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泰两国企业欲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基金(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彤[1](2020)在《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日益提升,已经发展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工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方式、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对外承包工程也需要通过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对比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问题。通过价值链、战略转型等理论的文献研究,理清对外承包工程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将价值链理论应用到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战略转型中,提出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方案设计。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归纳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中盈利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低、市场结构不均、业务模式单一等制约因素。行业亟需通过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价值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中国中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案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归纳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存在的业务模式亟待升级、市场结构亟待优化、企业资源亟待整合、盈利能力亟待提升、高附加值环节亟待增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发展瓶颈以及西班牙ACS、法国万喜等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提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作为解决问题、引领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中国中铁积极尝试探索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从价值链视角,统筹项目开发全过程,重视高附加值环节,整合价值链资源,搭建产业链一体化平台,打造运营团队,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通过项目层面的国际工程实践,中国中铁摸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之路。本文通过研究,得出投建营一体化战略是未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方向的结论。通过实施投建营一体化战略,持续壮大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稳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逐步优化产业链结构,切实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显着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力。在基于价值链进行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沿着价值链上下游补齐能力短板,尤其是投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等关键价值链环节。整合价值链环节各项资源,确保价值链各环节高效协同。积极探索通过并购方式延伸价值链,实现价值链跃升,促进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孙云彤[2](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朝鲜归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山东地区的民众源源不断地外出至朝鲜谋生,多数华侨在当地与其他华侨结婚生子。这些朝鲜华侨及其子女由于国内政策、战乱暴动、发展机会、爱国情怀等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量回国,主要集中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延边地区成为其归国后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延边地区也因为有众多的朝鲜归侨而成为东北地区的侨乡。本文从口述史研究的视角出发,以朝鲜归侨的访谈内容和现有的口述资料为线索,以国内学者杨昭全、曲晓范、刘树真、宋伍强等的学术成果为参考,以延边州档案馆可查询的部分资料为补充,探讨朝鲜归侨整个迁移过程的动因、结果和影响,为理解现代朝鲜归侨迁移史提供一个综合的论述。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第一部分为绪论。此部分中明确了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关于延边地区现代朝鲜归侨研究的已有成果,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并列出了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三个部分,首先从移居背景、移居过程和华侨在朝鲜社会地位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华侨移居朝鲜半岛的历史渊源,然后结合访谈资料、现有口述资料和相关文献,从归国原因、归国历程和归国后的安置情况三个方面分析延边地区现代朝鲜归侨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最后阐述了朝鲜归侨在延边地区的融入和适应状况及其与当地朝鲜族人民的交流和交融。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对上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即腐败的清朝统治,列强的强征骗取,繁重的苛捐杂税,频繁的天灾人祸,混乱的社会环境以及中朝两国之间的距离近等原因,导致了广大安土重迁的劳动人民离开故土外出谋生。同时,由于战争带来的狂轰滥炸,日益严苛的就业就学条件,祖国侨务政策的逐步落实和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等成为朝鲜华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三次归国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从朝鲜归侨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感受历史,挖掘历史事件中前人的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状态,还可以关注在既定时空中的某一特定群体所持有的文化和价值观。
陈成[3](2019)在《IMCI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推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整个交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陆续组建以交通投资为主业的交通投融资平台。我国省级交通投融资平台正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营阶段向大交通及实业经营阶段过渡。IMCI公司于2013年成立,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规格管理比照国有大型一档(正厅级)独资企业。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代表自治区政府对自治区铁路、民航及港口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及经营管理。同时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公司也按照市场方式进行多元化投融资及经营管理。相较于其他省份平台类公司,IMCI集团仍处于公司初创期,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列现实问题。因此需要IMCI集团对治理、控制、协同和宏观调控体系进行选择和构建。同时,对各子公司的管控,需综合战略重要度、业务相关度、业务经营特点、业务成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各产业板块进行个性化设计。本文运用五力模型、SWOT等分析工具通过对IMCI集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标国内其他省份标杆企业,整理出IMCI集团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分析,得出IMCI集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战略定位应明确为多元化经营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要立足于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将自身打造为五大平台——发展平台、投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物流平台和管理平台。并通过对其资源与能力的分析,对集团的产业组合提出了战略对策。对集团着重发展的铁路、航空、金融、能源、数据信息、旅游六大板块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最后提出可行的战略保障措施以确保既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刘清越[4](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赵永宏[5](2017)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以其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出现,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会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建国后至今几十年的采掘,已经有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资源接近枯竭,处于衰落阶段。