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李乾坤[1](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曹鸿骅[2](2018)在《新时期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定财[3](2017)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机制转换、社会快速转型的大变革之中。在这一变革洪流中,社会不断地由单向度向多向度、价值由一元向多元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官僚制日趋式微,社会日益呈现出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先导,西方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涌现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指导政府改革的理论。他们试图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以政府再造为手段来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政府改革的大幕,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由此而推动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公共空间的拓展以及公共事务复杂性的增强,一方面是政府单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包括公民、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引导社会管理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转变,以此来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问题。于是,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战略任务,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16字”的社会管理格局,并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在制度建设层面上规范化地推进协同治理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原有“16字”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重视“法治保障”建设,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实现为研究目标,以后工业社会为研究背景,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形态、协同困境、生成机理、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协同路径为叙事脉络,通过规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多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在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及协同治理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同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四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和协同论、治理理论、“巧匠”理论、整体性政府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其次,阐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府际协同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属于政府治理的内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治理能力,透过治理过程的协同加强沟通、提高信任并发展更为多样优质的备选治理工具。基层政府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协同是基层政府治理在体制内有效协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外向性拓展,属于跨域协同,是对府际协同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当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社会公共问题。再次,阐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从主体地位不等、协同动力不足、权责关系不明、拥有权力不均四个方面分析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上述困境的产生原因,其中协同惰性是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信任阙如是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机制缺失是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制度滞后是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最后,阐述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启示及我国加强基层协同治理的具体路径。英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协同治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制、机制、制度乃至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借鉴域外协同治理经验,可以从协同平台、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方式和协同环境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治理。
万伟[4](2007)在《亦续亦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之文化品析》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不同。在课改的初期,我们看到了一些显性的变化:比如说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了等等。然而,在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感觉到了行动的乏力和思想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变革,以教师生存状态的文化品析为切入口,可以考察新课程改革的真实文化历程。在对教师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中,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给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自我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另一方面,社会并未对教师的生存环境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因此感觉到无比愤懑。考察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不仅是公开课,教师的家常课也有了一些变化:新课程的理念到处闪现,体现了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的努力尝试。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形式千篇一律,教师表面上尊重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事实上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维护着自己的权威,存在着多种“主体性”误区。这些都说明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仍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并不是一个真空的存在,教师自身经常不自觉地处于文化分裂之中。学校教学仪式、规范、制度也是教师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然而这些制度规范背后所对应的几乎都是层级的组织结构,这些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维护当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服务。这些制度形成了教师强大的生存惯性,也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庇护伞”。校本教研的兴起使得叙事研究、合作研究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式。叙事研究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平民化”诉求,每一个平凡的“我”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张扬,教师尝试突破“金字塔”式的成长路径,寻求自己的民主权利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教师们也并未放弃对形式化教育科研的追逐,因为教师评价制度仍然相对滞后。两种不同教研方式的并存也显示了文化传统的“续”与“断”。网络是教师生存的又一个重要空间,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网络迅猛发展,教育论坛、教师博客、校园网等网络形式大大拓展了教师的生存空间,也改变着许多教师的生存方式。教师们在网络上激扬文字,展现个性,试图在虚拟的空间中实现自我。匿名的身份往往使教师更乐于敞开心扉,倾诉真实的自我,塑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文化。相对于现实来说,网络更易承担文化更新的使命,因为它较少受到社会背景文化的压抑。而另一方面,作为虚拟的真实,网络仍然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网络背后仍然隐藏着深层的虚伪和功利。从教师的学习方式、为人处事、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价值观、业余生活等生活背景中可以发现,教师生活中既有着积极向上的文化,又充斥着功利主义、利益至上等庸俗文化。这些文化将积淀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中,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的全面改造。总的来说,教师的生存状态在新课改后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体现的往往是对民主、平等、追求个性与自我、追求理想教育的积极文化,但另一方面,制度改革的滞后、社会氛围的影响、教师行为方式的惯性仍然延续着文化传统,课程改革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亦续亦断”之中缓慢前行。文化是通过成千上万的“小形式”发生变化的,为此,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投身其中,通过若干个小小的变化逐渐积聚能量,改造我们的教育文化。
