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吕驰,胡梦雨[1](2022)在《盾构下穿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及施工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以北京市地铁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 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施工模拟分析,得出十二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建筑物开挖过程中土体及其地表发生的沉降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的盾构开挖可以使地表的变形均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同时提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所得相关数据可为现场下穿机场高速实际开挖提供信息反馈。
杨秀仁[2](2021)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以国家积极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为背景,在分析国外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近10年来各大城市在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建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以长春地铁为代表的全预制装配式结构以及其在青岛和深圳地铁中的推广应用进行阐述;其次,对以上海地铁吴中路站、济南地铁任家庄站、哈尔滨地铁丁香公园站等为代表的叠合装配式结构以及广州地铁上涌公园站的混合型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各类装配式车站建造模式的特点;再次,针对目前地下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装配式车站技术路线和工程方案要针对地下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决策,在提高标准化和工业化程度、提高结构装配率、研发高端施工装备、提高施工效率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应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优势;然后,指出我国装配式车站技术刚刚起步,技术体系有待完善,技术标准有待形成;最后,分析目前装配式地铁车站造价偏高的原因,强调通过减免部分税费、优化技术方案和工程设计、尽量加大工程应用数量、降低成本摊销费等途径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总体上我国装配式地铁车站从无到有、从单一的建造模式到多模式共存,装配式车站技术正在逐步向工业化建造理念和建造模式迈进,但预制装配技术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整个行业和全社会共同面对,并为之不断努力。
王宇通,王新线,赵林[3](2021)在《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概述》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深圳地铁为例,针对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的特点,详细阐述目前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即矿山法与盾构法,及其发展状况,并对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国内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佘国生,段景川[4](2021)在《长距离高强度硬岩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深圳地铁12号线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对双线盾构穿越全风化变粒岩地层的力学参数与土仓压力调整控制参数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土体改良措施提高地层的整体性,地层的弹性模量为150~180 MPa,土仓压力取值0.2 ~0.4 MPa;左右线隧道净空收敛变形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表明该工程典型区间施工方案对隧道收敛变形的控制较好,有利于工程的正常进行。
杨永魁,张建[5](2021)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一直是地铁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盾构在穿越岩溶区过程中经常出现盾构机栽头、刀具异常损坏及岩溶水压过大导致喷涌等问题。文章依托深圳地铁14号线大运站—1#风井区间穿越多个岩溶发育区的实际工程案例,对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冯敬辉,朱颖[6](2021)在《CRD法扩挖盾构隧道地层加固措施及周边环境变形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实践表明,城市地下结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基于此,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针对郑州地铁1、2号线联络线与2号线正线接岔段CRD法扩挖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控制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其他3种控制手段,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径向锚杆注浆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能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效果最佳,环境风险可控;(2)扩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最大,其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54.47%~59.39%,左下部分扩挖引起的沉降变化占总变形的18.31%~18.52%,应加强该阶段监测。
吴恒生[7](2021)在《盾构法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长距离下穿开元湖快速掘进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洛阳地铁1,2号线盾构区间全断面富水砂卵石长距离掘进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以2号线牡丹大道站—市民之家站区间为工程背景,对掘进参数选择、渣土改良、盾构姿态控制与纠偏、出土量、同步注浆及二次补浆等进行技术总结。通过盾构全断面砂卵石层长距离下穿开元湖的超前谋划、超强配置以及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管理,有效保证了在洛阳地铁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长距离盾构施工安全。