储量仍较丰富的资源型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当今出现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势头普遍低于一般的城市。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全社会的任务,也对资源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体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要实现转型发展,赶上或超过其它地区,资源型城市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克服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发展水平低等共性的问题,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变观念,在比较优势选择上改变依赖以外生的自然禀赋为主的优势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优势,要着力培养新的产业,依托产业集聚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依赖外生比较优势的观念并非完全抛弃已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内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资金、技术和科技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主导型产业,利用内生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或者是发挥外生条件,引进与原有比较优势关联度不大的新的行业和产业。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实际,对资源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经济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平煤神马集团应该以绿色低碳和创新为主,一方面将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发展高端资源性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方法上,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通常,钻石模型的使用范围被界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系统内,在这个范围内分析国家的竞争力或者是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这里考虑到企业集团,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将资源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使用钻石模型建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G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基于资源型企业系统的完整性,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结合GEM模型所要求的外界因素,运用该原理分析企业集团如何来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源自于所在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有为所在的城市承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型企业在规划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时,首先要考虑将这些企业落户在当地,而不是投资于其它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回馈原生地,解决大量从事采掘业的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责无旁贷。查阅平顶山市1982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市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为企业筹资融资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除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外,还来自于利益驱使,多层级的政府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博弈关系。资源型城市既有上级政府的约束和指导,也有下级政府的抗争和接受,还有同级政府之间发展经济的相互竞争。多层次的博弈关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要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为主,必要时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抗争,同时还要取得下级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便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最佳的结果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要寻求在与同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竞争中胜出。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有一定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平顶山市,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是“投资”,经济增长结构中“消费”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出口”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平顶山市下一步经济增长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着重“补短板”,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产业集聚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可行道路之一,在产业集聚区促生产业的聚集,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鉴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上和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产业的单一化、低端化和负外部效应,要注重产业的互补性、已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性,以“多核共生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数理模型的推断和论证,通过充分的相关理论支持,论述了“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结合实际,谋划全局,长期坚持。资源依然丰富的资源型城市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自然禀赋的潜能,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要未雨绸缪,为经济转型做好积极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准备,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要立即着手新兴产业的培育。无论资源优势存在与否,资源型城市都要转变观念,以发展内生优势为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建立“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实现向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转型。
向铮[6](2016)在《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资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城市。我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出现于19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在建国后为配合我国推行重工业战略,经历了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安全供应体系提供了保障。由于资源储量的有限性,经过持续高强度的开采,受限于增长模式较为粗放,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从计划经济切换至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利用率没有得到保障,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失业人数激增,下岗职工无力承担生活开支等问题,体制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凸显,有些城市甚至面临矿衰城竭的问题,城市的竞争力急速滑落。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引导产业转型逐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难题,转型效果也良莠不齐,即便是在山东一省,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究竟哪些因素对山东煤城的转型促进作用更加具有决定性,这些因素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通过对于问题的研究,能够科学的分析找到更值得关注和对发展影响力更大的因素,帮助决策者制定城市转型提升过程中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这是本文研究的实践目的。