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艇上浮备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付国举,刘平小,廖昌波,包晓辰,陈海庭,方以群[1](2021)在《潜艇艇员实艇脱险模拟舱生命支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保障脱险训练人员在潜艇艇员实艇脱险模拟舱内水下停留期间的生命健康安全, 根据舱室功能, 分析生命支持条件指标要求, 确定技术实现方式和设备配置, 设计形成正常工况和应急生命支持系统, 并按使用要求进行载人试验验证。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应用方式中舱内压力波动、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的安全范围, 提出改进意见。
张永恒[2](2020)在《顺应论视角下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策略研究 ——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第17章)为例》文中提出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名词化结构翻译一直是译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第17章为翻译材料,以名词化结构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探究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基于源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归纳总结了文本中出现的名词化结构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了名词化结构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区别,进而将顺应论视角下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策略归纳为三类:顺应语境关系法、顺应语言结构法和顺应目的语读者法。具体来说,对于直译会造成语义失真的名词化结构,可以顺应源文本的语境关系;对于在源语和目的语中意义和语言结构相同的名词化结构,可以直接顺应源文本的语言结构;对于在源语和目的语中意义和语言结构不同的名词化结构,则应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对于直译语义不失真且符合目的语语言结构但可能不利于读者理解的名词化结构,则应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习惯。综上所述,译者应当仔细分析名词化结构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作用,结合英汉语言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对源语语言语境、源语语言结构、目的语语言结构和目标读者的顺应。
毕梦澜[3](2020)在《主述位结构与科技英语长句翻译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翻译为例》文中指出科技英语文本的翻译是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文本,科技英语文本因其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特点而含有大量结构复杂的长句,如何正确翻译这些长句是很多学者都在关注的问题。传统翻译方法只对语句结构做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本的连贯性,从而可能造成译文信息错漏,不利于读者的理解。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出发,运用主位述位理论对科技英语文本中长句的翻译进行分析,挑选典型例句进行详细的解释,总结科技英语文本长句的翻译方法,最后在主述位理论的指导下找出科技英语文本长句翻译中最佳的翻译策略。
李明,杨青松,高成君,马岭,王璇[4](2020)在《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应急逃生舱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经济有效地开发海湾附近的边际小型油田,有机构提出了区别于常规湿式水下生产系统技术的水下干式采油装置。考虑到应急工况下,维修人员需多途径从采油装置中撤离,故应设置应急逃生系统。结合潜艇水下应急逃生技术,选择应急逃生舱作为采油装置的应急逃生手段,并从应急逃生舱的工程方案、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对应急逃生舱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30 m水深干式采油装置需求,以其配套的应急逃生舱作为应用案例,进行了应急逃生舱的方案设计。
郑煜[5](2019)在《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下自主航行器的高速发展,其航行时间越来越长,任务要求越来越复杂,航行风险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自航模高效、可靠地完成复杂的航行任务,如何在出现子系统故障和危险时提高自航模的航行稳定性和生命力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的领域。赋予自航模故障诊断、高效决策和可靠应急动作的功能可大大提高其生命力。本文着眼于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大尺度无人潜艇已超出AUV的尺寸范围,更加接近于潜艇的尺度。相比于大尺度AUV,其具备更大的惯性和更快的航行速度,无人艇航行状态的改变会因此产生时延,对控制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于潜艇,全自主的模式带来更多独特的挑战,比如实时性要求,大负荷情况下高效决策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高效的应急控制方法。首先,本文针对无人潜艇的航行特性进行分析,评估航行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分析,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实时监控框架,对于大规模系统具有可靠的监测能力;在诊断、推理方面,对艇载系统的故障完成故障树建模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含权故障树匹配推理机制,可对大量故障快速分级;在决策机制方面设计了一套专家系统,融入有限状态机,提升其实时处理大量、持续变化的输入事件的能力;在动作执行方面采用操舵上浮、短路吹除、抛载三种应急上浮措施,以实现无人潜艇高可靠性自救。最后,本文对应急单元进行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单故障诊断功能、故障融合诊断功能、应急优先级设置功能和应急升级功能四个主要的控制功能。