朱旻,陈湘生,王雪涛[8](2021)在《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在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特长、超大、超深、高密度的盾构隧道工程建设逐年增多,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传统的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与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对目前盾构隧道结构性能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评述。相比于传统钢筋混凝土拼装式管片,(钢)纤维混凝土材料、新型接头、压注混凝土衬砌在提升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和施工效率方面优势巨大,是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潘涛[9](2021)在《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诱发既有隧道纵向与水平变形研究》文中认为盾构超近距离上穿既有运营隧道时,由于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较大,控制地层沉降和扰动变形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基于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上穿运营的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隧道建立Flac3D模型,研究了掘进过程中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并探究了不同推进速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道开挖时,在掌子面还未达到既有隧道范围、位于既有隧道中心附近、超出既有隧道范围的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纵向沉降与水平位移均出现明显的上升与回落现象;隧道超近距离上穿既有隧道将诱发双线隧道上行线和下行线相似的竖向沉降以及不同的水平变形规律,且水平变形数值沿盾构掘进方向有所增大;在保障隧道施工过程稳定性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特点与施工效率,试验段推进12环/d,穿越段推进10环/d为该工程的最佳推进速度。
孙飞祥,彭正勇,周建军,杨振兴,张继超,唐纵雄[10](2021)在《考虑围岩等级的“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贯通方式选用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施工中贯通方式的优选这一关键难题,比较盾构法和矿山法2种贯通方式的主要过程,并针对矿山法贯通方式提出盾构提前拆解概念;以围岩等级为变量,依次开展Ⅱ—Ⅴ级围岩条件下的盾构提前拆解施工过程数值计算,和以盾构提前拆解为前提的Ⅲ、Ⅳ级围岩中矿山法贯通施工过程数值计算。对比分析2种贯通方式的特点和各工况数值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提前拆机可有效提升盾构周转使用率,防止"卡机"和减小爆破冲击影响。2)比较盾构提前拆机过程计算结果,Ⅱ—Ⅳ围岩中塑性区发展和围岩变形均不明显,适合盾构提前拆机;Ⅴ级围岩中塑性区范围和变形均急剧增大,不适合盾构提前拆机。3)比较Ⅲ、Ⅳ级围岩矿山法贯通过程数值计算结果,Ⅳ级围岩中"盾构法-矿山法"隧道相接位置存在围岩变形突然释放现象,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最后,根据上述结论制定了考虑围岩等级的"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贯通方式推荐表,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二、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盾构下穿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及施工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过程对机场高速影响的数值分析 |
2.1 前处理 |
2.1.1 建模原则 |
2.1.2 模型尺寸选取及边界条件 |
2.1.3 模型本构及网格划分 |
2.1.4 既有结构荷载施加及开挖 |
2.2 计算结果分析 |
2.2.1 十二号线盾构开挖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
3 结论及对施工的建议 |
(2)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装配式地铁车站技术发展简况 |
1.1 盾构法装配式地铁车站 |
1.2 明挖法装配式地铁车站 |
1.3 矿山法装配式地铁车站 |
2 我国装配式车站技术研究与应用 |
2.1 长春、青岛和深圳地铁装配式车站 |
2.1.1 长春地铁 |
2.1.2 青岛地铁6号线 |
2.1.3 深圳地铁 |
2.2 上海地铁15号线吴中路站 |
2.3 广州地铁11号线上涌公园站 |
2.4 济南地铁R1、R2线装配式车站 |
2.5 哈尔滨地铁丁香公园站 |
3 思考及展望 |
3.1 因地制宜决策技术路线和工程方案 |
3.1.1 地下结构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
3.1.2 叠合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
3.1.3 全预制装配式车站结构选型 |
3.1.4 完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 |
3.2 尽量发挥预制装配建造技术的优势 |
3.2.1 提高标准化、工业化程度 |
3.2.2 提高结构的装配率 |
3.2.3 研发高端施工装备 |
3.2.4 提高施工效率和社会效益 |
3.3 合理控制装配式车站的工程造价 |
3.3.1 我国地面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分析 |
3.3.2 我国装配式地铁车站工程造价分析 |
3.3.3 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
4 结论与体会 |
(3)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深圳市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特点 |
3 具体工程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3.1 矿山法 |
3.2 盾构法 |
3.2.1 一般复合地层盾构法 |
(1)盾构机的选型配置。 |
(2)盾构管片。 |
(3)盾构始发和接收。 |
