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D_(Cr)测定中催化剂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孙西艳,付龙文,刘永亮,赵建民,陈令新[1](2022)在《海水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随着污染的加重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实施,COD的检/监测变得尤为重要.然而,海水中COD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技术更新进展缓慢,可用仪器设备相对较少,开发可靠、稳定、高效的COD检测新技术及在线、原位、便携分析仪器已成为海洋分析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近年来新兴的COD检测分析方法、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分析了各类技术在海水中COD检/监测研究的主要进展与瓶颈,最后,对海水COD检测分析新思路与仪器研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海水中COD的方法研究及在线监测提供参考.
王东杰[2](2020)在《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Rare Earth简写RE)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的宝库”,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REx(CO3)y(碳酸稀土)是生产稀土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其生产冶炼过程产生大量废水,该类废水因含有氨氮和稀土是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化研究的热点。稀土的回收和氨氮的再利用是该废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这种废水大多采用蒸发浓缩法(MVR)处理,但采用此方法成本较高并伴有氨氮、COD的“二次污染”。本文基于膜电解原理,开发REx(CO3)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艺,不仅为REx(CO3)y冶炼废水增加了处理手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现象。首先研究建立了 REx(CO3)y冶炼废水中氨氮、COD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新方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在检测手段、检测范围、基体干扰和操作步骤等方面均有显着改善,为后续试验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了检测保障,新建的3种检测方法通过了精密度、准确度试验验证。采用模拟的REX(CO3)y冶炼废水为研究对象,验证膜电解法处理REx(CO3)y冶炼废水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优膜电解参数。废水初始浓度50g/L、电解电压9V、极板间距离4cm时,自主设计开发的新型“三槽双膜三电极”电解槽与双电极电解槽相比,NH4Cl去除率提高30.5%,电解效果明显提升。采用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膜电解应用的有效性。优化电解参数、膜和电极材料等条件,NH4Cl、COD和REO的去除率达到93.8%、86.4%和82.1%;利用SEM、XRD、EDX等手段进行表征,发现导致膜污染的主要物质为RE(OH)3无定形沉淀,其中Ce(OH)2、Tb(OH)3和Y(OH)3的吸附性膜污染较严重;分析了膜污染的“吸附-夹杂-堵塞”机理、开发了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提出了基于HCl-NaClO联合清洗作用于RE(OH)3膜污染的反应机理,通过组合方式的系统研究,使清洗后离子膜的离子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6.8%,有针对性地解决了 RE(OH)3对膜的污染问题。最后,提出了氨的“NH3·H2O-NH3-NH4HCO3”分离转化方案,经“分离-富集-合成”的资源转化试验,提出了 CO2参与反应、由NH4Cl向NH4HCO3的转化模型,形成纯度达93%的NH4HCO3产品,并将该NH4HCO3回用于REx(CO3)y的冶炼生产。
张珊慧[3](2019)在《油气田高氯废水COD及其有机物构成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OD主要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是我国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油气田废水中由于氯离子浓度高,产生正干扰,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获得更好的COD测定方法,长期以来众多环保工作者就如何消除Cl-的干扰提出过多种方法。本论文旨在寻找能准确测定油气田高氯废水CODCr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TOC与COD的相关性,从而通过测定TOC的含量来反推油气田高氯废水COD的含量。同时,由于油气田废水中含有大量多环芳烃(PAHs),排放前必须对其进行分析,本论文利用三维荧光(EEM)结合化学计量学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的绿色检测方法,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复杂油田废水中六种美国EPA指定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的直接、同时定量测定。该方法由于独特的“二阶优势”,测定中既不涉及耗时的样品预处理,也不涉及有毒的有机试剂使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在GB 11914-89的基础上开展高氯废水CODCr测定中氯离子干扰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样中Cl-质量浓度的增加,常规重铬酸钾法测定的COD越来越高,偏差越来越大。然后开展降低CODCr测定中氯离子干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对Cl-的氧化差异较大,而对有机物的氧化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当重铬酸钾的浓度为0.025 mol/L,HgSO4:Cl-质量比为10:1时,氯离子对CODCr测定干扰影响较小。最后提出采用低浓度氧化剂测定油田高氯废水CODCr的方法,并运用模拟高氯废水和实际油田高氯废水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当Cl-≤20000 mg/L、COD<100 mg/L时,所测高氯废水CODCr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低浓度氧化剂法测定油田高氯废水CODCr准确可靠。(2)在TOC与CODCr的关系研究中,分别以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葡萄糖和邻苯二甲酸氢钾+葡萄糖+谷氨酸三种标准模拟废水和实际油田高氯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索TOC与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于三种标准模拟废水,COD与TOC有非常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R>0.9999),且高浓度氯离子对TOC的测定几乎不产生影响;而对于实际油田高氯废水,COD与TOC之间同样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不同类型废水需各自建立独立的回归模型。利用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根据TOC测定结果反推COD,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相对预测误差在±20%以内。(3)利用三维荧光(EEM)结合化学计量学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的新方法用于油田废水中六种典型多环芳烃含量的直接、快速定量分析。