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生与夏玉米、秋花椰菜间作

春花生与夏玉米、秋花椰菜间作

一、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1](2016)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变化大且分布不均匀,加之地势高,有效积温低,限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为提高当地作物产量,采用双垄沟覆膜技术改善田间土壤水分和温度是有效措施,改善作物的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是关键。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是传统间作中最成功的组合。在不同的种植结构中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采用控制玉米播种密度(株间距)与行内间作豌豆的实验方法,利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研究了玉米播种密度与行内间作对土地利用、作物籽实产量、土壤贮水量和肥力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最优的种植结构。实验于2014年与2015年在兰州大学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在保持行距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玉米播种密度的株距分别设定为40 cm、50 cm与60 cm;在同一玉米行内相邻玉米之间分别不插播(作为对照)、插播1株和2株豌豆,由此形成9种处理组合,同时,对豌豆进行单播,株距分别为13.33、16.67、20、25及30 cm。结果表明,两年内行内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且插播2株豌豆行内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受玉米播种密度即株距的影响较大,随玉米株距的增大,地上总生物量、籽粒总产量,玉米地上生物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并表现出玉米株距为40 cm和50 cm处理的籽粒总产量和玉米籽粒产量显着大于株距为60 cm的处理,在玉米单播中M40比M60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27.8%,在2015年增产36.4%;在插播1株豌豆的的行内间作中M40P1比M60P1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26.9%,在2015年增产55.5%,比M50P1增产25.6%;在插播2株豌豆的的行内间作中M40P2比M60P2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33.2%,在2015年增产26.6%,比M50P2增产19.7%。2014年,玉米株距40 cm和50 cm株间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较对应株距的单作能显着提高(P<0.05)籽粒总产量,而株距60 cm的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2015年,玉米株距40 cm和50 cm株间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较对应株距的单作籽粒总产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有大于单作的趋势,株距60 cm株间插播2株豌豆行内间作的籽粒总产量显着大于单作(P<0.05)。单株玉米的地上生物量随玉米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玉米单播和行内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中玉米株距60 cm处理的单株玉米籽粒产量大于40 cm的处理,而在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中玉米株距对单株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小。豌豆单播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随豌豆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单株豌豆的籽粒产量随豌豆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玉米的全生育期中020 cm土层的贮水量小于2060 cm和60100 cm的土层,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豌豆单播0100 cm的土壤贮水量变化幅度小于玉米单播和行内间作,在豌豆收获后,各层的土壤贮水量相比玉米单播和行内间作变化幅度小,但趋势一致。在2015年测定的玉米和豌豆叶面积指数中,从6月7日开始,在每个测定日期内豌豆的叶面积指数都有单播大于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大于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玉米的叶面积指数从6月22日之后有随玉米株距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单播的叶面积指数大于行内间作,但幅度不大。行内间作中玉米的遮阴作用使得豌豆的叶面积指数降低,而随着插播豌豆数目的增加也抑制了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在单作和行内间作中,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有机碳在2014年的播种前,豌豆收获后和玉米收获后都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在2014年和2015年都呈现先下降后平衡的趋势;行内间作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影响较小;玉米株距和豌豆株距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影响较小。

李志森[2](2015)在《玉林市玉米间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玉林市玉米与花生间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原晨阳[3](2013)在《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淮丘陵区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上干旱灾害频发。特别是江淮分水岭脊两侧地区,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该地区水资源主体的地表水资源量仅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21.8%,而该地区的耕地面积则占安徽省耕地总面积的31.8%,并且江淮丘陵区主要的农作物为高耗水量的水稻,导致水资源量与农业需水量极度不平衡。此外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配不均衡,加剧了部分区域的干旱缺水情况。江淮丘陵区地形起伏变化不定,不利于修建大型水利设施,因此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塘坝和小型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蓄水。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到重引轻蓄、废塘为田观念的影响加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地侵占塘坝用地;大多数地区塘坝管理不善,多数淤积严重,部分已淤死,丧失蓄水功能,导致塘坝的数量和容积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使得其应有的灌溉效益无法正常发挥。