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一、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论文文献综述)

赵侃侃[1](2021)在《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胃癌病人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9年胃癌病人数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根据是否行HIPEC,分成HIPEC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以及复发和生存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系统检索英文和中文数据库有关预防性HIPEC对胃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生存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中,一共纳入163例胃癌患者,其中HIPEC组48例,对照组1 15例。HIPEC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并存症,肿瘤部位、分期、分级、术前肿瘤指标等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HIPEC组全流时间为术后4.87天,术后住院时间为9.85天;对照组全流时间为术后4.6天,术后住院时间为9.07天,两组相比无显着差异。HIPEC组与对照组其他并发症的比较也无显着差异:发热(10.4%vs 7%,P=0.528);吻合口瘘(2.1%vs 0.9%,P=0.504);肠梗阻(4.2%vs 1.7%,P=0.582);切口感染(2.1%vs 1.7%,P=1);术后30天内死亡率(2.1%vs 0.9%,P=0.504);术后30天内再手术率(2.1%vs 1.7%,P=1);Ⅱ级及以上肝毒副反应(6.2%vs4.3%,P=0.694);Ⅱ级及以上肾毒副反应(2.1%vs 0%,P=0.694);呼吸衰竭(2.1%vs0.9%,P=0.504)。HIPEC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无显着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淋巴结分期是胃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HIPEC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术前CA19-9水平以及淋巴结分期是总生存的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一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HIPEC不增加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吻合口瘘(RR=0.95,95%CI,0.45-2.21;P=0.98);肠梗阻(RR=0.72,95%CI,0.34-1.53;P=0.4);十二指肠残端瘘(RR=1.17,95%CI,0.34-4.06;P=0.8);切 口感染(RR=1.02,95%CI,0.45-2.30;P=0.96);骨髓抑制(RR=1.16,95%CI,0.86-1.57;P=0.34)。1年复发率HIPE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年复发率,HIPEC组低于对照组(RR=0.45,95%CI,0.32-0.64;P<0.00001);5 年复发率,HIPEC 组低于对照组(RR=0.48,95%CI,0.30-0.77;P=0.002);腹腔复发率:HIPEC 组低于对照组(RR=0.45,95%CI,0.34-0.61;P<0.00001)。HIPEC 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1 年生存率(RR=0.64,95%CI,0.47-0.88;P=0.005);3 年生存率(RR=0.62,95%CI,0.54-0.71;P<0.00001);5 年生存率(RR=0.80,95%CI,0.70-0.92;P=0.001)。结论:1.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不增加胃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行。2.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远期预后的影响,有待于高质量、大样本,各项结局指标定义清楚的随机对照研究。3.腹腔热灌注化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具体方案,尤其是药物选择,有待于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2](2020)在《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年龄标准化的5年存活率为27.4%。过去十年间,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胃癌年死亡率由3.8%降为2.3%[1]。我国胃癌病人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与全球其他区域存在差异。目前,

贺通,王黔,王海斌,严芝强,谢海涛,刘文甜[3](2020)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对cT3~4NxM0期胃癌患者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cT3~4NxM0期胃癌患者开腹后及关腹前腹腔冲洗液分别行细胞学检测(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对cT3~4NxM0期胃癌患者腹腔癌细胞脱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均经胃镜活检证实,常规行胸片及胃低张增强CT检查,无远隔脏器转移征象,临床分期为T3~4NxM0期,依据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共73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介入组31例,对照组42例。介入组患者均采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放入导管,行动脉灌注化疗加胃动脉栓塞术。介入术后14 d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手术。均在开腹后和关腹前予300 mL温生理盐水行腹腔冲洗,冲洗后立即收集腹腔冲洗液,行离心、涂片,每份冲洗液涂片6张,行瑞氏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找癌细胞。结果介入组开腹后腹腔冲洗液中,PLC检测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9.7%(3/31),低于对照组中开腹后腹腔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35.7%(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介入组的开腹后脱落癌细胞阴性例数28例中关腹前阳性例数1例,对照组中开腹后脱落癌细胞阴性例数27例中关腹前阳性例数7例(P=0.049)。结论胃癌手术过程中可造成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可减少cT3~4NxM0期胃癌腹腔内癌细胞的脱落,同时可降低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

