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0)在《非零偏VSP-阶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联合高斯束偏移成像》文中指出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对复杂地下构造的高精度处理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VSP技术以其高信噪比、高分辨率,能够识别精细构造的优势,成为实现复杂构造精准成像的有力技术。传统VSP成像方法将多次波视为干扰波,但一阶表面多次波在地下传播时可以实现一次反射波无法到达阴影区的照明,携带更多精细地下构造信息。因此,开展VSP一阶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联合成像方法研究对提高地下构造成像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更好的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问题,本文基于VSP高斯射线束方法的原理和优越性,利用C++语言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环境下编写VSP高斯束正演程序,实现了基于高斯射线束方法的VSP多波场地震数值模拟,得到含有一次反射波和一阶表面多次波的VSP理论地震资料。并在VSP一次反射波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利用镜像延拓法实现了VSP一阶表面多次波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VSP一阶表面多次波偏移结果可以拓宽VSP一次反射波偏移在远偏移距处的成像范围。之后基于最小二范式匹配滤波法求取匹配因子,对一次反射波与一阶表面多次波的成像结果进行匹配叠加实现联合成像,得到具有更高成像质量的联合偏移剖面。最后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偏移结果显示,基于一阶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联合高斯束偏移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地下复杂构造的精准成像,扩大成像范围,得到具有更高成像质量的偏移剖面。
赵越顺[2](2020)在《海底地震转换波波场延拓静校正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静校正的问题一直是地震勘探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难点;对于海底节点(OBN)地震勘探技术,其采用了震源在海面上激发、检波器在海底接收的观测系统方式,使得震源与接收器不在同一平面上且高程相差较大。此外对于转换波而言,由于横波速度较低而产生较大的横波静校正量;因此,对起伏地表的炮点和检波点进行静校正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海底地震OBN转换波静校正的处理方法,是基于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首先根据起伏面的函数需要重新建立起一个新变换坐标系,这样做是为了将海底的检波器投射在同一个水平面,并且在新的坐标系下通过波动方程推导出其在频率域中的延拓公式,然后通过这个新的延拓公式将震源和接收器以一定的步长并且选择一个适当的基准面延拓到一定深度以得到完成静校正处理后的数据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关键的是对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使频率域的波数与时间域的空间距离能够真正对应成为傅里叶变换对;其次是在延拓过程中对延拓算子以及延拓步长的选取。本文首先选取OBN观测系统的平层模型用所编写的程序进行静校正处理,然后对所选取的基准面作为炮检点正演得到理论静校正的地震记录,通过比较处理后的数据与理论数据可以验证所编写程序的可行性与正确性;然后再建立海底地震OBN观测系统的起伏模型,对其进行正演得到地震数据,然后对起伏海底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最后得到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其在地震记录中表现为伪双曲线形态;其次采用所选取的基准面作为新的观测系统再次对模型进行正演,并且与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误差。最后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以及数据的处理分析,证明了基于波动方程延拓的海底地震转换波静校正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李广超[3](2019)在《三维SH波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浅层工程勘察中,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物探方法,在大型工程的基础勘察、铁路高速公路的路基勘察、隧道围岩分类与地质超前预报等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这些应用当中,地震方法有时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其原因在于工程地震方法存在着一些基本难题,包括:(1)工程物探是小尺度的精细化勘探,表层介质不均匀性相对较突出,特别是一些人工处理的地层、杂填土、填石等会造成地震波散射严重,使得目的层反射波同相轴连续性差;(2)工程勘探中受震源、炮检距、检波组合、探测目的层深度浅等因素的限制,采集到的反射纵波、面波等混杂在一起,难以分离;(3)石油、煤田地震勘探由于目的层埋深大,低速风化表层的存在,致使接收到的目的层地震反射纵波在近地表出射角接近于0度,采用纵波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中没有或很少横波分量;然而,工程勘察的深度一般在100m以浅,甚至几十米以内,目的层反射波在近地表出射角度大,因此,用纵波检波器接收到的波,不仅仅有纵波,下部地层产生的各种转换波都会记录到这个纵向分量里,纵波和横波混杂在一起,在后续的纵波处理中也难以分离;(4)相对于工程勘察的目标尺寸,地震纵波的波长偏大,分辨率较低。上述原因造成浅层地震纵波勘探成像效果差,使得地震勘探在工程勘察中并没有像石油、煤田地震那样,在勘探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而言,在同一地质条件下,由于SH波传播速度低、波长短分辨率高、不易产生转换波,在工程物探中有较大优势,可以解决上述工程物探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考虑到三维地震勘探在解决小尺度小规模的地质问题时优于二维地震勘探,作者选取了三维SH波地震勘探方法作为作者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作者首次提出了三维SH波的勘探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三维SH波从激发、采集到数据处理的各种问题,并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通过理论研究和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确认激发出以震源为中心360°方向辐射和传播的SH横波是完全可行的;多个模型的波动方程数值模拟和相应的极化分析,表明了作者所设计的震源激发模式可以激发出比较纯粹的SH波。(2)研制了简易三维SH波圆盘状震源,通过旋转振动,剪切地面,能产生一个均匀剪切力,从而在震源所在平面360°的每一个方向上产生SH横波,并以圆盘圆心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传播,经过实际地震激发和采集实验,证实了可以在任意方向上产生SH横波。(3)经过理论分析,作者设计的三维SH横波数据旋转处理方法,使三维SH波数据的双分量地震记录旋转合成为单分量的地震数据,以至于可以用三维纵波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软件来处理三维SH波数据,使得三维SH波数据的处理变得异常简洁。