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梁荣余[1](2021)在《铁路通信网智能故障定位与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通信网是一个复杂的专用网络系统,承载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多种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例如,列车无线调度、重载无线重联、可控列尾、无线车次号校验等安全攸关的通信业务。铁路通信网络具有特殊的特性和严苛的要求,例如,基站沿铁路沿线呈带状分布、承载了铁路专用多种业务、用户终端高速移动以及严苛的电磁环境、低时延、高服务质量Qo S等要求。这些特有属性和苛刻要求给其运营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铁路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对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总公司电务工作会议提出铁路通信网络系统“网络智能运行,资源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维护,业务智能应用”的发展目标。网络管理和运营维护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何更快速、更精准的定位网络故障,更智能、更科学地优化网络性能既是铁路通信网络管理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铁路现场网络管理与运营维护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本文围绕铁路通信网保安全、提性能等现场亟需解决的重大需求问题,探索新的智能运维方式和方法,解决因果关系网络模型构建、故障定位、性能优化等相关技术问题,旨在降低网络运维成本、提高通信服务质量,使网络持续维持在一个高性能水平上运行。因此,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工作。(1)针对可观测变量因果关系误发现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纯可观测数据的因果关系结构学习和发现方法。该方法引入可视为故障的噪声变量,建立多变量相关的线性非高斯无环模型,从变量集中唯一识别变量间因果关系,有效地表示了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结构。该线性非高斯因果模型符合通信网络告警数据产生机制。考虑到因果关系线性模型函数表达特性,提出了一个对数似然最大化下界目标函数,通过迭代不断极大化下界目标函数,在因果关系空间内,快速获得因果关系的最优或者近似最优解。最后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结构网。仿真实验与案例验证结果显示,提出方法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水平和因果关系识别能力。(2)针对通信网络固有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源故障定位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的故障定位整体框架。该框架利用信念网络中的消息传播与融合来执行故障推理过程,允许故障推理过程中的知识存储、知识推理和消息传递,并以事件驱动的方式驱动故障定位过程,以提高故障定位自动化程度。为避免传统贝叶斯网络推理过程中计算复杂度问题,利用Noisy OR-gate模型执行计算与推理。Noisy OR-gate模型的析取作用规则符合故障与告警之间因果关系推理模式。此外,为方便算法的开发和数据计算,提出了一种类似路由表的网络参数存储结构。故障案例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故障定位速度、可用性和可靠性方面满足铁路通信网络故障定位要求。(3)针对移动通信多基站覆盖联合优化非凸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基站协作覆盖优化方法。该方法以道路测试采集到的基站天线性能指标值来衡量通信服务质量,然后通过调整基站天线倾斜角和水平方向角的方式解决通信覆盖优化问题。为避免单基站天线角度调整导致优化动作频繁切换或震荡现象,提出了一种相邻基站间信息交互机制。相邻基站天线通过X2接口传递信息,传递来的信息参与本基站天线覆盖优化。多基站天线倾斜角和方向角在相互协作和博弈的调整过程中获得最优或者近似最优角度调整。现场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不仅获得了最优调整角度,还在收敛性方面显着优于单基站调整方式。
王忠峰[2](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张永刚[3](2021)在《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新型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从人与人逐渐转向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和协同。大规模增长的物联网应用如虚拟现实、8K直播、远程医疗等使数据服务逐渐由以连接为中心转向以内容为中心。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云-端方式无法应对物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高负荷、网络拥塞等问题。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可在网络边缘提供计算、存储与差异化网络服务能力,推动业务平台同移动网络的深度融合,建立具备低时延、高可靠、高速率的电信级服务平台,以提高用户网络体验质量。本文围绕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同缓存部署策略面临的挑战,从联合边缘缓存与终端缓存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最小化用户内容获取平均时延及系统能耗为目标,就如何实现蜂窝网络、边缘缓存与终端缓存资源的协同配置与优化展开深入研究,从而减轻骨干网络负荷,避免网络拥塞现象,提高用户体验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总结如下:针对边缘缓存服务器空间有限和单一服务器中内容多样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分布式协同缓存方案。