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性及其预测

电磁兼容性及其预测

一、电磁兼容及其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鹏[1](2021)在《列控系统电磁脉冲耦合效应试验及其虚拟教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

陈晨[2](2021)在《线缆串扰模型及耦合效应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能源互联网,加强智能电网以及配用电网的数字化、信息化战略布局,不断推进低压电网中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伴随而来的是电磁兼容问题。线缆与设备、线缆与线缆间等各种耦合干扰现象几乎随处可见,线缆间的串扰不仅会对传输信号造成干扰,而且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泄漏,为了保证信息在通信过程中安全传输,研究线缆间的串扰耦合问题尤为重要。基于以上需求,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 Π型布局线缆间的串扰。首先,基于多导体传输线方程建立了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和平行线缆束串扰耦合模型。将线缆串扰模型与电力线信道模型相结合来推导Π型布局线缆的串扰模型,采用实验测量的方法验证了发送模拟信号时Π型布局线缆的串扰模型,同时采用CST电磁仿真的方法验证了发送数字信号时Π型布局线缆的串扰模型,两种方法得到的耦合信号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2.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模型建立线缆间的串扰模型对串扰电压进行预测。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优异的对非线性适应性问题的处理能力,建立了影响线缆串扰的各个因素与线缆串扰值之间的映射,从而对线缆串扰值进行预测。同时,分别利用SSA和网格搜索法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寻找最优解。通过实验算例表明,在预测精度方面,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和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 MSE)进行计算,采用常用的网格搜索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建立的串扰预测模型的MAPE=0.4438,MSE=0.0136,相关系数为88%,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建立的线缆串扰预测模型的MAPE=0.1287,MSE=0.0013,对数据的拟合度高达99%,与网格搜索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基于麻雀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拟合度,能够精确的预测线缆间的串扰电压。3.评估了线缆上传输载波信号时的耦合效应。开发了计算线缆串扰值的软件系统,通过可视化的前端界面,使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在系统界面输入影响串扰系统的各个参数从而方便、高效的获取线缆间的串扰情况,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计算了由于线间串扰造成的相邻线缆上的串扰信号与原始发送信号在高斯信道下随信噪比变化时串扰线上的误比特率,根据误比特率的大小评估线缆间的耦合情况及安全性;计算了不同线缆间距下线缆串扰的S21参数,分析了线缆间距对线间耦合的影响;设计了线缆耦合传输实验,采用实验测量和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信号频率、信号波形、线缆长度等因素对线缆间时域串扰信号的影响,从时域角度直观地分析了线缆间的耦合信号的变化规律,归纳总结了有利于信息安全传输的电力线布局方案,并提出建议。

王军[3](2021)在《电动汽车车内电磁辐射仿真与车载巡测影响因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技术和微波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伴随而来的电磁辐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和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以电能作为动力源,多种电气电子设备共同工作,这一过程中带来的电磁辐射问题不可忽视,车内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电磁辐射水平不仅对元器件及电子系统产生影响,而且关乎人体的健康安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动汽车车内的电磁辐射水平展开了研究。电磁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限于电动汽车领域的革新与发展,电磁环境的监管工作也慢慢成为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我们不仅要研究新设备、新技术的电磁辐射特性,也要从环境角度增加和完善区域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评价方法,车载巡测监测技术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进行。为了加强对电磁环境的管理,本文从车内和车外两个方面考虑,对车载巡测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内部电磁辐射源建模仿真的方法,将主要辐射源驱动电机和电池源等效建模仿真,在仿真软件CST中实现电场强度水平的分析,将三维实体模型和等效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等效模型的可靠性。创建了一种车内电磁辐射屏蔽措施,设计整改方案,提高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水平。在电磁辐射车载巡测监测的影响因素研究中,识别并分析了对车载巡测监测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本文包括周围运行车辆的影响及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的变化。通过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实际环境测量、电磁仿真等研究方式,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上因素对数据产生的影响程度。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建模仿真展开研究,并分析了车载巡测的影响因素,对具体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