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4)在某铁路工程局城市地铁隧道的实际三维SH波地震勘探实验中,检验了我们所设计的简易震源的实用性,三维SH波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好地探测和定位了孤石,提高了甲方的施工效率,降低了盾构机(TBM)的施工风险。经过理论分析、模拟数据和实际采集数据的处理解释,可以认为从激发、采集、数据处理的三维SH波勘探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三维SH波勘探已经进行了试验性的应用。未来大规模的三维SH波勘探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需要解决可控震源、处理软件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的支撑和实践工作验证。只有经过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检验,才能将该方法真正的应用于工程物探之中。论文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第二章阐述SH波传播的基本理论和特点;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三维SH波的激发和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并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验证;第四章研究SH波的震源和观测方法设计,通过试验采集处理验证震源的有效性。第五章是三维SH波勘探的综合试验和实际工程的采集处理应用;最后一章是第六章,为本论文的主要成果总结。
孔选林[4](2019)在《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多波多分量勘探作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在仪器研发制造、采集观测方式、处理方法研究、综合解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和发展。因其在储层识别、流体检测、裂缝预测等方面的独特技术优势和多个成功应用案例报道,目前正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油公司的关注与投入。尽管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但多分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仍然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技术难题,尤其是在陆地山区的多波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因激发接收方式,地震地质条件等特殊性,在叠前矢量去噪、P-SV波静校正、纵横波联合处理、多波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叠前偏移成像等关键处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新的困难和突出问题,部分关键技术方法甚至还是制约多波处理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论文首先针对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因采集仪器、采集方式及多分量数据对各分量数据保真及保持相对振幅关系的需求难题,分析了当前叠前去噪处理面临的新困难和现状,并基于此开展了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高保真矢量去噪方法与实现技术研究。在对比分析常规主流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的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和基于多属性联合的极化滤波矢量去噪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模块研发,理论和实际数据处理效果证实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论文其次针对陆地山区P-SV转换波静校正处理中所面临的“资料信噪比低、且静校正时移量大、横向差异变化大”等处理难点,分析了当前转换波主流静校正方法现状,并基于此开展了P-SV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研究。基本明确了转换横波分量资料中转换波折射初至的产生机理、可能的初至类型及其产生条件、识别判定准则与拾取方法,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套基于纵横波联合初至折射时差的P-SV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实际资料试验性处理证实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论文还针对三维转换波叠前成像处理中的射线路径不对称、速度模型多参数(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耦合)、转换波资料大偏移距(X/Z大于1)、介质各向异性等问题和难题,开展了陆地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叠前成像方法系列与实现技术研究。基于现有先进理论成果,以VTI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多波道集抽取、多波交互速度参数分析、多波动校叠加、多波偏移速度建模、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的速度建模和叠前成像方法及技术系列,全流程的配套处理软件测试和生产性处理证实了本文所研究方法技术的正确性,其效果和效率均能满足基本工业化处理要求。为使本文所研究方法得到应用转化,对上述系列关键处理方法进行了软件实现。同时为了验证本文方法对不同工区,不同类型数据的适应性,采用一个新的、完整的陆地(半山区)3D工区多波地震资料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处理资料面积近100km2,成像资料面积近70km2。最终层位标定结果显示,资料处理效果可满足构造解释需要,进而也证实了本文研究技术成果和软件模块达到了工业化处理能力,能支撑多波资料的实际处理。总之,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叠前保幅去噪、转换波静校正,转换波叠前成像三大关键处理方法决定了多波资料处理的成败关键,直接影响了多波数据能否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数据成果。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对陆地(山地)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工业化应用的一种有力促进和发展完善,达到了论文预期研究目标。
吕君茹[5](2019)在《海底节点地震转换波叠加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石油等化石能源。而地震勘探作为油气勘探最有效的手段自然也被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中。我国近海陆相沉积盆地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依靠海上拖缆地震勘探难以获得可靠的储层评价及流体检测结果。由于横波无法在海水中传播,为了获取更加丰富的纵波及转换横波信息,目前海洋地震勘探常常采用海面激发、海底接收的海底节点(OBN-Ocean Bottoms Nodes)地震勘探技术,OBN技术可在海洋资源勘探及深海地质调查中发挥技术优势并解决相应难题,但由于其观测方式的特殊性,转换波数据处理及叠加等方法有别于常规拖缆地震。速度分析、动校正等过程都是在共反射点道集或者共转换点道集上进行的,而抽取道集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计算纵波反射点位置以及转换波转换点的位置,陆地上用于计算反射点位置及转换点位置的方法均是基于炮检点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一个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陆地上用于抽取道集的反射点位置和转换点位置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于OBN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过程。