张新生[5](2006)在《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突出的特点。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不完全、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别。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积极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完善城市社区救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继续巩固农村的社会救助;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构建公平均等的教育体制;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
刘洋[6](2003)在《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等;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组织与管理体制、特点与类型、存在问题与发展走向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适宜于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策略。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当代社区教育的形成背景、发展趋势,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进展,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问题。 第二章: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理论问题。主要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特性、结构体系、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对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中国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社会环境的辨证关系,把握社区发展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人口以及农村教育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内容包括: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现存的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带来的挑战;②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合作经济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③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以及未来农村科技革命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迫切需要;④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的变革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落后的现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殊需求与迫切性。⑤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 第四章:对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首先,阐述了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其次,从教育目标与内容、类型与特点、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等方面,对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差异及基本经验;最后,指出了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提出了适宜于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首先分析了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其次,分析了构建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与基本构成要素;再次,对中国经济发展区域进行了划分,对我国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教育型模式、农村社区学院、网络型教育模式: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型模式、乡(镇)成人校为中心的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行政地域型模式、城乡结合型模式、双向互动型模式: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中心型模式、以可持续内容为主的模式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第六章:提出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从农村社区教育系统完善、外部环境优化、总体运作程式、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与建议,包括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建立、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区域差异的梯度式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社区教育队伍的稳定,以及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合理利用农村社区教育教育资源、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等策略。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社会化的模式,在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构建的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丰富了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理论体系,对相关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蔡竞[7](2002)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周荣荣[8](2002)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发生了三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一是发达国家率先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显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二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全、健康食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三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新的障碍和威胁。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将面临着三大方面的挑战,即:一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巨额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二是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如何阻止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中国是幅员辽阔,经济迅速增长、人口众多,同时也是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态矛盾尤其突出,生态经济基础“先天不足加后天失调”,其效益日减,承受不起走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复辙的沉重代价;我国不可能、也不具有发达国家在实现常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能源供应条件及经济承受能力,加上特有的劳力过剩和农业难以得到大量政府补贴等问题,因此,常规农业现代化不完全符合我国农业实际,要求替代性农业技术的开发应用。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演变,从整体上看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到今天,至少在许多“发达的”和“中等发达的”地区,已在重演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耗竭的恶性循环历史。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农业持续发展”日益强烈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如何走出“常规发展模式”的低谷,实现持续发展,奔向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解决的时候。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或重要组成部分,在8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并因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迅猛发展。生态农业在我国二十多年的实践,经过中国政府的长期提倡、学术界的多方面理论研究与探索,特别是全国农村大规模与多层次的群众性实践,充分证明其指导思想、发展方向、技术原理、工程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易于被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接受和 中文摘要推行,并在全国上千个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点上显示出巨大的生产开发与环境保护潜力。生态农业以有限的物质、技术投入获得了多方面的显着综合效益,是劳动密集、资金、技术、能量商品密集交叉的新型集约经营,恰恰是以“绿色技术革命” 为重点的常规发展模式所缺少、难以达到的目标。生态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效益突出表现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内的林木覆盖率提高,农民增收增长率达到 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份额由 45%提高 55儿 环保“i同时”执行率和工业“i废”处理率达100%,二、i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粮经比由 8:2调整到6.5:3.5,化肥利用率提高5儿 植保综合防治面积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领域、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科学、农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与隅合,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将日臻完善和咸熟,生态系统的经济规律将进一步被揭示,并被人们所掌握。