本文对产业转型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1)提出问题和收集问题相关材料部分(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章主要简述了对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现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研究的意义和思路做出简述。第2章对相关概念界定、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和衡量尺度,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明确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目标和产业转型的概念。第3章分门别类的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成果。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差异,寻找到了较为空白的区域,为本文的研究寻找到了切入点。(2)我国煤炭产业综合分析及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部分(第4章):第二部分首先通过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山东,山东环比各省区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现有能源结构和煤炭发展趋势,说明了煤炭产业的重要性及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的紧迫性。其次,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并综合计算出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基准城市作为参照。再次,对山东煤城进行随机抽样后完成了样本城市与基准城市间的单项指标动态分析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得出了关于山东煤城转型灵活性的研究结果。(3)关于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灵活性对城市竞争力提升影响因素的路径研究(第5章):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比较权威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四个主要矛盾。对其中可能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设计了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讨论了假设检验结果。(4)结合数据结论对实践经验进行吸取和借鉴部分(第6章):以数据结论的基础,有选择和重点地吸取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并分析了其中值得山东煤城转型提升借鉴的精华。对相关国家的转型模式和提升政策作出了归纳和吸取,分析了其措施方法对山东煤城的启示。(5)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竞争力系统性提升路径及策略和保障顺利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部分(第7章、第8章):第7章主要结合第五章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定性分析的内容,首先从产业角度讨论了新主导产业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涉及新主导产业的选择规律、误区、模式等问题。然后又从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展开讨论了提升竞争力的策略。第8章是在通篇对问题研究后对于如何能够以更为柔顺和平滑的方式促进山东煤城产业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做出的思考和建议。讨论了发展过程中对山东煤城的政策支持在财税引导、金融体系建设、土地使用方式、资本运作、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以及通过对参与国际竞争打破资源诅咒等政府治理方面的问题。
谭军[7](2015)在《“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早在1979年,中国便引进了信托制度。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基础并不健全,信托业发展乱象横生。在历经五次整顿之后,中国信托业在2007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资产管理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万亿大关。随着2012年5月起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全面“松绑”,信托公司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独具的“全牌照”优势不复存在,其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关系也由曾经的“X+信托”的合作模式转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模式。“大资管”时代的全面到来,必将给信托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大资管”时代中国信托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刻思考。第一章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在总结信托原理、资产管理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大资产”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梳理了信托发展模式、业务创新及监管的相关文献。第二章探讨了“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资管”时代,提高了资产管理市场的效率,推动了产品创新;然而,信托公司的“全牌照”制度红利将不复存在,依赖“管道类”业务所形成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挤压。“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托业不但面临激烈的行业内竞争,更必须应对其他具有技术优势、渠道优势的金融机构的冲击,信托业将面临“大浪淘沙”似的筛选。此外,由信托公司兼并、破产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将成为监管机构必须审慎应对的难题。第三章对“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务模式创新进行了国际比较。根据资金初始形态和投向的不同,信托业务模式可分为收益权信托、债权信托、股权信托和夹层信托四类。通过对美、英、中三国信托业务模式创新发展的国际比较,为“大资管”时代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前景来看,可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经验,结合中国金融政策和监管方向,发展如家庭财产信托、“农业+信托”、供应链金融信托等创新业务模式,探索符合“新常态”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托业务模式。第四章对“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进行了国际比较。英国标榜“绅士文化”,而美国更加偏重对利益的追求。这种文化差异造就了信托业创新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不同:从内部发展环境来看,英国信托业创新不及美国;从外部环境来看,英国的信托业监管对行业自律较为依赖,而美国则通过多重监管机制对信托业展开监管,方式也更加严苛。在中国信托业的创新发展中,除了必要的监管部门以外,更需要信托自律组织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第五章对“大资管”时代信托业风险管理进行了国际比较。英国是现代信托制度的发源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信托法律体系,“单层多头”监管模式+行业自律,为英国信托业风险防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信托相关法律亦相当完善,其监管采取“双层多头”模式,行业自律组织的风险监管作用相对较弱,信托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对美国信托业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比而言,中国信托业发展明显落后,信托业风险监管的经验和手段存在明显不足。当前中国信托业风险防范,需强调三个方面:一是需不断增厚固有财产,以提高公司应对刚性兑付风险的能力;二是应灵活调整业务结构,以增强行业竞争力;三是稳步提升信托机构资产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第六章为“大资管”时代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首先,应促进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其次,应加强信托产品市场建设,使信托产品的供给从数量上、质量上都更好地贴合投资者的需求,同时建立和完善二级市场,为信托产品的流通提供良好、稳定的平台;最后,应加强网络布局,借助网络实现自身业务活动。