而由于海水层的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与陆地也有所差别,这导致他们的时距曲线也不再相同,这也会影响速度分析及动校正的精度。道集抽取、速度分析、动校正等过程均会影响叠加成像的剖面质量,为了使叠加成像结果更加准确,本文利用OBN观测方式的几何关系,讨论了水平层状介质纵波反射点位置的两种求取方法,分析了海水的深度以及波阻抗界面深度对反射点位置的影响,并推导了在OBN观测系统下,纵波时距曲线。对于转换波,讨论了陆地转换波转换点位置的求取方法,以及OBN转换波转换点位置的求取方法,分析讨论了海水深度、地层厚度、以及纵横波速度比对转换点位置的影响,推导了OBN技术转换波时距曲线公式。接着利用本文提到的方法进行了水平层状模型及复杂模型的试算,并与常规的道集抽取、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到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反射点及转换点位置更加准确,速度分析结果更接近叠加速度,通过这两个模型的处理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将本文提到的一系列处理过程应用于实际海洋OBN资料的处理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雒聪[6](2019)在《非常规储层地震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及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非常规储层的正反演方法和适用于非常规储层流体预测的属性方法。针对不同储层结构选取合理的正演并开展相应的反演研究。针对厚层层状及结构各向异性VTI介质储层,选用传播矩阵的全波场模拟方法;针对页岩等岩性各向异性VTI介质,选用Rüger近似式和Graebner精确方程;针对黏弹性HTI介质,如饱含流体的高角度裂缝储层等,选用Chapman裂缝模型与黏弹各向异性的广义传播矩阵相结合的模拟方法。为提高层状模型的反演精度,提出了基于传播矩阵(PM)的多波联合反演。模型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处理透射损失、多次波、转换波等的影响,对于薄互层模型,PM反演可以有效消除薄互层存在对下覆地层的干扰。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优于基于Zoeppritz的AVO反演结果。此外,基于PM的PP-PS联合反演无需进行道集数据的纵横波匹配处理,且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和较低的模型依赖性。为提高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精度,主要针对两种反演策略进行研究。一是基于模拟退火和Rüger近似的两步反演方法:利用各向同性AVO反演的三参数估算结果生成第二部各向异性反演的搜索范围,以节约计算时间提高反演精度。由于Rüger近似大角度精度低,本文提出了基于Graebner精确方程的多波联合的线性反演策略,设定目标反演参数为敏感性更高的弹性刚度参数Cij。模型说明该方法可间接获得与实际模型吻合度较高的各向异性参数结果。反演谱分解(ISD)方法能够为衰减类属性方法提供高分辨率高准确度的时频分析结果。为提高衰减属性分析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ISD方法的衰减参数的提取方法。一是基于改进ISD的FAVO反演(ISD-FAVO)的高分辨率储层流体检测方法。ISD-FAVO可获得高分辨率的纵波频散剖面,结合叠后频率异常结果可综合分析储层的含气性。二是结合ISD和整形正则的对数谱比(LSR)Q值估算方法。测试结果验证ISD可为基于LSR的Q值估计方法提供良好的频谱基础;整形正则化的反演思想的引入可提高传统对数谱比法的稳定性。通过分析HTI裂缝储层的全波场响应,验证了横波各向异性信息中饱含有重要的裂缝储层流体信息。针对裂缝储层流体检测方法,文中讨论了三种横波各向异性属性:横波分裂的时间延迟梯度、振幅差异和分频能量差异。相对比时间延迟梯度属性,振幅差异属性有更高预测精度。模型测试说明不同频段内的流体引起横波分裂不同,可选用分频能量差异进行流体识别,中频段更突出油和水/气和水的差异,低频分量可以突出油和气的差别。
李彬玉[7](2019)在《地震波多分量叠前深度偏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偏移成像作为地震波资料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从地震勘探发展之初就崭露头角。多波多分量地震成像技术是一种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地震勘探方法,在小尺度构造勘探、岩性预测、流体识别、裂缝检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能够适应复杂的地下介质条件,提供远超单一分量或波型成像的介质信息,其垂直分量能够达到常规纵波成像效果,而其他分量又可以弥补纵波成像的不足,增强地下介质构造成像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了许多纵波难以解决的问题,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多波多分量地震成像技术体系中,基于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理论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发展较为完善,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就二维二分量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理论开展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推导并实现了各向同性介质纵横波分解,包含正演过程中波场的标量与矢量分离,以及地震数据的标量与矢量分离;其中标量分解主要基于Helmholtz理论,而矢量分解主要建立在解耦的等价弹性波方程之上。同时,本文在对交错网格差分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交错网格天然存在的分量时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所谓分量时差问题,即由于各分量定义在不同位置会导致波型起震时刻不一致,使纵横波偏振不再平行或垂直于波传播方向,使得纵横波无法彻底分离。其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分离的纵横波地震数据分别进行P-P波、P-SV波叠前深度偏移。本文实现了单平方根(Single Square Root:SSR)中的裂步傅里叶法(Split Step Fourier Method:SSF)、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ourie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FD)、广义屏法(Generalized Screen Propagator Method:GSP),双平方根(Double Square Root:DSR)中主要实现了裂步傅里叶法。最后通过水平模型、地堑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涉及的理论和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黄金强[8](2018)在《基于Low-rank分解的TTI介质反演成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常规地震采集正在向低频、大偏移距以及宽方位地震采集方向转变,因此,地震各向异性已经成为地震资料处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类型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部碳酸盐岩地区、页岩油层以及海上探区都发现了大量的各向异性储层,其油气储量极其丰富,因此开展各向异性储层研究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常规耦合型传播方程的拟声波正演模拟方法不仅存在伪横波及频散假象干扰,而且还遭受模型参数限制(η>0)和不稳定影响;而纯qP波方程的推导繁琐,且由于方程中包含拟微分算子造成求解难度大且精度有限。