张骞[4](2021)在《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车辆电子信息化集成度的增加,在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机动性的同时,电磁干扰风险也随之而来。除雷电、静电等自然电磁危害源之外,还有通信、雷达、电磁脉冲武器等人为危害源,这使得车辆的电磁脉冲环境日趋复杂。传感器作为车辆电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复杂的外部电磁环境下,传感器自身会受到诸如信号紊乱、器件受损等后果,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战场上各类电磁脉冲武器的危害更为巨大,执行各类特殊任务的战术车辆需要在严苛的电磁脉冲环境下提高自身适应性,因此对于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号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台架为试验对象,进行发动机各传感器高功率微波效应试验,确定以曲轴、凸轮轴等霍尔转速传感器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原理和试验数据分析,分别从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进行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开展了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抑制材料性能验证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搭建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基于发动机敏感度阈值下各传感器受扰情况与干扰信号时频域特点,确定以霍尔式转速传感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为之后防护电路的器件选型提供数据支撑。(2)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从感应过程出发,搭建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电磁脉冲辐照环境,对比分析电磁脉冲作用下AH3503模拟信号与调理后数字信号的受扰情况,结果表明:造成输出紊乱的根本原因是感应过程中模拟信号受扰变形产生凸起脉冲。从传输过程出发,搭建群脉冲注入试验平台,获得传感器敏感度阈值和故障信号波形,研究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对输出波形的影响,以及脉冲重频与敏感度阈值、瞬态突变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电磁脉冲作用于传输过程时传感器输出波形会受扰紊乱,且敏感度阈值会随着脉冲重复频率增加而降低并在400k Hz处于最低值。(3)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从辐射耦合途径出发,基于吸波材料屏蔽原理提出传感器吸波抑制方案,并通过电磁脉冲辐照试验对吸波抑制能力进行验证。从传导耦合途径出发,对防护器件及其组合进行防护性能测试,基于测试结果设计车辆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结果表明:防护电路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敏感度阈值,同时对信号线电源线电磁脉冲干扰信号衰减值达16d B。创新性工作如下:(1)提出以传感器感应、传输两个过程为切入点的电磁脉冲效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宽带高功率微波环境对AH3503霍尔元件及调理电路的影响,确定传感器输出紊乱原因是感应过程中电磁脉冲作用导致的模拟信号变形。通过EFT脉冲注入霍尔转速传感器信号线、电源线,分析在传输过程中电磁脉冲参数与传感器敏感度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敏感度阈值会随脉冲重频的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平稳。(2)提出以辐射、传导两个干扰耦合途径为切入点的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方案。传导耦合抑制方案结合传感器工作信号及干扰信号特点,设计以功率限幅、脉冲吸收和滤波相结合的有源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对线束电磁脉冲干扰衰减达16d B。辐射耦合抑制方案采用屏蔽材料对传感器线束及接插件进行屏蔽,同时在周围金属表面布置吸波材料吸收电磁脉冲反射能量,试验结果表面该方案可将发动机敏感度阈值提升8k V/m。

靳航[5](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封装集成电磁辐射抑制研究》文中指出半导体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现代电子产品逐步向更高集成度、更高速率、更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驱动其相关的封装集成也向更先进的技术方向迈进。相应的高数据传输速率、高器件密集度和高工作频率而导致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将成为限制高速封装发展的一个瓶颈。若在封装设计阶段能审慎考虑EMI问题,将有效缓解后续整机EMI的设计压力。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传统的数值与全波仿真方法在求解越来越复杂的封装产品的空间辐射干扰问题时将逐渐变得低效;第二,难以量化各结构产生的空间辐射及其对辐射的影响;第三,工程师在设计优化封装中众多参数时缺乏经验指导,导致时间成本增加。面对上述疑难瓶颈,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为克服这些难点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但由于机器学习在封装EMI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所以还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如机器学习如何应用到封装EMI问题中、众多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机器学习的建模步骤和模型评估方法等。针对这些瓶颈和挑战,本文深入研究了应用机器学习预测封装的对外辐射、定量评估各结构参数对辐射的贡献以及设计优化封装的结构参数使其辐射满足国际EMI标准限值。本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方法求解复杂封装电磁辐射的时效性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重构不同的回归学习模型,建立了用于预测封装远场辐射的最佳模型——深层神经网络(DNN),实现了小于2%的相对误差。该模型对辐射的预测时间为毫秒级,能及时反馈封装设计的优劣。本文还对各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为机器学习在EMI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2.针对难以评估封装结构参数对辐射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层级注意力机制的DNN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封装中各结构参数对远场辐射的贡献,还可改善原始DNN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识别的重要参数可为实际产品设计提供指导。最后,通过远场测试对带有注意力权重的DNN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3.针对封装中众多结构参数的设计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思路的结构参数设计优化方法以使辐射达标。正向优化设计方法结合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DNN预测模型以及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技术;逆向参数设计网络采用了一种逆向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与正向DNN的级联架构,以使逆向网络更易收敛、预测更准确。本文通过若干案例对正向设计优化方法和逆向参数设计网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上述两种方式的计算时间均为毫秒级,能大大缩短封装设计的研发周期。

