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尹晓晨[1](2009)在《辽宁中小企业基于国际电子商务的贸易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商务己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们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而是因为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财富。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有了自营进出口权。在势不可挡的电子商务发展大潮涌现之际,中小企业作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家经济构成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最有潜力的部分,应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建设。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贸易创新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从理论上分析电子商务引起的国际贸易创新,主要从技术进步与贸易增长理论和福利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创新的理论作用机制。第三章从中小企业的界定出发,指出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对中小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实现贸易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第四章从辽宁中小企业出发,从国际贸易的四个贸易流程方面阐述电子商务提升了辽宁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革新了国际贸易方式。第五章从国际贸易的流程中重点分析了辽宁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在第六章对辽宁中小企业如何在贸易创新方面有更大的发展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申琰[2](2009)在《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对国际关系互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国际社会围绕互联网的开发、建设、使用和管理,以及以互联网为工具和手段正在各领域展开一系列博弈和合作。这种新形式的国际博弈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一个崭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现象。本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这一重大课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初步、零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和富有前瞻性的探索和研究。论文以互联网在国际政治领域引起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发展和变化为研究起点,提出了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基本概念,概括和总结了在互联网成为新的时代条件和国际互动新型平台的情况下,国际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博弈与合作的发展变化和总体态势,研究了竞争与合作两种因素在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过程中的作用和体现,分析了不同领域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内容、特点和应对策略,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的相关内容和设想,并客观分析了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基础实力和地位,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在这方面的实力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导言和九章内容。导言部分提出了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问题研究的理由及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评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逻辑、研究方法、框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与国际政治。该部分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互联网对人类和国际社会发展带来的双重作用,重点分析了在互联网全方位强渗透作用下,国际政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国家主权、国家实力/权力和国家安全等)发生的变化,提出信息主权、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实力及对网络疆域利益的维护等都是在互联网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对这些问题和变化的研究和探索也是进一步研究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基本问题。该部分为本课题研究设置了总的研究架构,在分析了博弈、合作、国际博弈与合作、竞争与合作思想后,提出围绕互联网的开发、建设、使用和管理而展开的国际博弈与合作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互动的崭新现象,而且互联网正在成为当代各种国际博弈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工具,同时互联网这一时代特征也使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与其它领域层次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论文在详细分析了国际博弈与合作的行为体后,依照不同的标准,对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问题进行了分类,指出了互联网既有加剧国际博弈竞争性的作用,也有增加关系缓和及国际合作的作用。论文提出了在全球互联互通的条件下,合作博弈能更好地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照顾到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论假设。第三章,互联网的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该部分首先研究了互联网的政治功能,分析了互联网对政治的影响,包括网络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国内政治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政治安全面临新挑战。论文还研究了信息网络环境下围绕政治问题进行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内容、特点和根源,就如何把握好互联网条件下政治博弈中的竞争与合作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论述了互联网条件下增强国家政治博弈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和原则。第四章,互联网的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该部分从概括总结科技革命推动下的新军事变革入手,探讨了互联网条件下战争形态的改变,区分了信息战、电子战与网络战等概念,并在案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条件下的国际军事实力对比进行了研究。本章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条件下国际军事博弈的内容和特点,并探讨了在借助互联网发动战争的国际行为体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应如何把握当前军事博弈与合作中的竞争和合作因素,掌握制网权和制信息权,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论文还论证了国家在互联网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中占据主动,增强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第五章,互联网的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该部分首先考察了互联网对全球经济的革命性作用,对比分析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运用信息网络发展经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该章对互联网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的内容、重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具体论证以互联网为核心成果的ICTs产业的标准竞争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乃至经济霸权的更迭。