(4)基岩凸起及孤石的处理。 |
(5)穿越建(构)筑物、既有地铁线路措施。 |
3.2.2 双护盾TBM及土压平衡与TBM双模盾构法 |
4 发展建议 |
4.1 合理规划线路和选择施工工法 |
4.2 研发适用于矿山法的智能化成套装备 |
4.3 加速盾构技术配套辅助机械装备的研究应用 |
5 结语 |
(4)长距离高强度硬岩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数值模拟 |
2.1 模型建立 |
2.2 计算参数 |
2.3 结果分析 |
2.3.1 围岩力学特性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分析 |
2.3.2 土仓压力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分析 |
3 现场监测 |
3.1 监测方案 |
3.2 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 结语 |
(5)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岩溶危害及处理 |
2.1 岩溶对盾构施工的危害 |
2.2 处理原则 |
2.3 处理措施 |
2.3.1 袖阀管注浆 |
2.3.2 后退式注浆 |
2.4 注浆效果检测 |
3 岩溶发育地层盾构掘进施工 |
3.1 盾构参数控制 |
3.2 刀具分析 |
3.2.1 刀具硬度分析 |
3.2.2 刀具刃宽统计分析 |
4 盾构掘进岩溶发育地层风险管控措施 |
4.1 加固体检测并组织专项验收 |
4.2 刀具检查 |
4.3 止水防喷涌 |
(1)改良渣土。 |
(2)增加盾壳环箍。 |
(3)加止水环。 |
(4)使用AB料浆液注入系统。 |
(5)使用聚合物。 |
(6)配置真空泵。 |
5 结语 |
(6)CRD法扩挖盾构隧道地层加固措施及周边环境变形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述 |
2.1 扩挖工程与周边建筑物概况 |
2.2 扩挖施工方案 |
2.3 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与控制基准 |
3 地层加固措施研究 |
3.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4 扩挖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
4.1 计算模型与监测点布置 |
4.2 地表沉降 |
4.3 既有管线沉降 |
4.4 既有建筑物变形 |
4.5 既有建筑物桩基础变形 |
5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5.1 地表沉降现场监测结果 |
5.2 既有管线变形现场监测结果 |
5.3 建筑物沉降现场监测结果 |
6 结论与展望 |
(7)盾构法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长距离下穿开元湖快速掘进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
3 盾构结构与盾构设备主要参数 |
4 工程特点及难点 |
5 主要施工技术 |
5.1 掘进参数控制 |
5.2 渣土改良控制 |
5.3 盾构姿态控制与纠偏措施 |
5.4 出土量控制 |
5.5 同步注浆控制 |
5.6 二次注浆 |
5.6.1 注浆时机 |
5.6.2 注浆参数 |
5.7 施工综合成果 |
6 结语 |
(9)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诱发既有隧道纵向与水平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数值分析 |
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 模型验证 |
3 不同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1 掘进过程中隧道变形情况分析 |
3.2 推进速度对既有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 |
3.3 推进速度对既有隧道水平位移的影响 |
4 结论 |
(10)考虑围岩等级的“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贯通方式选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主要过程 |
1.1 盾构法贯通主要过程 |
1.1.1 前期准备 |
1.1.2 贯通施工 |
1.1.3 盾构拆机作业 |
1.2 矿山法贯通主要过程 |
2 矿山法贯通过程数值计算 |
2.1 模型建立 |
2.2 参数选择 |
2.2.1 隧道埋深及原始地应力 |
2.2.2 围岩与支护的物理力学参数 |
2.3 盾构拆机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 |
2.4 矿山法贯通过程地层稳定性分析 |
3 对接贯通方法选择及案例分析 |
3.1 对接贯通方法选择 |
3.2 工程案例 |
4 结论与讨论 |
四、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盾构下穿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及施工建议[J]. 王健,吕驰,胡梦雨.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01)
- [2]我国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杨秀仁.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3]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概述[J]. 王宇通,王新线,赵林.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S1)
- [4]长距离高强度硬岩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J]. 佘国生,段景川.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S1)
- [5]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技术探讨[J]. 杨永魁,张建.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S1)
- [6]CRD法扩挖盾构隧道地层加固措施及周边环境变形影响分析[J]. 冯敬辉,朱颖. 现代隧道技术, 2021(05)
- [7]盾构法全断面富水砂卵石地层长距离下穿开元湖快速掘进施工技术[J]. 吴恒生.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19)
- [8]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A]. 朱旻,陈湘生,王雪涛. 第3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21
- [9]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诱发既有隧道纵向与水平变形研究[J]. 潘涛. 华南地震, 2021(03)
- [10]考虑围岩等级的“盾构法-矿山法”隧道对接贯通方式选用研究[J]. 孙飞祥,彭正勇,周建军,杨振兴,张继超,唐纵雄.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