整套完善的气动光学效应分析方法。在仿真分析过程中,采用半经验设计-流场仿真-流场结构分析-流光耦合-像质评价-结构改进这一主要研究思路展开,通过流场结构分析及光学像质评价结果对扩束系统进气布局进行改进。最终,针对米级口径的扩束系统,设计了16×360矩阵形式的小孔进气布局。该进气状态下扩束系统内流场气动光学效应导致的穿过扩束系统到达主镜的光束的波前像差RMS值仅为3.2×10-2μm,小于λ/20。在扩束系统光线追迹过程中,为了捕获突变区域的气动光学效应,本文对基于本地折射率梯度的带步长调节函数的梯度折射率光线追迹方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折射率变化量Δn作为判别条件。为了验证上述研究过程及分析结果,本文对850mm口径的扩束系统内流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方案采用了16×360的矩阵进气布局对扩束系统进行充气,并对扩束系统内流场状态及透过扩束系统的光束质量进行了测量,最终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误差在10%以内。对于高速外流场,本文以200mm口径的共形光学窗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共形光学窗口外流场的结构及外流场对光束质量的影响。在含激波外流场的光线追迹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基于折射率步长的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方法。该方法在光线追迹过程中以折射率步长代替几何步长,实现了追迹过程中的步长自适应调节。

宋文轩[2](2021)在《高分辨轻量化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相机向高分辨率和轻量化发展。空间相机随卫星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正弦和随机振动,振动引起的空间相机结构变形与微应力会造成光学元件产生失调与面形误差,影响在轨成像质量。因此研究发射主动段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结合国家型号项目,针对0.8米分辨率、质量25kg同轴两反面阵视频成像空间相机进行减振系统研究,并且采用金属橡胶和硅橡胶进行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探究。首先由金属橡胶和硅橡胶的本构模型推导出两者动力学模型的微分方程,分析得到金属橡胶和硅橡胶的减振系统的激励位移与响应位移的传递函数和动力放大系数,结合金属橡胶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金属橡胶的材料参数。接着,设计空间相机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硅橡胶减振器,最后对金属橡胶和硅橡胶进行了试验,得到金属橡胶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和硅橡胶的温谱等参数。为验证理论建模的准确性,对无减振器、安装金属橡胶减振器和安装硅橡胶减振器三种方式的空间相机分别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这三种空间光学相机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光机集成分析、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硅橡胶减振器衰减随机振动响应,金属橡胶减振器满足空间相机结构设计要求,而安装硅橡胶减振器后空间相机不满足固有频率要求。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为验证理论建模和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对上述空间光学相机进行正弦扫频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减振器和装配有金属橡胶减振器的空间相机X、Y与Z三个方向—阶固有频率均大于100Hz,远离卫星固有频率值,地面正弦扫频试验没有发生共振,而安装硅橡胶减振器的空间相机不满足空间相机固有频率的要求;随机振动试验中空间相机在X、Y与Z三个方向上激励总均方根值均为4.98grms,安装金属橡胶减振器的空间相机次镜在X、Y与Z三个方向上振动响应分别为3.381grms、2.884grms和1.969grms,安装硅橡胶减振器的空间相机次镜在X、Y与Z三个方向上振动响应分别为3.167grms、2.85grms和3.195grms。试验结果验证了金属橡胶减振器和硅橡胶减振器有显着减振效果,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相近,证明理论建模的合理和准确性。为研究金属橡胶和硅橡胶的减振性能的规律,进行了不同振动量级和不同承载重量的振动试验,得出金属橡胶随承载重量增加,减振性能增强的结论,得到硅橡胶和金属橡胶随振动量级变化的关系,这些结论为空间相机或者其他航天器的减振器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欣[4](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章征伟[5](2020)在《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是指在柱面汇聚构型下利用脉冲功率装置产生的大电流/强磁场驱动固体介质至每秒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内爆速度,通过非冲击/冲击方式产生高压/高能量密度状态。与其他加载方式不同,磁压与线电流密度平方成正比,不存在驱动速度的原理性上限,且柱面构型下电流产生的磁场具有角向对称性,因而加载均匀性更高。作为一种标准柱面加载方式,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已广泛应用于流体动力学、材料物性和聚变能源等领域,研究的问题包括金属界面不稳定性、表面微喷/微层裂、材料损伤断裂、汇聚激波传播、气-粒两相流、状态方程和材料本构等。本文首先从薄壳模型、不可压缩模型、电作用量-速度模型等简化模型出发,建立了包含驱动源-负载耦合效应的全电路模型,实现了驱动源-负载参数范围的快速优选;以上述简化模型为基础,开展了 FP-1/2脉冲功率装置上负载优化设计和套筒内爆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然后,基于一维弹塑性磁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采用Wilkins差分方法,完成了 SOL1D程序代码的编制,建立了更精细的固体套筒内爆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通过与FP-1装置及美国ZR装置上实验结果的比对分析,确认了 SOL1D程序代码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最后,基于FP-1装置,发展建立了固体套筒内爆界面不稳定性、气-粒两相流物理实验技术和方法;根据套筒内爆的汇聚压缩特征,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强度介质汇聚压缩界面MRT不稳定性和冲击RM不稳定性增长的解析分析方法,获得的解析结果得到FP-1装置上实验结果的验证;基于气-粒两相流理论,比较了汇聚压缩条件下压力梯度力和阻力的相对大小,并分析了气体激波汇聚和反弹过程对颗粒群分布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依托SOL1D程序代码的气粒混合理论模拟方法,获得的理论结果与FP-1装置上实验结果定性符合。