本章认为通过标准竞争获得的产业领先能力可能转化为产业持久的比较优势,进而影响到上下游产业的竞争绩效及国家经济竞争优势。该章论证了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将国际经济博弈的合作因素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性。此外,该章还分析了互联网条件下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脆弱性及困境,论证了提高国家经济博弈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及相应对策措施。第六章,互联网的国际科技博弈与合作。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科学技术对增强国家实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意义,论述了当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ICTs对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渗透和引领作用,并考察了当前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科技实力,尤其是信息技术实力方面的对比。该章论证:获取先导技术和主导产业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是在包括国际科技博弈与合作在内的所有领域国际互动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必然要求,强调以互联网为核心成果的高新科学技术对国际权力分配格局有重大影响,必须警惕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垄断和科技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要以自主创新为根本,通过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提高互联网条件下国际科技博弈与合作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科技安全与国家长远发展。第七章,互联网的国际文化博弈与合作。该部分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文化传播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文化发展的不同作用。该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以及对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影响,接着总结和概括了当前互联网国际文化博弈中的特点、内容和趋势,提出网络文化强权是造成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并研究了如何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国际文化博弈与合作中的实力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第八章,建立和完善国际互联网的新秩序。该部分总结和概括了当前互联网发展中积累的诸如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全球或地区性网络危机等全球性难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技术、法律、监管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指出当前国际互联网秩序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合理之处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在当代国际互动中达成实际有效的国际合作,从而影响解决与互联网有关的全球性新难题。论文提出了完善互联网国际新秩序的设想,以及促进互联网国际合作、推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九章,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实力、地位和对策分析。该部分客观分析和考察了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基础实力、所处地位、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等,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在互联网条件下进行各领域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实力和能力、掌握当代国际互动的主动权、确保互联网条件下国家安全及平衡好国际互动中的竞争与合作因素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马金平[3](2003)在《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及企业的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条件,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运行的。而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 经过15年努力,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世贸组织最基本的要求是:(1)根据最惠国原则不在生产者中搞差别(歧视)待遇;(2)根据国民待遇条款不在国内和国外企业中搞差别(歧视)待遇;(3)逐步取消大多数非关税贸易壁垒,发展贸易基本以关税为主要政策工具;(4)提高政策规定的透明度,公正地重新审视管理决定。对广大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日益紧迫,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前所未有商机,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全新的经营环境,面临着潜在市场空间和经营空间的扩大,面临着规范多边经贸关系的WTO规则的制度性约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我们所不熟悉的竞争工具和竞争手段。为此,我国企业该从研究“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所发生的新变化入手,依据变化了的经营环境,抓准企业发展的有利机会,避开威胁因素,把潜在的市场空间和经营空间变成现实机会,在WTO多边贸易规则约束的前提下合法经营,避免国际经济贸易制裁,并拿起规则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竞争工具和竞争手段以适应更加激烈的竞争,来选择和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策略。 经营环境的变化即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本文第一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经营环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深入研究了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分析了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及趋势;第三章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深入探索适应入世环境变化的策略;第四章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的主要经营对策,包括诚信经营、创新经营、国际化经营。 本文的研究方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①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②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
