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焦、心包、胰

浅谈三焦、心包、胰

一、三焦、心包、胰脏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翠[1](2021)在《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综合“湿热与多个系统或重大疾病相关”的认识以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研究现状,基于温病湿热理论体系内涵,系统探讨湿热与MetS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从湿热论治MetS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研究方法:采取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数据挖掘和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理论研究部分,对温病湿热理论体系所涉及的概念、源流及内涵进行系统梳理;文献研究部分,包括MetS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古籍文献中湿热与糖尿病等MetS构成组分的有关论述以及基于古今文献的湿热与MetS相关性探讨;数据挖掘部分,以中国知网、万方和Pub Med为检索数据库,整理近50年来研究MetS湿热证/质的所有文献以及研究糖尿病等MetS构成疾病组分湿热复合证型和治法方药的相关文献,分别分析MetS湿热证/质的发文量、分布等现代研究现状以及湿热证的病位、兼夹证素、经典方频数分布,并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自拟方的用药规律;流行病学调查部分,以宁夏地区MetS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中医四诊信息等资料,参考《证素辨证学》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素权值计算和分级后,再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MetS湿热证的危险因素以及与其他证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理论与文献研究结果:温病湿热理论至明清时期已形成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虽然中医学并无MetS之名,但其构成组分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与湿热相关的论述自古有之。基于《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温病学经典着作结合MetS病情特点,认为MetS湿热证的发生源于过食膏粱厚味致使“太阴内伤”;病机特点为脾胃湿热、中满败坏和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病情进展过程中可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与湿热邪气交扭混乱,进而阻于中焦、蒙蔽清窍、入血聚脏、浸淫皮肤经络筋骨,引起糖尿病、中风等MetS伴发病及并发症;苦辛法是MetS湿热证的主要治疗法则,小陷胸汤、宣痹汤等是其代表方剂。2.数据挖掘研究结果:纳入67篇MetS与湿热相关性文献,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尚属空白,MetS湿热证易侵犯脾脏及兼夹血瘀和气虚。分别纳入356篇、12篇、6篇、17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与湿热相关性文献,其中糖尿病湿热证易侵犯脾、肾、胃及兼夹血瘀、阴虚、气虚;高血压湿热证易侵犯脾及兼夹血瘀、阴虚和气虚;血脂紊乱湿热证病位在肾、肝且易兼夹阴虚;肥胖湿热证病位在脾且易兼夹痰。从188篇湿热证治法方药相关文献中提取出29首经典方(葛根芩连汤、黄连温胆汤、四妙散等)和77首自拟方。对77首自拟方152味中药进行分析,四气分布频数依次为寒、温、平,五味分布频数依次为苦、甘、辛,归经依次为脾、胃等,在支持度个数=13,置信度=0.6的前提下,得到自拟方的核心药物是以黄连配伍葛根、半夏、黄芩、丹参、苍术等组合。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431例MetS患者中,病位证素以肝、肾、脾为主,病性证素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湿、阳虚、痰。湿热证组61例(占比14.15%),其中湿热并重者30例、湿重于热者27例、热重于湿证者4例,易侵犯肝、肾、脾及兼夹阴虚、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体重指数、高血糖家族史、异常情绪、睡眠质量、在外就餐和吸烟史6项是MetS湿热证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肾、脾、胃、心神、筋骨以及阴虚、痰、阳亢、气滞、血瘀、津液亏12个证素分级程度与MetS湿热证的发生呈正相关,并且湿邪越明显,脾脏病变的程度越重,而燥证的表现相应减轻。研究结论:1.湿热与MetS发病存在相关性,但此方面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虽然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增长缓慢,特别是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尚属空白,缺乏对两者关联性的机制研究。2.“北方亦多湿病”。MetS湿热证最易侵犯的部位是脾胃和肝肾,最易兼夹阴虚、痰、血瘀、气滞、气虚等证素,特别是阴虚、湿热常相兼致病,而减重、保持乐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饮食清淡以及戒烟等是预防MetS湿热证发生和进展的重要举措。3.温病湿热理论为MetS湿热证提供了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的理论指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病因为膏粱厚味、太阴内伤;其二病机特点为脾胃同病、本虚标实、有伤阴伤阳之别;其三预防要点为淡薄滋味;其四治法方药为辛开苦泄,葛根芩连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是有效的分解湿热经典方剂;其五临证要点为“清热逐湿,法从多途”“紧抓脾胃,勿忘肝肾”“养阴化痰,顾及兼证”“病证结合,有的放矢”。