该方法借助PARAFAC算法的“数学分离”功能,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直接从油田废水的总EEM信号中成功地提取出六种多环芳烃的纯光谱信息和相对浓度信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六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在0.09-0.72ng/mL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9.4±4.8)%和(109.1±5.8)%之间,平均相对预测误差<2.93%。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方法的准确性,本论文还采用公认的GC-MS方法对同一批油田废水样品进行了分析。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的定量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该方法具有绿色、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度等优点,有望推广成为复杂油田废水中多环芳烃同时、快速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曹小娟[4](2018)在《用微波辅助样品消解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染料废水中COD指数的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指数时仍存在样品的消解时间过长,使用的汞盐及铬盐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本文在原有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建立了用微波辅助湿化学氧化法直接消解有机染料废水,再结合电位滴定法定量测定COD指数的一种新方法。实验表明: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合成染料废水中所含的吩噻嗪染料,吩嗪染料和三苯甲烷染料这三类杂环染料分子的总消解率都能达到95%以上。与标准COD测定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对杂环有机染料分子的总消解率高、测定COD的精密度好、样品分析时间短(每个样品大约仅需要5分钟)和对有机废水COD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别是消解反应中不再使用有毒的汞盐及铬盐,也为测定含有机染料废水样的COD指数提供了一个“绿色”的分析新方法。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合成有机染料的分类以及含染料废水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性,并对染料废水的一些常见降解处理技术给予了概括性综述。由于微量存在的染料废物就可能导致整个水体显现出肉眼可见的污染现象,而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又常用化学需氧量指数(COD index)来表征。因此,本章重点介绍了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一些研究进展,对测定COD指数时所涉及湿化学消解反应的氧化剂和催化剂等相关研究内容也做了简单的概述。第二章:含吩噻嗪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在本章中,我们同时采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高铈作为消解反应的主氧化剂,以微波辅助氧化和两步湿化学消解模式对水样直接进行样品消解处理,再结合电位滴定定量法建立了一种用于快速测定染料废水中低值化学需氧量(Low-level COD)的新方法。以亚甲基蓝(MB)作为探针染料分子,对最佳微波消解时间(t1=110 s,t2=60 s)、消解氧化剂和催化剂加入量等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酸性和碱性两种消解介质体系中分别加入的氧化剂和催化剂之间存在特定的量比关系,即n(KMn O4):n(Mn SO4)=6:1和n(Ce(SO4)2):n(Cu2++Ag+)=4:3;特别是在酸性消解液中加入适量钨酸钾可显着抑制高锰酸钾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沉淀的负面作用。在最佳的测定条件下,对含MB染料的合成废水样进行测定时,发现MB染料分子的平均消解率可达到99.5%,对其COD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75.0 mg O2 L-1(R2=0.9996),最低检测限为0.33 mg O2 L-1(3σ)。将本方法用于其他几种吩噻嗪染料的合成废水样COD测定,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第三章:含吩嗪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本章研究了用微波辅助样品消解技术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含吩嗪类染料废水样COD指数的适用性。以中性红染料为探针分子,实验探究了消解时间、氧化剂及催化剂的用量、消解液的酸碱度等因素对吩嗪类染料消解效率的影响,最终优化得到了最佳测定条件。与第二章实验条件相比较,发现染料分子结构不同,则优化得到的最佳微波消解时间会略有差异(t1=150s,t2=70s);但两步消解反应体系中所加入的氧化剂与催化剂之间的摩尔量比关系仍为n(KMn O4):n(Mn SO4)=6:1和n(Ce(SO4)2):n(Cu2++Ag+)=4:3。在此实验条件下,中性红染料分子的平均消解率可达到96.8%,测定中性红染料化学需氧量的线性范围为0.661.0 mg O2 L-1,(R2=0.9997),检测限为0.21 mg O2 L-1(3σ)。此外,用该方法分别对含中性红、酚藏花红和藏红T三种染料的合成废水样进行了COD测定,证明合成废水样中有机染料的质量总浓度与测得的COD指数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这种分析方法也完全适用于测定含有吩嗪类染料的有机废水样品。第四章:含三苯甲烷染料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本章研究了用微波辅助样品消解技术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含三苯甲烷类染料废水样化学需氧量指数的适用性。以结晶紫为探针分子,通过对微波辅助加热时间、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加入量、消解液的酸碱度和辅助催化剂的加入量等因素对三苯甲烷染料消解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实验。发现由于有机染料类型分子的改变使得最佳微波消解时间也变化为(t1=140s,t2=80s)。然而,两步消解反应体系中所加入的氧化剂与催化剂之间最佳的摩尔比例关系依然存在。在此实验条件下,结晶紫染料的平均消解率达到了96.2%,对结晶紫染料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271.0 mg O2 L-1,(R2=0.9994),检测限为0.39 mg O2 L-1(3σ)。同时,用本方法分别测定了含结晶紫、亮绿和孔雀石绿染料三种染料成分的合成废水样中的COD值,发现合成水样中所含三苯甲烷染料的质量总浓度与测得的COD指数值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令人满意。
赵靖,魏慧贤,高海燕,蒋严伟[5](2017)在《废水COD测定中Cl-干扰排除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以硫酸银代替硫酸汞来消除COD测定中Cl-的干扰(即硫酸银既为催化剂又作为屏蔽剂)。采用高温烘箱法,经过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测定,该方法表现出随着硫酸银浓度的增大,可屏蔽氯离子的范围也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硫酸银浓度为30 g/L时可屏蔽最大Cl-浓度为8.7 g/L。对硫酸银浓度和可屏蔽氯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且得到了数学表达式。