徐青[4](2002)在《专营行业的营销策略及湖南盐业集团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入世后对国外竞争者进入逐步放松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专营行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将发生重大调整。专营行业必须正视处境,抓紧保护放开前的过渡时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资金和技术,改变原有的市场营销模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食盐专营是国家专营行业中的一种,是国家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强的“公益性”特点。但是,食盐专营的温床造成了全国众多盐业专营企业竞争力十分低下,食盐专营同样也面临着垄断格局的调整。食盐与电力、邮政、烟草等都属于国家专营的行业,拥有许多共同点。因此,国家对电力等专营行业的改革思路、调整步骤以及发展举措,对食盐专营的垄断格局调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湖南盐业集团是湖南省食盐专营执行主体,是湖南省唯一的食盐专营企业。如何在垄断格局调整后仍能控制省内市场,并在其他省市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这是湖南盐业集团现在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专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营销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内外专营行业营销特征的分析,结合食盐专营市场背景、国内外食盐专营营销策略对比以及湖南盐业集团营销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湖南盐业集团市场营销策略。
李春富[5](2002)在《加快无锡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概述了无锡地区传统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又从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客观环境角度、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主观认识水平角度、政府支持角度、人才培养角度、成本收益分析角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无锡地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可行的结论。本文将电子商务分成B2B与B2C两类,并分别对无锡地区的两个典型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综合。对于B2B电子商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无锡地区家电行业和外贸出口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对于B2C电子商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无锡地区百货零售业和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最后又对无锡地区一般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进行了总述。
马元颉[6](2001)在《入世与中国IT产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预测了中国加入WTO后IT产业面临挑战可能出现的局面和发展趋势,详细论述了我国可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肖嵘[7](2001)在《WTO框架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将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国内幼稚产业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信息技术产业是当今发展的最快的产业,也是世界各国提高国家竞争力支撑产业。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产业相比,差距很大,在加入WTO后所受到的挑战将大于获得的机遇。有鉴于此,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在加入WTO前后的发展状况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研究WTO中有关信息技术产业的协议和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与保护信息技术产业做法,针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植信息技术产业,使其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公平有序地参与国际竞争。
曾强[8](2000)在《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文中认为 世纪的钟声终于敲响,21世纪之门开始向我们敞开,然而在本世纪的全球贸易史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中国被长期拒之于 WTO 之外,遗憾过后还有值得庆幸的就是中美长达13年的马拉松谈判在这世纪的最后时刻终于有了有利于世界、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下个世纪的历史性协议。WTO 将对未来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产生最深远的影响,其中冲击最隐蔽,也最剧烈的领域之一将很
二、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中小企业基于国际电子商务的贸易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基于电子商务的贸易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从技术进步与贸易增长理论分析 |
2.2 从福利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
第三章 中小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实现贸易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3.1 辽宁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
3.1.1 中小企业与电子商务的涵义与界定 |
3.1.2 辽宁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
3.2 中小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实现贸易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3.2.1 重要性分析 |
3.2.2 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辽宁中小企业基于国际电子商务的贸易提升分析 |
4.1 交易前准备工作的革新 |
4.2 贸易磋商方式的革新 |
4.3 贸易合同订立方式的革新 |
4.4 贸易合同履行方式的革新 |
4.4.1 EDI 使贸易货款支付的电子化 |
4.4.2 电子商务实现了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自动化与电子化 |
4.4.3 电子报关系统实现了货物通关的电子化与自动化 |
第五章 辽宁中小企业贸易革新过程中的问题 |
5.1 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 |
5.2 电子商务配套设施不健全 |
5.3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
5.4 法律环境不稳定 |
5.5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
5.6 市场规模有限 |
第六章 辽宁中小企业实现贸易创新的战略模式设计 |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 完善法律环境建设 |
6.3 企业人才战略 |
6.4 建立区域协同电子商务平台 |
6.4.1 辽宁区域制造业的特点 |
6.4.2 区域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结构与模式 |
6.4.3 目前发展区域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 |
6.5 政府的支持策略 |
6.5.1 开展虚拟贸易展览 |
6.5.2 开设电子竞价匹配系统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
一、从互联网到信息高速公路 |
二、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文化特点 |
三、全球互联互通的现状与趋势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国际社会的双刃剑作用 |
一、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还是世界两极分化的加速器? |
二、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提升的助推器还是霸权主义新工具? |