因此,对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系统的抗旱能力进行准确的分析计算对于进一步发挥和提高塘坝蓄水调控能力、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科学制订抗旱规划及指导塘坝有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江淮丘陵区塘坝建设发展历程,收集塘坝塘容、塘坝数量、灌溉面积相关数据及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历程,作物复种指数及作物水旱比等相关数据。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及塘坝建设发展情况,从塘坝灌区农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与塘坝可供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概念及计算模型。其中作物需水量基于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公式及农业种植结构相关数据计算,塘坝可供水量采用复蓄次数法计算。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对江淮丘陵地区塘坝进行实地调查,搜集、研究和分析所在地的塘容、塘坝数量及塘坝灌溉面积等塘坝特征数据,整理出了塘坝建设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2)对江淮丘陵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出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江淮丘陵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历程的相关资料;(3)分析、计算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阶段江淮丘陵区五地市及江淮丘陵区全区的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并针对江淮丘陵区农业灌溉现状,提出提高抗旱能力的相应措施。

朱静[4](2012)在《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调控效应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禾本科间作豆科作物具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前人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养分利用优势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但通过间作禾本科密度调控豆科“氮阻遏”的机理和技术研究相对薄弱,使得该模式在提高氮素利用方面的潜力未能充分得以发挥。本研究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低(4.5万株/hm2)、中(5.25万株/hm2)、高(6万株/hm2)三个玉米密度下,初步探讨了不同密度的间作玉米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调控效应,研究了共生期、豌豆收获后、玉米收获期玉米/豌豆系统中氮素利用的优势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随间作玉米密度的增大,玉米豌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吸氮量、土地当量比(LER)、氮肥农学效率(ANUE)、氮肥利用率(NUE)、氮肥生理效率(PNUE)均逐渐增大。与单作玉米、单作豌豆的产量、吸氮量加权平均相比,玉米间作豌豆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2.50%-41.74%、1.31%-55.33%,植株总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分别提高了9.63%-100%、1.09%-14.68%。高密度间作模式的LER、ANUE、NUE、PNUE较中密度间作模式分别提高了15.74%、279%、13.27%、239%,较低密度间作模式分别提高了23.76%、385%、23.47%、317%。2.随间作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豌豆所受“氮阻遏”随之加重。低、中、高密度间作模式中,施氮处理的豌豆组分根瘤数较不施氮处理分别降低了30.17-62.24%、49.6-92.13%、48.78-90.41%;施氮处理的豌豆组分根瘤鲜重较不施氮处理分别降低了56.11-79.28%、67.95-97.08%、73.61-91.01%。玉米密度较低的间作模式有利于豌豆组分的结瘤,可显着消减间作豌豆所受的“氮阻遏”;高、中密度的间作模式不利于豌豆组分的结瘤,消减“氮阻遏”的效应不显着。3.间作显着影响决定氮素利用的主要土壤理化指标。间作模式两种作物共生期内的土壤全氮浓度与单作豌豆差异不显着,但都显着高于单作玉米,各间作处理间土壤全氮浓度的差异不显着;豌豆收获后,土壤全氮浓度在不同模式间的大小趋势为:单作豌豆>豌豆/玉米>单作玉米,间作模式下组分玉米密度高的间作处理土壤全氮浓度显着低于组分玉米密度低的间作处理;玉米收获期,随组分玉米密度增加,间作及间作中组分豌豆、玉米的土壤全氮浓度均逐渐降低,组分豌豆的土壤全氮显着低于单作豌豆,组分玉米的土壤全氮浓度与单作玉米差异不显着。豌豆收获前,施氮显着提高了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浓度,随组分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模式的土壤硝态氮浓度逐渐增大,高、中密度的间作模式土壤硝态氮浓度较单作高,低密度的间作模式较单作低,不施氮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豌豆收获后,不同模式间土壤硝态氮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单作豌豆>豌豆/玉米>单作玉米,组分豌豆的土壤硝态氮浓度较单作豌豆低,组分玉米土壤硝态氮浓度较单作玉米高;玉米收获期,随组分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组分玉米、组分豌豆的土壤硝态氮浓度均逐渐降低。豌豆收获前,不同模式间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大小趋势为:单作豌豆>间作>单作玉米,各间作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豌豆收获后,土壤铵态氮浓度趋势为:单作玉米、中、低密度的间作模式>高密度的间作模式>单作豌豆;玉米收获期,铵态氮浓度趋势为:单作豌豆>低密度间作模式>中、高密度间作模式、单作玉米。豌豆收获前,不同模式间0-30cm土壤含水量、地温大小趋势为:单作玉米>间作体系>单作豌豆,且随着组分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模式的含水量、地温逐渐增大;豌豆收获后,随组分玉米密度增大,间作模式的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地温逐渐降低,且均大于单作。4.随组分玉米密度的增大,间作模式中组分豌豆相对于组分玉米的竞争力逐渐降低,且差异显着。中、低密度的间作模式组分豌豆在出苗后20d竞争力相对弱于组分玉米,其它生育时期竞争力相对强于组分玉米;高密度的间作模式组分豌豆在出苗后64d竞争力强于组分玉米,其它时期竞争力弱于组分玉米。5.不同密度的间作玉米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与豌豆根区土壤硝态氮浓度、铵态氮浓度呈负相关,与间作群体中组分豌豆相对于组分玉米的竞争力呈正相关。降低组分豌豆根区土壤硝态氮浓度、铵态氮浓度,提高组分豌豆的竞争力有利于间作玉米消减间作豌豆所受“氮阻遏”作用。产量、N肥利用率与全氮浓度、组分豌豆相对于组分玉米的竞争力呈负相关。高密度的间作群体组分玉米相对于组分豌豆的竞争力最大,所以根区土壤全氮浓度较其他两个密度低。豌豆收获后,间作模式的土壤全氮浓度较单作玉米高,玉米带从豌豆带中转移氮素,高密度的组分玉米较单作的增加值最大,转移的氮素最多,这一时期玉米迅速吸收养分,到玉米收获期间作模式全氮浓度与单作玉米差异不显着。豌豆收获前,间作模式中组分禾本科的竞争力越强,则豌豆收获后的空闲期转移氮素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组分禾本科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也就越有利于间作群体产量的增加、N肥利用率的提高,所以施氮肥的高密度间作体系优势最大。