韦聪,李磊,吕文英,刘国光,吴海珍,韦朝海[6](2017)在《工业废水CODCr测定方法与技术发展过程分析》文中指出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作为表征污水或废水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采用。通过追踪COD方法发展的历史,以工业废水中最常用的重铬酸钾法为例,从氧化还原电位、催化作用等方面分析方法原理的特点、影响因素与适用范围,结合氧化剂的选择、定义的科学性、二次污染、COD成分的毒性以及干扰组分的存在5个方面讨论传统COD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方法创新和完善的方向;在方法原理基础上,论述微波消解技术、分光光度技术、库仑滴定技术等方面的COD技术化及其实际应用的动态,提出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样品的批量化可以提高效率的观点。通过对我国工业废水COD测定方法、技术应用的过程分析,指出COD方法及技术的创新性、可靠性、时效性对于我国未来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稳定性与水环境管理的规范性将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张磊[7](2017)在《流动注射结合超声技术在复杂基质废水COD快速测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流动注射结合超声技术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核心部分是流动注射分析技术,但是在测定复杂基质废水中污染物指标时,由于水样的性质较为复杂,经常出现测定值偏低、流动注射分析仪管路易堵塞等问题。通过结合超声技术,将复杂水样中的颗粒、油污等组分进行震荡破碎以及乳化,再进入流动注射分析仪进行测定,不仅处理步骤较为简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本文主要是通过超声技术对复杂基质样品分别进行外部和内部超声处理后,对样品中的COD进行测定,主要研究内容:(1)国标法测定水样中的COD:采用经典的国标方法测定水样中的COD值,同时进行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从而使国标法的测定值作为仪器法测定值的参比值。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1.53%、加标回收率在97.0%109.5%。但国标法耗时长,药剂与能源消耗量大,难以实现大批量分析。(2)连续流动注射法测定COD:采用流动注射法测定水样中的COD值,同时进行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利用仪器进行测定,较之国标方法中人为实验误差降低,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都有所提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08%、加标回收率在96.6%104.9%。使用连续流动注射法,其测定速度快、操作简单,可进行很少量的试样测定、试剂用量少,测定精度较高;但是,其缺点是加热消解时间短,消解不完全,测定值比实际值偏低,且进样针不能达到水样底部,如有沉淀,会造成较大误差。(3)对水样先在超声清洗机中进行超声震荡,然后再通过超声乳化自动集样器进样,双重超声前处理后利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对水样进行测定。超声波仪功率300W,分别以45KHz、80KHz和100 KHz的超声频率各超声5分钟(共15分钟),在超声乳化自动进样器功率200W,200KHz的超声频率超声8S,进入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除个别水样外其余样品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值基本相同。生活污水误差-1.88%2.08%,工业废水误差-6.75%1.54%,地表水误差-2.91%5.0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批量水样的测定等特点,适用于复杂基质水样中COD的测定。
贾琰[8](2017)在《高含氯废水中低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氯离子是COD测定中的主要干扰物之一,尤其是针对高含氯低COD水样的测定难度很大。如何有效消除氯离子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准确性,是环境监测/检测、研究工作关注和研发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对高含氯低COD水样测定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综述,包括氯气校正法,以及简单介绍了新兴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等,评价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为筛选合适的高含氯低COD水样检测方法以及获取有代表性、精确性、精密性、可比性的数据提供参考。
李雪瑾[9](2016)在《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物光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在COD测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光电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本实验室曾利用薄层反应器具有液层薄、传质快、能快速耗竭氧化有机物的特点,建立了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快速测定的新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包括难降解染料在内的极难降解的有机物,即使利用这种光电催化的技术仍然难以实现快速、耗竭氧化,因而极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COD的准确测定仍然是难点。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易降解有机物对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降解的促进作用,建立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水体COD的测定方法。同时为了实现COD的实时在线测定和COD传感器的可见光响应,本文分别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COD在线快速测定方法,通过钨基WO3纳米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研制了可见光响应的COD传感器。易降解有机物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促进作用:论文以甲基橙为难降解偶氮染料的代表,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阳极,利用薄层反应器,研究了易降解有机物(包括含有羟基基团的有机物如甲醇、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果糖以及甲酸小分子有机物)对难降解染料甲基橙的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发现易降解有机物在实验条件下均能实现快速耗竭氧化,而极难降解的有机物如甲基橙单独存在时难以在薄层反应器中实现耗竭氧化,如50 mg·L-1甲基橙单独降解的降解率为39.59%。而极难降解的有机物中加入易降解有机物时,光电催化降解能够明显促进,如将某些含有羟基的易降解有机物加入甲基橙之后能不同程度提升降解效率:丙三醇>乙二醇≈果糖≈葡萄糖>甲醇,丙三醇的加入量为150 mg·L-1时即可达到完全降解。这些易降解有机物的促进效果与其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羟基数量正相关,这说明在光电催化反应过程中易降解有机物结构中的羟基基团可能在光电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羟基自由基,进而有效促进甲基橙的光电催化降解。甲酸则表现出比含有羟基基团的易降解有机物更强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即使少量的甲酸也能够表现出对甲基橙明显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甲酸浓度的升高而愈加明显,当甲酸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甲基橙的比例为2:1时,反应器中的有机物均能够被完全降解。