王逗逗[2](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李伟[3](2021)在《《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湿病是指外感湿邪侵袭人体,或脏腑功能运行失司,而致水湿痰饮等湿邪潴留体内的一类病证的总称。湿病所涉及的病证广泛,几乎涵盖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同时加上现代社会缺乏体能运动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由于脑力劳动过度而导致的种种身心状况失衡的情形,均可造成湿邪停聚体内,且可因此招引外湿。《伤寒论》作为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有关伤寒热病的临床着作,其中亦有多处关于湿病证辨治的论述。然明清以来温病流行,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总结前人对于外感温病理论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展了仲景外感病中有关湿病证的治疗,着成《温病条辨》一书,并开创了三焦辨证体系,不断完善治疗方法与用药经验,特别是为温邪由口鼻侵袭人体的外感疫病指明了辨治思路与方向。鉴于此,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有关湿邪致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文中湿病的辨证施治思路与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将会对现代临床中疾病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关于湿病证候的总结对比、湿病病位病机的比较研究,以及治法和方药的分析总结,以期探寻两者辨治思路与方法的异同,从而得出在湿病治疗过程中对于湿邪的认识与处理的基本规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企盼能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包括湿病相关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等,形成湿病研究的参考标准与分类标准。2.经典梳理: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条文与所用方剂的逐一归纳分析与整理,总结出湿病常见的证候类型。3.比较研究:通过对两书中的湿病按照病位进行归类,探讨对比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湿病的整体治法治则进行比较研究。4.数据统计: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方剂进行组合模式和关联规则分析,并统计其湿病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的特点等。结果:1.通过对文中湿病相关的名词的梳理与统计,得出《伤寒论》中与湿病最密切相关的病名或病证表述共计18条,而《温病条辨》中与湿病密切相关的病名或病证表述则为15条。2.通过整理归纳出《伤寒论》中湿病类方剂合计50首,其中风湿类证候占24%,寒湿类证候占36%,湿热类证候占40%。整理出《温病条辨》中湿病类方104首,风湿类证候占9%,寒湿类证候占34%,湿热类证候占57%。(1)《伤寒论》中所述的风湿证候侧重于风湿寒化类证候,而《温病条辨》不仅继承了仲景的风湿寒化证候,而且广泛发展出了风湿化热的诸多证候。(2)《伤寒论》中所述的寒湿类证候多为阳气受损或误治后所致的湿寒内生,而《温病条辨》中所述的寒湿类证候则多属外感与内生相引相召而发。(3)《伤寒论》中所论的湿热证候常为湿邪郁久化热所致,而《温病条辨》所论湿热证候则多属内外相感而得。3.《伤寒论》中所述湿病的病位主要以中焦脾胃为主,次则兼及心肾系统,其病机主要为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湿邪停留脏腑及机体各部,甚则累及心肾系统;而《温病条辨》病位则以脾、胃、肺为主,久则累及心肾系统,病机主要为脏腑或经络等为湿邪所困,同时兼见湿浊停聚机体。(1)《伤寒论》上焦湿病主要以心肺系统为中心,常涉及肌表经络受邪,多为心阳受损,肺失和降;《温病条辨》上焦湿病则以肺卫系统为主,病久失治常易致心包受累。(2)《伤寒论》中焦湿病以脾胃系统为主,且包括肝胆与肠道;《温病条辨》中焦湿病同样以脾胃为中心,但常与上焦肺卫相关。(3)《伤寒论》下焦湿病以肝肾系统为中心,病位包括大小肠,肾与膀胱等;《温病条辨》下焦湿病同样以肝肾系统为核心,病位涉及肾与膀胱,大小肠等,同时又与上焦中焦密切相关。4.《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有关湿病的治疗主要分为祛邪除湿法为主,次则为扶正以祛湿邪,以及扶助正气为主三个方面。(1)《伤寒论》中所述以祛邪为主治湿病的方剂占比为38%,其方法包括宣肺通阳发汗法、催吐法、攻下法和清热除湿法;《温病条辨》中的以祛湿邪为主的方剂占比约为49.1%,包括宣肺发汗法、宣肺利湿通经法、吐下法、清热除湿法以及利湿退黄法等。