向洋霄[6](2020)在《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于脉宽调制的电力电子设备在能量转换场合的不断渗透,电力电子设备中高频、高速通断的开关器件给能量转换系统带来了愈发严重的传导电磁干扰(Electromegnetic Interference,EMI)问题。EMI问题不仅会延长设备的设计研发周期,同时还可能威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学术界和工业界对EMI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MI预测技术和EMI抑制技术两方面,虽然当前EMI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EMI预测技术方面,现有EMI预测方法无法同时满足预测精度、速度、收敛性等性能指标,极大地限制了EMI预测方法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EMI抑制技术方面,现有抑制方法难以实现高频段电磁干扰的经济、高效抑制,导致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发射难以在全频段满足电磁兼容标准。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中共、差模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以及传导路径,并对当前EMI预测技术和抑制技术中的一些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深入剖析了典型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中各有源关键部件和无源关键部件的物理结构特性,推导了各关键部件的高频等效模型,并利用阻抗测量和有限元计算等方法实现了各关键部件高频模型中杂散参数的精确提取。然后,基于各关键部件的高频模型,深入分析了变换器共、差模传导EMI的形成机理及传导路径,并最终建立了系统等效EMI模型,为电磁干扰的预测和抑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本文提出了一种时频域混合EMI预测方法,以解决现有EMI预测技术无法快速精确地预测多频点振铃效应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三相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动态开关过程,并进一步对动态开关过程中的多频点振铃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分别建立了共、差模干扰源的数学模型。然后,以所推导的干扰源模型为理论支撑,提出一种时频域混合EMI预测方法,该方法创新性地使用了一种时域干扰源合成电路以实现含变斜率梯形波、多频点振铃信息的干扰源的快速精确合成,并借助频域预测思路进一步加快了传导EMI的预测速度。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时频域混合EMI预测方法能够显着提升现有EMI预测方法的预测性能。3.为了消除死区效应对有源EMI调制抑制方法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H8拓扑的有源EMI调制抑制方法。首先,考虑H8变换器开关管的寄生电容,通过建立状态方程的方法分析了H8变换器在零矢量状态下的稳态共模电压。然后,基于所推导的共模电压数学模型,从拓扑结构和调制策略两个角度对传统H8变换器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型H8有源EMI调制抑制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死区效应的影响,实现了三相变换器进出零矢量状态时的零共模电压跳变,进而抑制了由共模电压跳变所引起的兆赫兹级共模传导电磁干扰。4.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相浮地散热器的无源EMI分频抑制策略,解决了无源EMI滤波器在兆赫兹级以上频段的性能难以达到抑制要求的问题。该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在不引入额外阻性损耗的条件下实现了干扰源高频振铃效应的完全抑制,同时,所提出的抑制方法能够有效阻断带任意负载的三相变换器高频共模干扰的传导路径。然后,基于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本文设计了无源EMI滤波器从而对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未能完全解决的低频段EMI进行有效抑制。实验证明,通过较低的设计复杂度和制造成本,基于分相浮地散热器的EMI分频抑制策略能够实现十兆赫兹级频段范围内的传导EMI高效抑制,使三相变换器在全频段满足电磁兼容标准。论文深入揭示了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中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系统性地对现有电磁干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为未来相关工业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李学振[7](2020)在《列车高速通信网络架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列车在智能化、高速化、舒适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使得列车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列车通信网络的应用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较为成熟的列车通信总线有WTB、MVB、CAN等,但是列车通信网络带宽低,组网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相比之下,以太网总线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应用范围广、组网灵活、集成度高、价格低廉、易于与信息系统集成等优点,将其运用于列车通信网络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现代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如何减少网络拥塞、辅助区分网络性能下降是由网络拥塞还是网络设备劣化造成、提高网络的服务性能等方面的需求,使得网络流量建模和预测显得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列车以太网通信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搭建了Duagon专用列车通信模块实验平台。根据设计方案对Duagon设备的i303模块进行通信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为单节点收发测试、双节点收发测试、单节点丢包率测试、双节点丢包率测试、欠电压环境下性能劣化测试以及网络拥塞性能劣化测试。结果表明:实现了以太网i303模块与PC机的数据接收与发送分析,以及基本性能如丢包率的测试分析。