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1](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樊宏,朱匡纪,蔡祖华[2](2009)在《婺城区2007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分析》文中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06年卫生部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乙肝预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由于乙肝病人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比较常见,其血清学检测是食
赵妮[3](1995)在《郑州市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郑州市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6827名进行了健康体检及卫生学评价。结果,HBsAg阳性率为4.3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明显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P<0.01);对初筛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复检,总阳性率为70.20%。从大便中检出鲍氏、志贺氏痢疾杆菌携带者各1例;伤寒带菌者1例;查出疥疮3例;未检出活动性肺结核。分析认为,上述人群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社会人群,对周围人群的危害主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47人应调换工种。
游祖平[4](2011)在《浦江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在五种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严重。乙肝的感染流行,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6年调查显示,我国乙肝感染率较前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人群HBsAg携带率仍达7.18%。在严格控制血源和医源性传播的情况下,浦江县近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也是稳中有升,推测必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在起作用。而从业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目前取消了岗前乙肝检测,但他们的感染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影响却不能因此而忽视。目的:了解浦江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及感染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检验传统的危险因素,探索从业人员是否有特殊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取消从业人员乙肝体检后的人群乙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浦江县2009年从业人员体检资料进行整理,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掌握体检总人数、HBsAg阳性数、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人数、小三阳(HBsA、HBeAb、HBcAb阳性)人数和乙肝三系(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全阴人数等指标;以HBsAg阳性作为乙肝感染的指标,从感染者中按系统抽样法随机选取200名作为病例,以200名乙肝三系五项全阴人员作为对照,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与病例组在性别、年龄等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进行个人社会学特征、免疫史、家庭感染情况、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查,调查表当场收回,失访对象由系统抽样200名以外对象补足。所有个案统一编码,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将每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与乙肝感染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变量,然后对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Forward:Wald法得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浦江县2009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6878人,HBsAg阳性435人,阳性率为6.32%,其中男性3398人,阳性率为6.95%,女性3480人,阳性率为5.72%,男女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8,P<0.05)。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划分,30岁-感染率最高,但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显着性。435名乙肝感染者中,小三阳人数最多,共258人,占所有感染者的59.31%,其次为大三阳感染者,占15.63%,感染者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60岁。病例组家庭成员乙肝感染以母亲为主,占43.8%,对照组则以父亲为主,占37.1%。经单因素分析,家庭成员有乙肝感染、牙科手术史、在外就餐、共用牙刷等生活用品、创伤性美容、经常流动成为乙肝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饮用白酒P值临界(P=0.052),接种乙肝疫苗为保护性因素(χ2=28.108,P<0.01)。将单因素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接种疫苗及饮用白酒,采用Forward:Wald法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成员有乙肝感染、牙科手术史、在外就餐、经常流动、接种疫苗进入方程,其OR值分别为3.548、2.978、4.675、4.492、0.143。结论:浦江县2009年共计体检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6878人,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为6.32%,低于金华市区不同人群乙肝感染率(浦江县为金华下属县),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各年龄段HBV感染率差异无显着性。单因素分析表明,浦江县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家庭成员乙肝感染、牙科手术、共用水杯等生活用品、经常在外就餐、创伤性美容、经常流动。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成员乙肝感染、牙科手术、经常流动和在外就餐是我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为保护性因素。
李淑波,徐志鑫,耿坤,庞武元,刘建军,莫慧荣,姚媛[5](2010)在《北京市昌平区76654名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传染病感染现况。方法采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昌平区2009年1-12月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76 654名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83%,其中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分别为1.51%(920/61 032)、3.09%(482/15 622);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分别为0.74%(139/18 749)、2.18%(1 263/57 905);男、女性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分别为2.25%(729/32 397)、1.52%(673/44 257);上述HBsAg阳性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均P<0.01)。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0.12%,其中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检出率分别为0.05%(9/18 749)、0.15%(86/57 9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0.02%,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0.01%;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检出率为0.03%;未检出伤寒/痢疾。结论在所监测的传染病中,HBsAg携带检出率居首位,肺结核、化脓性及渗出性皮肤病等检出率较低。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坚持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加强对外埠从业人员的管理,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王秀云,李淑波,徐志鑫,耿坤[6](2010)在《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昌平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结果昌平区2009年参加体检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76654人中HBsAg携带率为1.83%,男性HBsAg携带率比女性高(χ2=55.44,P<0.01)。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该地与外埠户籍的人员HBsAg携带率分别为0.74%、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2,P<0.01)。结论昌平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感染率(4.4%~8.0%),但应继续坚持该行业从业人员每年的健康检查工作及在从业人员中开展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黄昌红,颜兴伟,汤殉[7](2009)在《南昌市食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南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结果 2006~2008年共检测47728人,HBsAg阳性者3767人,阳性率7.89%,HBeAg阳性者826人,阳性率1.73%;每年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行业、不同年龄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服务行业HBsAg阳性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逐年下降,说明对从业人员实行乙肝体检可有效防止乙肝传播,还应同时采取其他有效防护措施。、
