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张庚年谱简编》文中研究表明例言一、本谱的家族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家谱、官报及家族史着作等;个人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个人日记、论着及相关档案等。因谱主交游甚广,且与其交往的不少为文艺界、戏剧界知名人士,所以也从相关者的年谱、日记、回忆文章中采取可用之线索。
肖赛玥[2](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董学文[3](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中国文艺理论发生巨变、取得辉煌成绩的一百年。这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所起的作用,倘做简要概括,那就是在坚毅卓绝的奋斗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并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了新阶段。这个巨变和成绩,无论是从20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论史,还是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史来看,
刘宇婷[4](2021)在《第四次文代会与新时期十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锦南[5](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赵子夜[6](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杨爱民[7](2021)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喜爱关注。新时代我国物质生产领域已然取得一定成绩,这就需要精神文化领域与之相适应,文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习近平多次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展开科学论述、进行理论指导,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是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艺理论以及国内外文艺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顺应时代变更、观照本国文艺发展现状、参照文化多样性发展趋势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纵观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发展脉络,可以将其分为酝酿、形成、成熟、完善四个阶段。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五个方面。首先,习近平从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的现实需要、人民的价值评判三个层面诠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即人民的文艺,成为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核心要义。以此为开端,习近平进而巩固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明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当下以及今后发展的道路。对此,习近平提出将中国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始终的基本要求,这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艺引领时代风气、塑造精神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作用。然而习近平认为社会主义文艺要取得繁荣发展,中心环节还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体体现为在协调社会经济效益中维护人民文艺权益,在提升原创力中激发人民文艺活力,在打造精品力作中满足人民文艺需求,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展现人民文艺优势。此外,习近平认为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思想政治、组织队伍、新兴形态、发展道路的领导,因为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保障。最后,本文根据主要内容总结分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呈现出坚持问导向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全面看待问题的人民性和辩证性以及促进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一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文艺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又是解决我国文艺发展实际问题的科学指南,更是对繁荣世界文艺理论作出的中国贡献。
杨景交[8](2020)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当代社会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文学会议,它是新时期文艺工作得以蓬勃开展的新起点。这次会议从筹备到议题的选取,都受到了党中央、文艺领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会前,文艺界为如期召开会议铺平道路;会上,就如何处理“十七年文学”遗产问题展开了热议;会后,对会议精神予以传达、贯彻和落实。凡此等等,都使本次文大会与中国当代文艺体制在新时期的再建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它是复杂历史和政治语境下的文学遗留物。在建国三十年期间,如何看待它的影响和价值,文坛、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在第四次文代会召开之后,有关“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定位问题才逐渐明朗化。全国第四次文代会是新时期初文艺领域的一场“拨乱反正”大会,它承担了回顾、反思、总结建国三十年文学艺术价值,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提供方向指导的时代重任。它的召开过程,与“十七年文学”以新的形态和方式重新参与新时期文艺体制建构有着微妙的联系,它是“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顺利完成“拨乱反正”的发生器和动力源。为了更好地探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如何推动“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初顺利完成自身的“正名”之路,以此审视“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体制演变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拟从以下三个维面进行论述:1.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艺体制的正名。“十七年”文艺体制的形成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理性辨证地看待和继承毛泽东的文艺思想。2.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队伍的正名。第四次文代会对在政治运动和“文革”中罹祸的“十七年”作家进行了身份的官方认可和肯定,“十七年”作家们也借由此次会议契机,完成了自身身份的“辩诬”行为。3.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解禁。第四次文代会以官方的权力,为一大批在“文革”期间被以各种名目划为“毒草”的“十七年”文学作品进行了“解禁”,肯定了这些文艺作品里承载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促进了“十七年”文艺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以“重放的鲜花”重新参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
陈曦[9](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艺是一个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并且可以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成果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建设工作,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文艺建设的具体实际,深刻地总结了文艺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指引文艺建设的新战略与新理念,系统的阐释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文艺建设工作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发展道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为主题,对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要作出更大的历史贡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推动文艺事业与文艺产业共同繁荣发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以“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小主题,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一系列讲话逐渐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新篇章,开创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局面。但是面对着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之间加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艺对国家软实力的彰显越来越突出,以及我国文艺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新状况与新问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二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相关概念概述。