刘慧[8](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李海超[9](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 ——以阜新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演变规律以及缺乏统筹规划,面临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吸引力差、接续替代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我国近些年的实践探索和国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起步较晚,转型资金也是在近年才开始投入且明显不足,资金瓶颈已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阻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完善与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态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尝试建立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及其效应的框架和模型,检测和评价我国现行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状况,从引入市场竞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思路,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运行效率,改善运行效果,拓宽渠道,促进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七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引言,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并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第二章:基础理论,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描述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以阜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其“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资金需求、供给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股票、债券、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供给情况,尤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发展现状及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总结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历史演进,并以阜新为例重点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第六章:国外资源型城市融资政策借鉴,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德、法、日、美四个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转型融资典型,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政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七章: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通过前述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模式进行设计,设计市场化的融资路径,探讨满足转型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问题,并依据阜新市转型过程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投资主体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王智勇[10](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二、新泰两国企业欲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基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泰两国企业欲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基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战略转型 |
2.1.2 价值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转型 |
2.2.2 价值链 |
2.2.3 对外承包工程产业链分析 |
2.2.4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 |
3 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况 |
3.1 全球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发展现状 |
3.1.1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述 |
3.1.2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区域市场发展情况 |
3.1.3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主要业务领域 |
3.1.4 全球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格局 |
3.1.5 2019年ENR国际承包商10强分析 |
3.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况 |
3.2.1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阶段 |
3.2.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区域市场分析 |
3.2.3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领域分析 |
3.2.4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展瓶颈 |
4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公司简介 |
4.2 经营情况 |
4.3 业务板块 |
4.4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 |
4.5 中国中铁对外承包工程存在问题 |
4.5.1 业务模式亟待升级 |
4.5.2 市场结构亟待优化 |
4.5.3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抑制盈利能力 |
4.5.4 高附加值环节薄弱 |
5 标杆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成功实践 |
5.1 标杆企业 1:西班牙ACS集团 |
5.1.1 背景介绍 |
5.1.2 业务板块 |
5.1.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5.2 标杆企业 2:法国万喜集团 |
5.2.1 背景介绍 |
5.2.2 业务板块 |
5.2.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6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1 中国中铁基于价值链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1.1 统筹项目开发全过程,重视高附加值环节 |
6.1.2 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 |
6.1.3 整合资源搭建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6.1.4 打造强大的项目运营团队 |
6.1.5 加强属地化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6.2 中国中铁基于价值链的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实践 |
6.2.1 印尼钻石塔房地产项目 |
6.2.2 坦桑尼亚尼雷尔基金会广场项目 |
6.2.3 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 |
6.3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方案 |
6.3.1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投资融资”价值链 |
6.3.2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设计咨询”价值链 |
6.3.3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打通“运营维护”价值链 |
6.3.4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价值链资源整合 |
6.3.5 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并购沿伸价值链 |
6.4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投建营一体化战略转型保障措施 |
6.4.1 大力加强海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
6.4.2 大力加强海外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
6.4.3 大力加强海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朝鲜归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华侨移居朝鲜半岛的历史渊源 |
2.1 华侨移居朝鲜半岛的背景 |
2.2 华侨移居朝鲜半岛的过程 |
2.3 华侨在朝鲜半岛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朝鲜华侨的归国与安置工作 |
3.1 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 |
3.3 改革开放以来 |
第四章 朝鲜归侨在延边地区的社会融入与适应 |
4.1 支持延边经济发展 |
4.2 参与地方政治事务 |
4.3 关注文化教育事业 |
4.4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访谈提纲) |
(3)IMCI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IMCI集团简介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础理论与研究现状 |
1.3.1 基础理论 |