余析桐[4](2020)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炎性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胃癌患者在接受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术的过程中,手术引起的创伤应激以及腹腔热灌注化疗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双重的刺激与压力,由此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增多,进而引起炎性因子的激活与释放,加重患者病理性变化,造成机体高炎症状态,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转归。利多卡因作为一种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的同时也是一类膜稳定剂,相关研究已证实它可以抑制机体应激产生的多种炎症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典型的α2受体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选择性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从而对机体起到镇静、镇痛、抗焦虑以及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这些效果在各项临床试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复合静脉输注对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炎性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将右美咪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用于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麻醉管理中,并观察记录各时间点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以及术后VAS评分,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术后转归的影响,旨意达到减轻外科手术以及灌注治疗带来的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方法:80例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被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L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利多卡因及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组(DL组)和对照组(C组)四个组别,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应用负荷剂量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利多卡因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使用、生理盐水,然后持续泵注维持剂量至灌注结束前30min。在给药前(T1)、手术完成时(T2)、灌注治疗结束时(T3)、术后2h(T4)、术后24h(T5)五个时间点收集四组患者静脉血液标本,离心后置于-70℃冰箱中等待测定。检测并统计5个时间点各组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以及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同时记录并统计分析四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之间的差异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T2、T3、T4和T5时血清中的IL-6,TNF-α的水平都较T1时间点有所升高(P<0.05)。与C组相比,L组T2、T3、T4和T5时血清中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4和T5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和DL组在T2、T3、T4和T5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D组和DL组在T2、T3、T4和T5时间点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有所降低(P<0.05),且DL组明显低于D组(P<0.05)。与C组相比,L组和D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24h的VAS评分较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L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明显减小(P<0.05)。与L组相比,D组患者在术后8h、24h的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较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患者相比,DL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分值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中D组和DL组苏醒与拔管所需时间延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及利多卡因的复合应用可以减轻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所引起的炎性反应,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冯峰[5](2020)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胰腺癌预后不良,根治术后复发率仍高。腹腔热灌注技术凭借高温杀伤、机械冲刷肿瘤细胞的特性,已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鲜有腹腔热灌注技术应用于可切除胰头癌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于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中心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数据,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PD)2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组(PD+IPHP)28例。PD+IPHP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4天接受腹腔热灌注治疗,灌注液采用温热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PD+IPHP组和PD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D+IPHP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9.0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82.35%,2年生存率为49.41%。PD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3.0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51.00%,2年生存率为27.33%(Log Rank检验,P=0.030;Breslow检验,P=0.039)。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腹腔热灌注治疗为影响胰头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P=0.038;HR=0.363,95%CI:0.14-0.94)。结论:腹腔热灌注技术显着延长了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期,且并未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红敏[6](2018)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术前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第2个疗程后815 d进行胃癌根治手术,对照组仅采用胃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实施5个疗程的常规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统计比较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后临床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理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38例动脉介入化疗后临床症状减轻,且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8例动脉介入化疗后轻度有效23例、中度有效12例、重度有效2例、无效1例;术后随访无病例脱落,两组术后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术后24、36个月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李振凯,董茂盛[7](2015)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总结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对有关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显着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可有效提高肿瘤及门静脉的药物浓度,既可直接杀伤、破坏癌细胞,还可有效防治肝及淋巴结转移,并可减少毒副作用;动脉灌注化疗短时间内就可导致癌细胞核发生固缩和碎裂;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时间一般为49周,然后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进一步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理论上较静脉全身化疗更有优势,进一步多中心、大型的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为其开辟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邢雪花,王琳,盛莉,孙达统,邱纯[8](2014)在《术前选择性动脉方法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针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前插入化疗阶段,研究其临床效果及观察患者病理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03/2013-03在术前选择性动脉方法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5例,同期随机选择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规性直接手术方法应用,分析比较两组情况得出最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反应.研究组在术后病理有不同程度表现,且两组在切缘指标中显示研究组的肿瘤浸润范围明显更小.研究组在介入化疗后较对照组的生存期具有明显优势,25例患者全部采用根治性手术,且在术后3年生存率达到84.0%.结论:进展期胃癌选择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介入的方式相对直接手术的患者疗效显着,且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刘锐锋,王小琦,王小虎,张春林[9](2012)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或单独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年1月—2011年5月)、EMBASE(2000年1月—2011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0年1月—2011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0年1月~2011年5月)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2000年1月—2011年5月),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查找。按照纳入标准,全面搜集有关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AIC+S)与全身静脉化疗(IVC+S)或单独手术(S)治疗局部晚期胃癌方面的临床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AIC+S组与IVC+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为1.70(1.41~2.05),姑息性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为0.37(0.04~3.13)。在治疗应答率中,病理学应答率、临床应答率RR(95%CI)分别为1.33(0.96~1.84)和1.32(0.50~3.44)。化疗不良反应中,除胃肠反应RR(95%CI)为0.52(0.28~0.94),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其他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0.64(0.38~1.07)、0.88(0.29~2.64)、0.93(0.53~1.61)。术后并发症方面,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2.46(0.49~12.34)、0.53(0.05~5.57)、2.10(0.20~22.26)。IAIC+S组与S组相比,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30(1.16~1.45)和0.58(0.42~0.79)。1、2、3和5年生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11(1.03~1.20)、1.36(1.09~1.69)、1.70(1.35~2.14)和1.85(1.30~2.65)。术后并发症方面,无论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0.78(0.27~2.28)、0.65(0.16~2.65)、1.15(0.43~3.10)。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切除率、总生存率、化疗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指标上,都显示出动脉灌注化疗的优势。

陈伟,谭国胜[10](2012)在《血管介入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1953年Seldinger创立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奠定了现代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石。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血管介入治疗应用于中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后通过近30余年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肯定了其对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目前,血管介入治疗已深入应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多个病种,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消化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二、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论文提纲范文)