首先考虑在边缘缓存网络中借助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优势,通过将流行度较高的内容分段存储至不同网络节点处,构建用户内容获取时延最小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将内容协同部署归结为一种完全背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内容分布式协同部署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提高系统内容多样性的同时降低了用户内容获取时延。针对移动场景中缓存部署能耗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最小化缓存系统能耗的内容部署策略。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双时间尺度的缓存内容部署/更新模型,采用基于Google S2的交通区域划分模型划分用户移动区域,根据移动用户的位置在边缘节点中预先放置高流行度内容,通过分析内容流行度和用户节点意愿,提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内容协同部署算法以获得内容动态部署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内容部署算法可快速收敛并能够有效降低缓存能耗。
王月姣[4](2020)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Device-to-Device(D2D)通信技术因其在短距离通信上的优异性能成为下一代移动网络的热点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D2D技术能显着地提高系统吞吐量,获得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但其共享蜂窝网络频谱资源的方式会造成蜂窝用户与D2D用户间的链路干扰,所以D2D通信场景下的资源优化成为了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的以凸优化为核心的资源分配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减少通信链路间干扰,提高网络传输性能,但相关优化迭代算法计算复杂度高,限制了其在具体通信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因此,研究D2D通信场景下资源分配问题的快速求解算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对蜂窝网络中复用模式场景下的D2D通信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小区下行链路D2D功率分配算法。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模型中,D2D通信场景存在的三种常用的资源分配模式有专用模式、复用模式以及蜂窝模式,本文重点对复用模式场景下的D2D资源分配方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场景下的D2D资源分配模型,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功率分配方法。算法同时考虑了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用户服务质量等约束条件,相对于传统方法中的凸优化类功率分配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计算复杂度。(2)与单小区系统相比,多小区系统的通信链路以及干扰更为复杂,多小区的D2D资源分配策略的快速计算也更为重要。针对多小区通信场景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Multi-DCNN资源分配算法。Multi-DCNN算法以系统频谱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满足功率上下限和干扰最小化为约束条件确立优化函数,充分考虑了系统性能最佳、干扰最小和满足用户最低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约束,多个损失函数的设计满足了功率的上下限要求以及需求差异性,给出了一种场景多变情况下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动态调整的思路和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的方法适用于多小区复杂场景,并且计算复杂度较低。本文对特定场景下的D2D通信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单小区和多小区场景,所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资源分配快速求解算法具有良好算法性能以及低复杂度。
梁欣媛[5](2020)在《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5G网络和天地一体化网络的不断发展,天基接入网络和5G地面通信网络的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天地融合5G网络中接入的用户终端的种类和数量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海量的、不同种类的用户终端也将对5G网络核心网和天基接入网络的用户管理能力和消息处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根据天基网络的特点,并参考5G系统规范中对用户信息的相关规定,梳理并归纳了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网络用户管理系统中需要管理的用户信息种类,同时参考5G系统规范中对用户注册入网和鉴权流程做出的新规定,设计实现了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之后对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用户身份设定和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该系统进行了概要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各功能的流程交互过程、系统内数据库表和系统接口,并依据概要设计的结果详细设计并实现了整个系统。最后,对系统内的四个功能模块以及系统整体进行了测试,确保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且运行结果无误。本文最后对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柴薪[6](2018)在《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城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和获得感,切实为企业创新创业“降成本”,积极探索上海推进新型无线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工作。