陈园生[8](2009)在《公共服务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针对HBV高流行势态,中国政府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管理,2002年正式纳入免疫规划,2004年新生儿免费接种,2008年青少年开展群体性接种,HepB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逐年提高。2006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简称乙肝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7.18%,<15岁儿童2.08%(其中1~4岁儿童0.96%),≥15岁人群8.12%;与1992年乙肝调查结果相比,<15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明显(其中1~4岁儿童下降幅度最大),≥15岁人群HBsAg携带率变化不明显,表明中国以HepB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着,也揭示了中国HBV流行特征将会发生改变,即以母婴为主的传播方式将逐渐被水平传播方式为主所取代。针对中国HBV流行特征变迁,乙肝防治策略也应相应调整。美容美发、修脚、洗浴和按摩为主的公共服务场所人群流动大、服务复杂,易造成HBV水平传播,从业人员既是HBV感染高危人群,亦可作为传染源造成HBV水平传播。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此人群开展HBV感染状况调查和传播危险评估数据,难以评价中国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风险和传播风险,也缺乏制定针对公共服务场所HBV防治策略的依据。为此,我们选择青海省、湖南省、海南省和深圳部分地区开展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危险性研究,旨在为我国制定公共服务场所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目的一、掌握公共服务场所用具消毒方式与HBsAg污染及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评价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危险性;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度;三、评价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危险性,为我国调整公共服务场所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一、利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湖南、海南、青海和深圳四地,按照经营面积将公共服务场所分成大型、中型、小型三层,各层随机抽取美容院、美发店、理发店和洗浴中心共84家,对684名工作人员和部分顾客开展问卷调查。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公共场所用具HBsAg污染情况及从业人员血清HBsAg。二、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湖南、海南、青海和深圳四地的传染病医院或肝病医院随机选择2005年~2006年乙肝新发病例(200例)作为病例组,按照年龄、居住地匹配原则以1:1配对选择未感染HBV者(HBsAg和抗-HBc均阴性)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开展问卷调查并用RIA复核血清HBsAg和抗-HBc。三、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的主要危险因素及OR值,运用数学模型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四、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共服务场所用具消毒方式有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消毒、高效含氯消毒剂浸泡和清洗设备,其中酒精擦试和紫外线照射分别占34.60%和30.79%。二、公共服务场所用具表面HBsAg检出率2.13%,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共服务场所用具HBsAg检出率分别0.63%、2.67%和3.70%,大、小型公共服务场所用具HBsAg检出率差异显着(x2=6.68,P<0.05)。美容院、理发店和洗脚店用具HBsAg检出率分别2.97%、0.61%和3.42%;不同用具HBsAg检出率不同,暗疮针和镊子检出率较高,分别5.13%和4.17%。洗脚店用的刀具HBsAg检出率8.33%:美容院用的刀具HBsAg检出率4.17%。三、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血清HBsAg调整阳性率9.17%,大型、中型和小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7.34%、8.33%和2.94%;在美容院、理发店、洗脚店和洗浴场所工作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9.01%、6.37%、4.35%和7.29%;不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各异,纹眉、纹唇和纹身行业者最高(13.33%)、修脚者(12.68%)、按摩者8.03%。美容院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随工作年限递增呈上升趋势(r=0.83);修脚、按摩和纹眉(纹身等)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随工作年限递增呈上升趋势(r=0.89)。四、公共服务场所575名工作人员和部分顾客有皮肤损伤史177人,HBsAg阳性者23人(携带率12.99%);无皮肤损伤史398人,HBsAg阳性者18人(携带率4.52%),两者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x2=16.07,P<0.001),其中在美容院有皮肤损伤史HBsAg携带率15.15%,洗脚店从业人员12.50%,洗浴中心从业人员18.75%,均明显高于无皮肤损伤史(5.13%、1.89%和4.00%)。修脚从业人员中有皮肤损伤史者16人中HBsAg慢性者9人,纹眉(纹身)有皮肤损伤史者8人,其中HBsAg阳性2人。在177名有皮肤损伤史中,有120人未经包扎处理继续为顾客服务,其HBsAg携带率15.00%,57位经简单包扎后继续为顾客服务者HBsAg携带率8.77%,均明显高于“2006年乙肝调查结果”。五、病例对照研究数据经多因素分析表明,除研究对象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外,在公共服务场所有无修面美容、修脚、纹眉(纹身、打耳孔等)、剃毛(须)史是HBV感染危险因素,接种HepB V和乙肝KAP得分高是保护因素。六、KAP调查显示公共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和顾客对乙肝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主要表现在:(1)对HBV传播途径知晓差;(2)对HBV感染后严重性认识不足,对乙肝临床表现缺乏认识,难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3)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知晓接种HepB V能有效预防HBV感染,但有HepB免疫史者仅22%;(4)公共服务场所有些从业人员在为顾客服务时有皮肤破损现象,且多不经包扎等处理仍继续为顾客服务。七、将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的主要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根据个体情况得到了组合危险分数,从而预测该个体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的危险。结论本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我国乙型肝炎流行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中的子课题,也是我国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开展有关公共服务场所用具消毒和HBsAg污染情况、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了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了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危险分数表,探讨一种评价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危险因素的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场所存在HBV感染(传播)的可能,尤其是修脚、美容、按摩等服务行业;研究结果还提示我们应加强公共服务场所器械消毒管理、规范消毒方法,对从业人员等高危人群开展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通过加强对公众健康教育来提高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法律监督意识。