1.3.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IMCI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国内环境 |
2.1.2 区内环境 |
2.1.3 产业板块swot分析 |
2.2 其他省份同类企业对标 |
2.2.1 安徽交控 |
2.2.2 河南交投 |
2.2.3 山东高速 |
2.3 小结 |
第三章 IMCI公司现状分析 |
3.1 公司发展回顾及现实分析 |
3.1.1 各业务板块的发展情况 |
3.1.2 公司发展面临问题 |
3.2 IMCI集团资源能力分析 |
3.2.1 资源分析 |
3.2.2 能力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IMCI集团发展战略及核心主业发展规划 |
4.1 IMCI集团总体战略定位 |
4.2 发展目标与方向 |
4.2.1 战略愿景 |
4.2.2 发展模式 |
4.2.3 发展目标 |
4.3 产业板块组合 |
4.3.1 铁路板块 |
4.3.2 航空板块 |
4.3.3 金融板块 |
4.3.4 能源板块 |
4.3.5 智慧城市板块 |
4.3.6 旅游与文化板块 |
第五章 战略保障措施 |
5.1 战略运行 |
5.2 各产业板块重要举措 |
5.2.1 铁路板块 |
5.2.2 航空板块 |
5.2.3 金融板块 |
5.2.4 能源板块 |
5.2.5 智慧城市板块 |
5.2.6 旅游与文化板块 |
5.3 强化管控体系 |
5.3.1 分子公司管控体系 |
5.3.2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概念界定 |
1.6 既有研究综述 |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
1.6.4 既有研究不足 |
1.7 研究方法 |
1.8 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
2.1.1 皇家工官制度 |
2.1.2 民间匠籍制度 |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
3.5 小结 |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
5.2.1 项目协调 |
5.2.2 许可申请 |
5.2.3 施工监督 |
5.2.4 安全鉴定 |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
5.3.1 收费标准 |
5.3.2 工作流程 |
5.3.3 工程文件 |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
5.4.1 学术团体 |
5.4.2 同业公会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
6.1.1 阶段性的发展 |
6.1.2 多方面的转变 |
6.1.3 进程中的不足 |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
6.3 研究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文章结构和观点 |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聚集理论 |
一、产业聚集理论历史沿革 |
二、产业聚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的关系 |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聚集高度相关 |
二、产业聚集是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二、如何发挥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比较优势陷阱 |
一、资源诅咒 |
二、比较优势陷阱 |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一、产业集聚的原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发展过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
一、动力机制 |
二、产业集聚的升级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顶山市支柱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及其经济转型 |
第一节 企业集团 |
一、企业集团的出现及其问题 |
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基本状况 |
一、平煤神马集团的组建 |
二、以煤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
三、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第三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 |
三、以科学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 |
一、政府的一般职能 |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政府间的博弈 |
一、博弈理论 |
二、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三、同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措施 |
一、摆脱资源依赖是发展的新起点 |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 |
三、平顶山经济增长的成就及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型 |
一、理性认识经济的现状 |
二、推动经济转型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核心带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由重要的核心起聚集作用 |
二、多核形成的机制 |
三、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模式的支持理论 |
第二节 平顶山产业的多核布局 |
一、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 |
二、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 |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情况 |
二、平顶山煤炭产业集聚区衰落的案例 |
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 |
二、中文期刊文章 |
三、政府文件 |
四、英文资料 |
附录 区域产业中心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的模型推导 |
图表索引 |
一、表 |
二、图 |
致谢 |
(6)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辨析与理论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 |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
2.1.2 资源型城市的衡量尺度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 |
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困境 |
2.2.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
2.2.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困境 |
2.3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概念和提升目标 |
2.3.1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目标 |
2.4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发展规律分析 |
2.4.1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构成分析 |
2.4.2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规律分析 |
2.5 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概念 |
2.5.1 产业转型能力内涵的界定 |
2.5.2 产业转型能力的特征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3.1.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
3.1.2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现状 |
3.1.3 国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3.2.1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现状 |
3.2.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
3.2.3 国内关于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3.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文献研究中存在的提升空间 |
第4章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
4.1.1 世界能源结构和煤炭发展趋势与我国异同 |
4.1.2 我国自身能源结构与煤炭发展趋势 |
4.1.3 山东煤炭发展趋势与各省区间异同 |
4.2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1 评价理论依据及基准选取 |
4.2.2 指标计算方法 |
4.2.3 评价基准的选择 |
4.2.4 山东煤城样本数据来源与选择 |
4.3 指标项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分析 |
4.3.1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基准城市间指标的动态分析 |
4.3.2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间部分经济规模指标分析 |
4.3.3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经济绩效分析 |
4.3.4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经济结构分析 |
4.3.5 山东煤炭资源型城市间技术研发能力分析 |