含有羟基基团的易降解有机物和甲酸对甲基橙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可能与这些有机物在光电催化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活性自由基有关,说明它们均是良好的光电催化自由基促进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COD的测定:论文基于易降解有机物对于难降解有机物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以染料废水甲基橙、刚果红、亚甲基兰以及医药废水黄连素、盐酸四环素为代表性的难降解有机物,以甲酸、丙三醇、葡萄糖等促进剂为加标物质,利用加标的方法,建立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COD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向测定体系中加入促进效果明显的易降解有机物,能够实现难降解有机物COD的准确测定。论文考察了光密度、偏压、电解质等的测定条件,并确定了加标测定COD的最佳条件。光电催化-流动注射COD在线快速测定方法:论文将光电催化COD测定方法与流动注射技术相结合,建立了COD在线快速测定方法。论文考察了光密度、偏压、电解质浓度、流动注射流速及体积等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包括葡萄糖、蔗糖、邻苯二甲酸氢钾、谷氨酸和难降解的异烟酸等分析样品的测定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方法对自来水、地表水、医药废水等不同类型的实际样品均能够准确测定。可见光响应的COD传感器:论文针对于现有COD传感器只能响应紫外光而不能响应可见光的不足,研制了可见光响应的钨基WO3纳米孔COD传感器,并应用于COD的测定。结果表明WO3传感器能够满足包括葡萄糖、马来酸、甘氨酸、甲醇、醋酸钠等不同种类有机物的测定要求,且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论文考察了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光密度、施加的偏压等因素对COD测定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COD测定条件。叔丁醇对不同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抑制作用:论文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光电催化反应的光阳极,以葡萄糖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为代表性有机物,利用薄层反应器研究了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对有机物降解的抑制作用,发现叔丁醇对不同有机物的光电催化降解抑制程度不同。葡萄糖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单独存在于薄层反应器时均能够实现耗竭氧化,加入叔丁醇后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率下降,且降解率随着叔丁醇加入量增大而降低。但是叔丁醇对邻苯二甲酸氢钾降解的影响小于葡萄糖,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能力差异有关。邻苯二甲酸氢钾在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具有强吸附能力,能够回避叔丁醇对电极表面羟基自由基的过度捕获。
铁珍珍[10](2016)在《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湿化学氧化消解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测定化学耗氧量(COD)的氧化还原滴定国家标准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法消解水样的新技术,即先以含硫酸锰、过硫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碱液对水样进行回流消解,然后再以硫酸酸化消解液,并加含硫酸银、硫酸铜和重铬酸钾的混合酸液继续回流消解,保证水样中所有有机物达到完全降解;最后,用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对消解水样进行COD值的定量测定,据此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环境水样COD指标的新方法。本研究弥补了常规国标滴定分析法的一些不足,为建立一种低成本、高准确度和快速测定环境水体中COD值的新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测定COD指标的重要意义,并概述了两种测定COD指数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指数);然后,对涉及消解氧化剂使用规范、消解反应体系选择、消解催化剂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还对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法、电化学法、光催化法、光电催化氧化法、间接光谱测定法等一些新兴的COD值仪器法测定技术做了简述性评论。第二章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准确测定饮用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本章结合了碱性高锰酸钾和酸性重铬酸钾消解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湿化学样品消解新技术,并结合自动电位滴定法,成功建立了一个用于测定饮用水化学耗氧量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过程中,发现两种消解液中氧化剂与催化剂的使用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即n(KMnO4):n(MnSO4)=5:2,n(KMnO4):n(K2Cr2O7)=2:1,n(K2Cr2O7):n(Cu2++Ag+)=1:2同时成立时,对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水样的消解率才能达到100%。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0.11 mg O2 L-1),取样体积小(10.00 m L),线性范围宽(0.20-25.0 mg O2 L-1)和使用无汞催化剂等特点,还可容许水样中存在高达90 mg L-1的氯离子而对测定结果没有干扰。因此,将该方法用于测定自来水和市售瓶装饮用水中的极低COD值指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第三章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含亚甲基蓝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本章采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样品方法研究了对含吩噻嗪类化合物模拟水样COD值测定的适用性。以亚甲基蓝为探针分子,通过实验探究法对消解时间、消解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加入量、消解液的酸度、消解催化剂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因素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到了测定COD值的最佳测定条件。在实验参数优化过程中,还发现两种消解液中氧化剂与催化剂加入量间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n(KMnO4):n(MnSO4)=3:1,n(KMnO4):n(K2Cr2O7)=3:2,n(K2Cr2O7):n(Cu2++Ag+)=6:5同时成立时,对这种含亚甲基蓝模拟水样的消解率就可达到93.6%。同时,采用本方法分别测定了含亚甲基蓝、甲苯胺蓝和盐酸异丙嗪模拟水样的COD值,证明模拟水样中的吩噻嗪类物质质量浓度与测得COD值之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定量关系。第四章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几种含有机物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本章研究了采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对含醇类和碳水化合物模拟水样进行COD测定的适用性。以乙醇为探针物质,通过实验探究了消解时间、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加入量、消解液的酸度、催化剂之间的加入比例关系等因素对含乙醇模拟水样测得COD值的影响。在实验参数优化过程中,发现两种消解液中氧化剂与催化剂加入量间的比例为:n(KMnO4):n(MnSO4)=3:1,n(KMnO4):n(K2Cr2O7)=3:2,n(K2Cr2O7):n(Cu2++Ag+)=12:5,在此反应条件下模拟水样中乙醇的消解率就可达96.3%。此后,用本方法对几种含小分子醇的模拟水样分别进行了COD值测定实验,发现其质量浓度和所测COD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对几种含碳水化合物的模拟水样进行了COD值测定后,证明对含蔗糖、乳糖、海藻糖、山梨醇、木糖醇模拟水样的消解率也均大于96.0%,结果令人满意。