(2)《伤寒论》治疗湿病中以扶正祛湿法为主的方剂占比为52%,包括和解少阳利水饮法、温中通阳化湿法、辛开苦降除痞法、温肾通阳利水法以及滋阴清热逐湿法;《温病条辨》扶正兼祛湿法类方剂约占33.3%,常包括调和肝脾祛邪法、疏泄肝胆化湿浊法、健脾除湿法、和胃利湿法、调畅中焦气机祛湿法以及滋阴清热除湿法。(3)《伤寒论》中以扶助正气为主的治湿法类方剂占比为10%,包括温固下焦以涩肠止利法、回阳救脱法;《温病条辨》之扶正治湿法为主的方剂约占17.6%,包括甘温涩脱止利法、温阳补肾法、填精固涩法以及阴阳双补法。5.《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治疗方药的频率与四气五味归经特点。(1)《伤寒论》中湿病治疗药物中温性药物占39%,寒性占29%,平性占21%,热性药占10%,凉性药占1%;《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药物中温性占44.52%,寒性占28.08%,平性占16.27%,热性占7.36%,凉性占3.77%。(2)《伤寒论》中湿病治疗药以甘、苦、辛味药物为主,分别占39.34%,26.89%和26.56%;《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药以辛、甘、苦味药物为主,分别占32.28%,30.54%和29.60%。(3)《伤寒论》中有关湿病治疗的归经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为脾、肺、胃、心、肾等经,而《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归经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为脾、胃、肺、心、肾等经。结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中关于湿病的相关条文与方药的梳理,并从湿病的相关证候类型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文对于湿邪的描述均包含有致病因素与病理产物两个方面。当然两者通常又相因相生,相与为一,不能将其完全的割裂开来。但《伤寒论》更多倾向于湿邪内生病证的阐述,而《温病条辨》中湿邪则侧重于外感与内生的相互作用。《伤寒论》中湿病病位以后天之本的脾系统和先天之本的肾系统为中心,进一步累及其他脏腑经络等,其主要病机为脾肾阳伤,久则兼及脏阴。《温病条辨》中所述湿病的病位则以中焦脾胃为轴,同时与上焦和下焦紧密相关,病机主要为肝脾升清失常,肺胃通降失职。《伤寒论》中湿病的治疗以心肾系统为中心,并时刻不忘顾护脾胃之气;而《温病条辨》中湿病的治疗则以调节脾胃升降为核心,同时注意宣畅上焦和通利下焦。且《伤寒论》中湿病所用方药主要是从调节脏腑功能的角度着手,方证相合,湿邪自去;而《温病条辨》在整体把握湿病病证的基础上,并在方剂中广泛使用了化湿利水的相关药物。通过两书中关于湿病证候的总结归纳,可以看出其与脏腑的关系密切,其中风湿类证候中主要涉及的脏腑包括肺卫、肺脾、肝脾、肝肾等系统;而寒湿类证候则包括肺卫、脾胃、脾肾、肝脾、肝肾等系统;湿热类证候则分为肺卫、脾胃、肝胆、脾肾、肝肾等系统。

吕东兴[4](2020)在《王秀阁教授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导师既往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探析导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特色、用药规律,总结导师临证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消渴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王秀阁教授门诊消渴病病例共102例,计219个诊次,病案格式按统一格式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将医案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利用平台软件的频次分析功能、关联原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找出治疗消渴病方剂的配伍规律,总结出新处方。结果:通过软件分析,得出使用频率较高药物如黄芪、麦冬、五味子等。通过“组方规律”(支持度64%,置信度为0.7)分析医案处方,得到核心处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出6组潜在药物组合,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得出3组新方组合。结论:1药物频次方面:补虚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清热燥湿药、活血化瘀药;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2处方方面:核心处方为黄芪、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牛膝,得出6组潜在药物组合与3组新方组合。新方药物组合分别如下:第一首:五味子、茯苓、枳实、麦冬;第二首:全蝎、蜈蚣、苏梗、天麻、茯神;第三首:五味子、茯苓、太子参、泽泻、麦冬。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的分析结果可知,王秀阁教授治疗消渴病,临证用药以健脾扶正为主,且尤其注重化瘀通络与调畅气机。本研究是通过数据发掘方法总结王秀阁教授在治疗消渴病方面的经验,下不足之处在于,本试验仅能反映导师的部分学术思想,不能概括其学术思想的全貌,且样本容量有限,应扩大样本容量以增加可信度。