陈威[6](2019)在《一型观光潜艇总体设计与风险分析》文中认为国家海洋经济规划多次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业,海洋旅游业是中国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观光潜艇作为具有“新、奇、特”特点的水下旅游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国内的观光潜艇目前主要停留在建造方面,对潜艇的设计和优化研究较少。本文从观光潜艇总体设计出发,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设计任务,通过对设计指标的分析,完成观光潜艇的布置分析、总布置设计、性能估算和总布置图绘制。由于观光潜艇各分系统对总布置设计和性能估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潜艇各分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设计,从而完成观光潜艇的总体设计。(2)对观光潜艇的耐压结构进行设计和强度校核,借助于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对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选择样本设计实验,使用Abaqus对样本点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相应的近似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近似模型求解得耐压结构优化设计的结果。(3)对观光潜艇的主体布局进行优化,降低观光潜艇在深水中航行阻力。使用STAR-CCM+对观光潜艇主体进行建模,借助Java语言对STAR-CCM+二次开发,通过试验设计选择样本设计实验,根据样本点建立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多元函数关系,利用模拟退火算法、非线性二次规划法和改进的可行方向法分别对多元函数求解,得出最优的总体布局设计。(4)采用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基于FAT和RPN对潜艇各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并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陈柱[7](2018)在《水下高速无人艇应急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水下高速无人艇属于AUV的研究范畴,但水下高速无人艇与普通AUV又有明显不同的特性,如水下高速无人艇最高航速远大于普通AUV,因此水下高速无人艇可以看做是高速AUV。水下高速无人艇操纵难度大,航行环境复杂,目前水下航行器均配备应急系统,或者称为自救系统、安全系统等,其功能是在航行器出现故障时使航行器快速浮出水面,防止航行器进一步的损坏。本文针对本高速无人艇的航行及操纵特性设计应急系统,并做了如下方面的研究:首先概述了水下航行器的发展情况,论证了航行器需要配备应急系统的必要性。其次研究了国内外对水下航行器应急系统的研制现状,针对这些应急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应急系统的改进思路。主要在应急策略和应急系统的可靠性上进行改进研究。设计了应急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用专家知识来建立应急决策模型,使得应急系统的应急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接着,结合本水下高速无人艇,设计应急系统的执行机构,包括气囊机构和有缆浮标机构,从机械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到控制方式设计,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保证应急系统执行机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然后对应急系统控制器进行硬件选型,基于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编制应急系统控制软件,搭建半实物仿真系统,将应急系统接入航行器控制系统中进行联合仿真调试,验证应急系统的功能与可靠性。此仿真实验能很大程度上检验应急系统功能的完善性以及可靠性。湖上试验也验证了应急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最后得出结论,表明了此应急系统的优良性,包括适用性广和可靠性高,以及执行机构的新颖性。因此,此应急系统对于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应急自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汪正清,陈小邹,王楠,支平[8](2015)在《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深入探究潜艇疏水系统未来技术发展路径,本文从保障性和生命力2个基本使命任务出发,对系统全深度和大流量设计特点认真进行总结,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多方面综合对比。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现实存在污水量大和收集难等问题,长期运行当中噪声高和隐蔽性差。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疏水系统总体需求和功能要求,论证指出了系统设计原则、配置标准和计算方法,对声隐身疏水和洁净排放的技术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结论证明,合理采取"以日常舱底疏水为主、兼顾水上应急疏水和水下应急救生","疏排分离、噪声匹配"的分级设计有实际意义,推动新技术应用和集成互联是增强传统系统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手段。
陈黎俊,于浩[9](2014)在《美国战略核潜艇新型水面救援舱概念设计》文中认为核潜艇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对美国当前的潜艇救援策略进行分析,认为其救援能力存在不足,需要研发一种水面救援舱,使艇员能够集体逃生。之后对水面救援舱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美国战略核潜艇提出具体设计方案,供我国援潜救生装备设计人员参考。
何思远,李晓啸[10](2014)在《世界各国援潜救生装备概述》文中指出近数十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导致军事技术领域也发生了诸多深刻的变革,世界各国的军事武器装备的性能亦有长足的发展,一场新时期的军事技术革新正在悄然兴起。其中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因其杀伤力大、隐蔽性好及耐久力强,并且具备长距离、大范围的较强机动性能等优势,故而很快成为海军重要的作战力量和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素有"水下蛟龙"之称。然而,随着潜艇作战半径的持续增大与作战海域状况的