陈圣伦[5](2008)在《玉/豆套作模式的群体配置技术及其对大豆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2008年度,通过不同幅比对套作大豆群体的效应研究、玉米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套作大豆的效应研究、玉米不同株型对不同熟期大豆的效应研究、套作大豆的播期与品种选择及其效应研究、套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与株行配置及其效应研究等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与大豆的群体配置对套作大豆的部分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玉豆套作模式下的群体调控效应及群体配置对套作大豆的增产机理,初步形成了以群体配置技术为核心的套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的玉豆带宽选择和合理的幅比配置,有利于套作大豆农艺性状改善和套作群体产量增加。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幅宽的增加,大豆株高降低,茎粗增大,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指数、比叶重均升高。大豆碳氮代谢上,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在大豆较大幅宽1.17 m,玉米幅宽0.83 m时,比大豆较小幅宽0.83 m,玉米幅宽0.83 m时,各个生育时期茎、叶可溶性糖、淀粉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高出9.05%、8.39%;15%、32%;41%、30%。随大豆幅宽的变窄,大豆的茎叶生长不良,株高增长过快,主茎柔弱,容易倒伏,产量降低。大豆/玉米幅比为1 m/0.83 m的大豆产量为1101.52kg·hm-2,大豆/玉米幅比为1.17 m/0.83 m的大豆产量为2092.40kg·hm-2,大豆幅宽窄的要比幅宽宽的产量低52.6%。综上所述表明,玉/豆套作模式下,全年高产、高效的最优田间配置为:大豆和玉米带宽2 m,大豆/玉米幅比为1.17 m/0.83 m。2玉米的适宜播期选择与合理的密度调节,有利于套作大豆群体结构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适当晚播(3月26日~4月5日)和密植(4.8~6万株·hm-2)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早播(3月6日)与稀植(3.6万株·hm-2)能降低大豆株高、增加茎粗、缩短结荚高度、增加分枝数,提高20 cm~60 cm层分枝荚数、粒数和60 cm以上层主茎荚数与粒数,玉米早播比晚播(4月15日)处理增产40.42%,玉米稀植比高密度(6万株·hm-2)处理增产35.79%。玉米早播,大豆的出苗时间缩短,有效保障了在大豆开花前或始花期时收获,缩短了大豆生殖生长与玉米的共生时间,避免了大豆生殖生长阶段因过度荫蔽而生长不良。综上所述表明,玉/豆套作模式下,玉米适当早播(3月6日~3月26日)和适度密植(4.8株·hm-2)有利于玉豆套作群体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3不同玉米株型与不同熟期大豆品种配置,直接关系到套作大豆农艺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玉米株型的扩展,套作大豆苗期倒伏与缺苗情况加重,株高增加,茎粗变小;随玉米株型的扩展,套作大豆的LAI降低,LAD变弱,苗期SPAD及花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增高;玉米株型扩展度与大豆器官干物质的输出、转化与分配率呈负相关。不同熟期大豆品种间,植株株高、增高速率、苗期倒伏率和缺苗率差异显着,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茎粗则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不同熟期大豆品种间,LAI、LAD及叶绿素含量苗期差异不显着,但以后各期的LAI、LAD及叶绿素含量均以晚熟大豆最高;大豆茎干物质分配率、叶干物质输出率、叶干物质转化率及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均与其产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大豆品种差异影响其器官的物质输出、转化与分配,表现为早、中熟大豆茎干物质输出率、转化率与分配率均高于叶片,而晚熟大豆则表现为茎均低于叶片,最终导致晚熟大豆平均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中、早熟大豆。不同大豆基因型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着,晚熟大豆的单株结实荚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较中、早熟大豆高,晚熟大豆的秕粒率较中、早熟大豆低,晚熟大豆在产量上表现为极显着高于中、早熟大豆。综上所述表明,玉/豆套作模式下,前作玉米应选择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的株型品种,而后作大豆应选择晚熟品种。4适宜的大豆品种选择和合理的播期调节,可协调前后茬作物共生期并能提高套作大豆产量。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播期不同,产量差异较大。早熟品种,播期在6月中旬,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较高,产量也较高(本试验以6月14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晚熟品种,播期在6月上旬,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较高,产量也较高(本试验以6月7日播种的产量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大豆与玉米的共生期缩短,尾播比首播平均短27.5 d。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着,以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达1375.11 kg·hm-2,中熟品种(乐豆1号)次之,早熟品种(浙春3号)最低。与早中熟品种比较,晚熟品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较长,与玉米的生殖共生期为零,植株较高,茎粗增加0.13~0.16 cm,分枝增多0.38~0.89个,主茎节数增多4.47~7.12个,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极显着高于早中熟品种。由此表明,玉/豆套作模式下,适宜选择晚熟大豆品种在6月上中旬播种。5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与合理的行距,可提高大豆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大豆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分枝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植株叶片干物质转化率和输出率都高于茎,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干物质转化率和输出率都有减小的趋势;成熟期大豆荚干物质分配率最高的为18万株·hm-2;产量构成因素中,结实荚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每荚粒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百粒重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大豆产量先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量开始下降。在不同行距下,株高随行距的减小而增加,而茎粗、分枝数随行距的减小而减小;茎秆和叶片干物质转化率和输出率均表现为:29 cm>39 cm>23 cm;成熟期大豆荚干物质分配率以行距29 cm最高;在不同行距下,大豆产量随行距缩小,产量呈减小趋势。在影响大豆产量的因子中,密度>行距>密度×行距。上述表明,玉/豆套作模式下,贡选1号的种植密度,在以雅安为代表的四川盆周山区,以中低密度9万株·hm-2能获得高产;在以射洪为代表的川中丘区,以较高密度13.5万株·hm-2能获得较高产量。在株行配置方面,雅安和射洪点试验均以行距39 cm、带植2~3行的行距配置,能获得最佳产量。