感知质量管控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服务价值与测评价值的体现。目前,质量管控问题成为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需要更为合理高效的感知质量管控方式。首先,对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分析,提取项目的核心要素和核心过程,为后续项目管理和评估打好基础。根据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具体要求,对项目管理过程和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在项目管理过程方面,对项目管理方案编制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说明,并对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对项目需求、质量管理标准流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标准设计评审过程和配置管理过程。结合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在项目评估难和涉及因素多等问题,结合项目的评价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对项目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在测评项目中的适用性,对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实际的数据和应用场景,对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进行分析测评验证。结合测试结论,对用户感知度测评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进行分析,保证整个产业链参与主体和客户的最终利益。
袁亚[7](2018)在《专用移动通信网应用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网发展非常迅猛,专用移动通信网因高可靠性、安全性、隔离性等特点在专业的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军事、水利、铁路、航空等。本文详述了专用移动通信网的特点,且概述了专用移动通信网的技术发展,深入探讨了专用移动通信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孙立顺[8](2013)在《移动通信网的性能测量方案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急剧增长,复杂和异构成了网络越来越明显的特征。许多网络管理程序需要获得时延、带宽和吞吐率等网络性能参数的信息,从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业务流的发送情况,以支持可区分的服务。网络测量是一种获取这些信息的直接有效手段。网络测量使用特定的测量手段和工具,按照指定的方法,得到网络相关参数的信息,获取网络的性能和运行状况。本文对现有网络测量技术和移动通信网技术进行介绍,然后根据IP化的移动通信网回程网对网络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案。该方案是一个基于流的端到端的性能测量的方法,发送端把根据业务流的数据包合成的携带业务包的统计数据的测量包发送到对端,然后分析对端返回的测量包中的数据,获得测量的统计信息。重点指出的是该方案是对业务流进行测量。测量包是一种似OAM包,测量包中携带的是关于业务流的统计信息,包的发送频率和大小都较小,对原有业务几乎没有影响。该方案包括链接控制阶段和正常检测阶段,它可以测量的性能参数有时延,数据包延迟变化和数据包丢失率等。本文从测量流程、测量包结构与测量统计量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这个测量方案,对报文乱序、DSCP修改和测量包丢失等可能产生的异常给出了有效处理方法。为了验证测量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EXata仿真软件中仿真设计这个测量方案,并分析结果。最后给出本课题的测量方案与现有测量技术的对比,总结全文,分析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彭建华,刘彩霞,詹旭,胡亚萍[9](2010)在《浅谈移动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网作为目前发展最快、用户量最大的电信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文章分析了移动通信网固有的架构和协议弱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网络IP化、终端智能化和网络融合发展给移动通信网带来的安全威胁,总结了目前移动通信网的安全研究现状,并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分析了移动网防护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防护建议。
路宏琦[10](2009)在《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中国电信业飞速发展,2008年电信重组之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三大运营商步入全业务运营,导致其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如何利用各自掌握的数据资源,针对不同目的,使用科学方法改善客户关系,提升网络质量的同时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网络利用率的同时增进客户满意度,成为各运营商企业运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己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广,其中电信行业的数据分析一直以来就是热点。在电信行业的数据分析中,由于移动通信网的空间复杂度、频率复杂度和其终端移动性,导致对网络数据研究复杂度增加,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某地市现网数据采用的不同分析基础、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移动通信网数据分析方法进行针对性分类和优劣比较,旨在为相关分析提供指导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移动通信网的数据现状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在移动通信网中应用的必要性。2.针对不同数据和不同目的,使用不同分析方法,如基础分析,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特性分析对特定专题进行实验。3.详细的讲解了各种分析研究中的各个步骤: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模型建立过程和模型性能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