为此,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TI介质的纯qP波传播算子,然后借助Low-rank分解求取该算子中的空间-波数域矩阵,同时引入Cerjan衰减边界条件来压制边界反射干扰,最终实现了一种间接的纯qP波波场外推方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复杂TI介质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成像中。通过开展数值模拟,并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既避免了纯qP波方程的繁琐推导,又克服了耦合型方程对模型参数的限制;还彻底消除了残余伪横波噪音及数值频散;且能适应较大时间或空间步长及高频震源,是一种相对准确且稳定的各向异性纵波正演与成像策略。计算效率是制约各向异性逆时偏移实用化的关键因素,此外,伪横波假象、数值频散以及不稳定问题也是TTI介质qP波正演模拟及逆时偏移的固有难题。Low-rank波场延拓算法能够解决伪横波假象、数值频散以及不稳定问题,然而计算速度受模型参数控制,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本论文进一步基于混合网格有限差分思想,给出了一种新的紧致差分模板,并借助Low-rank分解求取与模型匹配的自适应差分系数,进而实现了一种针对TTI介质的Low-rank有限差分法高效正演模拟策略,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逆时偏移成像中。通过数值模型测试表明:本方法既继承了有限差分法高效灵活的特点,又拥有Low-rank波场延拓方法准确计算纯qP波波场的优势,即能够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避免出现伪横波假象和数值不稳定,是一种兼具成像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各向异性逆时偏移实用化方法。地震各向异性集中表现为速度各向异性,势必影响地震波运动学特征。传统声波逆时偏移(RTM)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没有考虑介质各向异性特征,导致反射波不能正确归位、同相轴出现扭曲及寻优速度慢或不收敛等,VTI介质逆时偏移(VTI-RTM)矫正了声波成像的不足,但仍存在低频干扰严重、中深部成像不佳、振幅保持差等缺陷。为此,本论文首先实现了VTI介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VTI-LSRTM)方法,为了节省I/O及内存需求并提高效率,进一步引入平面波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波加速的VTI介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VTI-P-LSRTM)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简单模型及复杂Marmousi模型成像试验,并与标准逆时偏移剖面对比表明:本方法能够校正各向异性造成的相位畸变,且在迭代中自动压制串扰及低频噪音、补偿中深部能量,是一种兼具质量与效率的保幅成像策略;对速度误差的敏感性测试说明该方法需要相对正确的偏移速度及Thomsen参数模型。拟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震波成像工具,但该方法遭受各向异性拟声波近似的限制,TTI介质正演模拟不稳定、反偏移记录中遭受伪横波二次扰动、及数值频散假象,另外拟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还面临计算效率低、收敛速度慢、对速度等模型参数依赖性高等问题。为了克服声学近似的固有缺陷,在反演框架下,本论文借助Low-rank有限差分算法首次实现了TTI介质纯qP波线性正演模拟及纯qP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为了进一步提升反演成像效率,同时改善反演成像方法对模型参数误差的依赖性及对地震数据噪音的适应性,通过引入叠前平面波优化策略发展了TTI介质纯qP波叠前平面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在编程实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模型成像测试,展示了本方法的优势和潜力:一方面加快了反演成像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方法的抗噪性,同时还降低了方法对模型参数的依赖性。
刘勇[9](2018)在《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山地作为油气勘探的主战场,长期并将持续受到行业高度重视。这类地区地形复杂,表层结构多变,如陡峭山壁、流动性大沙漠、巨厚黄土塬、浮土胡杨林、农田水网、冬季冰面等,对传统勘探和开发造成极大困难。复杂的表层结构,不仅影响大炮激发和接收效率,降低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而且严重影响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的有效性,对叠加成像、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都产生严重干扰。本文从复杂山地多波多分量油气勘探发展趋势和精细表层结构调查需求入手,系统研究了三分量微VSP表层结构调查基本原理、技术特征、施工流程、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在山地勘探存在的技术瓶颈。针对井下检波器定向难、横波采集信噪比低、纵、横波场混叠、近地表地震波衰减快、勘探深度浅、资料品质差等系列问题,详细研究了惯性传感器数据融合姿态检测与定向、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自动增益噪声压制以及数据预处理与质量监控可视化等系列方法,并研发了全数字三分量微VSP表层结构调查系统,解决了传统微VSP在山地精细表层调查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研制了“分布式”结构的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探管)、数据采集站(主机)、以及控制终端和配套外设,从高保真微弱地震信号拾取与调理、AGC噪声压制、宽频数据采集、分布式采集同步、检波器姿态实时检测以及动态地址自适应分配等方面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开发的仪器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仪器水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并具有同类仪器没有的检波器实时姿态检测、在线监控、数据方位校正等特色功能,除能完成纵波勘探外,还具有优秀的横波采集性能,非常适合复杂山地表层结构调查,是配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最优解决方案。(2)从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波场分离、检波器定向、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等方面,解决了多项限制地震数据采集品质和处理精度的关键问题。具体包括:1)提出了一种水平分量方位校正方法,利用惯性传感器解算实时三维姿态信息,将原始数据水平分量分别校正到震源敲击方向和垂向方向,实现对横波及转换波采集性能增强,使三分量横波记录同相轴清晰、初至起跳干脆、能量分布均匀,纵、横波特征差异明显,为后续精细波场分离提供高品质数据支撑。2)实现了一种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中的非主振能量和泄露能量进行滤除,可极大提高原始信号中目标偏振波的信噪比,进而可以利用Radon等方法进行高精度波场分离。3)提出了一种硬件惯性传感器多参数融合检波器姿态检测方法,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输出的三维加速度、角速度、磁场信息,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时解算描述检波器姿态的翻滚角、俯仰角和偏航角,并在控制终端三维显示,在线监控检波器状态,指导震源优化激发,以此为基础,实现检波器硬件定向和数据方位校正。