生态衣业经济发展模式将更加丰富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配套、完善。一些追求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发酵工程、新微观工程技术和宏观生态工程技术、新型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将日益被广泛采用。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入 正是在我国近十几年中央政府、省及各级政府大范围推动以县域为单位的试点、示范,并取得阶段性咸就的大背景下而展开的。本论文从生态农业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生态农业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的确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制度供给、生态农业建设的发生环境及限制困素、生态农业发展前瞻等诸方面,论述了生态农业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带有方向性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其中并以江苏省的成功发展模式为典型范例,使论点更加鲜明具体和具有说服力。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一第三章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相关理论的研究,第四章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指标评价体系,第五章、第六章为 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及太湖一级保护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区建设成效的实证分析。第七章为我国生态农业工程的各种模式内容及主要经营绩效,第八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市场环境分析、政策分析,第丸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子,第十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衣业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前瞻。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
无锡市教育委员会[9](2001)在《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文中研究表明 我市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长期得到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4年底,结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我们正式启动了幼儿教育现代化工程,由此揭开了无锡幼教事业崭新的一页。 “九五”期间,我市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从常规管理向依法治教,从经验型办学转向
二、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妇联组织 |
(二)社会治理 |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关于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由来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回眸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审视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点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小结 |
第一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协同治理的相关性…_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一、核心概念之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二、核心概念之二:协同治理 |
三、协同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解释力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一、基层社会管理出现的新形势 |
二、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协同治理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多元治理主体 |
二、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定位 |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协同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阐释 |
第一节 系统论与协同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论 |
第二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一般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三、网络治理理论 |
第三节 “巧匠”理论 |
一、“巧匠”理论的提出及其阐释 |
二、“巧匠理论”中的跨部门合作思想 |
第四节 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与整体性政府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政政互助:府际协同治理 |
一、府际协同治理述要 |
二、府际间纵向协同、横向协同与斜向协同 |
三、“金寨驻吴江工作站”的协同机制及其借鉴 |
第二节 政社互动:政府与社区的协同治理 |
一、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与社区 |
二、基层协同治理中政府与社区关系的重塑 |
三、苏州青剑湖社区治理中“政社互动”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三节 政企互通: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及其演进 |
二、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的现实根源与方式选择 |
三、昆山政府与台商合作的策略及其成效 |
第四节 政会互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必然性及其方式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阻滞与关系重塑 |
三、张家港市“新市民共进协会”的实践及其启示 |
第五节 政民互连:政府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
一、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定位 |
二、政府与公民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关系重塑 |
三、苏州市“警民恳谈”的措施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困境解析 |
一、主体地位不等动摇协同结构 |
二、协同动力不足制约协同行为 |
三、权责关系不明扰乱协同秩序 |
四、拥有权力不均影响协同效果 |
第二节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困境的生成机理 |
一、协同惰性:困境生成的客观因素 |
二、信度阙如:困境生成的主观因素 |
三、机制缺失:困境生成的动态因素 |
四、制度滞后:困境生成的静态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域外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英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二节 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美国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做法及经验 |
二、日本社会协同治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台湾地区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基本经验 |
二、台湾地区协同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构建协同治理的基础平台 |
一、网络整合:信息监测中心和办公平台的建立 |
二、组织架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 |
三、制度建设: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行为的规范化平台 |
第二节 培育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理念 |
二、改变基层政府的管理方式 |
三、提升协同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
第三节 完善协同治理的相关机制 |
一、重视协同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
二、建立各方治理主体间的信任机制 |
三、建立相关主体协同治理的激励机制 |
四、健全治理主体间协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创新协同治理的工作方式 |
一、完善公民参与,实现工作方式的民主化创新 |
二、变革工作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 |
三、综合运用治理工具,推进协同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五节 改善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跨部门协同和跨组织协同的文化氛围 |
二、改善基层协同治理的法治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协同治理的有效性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亦续亦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之文化品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主题词界定 |
三、相关研究及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文化的血脉 |
一、文化的生命力 |
二、文化视野下的新课程改革 |
三、教师生存状态的文化品析 |
四、我的文化遭遇与感悟 |
第二章 新课改下教师生存状态“素描” |
一、教师生存之“自画像” |
二、世人眼中的教师——教师生存之“他画像” |
三、教师的生存环境及生存现状评价 |
四、教师生存状态恶化的深层追因 |
第三章 课堂——主要的生存空间 |
一、新课程勾勒的课堂形象 |
二、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
三、几个困惑 |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存的文化意蕴 |