二、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通信网智能故障定位与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铁路通信网络特有复杂性和要求 |
1.1.2 铁路运输快速发展对铁路通信网有较高的要求 |
1.1.3 铁路通信网络故障定位复杂性 |
1.1.4 通信网络固有的故障定位复杂性 |
1.1.5 故障与告警固有的因果关系 |
1.1.6 问题提出与目标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因果关系结构发现相关技术和方法 |
1.2.2 通信网络故障定位相关技术和方法 |
1.2.3 LTE-R网络覆盖优化相关技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
1.4 论文资助 |
2 告警系统与因果关系 |
2.1 网络告警系统概述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告警门限属 |
2.1.3 告警处置流程 |
2.2 因果推理概述 |
2.2.1 因果关系概念 |
2.2.2 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 |
2.2.3 因果关系研究价值 |
2.3 本章小结 |
3 网络告警因果关系结构学习和发现方法 |
3.1 因果关系学习问题描述 |
3.2 因果关系发现模型 |
3.2.1 数据生成模型 |
3.2.2 因果识别模型 |
3.2.3 识别模型参数评估算法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实验设置 |
3.3.2 模型有效性实验验证与分析 |
3.3.3 模型性能对比实验验证与分析 |
3.4 案例分析 |
3.5 本章总结 |
4 基于信念网络推理的故障定位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信念网络信息传播机制 |
4.2.1 信念网络概述 |
4.2.2 信念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机制 |
4.2.3 Noisy OR-gate模型 |
4.3 信念网络故障定位模型 |
4.3.1 信息在信念网络中传播和融合 |
4.3.2 信念网络中的数据存储机制 |
4.3.3 信念网络参数评估 |
4.4 模型存储空间及计算复杂度分析 |
4.5 问题学习 |
4.6 案例分析 |
4.6.1 背景介绍 |
4.6.2 实验案例场景 |
4.6.3 Nosiy OR-gate模型有效性验证 |
4.6.4 性能测试实验设置 |
4.6.5 案例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通信覆盖优化方法 |
5.1 问题描述与提出 |
5.2 移动通信系统建模 |
5.3 基站天线辐射模式 |
5.4 基于强化学习的通信覆盖联合优化模型 |
5.4.1 强化学习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 |
5.4.2 Q-learning学习算法一般形式 |
5.4.3 通信覆盖联合优化模型 |
5.4.4 模型一般性讨论 |
5.5 案例分析 |
5.5.1 背景介绍 |
5.5.2 CCMA算法的有效性 |
5.5.3 CCMA算法收敛性验证 |
5.5.4 CCMA算法最优参数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多接入边缘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终端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分布式协同缓存策略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分布式协作缓存相关技术 |
2.1 多接入边缘计算缓存 |
2.1.1 多接入边缘缓存基础理论 |
2.1.2 多接入边缘缓存特点 |
2.1.3 多接入边缘缓存优势 |
2.2 D2D通信技术 |
2.2.1 基于资源共享模式的分类 |
2.2.2 基于设备发现方式分类 |
2.2.3 基于控制方式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EC-D2D分布式协作缓存时延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内容分段获取模型 |
3.2.3 信道干扰模型 |
3.2.4 问题描述及问题建模 |
3.3 基于动态规划的协同缓存策略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DPG的分布式协作缓存能耗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4.2.1 分布式协作缓存系统模型 |
4.2.2 基于DT-MDP的缓存模型 |
4.2.3 内容流行度 |
4.2.4 基于Google S2的交通区域划分及用户移动模型 |
4.2.5 缓存节点选择 |
4.2.6 内容传输模型 |
4.2.7 优化目标 |
4.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协作缓存算法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D2D资源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移动通信网及资源分配技术 |
2.1 移动通信网中的资源分配技术 |
2.1.1 D2D通信技术 |
2.1.2 问题建模 |
2.1.3 技术方法 |
2.1.4 优化目标 |
2.2 凸优化工具 |
2.2.1 凸优化理论 |
2.2.2 凸优化问题 |
2.3 深度学习技术 |
2.3.1 深度学习理论与发展 |
2.3.2 深度学习框架 |
2.3.3 神经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2D网络功率分配技术研究 |
3.1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3.1.1 系统模型 |
3.1.2 问题描述 |