三、全球文化融合的催化剂还是文化殖民的新装备? |
四、国家科技军事实力提升遭遇非传统安全问题难以控制的窘境? |
五、促进社会全面解放和进步还是新打开的潘多拉宝盒? |
六、预防和解决国际冲突的新手段还是国际冲突滋生加剧的推手? |
第三节 互联网与国家主权、实力和安全 |
一、信息主权成为国家主权新要素 |
二、信息优势与国家实力和国家权力 |
三、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 |
第二章 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含义 |
一、国际博弈与合作的界定 |
二、互联网国际博弈和合作的具体内涵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主体、类型、特点和地位问题 |
一、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主体 |
二、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类型 |
三、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特点和地位问题 |
第三章 互联网的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 |
第一节 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的影响 |
一、互联网的政治功能 |
二、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的影响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的内容和应对之策 |
一、互联网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的内容和表现 |
二、增强国家在互联网国际政治博弈与合作中的软硬实力 |
第四章 互联网 的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 |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新军事变革 |
一、新军事变革的定义和特征 |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新军事变革各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的特点和应对措施 |
一、互联网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的特点分析 |
二、增强国家在互联网国际军事博弈与合作中实力和能力的主要措施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 |
第一节 互联网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互联网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推手 |
二、互联网对全球经济运行内容和方式的变革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中的竞争与合作因素 |
一、互联网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中的竞争性因素有所增多 |
二、互联网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中促进合作的因素增加很快 |
第三节 在互联网国际经济博弈与合作中不断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 |
一、夯实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主权 |
二、打牢网络时代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制基础,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国际谈判和国际立法 |
三、创新互联网条件下国际金融监管及相关国际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共同防范和化解全球性金融风险 |
第六章 互联网的国际科技 博弈与合作 |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新科技革命及当代国际科技格局 |
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国家进行国际博弈与合作的重要战略资源 |
二、信息技术革命中高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与互联网的关系 |
三、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国际科技格局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科技博弈与合作的现状及国家的应对 |
一、互联网国际科技博弈与合作的现状 |
二、抓住网络时代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势头强劲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 |
第七章 互联网的国际文化博弈与合作 |
第一节 全球网络化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一国文化安全与发展事关国家核心利益 |
二、互联网对文化发展的双重作用 |
三、当代各国文化实力差距拉大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互联网国际文化博弈与合作的现状与应对 |
一、互联网国际文化博弈与合作的现状 |
二、以发展本国文字的信息内容为中心,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与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
第八章 建立和完善国际互联网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互联网引发的全球性难题 |
一、网络恐怖主义问题 |
二、网络犯罪问题 |
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四、全球或地区性网络危机 |
第二节 全球性难题不断累积的原因 |
一、互联网运行理念的偏颇与内在脆弱性 |
二、相关立法工作进展迟滞,国际司法合作难以有效进行 |
三、数字鸿沟――诸多互联网全球性难题滋长的重要原因 |
四、美国独揽互联网管理权削弱了国际合作的意愿和基础 |
第三节 国际互联网新秩序的实现途径 |
一、在联合国主导下制定国际互联网公约 |
二、在联合国框架下确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协调全球互联网的政策和行动 |
三、完善打击网络犯罪的国内、国际立法及相关国际合作机制,使互联网发展具备良好法治环境 |
四、多管齐下,使发展中国家享受更加公平的数字环境 |
第九章 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实力、地位和对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基础实力、问题和位置 |
一、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基础实力和问题分析 |
二、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位置 |
第二节 中国在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中的战略对策 |
一、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增强信息实力,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互动主动权 |
二、提高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水平,确保在当代国际关系互动中的国家安全 |
三、明确目标、讲求艺术,增强在各领域进行互联网国际博弈与合作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及企业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
1.1 企业经营环境概述 |
1.2 企业宏观环境的内容及对企业的影响 |
1.3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章 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及趋势分析 |
2.1 政治环境 |
2.2 市场环境 |
2.3 融资环境 |
2.4 人才环境 |
2.5 技术环境 |
第3章 顺应环境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1 战略评价检验企业竞争力 |
3.2 确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方法 |
3.3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3.4 动态强化核心竞争力 |
第4章 新形式下企业的主要经营对策 |
4.1 诚信经营 |
4.2 创新经营 |