本文主要结论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如下:1.初步建立了简化模型用于固体套筒参数范围快速优化选取、一维弹塑性磁流体动力学程序用于物理实验参数精细化模拟的系统理论及设计方法。2.基于FP-1装置,完善了固体套筒柱面均匀内爆实验技术,撞靶时间分散性小于60ns;基于上述实验技术,发展建立了固体套筒内爆界面不稳定性、气-粒两相流物理实验与分析方法。3.基于薄壳内爆微扰分析,解析推导了有限厚度条件下带强度效应的MRT不稳定性扰动增长公式,通过FP-1装置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的解析解;在Mikaelian理论基础上,本文引入汇聚效应并进行强度修正,得到了汇聚压缩条件下脉冲加载型RM扰动增长公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强度修正的正确性。4.通过SOL1D程序并结合FP-1装置上的充气压缩实验,获得了汇聚压缩过程中气区流场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压力梯度力,对颗粒度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结合FP-1装置上的粗糙锡靶实验得到了气体激波反弹是颗粒群厚度后期压缩的主要原因。5.提出“电作用量不仅是套筒物理状态的判据,也是动力学参量(速度)的内变量”的论断。通过相关假定得到了内爆速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其合理性得到了 FP-1装置上套筒内爆速度曲线的验证。6.驱动源-负载耦合的全电路模型可以快速评估负载参数、结构和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系统固定阻抗越小,负载参数对加载电流的影响就越大;当回流柱厚度和套筒飞层厚度相当时,其膨胀做功对内爆速度具有显着的减弱作用;解析获取了线电流密度阈值条件,当线电流密度小于给定的阈值条件时,材料屈服强度和塑性功耗散对内爆速度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总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套筒内爆的简化模型;第三章介绍负载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影响套筒内爆的主要机制;第四章介绍SOL1D程序的编制方法;第五章研究了柱面内爆下MRT不稳定性和冲击RM不稳定性的扰动增长规律;第六章介绍了汇聚压缩条件下气粒两相流的研究结果;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

郭凤翔[6](2020)在《声学超材料阻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声学超材料是一种新型人工微结构材料,其具备自然界不存在或难以实现的物理特性,如负折射、带隙特性和能量捕获等。带隙特性是指声学超材料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阻碍弹性波传播的性能,从而实现对振动和噪声的抑制。不同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都会影响声学超材料的带隙特性,材料阻尼也不例外。利用材料阻尼使声学超材料具有更好的减振降噪性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结合阻尼理论、Bloch理论和平面波展开法推导出计算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能带结构的数学模型,分析阻尼参数对其带隙特性、能量耗散特性和传输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对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进行拓扑优化,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优化结构的减振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的结构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阻尼模型,推导了?(k)平面波展开法结合迭代算法计算其能带结构。结合粘弹性阻尼的频率依赖性分析了材料阻尼对带隙数量、位置和宽度的影响,以获得具有低频多宽带的粘弹性声学超材料。其次,推导了求解粘弹性声学超材料复能带结构的k(?)平面波展开法,并求解了其衰减系数。分别讨论了粘弹性储能模量和耗散模量对复能带结构和衰减系数的影响,并分析了粘弹性对有限周期结构传输特性的影响,以得到可以桥接带隙和增大衰减量的粘弹性阻尼。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对二维圆形孔洞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进行拓扑优化。以最大第一带隙相对带宽为优化目标,对填充材料分布进行优化,获得具有多散射体的超材料结构最优布局。根据最优结果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传输特性曲线,并通过减振实验验证之。本文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对声学超材料带隙特性、能量耗散特性和传输性能的影响,相关结论可应用于各工程领域的减振降噪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杨国立[7](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张志富[8](2019)在《含亚波长压电阵列的新型半主动声学覆盖层低频吸声特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潜艇凭借独特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博得了各大海军强国的青睐,成为扞卫国家领海主权的战略兵器。受竞相发展的(低频)声呐探测技术的驱动,积极开展潜艇声隐身技术的研究对提升我方潜艇的隐身性、攻击力及服役寿命至关重要,对维护世界和平不可或缺。潜艇声隐身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潜艇声场和声目标特性,降低敌艇主/被动声呐的探测概率和距离,以削弱其水下攻击力,同时提升本艇对目标的探测发现、跟踪定位和精准打击等作战性能。其中,声学覆盖层技术是唯一能同时兼具抑制艇体回波和振声响应的声隐身技术。