杨淑静[6](2007)在《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栽培技术》文中指出春季地膜花生套种夏玉米,花生收获后,在玉米行间间作秋菜花一年三种三收种植模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模式,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等优点,一般每亩产花生300~350千克,玉米250~300千克,菜花3000~3750千克,总收入在3000元左右。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陈阜,仇志军,吕修涛[7](2006)在《增粮增收种植技术模式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我国的粮食生产,从近期来看,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从长远看,既面临着总量不足的问题, 也面临着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新阶段粮食安全不再是简单追求粮食产量的提高,而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粮食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郭新海[8](2004)在《山东省汶上县县域生态农业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培育优质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提升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县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县建设的基础。本研究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核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循环经济原则、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原则,对汶上县县域生态农业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分析了汶上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为原则,采用阶段分析法,分析了汶上县农村经济、农业产业、种植业生产历史及现状;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汶上县与山东省、济宁市的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指标的差距;运用集体BS法,深入调查农业资源和环境污染情况。指出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汶上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对汶上县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评价,明确了汶上县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根据生态农业建设各项指标的标准,分析汶上县指标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潜力,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原则。 根据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等要求,在汶上县自然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南部湖洼区三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区,明确了各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目标和主要措施,为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制定了全县生态农业的近期(2004-2007年)、中期(2008-2012年)、远期(2013-2020年)建设规划,提出了不同时期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目标、技术和保障措施。 本研究对于同类型县(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王伟[9](2004)在《红壤丘陵区县域水田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以江西奉新县为例》文中认为红壤丘陵区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将数学量化模型、经济原理和模型、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研究更是少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江西奉新县为实例的研究结果不仅能为奉新县种植制度改革和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也对红壤丘陵区其它县域地区水田种植制度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目的,作者于2002-2004年,通过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农户调查、实地考察和田间试验等手段,对江西奉新县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奉新县的种植制度的特征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且对种植制度进行了空间布局优化,主要结果如下: 1、红壤丘陵区由于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掠夺式经营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压力上升,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潜育化,土壤肥力退化非常严重,但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总量丰富、物种丰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为区内种植制度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在江西奉新县进行的水田单季稻型多熟制技术研究中,通过适宜作物和新品种筛选试验发现7个油葵品种、2个饲料稻品种、2个青饲料品种、4个牧草品种和2个蔬菜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通过水田新型种植制度试验发现,扬花萝卜-金丝搅瓜-晚籼稻、黑麦草-晚籼稻、冬闲-油葵-晚籼稻等几种种植制度的综合评价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新型种植制度进行了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与生产实际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与当地农民对几种种植制度的直观评价结果是相吻合的,采用该方法作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推广种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4、通过测定奉新县主要衣作物在红壤丘陵区成本比较优势指数和单产比较优势指数,根据综合比较优势指导种植结构调整,得出晚籼稻和棉花具有“强比较优势”,应当适当扩大生产;早籼稻、中籼稻、油菜籽的成具有“弱比较优势”,应当维持原来的水平;大豆和花生具有“强比较劣势”,应该适当压缩生产。 5、采用线性规划,以种植制度为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为全年收益最大,对奉新县种植制度结构进行了优化,约束条件中增加了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约束条件,总效益从2.3591亿元增长到2.6917亿元,增长14.1%。 6、运用物元模型对奉新县村级种植单元进行了种植制度的适宜性评价分析,运用C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奉新县村级种植单元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村级种植单元种植制度适宜性属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得出村级种植制度的空间布局方案图,实现了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功能.