二、潜艇上浮备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潜艇上浮备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顺应论视角下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策略研究 ——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第17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CT |
1.引言 |
2.翻译任务描述 |
2.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2.2 翻译任务文本分析 |
2.3 翻译材料选择标准 |
2.4 翻译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2.4.1 翻译工具的选择 |
2.4.2 参考文献的选择 |
2.5 翻译计划 |
3.顺应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
3.1 顺应论概述 |
3.1.1 语言的三种特性 |
3.1.2 语言的四种顺应 |
3.2 顺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3.2.1 文献综述 |
3.2.2 问题与不足 |
4.名词化结构的翻译策略:顺应论视角 |
4.1 名词化结构概述 |
4.1.1 名词化结构的构成 |
4.1.2 名词化结构的功能 |
4.2 语境关系顺应下的名词化结构翻译策略 |
4.2.1 词典义选词 |
4.2.2 引申义选词 |
4.3 语言结构顺应下的名词化结构翻译策略 |
4.3.1 直译 |
4.3.2 转译为动词 |
4.3.3 转译为形容词 |
4.3.4 转译为状语从句 |
4.4 目的语读者顺应下的名词化结构翻译策略 |
4.4.1 增译——补足语言信息 |
4.4.2 省译——省去意义空泛的词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3)主述位结构与科技英语长句翻译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翻译任务描述 |
2.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2.2 翻译任务文本分析 |
2.3 翻译工具、参考文献准备 |
2.3.1 翻译工具 |
2.3.2 参考文献准备 |
2.4 翻译计划 |
3.主位述位结构 |
3.1 语言的基本结构 |
3.2 系统功能语法 |
3.2.1 韩礼德的主位述位结构 |
3.2.2 文本翻译中的主位述位结构 |
4.英语长句的翻译 |
4.1 长句的定义及分类 |
4.2 简单长句的翻译策略 |
4.2.1 顺译法 |
4.2.2 重组法 |
4.3 复合长句的翻译策略 |
4.3.1 拆分法: |
4.3.2 重组法 |
4.3.3 增译法 |
4.4 并列长句的翻译策略 |
4.4.1 重组法 |
4.4.2 顺译法 |
5.翻译案例分析 |
5.1 科技英语文本特点 |
5.2 简单长句的翻译 |
5.2.1 重组法 |
5.2.2 顺译法 |
5.3 复合长句的翻译 |
5.3.1 增译法 |
5.3.2 重组法 |
5.3.3 拆分法 |
5.4 并列长句的翻译 |
5.4.1 重组法 |
6.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4)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应急逃生舱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下应急逃生系统概述 |
2 应急逃生舱工程方案及技术特点 |
2.1 逃生舱的任务使命 |
2.2 使用环境分析 |
2.3 逃生舱技术特点 |
2.3.1 总体设计集成技术 |
2.3.2 结构与水下密封技术 |
2.3.3 生命支持系统设计技术 |
3 应急逃生舱的总体设计 |
4 生命支持系统设计 |
5 结语 |
(5)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无人潜艇应急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难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大尺度无人潜艇应急控制方案研究 |
2.1 大尺度无人潜艇航行特性与风险性分析 |
2.2 应急控制逻辑设计 |
2.3 应急系统组成与功能 |
2.4 应急监测功能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含权故障树推理和有限状态机的专家系统 |
3.1 故障树分析方法原理 |
3.2 专家系统的原理 |
3.3 无人潜艇功能分析及故障树建模 |
3.4 双输入控制专家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应急上浮动作执行系统功能设计 |
4.1 应急操舵功能设计 |
4.2 短路吹除上浮功能设计 |
4.3 全自动抛载功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应急系统程序设计 |
5.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5.2 有限状态机嵌入式软件实现 |
5.3 核心控制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试验验证 |
6.1 仿真模型搭建 |
6.2 仿真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一型观光潜艇总体设计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观光潜艇的发展与现状 |
1.3 潜艇总体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4 FMEA分析发展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观光潜艇总体设计 |
2.1 潜艇设计方法 |
2.2 潜艇设计流程 |
2.3 设计任务要求 |
2.4 设计指标 |
2.5 总布置设计 |
2.5.1 总体介绍 |
2.5.2 外部布置 |
2.5.3 驾驶舱布置 |
2.5.4 客舱布置 |
2.5.5 机舱布置 |
2.5.6 总布置图 |
2.6 总体性能计算 |
2.6.1 直航阻力估算 |
2.6.2 有效功率估算 |
2.6.3 静水力计算 |
2.7 潜艇分系统设计 |
2.7.1 能源动力系统 |
2.7.2 推进系统 |
2.7.3 压载及舱底水系统 |
2.7.4 生命支持系统 |
2.7.5 导航、通讯及控制系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耐压结构优化设计 |
3.1 耐压结构设计 |
3.1.1 耐压结构初步设计 |
3.1.2 耐压结构规范校核 |
3.2 耐压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