二、COD_(Cr)测定中催化剂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D_(Cr)测定中催化剂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海水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 |
2.1 消解方式的提升 |
2.2 检测方法的改进 |
2.2.1 分光光度法 |
2.2.2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
3 高级氧化法测定COD |
3.1 臭氧氧化法 |
3.2 电化学氧化法 |
3.3 光催化氧化法 |
3.4 光电催化氧化法 |
3.5 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氯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
4 光谱法测定COD |
4.1 紫外光谱法 |
4.2 近红外吸收光谱法 |
4.3 荧光光谱法 |
4.4 拉曼光谱法 |
4.5 多源光谱数据融合法 |
5 各类检测方法在海水中COD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
5.1 基于碱性高锰酸钾法的海水中COD自动在线监测现状 |
5.2 基于高级氧化法的海水中COD自动在线监测现状 |
5.3 基于光谱法的海水中COD自动在线监测现状 |
6 总结与展望 |
(2)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资源现状 |
2.1.1 稀土矿物及产品 |
2.1.2 RE_x(CO_3)_y的冶炼及废水种类 |
2.1.3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检测标准 |
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
2.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2.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现阶段处理方法 |
2.2.3 资源化研究现状 |
2.3 膜电解技术及资源化研究 |
2.3.1 膜电解处理技术概述 |
2.3.2 膜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及资源化的应用 |
2.3.3 离子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
2.4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3.1 RE_x(CO_3)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3.3.2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3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4 膜电解处理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3.4 研究方法 |
3.4.1 分析检测方法 |
3.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方法 |
3.4.3 数据分析与评价方法 |
3.5 设备与材料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验材料 |
4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4.1.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水质成分 |
4.1.2 COD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3 氨氮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4 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构建 |
4.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测定的研究 |
4.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研究 |
4.2.3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研究 |
4.3 与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准确度分析 |
4.4 小结 |
5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5.1 膜材料与电极材料筛选 |
5.1.1 不同离子膜对膜电解处理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5.1.2 电极材料筛选与电解前后比较 |
5.2 电解槽结构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5.2.1 高效电解槽的设计 |
5.2.2 不同槽型结构的电流及电流密度比较 |
5.2.3 电解槽结构影响电流过程机理分析 |
5.3 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5.3.1 NH_4Cl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2 电解电压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3 极板间距离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4 稀土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4 膜电解过程机理分析 |
5.5 小结 |
6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6.1 影响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
6.1.1 实际废水温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2 废水初始浓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3 电解电压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4 实际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效果分析 |
6.1.5 P_(507)的降解路径分析 |
6.2 膜电解过程的膜污染及机理研究 |
6.2.1 膜污染的表征 |
6.2.2 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6.2.3 RE(OH)_3膜污染机理研究 |
6.3 RE(OH)_3导致膜污染的化学清洗及机理分析 |
6.3.1 酸碱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对比研究 |
6.3.2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最佳清洗条件的选择 |
6.3.3 清洗前后离子膜表面微观分析 |
6.3.4 化学清洗机理 |
6.4 小结 |
7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7.1 资源化工艺设计 |
7.2 膜电解产物氨的分离与富集 |