此次测试为下一步搭建包含两个ETB节点的实物仿真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针对网络流量建模与预测,本文应用了Animesh Anant Sharma的改进循环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我们将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预测性能比BP神经网络预测性能好,而本文应用的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比BP神经网络和SVM的预测性能要优。(3)对列车以太网Duagon按照GB/T 17626.3-2016、GB/T 17626.4-2018、GB/T 17626.5-2008、GB/T 24338.4-2018标准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应用的Duagon以太网通信设备,设计合理,可以满足EMC测试,对于设备的EMC性能的评估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最后基于前面的测试分析研究,设计了可视化操作界面。重点设计的内容为网络系统性能测试与劣化仿真。

代林刚[8](2020)在《驾驶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线缆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电动汽车车内电磁辐射干扰主要来自于电机驱动系统,其干扰能量大、频带宽、危及人体健康,成为电动汽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标准的最大障碍。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与传统检测方式下的测量值相比,具有差异性。本文针对驾驶工况下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动力线缆产生电磁辐射干扰过程及其数据进行建模与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车内人体受电磁辐射影响的程度。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驾驶行为、道路环境因素影响车内电磁辐射变化致因。基于电动汽车行驶状态下的动力平衡分析,将车速时间序列转换为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轴转速,并通过矢量控制原理构建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电动汽车在典型驾驶工况下进行仿真运行,通过特性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提取了电动汽车内部产生电磁辐射激励的动力线缆电流数据。然后,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建立了电动汽车网格划分模型与动力线缆模型,构建了以动力线缆为干扰源的整车电磁环境模型;分别以获得的动力线缆直流侧、交流侧的电流数据作为激励源,仿真生成了电动汽车在加速、匀速、减速三种典型工况下的车内电磁场分布情况,对比分析驾驶工况下电动汽车车内电磁辐射产生变化的致因与趋势。最后,针对驾驶人在车内受电磁辐射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车内人体模型,以动力线缆直流侧为干扰源,仿真分析了整车电磁环境中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比吸收率;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在电磁环境下人体各组织器官所受电磁辐射影响程度及差异。

李鹏飞[9](2020)在《基于TVS特性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电力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日趋向集成化、复杂化,微型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也对电路以及电子元器件的电磁兼容(EMC)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作为一种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现象,其对产品所造成的影响日渐凸显,甚至已经发展成为诸多电子设备以及电力系统的严重威胁。ESD会严重危害电子产业以及基于电子器件的精密技术产业,我国每年因为静电放电影响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元。瞬态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TVS)作为一种静电防护器件可以有效保护不受ESD的干扰。为了更好地研究TVS管的屏蔽作用,本文将对TVS管本身及其非理想特性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1.通过对ESD的形成机理及破坏机理以及ESD放电电流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对包括人体模型、人体金属模型的ESD模型以及器件放电模型的主要原理的分析,使用PSpice仿真软件建立了ESD发生器的电路仿真模型。2.分析了TVS二极管的物理结构及其ESD防护机理,研究了其重要参数,并构建了TVS管的RLC等效阻抗模型,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出了TVS管在100MHz-600MHz频段的高频阻抗值,并利用算法提取了TVS管等效阻抗模型参数。3.根据之前所建立ESD发生器模型和利用算法提取的TVS管模型在仿真软件PSpice中建立带有TVS管保护电路的ESD防护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经过上述探讨证明,本文建立的TVS管等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复杂电子设备的ESD波形中。从而证明了本文所研究的ESD防护方法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杜彦琳[10](2020)在《LNG储罐车储罐工况参数监测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液化天然气工业发展极其迅速,铁路运输是LNG最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为此,中车集团某公司研制了铁路运输专用LNG储罐箱。为确保LNG铁路运输的安全,需要在铁路运输专用LNG储罐箱上设置LNG罐箱工况采集装置,并通过无线网络集中收集工况数据,对LNG储罐进行实时监控。本文详细分析了课题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LNG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研究并设计了LNG储罐车储罐工况参数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由工况采集系统、无线通信网络以及集中监测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工况采集系统完成工况信息的采集以及与车载监测平台的LoRa无线通信。监测平台软件基于C#语言编写,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数据通信、数据读取校验以及数据库查询与保存的功能。车载监测平台基于蜂窝移动网络,运用云服务技术,将信息数据传送到生产商远程监控中心,实现整个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了保障LNG储罐铁路运输安全,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LNG储罐的泄漏预测模型。根据LNG储罐车蒸发率计算公式及实验,得到相同条件下蒸发率与罐箱内压力的对应关系,将依据蒸发率的泄漏预测转换为依据压力的泄漏预测,在此基础上基于灰色预测法建立了LNG储罐的压力预测模型。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包括无线通信测试、软件功能测试以及泄漏预测模型测试,初步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为LNG储罐的安全运输保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方案。