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例如什么是文艺、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接着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特征,有本质特征、时代特征、显着特征与基本特征。最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实背景。分别是:文艺现代化的实践转向、文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文艺市场化的趋势明显。第三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资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形成的理论依据大致有四个,分别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的优秀文艺精神和理念,以及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批判借鉴。第四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这是该论文的核心要点,在这一章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是:本质层面、内容层面、价值层面以及功能层面。本质层面主要分为三点: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成果惠及人民。内容层面主要分为文艺创作、文艺批评以及文艺政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价值层面主要是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功能层面主要分为: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凝聚功能和教化功能。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状。发展现状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实践成效,从文艺主体、文艺课题、文艺本体、文艺中介、文艺环境、文艺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的阐述。其二是从本体内容、创作主体、环境氛围、作品影响四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面临的问题。其三是从思想观念、人才支持、外部环境、制度设计等方面找出了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四个原因。第六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路径选择。这是整篇论文的重点也是精华,也体现出了本文是以问题为出发点,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路径从四个维度展开,这也是针对第五章中文艺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第一是从文艺本体出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处理好三对基本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文艺发展中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艺市场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最后要处理好文艺继承中守本固源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二是要培养立足中国文艺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文艺群体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发挥人民群众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有生力量以及发挥“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坚定力量;第三是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制度建设,要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维护文艺建设的正确方向,保持文艺领域法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相协调,实现文艺制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统一;第四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性”标准,提炼立足中国文艺经验的标识性话语,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选题视角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研究而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深刻回答了文艺工作的时代之问,绘制了文艺发展的蓝图,深入学习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为新时代文艺更好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引,这是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的实践补充;可以有利于促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一览[10](2020)在《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凤良是我省着名的音乐活动家、评论家。在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策划、组办音乐会演等方面均有着突出贡献。张凤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共收录来自山东15个地、市的461首(套)器乐曲,以声、文、图、谱的形式展现出山东民族器乐的民间风貌和独特韵致;张凤良是山东系列音乐会演中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参与策划、组办音乐会演18场,从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成功举办,到80年代“泉城之秋”音乐舞蹈会演的成熟蜕变,山东的音乐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张凤良也从最初会演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组织、领导者;张凤良结合工作实践,写作了多篇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对演出进行评论,还从演奏技巧、风格、创作等方面,给予音乐家以热情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张凤良生平考略,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对张凤良的成长环境、艺术经历与工作情况进行研究;第二章为张凤良与音乐集成,梳理张凤良对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第三章为张凤良与音乐会演,选取张凤良组织规划的大型音乐会演活动三场,从历史背景、举办情况、工作内容、社会影响等层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第四章为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论述张凤良对演出团体和音乐家的评论,就张凤良对山东音乐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思考。文章结语点明:张凤良对山东音乐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与发展做了极大贡献。张凤良主编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是山东器乐曲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张凤良策划、组办的大型音乐会演,推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造就了一批当代有才华的作曲家、歌唱家和演奏家,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张凤良写作的多篇评论文章,引导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冷静而客观地检验自己的艺术成就,使得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与音乐生活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局面,推动着山东音乐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庚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例 言 |
1911年 |
1912-1916年 |
1917-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927年 |
5月 |
7月 |
1928-1931年 |
1932年 |
1-5月 |
本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36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37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3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本年 |
193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7月 |
10月 |
1940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1941年 |
4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42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43年 |
2月 |
3月 |
4月 |
12月 |
本年 |
1944年 |
4月 |
5月 |
6月 |
本年 |
1945年 |
4月 |
6月 |
11月 |
12月 |
1946年 |
1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2月 |
1947年 |
1月 |
3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4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49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0年 |