第四章 仪式、规范和制度下的生存惯性 |
一、习以为常的仪式 |
二、依然如故的教学、管理制度 |
三、考试制度:最大的绊脚石? |
四、制度变革的通道在哪里? |
第五章 校本教研:平民教师文化的崛起 |
一、校本教研,缘何兴起? |
二、叙事研究:——一种“白话式”的生存 |
三、合作:从策略到与文化 |
四、校本教研遭遇形式化的教育科研 |
第六章 网络:拓展了的生存时空 |
一、论坛:激扬文字的群言堂 |
二、博客:记忆之家 |
三、校园网:又一个栖息地 |
四、一位教师的触网经历(访谈实录) |
五、网络生存:究竟意味着什么? |
第七章 情境细节编织的生活背景 |
一、教师的学习方式 |
二、教师的业余生活 |
三、复杂的“同事之间” |
四、“向钱看”的价值观 |
五、“尊师”的现代诊释 |
六、得宠的男教师 |
七、细节编织下的生活背景 |
第八章 结束语:在“亦续亦断”中前行 |
一、关于研究 |
二、关于教育 |
三、关于文化 |
四、关于教师 |
参考文献 |
附表 |
(5)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创新 |
1.3.1 本文的框架结构 |
1.3.2 本文的研究创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二元经济和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
2.1 二元经济基础理论 |
2.1.1 农业的发展 |
2.1.2 工业化、城市化 |
2.1.3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4 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 |
2.1.5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
2.1.6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2.1.7 迈因特模型 |
2.2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
2.2.2 社会保障一般理论界定 |
2.2.3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
2.2.4 社会保障理论渊源 |
2.2.5 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流派 |
2.2.6 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原则 |
2.2.7 社会保障体系 |
2.2.8 社会保障的模式 |
2.2.9 社会保障的方式 |
2.2.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 |
2.3 弱势群体 |
2.3.1 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2.3.2 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
2.3.3 弱势群体的宏观关系 |
2.3.4 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
2.3.5 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 |
第3章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 |
3.1 社会保障的成长历程 |
3.1.1 社会保障的萌芽—英国“济贫法”的诞生 |
3.1.2 第一次现代社会保障立法 |
3.1.3 美国总统的“新政”和“社会保障法案” |
3.1.4 英国贝弗里奇勋爵的“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 |
3.2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
3.2.1 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
3.2.2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
3.2.3 西方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 |
3.2.4 西方医疗保险制度 |
3.2.5 西方家庭津贴制度 |
3.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3.3.1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的历程 |
3.3.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
3.3.3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3.3.4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思考 |
3.3.5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
3.3.6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和完善 |
3.4 转型中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障 |
3.4.1 俄罗斯、东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 |
3.4.2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失业救济制度 |
3.4.3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养老金制度 |
3.5 国外社会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
3.5.1 我国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
3.5.2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4章 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
4.1 我国的二元经济 |
4.1.1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和主要特征 |
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 |
4.1.3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状况和原因 |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
4.2.1 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和强化 |
4.2.2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局限 |
4.2.3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 |
4.2.4 构建多元社会保障模式的重要性 |
4.3 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发展的意义 |
4.4 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 |
4.4.1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
4.4.2 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调控 |
4.4.3 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 |
4.4.4 社会保障基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4.4.5 社会保障和财政制度 |
4.4.6 社会保障与生产率的关系 |
4.4.7 社会保障水平理论 |
4.4.8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 |
4.4.9 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产业化 |
第5章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 |
5.1 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 |
5.1.1 城镇劳动就业和收入状况 |
5.1.2 城镇社会保障状况 |
5.2 城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5.3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 |
5.3.1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
5.3.2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原则 |
5.3.3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和制度设计 |
5.4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对策 |
5.4.1 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5.4.2 完善城镇社会医疗保险 |
5.4.3 完善城镇社会失业保险 |
5.4.4 完善城镇社会互助保险 |
5.4.5 完善城镇商业保险 |
第6章 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
6.1 流动人口 |
6.1.1 流动人口概述 |
6.1.2 流动人口产生 |
6.1.3 流动人口的特点 |
6.1.4 流动人口的作用 |
6.2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
6.2.1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
6.2.2 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
6.3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
6.3.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 |
6.4 建立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
6.4.1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
6.4.2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
6.4.3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
6.5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 |
6.5.1 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
6.5.2 乡镇企业农民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
6.5.3 乡镇企业农民工实施股权换保障的可行性 |
6.5.4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
6.6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
6.6.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综合保险 |
6.6.2 透析农民工综合保险 |
6.6.3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
6.6.4 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
第7章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
7.1 城镇化和失地农民 |