王堇屹[5](2020)在《论正胰腺脏位 还十二指肠腑名》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芳,罗雄[6](2019)在《王一仁之六经汇通析义》文中提出六经的本质应是古人对天地万物发展规律的探索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认知模型,其内涵随认知对象的不同而异。民国名医王一仁之六经中西汇通乃是以西释中,借西医之生理系统学来说明六经之理义,以期能使读者明晰。王氏汇通之学尚难以尽析六经之奥义,读者当鉴其可鉴之处,明六经用六经,以益于传承与发展中医。

邓怀涵[7](2019)在《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及临证运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梳理总结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陈潮祖教授医案进行综合分析,基于“膜腠三焦”理论解析其遣方用药特点,探索“膜腠三焦”理论在临证中的运用要点。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陈潮祖教授相关的着作、论文、医话、医案,对所收集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梳理总结其中与“膜腠三焦”理论相关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对前期收集的陈潮祖教授医案进行整理,制定医案筛选标准,将整理筛选出的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遣方用药特点和常见病用药规律,以探讨“膜腠三焦”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结果:1.陈潮祖教授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中,从三焦的形质、生理功能到病理、治法方药构建了具体而完整的“膜腠三焦”理论体系。统一了《内经》、《难经》对三焦认识的矛盾之处,提出三焦由膜与腠组成,将膜的概念扩展为人体中的所有膜组织,涵盖了经隧的管壁,并将腠理纳入三焦范畴,拓展了三焦形质结构。在描述三焦生理功能时,从形质的角度强调了三焦连络五脏六腑、沟通肢体百骸的作用。基于肝主筋、膜为筋的延展、三焦形质的有形部分由膜组成,提出了三焦形质属肝系的新见解,为多系统疾病均可从肝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三焦病理和治则方面,除了论述腠理中津气运行失调的病理和治法,更是强调了三焦形质结构即筋膜、经隧挛急在发病中的重要性。2.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陈潮祖教授医案,得出与“膜腠三焦”理论相关的遣方及用药特点如下:陈潮祖教授常用甘草、白芍以缓解筋膜与经隧挛急,茯苓、白术、泽泻、法半夏以祛除三焦湿邪,柴胡、陈皮、枳壳以通畅三焦气机,用桂枝温肾化气以补充三焦卫气之源;四气五味统计可以看出陈潮祖教授常用温阳化气、散寒补阳的温性药,通行三焦津气、疏达五脏气机的辛味药,缓急止痛、补虚、甘淡渗湿的甘味药;药组与药对组合主要是利水渗湿、柔肝缓急与温阳化气的组合;常用方剂中,五苓散、小青龙汤、平胃散、当归芍药散、真武汤、小柴胡汤、调肝散、四逆散八首方剂可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三焦气机不畅、水饮停滞、膜隧挛急,并兼顾调五脏以通调三焦的治本之法。对于桂枝汤和葛根汤,则强调了方中缓解膜隧挛急的药物。陈潮祖教授治咳嗽常用方是小青龙汤合四逆散、平胃散,体现了肺肝脾肾同调兼疏通三焦气津、宣散寒邪的治法;治痹证常用调肝散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体现了健脾、温肾、疏肝兼顾疏散三焦风寒之邪、淡渗三焦湿邪、缓和膜隧拘挛的治则;治疗胃痞,用四逆散合胃苓汤疏肝健脾、行气除湿以疏通三焦兼缓和膜腠;治疗风疹,强调了风疹的病位在三焦,以局方消风散加减以开宣肺气为主,祛除三焦风邪、通行三焦气津、缓解膜腠挛急;治不寐以使卫阳入阴为着眼点,调肝为主,兼通调三焦气津,常用柴桂五苓散加减。从其选方可以看出,以上诸病虽属不同系统,但立法均立足于调整五脏功能与疏通三焦腠理、柔和三焦膜隧,以恢复津气血精液的正常流通。结论: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理论是具有创新性、完整性、实用性的理论体系,其中针对三焦形质结构的深入研究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补充。“膜腠三焦”理论运用于临床的关键点在于——疏通腠理、柔和膜隧以治标,调五脏以治本。“通”是“膜腠三焦”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本质意义。

耿春红[8](2018)在《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文中提出"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并将之贯穿于一切活动中。该思想对中医学养生理论的建构作用影响巨大,"治未病"与"合于四时阴阳"是其重要的两点体现。道家的"道法自然"观,既是中医养生学的哲学基础,也是其理论指导。因此在"道法自然"观的基础上,在治未病和合于四时阴阳的原则下,结合《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从当下每天每一时刻做起,来谈养生,将更有具体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古人将之分为十二时辰,即是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用来说明人体一昼夜中阴阳的消长及盛衰的情况,而每日的十二个时辰,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可依据于此,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总结十二时辰养生法,将养生实践在每一天每一个时辰中,并从少时年轻做起,贯穿终生,以期实现强健体魄、健康心智、长命多福的愿景。