二、电磁兼容及其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兼容及其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2)线缆串扰模型及耦合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电力线通信研究现状
        1.2.2 线缆串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及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矩阵提取
    2.1 传输线理论基础
    2.2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2.3 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矩阵的求解
        2.3.1 解析法计算线缆束的电感矩阵
        2.3.2 均匀介质传输线的电容矩阵求解
        2.3.3 非均匀介质传输线的电容矩阵求解
    2.4 Q3D矩量法提取线缆束的寄生参数
    2.5 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矩阵算例及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线信道模型和线缆束串扰模型的建立
    3.1 信道建模技术
        3.1.1 基于信道测量的多径信道模型
        3.1.2 基于传输线理论的二端口网络模型
    3.2 线缆串扰原理分析
    3.3 平行线缆串扰模型的建立
        3.3.1 模量转换计算
        3.3.2 线缆束分布参数的计算
    3.4 线缆串扰仿真方法
    3.5. 串扰模型实验验证
    3.6 Π型布局线缆的串扰模型
        3.6.1 实验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串扰预测
    4.1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4.1.1 支持向量回归数学模型
    4.2 麻雀搜索算法
    4.3 基于SSA-SVR算法的串扰模型的建立
        4.3.1 串扰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确定
        4.3.2 网格搜索法寻优结果分析
        4.3.3 SSA算法寻优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线缆耦合效应评估
    5.1 线缆串扰计算系统开发
        5.1.1 系统设计
        5.1.2 数据管理
        5.1.3 可视化前端开发和结果展示
    5.2 线缆串扰的误比特率
        5.2.1 平行线缆串扰的误比特率
        5.2.2 Π型布局线缆串扰的误比特率
    5.3 时域串扰测量
        5.3.1 普通双绞线绞合
        5.3.2 短距离耦合后分离
    5.4 线缆间距的串扰效应
    5.5 降低电缆串扰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电动汽车车内电磁辐射仿真与车载巡测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1.2.2 车载巡测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及车载巡测相关理论
    2.1 电磁学基本理论
        2.1.1 电磁辐射基本理论
        2.1.2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3 边界条件
    2.2 电磁波屏蔽理论
        2.2.1 电磁屏蔽
        2.2.2 电磁辐射防护及相关标准
    2.3 车载巡测监测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汽车辐射源选取及建模方法
    3.1 电动汽车辐射源
        3.1.1 电动汽车的组成结构
        3.1.2 电机驱动系统
        3.1.3 动力电池系统
    3.2 等效天线模型的电磁学原理
        3.2.1 导线电磁辐射原理
        3.2.2 对称阵子辐射原理
    3.3 建立辐射源等效模型
        3.3.1 正交偶极子天线
        3.3.2 平面螺旋天线
    3.4 电动汽车电磁屏蔽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仿真
    4.1 CST电磁仿真软件
        4.1.1 CST软件介绍
        4.1.2 有限积分法
    4.2 电动汽车等效模型电磁辐射仿真
        4.2.1 车体模型建立
        4.2.2 驱动电机等效电磁模型
        4.2.3 动力电池等效电磁模型
        4.2.4 整车电磁辐射仿真
    4.3 电动汽车三维实体模型仿真验证
    4.4 电动汽车等效模型电磁屏蔽仿真
    4.5 电动汽车的电磁防护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载巡测监测技术影响因素探究
    5.1 车载巡测监测技术介绍
        5.1.1 车载巡测监测技术的优势
        5.1.2 监测依据
        5.1.3 监测设备及车辆
    5.2 周围车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5.2.1 影响因素的识别及确认
        5.2.2 研究方法和内容
        5.2.3 研究方案
        5.2.4 实验结果
        5.2.5 结果理论分析
    5.3 架空输电线路的影响
        5.3.1 影响因素的识别及确认
        5.3.2 研究方法和内容
        5.3.3 研究方案
        5.3.4 方案实现
        5.3.5 实验结果
        5.3.6 结果理论分析
    5.4 对车载巡测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车辆典型传感器及电磁干扰机理
    2.1 车辆典型传感器分类及功用
    2.2 车辆传感器的电磁脉冲干扰分析
        2.2.1 电磁环境因素分析
        2.2.2 传感器干扰耦合机理分析
    2.3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3.1 霍尔传感器基本原理
        2.3.2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4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传感原理
        2.4.1 磁电传感器基本原理
        2.4.2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速原理
    2.5 本章总结
第3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测试分析