7.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
7.2.1 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 |
7.2.2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现状 |
7.2.3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呼唤社会保障 |
7.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分析 |
7.3.1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分析 |
7.3.2 《土地管理法》存在严重缺陷 |
7.3.3 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7.3.4 城市政府不愿接纳失地农民的原因分析 |
7.4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路设计 |
7.4.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7.4.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层次推进策略 |
7.4.3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
7.5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7.5.1 建立社会保障型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
7.5.2 失地农民的“土地换保障”模式 |
7.5.3 建构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模式 |
7.5.4 以龙港为例,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功之路 |
7.6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配套机制 |
7.6.1 改革和完善农地转用制度 |
7.6.2 加快完善地价评估和土地税费体系 |
7.6.3 失地农民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措施 |
第8章 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 |
8.1 完善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 |
8.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
8.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
8.1.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必要性 |
8.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思路 |
8.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策 |
8.2 推进农村的医疗救助 |
8.2.1 农村医疗救助的现状 |
8.2.2 农村医疗救助的问题分析 |
8.2.3 农村医疗救助的必要性 |
8.2.4 农村医疗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
8.2.5 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 |
8.3 农村五保救助 |
8.3.1 我国农村五保的现状 |
8.3.2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的问题 |
8.3.3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8.3.4 我国农村五保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
第9章 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和特殊弱势群体救助 |
9.1 管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救助 |
9.1.1 美国的城市社区社会救助 |
9.1.2 透析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 |
9.1.3 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给我国的启示 |
9.2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和城镇社会救助 |
9.2.1 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 |
9.2.2 重视城镇的社会救助 |
9.3 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
9.3.1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 |
9.3.2 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的救助 |
9.3.3 城市流浪人员的救助 |
第10章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模式 |
10.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和迫切性 |
10.1.1 弱势群体与准弱势群体 |
10.1.2 新的条件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
10.1.3 我国目前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现状 |
10.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10.2.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平等问题 |
10.2.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平等原因分析 |
10.2.3 我国弱势群体分担教育成本的能力分析 |
10.3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体制 |
10.3.1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系统 |
10.3.2 加强政府责任和宏观调控作用 |
10.3.3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机会均等的指导原则 |
10.3.4 重视弱势群体子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
10.3.5 高教大众化应搞好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
10.3.6 处理好教育政策与弱势补偿的关系 |
10.3.7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均等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6)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可持续发展趋势 |
1.1.2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 |
1.1.3 学习社会化理念的发展 |
1.1.4 世界性社区发展浪潮 |
1.1.5 农村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
1.2 社区教育发展及其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观-本文研究的思想方法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创新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有待研究问题 |
第二章 农村社区教育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区 |
2.1.2 农村社区 |
2.1.3 社区教育 |
2.1.4 农村社区教育 |
2.1.5 终身教育 |
2.1.6 学习化社会 |
2.2 农村社区教育的特性 |
2.2.1 教育类型的多样性 |
2.2.2 教育结果的显效性 |
2.2.3 组织管理的统筹性 |
2.2.4 农村学校的辐射性 |
2.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体系 |
2.3.1 多序列的社区教育体系 |
2.3.2 多样性的社区教育结构 |
2.3.3 农村社区教育结构的相互联系 |
2.4 农村社区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关系 |
2.4.1 农村社区教育与教育 |
2.4.2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教育 |
2.4.3 农村社区教育与城市社区教育 |
2.4.4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学校教育 |
2.4.5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 |
2.4.6 农村社区教育与农村终身教育 |
2.5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系统 |
2.5.1 内涵 |
2.5.2 组织形态 |
2.6 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 |
2.6.1 社区发展功能 |
2.6.2 教育辅助功能 |
2.6.3 双向服务功能 |
2.7 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
2.7.1 管理行为 |
2.7.2 管理体制 |
2.8 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
2.8.1 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 |
2.8.2 运行机制的启动 |
第三章 影响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背景因素分析 |
3.1 社会经济因素 |
3.1.1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形成的正面影响 |
3.1.2 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挑战 |
3.2 政治制度因素 |
3.2.1 村民自治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良好环境 |
3.2.2 社区组织 |
3.3 科学技术因素 |
3.3.1 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社区教育的促进 |
3.3.2 农村科技革命迫切需要社区教育 |
3.4 人口因素 |
3.4.1 思想观念因素 |
3.4.2 人口素质 |
3.5 农村教育因素 |
3.5.1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
3.5.2 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社区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
4.1 农村教育理念的变革 |
4.1.1 教育为农村政治服务 |
4.1.2 教育面向农村实际需要 |
4.1.3 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
4.2 现代农村社区教育思想的发展 |
4.2.1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
4.2.2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