4.3 国际化经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专营行业的营销策略及湖南盐业集团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专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 1 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将促使专营行业垄断格局彻底打破 |
1. 2 “入世”对专营市场的冲击与促进 |
第二章 专营行业企业营销的优势与劣势 |
2. 1 专营行业营销现状 |
2. 2 专营行业营销优势分析 |
2. 3 专营行业营销劣势分析 |
第三章 专营行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
3. 1 国外专营行业营销特点概述 |
3. 2 国内专营行业营销特点概述 |
3. 3 专营行业营销策略的共性分析 |
第四章 食盐专营行业营销策略分析 |
4. 1 食盐专营的市场背景分析 |
4. 2 国内外盐业专营市场营销策略比较 |
第五章 湖南盐业集团营销策略个案 |
5. 1 湖南盐业集团营销现状分析 |
5. 2 湖南盐业零售市场调查结果(抽样)统计分析 |
5. 3 湖南盐业集团的营销策略 |
5. 4 营销策划实例:“雪天营养盐,健康每一天” |
5. 5 结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5)加快无锡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无锡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
1.1 无锡地区传统经济发展现状 |
1.2 无锡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2.1 无锡地区目前企业信息化水平 |
1.2.2 无锡地区B2B电子商务现状 |
1.2.3 无锡地区B2C电子商务现状 |
2 无锡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
2.1 无锡市企业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保证了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
2.1.1 基础通信设施日趋完善 |
2.1.2 基础通信费用不断下降 |
2.2 企业的实力和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保证了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
2.2.1 企业实力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
2.2.2 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是企业能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条件 |
2.3 政府支持是非常有利的重要条件 |
2.3.1 无锡市企业上网工程 |
2.3.2 政府采购和药品采购 |
2.4 人才培养的充分重视保证电子商务可行 |
2.5 市民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保证电子商务可行 |
2.6 成本收益分析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前提 |
2.6.1 电子商务的成本-收益的时间特性 |
2.6.2 电子商务的成本-收益分析 |
3 加快发展无锡地区电子商务的策略分析与研究 |
3.1 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措施 |
3.1.1 加快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化步伐 |
3.1.2 加快企业内部信息化步伐 |
3.2 加快B2B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 |
3.2.1 家电业 |
3.2.2 外贸出口业 |
3.3 加快B2C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 |
3.3.1 百货零售业 |
3.3.2 旅游业 |
3.4 一般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WTO框架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IT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 |
(二) IT产品的外贸交易量日益增多 |
(三) IT产业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
二、 信息技术产业的总体现状 |
(一) 总量规模 |
(二) 技术进步水平 |
(三) IT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
(四) 对外贸易能力 |
三、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领域的发展现状 |
(一) 计算机产业 |
(二) 电信产业 |
第三章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信息技术产业总体上的问题 |
(一) 总体规模小 |
(二)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
(三) 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差 |
(四) 企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 |
(五) 出口产品档次低批量小 |
(六) IT企业的资金匮乏 |
二、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一) 计算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
(二) 电信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加入WTO后影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 |
一、 关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协议、政策及其影响 |
(一) WTO涉及信息技术产业的条款 |
(二) 我国政府有关信息技术产业的承诺 |
(三) 上述协议、政策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影响 |
二、 外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市场的影响 |
(一) 国际资本大力投资我国IT产业 |
(二) 国内IT企业掌握高新技术的难度加大 |
(三) 我国可在IT产品制造业中有所作为,但隐患重重 |
(四) WTO对硬件、软件和服务业的冲击 |
(五) IT经销渠道的分化重组在所难免 |
第五章 加快发展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对策 |
一、 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制定产业发展新战略 |
二、 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 |
三、 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 |
四、 调整外资利用政策,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
五、 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 |
六、 采取非常措施推进大公司战略,形成一批跨国大企业集团 |
七、 依照国际惯例保护市场和IT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 |
四、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中小企业基于国际电子商务的贸易创新研究[D]. 尹晓晨. 沈阳工业大学, 2009(S2)
- [2]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D]. 申琰. 中共中央党校, 2009(09)
- [3]入世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及企业的对策[D]. 马金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4]专营行业的营销策略及湖南盐业集团个案研究[D]. 徐青. 湖南大学, 2002(02)
- [5]加快无锡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D]. 李春富. 南京理工大学, 2002(01)
- [6]入世与中国IT产业的发展[J]. 马元颉.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1(02)
- [7]WTO框架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 肖嵘. 华中农业大学, 2001(03)
- [8]入世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十大影响[J]. 曾强. 中国经济信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