检波器硬件定向和数据方位校正,是本系统特色之一。4)实现了数据采集预处理和质量监控可视化,通过软件升级,集成实时方位校正、抽道集、滤波、增益均衡等数据预处理功能,使整个系统具有人机交互友好、执行效率高、扩展性强等特点。本文主要具有如下创新点:(1)提出利用硬件惯性传感器和多参数融合的检波器姿态检测方法,通过电子罗盘、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数据相互融合,实时解算检波器方位角,据此实现精确定向和方位校正,使采集的横波数据同相轴清晰,初至起跳干脆。(2)提出一种自动增益控制(AGC)噪声压制技术,利用增益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放大器,通过有选择性放大,有意将反射波能量增强,可极大提高近地表微VSP数据的信噪比和表层调查深度。(3)提出一种利用积分器、高频ADC、DAC和抽取滤波器构成的宽频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构造环路滤波器(调制器),对高频ADC输出数据中的量化噪声二次整形,配合抽取滤波,对带外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可实现精度和带宽性能的整体提升。(4)实现了一种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利用地震波场的偏振特性和运动学特征,实现多分量数据的有效叠加,并能解决随炮检距变化信噪比变低而导致的分辨率问题,特别是对偏振特性较差的山地地震资料,具有更好的波场分离效果。
张兴岩[10](2017)在《海底四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以涠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涠西南凹陷是我国南海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涠西南地区已经进入到高度成熟的勘探、开发阶段,勘探目标逐步转向小而复杂的构造;涠西南工区现有三维地震成果,经过多轮重新处理,目标区仍然存在断层归位不好、成像差,难以进行构造落实等问题,满足不了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这种情况下,结合采集环境,开展了涠西南工区的4C-OBC地震勘探。在本次4C-OBC地震数据在处理过程中,遇到了水陆双检合并、海底电缆多次波压制、宽方位地震数据重建、转换波数据处理与利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围绕上述几个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系统分析了海上地震资料常用多次波压制技术及其优缺点,结合4C-OBC数据的特点,研究了交叉鬼波化水陆双检合并技术、OBC-SRME多次波压制技术,基于平面波波场延拓的OBC浅水区水层多次压制技术。2)研究了涠西南海底电缆采集的规则采样数据的重建问题;3)研究了转换波射线理论、波动方程理论及转换波处理流程中水平分量旋转、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和转换波成像等关键技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点重要研究成果:1)利用平面波域多次波周期性强,行波场延拓精度较高等特点开发了基于平面波波场延拓的OBC浅水区水层多次压制技术;2)首次将共偏移距矢量域插值与五维插值技术应用于我国南海的4C-OBC地震数据重建中,更好的保持了4C-OBC地震数据的宽方位特性,有利于进行叠前反演、方位各向异性分析、裂缝检测等工作。3)首次进行了南海地区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优化了4C-OBC处理流程,为以后该地区的4C-OBC资料处理提供了模板。通过本次研究,较好的解决了涠西南4C-OBC数据中的多次波压制、宽方位特性数据重建、共转换点道集抽取、转换波静校正、转换波成像等关键问题。相比于拖缆资料,涠西南4C-OBC纵波数据处理的效果在断层归位、中深层信噪比、复杂断块成像、波组特征等方法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基本满足目前油田开发的需求。同时转换波数据处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处理的转换波成果在中深层成像,信噪比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论文有图153幅,表2个,参考文献177篇。
二、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非零偏VSP-阶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联合高斯束偏移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SP正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
1.2.2 VSP反射波成像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多次波成像方法研究现状 |
1.2.4 一次波和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一阶表面多次波正演模拟方法研究 |
2.1 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 |
2.1.1 规则网格下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离散化 |
2.1.2 交错网格下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离散化 |
2.2 高斯射线束正演模拟 |
2.2.1 高斯射线束表达式 |
2.2.2 高斯射线束地震记录合成 |
2.3 VSP高斯束正演数值模拟实现流程 |
第三章 VSP高斯束偏移成像理论研究 |
3.1 VSP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理论 |
3.1.1 一次反射波高斯束偏移理论 |
3.1.2 一阶表面多次波高斯束偏移理论 |
3.1.3 局部平面波分解 |
3.1.4 高斯射线束传播算子 |
3.2 基于匹配滤波的频率一致性处理 |
第四章 VSP高斯射线束正演数值模拟 |
4.1 水平地层模型计算 |
4.2 断层地质模型计算 |
4.3 凹陷地层地质模型计算 |
第五章 VSP高斯射线束偏移成像 |
5.1 理论模型试算及结果分析 |
5.1.1 水平地质模型偏移试算 |
5.1.2 断层地质模型偏移试算 |
5.1.3 凹陷地质模型偏移试算 |
5.2 实际资料应用 |
5.2.1 VSP实际资料概况 |
5.2.2 VSP资料处理 |
5.2.3 VSP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海底地震转换波波场延拓静校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关于转换波的理论基础 |
2.1 转换波运动学理论 |
2.1.1 转换波射线路径及特点 |
2.1.2 转换波的时距曲线 |
2.2 转换波动力学理论 |
2.2.1 转换波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第三章 波场延拓基本理论 |
3.1 波动方程延拓原理 |
3.2 波场延拓算子 |
3.2.1 相移延拓算子 |
3.2.2 裂步傅立叶延拓算子(SSF) |
3.2.3 傅里叶有限差分延拓算子(FFD) |
3.3 波场延拓算子误差分析 |
3.4 波场延拓静校正的原理 |
第四章 坐标变换波场延拓静校正原理 |
4.1 变换坐标波场延拓静校正 |
4.2 新坐标系下延拓公式推导 |
第五章 OBN观测系统理论模型数据处理 |
5.1 简单模型数据处理分析 |
5.1.1 简单平层模型 |
5.2 复杂模型数据处理分析 |
5.2.1 正弦函数做为起伏地表的模型 |
5.2.2 起伏地表的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三维SH波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横波勘探 |
1.2.2 横波震源 |
1.2.3 横波资料处理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和安排 |
第二章 SH波的基本方程与传播特点 |
2.1 横波地震波的传播 |
2.2 SH波的二维波动方程及其解析解 |
2.3 三维SH波模拟的基本方程 |