4.4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综合评价 |
4.4.1 评价方法 |
4.4.2 评价过程 |
4.4.3 综合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与结果评价综合分析 |
4.5.1 转型灵活性较强的山东煤城 |
4.5.2 转型灵活性中等的山东煤城 |
4.5.3 转型灵活性较弱的山东煤城 |
第5章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灵活性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
5.1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对比分析及竞争力提升主要矛盾的归纳分析 |
5.1.1 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5.1.2 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5.1.3 国内外模型对比分析 |
5.1.4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主要矛盾的归纳分析 |
5.2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主要影响因子的假设检验 |
5.3 研究方法 |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采集 |
5.3.3 变量描述与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 |
5.4.1 模型检测 |
5.4.2 整体拟合度分析 |
5.4.3 基于回归系数计算的假设检验 |
5.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5.5.1 转型时机的选择对城市竞争力提升影响显着 |
5.5.2 向非煤产业转型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一定影响 |
5.5.3 科技创新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明显影响 |
5.5.4 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一定影响 |
5.5.5 对外开放对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明显影响 |
5.6 本章小结与结果综合分析 |
5.6.1 捋顺转型与城市竞争力影响因子间的关系 |
5.6.2 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5.6.3 提升开放意识,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 |
第6章 结合数据结论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例进行分析和经验借鉴 |
6.1 国内外典型转型实例经验总结 |
6.1.1 美国休斯敦经验总结 |
6.1.2 德国鲁尔区经验总结 |
6.1.3 日本九州经验总结 |
6.1.4 英国伯明翰经验总结 |
6.1.5 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情况 |
6.1.6 山东省枣庄市的转型情况 |
6.2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模式对比分析 |
6.3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分析 |
6.4 外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经验对山东煤城的启示 |
第7章 关于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竞争力系统性提升路径及策略 |
7.1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 |
7.1.1 新主导产业选择规律辨析 |
7.1.2 新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7.1.3 新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
7.1.4 新主导产业应具备的特点 |
7.1.5 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7.1.6 综合评估后选择与城市自身竞争优势匹配的产业 |
7.2 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旋律 |
7.3 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加 |
7.4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 |
第8章 关于通过保障产业转型顺利推进山东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
8.1 加大财税金融保障支持力度,增加山东煤城转移支付年限 |
8.2 将税收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 |
8.3 参照国家经验,加强政策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建设 |
8.3.1 试点山东煤城转型政策性银行 |
8.3.2 将以企业为导向的投融资变更为以项目为导向 |
8.3.3 以山东煤炭城市单位推动政府债券的创新发行 |
8.4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环境保障体系 |
8.5 以更大的政策空间和力度推进国企向更为现代化的企业进行改革 |
8.5.1 引入能够长期合作的民营资本,降低国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
8.5.2 进行资产化重组和整合 |
8.6 以更加适宜的土地政策配合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园区化发展 |
8.7 驱使煤炭资源型城市参与国际竞争以打破资源诅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及项目参与情况 |
致谢 |
(7)“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一)比较分析 |
(二)历史分析 |
三、篇章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信托原理 |
一、信托的起源与本质 |
二、信托的功能与定位 |
三、信托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四、信托监管理论 |
第二节 资产管理理论 |
一、定向资产管理 |
二、集合资产管理 |
三、专项资产管理 |
四、“大资管”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金融创新理论 |
一、从供给角度分析 |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 |
三、从供求角度分析 |
四、对金融创新过程的理论分析 |
五、对金融创新环境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信托发展模式 |
二、信托业务创新 |
三、信托监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托业发展与“大资管”时代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国际信托业的产生和发展 |
一、英国信托业的历史分析 |
二、美国信托业的历史分析 |
三、中国信托业的历史分析 |
四、国际信托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制度红利与信托在中国的发展 |
一、旧有制度红利推动信托业发展 |
二、旧有制度红利逐渐消失 |
三、资管新政的“机会效应” |
四、信托独具的制度优势 |
第三节“大资管”时代的基本分析 |
一、何谓“大资管”时代 |
二、“大资管”时代的典型特征 |
三、“大资管”时代的资管新政 |
第四节“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
一、行业内部环境变化带来机遇 |
二、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得以改善 |
第五节“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行业内竞争日趋白热,行业间竞争挤压信托业发展空间 |
二、信托监管滞后于信托创新,行业风险隐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务模式创新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收益权信托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英国的收益权信托 |
二、美国的收益权信托 |
三、中国的收益权信托 |
第二节 债权信托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英国的债权信托 |
二、美国的债权信托 |
三、中国的债权信托 |
第三节 股权信托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英国的股权信托 |
二、美国的股权信托 |
三、中国的股权信托 |
第四节 夹层信托发展的国际比较 |
一、英国的夹层信托 |
二、美国的夹层信托 |
三、中国的夹层信托 |
第五节“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务模式创新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信托业务模式发展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二、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信托产品发展趋势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英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 |
一、英国信托业发展环境 |
二、英国信托监管环境 |
三、“大资管”时代英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 |
一、美国信托业发展环境 |
二、美国信托监管环境 |
三、“大资管”时代美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变化 |
第三节 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 |
一、中国信托业发展环境 |
二、中国信托监管环境 |
三、“大资管”时代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变化 |