屈慧敏[9](2018)在《《中医之道:古老医术解读》(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而它的发展又离不开与国外的交流,所以,很有必要翻译与学习西方的研究成果。但是,近年来引进的中医着作远远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所以,译者决定翻译本书,希望可以帮助中医从业人员了解西方的先进成果,同时又能促进中医学科的中外交流和进一步发展。本报告的翻译文本节选自《中医之道:古老医术解读》一书第三章的前四节。该书是中医专家唐纳德·肯德尔以独特视角对中医做的解读。在翻译时,笔者主要以目的论为翻译指导思想,以忠实、连贯、可读为翻译实践原则借以实现促进中医学术交流的目标。本报告内容来源于翻译实践活动,共包含四章:第一章描述翻译任务,包括选题的意义、材料的来源、作者简介和作品简介。第二章描述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原文阅读和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辅助工具的选择。第三章是案例分析,描述了笔者如何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参考文献和翻译辅助工具解决翻译中的难题。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是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心得和体会。

史玉聪,陈孝银[10](2018)在《中医之胰探微》文中提出中医文献对"胰"的记载寥寥无几,《黄帝内经》仅见脾的阐述,《难经》之"散膏"被认为是对胰最早的记载。"散膏""膵""甜肉"等就是对胰的描述。胰和脾有本质区别,不能把胰归属于脾;解剖位置也并非如肝与胆那样相互附着;更不能将古代对脾的记载看成是胰,不能认为古人看到的是胰,记载为脾;既未将胰归为五脏,也未归为六腑,胰也不具备奇恒之腑的特点。《肘后备急方》等古籍文献提到羊胰、猪胰入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纲总枢》则进一步描述胰的解剖形态;王清任突破性的描述"珑管"相当于主胰管,主分流水液,首次描述了胰管功能。叶霖《难经正义》更进一步论述胰可生成汁液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与现代系统解剖学具有高度的吻合性。胰病的单独记载很少,多将胰的病理现象归于脾。胰的方剂仅有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滋膵饮方主治消渴。认为消渴(糖尿病)是胰功能异常,与现代医学因胰腺功能障碍引起糖尿病不谋而合。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常见疾病,治疗以"通"为主,用生大黄粉、元明粉,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胰腺癌病因多由于脾虚加之毒热、痰凝、湿阻、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病机为肝脾失调。

二、三焦、心包、胰脏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焦、心包、胰脏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温病湿热理论研究
    1 湿热理论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
        1.1 概念界定
        1.2 不同概念之间的含义交叉
    2 湿热理论溯源及其发展历程
        2.1 秦汉时期湿热理论初步形成
        2.2 晋唐时期湿热理论得以补充
        2.3 宋金元时期湿热理论蓬勃发展
        2.4 明清时期湿热理论日臻成熟
        2.5 近现代湿热理论中西贯通
    3 湿热理论体系的内涵
        3.1 病因
        3.2 发病特点
        3.3 病机特点
        3.4 临床表现
        3.5 辨治思路
        3.6 治法方药
第二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文献研究
    1 MetS研究概述
        1.1 定义和诊断标准演变
        1.2 病因
        1.3 病机和治法
    2 从湿热论治MetS的古籍文献研究
        2.1 从湿热论治糖尿病
        2.2 从湿热论治高血压
        2.3 从湿热论治肥胖和高脂血症
    3 湿热与MetS相关性的探讨
        3.1 病因
        3.2 病机
        3.3 治法方药
        3.4 物质基础研究
第三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2.2 文献管理
        2.3 文献筛选
        2.4 数据质控、处理和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67篇Met S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2 356篇高血糖及其并发症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3 12篇高血压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4 6篇血脂代谢紊乱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5 17篇超重/肥胖与湿热相关性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结果