2.4 三维波动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解 |
第三章 三维SH波的数值模拟与处理 |
3.1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3.1.1 有限差分法 |
3.1.2 速度-应力波动方程的离散求解 |
3.1.3 吸收边界 |
3.1.4 自由界面 |
3.2 SH波数值震源设计 |
3.2.1 雷克子波 |
3.2.2 震源类型 |
3.2.3 SH波震源加载方式 |
3.2.4 稳定性条件 |
3.3 三维SH波激发传播模拟与模拟数据处理 |
3.3.1 三维SH波传播速度分析 |
3.3.2 三维SH波震源极化分析 |
3.3.3 层状模型模拟及其数据处理 |
3.3.4 断层模型模拟及其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维SH波物理震源设计与观测方法 |
4.1 三维SH波震源设计与验证 |
4.1.1 激发方式选择 |
4.1.2 360 °辐射式震源设计 |
4.1.3 三维SH波激发试验 |
4.2 三维SH波观测系统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SH波数据处理 |
5.1 SH波数据旋转处理 |
5.1.1 三维三分量SH波地震试验一 |
5.1.2 三维三分量SH波地震试验二 |
5.2 某地铁工程实采数据处理 |
5.2.1 工程地质概况 |
5.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3 成果资料解释与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多波处理的关键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1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陆地山区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保幅去噪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2.1 陆地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去噪处理的新难点与技术现状 |
2.1.1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叠前去噪面临的新难题 |
2.1.2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中异常强振幅噪声压制方法及技术现状 |
2.1.3 陆地三维多波资料中强能量面波矢量压制方法及技术现状 |
2.2 基于时频域分贝准则的多分量异常强振幅压制方法与实现 |
2.2.1 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的异常振幅压制方法原理 |
2.2.2 理论模型测试与方法优势分析 |
2.2.3 时频域分贝判定准则实际数据去噪效果分析 |
2.3 基于时频域多属性联合的多分量矢量去噪方法与实现 |
2.3.1 时频域多属性联合极化滤波去噪方法原理 |
2.3.2 理论模型试验与方法优势分析 |
2.3.3 时频域多属性联合极化滤波去噪方法实际资料去噪效果分析 |
2.4 多分量叠前去噪两方法联合的应用效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陆地山区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3.1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难点与现状 |
3.1.1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难点 |
3.1.2 P-SV转换横波静校正方法及技术现状 |
3.1.3 陆地山区P-SV转换波静校正处理的几种实现方法 |
3.2 基于纵横波折射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与实现 |
3.2.1 纵横波折射波产生的机理和条件 |
3.2.2 纵横波折射时距曲线特征 |
3.2.3 纵横波联合基准面静校正方法与实现 |
3.3 转换波基准面静校正实际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方法研究及实现技术 |
4.1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难点与技术现状 |
4.1.1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资料叠前成像处理的难点 |
4.1.2 陆地三维P-SV转换波叠前成像的方法现状 |
4.2 P-SV转换波叠前成像处理关键方法研究 |
4.2.1 ACP道集与CCP道集的差异 |
4.2.2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叠加速度建模方法 |
4.2.3 转换波动校正与叠加 |
4.2.4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
4.3 基于VTI介质的P-SV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 |
4.3.1 P-SV转换波kirchoff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原理 |
4.3.2 偏移成像中的反假频问题 |
4.3.3 偏移成像中的孔径问题 |
4.3.4 偏移成像的并行算法实现 |
4.3.5 偏移成像的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陆地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软件及其适应性应用研究 |
5.1 关键处理方法的软件实现技术及配套模块 |
5.2 关键处理方法及软件模块的适应性应用研究 |
5.2.1 工区概况 |
5.2.2 资料品质分析与处理难点 |
5.2.3 关键处理方法输出的中间处理结果 |
5.2.4 最终成像结果评价 |
5.2.5 适应性应用研究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海底节点地震转换波叠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OBN地震勘探技术 |
1.3 转换波地震勘探研究现状 |
1.3.1 共转换点道集抽取研究现状 |
1.3.2 速度分析与动校叠加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OBN反射纵波道集抽取计算及时距曲线 |
2.1 OBN纵波反射点位置计算 |
2.1.1 简化路径下反射点位置的计算 |
2.1.2 OBN纵波反射点精确点位置计算 |
2.2 OBN纵波反射点位置误差分析 |
2.2.1 水深对OBN纵波反射点位置的影响 |
2.2.2 地层厚度对OBN纵波反射点位置的影响 |
2.3 OBN纵波时距曲线 |
2.3.1 炮检点存在落差时纵波时距曲线 |
2.3.2 OBN纵波时距曲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BN转换波道集抽取及时距曲线 |
3.1 陆地转换波道集抽取 |
3.1.1 精确解法 |
3.1.2 迭代法 |
3.1.3 最佳角度扫描法 |
3.2 OBN转换波道集抽取 |
3.3 OBN转换波转换点位置误差分析 |
3.3.1 水深对OBN转换波位置的影响 |
3.3.2 地层厚度对OBN转换波转换点位置的影响 |
3.3.3 纵横波速度比对OBN转换波转换点位置的影响 |
3.4 OBN转换波时距曲线 |
3.5 道集抽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速度分析及动校正 |
4.1 速度信息和判别准则 |
4.1.1 速度信息 |
4.1.2 速度分析判别准则 |
4.2 速度谱 |
4.3 OBN速度分析 |
4.3.1 OBN纵波速度分析 |
4.3.2 OBN转换波速度分析 |
4.4 动校正 |
第五章 模型试算 |
5.1 水平层状模型 |
5.2 复杂模型叠加效果对比 |
5.2.1 反射点及转换点位置的对比 |
5.2.2 纵波CMP道集、速度分析及动校正的对比 |
5.2.3 转换波CCP道集、速度分析及动校正对比 |
5.2.4 陡倾模型成像结果对比 |
第六章 OBN实际资料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非常规储层地震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及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AVO正演及反演研究现状 |