    3.1 电磁脉冲源及发动机特性
        3.1.1 宽带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特性
        3.1.2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特性
    3.2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试验
    3.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分析
        3.3.1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受扰信号采集分析
        3.3.2 发动机典型传感器耦合干扰信号采集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研究
    4.1 转速传感器电磁脉冲耦合机理
    4.2 霍尔传感器感应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2.1 试验平台搭建
        4.2.2 AH3503 霍尔传感器辐照试验
    4.3 霍尔传感器传输过程电磁脉冲效应
        4.3.1 试验平台搭建
        4.3.2 转速传感器群脉冲电磁干扰试验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抑制技术
    5.1 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
        5.1.1 新型防护器件选择
        5.1.2 防护器件测试
        5.1.3 发动机传感器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与验证
    5.2 电磁脉冲吸波抑制技术
        5.2.1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5.2.2 吸波材料分类
        5.2.3 吸波抑制方案及试验验证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内容与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封装集成电磁辐射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部分短语中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封装集成技术的发展及重要性
        1.1.2 新型封装集成技术面临的电磁兼容挑战
        1.1.3 新型封装集成技术中机器学习的应用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封装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机器学习应用于封装电磁兼容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内容
        1.3.1 先进封装集成电磁兼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第2章 高速封装中电磁辐射理论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高速封装电磁辐射理论分析
        2.2.1 差模电流和共模电流的辐射原理
        2.2.2 谐振原理
        2.2.3 封装中各结构电磁干扰情况的归纳与总结
    2.3 高速封装电磁辐射中机器学习方法的关键技术
        2.3.1 机器学习的分类
        2.3.2 机器学习的建模流程
        2.3.3 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误差
        2.3.4 机器学习模型的评估方法
        2.3.5 注意力机制的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封装中电磁辐射的智能化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引线键合球栅阵列封装模型
    3.3 电磁辐射预测的回归学习建模流程
    3.4 回归学习模型的电磁辐射预测结果与分析
        3.4.1 线性回归模型
        3.4.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3.4.3 K近邻回归模型
        3.4.4 深层神经网络模型
        3.4.5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3.4.6 预测结果讨论与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封装中各结构对电磁辐射影响的智能化评估研究
    4.1 引言
    4.2 电磁辐射评估的层级注意力机制建模
    4.3 层级注意力模型的电磁辐射评估结果与分析
        4.3.1 层级注意力机制的优势
        4.3.2 结构参数对辐射贡献的评估
        4.3.3 层级注意力机制对辐射预测性能的提升
    4.4 层级注意力模型对电磁辐射预测的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封装中结构参数的智能化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正向方法对结构参数的设计
        5.2.1 敏感性分析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正向优化设计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5.3 逆向方法对结构参数的设计
        5.3.1 逆向参数设计方法
        5.3.2 级联结构的优势
        5.3.3 逆向参数设计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荣誉奖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会议

(6)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电磁干扰简介
    1.3 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1.3.1 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电磁干扰预测技术
        1.3.2 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1.3.3 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2 三相两电平变换器关键部件高频建模及电磁干扰分析
    2.1 引言
    2.2 各关键部件建模
        2.2.1 有源部件高频建模
        2.2.2 无源部件高频建模
    2.3 电磁干扰产生机理和传导路径分析
        2.3.1 电磁干扰产生机理
        2.3.2 电磁干扰传导路径
        2.3.3 系统等效EMI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三相两电平变换器时频域混合EMI预测方法
    3.1 引言
    3.2 时频域混合EMI预测方法的干扰源数学模型推导
        3.2.1 开关管动态开关过程数学模型
        3.2.2 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振铃效应
        3.2.3 三相两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干扰源建模