朱增改[10](2003)在《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文中认为 1 品种选择 花生选择早熟、优质、高产、结果集中、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冀花2号”等;玉米选用中晚熟、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如“农大108”;菜花选用中晚熟、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日本雪山”。 2 规格配置 地膜花生90厘米一带;起埂覆膜,埂底宽90匣米、埂

二、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概况
    1.2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豆科禾本科间作
        1.3.1 豆科/禾本科间作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3.2 豆科/禾本科间作中产量的效应
        1.3.3 豆科/禾本科间作在半干旱区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介绍
    2.2 实验设计及材料
    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2.3.1 植物样采集及测定
        2.3.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4 土壤贮水量的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碳氮的测定
        2.3.6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2.3.7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2.3.8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总产量的效应
    3.2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产量的影响
    3.3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单株产量性状的影响
    3.4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产量性状的效应
    3.5 种植模式对 0~100 cm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3.6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7 种植模式对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3.8 种植模式对NO_3~--N含量的影响
    3.9 种植模式对土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豌豆两作物产量的影响
    4.2 种植模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3 种植模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4 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玉林市玉米间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整地
2 品种选择
3 播种
    3.1 玉米播种
    3.2 花生播种
4 田间管理
    4.1 玉米田间管理
        4.1.1 苗期。
        4.1.2拔节期至抽穗期。
        4.1.3 果穗灌浆成熟期。
        4.1.4 虫害防治。
    4.2 花生田间管理
        4.2.1 破膜放苗。
        4.2.2 控制徒长。
        4.2.3 水分管理。
        4.2.4病虫害防治。
        4.2.5 追施叶面肥。
5 收获

(3)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江淮丘陵区塘坝演变调查分析
    2.1 合肥市塘坝演变历程
    2.2 滁州市塘坝演变历程
    2.3 六安市塘坝演变历程
    2.4 巢湖市塘坝演变历程
    2.5 安庆市塘坝演变历程
    2.6 全区塘坝演变历程
第三章 江淮丘陵区农业种植结构演变调查分析
    3.1 合肥市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3.2 滁州市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3.3 六安市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3.4 巢湖市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3.5 安庆市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3.6 全区种植结构演变历程
第四章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演变历程分析
    4.1 江淮丘陵区各市降雨频率分析
    4.2 江淮丘陵区各市塘坝灌区灌溉需水量分析
    4.3 江淮丘陵区各市不同年代不同重现期塘坝供水能力分析
    4.4 江淮丘陵区五地市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演变历程分析
    4.5 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分析计算
    4.6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调控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豆科作物氮素利用及固氮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1.1.1 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机理
        1.1.2 氮肥对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1.2 禾豆间作系统中的氮素促进机制研究
        1.2.1 氮素循环
        1.2.2 禾豆间作系统中氮素促进的生态位理论
        1.2.3 豆科作物固定的氮向非豆科的转移
        1.2.4 禾本科作物对豆科作物固氮“氮阻遏”的“减缓效应”
    1.3 氮肥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1.3.1 施氮方式与间作作物竞争与互补的关系
        1.3.2 种植密度与间作作物的竞争和补偿
        1.3.3 种植密度对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1.4 禾豆间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间作群体产量和 N 肥利用率的影响
        2.1.2 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影响
        2.1.3 影响间作豌豆“氮阻遏”及氮素利用因子的动态变化
        2.1.4 玉米密度影响间作豌豆“氮阻遏”及氮素利用的基本机理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作物
        2.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第三章 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 N 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3.1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玉米/豌豆体系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