7.2.1 氨的吹脱分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7.2.2 NH_3的吸收富集影响因素研究 |
7.3 NH_4HCO_3合成及表征 |
7.3.1 NH_3·H_2O浓度影响NH_4HCO_3纯度的研究 |
7.3.2 NH_3·H_2O浓度与NH_4HCO_3结晶时间的关系研究 |
7.3.3 NH_4HCO_3的表征 |
7.4 工业应用效果评估 |
7.4.1 NH_4HCO_3的应用效果分析 |
7.4.2 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的工业应用评估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的测定方法 |
附录B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方法 |
附录C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油气田高氯废水COD及其有机物构成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 高盐废水TOC与 COD_(Cr)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 三维荧光测定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氯废水COD测定方法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2 高盐废水COD_(Cr)测定干扰规律研究 |
2.3 降低高氯废水中Cl~-干扰测定COD_(Cr)研究 |
2.4 低浓度氧化剂法准确测定高氯废水的COD_(Cr)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盐废水TOC与 COD_(Cr)的关系研究 |
3.1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3.2 TOC测定原理 |
3.3 TOC与 COD相关关系理论分析 |
3.4 TOC与 COD相关关系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田废水中典型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的三维荧光测定方法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各种目标多环芳烃的荧光信号特征 |
4.3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的验证 |
4.4 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算法测定油田废水中六种多环芳烃含量 |
4.5 分析品质因子 |
4.6 GC-MS对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用微波辅助样品消解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染料废水中COD指数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机染料废水的特点 |
1.3 有机染料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处理有机染料废水 |
1.3.1.1 吸附法 |
1.3.1.2 膜分离技术 |
1.3.1.3 混凝法 |
1.3.2 氧化降解法处理有机染料废水 |
1.3.2.1 化学氧化法 |
1.3.2.2 电化学氧化法 |
1.3.2.3 光催化氧化法 |
1.3.3 生物法处理有机染料废水 |
1.3.3.1 好氧微生物处理法 |
1.3.3.2 厌氧微生物处理法 |
1.3.3.3 好氧-厌氧微生物联用处理法 |
1.3.3.4 植物生态修复法 |
1.4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4.1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国际标准方法 |
1.4.2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
1.4.2.1 样品消解技术的改进 |
1.4.2.2 湿化学消解反应中的氧化剂及催化剂的改进 |
1.4.2.3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COD的技术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含吩噻嗪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计算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波辐射消解反应总时间的优化 |
2.3.2 碱性消解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1 氧化剂与催化剂的加入量 |
2.3.2.2 过硫酸钾加入量的优化 |
2.3.2.3 氢氧化钠加入量的优化 |
2.3.3 酸性消解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3.1 氧化剂与催化剂加入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优化 |
2.3.3.2 硫酸铜与硫酸银加入量的优化 |
2.3.3.3 钨酸钾加入量的优化 |
2.3.3.4 硫酸加入量的优化 |
2.3.4 测定几种吩噻嗪染料COD指数的校准曲线 |
2.3.5 共存氯离子干扰的影响 |
2.3.6 含吩噻嗪染料合成废水样的COD测定结果 |
2.3.7 本法与重铬酸钾国标法的结果比较 |
2.4 结论 |
第三章 含吩嗪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计算公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1.1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3.3.1.2 氢氧化钠用量的优化 |
3.3.1.3 硫酸锰用量的优化 |
3.3.1.4 过硫酸钾用量的优化 |
3.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1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3.3.2.2 硫酸用量的优化 |
3.3.2.3 硫酸高铈用量的优化 |
3.3.2.4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优化 |
3.3.2.5 钨酸钾用量的优化 |
3.3.3 测定几种吩嗪染料COD指数的校准曲线 |
3.3.4 对含吩嗪染料合成废水样COD的测定结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含三苯甲烷染料废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快速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计算公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1.1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4.3.1.2 氢氧化钠用量的优化 |
4.3.1.3 硫酸锰用量的优化 |
4.3.1.4 过硫酸钾用量的优化 |
4.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1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4.3.2.2 硫酸用量的优化 |
4.3.2.3 硫酸高铈用量的优化 |
4.3.2.4 钨酸钾用量的优化 |
4.3.2.5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优化 |
4.3.3 测定几种三苯甲烷染料COD指数的校准曲线 |
4.3.4 含三苯甲烷染料合成废水样的COD测定结果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废水COD测定中Cl-干扰排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溶液配制 |
1.2.1 0.25 mol/L重铬酸钾溶液 |
1.2.2 COD为500 mg/L的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
1.2.3 不同COD值的系列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
1.2.4 30 g/L的Ag2SO4-H2SO4试剂 |
1.2.5 不同系列浓度的Ag2SO4-H2SO4试剂 |
1.2.6 0.05 mol/L (NH4) 2Fe (SO4) 2溶液 |