鉴于被动声呐探测技术随潜艇辐射噪声(RN)的降低而逐渐受限,应运而生的主动声呐探测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工作频率逐渐向低频段移动。故此,本文针对潜艇覆盖层声隐身技术,为应对未来的新型主动声呐提出了含周期性亚波长压电阵列的新型半主动声学覆盖层,围绕其声学特性的理论建模、规律分析和多重耗能吸声机理揭示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建立了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耦合空腔吸声体的水下声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基于压电分流技术和等效媒介法(EM)建立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的等效模型,分析其双重等效特性(等效面密度和等效动弯曲刚度);同时,引入声学波动方程和基尔霍夫薄板理论,建立吸声体的声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继而,先借助有限元仿真技术对理论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后展开研究了吸声体中背衬空腔深度、晶格常数、基板厚度和压电片尺寸等结构参数对其吸声特性的影响。构建了含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的复合覆盖层声学特性理论预测模型。基于前述亚波长薄板结构的等效模型,结合分层介质中波传播理论构建了吸声特性的全局四端网络理论预测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驻波声管测试技术协同完成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验证。深入研究了橡胶层和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层的材料几何参数对复合覆盖层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以揭示覆盖层的多重耦合耗能机制。建立了计及双层艇壳背衬结构的一体化覆盖层吸声特性理论模型。综合考虑了三明治背衬中肋板的惯性量,并通过空间谐波法和虚功原理依次建立面板振动控制方程和分离面板位移响应幅值系数,以解析背衬结构的表面输入阻抗。基于前述全局四端网络法建立了相应的吸声特性理论预报模型。同时,提出了背衬结构的谐波分量截断收敛判定准则,对正交加肋三明治背衬中面板的无限大控制方程组进行有限截断。进而,先建立覆盖层对比结构的声-结构全耦合有限元模型,后研制水声阻抗管实验测试样件,分别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的仿真验证和常压下行波声管吸声系数实验验证。最后,深入探究了三明治背衬的主要材料几何参数对一体化覆盖层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揭示相应的声能耗散机理。面向静水压力环境中的一体化覆盖层,建立了吸声特性理论解析模型。基于唯象理论,分别建立含圆柱型空腔非均匀橡胶层和均匀橡胶层的本构模型,以一体化覆盖层的周期性条件构建相应橡胶层的平衡控制方程,并考虑应力边界和体积不可压缩性,对各向同性不可压缩neo-Hookean材料的橡胶层进行有限形变解析。综合非均匀层等效分层收敛判定准则,以各子层的有限形变来逼近含圆台型空腔非均匀层的变形结果。进而,把各橡胶层的形变融入常压下的全局传递矩阵中,建立吸声特性的理论解析模型。依次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和面向加压恒压环境的行波声管测试技术,完成了理论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的仿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不同静压载荷作用下一体化覆盖层吸声特性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其多重耗能吸声机理。

李强[9](2019)在《某空投火箭炮着陆缓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箭炮具有射速快、火力猛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火力覆盖,非常适合作为空降作战的突击武器。如果火箭炮能够带弹空投,空投完成经过简单整理后即可投入作战,这对于取得战场的胜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需要处理好火箭弹着陆冲击过载偏大的问题。缓冲气囊由于具有质量轻、折叠性好、成本低等独特优势,在重装空投防护、返回舱的回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将气囊缓冲技术应用于火箭炮空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结合显式动力学理论分析火箭炮带弹空投的安全性,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满足空运、空投为前提并结合火箭炮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设计了轻型高机动车载火箭炮虚拟样机模型。选择了运载体,根据火箭炮的作战用途采用装弹车整箱更换发射箱的方式补充弹药,选择了瞄准机的运动方案,完成了起落架、回转体的设计,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火箭炮三维模型,分析了火箭炮的总体性能。(2)对重装空投概况和缓冲原理、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缓冲方式的优缺点,依据重装空投要求,选择缓冲气囊作为着陆缓冲方式,并根据火箭炮空投实践设计了火箭炮-气囊系统空投方案,确定了气囊的安装方式、材料、布局、数量,采用气囊参数配置理论设计了气囊的相关参数。(3)考虑到缓冲气囊技术在减缓冲击过载中的重要性,首先对气囊缓冲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缓冲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均匀压力方程,在LS-DYNA软件中采用控制体积法对影响气囊缓冲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装备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气囊内压变化曲线。(4)通过对三维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火箭炮-气囊系统着陆冲击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对火箭炮不同工况下的着陆冲击过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常与恶劣工况下,火箭弹的过载、轴向力均在安全范围内,火箭炮能够带弹空投;在极限工况下,由于部分气囊失效造成火箭弹冲击过载大幅增加,处于危险状态。在不同着陆工况下,发射箱上部火箭弹的冲击过载较大,中部火箭弹的轴向力较大,气囊失效对气囊系统的缓冲效果有较大影响。