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功率分配算法 |
3.2.1 神经网络结构 |
3.2.2 算法实现 |
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小区场景下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
4.1 系统模型 |
4.1.1 变量定义 |
4.1.2 多小区系统资源分配问题建模 |
4.2 Multi-DCNN算法 |
4.3 算法模块设计 |
4.3.1 预处理 |
4.3.2 Conv-Block模块 |
4.3.3 CSI模块 |
4.3.4 损失函数 |
4.4 性能仿真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现状 |
1.2.2 5G网络发展现状 |
1.2.3 移动通信网用户服务管理功能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5G用户管理相关技术介绍 |
2.2 5G用户安全相关技术介绍 |
2.3 用户位置管理相关技术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概述 |
3.1.1 系统角色分析 |
3.1.2 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
3.1.3 系统用例分析 |
3.2 系统详细功能分析 |
3.2.1 用户登录功能需求分析 |
3.2.2 用户注册功能需求分析 |
3.2.3 用户服务信息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3.2.4 用户鉴权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3.1 数据精确度 |
3.3.2 时间性要求 |
3.3.3 安全性要求 |
3.3.4 可靠性需求 |
3.3.5 可用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概要设计 |
4.1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交互流程设计 |
4.2.1 用户登录交互流程设计 |
4.2.2 用户鉴权交互流程设计 |
4.2.3 用户注册交互流程设计 |
4.2.4 用户信息查询交互流程设计 |
4.2.5 新增用户交互流程设计 |
4.2.6 修改用户密码流程交互设计 |
4.2.7 用户位置信息管理流程交互设计 |
4.3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接口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5.1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
5.1.1 系统服务端 |
5.1.2 系统前端 |
5.1.3 后台数据库 |
5.2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5.2.1 用户登录模块详细设计 |
5.2.2 用户鉴权模块详细设计 |
5.2.3 用户注册模块详细设计 |
5.2.4 用户服务信息存储模块模块详细设计 |
5.3 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 |
5.3.1 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设计 |
5.3.2 5G网络公钥+私钥加密鉴权机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组成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用户登录模块功能测试 |
6.2.2 用户鉴权模块功能测试 |
6.2.3 用户注册模块功能测试 |
6.2.4 用户服务信息存储模块功能测试 |
6.3 系统整体测试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2.1.1 质量规划及其主要方法 |
2.1.2 质量控制及其主要方法 |
2.2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2.3 项目评估理论研究 |
2.4 灰色层次分析法理论研究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灰色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管理模式及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
3.1 用户感知质量测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
3.1.1 项目过程管理策略分析及设计 |
3.1.2 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分析 |
3.2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规划优化 |
3.2.1 优化项目组织结构 |
3.2.2 制定项目质量目标 |
3.3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保证及控制优化 |
3.3.1 优化需求管理过程 |
3.3.2 优化质量管理标准流程 |
3.3.3 建立标准化的设计评审过程 |
3.3.4 完善配置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评估模型研究 |
4.1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项目评估模型 |
4.1.1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
4.1.2 权值确定 |
4.1.3 构建评价样本矩阵 |
4.1.4 灰色评价权向量计算 |
4.1.5 综合评价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测评结果及分析对策 |
5.1 实际项目测评结果 |
5.2 构建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
5.2.1 产业价值链构建方式分析 |
5.2.2 运营商职责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专用移动通信网应用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用移动通信网特点 |
二、专用移动通信网应用和发展 |
2.1专用移动通信网技术发展 |
2.2专用移动通信网应用 |
2.3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 |
三、结论 |
(8)移动通信网的性能测量方案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网络测量的背景和意义 |