1月 |
4月 |
5月 |
本年 |
1951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52年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53年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54年 |
1月 |
3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55年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6年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9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961年 |
1月 |
4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6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63年 |
1月 |
2月 |
3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64年 |
1月 |
6月 |
8月 |
10月 |
本年 |
1965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966-1976年 |
1977年 |
3月 |
5月 |
10月 |
11月 |
1978年 |
1月 |
5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7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0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81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8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83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1984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5年 |
2月 |
4月 |
5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6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11月 |
1987年 |
2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9年 |
1月 |
3月 |
5月 |
9月 |
10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1年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3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4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5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6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9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2000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2001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2002年 |
8月 |
本年 |
2003年 |
2月 |
6月 |
7月 |
9月 |
本年 |
(2)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忠实传播者 |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翻译宣传的主力军 |
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四、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和落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工作 |
五、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 |
六、中国共产党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 |
七、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 |
八、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
九、简短的结语 |
(5)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社会主义文艺基本内涵概述 |
2.1 文艺的基本内涵 |
2.2 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内涵 |
3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形成与发展 |
3.1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形成条件 |
3.1.1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2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3.1.3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
3.2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发展过程 |
3.2.1 酝酿时期 |
3.2.2 形成时期 |
3.2.3 成熟时期 |
3.2.4 完善时期 |
4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 |
4.1 核心要义:社会主义文艺即人民的文艺 |
4.1.1 人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文艺遵循的根本宗旨 |
4.1.2 人民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价值 |
4.1.3 人民的价值评判是社会主义文艺评价的最高标准 |
4.2 根本方向:文艺为人民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
4.2.1 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 |
4.2.2 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
4.3 基本要求:中国精神贯穿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始终 |
4.3.1 引领时代风气以弘扬民族精神 |
4.3.2 塑造精神价值以树立时代精神 |
4.3.3 追求真善美以提升思想道德 |
4.4 中心环节: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 |
4.4.1 在协调社会经济效益中维护人民文艺权益 |
4.4.2 在提升文艺原创能力中激发人民文艺活力 |
4.4.3 在打造精品力作中满足人民文艺需求 |
4.4.4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展现人民文艺优势 |
4.5 根本保障: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
4.5.1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的思想政治领导 |
4.5.2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的组织队伍领导 |
4.5.3 加强和改进党对新兴文艺形态的领导 |
4.5.4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发展道路的领导 |
5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特征与价值 |
5.1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特征 |
5.1.1 坚持问题导向的前瞻性与时代性 |
5.1.2 全面看待问题的人民性与辩证性 |
5.1.3 促进理论发展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
5.2 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的价值 |
5.2.1 完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文艺理论体系 |
5.2.2 解决我国文艺发展实际问题的科学指南 |
5.2.3 繁荣世界文艺理论做出的中国贡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艺体制的正名 |
第一节 会议关键:还原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本来面貌 |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作用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受到林、江集团的歪曲利用 |
三、文代会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正本清源” |
第二节 会议热点:“双百”方针的恢复 |
一、“双百方针”带来的新气象 |
二、“双百方针”的重新张扬 |
第三节 会议精神:“二为”口号的修正 |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弊端 |
二、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审视 |
三、“二为”方针的具体提出 |
第二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作家队伍的正名 |
第一节 “十七年”作家群体的尴尬身份 |
一、纳入体制 |
二、批判改造 |
第二节 与会代表的选取:“十七年”作家们的辩诬 |
一、与会代表名单的选取和拟定 |
二、“胡风”集团平反最佳的时机 |
三、丁玲政治名誉的恢复 |
第三节 第四次文代会对作家身份价值的确认 |
一、胡耀邦的总体设计 |
二、会议筹备小组的最大努力 |
三、“五代同堂”的盛况 |
第三章 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作品的解禁:“重放的鲜花” |
第一节 “毒草”的解禁 |
一、“文革”时期确认的“毒草”类型 |
二、为“毒草”正名的举措 |
第二节 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精神的接续 |
一、“十七年”人道主义思潮的退隐 |
二、文代会对“十七年”人道主义的回应 |
三、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显现 |
第三节 对“十七年”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正名 |