        3.6 经典方治疗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研究
        3.7 自拟方治疗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研究
第四部分 代谢综合征湿热证分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参考标准
        3.2 调查表制定和实施
        3.3 调查质量控制
        3.4 样本量计算
        3.5 建立数据库
        3.6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MetS湿热证组与非湿热证组相关信息比较
        4.2 MetS湿热证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3 MetS证素分布及湿热证轻重分型、兼夹证素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第五部分 代谢综合征与湿热相关性分析和探讨
    1 MetS与湿热相关性研究现状
    2 MetS及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型研究
        2.1 MetS湿热证型研究
        2.2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湿热证型研究
        2.3 总结
    3 MetS湿热证危险因素分析
        3.1 BMI
        3.2 高血糖家族史
        3.3 异常情绪
        3.4 睡眠质量
        3.5 在外就餐
        3.6 吸烟史
        3.7 总结
    4 Met S湿热证治法方药研究
        4.1 经典方分析
        4.2 自拟方分析
        4.3 湿热、阴虚相兼致病的治法方药
    5 温病湿热理论为防治Met S提供思路
        5.1 病因——膏粱厚味,太阴内伤
        5.2 病机——脾胃同病,本虚标实,有伤阴、伤阳之别
        5.3 预防——淡薄滋味
        5.4 治法方药——苦辛合法,分解湿热
        5.5 治疗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证素辨证学》中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一览表
    附录2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证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3 代谢综合征中医四诊信息程度分级参考表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湿病的概念与常见证候概述
    1.1 湿病的概念
    1.2 湿病的常见证候概述
        1.2.1 湿证
        1.2.2 风湿证
        1.2.3 寒湿证
        1.2.4 暑湿证
        1.2.5 湿热证
        1.2.6 痰湿证
    1.3 《伤寒论》中有关湿病的描述与证候
    1.4 《温病条辨》中有关湿病的描述与证候
    1.5 小结
第二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候比较
    2.1 风湿证类
        2.1.1 《伤寒论》风湿相关证候
        2.1.2 《温病条辨》风湿相关证候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寒湿证类
        2.2.1 《伤寒论》寒湿相关证候
        2.2.2 《温病条辨》寒湿相关证候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湿热证类
        2.3.1 《伤寒论》湿热相关证候
        2.3.2 《温病条辨》湿热相关证候
        2.3.3 讨论
        2.3.4 小结
第三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病位病机比较
    3.1 湿在肺卫
        3.1.1 表皮被束,湿停肌表
        3.1.2 正邪交争,湿阻经络
        3.1.3 表邪未解,更伤冷水
    3.2 表里俱为湿困
        3.2.1 湿停肌腠与脾胃
        3.2.2 湿停经络与胃肠
    3.3 痰湿阻咽喉
        3.3.1 《伤寒论》
        3.3.2 《温病条辨》
        3.3.3 讨论
    3.4 正邪相搏,湿犯心肺
        3.4.1 《伤寒论》
        3.4.2 《温病条辨》
        3.4.3 讨论
    3.5 湿停胸膈
        3.5.1 《伤寒论》
        3.5.2 《温病条辨》
        3.5.3 讨论
    3.6 湿聚胸腹
        3.6.1 《伤寒论》
        3.6.2 《温病条辨》
        3.6.3 讨论
    3.7 湿侵中焦
        3.7.1 脾受湿困
        3.7.2 湿停于胃
        3.7.3 湿停中焦脾胃
    3.8 肝胆湿蕴
        3.8.1 《伤寒论》
        3.8.2 《温病条辨》
        3.8.3 讨论
    3.9 下焦湿泛
        3.9.1 湿停肠道
        3.9.2 湿伤肾肝
    3.10 湿蔓三焦
        3.10.1 邪阻三焦,湿气弥漫
        3.10.2 湿郁发黄,三焦均受
    3.11 小结
第四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治法比较