        3.1.2 不同处理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
        3.1.3 不同处理的收获指数
    3.2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玉米/豌豆体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2.1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玉米/豌豆体系吸氮量的影响
        3.2.2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玉米/豌豆体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第四章 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结瘤固氮的影响
    4.1 不同处理的间作豌豆结瘤数、结瘤鲜重动态变化
    4.2 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结瘤数、结瘤鲜重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
        4.3.1 间作对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
        4.3.2 豌豆/玉米根系相互作用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
        4.3.3 豌豆/玉米体系中间作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
第五章 影响玉米间作豌豆 N 素利用关键因子的动态特征
    5.1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豌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全氮的影响
        5.1.1 不同处理土壤全氮的时空动态变化
        5.1.2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玉米土壤全氮浓度
    5.2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豌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动态变化
        5.2.2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玉米土壤硝态氮浓度
    5.3 玉米密度及施氮对豌豆/玉米间作系统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5.3.1 不同处理土壤铵态氮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
        5.3.2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玉米土壤铵态氮浓度
    5.4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
    5.5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玉米的含水量
        5.5.1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作物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5.5.2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作物各土层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5.5.3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作物 0-30cm 土层含水量的动态变化
    5.6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豌豆、玉米的地温
        5.6.1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作物地温的动态变化
        5.6.2 不同玉米密度及施氮水平下作物的地温
第六章 不同因子与豌豆/玉米产量、N 肥利用率相关关系
    6.1 不同因子与间作玉米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减缓效应”的相关关系
    6.2 不同因子与豌豆/玉米产量、N 肥利用率的相关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5)玉/豆套作模式的群体配置技术及其对大豆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
        1.1 间套多熟种植是解决粮食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
        1.2 间套多熟种植是挖掘大豆生产潜力的关键措施
        1.3 玉米套作大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研究现状
        2.1 间套作种间地上部互补与竞争的研究进展
        2.1.1 叶面积指数与照光叶面积指数
        2.1.2 光合时间与叶日积研究
        2.1.3 截光率、透光率与光能利用率研究
        2.1.4 高差和光竞争与互补研究
        2.1.5 间套作对田间群体小气候影响的研究
        2.1.6 间套作对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
        2.2 套作大豆模式中群体配置技术的研究进展
        2.2.1 套作大豆模式中作物搭配
        2.2.2 套作大豆模式中播期研究进展
        2.2.3 套作大豆模式中株行配置研究进展
        2.2.4 套作大豆模式中种植密度和幅宽的研究进展
    3 目的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幅比对套作大豆群体的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调查
        1.3.2 茎、叶形态的测定
        1.3.3 茎、叶碳氮含量的测定
        1.3.4 玉米、大豆产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部分形态性状和生理参数
        2.1.1 对株高的影响
        2.1.2 对茎粗的影响
        2.1.3 对茎干重的影响
        2.1.4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1.5 对比叶重的影响
        2.2 大豆茎、叶碳氮含量的变化
        2.2.1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2.2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对氮素含量的影响
        2.3 大豆、玉米的产量和产值
    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套作大豆的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与共生期调查
        1.3.2 茎、叶形态的测定
        1.3.3 茎、叶碳氮含量的测定
        1.3.4 玉米、大豆产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大豆生育期结构的影响
        2.2 大豆部分形态性状和生理参数
        2.2.1 对株高的影响
        2.2.2 对茎粗的影响
        2.2.3 对结荚高度的影响
        2.2.4 对分枝数的影响
        2.2.5 对茎干重的影响
        2.2.6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2.7 对比叶重的影响
        2.3 大豆茎、叶碳氮含量的变化