    3.3 时频域混合EMI仿真预测平台搭建
        3.3.1 时域干扰源合成电路
        3.3.2 基于扫频分析的传导路径建模及系统EMI预测
    3.4 实验验证与性能总结
        3.4.1 实验验证
        3.4.2 性能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型H8拓扑的有源EMI调制抑制方法
    4.1 引言
    4.2 改进型H8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改进方案
    4.3 改进型H8电力电子变换器调制优化策略
    4.4 实验验证和性能总结
        4.4.1 仿真分析
        4.4.2 实验验证
        4.4.3 性能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相浮地散热器的无源EMI分频抑制策略
    5.1 引言
    5.2 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
        5.2.1 实施方法简介
        5.2.2 对共模干扰源的影响分析
        5.2.3 对共模传导路径的影响分析
    5.3 无源EMI滤波器设计
        5.3.1 源阻抗和负载阻抗
        5.3.2 EMI滤波器插入损耗
        5.3.3 EMI滤波器设计
    5.4 实验验证和性能总结
        5.4.1 分相浮地散热器无源EMI抑制方法
        5.4.2 EMI滤波器设计
        5.4.3 性能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B 主要参与的项目

(7)列车高速通信网络架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列车通信总线研究现状
        1.2.2 网络测试平台搭建及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1.2.3 网络流量预测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2 车辆以太网架构方案及硬件平台搭建
    2.1 基于IEC61375车辆以太网总体架构
    2.2 车辆以太网仿真方法总体方案
    2.3 车辆以太网网络流量预测总体方案
        2.3.1 网络流量预测过程
        2.3.2 预测性能评价标准
    2.4 车辆以太网硬件平台搭建
        2.4.1 硬件部分Duagon设备介绍
        2.4.2 硬件平台的调试
        2.4.3 软件与编程准备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以太网平台的测试方法研究
    3.1 单节点发送和接收性能测试
        3.1.1 单节点测试主要步骤
        3.1.2 单节点发送测试结果与分析
        3.1.3 单节点接收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双节点接收和发送性能测试
    3.3 Duagon丢包率的测试
        3.3.1 单节点设备通信的丢包率测试
        3.3.2 双节点设备通信间的丢包率测试(无干扰)
        3.3.3 欠电压环境下性能劣化测试
        3.3.4 网络拥塞条件下性能劣化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的流量预测
    4.1 网络流量预测的方法
        4.1.1 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
        4.1.2 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4.1.3 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RNN)
        4.1.4 改进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实验仿真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电磁兼容性能及可视化操作界面
    5.1 电磁兼容性能劣化测试
        5.1.1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5.1.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5.1.3 浪涌(冲击)抗扰度
        5.1.4 电源线上的传导骚扰
        5.1.5 辐射骚扰
    5.2 电磁兼容测试结论
    5.3 可视化操作界面
        5.3.1 Python GUI框架简介
        5.3.2 界面的架构
        5.3.3 重要参数说明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驾驶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线缆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电动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
    2.1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环境
        2.1.1 麦克斯韦方程以及边界条件
        2.1.2 电磁学数值计算方法
    2.2 电动汽车驾驶工况
        2.2.1 驾驶工况描述
        2.2.2 电动汽车行驶动态描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驾驶工况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3.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3.1.1 坐标系变换
        3.1.2 数学模型
        3.1.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
        3.1.4 矢量控制原理
    3.2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仿真模型
    3.3 驾驶工况下仿真运行及其数据分析
        3.3.1 驾驶工况电流数据采集
        3.3.2 工况仿真特性分析
    3.4 激励源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动汽车动力线缆电磁辐射仿真建模与分析
    4.1 电磁辐射仿真软件FEKO软件
    4.2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环境建模
        4.2.1 车身简化建模
        4.2.2 动力线缆建模
    4.3 仿真参数设置与激励源导入
    4.4 电动汽车动力线缆电磁辐射特性分析
        4.4.1 直流侧特性分析
        4.4.2 交流侧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对人体安全的影响研究
    5.1 人体安全暴露评估
        5.1.1 电磁场生物效应以及评估方法
        5.1.2 比吸收率
    5.2 人体在电动汽车环境中所受辐射仿真分析
        5.2.1 人体模型建立
        5.2.2 辐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基于TVS特性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磁兼容技术背景