苏运来[10](2018)在《双辐板盘典型应力特征概率寿命模型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辐板涡轮盘作为一种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并减轻其重量。然而目前关于双辐板涡轮盘结构设计和疲劳分析的研究很少。且针对涡轮盘典型应力特征的高温合金概率寿命预估精度不甚理想,如无法有效考虑因载荷不对称而出现的平均应力效应、几何不连续而产生的缺口效应以及大危险体积造成的尺寸效应等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高温合金的双辐板涡轮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综合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缺口效应及尺寸效应对疲劳寿命影响的概率寿命模型、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和弹塑性等寿命模拟试件设计方法的研究。首先,基于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对疲劳寿命影响的分析,注意到材料和载荷水平均对平均应力效应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可以有效考虑这两种因素的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和新应变寿命模型;其中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成功地预测了5种航空发动机常用材料的9组光滑试棒的疲劳寿命,其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均为所有对比模型中最小;新应变寿命模型对两种材料光滑试棒的寿命预估结果均在2倍分散带内,对GH4133材料的光滑试棒和中心孔试件的最大预估误差为-3.67%;两种寿命模型均展示了很好的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的疲劳寿命预估能力,同时通过对这两种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载荷越小、应力比越大,平均应力效应越明显。其次,通过研究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响应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首次加、卸载过程中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偏离弹性线的面积为塑性应变能损伤参量,并将其发展为等效塑性应变能损伤参量以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的影响,从能量的角度建立了适用于小缺口件中短寿命预估的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随后拓延提出其概率寿命预估模型以考虑材料、载荷、尺寸等随机因素,尤其是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分散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先采用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对8组光滑试棒和2组涡轮盘模拟试件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对光滑试棒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与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的预估结果难分伯仲,但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对模拟试件的预估误差仅有3.0%左右,明显优于其他模型;采用塑性应变能概率寿命模型对上述2组涡轮盘模拟试件进行可靠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寿命的分布趋势一致,给定可靠度下预估概率寿命最大误差在-26.0%以内,精度较高;此外,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分散性尤其是塑性分量的分散性对疲劳寿命分散性影响很大,不可忽视。再次,通过对疲劳缺口效应和尺寸效应的研究,发现缺口效应本质上也属于广义尺寸效应,而Weibull串联系统理论则可以较好地解释广义尺寸效应;分析对比了三参数Weibull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各自特点,发现Weibull分布能更好地描述疲劳寿命的分布,从而在相同材料不同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分布相似的假设下建立了可以描述任意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分布特性的三参数Weibull统一分布模型;基于“等概率寿命,等损伤”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将缺口附近任意应力、应力比下的小单元在损伤相等的意义下转化为目标应力、目标应力比下的等效体积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缺口效应和尺寸效应的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该方法对10组FGH96材料缺口棒试件的中位寿命预估结果基本都在2倍分散带内,对160件不同缺口类型、不同温度、不同厚度和不同载荷水平下的涡轮盘模拟试件的概率寿命预估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均为所有对比模型中最小,具有较强的概率寿命预估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然后,分析了涡轮盘常见失效形式和静强设计准则,在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ANSYS-MATLAB双平台的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和平台,并通过修正三参数Weibull统一分布模型近似等效地考虑了应力疲劳试验数据、循环应力应变曲线、载荷及尺寸等随机因素对疲劳寿命分散性的综合影响,对某双辐板涡轮盘进行了寿命可靠性高效自动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双辐板涡轮盘5个危险部位中有3个部位接近概率寿命设计下限,其余2个部位也距设计下限较近,从而基本实现了双辐板涡轮盘的等概率寿命设计,并在单辐板盘设计准则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双辐板涡轮盘优化设计的应力安全系数建议值。最后,提出了以最危险点Von-Mises等效应力、最大等效应力梯度和危险等效体积为相似条件的弹塑性等寿命模拟试件设计准则,并提出采用峰值载荷不变、以调整载荷比补偿的形式使模拟试件与辐板内腔之间危险体积相等的方法,对寿命可靠性优化后的双辐板涡轮盘辐板内腔考核部位进行了模拟试件设计,最终设计所得模拟试件与辐板内腔在Ps=500.%和Ps=99.87%时的概率寿命均基本相同,保证了两者的寿命相似性。