4.2.3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与教育思想 |
4.3 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
4.3.1 早期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 |
4.3.2 近期农村业余教育的开展 |
4.4 农村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4.5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
4.5.1 农村社区教育组织 |
4.5.2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机构 |
4.5.3 农村社区教育目标与内容 |
4.5.4 农村社区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
4.5.5 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保障 |
4.6 区域差异分析 |
4.7 基本经验 |
4.8 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 |
4.8.1 处于起步阶段而又发展极不平衡 |
4.8.2 对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
4.8.3 缺乏“合作经济”作为基础 |
4.8.4 组织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
4.8.5 农村社区教育的运作机制尚未完成 |
4.8.6 理论研究滞后于社区教育实践 |
4.9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
4.9.1 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 |
4.9.2 从“农科教统筹”走向“经科教文一体化” |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5.1 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5.1.1 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两大模式 |
5.1.2 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
5.1.3 对中国的启示 |
5.2 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
5.2.1 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成要素 |
5.2.2 构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原则 |
5.2.3 已有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
5.2.4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模式选择 |
5.3 中国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 |
5.3.1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2 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3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4 落后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
5.3.5 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选择 |
第六章 农村社区教育实施策略 |
6.1 内部系统的完善 |
6.1.1 管理机制 |
6.1.2 教育形式与内容 |
6.1.3 师资队伍 |
6.2 外部环境的优化 |
6.2.1 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意识 |
6.2.2 社区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
6.2.3 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 |
6.3 总体运作方式 |
6.3.1 总体运作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
6.3.2 增强示范效应 |
6.3.3 区域差异与社区教育的梯度式推进 |
6.4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 |
6.4.1 发挥农村社区教育评价的作用 |
6.4.2 农村社区教育的评价方式 |
6.4.3 农村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6.4.4 评价需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0.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目的 |
0.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 |
0.2.1 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
0.2.3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
0.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0.4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体系 |
0.4.1 研究的思路与行文结构 |
0.4.2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战略的形成 |
1.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1.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
1.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
1.2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
1.2.1 传统发展模式及其负面影响 |
1.2.2 探索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 |
1.2.3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意义 |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 |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城市的一般理论与内涵 |
1.3.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 |
1.3.3 衡量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尺度 |
1.4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导向 |
1.4.1 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1.4.2 推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把握的三大导向 |
1.5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向与目标 |
1.5.1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向 |
1.5.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二章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 |
2.1 城市?城镇的产生及涵义 |
2.1.1 城市、城镇的产生 |
2.1.2 城市、城镇的一般含义 |
2.2 城市化的缘起与动力机制分析 |
2.2.1 城市化的起源 |
2.2.2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
2.2.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因素分析 |
2.3 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经济规律 |
2.3.1 集聚经济效益 |
2.3.2 规模经济效益 |
2.3.3 优位经济效益 |
2.4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与时代特征 |
2.4.1 工业化、信息化继续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2.4.2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
2.4.3 中心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愈益重要 |
2.4.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态势 |
2.4.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紧迫课题 |
2.4.6 城乡融合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2.4.7 城市圈域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聚集的主要现象 |
2.4.8 城市郊区化发展潮流锐不可挡 |
2.4.9 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
2.4.10 多层次世界城镇网络体系业已形成 |
2.4.11 城镇生活方式变化快捷并日趋多样化 |
2.4.12 建筑风格多元化且建设人文生态城镇成为新的理想 |
2.4.13 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城镇空间形态 |
2.5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
2.5.1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阶段 |
2.5.2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
2.5.3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2.5.4 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2.5.5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西部及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 |
3.1四 川省情简况 |
3.2四 川城市化进程及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1半个世纪来四川城市化的进程 |
3.2.2四川城市化进程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3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4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5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3四 川城市化现状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比较 |