1.2.2 全波场正演及反演研究现状 |
1.2.3 VTI介质正演及反演研究现状 |
1.2.4 裂缝岩石物理模型研究现状 |
1.2.5 时频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6 频变AVO反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正演及反演理论基础 |
2.1 正演理论基础 |
2.1.1 正演理论概述 |
2.1.2 各向同性单界面AVO正演模拟 |
2.1.3 各向同性多界面传播矩阵全波场正演模拟 |
2.1.4 VTI介质单界面AVO正演模拟 |
2.1.5 黏弹性HTI介质多界面全波场正演模拟 |
2.2 反演理论数理基础 |
2.2.1 反演理论概述 |
2.2.2 贝叶斯理论框架 |
2.2.3 最优化方法 |
第3章 基于传播矩阵的叠前AVA反演 |
3.1 传播矩阵(PM)正演响应分析 |
3.1.1 全波场响应分析 |
3.1.2 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3 小结 |
3.2 基于PM的叠前三参数AVA反演方法 |
3.2.1 PM-AVA反演方法理论 |
3.2.2 三参数反演可行性分析 |
3.2.3 模型数据测试 |
3.2.4 实际数据应用 |
3.2.5 小结 |
3.3 基于PM的 PP-PS联合反演方法 |
3.3.1 PM-AVA联合反演方法理论 |
3.3.2 三参数联合反演可行性分析 |
3.3.3 合成数据测试 |
3.3.4 小结 |
第4章 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
4.1 VTI介质正演响应分析 |
4.1.1 五参数的Rüger近似表示式 |
4.1.2 反射系数公式精度分析 |
4.1.3 Rüger近似式的各向异性响应 |
4.1.4 精确反射式的各向异性响应 |
4.2 基于Rüger近似式的各向异性参数同时反演 |
4.2.1 基于Rüger近似式的PP和 PS联合反演原理 |
4.2.2 模型数据试算 |
4.2.3 小结 |
4.3 基于模拟退火的各向异性参数二步法反演 |
4.3.1 模拟退火反演理论 |
4.3.2 各向异性反演两步法策略 |
4.3.3 模型数据试算 |
4.3.4 小结 |
4.4 基于Graebner精确式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研究 |
4.4.1 基于精确式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 |
4.4.2 模型数据试算 |
4.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反演理论的衰减属性提取 |
5.1 稀疏约束的反演谱分解方法 |
5.1.1 反演谱分解理论 |
5.1.2 合成数据测试 |
5.1.3 实际数据分析 |
5.1.4 小结 |
5.2 高分辨频变AVO反演方法 |
5.2.1 频变AVO理论 |
5.2.2 实际数据分析 |
5.2.3 小结 |
5.3 基于整形正则和ISD的Q值估计方法 |
5.3.1 整形正则和对数谱比理论 |
5.3.2 模型数据测试 |
5.3.3 实际数据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HTI裂缝储层的横波各向异性研究 |
6.1 地震波衰减机制与动态等效模型 |
6.2 横波分裂的旅行时差异属性研究 |
6.2.1 基础理论分析 |
6.2.2 模型合成数据分析 |
6.2.3 实际资料测试 |
6.2.4 小结 |
6.3 横波分裂的振幅能量差异属性研究 |
6.3.1 基础理论分析 |
6.3.2 模型合成数据分析 |
6.3.3 实际资料测试 |
6.3.4 小结 |
6.4 横波分裂的分频振幅差异研究 |
6.4.1 基础理论分析 |
6.4.2 模型合成数据分析 |
6.4.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地震波多分量叠前深度偏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偏移成像的发展 |
1.2.2 多波多分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纵横波分离 |
2.1 求取波场散度和旋度分离波场 |
2.2 弹性波方程纵横波分解 |
2.2.1 弹性波方程纵横波分解位移形式 |
2.2.2 弹性波动方程纵横波分解的速度-应力形式 |
2.3 频率-波数域地震数据的纵横波分离 |
2.3.1 频率-波数域求取波场散度和旋度分离波场 |
2.3.2 频率-波数域弹性波方程纵横波分解 |
2.4 交错网格 |
2.4.1 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格式 |
2.4.2 交错网格分量时差问题及校正方法 |
第三章 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原理 |
3.1 单程波上下行波解耦 |
3.2 波场延拓 |
3.2.1 上行波延拓 |
3.2.2 下行波延拓 |
3.3 延拓算子计算 |
3.3.1 单平方根裂步傅立叶延拓算子 |
3.3.2 单平方根傅立叶有限差分延拓算子 |
3.3.3 单平方根广义屏延拓算子 |
3.3.4 双平方根延拓算子 |
3.4 炮域叠前深度偏移 |
第四章 算法实现与分析 |
4.1 地震波场的纵横波分解算法实现 |
4.1.1 地震波场的纵横波标量分解 |
4.1.2 地震波场的纵横波矢量分解 |
4.2 地震数据的纵横波分解算法实现 |
4.3 多波多分量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实现 |
第五章 模型试算 |
5.1 水平模型 |
5.2 地堑模型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Low-rank分解的TTI介质反演成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各向异性介质qP波方程简化及相应的RTM成像方法研究 |
1.2.2 Low-rank分解及Low-rnak有限差分方法研究 |
1.2.3 平面波LSRTM保幅成像理论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各向异性基础理论 |
2.1 各向异性的实验基础 |
2.2 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及其简化 |
2.2.1 各向异性介质波动方程 |
2.2.2 各向异性介质刚度系数矩阵及Bond变换 |
2.2.3 各向异性Thomsen参数表征 |
2.3 各向异性介质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分析 |
2.3.1 传播速度与极化特征 |
2.3.2 反射透射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ow-rank分解的复杂TI介质纯qP波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 |
3.1 引言 |
3.2 TI介质纯qP波传播算子 |
3.3 Low-rank延拓算法 |
3.4 基于Low-rank分解的逆时偏移成像流程 |
3.5 数值模拟测试 |
3.5.1 均匀模型 |
3.5.2 简单TTI模型 |
3.5.3 复杂BP2007 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TI介质Low-rank有限差分法纯qP波高效正演模拟及逆时偏移 |
4.1 引言 |
4.2 TTI介质Low-rank分解纯qP波波场延拓方法 |
4.3 TTI介质Low-rank有限差分高效延拓方法 |
4.3.1 TTI介质Low-rank有限差分方法原理 |
4.3.2 Low-rank有限差分模板 |
4.3.3 Low-rank有限差分法逆时偏移成像步骤 |
4.4 数值模拟测试 |
4.4.1 线性递增模型试验 |
4.4.2 TTI层状模型测试 |
4.4.3 改造的2D SEG/EAGE盐丘模型成像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平面波加速的VTI介质拟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
5.1 引言 |
5.2 LSRTM基本理论 |
5.3 VTI-LSRTM理论 |
5.3.1 VTI介质反偏移算子构建 |
5.3.2 VTI介质偏移算子及梯度更新公式 |
5.4 平面波VTI-LSRTM理论 |
5.5 数值模拟测试 |
5.5.1 简单模型试算 |
5.5.2 复杂Marmousi模型验证 |