二、试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的耗散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的耗散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扩束系统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技术
        1.2.1 气动光学效应
        1.2.2 气动光学效应的发展阶段
        1.2.3 气动光学效应研究进展
        1.2.4 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国外研究现状
        1.2.5 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气动光学效应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2.1 概述
    2.2 气动光学中的流场分析
        2.2.1 流体力学理论
        2.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
    2.3 流场中的光线追迹方法
        2.3.1 流场中的光线传输机理
        2.3.2 流场与折射率场的映射关系
        2.3.3 流场中的光线追迹经典算法
    2.4 流场中的像质评价方法
        2.4.1 光程差
        2.4.2 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
        2.4.3 泽尼克多项式
    2.5 小结
第3章 大口径光学窗口结构及支撑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分析模型及方法
        3.2.1 分析模型
        3.2.2 分析方法
        3.2.3 材料选取
        3.2.4 结构设计
        3.2.5 受力分析
    3.3 支撑结构设计
        3.3.1 径向支撑
        3.3.2 轴向支撑
    3.4 支撑参数优化分析
        3.4.1 厚度
        3.4.2 径厚比
        3.4.3 遮拦比
        3.4.4 模态
    3.5 小结
第4章 扩束系统净化装置气动光学效应研究
    4.1 概述
    4.2 流场中的气动光学效应仿真计算
        4.2.1 分析模型
        4.2.2 网格设置
        4.2.3 求解器设置
        4.2.4 计算设置和过程
    4.3 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方法改进及像质评价
        4.3.1 光线光学法中的经典算法
        4.3.2 折射率梯度求解
        4.3.3 基于步长调节函数的光线光学法的改进算法
    4.4 流场中的光学像质评价
    4.5 实验验证与实验过程
        4.5.1 实验设计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对标
        4.5.3 补充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含激波外流场中的气动光学效应研究
    5.1 概述
    5.2 模型与方法
        5.2.1 分析模型
        5.2.2 网格设置
        5.2.3 求解器设置
        5.2.4 计算设置和计算过程
    5.3 变折射率介质中光线追迹的新算法
        5.3.1 含激波的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算法
        5.3.2 含激波的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新算法
        5.3.3 含激波的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新算法的验证
    5.4 高速流场中的像质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高分辨轻量化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航天器减振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空间相机振源分析和减振方案研究
    2.1 空间相机振动环境和振源分析
    2.2 空间相机减振方案研究
        2.2.1 减振方法概述与分析
        2.2.2 减振器方案概述与分析
        2.2.3 减振材料分析
        2.2.4 减振器结构初步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相机减振系统研究
    3.1 金属橡胶制备工艺研究
    3.2 金属橡胶的特点
    3.3 金属橡胶的本构关系研究
    3.4 金属橡胶的动力学模型和随机振动研究
        3.4.1 金属橡胶的动力学模型
        3.4.2 金属橡胶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3.5 金属橡胶减振器的参数计算
    3.6 金属橡胶减振器的力学特性研究
        3.6.1 金属橡胶18#减振器静力学试验
        3.6.2 金属橡胶18#减振器动力学试验
    3.7 轻量化同轴两反空间相机支撑结构和金属橡胶减振系统的设计
    3.8 硅橡胶的材料特性和本构模型研究
    3.9 硅橡胶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3.10 空间相机硅橡胶减振系统设计
    3.11 硅橡胶材料性能试验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属橡胶和硅橡胶减振性能仿真研究
    4.1 建立空间相机有限元模型
    4.2 静力学分析
    4.3 光机集成分析结果
    4.4 动力学分析
        4.4.1 模态分析
        4.4.2 频率响应分析
        4.4.3 随机振动分析
    4.5 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分析研究
    5.1 振动试验方法
    5.2 同轴两反空间相机正弦扫频振动试验
    5.3 同轴两反空间相机正弦振动试验
    5.4 同轴两反空间相机随机振动试验
    5.5 不同振动量级振动试验
        5.5.1 硅橡胶减振的空间相机不同振动量级正弦振动试验