    4.1 祛邪为主
        4.1.1 《伤寒论》祛邪除湿法
        4.1.2 《温病条辨》祛湿法
        4.1.3 小结
        4.1.4 讨论
    4.2 扶正兼祛邪
        4.2.1 《伤寒论》之扶正祛湿法
        4.2.2 《温病条辨》之扶正祛湿法
        4.2.3 小结
        4.2.4 讨论
    4.3 扶正为要
        4.3.1 《伤寒论》
        4.3.2 《温病条辨》
        4.3.3 小结
        4.3.4 讨论
第五部分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方药比较
    5.1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方药
        5.1.1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方剂
        5.1.2 《伤寒论》中湿病治疗的药物
    5.2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方药
        5.2.1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方剂
        5.2.2 《温病条辨》中湿病治疗的药物
    5.3 湿病证候的方剂
        5.3.1 有关风湿类证候的方剂
        5.3.2 有关寒湿类证候的方剂
        5.3.3 有关湿热类证候的方剂
    5.4 湿病证候的药物
        5.4.1 有关风湿证候的药物
        5.4.2 有关寒湿证候的药物
        5.4.3 有关湿热证候的药物
    5.5 讨论
        5.5.1 方剂
        5.5.2 药物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王秀阁教授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
    1 2型糖尿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1.2 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概述
        1.3 小结
    2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
        2.1 病名
        2.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消渴病的治疗
        2.3.1 辨证论治
        2.3.2 分期论治
        2.3.3 其它治法
        2.4 小结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病例整理方法
        3.2 数据加工与处理
        3.3 建立数据库
        3.4 数据挖掘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1.1 性别分布
        1.2 年龄分布
        1.3 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
    2 用药情况
        2.1 药物频次
        2.2 四气
        2.3 五味
        2.4 归经
        2.5 药物剂量统计
        2.6 处方药物相关性
        2.7 潜在药物组合与新方组合
讨论
    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聚类分析的讨论
        1.1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1.2 聚类分析
    2 病例资料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症状分析
        2.3 处方分析
        2.3.1 四气分析
        2.3.2 五味分析
        2.3.3 归经分析
        2.3.4 常用药分析
        2.3.5 组方规律分析及新方分析
    3 王秀阁教授对消渴病的认识
        3.1 “从脾论治”治疗消渴病的内涵
        3.2 根源于《黄帝内经》的“从脾论治”思想
        3.3 “从脾论治”消渴,把握后天之本
        3.4 三期分论,以辨虚实
        3.5 祛邪以扶正,邪去正自安
        3.6 守经隧以调气血
    4 结语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6)王一仁之六经汇通析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王一仁其人
2 六经的本质与中西汇通
3 王一仁的六经中西汇通论
    3.1 太阳经主体温系统
    3.2 阳明经主营养系统
    3.3 少阳经主分泌系统
    3.4 太阴经主融化系统
    3.5 少阴经主代谢系统
    3.6 厥阴经为传导系统
4 王氏六经汇通之学术价值与不足

(7)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及临证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的理论研究
    1 “膜腠三焦”的形质
        1.1 三焦形质之争的历史沿革
        1.2 “膜腠三焦”形质详析
    2 “膜腠三焦”的生理功能
        2.1 基础功能——沟通连络、通行津气
        2.2 与五脏的联系——“五脏宜通”的形质基础
    3 “膜腠三焦”的病因、病理