1.1.2 移动通信网回程网测量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现有技术和研究 |
2.1 网络测量研究概述 |
2.1.1 网络测量的参数 |
2.1.2 现有测量技术 |
2.1.3 现有机构和标准 |
2.2 移动通信网技术 |
2.2.1 移动通信网技术概述 |
2.2.2 移动通信网回程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通信网回程网测量的问题描述 |
3.1 移动通信网回程网测量的问题描述 |
3.2 其他场景网络测量的问题描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流的性能测量方案 |
4.1 方案概述 |
4.2 逻辑实体和测量包 |
4.2.1 逻辑实体 |
4.2.2 测量包 |
4.3 方案流程 |
4.3.1 链接控制 |
4.3.2 正常检测阶段 |
4.4 测量统计量 |
4.4.1 时延的计算 |
4.4.2 抖动计算 |
4.4.3 丢包计算 |
4.4.4 实际使用带宽计算 |
4.5 异常及处理 |
4.5.1 时延计算错误 |
4.5.2 报文乱序 |
4.5.3 DSCP Remarking |
4.5.4 FM/BR包丢失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Xata仿真软件中方案仿真的设计与实现 |
5.1 EXata软件介绍 |
5.2 需求分析 |
5.3 方案设计 |
5.3.1 系统模块设计 |
5.3.2 系统MSC交互图 |
5.3.3 Initiator详细设计 |
5.3.4 Responder详细设计 |
5.3.5 性能参数测量方案的设计 |
5.3.6 协议报文格式设计 |
5.4 编码及实现 |
5.4.1 在EXata的可视化界面里添加图标 |
5.4.2 在EXata体系中添加新的应用协议 |
5.4.3 新建应用协议FPM |
5.4.4 集成FPM |
5.4.5 仿真结果展示及分析 |
5.5 方案总结 |
5.5.1 方案的特点 |
5.5.2 后续可能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6.3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
6.3.1 参与项目 |
6.3.2 提交文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浅谈移动通信网的安全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移动通信网的安全威胁分析 |
1.1 移动通信系统固有的架构和协议弱点带来的安全威胁 |
1.2 网络IP化、终端智能化以及网络融合给移动通信网带来的安全威胁 |
2 移动通信网的安全研究现状 |
3 移动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思考 |
(10)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通信网数据现状 |
1.1.2 移动通信网数据分析必要性 |
1.1.3 移动通信网数据分析现状 |
1.2 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移动通信网数据 |
2.1 移动通信网数据分类 |
2.1.1 BOSS/OSS数据 |
2.1.2 网管系统数据 |
第三章 数据分析概述 |
3.1 基础分析 |
3.2 统计分析 |
3.3 数据挖掘 |
3.3.1 数据挖掘的任务 |
3.3.2 数据挖掘对象 |
3.3.3 数据挖掘流程 |
3.3.4 数据挖掘的方法 |
第四章 移动通信网数据基础分析 |
4.1 BOSS/OSS数据基础分析—业务量分析 |
4.1.1 基于属性的数据基础分析 |
4.1.2 分析属性及方法的优劣 |
4.2 OMC数据基础分析—网络优化 |
4.2.1 OMC基础分析途径 |
4.2.2 对用户投诉汇总及分析处理 |
4.2.3 网络各统计单元进行详细统计与分析 |
4.2.4 对整网或局部网进行DT和CQT测试 |
4.2.5 OMC数据基础分析优劣 |
第五章 移动通信网数据统计分析 |
5.1 BOSS/OSS数据统计分析 |
5.1.1 基于BOSS数据统计分析的经营分析系统 |
5.1.2 分析基础 |
5.1.3 分析方法及优劣 |
5.1.4 分析结果展示 |
5.2 OMC数据统计分析 |
5.2.1 基于OMC数据的小区覆盖统计分析 |
5.2.2 分析基础 |
5.2.3 分析方法及优劣 |
5.2.4 分析结果 |
第六章 移动通信网数据挖掘分析 |
6.1 BOSS/OSS数据挖掘分析 |
6.1.1 VIP客户行为分析系统 |
6.1.2 分析基础 |
6.1.3 分析方法及优劣 |
6.1.4 分析结果 |
6.2 OMC数据挖掘分析 |
6.2.1 GSM小区影响分析系统 |
6.2.2 分析基础 |
6.2.3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GSM网优中的优劣 |
6.2.4 分析结果 |
第七章 移动通信网数据综合分析 |
7.1 3G业务特性分析 |
7.2 分析基础 |
7.3 分析方法及优劣 |
第八章 总结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通信网智能故障定位与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 梁荣余.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移动通信网中分布式协作缓存机制研究[D]. 张永刚.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D2D通信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王月姣.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面向天基接入网络的5G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梁欣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D]. 柴薪.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4)
- [7]专用移动通信网应用和发展[J]. 袁亚. 中国新通信, 2018(22)
- [8]移动通信网的性能测量方案研究与实现[D]. 孙立顺.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1)
- [9]浅谈移动通信网的安全防护[J]. 彭建华,刘彩霞,詹旭,胡亚萍.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05)
- [10]数据分析在移动通信网中的研究及应用[D]. 路宏琦.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