        5.5.2 硅橡胶减振的空间相机不同振动量级随机振动试验
        5.5.3 金属橡胶减振的空间相机不同振动量级随机振动试验
    5.6 不同承载重量条件下金属橡胶减振性能试验研究
    5.7 金属橡胶不同压缩量条件下的空间相机随机振动试验
    5.8 振动试验前后光学检测结果对比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科学
        2.1.1 现代系统科学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2.2 经济学
        2.2.1 转轨经济学
        2.2.2 新制度经济学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2.3 企业管理学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爆磁压缩裘置
        1.3.2 电容器组装置
        1.3.3 固体套筒实验技术
        1.3.4 物理实验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套筒内爆简化模型
    2.1 薄壳模型
    2.2 不可压缩模型
    2.3 电作用量-速度模型
    2.4 全电路模型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套筒参数优化及内爆影响机制
    3.1 负载设计及优化
        3.1.1 负载优化
        3.1.2 套筒材料选择
    3.2 套筒参数的影响
        3.2.1 FP-1装置加载条件的计算
        3.2.2 FP-2装置加载条件的计算
    3.3 回流柱膨胀
    3.4 材料强度和塑性功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维弹塑性磁流体力学程序SOL1D
    4.1 基本方程
        4.1.1 运动方程(动量守恒)
        4.1.2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
        4.1.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4.2 材料动态行为
        4.2.1 状态方程
        4.2.2 本构方程
        4.2.3 层裂
    4.3 数值技术
        4.3.1 Von-Neumann有限差分格式
        4.3.2 人工粘性
        4.3.3 稳定性条件
    4.4 一维方程组及差分格式
        4.4.1 基本方程
        4.4.2 有限差分格式
        4.4.3 边界条件
        4.4.4 空腔打开与闭合
    4.5 磁应力张量及磁扩散
        4.5.1 洛伦兹力的张量形式
        4.5.2 磁扩散
        4.5.3 基本方程的磁场修正
    4.6 SOL1D程序结构
    4.7 SOL1D程序实验验证
        4.7.1 FP-1 装置飞层撞靶实验模拟
        4.7.2 ZR 装置上等熵压缩实验模拟
    4.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柱面内爆界面不稳定性研究
    5.1 MRT不稳定性
        5.1.1 有限厚度套筒的不稳定性
        5.1.2 材料强度的致稳作用
        5.1.3 FP-1 装置上的MRT实验
    5.2 柱面汇聚RM不稳定性
        5.2.1 Mikaelian分式及强度修正
        5.2.2 FP-1装置上的RMI实验
    5.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柱面汇聚压缩气粒两相流研究
    6.1 内爆加载特点
        6.1.1 FP-1 装置上充气压缩实验
        6.1.2 实验结果分析
    6.2 气-固两相流及颗粒-流体相间作用
        6.2.1 阻力和压力梯度力
        6.2.2 压力梯度力和阻力的比较
    6.3 稀疏两相流的一维模拟
    6.4 压力梯度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6.4.1 颗粒度的影响
        6.4.2 速度分布的影响
    6.5 与FP-1装置上的实验结果对比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7.1.1 固体套筒内爆理论研究方面
        7.1.2 磁场效应的影响方面
        7.1.3 材料动态强度的作用方面
        7.1.4 固体套筒内爆实验研究方面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博士学习期间论文发表和学术活动
致谢

(6)声学超材料阻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声学超材料
    1.3 声学超材料阻尼特性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能带结构计算方法
    2.1 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模型
        2.1.1 结构模型
        2.1.2 物理模型
        2.1.3 数学模型
        2.1.4 阻尼模型
    2.2 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能带结构计算
        2.2.1 ω(k)平面波展开法
        2.2.2 ω(k)平面波展开法结合迭代算法
        2.2.3 k(ω)平面波展开法
    2.3 对比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带隙特性研究
    3.1 粘弹性材料模量的频率相关性分析
    3.2 单模式Maxwell模型参数分析
        3.2.1 松弛时间和初始值不同
        3.2.2 松弛时间和最终值不同
    3.3 多模式Maxwell模型参数分析
        3.3.1 双模式模型
        3.3.2 三模式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维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能量耗散特性研究
    4.1 传输特性计算模型
    4.2 二维无阻尼声学超材料能量耗散特性
    4.3 粘弹性储能模量对声学超材料耗散特性的影响
    4.4 粘弹性损耗模量对声学超材料耗散特性的影响
        4.4.1 单模式Maxwell模型
        4.4.2 多模式Maxwell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粘弹性声学超材料设计
    5.1 基于遗传算法的粘弹性超材料拓扑优化