1.2.7 50 g/L Na Cl溶液 |
1.2.8 一定Cl-浓度的溶液 |
1.2.9 试亚铁灵指示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COD测定 |
1.3.2 COD的计算及溶液水样消耗硫酸亚铁铵体积的校正 |
1.3.3 硫酸亚铁铵溶液标定 |
1.3.4 屏蔽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和COD关系 |
2.2 硫酸银浓度对标准溶液COD值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
2.3 硫酸银浓度对水样中氯离子屏蔽效果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的硫酸银可完全屏蔽氯离子的浓度的理论分析 |
3 结论 |
(6)工业废水CODCr测定方法与技术发展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业废水COD测定原理 |
2 影响重铬酸钾法测定工业废水COD准确性的因素 |
2.1 催化剂 |
2.2 温度 |
2.3 酸度 |
2.4 掩蔽剂 |
3 传统工业废水COD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3.1 氧化剂的选择 |
3.2 定义的科学性 |
3.3 二次污染 |
3.4 COD成分的毒性 |
4 工业废水COD测定技术 |
4.1 微波消解技术及其改进 |
4.2 分光光度技术 |
4.3 库仑滴定技术 |
5 工业废水中常见COD干扰组分的识别 |
5.1 氯离子 |
5.2 溴离子 |
5.3 过氧化氢 |
5.4 工业废水中其他常见还原性无机物 |
5.5 悬浮物与胶体 |
6 结束语 |
(7)流动注射结合超声技术在复杂基质废水COD快速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OD测定方法的进展 |
1.2.1 标准方法 |
1.2.2 库仑分析法 |
1.2.3 相关系数法 |
1.2.4 分光光度法 |
1.3 流动注射分析在COD测定中的应用 |
1.3.1 流动注射分析法 |
1.3.2 流动注射分析测定COD |
1.4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标法测定COD_(Cr)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步骤 |
2.2.2 计算 |
2.2.3 数据记录 |
2.2.4 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 |
2.3 实验讨论 |
2.3.1 国标法的优缺点 |
2.3.2 实验中需注意的点 |
第三章 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测定COD_(Cr)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步骤 |
3.2.2 数据记录 |
3.2.4 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 |
3.3 实验讨论 |
3.3.1 流动注射分析优缺点 |
3.3.2 实验中需注意的点 |
第四章 超声处理连续流动注射分析测定COD_(Cr)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步骤 |
4.2.2 外部超声频率及时间选择 |
4.2.3 内部超声时间选择 |
4.2.4 数据记录 |
4.2.5 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 |
4.3 实验干扰及消除 |
4.3.1 超声前处理对样品的影响 |
4.3.2 C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4.4 实验讨论 |
4.4.1 前处理方法优缺点 |
4.4.2 测试时间对比 |
4.4.3 试样用量对比 |
4.4.4 药品消耗及二次污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高含氯废水中低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标准方法 |
1.1 氯气校正法 |
1.2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
1.3 氯气吸收校正法 |
2 降低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
2.1 掩蔽剂法 |
2.2 银盐沉淀法 |
2.3 载银树脂固定法 |
2.4 转化为氯化氢脱除法 |
3 标准曲线校正法 |
4 低浓度氧化剂法 |
5 密封消解法 |
6 催化剂优化法 |
7 其他方法 |
8 结语 |
(9)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物光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在COD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原理 |
1.3 光电催化影响因素 |
1.3.1 半导体材料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
1.3.2 反应器结构对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影响 |
1.3.3 其他因素对光电催化效率的影响 |
1.4 光电催化测定COD |
1.4.1 传统方法 |
1.4.2 光电催化法 |
1.5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 TiO_2 纳米管阵列传感器的制备 |
2.2.1 钛片的预处理 |
2.2.2 电解质的配制 |
2.2.3 TiO_2 纳米管阵列制备 |
2.2.4 制备样品的表征 |
2.3 WO_3 纳米孔传感器的制备 |
2.3.1 钨片的预处理 |
2.3.2 电解质的配制 |
2.3.3 WO_3 纳米孔制备 |
2.3.4 制备样品的表征 |
2.4 薄层反应器的设计 |
2.4.1 反应器的设计 |
2.4.2 反应体系的建立 |
2.5 研究方法 |
2.5.1 有机物的光电催化降解特性 |
2.5.2 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 |
2.5.3 有机物的降解率 |
2.5.4 有机物COD的测定 |
第三章 易降解有机物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促进作用 |
3.1 引言 |
3.2 TiO_2 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制备与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
3.2.1 TiO_2 纳米管阵列SEM形貌分析 |
3.2.2 TiO_2 纳米管阵列XRD分析 |
3.2.3 TiO_2 纳米管阵列循环伏安曲线 |
3.2.4 TiO_2 纳米管阵列光电性能 |
3.3 测定原理 |
3.4 甲基橙的光电催化降解 |
3.5 易降解有机物的光电催化降解 |
3.6 含羟基基团易降解有机物对甲基橙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 |
3.6.1 含羟基基团易降解有机物的光电催化降解 |
3.6.2 含羟基基团易降解有机物对甲基橙的光电催化促进作用 |
3.6.3 含羟基基团易降解有机物对甲基橙的促进机制 |
3.7 甲酸对甲基橙光电催化降解的促进作用 |
3.7.1 甲酸的光电催化降解 |
3.7.2 甲酸对甲基橙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 |
3.7.3 甲酸对甲基橙光电催化降解促进作用的机制 |
3.7.4 宏观反应器中甲酸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COD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COD测定原理 |
4.3 测定条件确定 |
4.3.1 偏压的影响 |
4.3.2 光密度的影响 |
4.3.3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4.4 易降解有机物COD测定 |
4.5 难降解有机物COD测定 |
4.6 易降解有机物作用下COD测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电催化-流动注射COD在线快速测定方法 |
5.1 引言 |
5.2 在线测定体系的建立 |
5.3 测定原理 |
5.4 影响因素 |
5.4.1 偏压的影响 |
5.4.2 光密度的影响 |
5.4.3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5.4.4 流速的影响 |