第四节“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环境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环境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二、中国信托业内部环境的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 |
三、中国信托业外部环境的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 |
四、中国信托业监管环境的发展现状和演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大资管”时代信托业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英国信托业的风险管理模式 |
一、“单层多头”模式下的英国信托业监管 |
二、英国信托业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信托业的风险管理模式 |
一、“双层多头”管理模式下美国信托业监管 |
二、美国信托业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信托业的风险管理模式 |
一、“一法三规”指引下中国信托业的监管 |
二、信托业风险防范机制 |
第四节“大资管”时代信托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信托风险管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二、中国信托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与演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大资管”时代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短板 |
一、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
二、信托受益权缺乏流动性,二级交易市场缺位 |
三、营销环节薄弱 |
第二节 中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对策 |
一、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 |
二、加强信托产品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二级市场 |
三、加强网络布局 |
第三节 信托业转型:财富管理+实业投行 |
一、立足财富管理功能 |
二、变身实业投行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9)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 ——以阜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
1.2.1 资源型城市概念 |
1.2.2 资源型城市分类 |
1.3 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创新 |
1.3.4 研究不足 |
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融资相关理论 |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典理论 |
2.1.1 公共财政理论 |
2.1.2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金融发展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简要评论 |
3.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 |
3.1 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
3.2.1 资源型城市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3.2.2 经济结构失衡缺乏发展后劲 |
3.2.3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
3.2.4 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缺乏活力 |
3.2.5 偏远的区位特点导致吸引外来投资困难 |
3.2.6 失业人口较多导致就业压力大 |
3.2.7 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分析 |
4.1.1 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概况 |
4.1.2 阜新“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量预测 |
4.1.3 阜新转型资金需求预测结论 |
4.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分析 |
4.2.1 财政资金渠道 |
4.2.2 信贷资金渠道 |
4.2.3 利用外资渠道 |
4.2.4 资本市场 |
4.2.5 自筹及其他资金渠道 |
4.2.6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渠道能力预测 |
4.3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 |
4.3.1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的统计性描述 |
4.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存在的原因分析 |
5.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现状及阻碍作用 |
5.1 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 |
5.2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分析 |
5.2.1 融资总量评价 |
5.2.2 融资渠道评价 |
5.2.3 融资结构评价 |
5.2.4 融资效果评价 |
5.2.5 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实证分析 |
5.3 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
5.3.1 融资体制为资源型城市提供资金支持 |
5.3.2 融资体制可引导资金流向 |
5.3.3 融资体制能够保障资金效用发挥 |
5.4 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 |
5.4.1 融资环境欠佳,导致转型资金供给不足 |
5.4.2 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财政资金 |
5.4.3 市场缺位,融资主体融资能力差 |
5.4.4 管理不当,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 |
5.4.5 投资盲目,缺乏前期可行性研究 |
5.4.6 融资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跑项目” |
6.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借鉴 |
6.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经验 |
6.1.1 德国鲁尔 |
6.1.2 法国洛林 |
6.1.3 日本九州 |
6.1.4 美国休斯顿 |
6.2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6.2.1 政府主导,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 |
6.2.2 市场运作,实现外商内资同时发展的引资战略 |
6.2.3 营造投资环境,为融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空间 |
7. 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 |
7.1 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完善思路 |
7.1.1 融资主体市场化 |
7.1.2 融资项目市场化 |
7.1.3 融资条件市场化 |
7.1.4 融资工具市场化 |
7.2 政策建议 |
7.2.1 政府积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 |
7.2.2 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保障转型资金的供给 |
7.2.3 促进融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
5.1 相关理论 |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四、新泰两国企业欲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基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链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以中国中铁为例[D]. 林晓彤.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新中国成立后延边地区朝鲜归侨研究[D]. 孙云彤. 延边大学, 2019(01)
- [3]IMCI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陈成.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5]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赵永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基于产业转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D]. 向铮.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7]“大资管”时代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 谭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8]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9]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 ——以阜新为例[D]. 李海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10]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