        5.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5.1.2 粘弹性超材料拓扑优化基本构型
        5.1.3 粘弹性声学超材料遗传算法的实现
        5.1.4 优化结果
    5.2 实验验证
        5.2.1 实验仪器及步骤
        5.2.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8)含亚波长压电阵列的新型半主动声学覆盖层低频吸声特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潜艇声隐身的重要性
    1.3 水下声学覆盖层概述
    1.4 覆盖层吸声特性的技术研究现状
    1.5 压电智能材料水下吸声特性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7 本章小结
2 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耦合空腔吸声体的声学理论建模
    2.1 引言
    2.2 含周期性亚波长压电阵列薄板的等效建模及特性
    2.3 亚波长等效薄板耦合空腔共振吸声建模
    2.4 算例验证
    2.5 基于分布式多模态共振的亚波长等效薄板声学规律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含亚波长压电阵列的复合覆盖层声学特性理论预测
    3.1 引言
    3.2 复合声学覆盖层全局四端网络
    3.3 复合声学覆盖层吸声特性
    3.4 算例验证
    3.5 复合覆盖层声学规律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计及背衬结构的一体化覆盖层吸声特性理论解析
    4.1 引言
    4.2 一体化声学覆盖层背衬结构声振特性
    4.3 一体化声学覆盖层的吸声特性
    4.4 算例验证
    4.5 一体化覆盖层声学规律探究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静水压力环境的一体化覆盖层吸声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覆盖层中非均匀橡胶层的有限变形
    5.3 覆盖层中均匀橡胶层的有限变形
    5.4 静压环境中一体化覆盖层的吸声特性
    5.5 算例验证
    5.6 静压载荷作用下一体化覆盖层吸声规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A 亚波长等效薄板耦合空腔吸声体控制方程的矩阵表达
附录 B 正交加肋三明治背衬板振动控制方程的矩阵向量元素
附录 C 典型潜艇的工作水深统计表

(9)某空投火箭炮着陆缓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箭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缓冲气囊研究现状
        1.2.3 冲击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火箭炮总体方案
    2.1 火箭炮性能指标
    2.2 运载体的选择
    2.3 储运发射箱设计
    2.4 起落架设计
    2.5 瞄准机设计
        2.5.1 高低机方案选择
        2.5.2 高低机设计
        2.5.3 高低机强度校核
        2.5.4 方向机设计
    2.6 底架设计
    2.7 总体布局与分析
    2.8 本章小节
3 火箭炮空投方案设计
    3.1 重装空投方式分类
    3.2 重装空投缓冲方式
        3.2.1 瞬时降低垂直下降速度
        3.2.2 有限距离内耗散能量
    3.3 火箭炮-气囊系统空投方案
        3.3.1 火箭炮-气囊系统空投过程
        3.3.2 气囊解析模型的无量纲转化
        3.3.3 货台-气囊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缓冲气囊缓冲特性分析
    4.1 缓冲气囊解析模型的建立
    4.2 气囊研究方法
        4.2.1 气囊研究的途径
        4.2.2 气囊有限元算法
    4.3 控制体积法的基本理论
    4.4 气囊缓冲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气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4.4.2 着陆初速度的影响
        4.4.3 排气孔面积的影响
        4.4.4 排气孔开启压强的影响
        4.4.5 初始压强的影响
    4.5 本章小节
5 火箭炮-气囊系统非线性有限元建模与缓冲过程仿真
    5.1 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法
        5.1.1 有限元法概述
        5.1.2 非线性动力学求解方法
        5.1.3 显式中心差分法
    5.2 火箭炮-气囊系统有限元建模
        5.2.1 模型的简化与网格划分
        5.2.2 约束的施加
        5.2.3 材料的定义
    5.3 火箭炮-气囊系统着陆缓冲过程仿真
        5.3.1 空投着陆工况
        5.3.2 火箭炮着陆冲击安全评价标准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10)双辐板盘典型应力特征概率寿命模型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涡轮盘寿命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轮盘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3 模拟试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2.1 引言
    2.2 常用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的应力寿命模型
    2.3 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
        2.3.1 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的提出
        2.3.2 修正Walker应力寿命模型参数的确定
    2.4 修正Walker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2.4.1 各平均应力修正模型的验证与对比
        2.4.2 基于修正Walker模型的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2.5 考虑平均应变影响的应变寿命新模型
        2.5.1 常用的考虑平均应力效应的应变寿命模型
        2.5.2 考虑平均应变影响的新寿命模型
    2.6 新应变寿命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2.6.1 SAE1045钢和CC450不锈钢疲劳寿命预估结果分析