3.3.1四川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2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3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4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第四章 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利于四川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条件 |
4.1.1 宏观环境有利于四川加快城市化进程 |
4.1.2 省域人口增长趋缓而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
4.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4.2.1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 |
4.2.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
4.2.3 区位及社会发育程度的约束因素 |
4.2.4 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制约因素 |
第五章 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施规划 |
5.1 “十五”及2010年推进城市化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
5.1.1 指导原则 |
5.1.2 发展目标 |
5.2 四川城镇规划 |
5.2.1 城镇建制规划 |
5.2.2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
5.2.3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
5.2.4 城镇职能分工规划 |
5.2.5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
5.3 城镇人口规划 |
5.4 城镇建设设置标准 |
5.4.1 用地指标 |
5.4.2 园林绿化指标 |
5.4.3 能源指标 |
5.4.4 道路交通设施指标 |
5.4.5 给排水设施指标 |
5.4.6 环卫设施指标 |
5.4.7 社会服务设施指标 |
5.4.8 电话设施指标 |
第六章 加快推进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 |
6.1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6.1.1 追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6.1.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6.2 建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
6.2.1 建立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框架 |
6.2.2 创新城市化发展支持体系 |
6.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善和加强政府调控及管理 |
6.3.1 加强政府对城市化的规划与组织 |
6.3.2 采取有利于资源优先向大中城市集聚的政策措施 |
6.3.3 促进四川城市化在有序基础上分阶段实施 |
第七章 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成都建设”西部战略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案例分析 |
7.1.1 成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 |
7.1.2 新一轮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7.1.3 新一轮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调整 |
7.1.4 带动成德绵都市带建设的战略构想 |
7.1.5 构建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设想 |
7.2 绵阳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科技城的案例分析 |
7.2.1 绵阳城市建设概况 |
7.2.2 绵阳城市化回顾 |
7.2.3 绵阳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测算 |
7.2.4 绵阳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构想 |
7.3 资源开发型城市的典型类区--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研究 |
7.3.1 攀枝花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
7.3.2 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7.3.3 攀枝花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7.3.4 促进城镇群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
第八章 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 |
8.1.1 正确认识和处理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
8.1.2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
8.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8.1.4 重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
8.1.5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8.2 建立合理?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
8.2.1 城镇结构体系的内涵及四川现状 |
8.2.2 构建科学的城镇结构网络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3 完善城镇结构体系的基本路径 |
8.3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 |
8.3.1 进一步强化城镇规划的”龙头”地位 |
8.3.2 导入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
8.3.3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3.4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8.3.5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
8.4 抓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促进非农化进程 |
8.4.1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
8.4.2 创新农业劳动力的转化方式与途径 |
8.5 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 |
8.5.1 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
8.5.2 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8.5.3 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
8.6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镇社区发展 |
8.6.1四 川社区发展的现状 |
8.6.2四 川推进城市社区发展的规划与建议 |
8.7 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 |
8.7.1 高度重视培育城市”软性竞争力” |
8.7.2 培育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
8.7.3 注重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
8.7.4 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1.1.2 全球性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1.2 理论综述 |
1.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
1.2.2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生态农业 |
1.2.4 生态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
1.2.5 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
第二章 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理 |
2.1 生态农业的经济观 |
2.1.1 生态农业的生产观 |
2.1.2 生态农业的价值观 |
2.1.3 生态农业的产值观与财富观 |
2.2 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律 |
2.2.1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
2.2.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 |
2.2.3 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
2.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
2.3.1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
2.3.2 良性循环的十大特征 |
2.3.3 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 |
第三章 区域资源经济开发与生态农业 |
3.1 区域发展与资源利用 |
3.1.1 发展是结构功能的变换过程 |
3.1.2 资源的种类和特性 |
3.1.3 农业资源管理利用的原则 |
3.2 区域资源结构与开发模式 |
3.2.1 资源——经济组合类型与战略模式 |
3.2.2 我国资源——经济组合类型与农业发展模式 |
3.2.3 区域结构与农业效率的选择 |
3.3 农业的发展阶段与资源开发 |
3.3.1 初级阶段农业(第一阶段农业) |
3.3.2 发展阶段农业(第二阶段农业) |
3.3.3 发达阶段农业(第三阶段农业) |
3.3.4 结构功能转换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
第四章 评价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决策体系与机制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1 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1 江苏省“九五”期间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综合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实际评价 |
4.3 按照模型分类为三大效益指标的内容 |
4.3.1 生态效益 |
4.3.2 经济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4.3.4 几点说明 |
4.3.5 各类指标的合理权重 |
4.3.6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际评价 |
4.4 生态示范区(EASD)的开发环境及效果评价 |
4.4.1 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