        2.3.1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2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2.3.3 对氮素含量的影响
        2.4 对大豆产量构成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2.4.1 对大豆产量构成的影响
        2.4.2 对大豆产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2.5 大豆、玉米产量和产值
    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不同株型对不同熟期大豆的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调查
        1.3.2 茎、叶形态测定
        1.3.3 茎、叶碳氮含量的测定
        1.3.4 SPAD、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3.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部分形态性状的变化
        2.1.1 苗期倒伏率与缺苗率
        2.1.2 对株高的影响
        2.1.3 对茎粗的影响
        2.2 部分光合特性的变化
        2.2.1 对花后LAI的影响
        2.2.2 对花后LAD的影响
        2.2.3 对苗期SPAD的影响
        2.2.4 对花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大豆茎、叶碳氮含量的变化
        2.3.1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2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2.3.3 对氮素含量的影响
        2.3.4 对氮素吸收状况的影响
        2.4 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4.1 茎、叶干重
        2.4.2 荚干重
        2.4.3 干物质积累
        2.4.4 叶分配率
        2.4.5 茎分配率
        2.4.6 荚分配率
        2.4.7 干物质输出与转化
        2.5 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5.1 对产量的影响
        2.5.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套作大豆的播期与品种选择及其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与共生期调查
        1.3.2 茎、叶形态的测定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套作大豆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播期对套作大豆部分形态性状的影响
        2.2.1 对株高的影响
        2.2.2 对主茎茎粗的影响
        2.2.3 对主茎节数的影响
        2.2.4 对分枝数的影响
        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 对产量的影响
        2.3.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套作大豆的种植密度与株行配置及其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调查
        1.3.2 茎、叶形态的测定
        1.3.3 茎、叶碳氮含量的测定
        1.3.4 SPAD、叶面积指数、绿叶面积的测定
        1.3.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部分形态性状的变化
        2.1.1 对株高的影响
        2.1.2 对茎粗的影响
        2.1.3 对节数的影响
        2.1.4 对子叶节高的影响
        2.1.5 对分枝数的影响
        2.2 对部分光合特性的影响
        2.2.1 SPAD值
        2.2.2 叶面积指数
        2.2.3 光合势
        2.3 大豆茎、叶碳氮含量的变化
        2.3.1 可溶性糖
        2.3.2 全氮
        2.4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1 叶片干物质
        2.4.2 茎干物质
        2.4.3 荚干物质
        2.4.4 单株干物质
        2.4.5 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
        2.5 大豆植株干物质分配
        2.5.1 叶干物质分配
        2.5.2 茎干物质分配
        2.5.3 荚干物质分配
        2.5.4 植株干物质输出与转化
        2.6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6.1 对产量的影响
        2.6.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3.1 大豆种植密度的群体调控效应
        3.2 大豆株行配置的群体调控效应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1 前作玉米群体配置对套作大豆的影响
    2 作物共生期的长短对套作大豆的影响
    3 套作大豆群体配置对其总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主要创新
先进性
参考文献
特别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成果

(6)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品种选择
二、规格配置
三、栽培技术
    1、花生。
    2、玉米。
    3、菜花。

(8)山东省汶上县县域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主要研究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汶上县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3.1.1 汶上县自然资源现状评价
        3.1.1.1 地理位置
        3.1.1.2 地貌
        3.1.1.3 气候
        3.1.1.4 水资源
        3.1.1.5 土壤
        3.1.1.6 土地
        3.1.2 汶上县社会经济现状评价
        3.1.2.1 行政区划
        3.1.2.2 经济发展状况
        3.1.2.3 人口概况
        3.1.2.4 城市基础设施
    3.2 汶上县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3.2.1 种植业的演变
        3.2.2 农业生产结构的动态变化
    3.3 汶上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3.3.1 农业环境污染
        3.3.2 自然灾害
        3.3.3 农业水资源相对匮乏
        3.3.4 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3.4 汶上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问题
        3.4.1 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条件
        3.4.2 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5 汶上县生态农业规划
        3.5.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5.2 地域规划
        3.5.3 时期规划
        3.5.4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重点