        3.1 “膜腠三焦”病因概述
        3.2 “膜腠三焦”病理详析
        3.3 三焦病变的病理特征
    4 三焦病症治疗总则
        4.1 三焦气滞——行气开郁
        4.2 三焦津郁——除湿化痰逐水
        4.3 邪踞少阳——和解少阳
        4.4 邪伏膜原——宣透膜原
    5 “膜腠三焦”学术思想的意义
        5.1 强调了“通”的重要性
        5.2 为诸病“从肝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5.3 补充了传统中医理论在形质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 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的临证运用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4.1 资料筛选
        4.2 数据预处理
        4.3 建立数据库
        4.4 具体挖掘内容及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5.2 中医疾病病名
        5.3 常用药物
        5.4 四气属性
        5.5 五味属性
        5.6 常用药对
        5.7 常用药组
        5.8 常用方剂
        5.9 常见病用药核心药物组合
    6 基于“膜腠三焦”理论的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6.1 常用药讨论
        6.2 四气、五味讨论
        6.3 药对与药组讨论
        6.4 常用方剂讨论
        6.5 常见病的理法方药讨论
    7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的“膜腠三焦”理论的临证运用总结
        7.1 三焦之腠宜通畅,三焦之膜宜和柔
        7.2 调节五脏功能是通调三焦的根本
    8 运用“膜腠三焦”理论阐释疾病举例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中医之道:古老医术解读》(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选题意义
    1.2 材料来源
    1.3 作者简介
    1.4 作品简介
2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原文阅读和分析
        2.1.2 翻译方法的选择
        2.1.3 辅助工具及术语统一
    2.2 翻译中的难点
    2.3 审读、润色和定稿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语翻译
        3.1.1 增词、减词
        3.1.2 词义选择
        3.1.3 词性转换
        3.1.4 术语翻译
    3.2 句子翻译
        3.2.1 名词从句的翻译
        3.2.2 被动句的翻译
    3.3 语篇翻译
        3.3.1 衔接
        3.3.2 连贯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
    4.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语原文
附录B 汉语译文
附录C 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医之胰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解剖位置与形态
2 功能
3 病症及治疗
4 总结和展望

四、三焦、心包、胰脏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温病湿热理论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 王晓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伤寒论》与《温病条辨》湿病证辨治规律的比较研究[D]. 李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6)
  • [4]王秀阁教授治疗消渴病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吕东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论正胰腺脏位 还十二指肠腑名[J]. 王堇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1)
  • [6]王一仁之六经汇通析义[J]. 刘芳,罗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7]陈潮祖教授“膜腠三焦”学术思想及临证运用研究[D]. 邓怀涵.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道家的“道法自然”与中医十二时辰养生[J]. 耿春红.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18(01)
  • [9]《中医之道:古老医术解读》(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屈慧敏. 郑州大学, 2018(01)
  • [10]中医之胰探微[J]. 史玉聪,陈孝银.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03)

标签:;  ;  ;  ;  ;  

浅谈三焦、心包、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