    1.2 静电放电测试标准
        1.2.1 标准概述
        1.2.2 试验配置
        1.2.3 实验结果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ESD形成及破坏机理与ESD发生器仿真建模
    2.1 ESD形成与破坏机理
        2.1.1 ESD的形成机理分析
        2.1.2 ESD的干扰与破坏机理分析
    2.2 ESD放电模型
        2.2.1 人体模型
        2.2.2 人体-金属模型
        2.2.3 器件充电模型
    2.3 ESD发生器仿真模型构建
        2.3.1 PSpice仿真平台介绍
        2.3.2 ESD发生器仿真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VS管阻抗模型的建立及等效参数的提取
    3.1 TVS防护机理研究
        3.1.1 TVS管物理结构及工作机理
        3.1.2 TVS管的重要参数以及应用原则
    3.2 基于矢量分析仪的高频阻抗参数提取
        3.2.1 TVS管阻抗测量实验平台
        3.2.2 矢量分析仪校准及测量
    3.3 TVS管等效阻抗拓扑分析
    3.4 TVS管高频阻抗模型等效参数的拟合
        3.4.1 用遗传算法对TVS管阻抗数据进行拟合
        3.4.2 运用差分进化法对TVS管阻抗数据进行拟合
        3.4.3 基于GA和DE的阻抗等效参数提取特性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TVS管高频阻抗模型的实验验证
    4.1 TVS管仿真模型的构建
    4.2 试验平台的构建
    4.3 TVS管仿真模型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SD防护问题工程应用案例
    5.1 某型前列腺治疗仪静电放电(ESD)电磁兼容整改案例分析
        5.1.1 案例描述
        5.1.2 案例诊断与分析
        5.1.3 整改措施与分析
    5.2 某型超声透药仪静电放电(ESD)电磁兼容整改案例分析
        5.2.1 案例描述
        5.2.2 案例诊断与分析
        5.2.3 整改措施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LNG储罐车储罐工况参数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NG储罐车工况监测系统现状
        1.2.2 LNG储罐泄漏预测现状
        1.2.3 工业远程监控系统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2 LNG储罐车运输工况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2.1 储罐车工况监测系统设计思路
    2.2 储罐车工况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2.2.1 储罐车工况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
        2.2.2 储罐车工况采集系统的技术方案
        2.2.3 储罐车车载自动监测平台的技术方案
        2.2.4 运输企业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技术方案
        2.2.5 LNG泄漏预测研究的技术方案
    2.3 本章小结
3 LNG储罐车工况采集系统的设计
    3.1 工况采集系统的总体构成及工作原理
    3.2 LNG储罐工况参数及电池电量的检测
        3.2.1 储罐温度检测
        3.2.2 储罐压力检测
        3.2.3 锂电池电量检测
        3.2.4 LNG液位检测
    3.3 储罐工况参数的数据采集及无线通讯
        3.3.1 车载检测仪表的数据采集及无线通讯
        3.3.2 数据采集及无线通讯的软件设计
        3.3.3 电磁兼容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LNG储罐车泄漏预测
    4.1 LNG泄漏预测依据的确定
        4.1.1 蒸发率的计算公式
        4.1.2 密闭LNG储罐的蒸发率实验
    4.2 LNG储罐压力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
        4.2.2 GM(1,1)模型的仿真验证
    4.3 基于GM(1,1)模型的LNG储罐泄漏预测
    4.4 本章小结
5 LNG储罐车工况自动监测平台设计
    5.1 车载集中自动监测平台的监控软件架构
    5.2 车载平台自动监测软件设计
        5.2.1 车载平台自动监测软件总体设计
        5.2.2 储罐工况数据的集中自动收集
        5.2.3 车载平台与企业监控与管理平台的信息通讯
        5.2.4 LNG储罐工况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LNG储罐箱工况参数检测仪表的精度测试
        6.1.1 温度检测精度测试
        6.1.2 压力检测精度测试
        6.1.3 液位检测精度测试
    6.2 在铁路环境下储罐工况信息的传输测试
        6.2.1 储罐工况信息的传输测试方案
        6.2.2 LoRa无线通信丢包率测试
        6.2.3 LoRa无线通信误码率测试
    6.3 车载自动监控软件运行测试
        6.3.1 运行测试方案
        6.3.2 监测软件的功能测试
    6.4 LNG储罐泄漏预测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电磁兼容及其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列控系统电磁脉冲耦合效应试验及其虚拟教学系统设计[D]. 刘志鹏.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线缆串扰模型及耦合效应评估[D]. 陈晨.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电动汽车车内电磁辐射仿真与车载巡测影响因素探究[D]. 王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车辆传感器电磁脉冲效应与抑制技术[D]. 张骞.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封装集成电磁辐射抑制研究[D]. 靳航. 浙江大学, 2021(01)
  • [6]三相两电平变换器传导电磁干扰的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D]. 向洋霄.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2)
  • [7]列车高速通信网络架构分析研究[D]. 李学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驾驶工况下电动汽车动力线缆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影响[D]. 代林刚.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TVS特性的建模研究[D]. 李鹏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LNG储罐车储罐工况参数监测系统[D]. 杜彦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电磁兼容性及其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