        2.6.2 GH4133光滑试棒疲劳寿命预估结果分析
        2.6.3 GH4133中心孔拉伸件疲劳寿命预估结果分析
        2.6.4 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修正模型的对比
        2.6.5 应变比R对GH4133合金疲劳寿命影响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塑性应变能概率寿命模型
    3.1 引言
    3.2 基于能量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3.3 塑性应变能损伤参量
        3.3.1 塑性应变能损伤参量
        3.3.2 应力参量的选择
    3.4 塑性应变能寿命预估模型
    3.5 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3.5.1 多种材料光滑试棒疲劳寿命预估结果分析
        3.5.2 FGH96模拟试件疲劳寿命预估结果分析
        3.5.3 塑性应变能寿命模型与修正Walker模型对比分析
    3.6 塑性应变能概率寿命模型
        3.6.1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散性
        3.6.2 塑性应变能概率寿命预估模型
        3.6.3 螺栓孔模拟试件概率寿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
    4.1 引言
        4.1.1 疲劳中的缺口效应
        4.1.2 疲劳中的尺寸效应
        4.1.3 缺口效应和尺寸效应的关系
    4.2 疲劳寿命的Weibull分布
        4.2.1 Weibull分布
        4.2.2 变应力疲劳寿命Weibull统一分布模型
    4.3 涡轮盘模拟试件高温低周疲劳试验
        4.3.1 试件及试验安排
        4.3.2 模拟试件高温疲劳试验结果
        4.3.3 模拟试件断口特征分析
        4.3.4 模拟试件疲劳寿命的分布
    4.4 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
        4.4.1 等效体积的转换
        4.4.2 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
    4.5 等效体积概率寿命分析方法的验证与分析
        4.5.1 FGH96材料缺口棒疲劳寿命分析
        4.5.2 涡轮盘模拟试件概率寿命分析
        4.5.3 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的分析与探讨
    4.6 考虑三类随机因素的涡轮盘模拟试件概率寿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5.1 引言
    5.2 优化方法
    5.3 轮盘的优化设计准则
        5.3.1 有害变形
        5.3.2 轮盘破裂
        5.3.3 低循环疲劳破坏
    5.4 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5.4.1 双辐板涡轮盘组件有限元模型
        5.4.2 双辐板涡轮盘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3 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优化约束条件的确定
        5.4.4 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5.5 某双辐板涡轮盘强度及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
        5.5.1 某双辐板涡轮盘有限元计算参数
        5.5.2 双辐板涡轮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5.3 双辐板涡轮盘初始模型分析
        5.5.4 某双辐板涡轮盘的强度及寿命可靠性优化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辐板涡轮盘疲劳模拟试件设计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模拟试件设计理论
    6.3 弹塑性等寿命轮盘模拟试件设计方法
        6.3.1 模拟试件设计相似准则
        6.3.2 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梯度的获取
        6.3.3 模拟试件设计方法
    6.4 双辐板涡轮盘模拟试件设计
        6.4.1 双辐板涡轮盘考核部位的确定
        6.4.2 双辐板涡轮盘模拟试件的优化设计
        6.4.3 双辐板涡轮盘模拟试件强度校核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工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试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的耗散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扩束系统气动光学效应抑制方法研究[D]. 张庆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2]高分辨轻量化空间光学相机减振技术研究[D]. 宋文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11)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5]磁驱动固体套筒内爆理论与实验研究[D]. 章征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6]声学超材料阻尼特性影响机理研究[D]. 郭凤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7]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8]含亚波长压电阵列的新型半主动声学覆盖层低频吸声特性理论研究[D]. 张志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9]某空投火箭炮着陆缓冲研究[D]. 李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10]双辐板盘典型应力特征概率寿命模型及寿命可靠性自动优化设计方法[D]. 苏运来.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论建立国防工业布局耗散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