本研究结果为制定乙肝防治规划及《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中乙肝预防控制相关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志忠[9](2009)在《2008年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指导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疾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昌平辖区内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标记物进行检测。结果:昌平区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1.99%,男性HBsAg携带率比女性高(2χ=869.98,P<0.01)。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是感染的主要模式,占22.20%。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来源本地与外埠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0.85%、2.36%,经统计学分析,两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χ=188.66,P<0.01)。结论: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于普通人群感染率(4.4%8.0%),外埠HBsAg阳性率比本地高。说明我区几年来的公共卫生监管力度到位,继续开展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每年的健康体检和在从业人员中加强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有着重要意义。
苏华瑜,杨华年,梁光,黄锡青[10](2009)在《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2007年湛江市区各类从业人员HBV血清学检测结果,进一步了解我市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为今后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首次进行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及时通知复检HBV的其他血清标志物(二对半)。结果2007年共体检各类从业人员46 443人,检出HBsAg阳性3335人,感染率为7.18%,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0.75%(1363/12 684),女性感染率为5.84%(1972/33 759);年龄组以16~30岁组感染率最高,达7.65%(2675/34 983);行业感染率以美容、桑拿、按摩、旅业等最高,达8.66%(352/4066);1440例复检HBV血清标志物HBsAg阳性人员,检出6种感染模式。结论湛江市区从业人员HBV感染率较高,为有效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HBsAg及HBeAg阳性者应禁止上岗,相关部门应严格掌握健康证的发放标准;同时根据需要动员体检HBsAg阴性者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大力提高从业人员免疫水平。
二、食品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婺城区2007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1.4 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 |
2 结果 |
2.1 HBsAg携带率及抗-HBs阳性率性别分布 |
2.2 HBsAg携带率及抗-HBs阳性率城乡地域分布 |
2.3 HBsAg感染情况年龄分布 |
2.4 HBsAg阳性者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布 |
3 讨论 |
(4)浦江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表清单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现况 |
3.2 病例对照人口社会学特征 |
3.3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3.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率分析 |
4.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乙肝感染率差异分析 |
4.3 乙肝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南昌市食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HBV总检测情况 |
2.2 不同性别从业人员的检测情况 |
2.3 不同年龄从业人员HBsAg、HBeAg检测情况 |
2.4 不同行业人员HBsAg、HBeAg检测情况 |
3 讨论 |
(8)公共服务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公共服务场所 |
二、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顾客和用具调查 |
三、病例对照研究 |
四、调查问卷 |
五、标本采集、运输和实验室检测 |
六、现场工作 |
七、质量控制 |
八、数据录入、清理和数据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调查情况基本描述 |
二、公共服务场所用具的消毒 |
三、公共服务场所用器械HBsAg检出情况 |
四、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调查 |
五、在公共服务场所接受服务的顾客调查 |
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性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七、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主要危险因素危险分数估算 |
讨论 |
一、我国乙肝防制策略 |
二、调查单位分布情况 |
三、调查公共服务场所用具消毒情况 |
四、公共服务场所用具HBV污染情况 |
五、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
六、公共服务场所乙肝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 |
七、公共服务场所感染HBV危险性病例对照研究 |
八、公共服务场所HBV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危险分数 |
九、建议 |
十、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研究进展 |
综述 2-乙型肝炎研究与预防控制进展 |
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2008年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体检项目及方法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情况 |
2.2 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从业人员HBsAg阳性检出情况 |
2.3 不同属地HBsAg阳性检出率比较 |
2.4 不同属地从业人员乙肝大三阳检出率比较 |
2.5 从业类别乙肝大三阳检出率比较 |
3 讨论 |
3.1 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管理与监督 |
3.2 加强HBsAg携带和/或乙肝大三阳从业人员的调离工作 |
3.3 加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男性的管理 |
3.4 加强公共卫生外埠从业人员的管理 |
四、食品从业人员乙肝血清学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2]婺城区2007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分析[J]. 樊宏,朱匡纪,蔡祖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03)
- [3]郑州市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赵妮.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95(06)
- [4]浦江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D]. 游祖平. 浙江大学, 2011(01)
- [5]北京市昌平区76654名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现状[J]. 李淑波,徐志鑫,耿坤,庞武元,刘建军,莫慧荣,姚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06)
- [6]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J]. 王秀云,李淑波,徐志鑫,耿坤. 职业与健康, 2010(18)
- [7]南昌市食品行业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调查[J]. 黄昌红,颜兴伟,汤殉. 中国医学创新, 2009(21)
- [8]公共服务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性研究[D]. 陈园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01)
- [9]2008年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分析[J]. 赵志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05)
- [10]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J]. 苏华瑜,杨华年,梁光,黄锡青.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09(02)
标签:乙肝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两对半论文; 乙肝检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