4.4.2 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
4.4.3 农业产业内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 |
4.4.4 农田生态良性循环改造工程 |
第五章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典型经验与模式 |
5.1 生态农业发展的历程 |
5.1.1 发展的历史 |
5.1.2 进展与创新 |
5.2 主要成就——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证分析 |
5.2.1 强化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宏观管理及调控 |
5.2.2 健全生态农业建设的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
5.2.3 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有机结合 |
5.2.4 突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佳统一 |
5.2.5 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
5.2.6 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技术支撑体系配套 |
5.2.7 突出宣传与培养造就生态农业建设的队伍相结合 |
5.2.8 经济效益增长分析 |
5.3 环太湖流域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的典型分析 |
5.3.1 基本情况 |
5.3.2 环太湖生态示范区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
5.3.3 控制和治理农业污染的技术及成效 |
5.3.4 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初步成效 |
5.3.5 调整沿湖地区农业结构,促进良性循环 |
5.3.6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控体系 |
5.3.7 加强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力度 |
第六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背景质量 |
6.1 自然资源的特点及经济发展简况 |
6.1.1 自然资源的特点 |
6.1.2 社会经济发展简况 |
6.2 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与农业生态环境状况 |
6.2.1 环境问题 |
6.2.2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
第七章 各类生态农业工程模式、技术及经营纯绩效 |
7.1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特征 |
7.1.1 生态农业工程的特点 |
7.1.2 生态工程在中国应用领域的扩展 |
7.1.3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类型 |
7.2 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模式、技术及经营绩效 |
7.2.1 农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
7.2.2 工业“三废”污染分区治理工程 |
7.2.3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7.2.4 节水与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
7.2.5 立体农业工程技术及经营绩效 |
7.2.6 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及经营绩效 |
7.2.7 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建设工程模式 |
第八章 市场环境分析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制度供给 |
8.1 市场环境分析 |
8.1.1 要素市场分析 |
8.1.2 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及引导 |
8.1.3 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及农村合作化组织 |
8.1.4 农产品供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
8.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 |
8.2.1 中国环境发展政策的演变 |
8.2.2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
8.3 农业投入政策 |
8.3.1 农业科学技术与生态农业 |
8.3.2 农业科技投入政策 |
8.3.3 增加投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
8.4 农业产业化及发展 |
8.4.1 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 |
8.4.2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
8.5 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法律制度 |
8.5.1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 |
8.5.2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保护的法律制度 |
第九章 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 |
9.1 人口增长,资源匮乏、污染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9.1.1 人口增长与农产品总供给的矛盾 |
9.1.2 农产品总量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 |
9.1.3 农业实现持续发展与后劲不足的矛盾 |
9.1.4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9.2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
9.2.1 农业投资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
9.2.2 农业科技投入与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 |
9.3 农业市场竞争力弱与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矛盾 |
9.3.1 农业的基本特点 |
9.3.2 农业面临新的风险 |
9.3.3 农业的规模经营与效益增加的矛盾 |
9.3.4 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矛盾 |
9.4 制度创新与技术储备,研究开发不足的问题 |
9.4.1 生态农业建设制度创新不足问题 |
9.4.2 生态农业技术储备和研究开发仍然比较薄弱 |
第十章 生态农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 |
10.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0.1.1 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历史阶段 |
10.1.2 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新体系 |
10.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
10.1.4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贡献率 |
10.1.5 调整结构,实现质量效益农业 |
10.2 强化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10.2.1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
10.2.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化体系 |
10.3 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
10.3.1 建立完善农业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护机制 |
10.3.2 完善农村双层经营运行机制 |
10.4 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及发展战略 |
10.4.1 新时期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目标 |
10.4.2 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及步骤 |
10.5 推进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
10.5.1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 |
10.5.2 中国加入WTO对农业所带来挑战和机遇 |
10.5.3 中国应对加入WTO,农业发展的对策 |
10.6 新世纪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趋势 |
10.6.1 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将更加理论系统化 |
10.6.2 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10.6.3 现代高新科技将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生态农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新时期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D]. 曹鸿骅. 南京大学, 2018
- [3]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治理研究[D]. 周定财. 苏州大学, 2017(06)
- [4]亦续亦断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之文化品析[D]. 万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5)
- [5]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 张新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6]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 刘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7]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8]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 ——世纪之初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研究[D]. 周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9]在改革中实现新的跨越——无锡市幼儿教育“九五”发展回眸[J]. 无锡市教育委员会. 早期教育,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