5.5.3 速度模型敏感性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各向异性介质Low-rank有限差分法纯qP波叠前平面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
6.1 引言 |
6.2 Low-rank有限差分法波场延拓 |
6.3 Low-rank有限差分法纯qP波 LSRTM及优化 |
6.3.1 Low-rank有限差分法线性正演与伴随 |
6.3.2 Lrfd-LSRTM成像策略 |
6.3.3 叠前平面波域lrfd-LSRTM理论 |
6.4 数值模拟测试 |
6.4.1 简单Salt模型验证 |
6.4.2 复杂MarII模型测试 |
6.4.3 成像方法对模型参数误差的敏感性试验 |
6.5 实际资料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现状 |
1.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2 目前常用的表层调查技术 |
1.1.3 国内外微VSP表层调查研究现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贡献 |
1.3.1 论文章节安排 |
1.3.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技术要点 |
2.1 微VSP表层调查基础 |
2.1.1 三分量微VSP技术概述 |
2.1.2 微VSP记录主要波场 |
2.1.3 微VSP勘探基本原理 |
2.1.4 微VSP表层调查技术流程 |
2.2 微VSP表层调查施工技术 |
2.2.1 微VSP表层调查施工流程 |
2.2.2 表层调查控制点布设 |
2.2.3 井深设计 |
2.2.4 激发与接收参数 |
2.2.5 仪器选择与参数配置 |
2.3 三分量微VSP资料处理 |
2.3.1 资料处理流程 |
2.3.2 三分量旋转 |
2.3.3 波场分离 |
2.3.4 速度分析 |
2.3.5 叠加成像与偏移 |
2.4 山地微VSP表层调查技术特征与难点 |
2.4.1 山地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2 山地油气地震勘探发展趋势 |
2.4.3 传统微VSP表层调查存在的技术瓶颈 |
2.4.4 适合复杂山地表层调查的三分量微VSP特征及技术难点 |
2.5 小结 |
第3章 三分量微VSP采集技术及实现 |
3.1 仪器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3.1.1 总体设计方案 |
3.1.2 仪器架构 |
3.2 数字三分量检波器硬件设计及实现 |
3.2.1 硬件设计方案 |
3.2.2 地震信号拾取与调理 |
3.2.3 模拟信号数字化 |
3.2.4 AGC噪声压制 |
3.2.5 电机驱动及推靠臂状态监测 |
3.3 数据采集站硬件设计及实现 |
3.3.1 硬件设计方案 |
3.3.2 网络通信与协议转换 |
3.3.3 外部触发与遥爆 |
3.3.4 供电系统 |
3.4 宽频地震采集技术 |
3.4.1 宽频地震采集设计方案 |
3.4.2 调制器设计 |
3.4.3 抽取滤波器设计 |
3.5 分布式地震采集同步 |
3.5.1 地震采集同步基本概念 |
3.5.2 协议同步 |
3.5.3 检波器内部ADC通道同步 |
3.5.4 预采样与时间戳 |
3.6 检波器姿态检测及实现 |
3.6.1 背景及方案 |
3.6.2 硬件设计 |
3.6.3 检波器姿态实时显示 |
3.7 自适应动态地址配置 |
3.7.1 背景及方案 |
3.7.2 硬件设计 |
3.7.3 动态地址配置原理 |
3.8 硬件成果展示与指标 |
3.8.1 硬件研发取得的成果 |
3.8.2 主要技术指标及特征 |
3.9 小结 |
第4章 三分量微VSP数据处理及可视化 |
4.1 三分量数据方位校正 |
4.1.1 技术背景 |
4.1.2 三分量数据水平分量校正方法 |
4.1.3 方位校正效果验证 |
4.2 基于质点运动轨迹重构和主振能量分析的波场分离方法 |
4.2.1 技术背景 |
4.2.2 基本原理 |
4.2.3 波场分离流程 |
4.2.4 数值模拟验证 |
4.3 检波器定向 |
4.3.1 技术背景 |
4.3.2 倾斜校正 |
4.3.3 多参数融合 |
4.4 数据预处理与可视化 |
4.4.1 数据预处理类型 |
4.4.2 预处理可视化实现软件架构 |
4.4.3 控制终端软件功能界面展示 |
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效果分析 |
5.1 仪器主要指标及测试 |
5.1.1 功能测试 |
5.1.2 等效噪声 |
5.1.3 动态范围与分辨率 |
5.1.4 线性度 |
5.1.5 畸变测试 |
5.1.6 仪器关键技术指标 |
5.2 三分量数据采集性能测试 |
5.2.1 纵波采集性能及对比 |
5.2.2 仪器噪声控制性能对比 |
5.2.3 横波采集性能对比 |
5.2.4 纵、横波联合采集对比分析 |
5.2.5 三分量数据采集实验总结 |
5.3 野外实验 |
5.3.1 工区地质概况 |
5.3.2 典型炮记录和速度分析 |
5.3.3 表层调查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海底四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以涠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2 4C-OBC多次波衰减技术 |
2.1 海洋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特点 |
2.2 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衰减 |
2.3 鬼波压制 |
2.4 水陆双检合并 |
2.5 τ-p域波场延拓 |
2.6 本章小结 |
3 OBC数据插值技术研究 |
3.1 OBC数据观测系统简介 |
3.2 不规则采样地震数据规则化 |
3.3 地震数据稀疏采样方式与插值 |
3.4 地震数据插值空间 |
3.5 面元中心化 |
3.6 COV插值 |
3.7 五维插值 |
3.8 本章小结 |
4 转换波处理关键技术 |
4.1 转换波基本概念 |
4.2 转换波射线理论 |
4.3 转换波波动理论 |
4.4 转换波资料去噪 |
4.5 R、T分量旋转 |
4.6 ACP面元化 |
4.7 检波点静校正 |
4.8 S波双平方根动校 |
4.9 转换波成像 |
4.10 本章小结 |
5 涠西南地区的应用 |
5.1 工区地质概况 |
5.2 原始数据品质分析 |
5.3 处理难点分析及针对性措施 |
5.4 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4C-OBC处理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零偏VSP-阶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联合高斯束偏移成像[D]. 张雪.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海底地震转换波波场延拓静校正方法研究[D]. 赵越顺. 长安大学, 2020(06)
- [3]三维SH波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 李广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4]陆地(山区)三维多波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 孔选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5]海底节点地震转换波叠加方法研究[D]. 吕君茹. 长安大学, 2019(01)
- [6]非常规储层地震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及反演方法研究[D]. 雒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地震波多分量叠前深度偏移研究[D]. 李彬玉. 长安大学, 2019(01)
- [8]基于Low-rank分解的TTI介质反演成像方法研究[D]. 黄金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三分量微VSP表层调查关键技术[D]. 刘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10]海底四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以涠西南地区为例[D]. 张兴岩.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