5.4.5 样品体积的影响 |
5.4.6 pH的影响 |
5.4.7 氯离子的影响 |
5.5 模拟样品测定 |
5.5.1 样品Q_(net)与其浓度的关系 |
5.5.2 样品Q_(net)与理论COD的关系 |
5.5.3 样品PeCOD与理论COD的关系 |
5.5.4 样品COD_(Cr)与理论COD的关系 |
5.6 实际样品测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见光响应的COD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阳极氧化法制备WO_3/W纳米孔电极 |
6.2.1 SEM形貌表征 |
6.2.2 XRD表征 |
6.2.3 纳米孔WO_3光电催化薄层反应器结构图 |
6.2.4 WO_3 薄层反应器光电催化性能表征 |
6.3 可见光测定有机物COD原理 |
6.4 影响因素 |
6.4.1 电解质的影响 |
6.4.2 光密度的影响 |
6.4.3 偏压的影响 |
6.4.4 重现性与稳定性 |
6.4.5 pH的影响 |
6.5 样品COD的测定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叔丁醇对不同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抑制作用 |
7.1 引言 |
7.2 测定原理 |
7.2.1 利用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I-t曲线分析有机物的降解情况 |
7.2.2 利用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初始光电流值分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 |
7.3 有机物的吸附特征和光电催化降解特征 |
7.4 叔丁醇吸附特征和光电催化降解特征 |
7.5 叔丁醇对有机物的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 |
7.5.1 叔丁醇与有机物混合降解特征 |
7.5.2 叔丁醇浓度对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 |
7.5.3 叔丁醇浓度对有机物初始光电流值的影响 |
7.5.4 叔丁醇浓度对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
7.6 叔丁醇对有机物光电催化降解的影响机制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湿化学氧化消解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标准方法 |
1.3 测定化学耗氧量标准方法的改进 |
1.3.1 水样消解方法的改进 |
1.3.1.1 回流消解法 |
1.3.1.2 密封消解法 |
1.3.1.3 微波辅助消解法 |
1.3.1.4 超声波辅助消解法 |
1.3.2 化学消解氧化剂的选择 |
1.3.3 化学消解反应类型的研究 |
1.3.4 化学消解催化剂的研究 |
1.4 测定化学耗氧量的仪器分析新方法简介 |
1.4.1 化学发光法 |
1.4.2 流动注射法 |
1.4.3 电化学法 |
1.4.4 光催化法 |
1.4.5 光电催化氧化法 |
1.4.6 间接光谱定量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准确测定饮用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计算公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消解反应总时间的优化 |
2.3.2 加入消解催化剂量的优化选择 |
2.3.3 消解体系酸、碱度的优化 |
2.3.4 样品中共存氯离子的干扰作用 |
2.3.5 实验方法的验证 |
2.3.6 实际水样分析 |
2.3.7 与国家标准COD_(Mn)测定结果的比较 |
2.4. 结论 |
第三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含亚甲基蓝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计算公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1.1 氢氧化钠用量的确定 |
3.3.1.2 硫酸锰用量的确定 |
3.3.1.3 过硫酸钾用量的确定 |
3.3.1.4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3.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2.1 硫酸用量的确定 |
3.3.2.2 重铬酸钾用量的确定 |
3.3.2.3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确定 |
3.3.2.4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3.3.3 对三种含吩噻嗪类物质模拟水样的COD值测定 |
3.3.4 亚甲基蓝水样COD值随光电催化降解反应的实时检测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几种含有机物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4 计算公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1.1 氢氧化钠用量的确定 |
4.3.1.2 硫酸锰用量的确定 |
4.3.1.3 过硫酸钾用量的确定 |
4.3.1.4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4.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2.1 硫酸用量的确定 |
4.3.2.2 重铬酸钾用量的确定 |
4.3.2.3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确定 |
4.3.2.4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 |
4.3.3 几种含小分子醇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测定 |
4.3.4 几种含碳水化合物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测定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COD_(Cr)测定中催化剂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水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方法与监测技术[J]. 孙西艳,付龙文,刘永亮,赵建民,陈令新. 中国科学:化学, 2022
- [2]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D]. 王东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3]油气田高氯废水COD及其有机物构成测定方法研究[D]. 张珊慧. 长江大学, 2019(12)
- [4]用微波辅助样品消解结合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染料废水中COD指数的新方法[D]. 曹小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5]废水COD测定中Cl-干扰排除方法研究[J]. 赵靖,魏慧贤,高海燕,蒋严伟. 应用化工, 2017(08)
- [6]工业废水CODCr测定方法与技术发展过程分析[J]. 韦聪,李磊,吕文英,刘国光,吴海珍,韦朝海. 中国测试, 2017(07)
- [7]流动注射结合超声技术在复杂基质废水COD快速测定中的应用[D]. 张磊.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8)
- [8]高含氯废水中低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方法[J]. 贾琰. 环保科技, 2017(01)
- [9]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有机物光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及其在COD测定中的应用[D]. 李雪瑾.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10]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湿化学氧化消解新技术研究[D]. 铁珍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