一、“十七年”的现实主义探索到“文革”的伪现实主义 |
二、文代会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肯定 |
三、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新时期文学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相关阐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艺 |
2.1.2 社会主义文艺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特征 |
2.2.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2.2.2 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2.2.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2.2.4 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统一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实背景 |
2.3.1 文艺现代化的实践转向 |
2.3.2 文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
2.3.3 文艺市场化的趋势明显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3.1.1 文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3.1.2 文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
3.1.3 坚持“人民性”的文艺发展观点 |
3.1.4 “世界文学”的观念 |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3.2.1 毛泽东文艺思想 |
3.2.2 邓小平文艺理论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文艺的论述 |
3.2.4 科学发展观中关于文艺的论述 |
3.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 |
3.3.1 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独特审美范式 |
3.3.2 追求不同文艺形态接纳与认同的包容态度 |
3.4 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批判借鉴 |
3.4.1 突破“主客二分”的美学思维方式 |
3.4.2 融入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方式 |
3.4.3 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辩证统一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 |
4.1 本质层面 |
4.1.1 人民需要文艺 |
4.1.2 文艺需要人民 |
4.1.3 文艺成果惠及人民 |
4.2 内容层面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4.2.2 坚持人民的文艺评判标准 |
4.2.3 坚持与时俱进的文艺政策方针 |
4.3 价值层面 |
4.3.1 增强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
4.3.2 巩固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
4.3.3 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
4.3.4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4.4 功能层面 |
4.4.1 认识功能 |
4.4.2 审美功能 |
4.4.3 凝聚功能 |
4.4.4 美育功能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现状分析 |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成效 |
5.1.1 文艺创作内容日益多元 |
5.1.2 文艺创作者素质逐渐提高 |
5.1.3 文艺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满足 |
5.1.4 文艺传播媒介日渐丰富 |
5.1.5 文艺体制改革趋于完善 |
5.1.6 文艺战线作用日趋凸显 |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面临的问题 |
5.2.1 文艺精品供需不平衡 |
5.2.2 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缺失 |
5.2.3 文化市场要素发育畸形 |
5.2.4 中外文艺交流成果比例失调 |
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 |
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位 |
5.3.2 文艺人才政策囿于条框 |
5.3.3 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
5.3.4 文艺制度体系设计滞后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路径选择 |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处理好三对基本关系 |
6.1.1 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多元化的关系 |
6.1.2 处理好文艺市场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6.1.3 处理好文艺继承中守本固源与时俱进的关系 |
6.2 培养立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人才队伍 |
6.2.1 发挥新文艺群体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
6.2.2 发挥人民群众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活力量 |
6.2.3 发挥“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坚定力量 |
6.3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制度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3.2 维护文艺建设的正确方向 |
6.3.3 文艺领域法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相协调 |
6.3.4 实现文艺制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统一 |
6.4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体系 |
6.4.1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性”标准 |
6.4.2 提炼立足中国文艺经验的标识性话语 |
6.4.3 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10)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生平考略 |
第一节 成长之初,与乐结缘(1930-1949) |
一、一方水土一方人 |
二、蒙于乐亦爱于乐 |
第二节 求学之路,与乐相伴(1949-1954) |
一、毕业推荐入“华大” |
二、两校合并入“山大” |
三、院系调整入“艺专” |
第三节 继承传统,扎根民间(1954-1994) |
一、音工组初露锋芒 |
二、入音协大展宏图 |
第二章 张凤良与文艺集成 |
第一节 集成前——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搜集整理工作 |
二、50、60 年代的搜集整理工作 |
三、音乐成果的整理出版 |
第二节 集大成之作——《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
一、《集成》编撰的相关背景 |
二、《山东卷》的编辑方案 |
三、《山东卷》的采集、整理过程 |
四、《山东卷》成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五、《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 |
第三章 张凤良与音乐会演 |
第一节 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筹划 |
一、会演背景 |
二、会演的演出宣传 |
三、会演的评奖工作 |
第二节 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的组织 |
一、会演背景 |
二、会演节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
三、召开交流座谈会 |
第三节 “泉城之秋”系列音乐会的主办 |
一、会演背景 |
二、演出曲目的选拔推荐 |
三、组织学术讲座和座谈会 |
第四章 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 |
第一节 张凤良对演出团体的评论 |
一、对前卫歌舞团的评论 |
二、对省直艺术团的评论 |
三、对其它团体的评论 |
第二节 对音乐家的评论 |
一、对歌唱家的评论 |
二、对演奏家的评论 |
三、对作曲家的评论 |
四、对指挥家的评论 |
第三节 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
一、张凤良音乐评论取得成就的历史原因 |
二、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张凤良年表 |
附录二 张凤良学术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庚年谱简编[J]. 张静. 艺海, 2021(10)
- [2]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共产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J]. 董学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4)
- [4]第四次文代会与新时期十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研究[D]. 刘宇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7]习近平社会主义文艺观研究[D]. 杨爱民.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的正名[D]. 杨景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D]. 陈曦.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D]. 刘一览.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