        3.5.5 生态农业建设保障措施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红壤丘陵区县域水田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以江西奉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红壤丘陵区概况
        1.1.2 红壤丘陵区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1.1.3 种植制度优化研究方法进展
    1.2 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思路与论文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红壤丘陵区农业资源特征分析
    2.1 红壤丘陵区气候资源特征
        2.1.1 红壤丘陵区气候资源主要特点
        2.1.2 红壤丘陵区灾害性气候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2.1.2.1 春节初夏雨涝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2.1.2.2 伏秋干旱高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2 红壤丘陵区土壤特征及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2.2.1 红壤丘陵区土壤特征
        2.2.2 土壤因素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2.3 红壤丘陵区社会经济特点及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2.3.1 红壤丘陵区社会经济特点
        2.3.2 社会经济特点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 水田单季稻多熟制技术研究
    3.1 水田单季稻型多熟制适宜作物筛选
        3.1.1 单季晚稻型两熟制前季作物筛选试验
        3.1.1.1 油葵筛选田间试验
        3.1.1.2 饲料稻筛选田间试验
        3.1.1.3 青饲料筛选田间试验
        3.1.2 单季早稻型两熟制后季作物油葵筛选
        3.1.3 “牧草-晚稻”两熟制试验
        3.1.3.1 牧草品种筛选田间试验
        3.1.3.2 黑麦草不同技术对比试验
        3.1.4 蔬菜引种试验
    3.2 水田新型种植制度研究
        3.2.1 种植制度效益分析
        3.2.2 种植制度综合效益评价
        3.2.2.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3.2.2.2 关联度量化数学模型
        3.2.2.3 新型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3.2.2.4 灰色关联度用于种植制度评价的讨论
第四章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4.1 奉新县基本条件
        4.1.1 奉新县地理位置
        4.1.2 地形气候
        4.1.3 奉新县社会经济状况
    4.2 奉新县种植制度现状
    4.3 奉新县种植制度发展趋势分析
    4.4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4.4.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4.4.2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测定方法
        4.4.2.1 成本比较优势指数
        4.4.2.2 单产比较优势指数
        4.4.3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红壤丘陵区比较优势分析
        4.4.3.1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红壤丘陵区成本比较优势状况
        4.4.3.2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红壤丘陵区单产比较优势状况
        4.4.3.3 奉新县主要农作物红壤丘陵区综合比较优势状况
第五章 奉新县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
    5.1 奉新县种植制度结构优化
        5.1.1 决策变量的确定
        5.1.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5.1.3 优化结果分析
        5.1.4 优化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5.2 奉新县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
        5.2.1 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5.2.1.1 物元分析法简介
        5.2.1.2 物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2.1.3 物元分析法的基本算法
        5.2.2 奉新县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
        5.2.2.1 村级种植单元适宜性的物元分析模型
        5.2.2.2 种植单元适宜性的物元评判结果
        5.2.2.3 奉新县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红壤丘陵区种植制度的改革
        6.2.2 种植制度数量化优化方法
        6.2.3 种植制度综合评价方法
        6.2.4 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与种植结构调整
        6.2.5 GIS与种植制度优化的结合
附表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四、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D]. 高慧. 兰州大学, 2016(08)
  • [2]玉林市玉米间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李志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1)
  • [3]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评价[D]. 原晨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4]玉米密度对间作豌豆“氮阻遏”的调控效应及机制[D]. 朱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5]玉/豆套作模式的群体配置技术及其对大豆的效应研究[D]. 陈圣伦.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7)
  • [6]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栽培技术[J]. 杨淑静. 中国农村科技, 2007(04)
  • [7]增粮增收种植技术模式调研报告[A]. 陈阜,仇志军,吕修涛. 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 2006
  • [8]山东省汶上县县域生态农业研究[D]. 郭新海.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2)
  • [9]红壤丘陵区县域水田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以江西奉新县为例[D]. 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
  • [10]春花生套种夏玉米间作秋菜花技术[J]. 朱增改. 河北农业科技, 2003(01)

标签:;  ;  ;  ;  ;  

春花生与夏玉米、秋花椰菜间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