(1)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热灌注治疗仪器
        2.3 热灌注化疗的禁忌症
        2.4 研究方法
        2.5 结局指标
        2.6 随访
        2.7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病人的基线资料
        3.2 并发症的比较
        3.3 胃肠道肿瘤指标分析
        3.4 生存分析
        3.5 复发率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质量评价
        2.4 资料提取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4 并发症的发生率
        3.5 预防性HIPEC对生存率的影响
        3.6 预防性HIPEC对复发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难点1:胃癌的高风险人群筛查及其健康管理
难点2:遗传性胃癌诊断、预防和管理
难点3:胃癌病人是否需要常规检测并根除HP
难点4:EUS和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是否应该常规用于胃癌分期检查
难点5:胃腺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病人常规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其价值
难点6:晚期胃癌二线或三线化疗的考量因素及其合理使用,以及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难点7:LAGC病人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难点8:ESD术后切缘阳性的后续治疗原则
难点9: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含内镜切除)后随访及其时限
难点10: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证,以及除临床分期以外的其他考量因素
难点11:直接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如何选择辅助化疗方案,Ⅰ期胃癌术后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
难点12:胃癌新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治疗模式及临床疗效评价
难点13: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或降期者,如何决定根治手术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
难点14:胃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欠佳但仍未见远处转移且可切除病人可否考虑手术,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难点15:胃癌新辅助治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病理完全缓解(pCR)病人,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难点16: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方式选择(平面清扫或立体清扫)
难点17:脾门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和清扫策略
难点18:胃癌手术行D2/D2+淋巴结清扫中如何处理No.11p、No.12a、No.13、No.14v和No.16a2/b1淋巴结,No.14v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以及No.6a、No.6i、No.6v淋巴结细化的实际意义
难点19:符合PPG指征的胃癌,是否需要常规清扫No.6淋巴结,如远端切缘无法满足要求,应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还是改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难点20: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送检推荐数目及新辅助治疗对其影响
难点21:食管胃结合部癌不同分型或分期方式的可操作性
难点22:不同类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难点23: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难点24: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定义及分级
难点25:胃癌伴有远处转移发生出血急症时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难点26:胃癌病人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原则
难点27:Ⅳ期胃癌进行转化治疗的人群选择,手术指征、切除范围及术后治疗
难点28:单纯腹腔灌洗液细胞学阳性(CY1)胃癌的治疗原则
难点29:胃癌伴腹膜转移者,行腹腔治疗还是全身化疗
难点30:胃癌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的区别
难点31:残胃癌或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肿瘤床、吻合口、局部区域淋巴引流区)病人,是否推荐手术或局部放化疗
难点32: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临床T分期为cT2时如何进行淋巴结清扫
难点33:胃癌放疗技术选择及照射剂量、照射体积的界定,如何进行正常器官保护及呼吸运动管理,以及放疗对胃充盈状态的要求
难点34:存在化疗相对禁忌证的晚期胃癌病人,如何选择个体化药物及方案
难点35:晚期胃癌病人疾病控制后的维持治疗
难点36:对于HER2阳性不能切除的进展期或复发胃癌,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是否推荐继续给予曲妥珠单抗跨线治疗
难点37:胃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特点和免疫治疗适应证
难点38:免疫治疗是否可提前至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是否推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编审人员名单:

(3)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对cT3~4NxM0期胃癌患者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1.3 细胞学检查 PLC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开腹后、关腹前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
    2.2 两组开腹后腹腔脱落癌细胞阴性而关腹前阳性例数
3 讨 论

(4)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炎性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非阿片类药物在镇痛作用上的研究
    参考文献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三、治疗方法
        1.观察组
        2.对照组
    四、病理治疗效果
    五、观察指标
    六、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后临床体征变化
    二、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后并发症
    三、观察组动脉介入化疗后病理治疗效果
    四、手术情况
    五、两组术后并发症
    六、两组术后生存率
讨论

(7)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理论基础
    1.1 肿瘤药代动力学
    1.2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机制
    1.3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优势
    1.4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进展期胃癌的病理改变
2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评估
    2.1 治疗前胃癌的分期
    2.2 疗效评价标准
3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的化疗方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3.1 化疗方案
    3.2 化疗后的手术时机
4 小结

(10)血管介入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血管介入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二、血管介入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三、血管介入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四、血管介入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四、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D]. 赵侃侃.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2]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8)
  • [3]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对cT3~4NxM0期胃癌患者腹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J]. 贺通,王黔,王海斌,严芝强,谢海涛,刘文甜. 贵州医药, 2020(07)
  • [4]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胃癌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炎性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D]. 余析桐.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D]. 冯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黄红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03)
  • [7]进展期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J]. 李振凯,董茂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11)
  • [8]术前选择性动脉方法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影响[J]. 邢雪花,王琳,盛莉,孙达统,邱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21)
  • [9]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系统评价[J]. 刘锐锋,王小琦,王小虎,张春林. 肿瘤防治研究, 2012(09)
  • [10]血管介入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J]. 陈伟,谭国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01)

标签:;  ;  ;  ;  ;  

胃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