3.3 耐压结构稳定性分析 |
3.3.1 非线性屈曲分析理论 |
3.3.2 基于规范的稳定性计算 |
3.3.3 基于有限元的稳定性计算 |
3.4 耐压结构参数化分析 |
3.4.1 试验设计概述 |
3.4.2 基于Python语言的ABAQUS软件二次开发 |
3.4.3 耐压结构设计变量及可行域确定 |
3.4.4 利用参数化分析耐压结构的操作流程 |
3.4.5 耐压结构灵敏度分析 |
3.5 耐压结构近似模型的建立 |
3.6 耐压结构多目标优化 |
3.7 有舷窗耐压结构设计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体阻力与布局优化 |
4.1 阻力分析理论 |
4.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4.1.2 湍流流场数值计算 |
4.2 主体阻力参数化分析 |
4.2.1 设计变量及可行域确定 |
4.2.2 基于Java语言的STAR-CCM+二次开发 |
4.2.3 近似模型的建立 |
4.2.4 设计参数对阻力性能影响分析 |
4.3 主体布局优化 |
4.3.1 ASA算法原理 |
4.3.2 NLPQL算法原理 |
4.3.3 MMFD算法原理 |
4.3.4 优化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潜艇FMEA分析 |
5.1 FMEA理论 |
5.1.1 FMEA原理及类型 |
5.1.2 FMEA主要内容 |
5.1.3 FMEA实施流程 |
5.1.4 故障树分析技术(FAT) |
5.2 基于FAT的潜艇故障模式分析 |
5.2.1 确定分析对象 |
5.2.2 系统任务分析 |
5.2.3 系统范围划分 |
5.2.4 故障树分析 |
5.3 基于风险优先数(RPN)的FMEA分析 |
5.3.1 主体结构的FMEA |
5.3.2 电力系统FMEA |
5.3.3 推进系统FMEA |
5.3.4 纵倾调节系统FMEA |
5.3.5 生命支持系统FMEA |
5.3.6 通讯及导航系统FMEA |
5.3.7 照明及观察系统FMEA |
5.3.8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系统改进建议和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7)水下高速无人艇应急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下高速无人艇应急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水下高速无人艇应急系统方案研究 |
2.1 自航模特性与航行风险分析 |
2.2 应急系统方案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应急策略分析 |
3.1 应急系统故障诊断功能研究 |
3.2 应急系统专家决策模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应急系统硬件架构 |
4.1 电源 |
4.2 应急系统控制器 |
4.3 应急系统执行机构驱动机制 |
4.4 应急系统执行机构 |
4.5 应急系统可靠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应急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5.1 应急系统控制软件开发 |
5.2 软件运行性能测试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试验 |
6.1 集成试验 |
6.2 仿真实验 |
6.3 湖上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8)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系统原理 |
2设计思想 |
2.1满足总体性能与系统功能新要求 |
2.1.1以日常舱底疏水为主 |
2.1.2兼顾水上应急疏水 |
2.1.3兼顾水下应急救生 |
2.2着力实现舱底污水疏干高效能 |
2.3适应声隐身疏水和污水洁净排放新趋势 |
2. 3. 1声隐身疏水 |
2.3.2舱底污水洁净排放 |
3计算方法 |
3.1应急疏水系统估算 |
3.2舱底疏水系统估算 |
3.3隔舱进水流量修正公式 |
4结语 |
(9)美国战略核潜艇新型水面救援舱概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美国当前的救援策略和存在的不足 |
1.1 美国当前的救援策略 |
1.2 美国潜艇水下救援能力存在的不足 |
2 水面救援舱应用策略和发展现状 |
2.1 水面救援舱的优势 |
2.2 水面救援舱可行性分析 |
3 水面救援舱概念设计 |
4 结语 |
(10)世界各国援潜救生装备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潜艇失事的救生方式 |
1.1 自救脱险 |
1.2 援救脱险 |
2 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援潜救生装备系统 |
2.1 美国 |
2.2 英国 |
2.3 俄罗斯 |
2.4 瑞典 |
2.5 德国 |
2.6 日本 |
2.7 中国 |
3 结束语 |
四、潜艇上浮备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潜艇艇员实艇脱险模拟舱生命支持系统设计[J]. 付国举,刘平小,廖昌波,包晓辰,陈海庭,方以群.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1(05)
- [2]顺应论视角下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汉译策略研究 ——以《特种部队水上作战》(第17章)为例[D]. 张永恒.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主述位结构与科技英语长句翻译 ——以《特种部队水面作战》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翻译为例[D]. 毕梦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4]水下干式采油装置应急逃生舱设计研究[J]. 李明,杨青松,高成君,马岭,王璇. 天津科技, 2020(04)
- [5]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D]. 郑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一型观光潜艇总体设计与风险分析[D]. 陈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水下高速无人艇应急系统研制[D]. 陈柱.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8]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J]. 汪正清,陈小邹,王楠,支平. 舰船科学技术, 2015(07)
- [9]美国战略核潜艇新型水面救援舱概念设计[J]. 陈黎俊,于浩. 舰船科学技术, 2014(11)
- [10]世界各国援潜救生装备概述[J]. 何思远,李晓啸. 海军医学杂志, 2014(03)